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桃
  • 点击:34898评论:182021/08/07 09:07

邓小桃三岁时,母亲找人给她算命。算命先生直言不讳,会嫁个好人家,但身体不太好,到六十是个坎。母亲还挺满意,六十岁在那个年代已经略微超过平均寿命了,况且还能嫁个好人家,一生大概不会太差。

今早女儿文文出门前,站在玄关处突然嘱咐她,明天上午去拍照,约了照相馆。邓小桃隔着阳台玻璃门,清脆地回了一声,手里的活没停。晾好衣服后,她照例去厨房接水浇花,这一盆月季种了半年,开过两拨杏粉色的花。

吃完早餐,邓小桃把外孙毛毛叫醒,半小时后终于送进了幼儿园。

二月的深圳是冬末春初的感觉,十三四度的气温,冷冷的。此时才八点十五分,科技园的上班高峰还没到,街道干净空旷,几个卖热干面、蒸包子和煮玉米的摊子支在路边,温着食物的锅冒起热气,蒸腾向上,像森林里的一团篝火,这是邓小桃能接收的为数不多的信号——老家的早餐摊也是这样的,其他的,比如办公楼、商场、ATM机,以及遥远的海滩景区,她不了解也不明白。但不要紧,这里大多数老人也不太明白。

一路上,除了环卫工人和老人外,偶尔走过几个驼着背的年轻人,面无表情地移动到早餐摊前,抬头点餐,扫码付款,如果买的是热干面,就继续划起手机,沉默地等待。

邓小桃在人行道上不紧不慢地走,拉着超市送的小推车。推车上是印着广告的鲜红色大布袋,袋子底部浸透过猪油、鱼血、葡萄汁和青菜汁,洗了很多次,还是红褐色,散发着菜市场特有的腥味。每走一步,两个轮子贴着地面嗞嗞滑响,轮子外的塑料表皮早已磨损,长出几排锯齿状的小尖嘴,像擦丝用的刨子,一下一下啃咬着水泥路面,如邓小桃的小细步一样刻苦执着。女儿给她买过新的推车,她不肯用,坚持要把旧的用坏了才肯用新的,女儿一生气就把车退了。

邓小桃喜欢买菜。像往常一样,她先去肉菜市场。买菜并不像年轻人想的这么简单,有时菜市场的排骨便宜,有时连锁超市的山药特价销售,还有小商超,每周四会搞优惠活动,主要是鸡蛋,去年最便宜的时候,一大板只要十五块九毛九,买的人多了,鸡蛋也更新鲜。总之,不知道什么原因,同一种菜在菜市场、大超市和小商超常常卖出不同的身价,一般相差三五块一斤,有时甚至接近十块,像邓小桃这样跑一趟,一个月下来可以省六七百块。邓小桃乐此不彼,女儿却希望她不要为了省钱太累,她给女儿递上一个削好皮的苹果,笑着说,哪里会累,这样就累了那还得了?何况,闲下来又能干嘛呢?她总是这样想,她的时间不值钱。

其实也不是每天都要跑三个地方,大家没那么盲目,这些无法依靠互联网传播的即时消息,老人们只需去其中一个地方转转,向其他买菜的同龄人打听一下就知道了。大多数时候,人们也会主动互相通知,像是信息交易,也有人是为彰显自己聪明灵通,胜人一筹。不过说到底,大家只是想找人说话而已。

十点不到,邓小桃买好了菜,中午又煮了面条加青菜,午觉起来搞搞卫生,备好晚上的菜,就到了接毛毛的时候。白天就这样唰地一声过去了。


第二天,邓小桃和女儿一早来到照相馆。

“阿姨的气质太好了!”化妆师看着自己的作品,不住称赞。

“我怎么没遗传到你这么细的腰呢?”女儿最明白邓小桃好看在哪儿。

邓小桃害羞地笑了笑,感觉腹部的肌肉变得更紧实。她吃饭从来七成饱,很有效,最近还跟着手机视频里一个老师学习怎样瘦肚子,比如早晚用掌心按摩肚子一百圈,睡前醒后做空中自行车二百下,坚持了大半个月了,腹部又酸又痛,女儿说这证明锻炼有效。

她对着镜子认真地观察自己,化妆师根据她的想法,把齐肩长发用卷发棒烫成波波头,圆润的发梢弧线里,脸小得像森林里突然蹦出来的小鹿。邓小桃皮肤很白,眼睛晶莹透亮,没被岁月欺负过的样子。她最在意嘴唇,别人夸得最多的就是她的樱桃小嘴。现在流行的厚嘴唇,她搞不懂,很厚很突,像皮肤上不小心烫出的血泡,有点瘆人。

妆容和发型做好之后,邓小桃被领去选衣服。她一眼看中那件湖蓝色的天鹅绒长袖,大桃心领,搭配一条带水晶坠子的项链,耳饰和胸针女儿给她准备了。试拍了三张,她很快进入状态。

等了半小时,一张米黄色底的半身照就洗好了。经过看似轻淡的修图,照片里的人又年轻了几岁。邓小桃看着照片,笑得眼睛发亮,她想不到自己也能那么好看。

“阿姨,我们最近有活动。”前台指着柜台上的广告牌,说:“您拍一张照片,发在朋友圈,加上定位,就可以免费再洗一张6寸的照片。”

“哦。”邓小桃点了点头,只听懂发朋友圈和免费洗照片两个词,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就不太明白了。

“妈,我帮你弄吧!”女儿接过她的手机,对准照片拍了几张,把带有定位在“南山区海岸城购物中心”的朋友圈发布了。

拿来做头像吧!女儿提议。邓小桃现在的微信头像是毛毛,刚学会走路的毛毛,举着手,像只雪白的小熊。她点点头,女儿就把头像换好了。邓小桃终于是邓小桃了,这是她六十岁生日收到的唯一一份礼物。

算命的说得不准嘛!晚上躺在床上时,她突然回忆起母亲在她小时候一遍遍说起的人生预言——会嫁个好人家,但身体不太好,到六十是个坎。她发现,每一句都不准,一点都不准。


六十岁生日的喜悦很快过去,况且她从小到大没有过生日的习惯。有什么不同呢?邓小桃觉得,六十岁的第一天和以前没什么不同,白天还是买菜和接送外孙,晚上还是等女儿加班回家喝汤。

那天女儿回来得比较早,八点半就到家。晚上是莲藕排骨汤,还加了一把花生和干鱿鱼。

“妈,你把户口迁到深圳吧。”女儿一口气喝完一碗汤,又盛了一碗,舒舒服服地靠在椅背上,等着汤晾凉。

“对哦,满六十就可以迁了。”邓小桃刚给毛毛洗完澡,穿好衣服,抱着孩子走到客厅。

“是!”

“我听说迁过来的话,每个月的独生子女补助多一点,是不是?我现在一个月只有八十,欢欢奶奶说她在这儿有一百六,她从四川迁过来。”

“嗯。还有好多优惠。最主要是医保,你现在这种不是个人账户没有钱吗?在深圳看病也不方便。”女儿咬了一大口粉粉的莲藕,包裹在口腔,咬字不清地说:“迁过来……我还可以帮你……买深圳的重疾险,这个不限年龄,一年30块。”

“噢,还有保险?”

“嗯!”

女儿前几年生了一场不大不小的病后,开始研究商业保险,去年才好不容易买上,本来也想给邓小桃买一份,但发现老年人的太不划算了,只能做好每年的定期体检。邓小桃身体没什么毛病,连高血压都没有,但是,谁知道以后呢?况且,她也不想给女儿添加负担。

“行,那快点迁吧,要什么证件?”邓小桃问。

“我再看看哈。”女儿摸起手机搜索起来。

邓小桃把毛毛抱到沙发上,准备去冲奶粉。

“那个,妈!”女儿看着手机,好像要说起什么无关紧要的事:“我爸的户口也要一起迁过来。”

“……”

“是这么规定的——申请人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夫妻双方须一并提出申请,离异或丧偶除外。”女儿照着手机上查到的申请规则念起来,机械的声音里少了刚才的胆怯。

邓小桃沉默了一会儿,叹一口气。

“那你……跟我爸、说一下?”女儿的话像蜗牛伸出的触角,随时准备收回。

“你去跟他说!”邓小桃一下把触角打回去。

“我说有用吗?”

“我说也没用!”邓小桃冷下脸来。

“那怎么办?”

“……”

“你跟他说,迁过来他也有好处的。”

“……”

“可以吗?”女儿乞求。

“他到时人要来深圳吗?”邓小桃终于松口。

“应该要。”

沉默了几秒,邓小桃突然开口:“我不说,要说你去跟他说!”

说完,她背对着女儿,在餐柜旁打开奶粉盖子,舀起一勺,捅进奶瓶,再把勺子在瓶口用力敲了敲。电热水壶打开的声音嘀嘀响了两下,水流冒着热气冲进奶瓶,回响着咚咚咚的空鼓,给邓小桃越来越快的心跳增添了杂乱的共鸣。她又忘了先加水再加奶粉了。

“妈。”女儿回过头喊她。

邓小桃没回头也没说话,拧紧盖子,握住瓶身,熟练地晃着手腕,一圈圈地,把奶粉和水摇匀。热水加多了,她终于感觉到烫手,忍不住转过身,把奶瓶啪地一声顿到餐桌上。

“你爸这个死人怎么还没死!”她压低声音,恶狠狠地说完,走进厨房。女儿最近的烦恼够多了,她本来也不想再为难她。


半年前,女儿离婚了。

在发现女婿近一周都睡在客厅后,邓小桃起了不好的预感。几天后,女婿出差,邓小桃哄睡完毛毛,等在客厅,电视剧看完,新闻频道里的新闻也看过第二遍了,她终于在重复的声音和画面里睡着。

十一点半,女儿回来了。一进门,她就被沙发上不声不响的邓小桃吓了一跳。

“妈,怎么还没睡?”

“嗯。”

“快去睡吧。”

“等一会儿。”邓小桃坐得小腿有些麻了,人迷糊着清醒起来。

“好累呀,这个礼拜都要加班。”女儿把包扔在玄关,没有看邓小桃,虽然她知道,即将发生的事根本躲不开。

邓小桃长长地吸了口气,又长长地叹出来,上半身浮起又沉下。

“我不想跟你说,这是我自己的事。我们已经决定了。”女儿的话带着疲乏的坚定,像一个刚刚从旷日持久的战争中凯旋的战士。

但即使是战士,也逃不了自己母亲的审问。

“决定了?决定什么了你们?”邓小桃压低声音,火力却显得更加集中。

“决定离婚了。”女儿看着她的脸,没有表情,像准备接受严刑拷打也不会泄密的敌军。

邓小桃从沙发上弹起来,膝盖当的一声撞到茶几的边缘,她胡乱踢开,好像这样可以顺便推翻这个与她无关的决定。

女儿还是一动不动。

邓小桃瞪着眼睛,望着女儿蓬头垢面的脸,宽大的文化衫遮挡不住生育后再没消下去的肚子,灰色的运动裤松松垮垮,一双原本细长的腿淹没其中。女儿终于不甘示弱,也直直地瞪回去,防御着,随时准备反击。

邓小桃完全忘记膝盖的疼痛,跨了几个大步,走到女儿身旁,扯起女儿衣服的下摆,痛恨掺杂一丝心疼,咬着牙说:“你看看你!你看看你!文文!我跟你说了多少次,要好好打扮,不要生了小孩就不注意身材。”

“这根本就没关系!”女儿把衣服扯回来。

“那你们为什么离婚?啊?”邓小桃想不到别的理由。

“他出轨了。”女儿的眼睛看向别处,低垂着,嘴巴抿得很紧。

那么老实的女婿怎么会出轨呢?邓小桃愣了一下,又脱口而出:“那还不是因为外面那些女的年轻漂亮!”

女儿擦了擦眼泪,站得笔直,什么话都不说。

“你再跟阿凯商量一下,离婚对孩子不好,毛毛才四岁,这么小的孩子!”邓小桃像以往一样,从命令路线转换到乞求策略。

“妈,你别说了,我已经决定离婚了。我现在工作很好,能照顾自己,也养得起毛毛,就是这几年要辛苦你帮我带孩子了。”女儿停了一下,继续说,“我知道你还担心什么,其实现在离婚不像以前,离婚的人那么多,没人会整天在背后说你,你自己过得好就行,更何况是在深圳这种地方。反正,我就是不想和那种烂人一起生活!他做的事我就不跟你说了,我现在看到他就觉得恶心!想吐!”

  • 1
  • 2
  • 3
1/5页上一页12345下一页
  • 关键词:深圳老人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21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陈卫华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9-13
  • 陈卫华提名10000,共计10000
  • 2021-09-11
  • 张夏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13
  • 黄元罗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11
  • 安颜如夏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09
  • 一棠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08
  • 红红的雨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08
  • 陈湖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08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老人随子女在深圳生活的故事一大箩筐,但每一个故事都有存在和书写的意义,都有不一样的爱与痛。小说语言流畅,代入感很强,"小桃"就像身边的老人和年轻女子,她们是多元深圳的一部分,和城市共生。唯觉整体稍平,叙事的力度尚未全部彰显,二稿值得加料。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小说不错,作者应该写很多年了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筑牙2021/09/08 17:25:53
    • 分享到:
  • 谢谢段老师。真正写小说是这两年的事。
    • 张夏4举人2021/08/13 15:57:17
    • 分享到:
  • 我是被这篇小说的标题吸引过来的。果然,小说内容也如标题一样,散发着细腻清淡的芬芳,有很好的生活底子。作者对细节的把握很到位,叙事不惊不乍,静水深流。平常女性,平常生活,在融入深圳的过程里,在不如意的婚姻里的隐忍、坚强,以及觉醒。母女间的对话,也处理的很到位,表现出观念的不同,以及她们的互相包容和懂得。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筑牙2021/08/14 20:16:58
    • 分享到:
  • 谢谢张老师。标题定为《小桃》,是因为只有吴学年会叫邓小桃为小桃,我希望她能重新变成小桃,变回年轻的自己,变成被呵护的人。
    • 黄元罗5进士2021/08/10 09:45:21
    • 分享到:
  • 在主人公“邓小桃”身上,我们看到,“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句话不仅仅指的是“深圳,与世界没有隔阂”的博爱,更意味着,久居深圳的异乡人,生活状态和人生价值观念在悄悄地发生质变,他们变得更加宽容、更加自信、更加阳光。也正是因为如此,邓小桃最终才会毫不犹豫地作出割舍内地的家乡,扎根于深圳的选择。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筑牙2021/08/14 17:29:26
    • 分享到:
  • 是的,人总会从一个不太宽容的地方到一个更宽容的地方。
  • 深圳不仅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大城,也是观念前卫的思想之城,从内陆来看看外面的世界,不光是肉眼去看现代华丽的外表,更是用心灵去体悟内在的人文。邓小桃就是一个会体悟的人,原是婚姻保守派,看重虚无的名誉,忍受先生无数次无底限的出轨,甚至还有私生子,这样一个意志坚定的不离主义者,在深圳给女儿带孙子后,受女儿的影响,突然在婚姻大事上果断坚决,并接受黄昏恋,女儿如此,老人如此,深圳人对待婚姻的态度,不受年龄影响。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筑牙2021/08/09 16:26:16
    • 分享到:
  • 谢谢评论。
    • 一棠3秀才2021/08/08 11:52:18
    • 分享到:
  • 小说的比喻手法用得非常形象生动,给整篇小说增了色,特别是在对话中,读之有趣。小说故事是讲一个六十岁的传统老人,来到深圳后,适应了深圳的生活,接受了深圳的思想和理念,比如对待婚姻的态度,受女儿的影响,以懂得要以自己为主,给自己自由;比如接受一份追求,虽是黄昏恋,但依然宝贵,值得珍惜。小说抛出的一个主题,是女人要为自己而活,不要委屈自己,不靠谱的男人当弃则弃,匆可犹豫,未来靠自己扛起这个家,昂头做人。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筑牙2021/08/08 17:39:16
    • 分享到:
  • 谢谢评论。你看出了小桃最宝贵的品质,最勇敢的改变。
  • 原本算命先生说小桃只能活到六十岁的。原来六十岁过了,她是要把婚离,小桃终于获得了新生,终于能鼓气勇气离婚,当然是一种脱胎换骨的新生。深圳是个开放之城,活力之城,让原本保守的小桃思维活跃了起来,思想开放了起来,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女人就是要这样,连外孙也告诉外婆,妈妈说外婆很勇敢。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本文作者的这小说为这个时代把了一次脉,时代不同了,对待婚姻这个事上,该怎么样就怎么样,或许是小桃女儿的坚定也带动了小桃对命运的不屈服吧。离开了不值得自己再继续凑合的人,活得更潇洒。
    • 筑牙2021/08/08 17:40:18
    • 分享到:
  • 谢谢评论。女儿的经历的确对小桃有很大的影响,让她从“邓小桃”变成了“小桃”。
    • 陈湖2童生2021/08/07 14:40:08
    • 分享到:
  • 《邓小桃的第二春》,读了小说以后,脑子蹦出这个题目。小说开篇强调邓小桃算过命:嫁好人家,活不过60岁。文章一直沿着这个悬念展开,文中写了邓小桃到深圳与女儿居住,经历了女儿婚姻变化、过60岁生日,做头发参加同学会,回老家迁户口,与貌合神离的丈夫离婚,她迈过60岁的大坎,终于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与女儿定居深圳。至于她是否有第二春,悬念留给读者。“邓小桃知道,这株月季是彻底活过来了。”懂月季的是吴学年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吴学年正单身哈
    • 筑牙2021/08/08 17:38:08
    • 分享到:
  • “懂月季的是吴学年”,或许你是希望他们能真正走到一起。
  • 一看作品的名字,小桃,我以为写小姑娘呢。看完了,才明白是写一位老太太。老太太从阻止女儿离婚,到自己主动提出离婚,这是不是特区的生活给自己带来观念上的改变呢。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小桃这个名字起的还是挺好的,寓意青春蓬勃,昭示着新生活的开始,一个最懂月季的吴学年很可能也是最懂小桃的,小桃必将迎来新的生活。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最近来访
  • 筑牙
  • (江湖无名号)
  • 1布衣
  • 2星
  • 1钻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0
  • 12600
  • 2
  • 310
  • 我们阅读网络小说各种题材,比如穿越、宫斗、职场、言情等,故事很精彩,人物很鲜明,但总觉得会少一些什么,其语言、情节与小说的张力都不能很好地融汇贯通,创造出迷人的气息,给读者阅读带来冲击。这篇小说情节并不复杂,职场故事似曾相识,而语言与节奏把握相得益彰,呈现出一个现实与心理都趋向虚无的多向文化空间,如同昆德拉的小说一样,可此小说的重点并非叙“事”,而是造“境”、抒“情”。

    廖令鹏橘子站在樱桃旁边

    2022/9/21 11:01:52
  • 这篇成长小说刻画了一个思维活跃、生动有趣的小女孩,把她写“活”了,特别是现在二孩、三孩家庭里,孩子们如何与父母、阿姨、兄弟姐妹相处,小说站在孩子的世界作了很多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思考,既严肃又天真,给人们的启发较大。我比较欣赏小说的语言和叙事,特别是视角的转换比较成功,浑然一体。可以说,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成长小说,适合家长、老师、同龄人阅读的一本好作品。

    廖令鹏一加一不等于二

    2022/9/21 10:47:59
  • 主人公从贫苦农村出发,跨越山川湖泊,来到寸土寸金的城市打拼,持之以恒地向梦想一路高歌猛进,最后换来了命运的逆袭。 创业的道路无疑是辛酸且苦闷的,充满荆棘和坎坷。而今凝目回望,仍将感谢曾经那个不轻言放弃的自己。他人的成功无法复制,但是他人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一路走来,既要像海绵一样汲取知识,也像海绵一样挤干“水分”,脚踏实地,追求梦想,深圳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城市,创新、包容、进取是真正的深圳精神。

    胡帝我在深圳这些年

    2022/9/21 9:57:44
  • 这篇我今年读的第一篇的文章,这个小说有一股生猛的原生态气息,在我的脑垂体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生来就是一个感性动物,但我当时还是克制下提名的冲动。我的原则是要把所有的小说和文章看一个大概,才能提名……两栋楼对窗而立,无数个夜晚,他们在熄了灯的床上观摩对面投在窗子上的女人身影,一道凹凸有致的影子慰藉了他们许多个春夜……小说里的多处写实,淋漓尽致,令人忍俊不住……我始终认为爱情是人类的必须品。

    文夕​月在东山上

    2022/9/21 0:09:36
  • 今年我的提名原则也是跟陈卫华老师一样,尽量以提新面孔、年轻人和我不熟悉的作者,手中票数有限,希望鼓励到更多的新人。作者作为新生代都市人,他的笔下的人物,游刃有余地游走在数个大都市里恋爱和生活,看着都是不相干的人物,完全不同的人生,不相同的价值观,最后却都被作者巧妙地捏到了一个小说里,还是亲人情人和友人。作者说到:社会学中有一个说法,世界上任何两个人最小可以通过六个人联系起来。他在这篇小说中做到了。

    文夕​一场生活

    2022/9/20 23:31:41
  • 此文文笔流畅,语言有节奏。我最喜欢这篇文章的是语言节奏感,这种有节奏句子,读起来富有弹性,在节奏中阅读,很容易把读者带入故事情节之中,我读着读着就把自己代入角色了,为她们的故事动情,被她们的真爱所打动。我是一个完全的异性恋者,我并不了解同性之间的爱恋,但在这篇文章中,我看到她们的爱一点也比男女之间的爱逊色。深圳是“我”心中的圣山,“我”的爱人在深圳,给“我”介绍深圳,她的深圳就成了“我”的圣山。

    文夕去深圳

    2022/9/20 21:51:42
  • 历来如此,人之道与文之道异曲同工。求新,也是一种选择。写什么,怎么写都重要。所以,一个平凡的故事也能让人留心。这里,不仅仅是作家的发现,更是作家的选择,读者的期待。

    秦锦屏跨境直播:让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

    2022/9/20 14:57:27
  • 人如生活之浪,需要在时代中飞扬,在作家的发现中激昂,作者的的选题,构思,落笔都很好,如能再多讲点故事,多些生命的过往打捞,更好!

    秦锦屏禹国刚,中国证券市场拓荒牛

    2022/9/20 14:51:58
  • 一些生活的细节是可圈可点的,空间格局也有回响。 如果不代替“人物”发表意见,让“人物”自己出镜,更妙。但不失为一篇有腔调的作品。

    秦锦屏羁爱的脚本

    2022/9/20 14:34:22
  • 作者给我的感觉是一个人情练达的人。文字干净,节约,有一种泰然的气质。信手拈来的一些句子,将双城典型环境中的人生况味勾勒的从容,超然,又深入其中,张弛有度。

    秦锦屏王福田的双城生活

    2022/9/20 14:31:39
  • 以科幻的手法,让人事,现实与超现实相互交融交织,给读者提供了一种新体验。以其殊异性,形成了不可替代的形貌。略失于仓促。但不失仍是一个值得继续打磨的文本。

    秦锦屏创·城

    2022/9/20 14:26:01
  • 题材虽不新,还是容易引起共鸣。广场舞是中国特有的一个文化现象,是自发组织的,大妈大爷们精神的需要,几个主角有各自的故事,可以说多少个舞者就有多少个故事,是长篇是中篇,是几部长篇难详尽的一个大妈。我有首诗里写道,她们被老龄丈夫粗暴地赶出家门,一直在公园大唱革命歌曲!人性是复杂的,作者发现了也呈现了,可是还需要进入所谓的化境,即看山还是山。需要让他们再次粉墨登场,可以一笔带过,而避免道德优势与审判之嫌

    健字号跳广场舞的女人

    2022/9/20 14:25:46
  • 人物的命运感很强,他们在时代面前的苦与乐都在故事的兜兜转转中得以体现。这是地三鲜今年连续多篇中我个人觉得最可贵的一篇,特点保持了文章标题亮眼之外,对人物的刻画很有章法,故事也相对圆熟。

    秦锦屏飞往回南天

    2022/9/20 11:49:32
  • 好的非虚构未必是记录大事件,恰恰相反,记录个人生活里闪烁着光辉的微末故事,恰是我们作为平凡老百姓最值得做的,因为大事件自有史官记录,而我们的人生记录者只有自己。这位维修店的小老板文采如此之好,如果能多写一点、选材再种类丰富一点,你的维修杂记是能获大奖的水平。最后再把今天偶得的一句名言分享给你:有时候真实比小说更加荒诞,因为虚构是在一定逻辑下进行的,而现实往往毫无逻辑可言——马克�吐温 ​ ​​​​

    陈彻维修杂记

    2022/9/19 17:56:50
  • 这篇小说写出了人生的无常感。一切都是偶然。亲情、爱情、友情,都是那么回事,无所谓神圣与庸俗。萍水相逢本身就是理由,此外不必再寻找其他的理由。作者对人生有一种冷冷的看透,不赞美也不抨击,只是以零度情感予以叙说,如冷月照江河。语言老道,叙事精妙,很有功力。

    孙行者残鸟

    2022/9/19 14:02:24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