• 背着大山的梦
  • 点击:39198评论:162021/07/16 00:22


山的那一边是山,还是山。

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遮挡住了脚下这片清贫的黄泥土,似乎是谁用绿色的纱布遮挡住大地母亲苦难的伤疤。山下是一条名不见经传的村庄,寂静的村庄平时除了可以聆听到林间清脆的鸟鸣,还有坐落在山麓三角山小学琅琅读书声。这声音穿越过斑驳的门窗,和着飘摇的风雨,久久地回荡在山谷。

偶尔,还可以捕捉到悠扬的回声——那是清贫对知识渴求的回声,那是心灵对梦想憧憬的回声。


又是一年开学时。山村的春天姗姗而来,似乎并没有因为这里的贫苦而推迟了日期。看种子顽强地破土而出,鲜嫩的叶子在风中摇曳着明媚的梦幻。听大地的深呼吸,苏醒的希冀又回到书本里扎根萌芽。启明小学的五角星红旗在晨曦里冉冉地升腾。那些山娃们又纷纷回到教室,开始在书本里寻找奋进的力量。

四年级灰暗而又狭窄的教室里,拥挤着十来个学生。一位民办代课教师,正在为他们讲授关于童第周出国留学的故事《一定要争气》。他叫李炳琪,面容清瘦,目光深邃,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这里,为那些爱书如命的孩子们默默地奉献光与热。

“人活着就是为了争一口气。你们要像童第周一样立下志向,刻苦学习,不畏困难,为国争光的信念。要相信别人能够做到的,你们也能够做到。”李老师语重心长地说。

台下顿时鸦雀无声,十多双耳朵竖起来静静地聆听。尔后,他们争先恐后地站起来抢答为什么要争气这个问题。有的说为了以后学业有成归来造林,有的说为了给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有的说为了到城市看风景……尽管他们的答案异曲同工,但都离不开这个意思,那就是走出大山,实现梦想。

忽然,一个学生冒出小脑袋,挺直腰杆,深情地说:“我希望自己可以给母亲建一座世间最美的坟墓。”这个回答让师生们惊讶不已,但更多的是感动。不知过了多久,教室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传得很远很远,震撼了大山深处安眠的灵魂。

他叫石头,真姓实名,是三角山村最贫苦家庭的孩子。一家三口,相依为命。母亲早逝,那时他还是三岁小孩,弟弟还吃着奶。他的父亲是一个木匠,下肢轻度残疾,父亲依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凿木做柜来维持艰涩的生活。当初他生下来的时候,喜欢哭泣,有时哭个半夜也不罢休。于是,他的父亲给他取名叫石头,希望他长大了成为一块倔强的石头,勇敢地挑起改变命运的重担。


一个周末,李老师带领同学们来了。石头的父亲正在小院里切锯着一块很粗的乔木。石头不在家,很早就到山上放牛去了。同学们纷纷帮忙打扫卫生,李老师挑起木桶到山脚下打水。

待到中午时分,石头回来了,他矮小的肩膀扛着一大捆干柴。当他远远就听到小院里同学们熟悉的声音,他惊喜得蹦跳起来。几个同学跑过去,帮石头把木柴搬回来。石头的眼泪,刹那间夺眶而出,晶亮,晶亮的。他很感激同学对他的关爱,那是人间最温暖的真情。自从母亲走了之后,石头就很少哭过了。那时的石头便意识到身边少了一个人。年少黯淡的黄昏,让他读懂了人生的真谛——坚强的骨头在他的潜意识里日夜地拔节。

石头坐在父亲的对面,一言不发。父亲和李老师攀谈了起来。同学们围在石头的身旁,一切显得那么密切。石父微微一笑,说:“石头家穷,要地方坐都没有。希望他在学校听老师的话,和同学们一起好好读书。”李老师说:“放心吧,石头会的,将来一定考上大学报答你老人家。”同学们都夸石头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石头听着,听着,忽然嘴角露出了淡淡的笑靥,然后抬头仰望天空,似乎在思考着什么。这笑容给沉寂了多年的家带来了春天新鲜的气息。

那个下午,石头的父亲煮好一篓从山田里挖回来的番薯,分给李老师和同学们吃。个个都吃得很甜蜜,单纯的脸容上也流露出了生活丝丝的酸意。


石头渐渐地长大了。每天放学回来,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跑到几里外的山脚下挑水回来给父亲煮饭用,然后带着书本上山看牛去了。

山野显得很静谧,不时传来虫豸凄凄的低语。枯黄的叶子铺了一层又一层,踩上去发出沙沙的声响。石头的童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看书倦了就去采摘果实来吃,口渴了就跑去喝山泉,闷了就蹬起脚和着山鸟哼起快乐的歌谣。还经常到河里捉鱼回来为家人煲一大锅乳白色的鱼汤,或爬上山顶看远处的村庄和天边的彩霞,幻想着一个遥远的未知的明天。待到夕阳消逝了最后一抹余晖,他才牵着黄牛走上回家的羊肠小道。

山里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那是汩汩山泉汇流而成的。河的对面是一座山,叫感恩山,山上栖息着他年轻母亲的灵魂。

相传很久以前,这座山来过一位天外仙女,山路上不巧碰到一帮土匪,是一个上山砍柴的小伙子帮她成功解围。只见他举起闪着光芒的锋利的柴刀,横在六个面目可憎的匪徒面前,阻挡住他们对仙女的继续追随,最终无以对抗,被夺刀砍倒在地上鲜血直流。仙女在逃离的半空中回头看到这悲壮的情景,泪如雨下,哗啦啦地洒落在这片荒芜的山岭里。翌日,绵延数十里的无名山长满翠绿欲滴的各种树木。当地老百姓为了把这个英雄救美的故事流传于世,于山顶上耸起一块巨石,刻上感恩山这三个字。旁边还附上诗曰:

仙女降凡遇劫匪,巧逢樵客刀相助。

情缘未尽士先卒,化泪成霖翠万木。

这座山似乎真的有仙气。每逢干旱时节,山上还能看到阳光也驱散不走的烟雾。石头的父亲比较封建迷信,妻子离世后就择感恩山一隅而葬,坟地坐东向西,山下有一条河流经过。坟是一座黄土堆起来的土包,坟门周围长着几棵野杜鹃,坟上长着零零星星的芒萁。石头每当受到挫折感到心灰意冷的时候,便蹚水过河,到河的对面看望母亲的土房子。

石头跪在母亲的前面,忧伤锁在心里,眼泪始终没有打转。他向苍天发誓——孩儿一定会努力的,您就好好安息吧……成长,原来是这样从苦难中炼成的。


石头不负众望,小学每学期都捧回一张鲜红的奖状贴在那堵破裂的古墙上,并以优秀的成绩考上了镇初级中学重点班,然后又顺利考上了县城重点高中。

远离了那片山林,进城里读书,石头开始有点不习惯,他感到自己原来是那么酸寒。身着破旧的衣服,一副傻憨憨的模样。而大多同学都是来自城里的,穿的是流行牛仔裤,经常看到他们到小卖部买冰淇淋吃。一些同学瞧不起他的土里土气,总是不愿意接近他,遇见也躲着走。

他又想起了父亲的话:一个人出生的家庭环境是不能选择的,但你可以选择你的道路,你的未来。你是穷人的孩子,不能和他们比吃喝玩,要比就比学习。

这番话语唤醒了石头内心的激情。每天下课之后,便跑到图书馆看书,晚上自修最后一个离开教室。那时,他恋上了课外阅读,如饥似渴地遨游在书的海洋里,打捞知识,充实自己。书赋予了他前行的力量。

穷人不能丢掉尊严的骨头。而石头的骨头,是用来勇敢地向梦想敲门的。一次,他在全国中学生作文比赛中荣获优秀奖。师生们开始对他刮目相看,后来知道他家境贫寒,还热情地向他伸出援助之手。

石头领上证书兴高采烈地从学校回到几十里远的山村,还没回到家就跑进山里,渡过那条河,攀上那座山,看望母亲去了。那个血色的黄昏,天空飘着绵绵细雨。石头在风雨中,高一声低一声地吟哦自己的诗篇《四月河》:

听说母亲以前喜欢上山

采撷纯洁的花语回家

孕育腹中的胎儿

我在四月的腹部日夜守望

生命的躯壳日益隆起来

涨红了母亲的笑靥

我探出脑袋闻到她的馨香

花儿为何看似有情却无情

要走也叫上年轻的母亲

牵手急匆匆地奔向远方

年少的忧伤早已逆流成溪

我的遗憾和母亲残留的花露

融合成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

山岗里那个秘密的泉眼啊

是母亲灵魂的居所

思念一路流淌到山下的绿野

细流了那么多年

流失了心灵的脆弱与无望

我在岸边筑起永恒的碑石

起名为四月河

石头是四月天诞生的,他永远不会忘记那个伟大而苦难的日子。他感觉自己就像是一条奔涌的河流,流向远方的大海。哦,晶莹的眼泪,是这个世界最清澈明净的心灵源泉,洗礼着那些有血有肉的诗篇。待到诗页缓缓地燃烧,他找到了精神慰藉的归宿。


石头在他18岁的人生考场上,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南方某重点大学建筑设计学院。那年的稻谷,饱满得向大地弯腰鞠躬。石头和他父亲欢喜地收割了那个夏日芬芳的硕果。李老师和同学们前来石头家做客,为他感到高兴和骄傲。

家徒四壁,唯一值钱的是一头牛,这头牛一直陪伴石头度过整整十二个春秋。为了再次让儿子踏上求学路,石头的父亲决定卖掉那头牛,尽管他们心中有着一万个舍不得。牛被牵走的前一个夜晚,石头一直守在它的身边,一夜未眠。牛走的第二天,石头一直站在村口目送着它走得很远很远,直到消失在弯曲的山道,还清晰地听到牛“哞哞哞”叫唤声。石头似乎看见了老牛的眼泪盈眶而出,润湿了他多愁善感的心。

驮着牛的心愿,石头又开始征程了。

时光悠悠的大学生活,石头是这样度过的:每天早餐啃两个面包喝一瓶白开水,午餐晚餐吃两碗白饭加咸菜,周六日就到外面做兼职,他做过什么连自己也忘记了,反正他能做的都做了。做家教、派传单、卖电话卡、送桶装水……暑假就跑到工地拉混凝土。夏日的骄阳炙烤着大地上的草木,石头咬紧牙关,用瘦弱的躯体抵抗着天气的残酷。寒假就跑到餐厅做服务员,他第一次感到外面的世界那么圆滑,人心的冷漠,一些人会因他不会说话向他扔来讥讽的目光。这样更加激发了他内心对梦想的追求。

那一年,秋风吹得很紧,石头的父亲病了。他急忙从学校赶回家中。看到躺在床上残喘不已的父亲,他哭了——由于农活过于繁重,积劳成疾,父亲因此也苍老了很多。石头拿出了他一年的奖学金,送父亲到县人民医院治疗了半个月,再回家休养一段时间。等父亲身体好转之后,他才眷恋不舍地离开家园。

出来社会时,他在简历的附言栏写上一句话:我是父亲养了多年的水牛,驮着使命到远方圆梦,希望哪一天梦想成真。

凭着自己忠实的品质和坚定的信念,他在面试的人海中脱颖而出,被深圳一家著名国际建筑设计院录用了。数年后的石头,成为了一名杰出建筑工程师,负责过多项国家重点项目设计。


几经风雨,江河微涨。

石头又回到了魂牵梦绕的故园,这次,他要了却童年时的美好夙愿。他把进山的路修成了一条四米宽的水泥路,沿途种上黄花风铃。还搭建一条护栏木栈道通过潺潺的河流,延伸到感恩山上的那口泉眼。漫山遍野种满了菠萝、荔枝、百香果等南亚热带果树,以及土茯苓、巴戟天、五指毛桃等南方中药材。幽静的山岭,被他打造成了一个特色种植生态旅游示范园。

  • 1
  • 2
  • 3
1/2页上一页12下一页
  • 关键词:纪实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17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艾地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22
  • 李玉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20
  • 蔡德林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20
  • 蔡德林提名10000,共计10000
  • 2021-08-20
  • 晓枫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7-17
  • 小猪猪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7-16
  • 陈友涛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7-16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我希望自己可以给母亲建一座世界上最美丽的坟墓。”这个奇突的愿景促使我将此文读下去。总是被草根的书写所打动,总是在这笙歌宴饮的盛世,要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底层。而作者分明不只是在哀怨,不只是在泣诉,而是在绝境中抗争,在困厄里奋起,从而招显生命的不屈、伟岸与尊严。推荐。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蔡评委,感谢您的阅读和点评。拙作一篇,寄予哀思。
    • 艾地2童生2021/08/21 14:07:26
    • 分享到:
  • 背负大山,背负梦想。十年、二十年前,总能看到深圳不少草根逆袭的故事,后来越来越少见了。不同人的梦想是不同的吧,总不能天下人都做商人梦、官人梦吧。难得这座城市还有一群坚持着文字梦、文学梦的。祝福水活哈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艾老师,文学是精神寄托。
    • 李玉5进士2021/08/20 16:28:29
    • 分享到:
  • 苦难教育,在过去很普遍,甚至往往真会出现教育奇迹,可是如今,寒舍确实难已出才子了。孩子从小就开始比谁的IPAD大,品牌好,谁脚上的鞋子是名牌,谁的父亲开豪车……在家境好的孩子中心,家境差的孩子,更容易自卑,这种自卑进入社会就会导致人格障碍。好在坚强的石头,冲破重重困境,就怀揣着“给母亲建造一座美丽的坟墓”梦想而努力,最终学有所成,回报大山一样深沉的母爱。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分享一下《双城记》开头: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 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
  • 石头虽身处贫瘠的大山,但父亲倾尽全力的的爱、同学们的帮助和鼓励、老师的赞许和支持,使他在温暖中成长。他从小立志走出大山,把感恩转换成力量,最终没有辜负为他付过的人,成为一个优秀的建筑师,完成心愿。文章写得行云流水,流畅自然,写出了感动,也写出了一种精神。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多谢点评。作为大山里的孩子,背起大山的梦想,这是一种使命和鞭策。
    • 晓枫2童生2021/07/16 13:17:37
    • 分享到:
  • 一个残疾的父亲,两个早早失去母亲的孩子,这样的家庭,温饱都成问题吧?可是作者却凭着背负大山的信念,从小就承担起穿越年龄的家务活,并且刻苦学习,最终学有所成,这一路成长的动力,应该就是为母亲修一座最美的墓,似乎标题可以改成“为了最美的墓”。文章中写到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写到去母亲墓前寻找心灵的安慰,却不流泪。虽然贫穷,但是作者心里没有怨天尤人,有的是感恩,就像那座埋葬母亲的山的名字。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石头如我,我如石头,感谢您的点评。
    • 小猪猪2童生2021/07/16 11:23:09
    • 分享到:
  • 这篇文章有两个地方打动我。一是老师带着同学们来石头家帮忙做家务,石头回来坐在父亲对面一言不发,听着老师、同学和父亲的对话,石头的嘴角突然露出淡淡的笑靥,这一幕很暖人,像一个电影画面定格在我眼前。 还有一个是石头考上大学,为了交学费,不得不卖掉养了12年的牛,石头陪了牛一夜,那种不舍之情,我感同身受,因为我也养过牛,牛被卖时的哞哞叫声让我难过了好久。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深有同感,谢谢您的阅读。
    • 陈友涛2童生2021/07/16 09:34:07
    • 分享到:
  • 大山圈养着贫穷。怎样才能翻山越岭,看到理想的一马平川?作者用石头作代表,一个幼年丧母的孩子,一句朴实报恩的话,开启了梦想的征程。“我希望自己可以给母亲建一座世界上最美丽的坟墓。”石头践行着自己的梦想,走出大山,成为杰出的建筑师。回归大山,完成夙愿。背着大山沉甸甸的梦,谱写的人生华丽乐章。我也是大山的儿子,深知大山的冷暖,当我们站在山巅眺望时,目不加耳明 。感谢作者精美的语句,发人深省的故事。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您的支持,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带来一些共鸣。
    • 青初2童生2021/07/22 15:21:20
    • 分享到:
  • “四月的野花如火如荼地开放 烂漫了故乡的山岗 陶醉了刚苏醒过来的故事 听说从前母亲总是喜欢上山 采摘纯洁的花语回家 ”语言简洁优美,文笔老道,故事朴实动人,读来如雨后漫步——十分清新!期待作者更多的作品!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您的点评,您很懂我的诗歌。
  • 最近来访
  • 2童生
  • 2星
  • 2钻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7
  • 27900
  • 12
  • 1850
  • 我们阅读网络小说各种题材,比如穿越、宫斗、职场、言情等,故事很精彩,人物很鲜明,但总觉得会少一些什么,其语言、情节与小说的张力都不能很好地融汇贯通,创造出迷人的气息,给读者阅读带来冲击。这篇小说情节并不复杂,职场故事似曾相识,而语言与节奏把握相得益彰,呈现出一个现实与心理都趋向虚无的多向文化空间,如同昆德拉的小说一样,可此小说的重点并非叙“事”,而是造“境”、抒“情”。

    廖令鹏橘子站在樱桃旁边

    2022/9/21 11:01:52
  • 这篇成长小说刻画了一个思维活跃、生动有趣的小女孩,把她写“活”了,特别是现在二孩、三孩家庭里,孩子们如何与父母、阿姨、兄弟姐妹相处,小说站在孩子的世界作了很多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思考,既严肃又天真,给人们的启发较大。我比较欣赏小说的语言和叙事,特别是视角的转换比较成功,浑然一体。可以说,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成长小说,适合家长、老师、同龄人阅读的一本好作品。

    廖令鹏一加一不等于二

    2022/9/21 10:47:59
  • 主人公从贫苦农村出发,跨越山川湖泊,来到寸土寸金的城市打拼,持之以恒地向梦想一路高歌猛进,最后换来了命运的逆袭。 创业的道路无疑是辛酸且苦闷的,充满荆棘和坎坷。而今凝目回望,仍将感谢曾经那个不轻言放弃的自己。他人的成功无法复制,但是他人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一路走来,既要像海绵一样汲取知识,也像海绵一样挤干“水分”,脚踏实地,追求梦想,深圳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城市,创新、包容、进取是真正的深圳精神。

    胡帝我在深圳这些年

    2022/9/21 9:57:44
  • 这篇我今年读的第一篇的文章,这个小说有一股生猛的原生态气息,在我的脑垂体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生来就是一个感性动物,但我当时还是克制下提名的冲动。我的原则是要把所有的小说和文章看一个大概,才能提名……两栋楼对窗而立,无数个夜晚,他们在熄了灯的床上观摩对面投在窗子上的女人身影,一道凹凸有致的影子慰藉了他们许多个春夜……小说里的多处写实,淋漓尽致,令人忍俊不住……我始终认为爱情是人类的必须品。

    文夕​月在东山上

    2022/9/21 0:09:36
  • 今年我的提名原则也是跟陈卫华老师一样,尽量以提新面孔、年轻人和我不熟悉的作者,手中票数有限,希望鼓励到更多的新人。作者作为新生代都市人,他的笔下的人物,游刃有余地游走在数个大都市里恋爱和生活,看着都是不相干的人物,完全不同的人生,不相同的价值观,最后却都被作者巧妙地捏到了一个小说里,还是亲人情人和友人。作者说到:社会学中有一个说法,世界上任何两个人最小可以通过六个人联系起来。他在这篇小说中做到了。

    文夕​一场生活

    2022/9/20 23:31:41
  • 此文文笔流畅,语言有节奏。我最喜欢这篇文章的是语言节奏感,这种有节奏句子,读起来富有弹性,在节奏中阅读,很容易把读者带入故事情节之中,我读着读着就把自己代入角色了,为她们的故事动情,被她们的真爱所打动。我是一个完全的异性恋者,我并不了解同性之间的爱恋,但在这篇文章中,我看到她们的爱一点也比男女之间的爱逊色。深圳是“我”心中的圣山,“我”的爱人在深圳,给“我”介绍深圳,她的深圳就成了“我”的圣山。

    文夕去深圳

    2022/9/20 21:51:42
  • 历来如此,人之道与文之道异曲同工。求新,也是一种选择。写什么,怎么写都重要。所以,一个平凡的故事也能让人留心。这里,不仅仅是作家的发现,更是作家的选择,读者的期待。

    秦锦屏跨境直播:让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

    2022/9/20 14:57:27
  • 人如生活之浪,需要在时代中飞扬,在作家的发现中激昂,作者的的选题,构思,落笔都很好,如能再多讲点故事,多些生命的过往打捞,更好!

    秦锦屏禹国刚,中国证券市场拓荒牛

    2022/9/20 14:51:58
  • 一些生活的细节是可圈可点的,空间格局也有回响。 如果不代替“人物”发表意见,让“人物”自己出镜,更妙。但不失为一篇有腔调的作品。

    秦锦屏羁爱的脚本

    2022/9/20 14:34:22
  • 作者给我的感觉是一个人情练达的人。文字干净,节约,有一种泰然的气质。信手拈来的一些句子,将双城典型环境中的人生况味勾勒的从容,超然,又深入其中,张弛有度。

    秦锦屏王福田的双城生活

    2022/9/20 14:31:39
  • 以科幻的手法,让人事,现实与超现实相互交融交织,给读者提供了一种新体验。以其殊异性,形成了不可替代的形貌。略失于仓促。但不失仍是一个值得继续打磨的文本。

    秦锦屏创·城

    2022/9/20 14:26:01
  • 题材虽不新,还是容易引起共鸣。广场舞是中国特有的一个文化现象,是自发组织的,大妈大爷们精神的需要,几个主角有各自的故事,可以说多少个舞者就有多少个故事,是长篇是中篇,是几部长篇难详尽的一个大妈。我有首诗里写道,她们被老龄丈夫粗暴地赶出家门,一直在公园大唱革命歌曲!人性是复杂的,作者发现了也呈现了,可是还需要进入所谓的化境,即看山还是山。需要让他们再次粉墨登场,可以一笔带过,而避免道德优势与审判之嫌

    健字号跳广场舞的女人

    2022/9/20 14:25:46
  • 人物的命运感很强,他们在时代面前的苦与乐都在故事的兜兜转转中得以体现。这是地三鲜今年连续多篇中我个人觉得最可贵的一篇,特点保持了文章标题亮眼之外,对人物的刻画很有章法,故事也相对圆熟。

    秦锦屏飞往回南天

    2022/9/20 11:49:32
  • 好的非虚构未必是记录大事件,恰恰相反,记录个人生活里闪烁着光辉的微末故事,恰是我们作为平凡老百姓最值得做的,因为大事件自有史官记录,而我们的人生记录者只有自己。这位维修店的小老板文采如此之好,如果能多写一点、选材再种类丰富一点,你的维修杂记是能获大奖的水平。最后再把今天偶得的一句名言分享给你:有时候真实比小说更加荒诞,因为虚构是在一定逻辑下进行的,而现实往往毫无逻辑可言——马克�吐温 ​ ​​​​

    陈彻维修杂记

    2022/9/19 17:56:50
  • 这篇小说写出了人生的无常感。一切都是偶然。亲情、爱情、友情,都是那么回事,无所谓神圣与庸俗。萍水相逢本身就是理由,此外不必再寻找其他的理由。作者对人生有一种冷冷的看透,不赞美也不抨击,只是以零度情感予以叙说,如冷月照江河。语言老道,叙事精妙,很有功力。

    孙行者残鸟

    2022/9/19 14:02:24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