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头,与大水坑的记忆告别
  • 点击:50031评论:62021/08/30 23:53

(一)

做出离开大水坑的决定后的一段时间,我给上级提出了辞职申请。理由是选择了下一家公司。至于那个所谓好的“公司”,其实它并不存在。做出这个选择,更多是想着挣脱在大水坑这些年里几乎重复的生活轨迹。

这几年,从基层流水线员工做到办公室文员。每天早晨6点多起床,赶赴公司上班。赶上旺季,加班多拿点工资。不加班时,混混日子拿着底薪也就挺过去了。然后一天天,一年年像按着轨道一般稳定的生活。有的人从18岁入厂到现在,干到社保年限都交满了,同时也彻底麻木失去了方向,困在单位里。也有高龄打工者,儿子也进了同一间厂。像是进入下一个循环。时间一长,我迷迷糊糊的感觉身体好像被这号称世界500强的工厂捆在了一起,走在似乎预定好的道路上,最终会像他们一样在这里保守、迷茫、最后一同老去。

看到身边一个个年资都快十年的领导,为了晋升而无时无刻进行激烈的厮杀。我突然想从预定的轨道中挣脱出来,拿仅有的青春向未来下了一票赌注。

突然,我想在走之前,回头再看一看生活了几年的大水坑。

处于500强企业的一旁的大水坑,地形四周高中间低,像船型的小盆地。是观澜H公司鸿观以及宝科两个大工业园近万名员工的临时安家之处。6年前我本在龙华汽车站应聘H公司普工,但误打误撞却被分配到观澜大水坑的厂区。10个月后,我从工厂宿舍搬出来,在大水坑一栋出租屋中,用一个桶一张席子以及两个背包即可装完的行李,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窝。一次夜班下早班时,才发现凌晨5点的大水坑静悄悄的,树叶遮住了路灯,下班的人零碎散落在黑乎乎的人行道上,只有为数不多的早餐店在路边亮着光。

工厂的饭堂早餐相对便宜,但要六点半左右才正式开放,凌晨路边飘着蒸气和香味的小吃店成了最能抚慰孤独和饥饿的地方。

丹乐小区工业园旁边的重庆小面店,是四川的A同事推荐的。也是路边为数不多常年都能保持清晨5点就开始营业的小吃店。从沸水里捞出的面铺上炸酱,与花生米香菜放在碗中搅拌得又热又浓稠。干稠的咸香口感和从小吃到大的两广的清淡的水面成了鲜明对比。而一村斜坡路边和街巷内则活跃着少数几家肠粉店,食物总体偏向清淡。只是烧水时蒸炉总是嗡嗡地响,在蒸板上快速切粉的剁剁剁...声,是这个四处寂静的早晨里最悦耳的音乐。

A同事的味觉眷恋着故乡,他说吃不惯饭堂里面的早餐和饭,倘若不是午休时间只有一小时,他肯定会快速跑出来,寻觅着周边和乡味有关的食物。

在深圳久了,我的口味相对接受度较高,但每逢夜班下早班时,我常不定期到这些路边不同风味的店里用膳。基本是一家家的试,直到选出最好吃那家再进行常驻。但无论哪一家,只要在清晨5点就开始营业的。店里总会坐着不少人,环顾四周一看,基本都穿着同一个工厂的黑色工服。彼此并不认识,坐在同一桌子上不打招呼。只顾着自己默默地吃,盯着手机,吃完便快速地抽身离去。

清晨的曙光多是从南门天桥方向的瀚星宿舍顶部蔓延出来的。从浅蓝到昏黄变换,直到天色大亮。或到6-8点时分。路边剩余的早餐店随着路边逐渐壮大的人流按下开启键。有陆续出场的天津灌汤包、河南老面馒头、煎饼果子、还有冒着滚烫热气的福建沙县小吃.我曾在进或回的人群里,都有停留下脚步去一一品尝过。

地方特色食物会跟着所在地方的人群走,像一颗被牵着线的蒲公英种子。种子一旦落地,久而久之,便在一个陌生的地方随着人群落脚点扎根下来。

我突然想起在流水线上遇到不少四川还有重庆的同事,谈起吃。谈起饭堂,最后谈到丹乐小区工业园旁边的重庆小面。有人说比起家乡的小面,它的味道还是差了点火候。也有的人评价他家的酱料好吃。如今好几年过去,这些临时相聚同事早已各奔东西,在流水线有过简单交集的A同事早已不知去向。唯独那家重庆小面,在一年四季的黑暗清晨里,依旧亮着光。

就像大水坑街巷里,那些进场又离开的饭店餐馆换了又换。唯独不变的,是那些带着“湘”字开头的快餐店。还有那些在一轮轮残酷淘汰下存活的广式蒸肠粉。


(二)

有关住的话题,我开始想到了飞佬和阿龙。

我和阿龙与飞佬既是早年的同事,又是“酒肉朋友”。和飞佬则相识于一次出租屋里的饭局。那次饭局里的菜也很简单,一荤两素,外加一个玉米胡萝卜汤。饭局主导人是当时同一条流水线的同事阿龙,湖南人,40岁身高1米7的单身汉。住在大水坑水库外田野与工业区相隔大楼里,楼是早期H公司外部宿舍改造而成,全栋清一色单间。尽管地方不大,却不影响他最大的爱好——做饭。还有邀请同事老乡过来吃饭。

大单间,对于离异多年的阿龙来说。空间显然已经足够了。

由于他住的地方与我隔了一条樟坑河,每当他周末准备做大餐。必然会叫上我,因为知道我是广东人,不怎么吃辣,会给我留一个没辣椒的菜。那次饭局,四人在狭小的房间里面,啤酒开始流往肚子里去,很多故事便从嘴里冒出来。

同一车间其他单位的飞佬和我是比较聊得来的,他和阿龙年龄身份情况大多相当。年龄40多,也曾经历离异,且都在做流水线一线员工。只是个头矮了一截,脸上皱纹把人刻画得有点苍老。但他喜欢微笑,喜欢喝酒。尽管彼此交谈甚欢,但饭局一结束。便各自散去,谁也没有留下联系方式。

日子还是按正常的轨道走,一段时间后,我在回出租屋的楼梯上突然被人叫住。回头一看,一个陌生人和我热情地打着招呼。见我有些疑惑,他乐呵呵地告诉我,你忘了我是谁吗?上次我们在阿龙那里吃饭,大家还聊过天。我恍然大悟想起他是飞佬,他也搬到这里来了,他现在4楼,我在6楼。分别时他还笑着地表示,下次要邀请我到他那里吃饭。

我笑着往上走,对着往下行的飞佬回了一句,下次做饭时再去。

飞佬没有食言,他和阿龙一样喜欢在家做饭,偶尔也会叫同事过来吃饭。那次他从湖南老家刚刚上来。饭桌里多了几盘咸腊肉,辣鱼仔,以及腌萝卜干。由于他住处的厨房仅容一个人勉强活动,来客便坐在客厅里听着厨房加大了频率锅铲与铁器摩擦的声音,待吱呼吱呼的火气声停下时,飞佬披着围巾端着盘子带着一身烟火气出来。抬头一看,阳台的光洒在他肩膀上,1米65的飞佬抬头看起来有点像霸气出场的厨房版蝙蝠侠。

飞佬不搞特权,除了只有藏着几颗米椒的青菜。其余大部分菜都有一定份量的辣椒。一伸筷子基本都能领会到湖南土地产出的燥灼。冰镇的啤酒咕噜噜的在被辛辣耕耘过的舌头上流过,眼前的几人一边夹着菜不慌不忙地送入嘴,飞佬开心的拧开第二瓶啤酒罐放在碗的另一边,乐呵呵地说自己平时没啥追求,现在没老婆,也没儿没女,每个赚的钱都顾着弄好吃的去了。

阿龙这次过来带的是一打啤酒,旁边坐着一个陌生中年女人和他聊着天。那个女人穿着时尚,额外抹了浅浅的口红。据说也是同一车间的同事,其老公在另外一处地方上班。其他邀请过来的人有带黄老吉和水果的。唯独我这次是空手下楼来蹭饭,吃到酒足饭饱后发觉内心很是过意不去。阿龙此时脸色微微红润,斜着眼睛和喝着酒的飞佬用家乡话唠嗑。没聊多久他便把眼睛转向我,说罡烙这小子最近混得可以。已经升职到办公室去了,长白班,不用再像我和飞佬一样,一把年龄了还要去坐流水线上在日夜班里熬。

座位上的手举着带着贺喜含义的酒杯齐齐向我敬来,没随份子的内疚再加上突然间的干杯让我有些慌乱。那时的我还是刚升到办公室一个连表格函数都不太擅长的小文员。除了新增的压力,我暂时体会不到什么是喜。

罡烙,以后你要多多关照我们啊。在里面有空给她留意一下有没有做生产助理的职位。你看她啥都会,有空安排下。阿龙指了指坐在一旁正吃着饭的女人,女人一听脸上顿时带着愠色,忙说阿龙他开玩笑的,转身便一手抓住碗和筷子,另一只大手随即便重重地拍在他大腿上。疼得阿龙哟呵哟呵地叫咧着嘴,分不清他是在疼还是笑。

这个岗位要会电脑做表格才行,会的话我可以帮你留意下以后有没有空缺。我给阿龙回复完,随后突然想起了工厂里的内刊,想起了还在单身的“大龄青年”阿龙和飞佬。忙说有个事可以帮得上你们,咱们公司每周四出的那个内刊里面有个征婚栏,恰好我这边有单反相机。可以给你两个拍照放上去,毕竟内刊是全深圳各厂区的女孩子都能看得到,给自己个机会,说不定缘分就来了。

阿龙喝得脸红通通的,一听我要给他征婚。顿时忙着摆手说我这条件很难了。你给飞佬留意下吧。飞佬一手端着碗筷看着晃着脑袋的阿龙笑着说又拿我开玩笑。随后他转头看着我,说自己都40多了。上面刊登的大部分都是年轻的小伙子,自己又老又没钱,就不凑合了。

试试嘛,反正刊登又不要钱。阿龙此时也跟着提议飞佬尝试。同时饭桌里另一名单身小伙子也被鼓动去拍照。未等饭后收拾碗筷,我便匆匆上楼取了相机。此时大水坑路边的阳光正好,大家一起在路边各自摆着poss拍集体照。飞佬特地还换上一件崭新的蓝色上衣,在我再三指导提示下,勉强地在镜头前露出一丝微笑。

拍完照,众人散去。我在楼梯时间飞佬,阿龙不也是单身吗?以他那平日在路上眼球都被女人黏着的性格,怎么他不想征婚呢?飞佬转过头笑着说你没看到他旁边坐着那个女的嘛?我说这有关系吗?不是说是同一车间的同事吗?飞佬乐得呵呵地笑,说你刚才看到那女的打他没有?怎么就打阿龙一个人,没有过来打我呢?

飞佬和另一名小伙子的照片合起来约4M大小,简介信息不过200字。文字经过润色后很快便通过邮箱投递到内刊编辑部。等了大概一个月,两人的照片便印在了报纸上。此时阿龙在微信聊天中自曝和上次饭局那位中年女人已经产生了地下恋情,但又谈不上是恋爱。按网络上的说法,他们是属于“临时夫妻”。

工厂里常日笼罩着枯燥和难耐,在产线时,不少人常在闲暇之余嚼着夫妻彼此之间的七年之痒。有人选择口述解闷,有人付诸实际行动对抗。所以对于阿龙这类事,我已经见怪不怪。

征婚广告打出去一个月以后,刊登了信息的小伙子告诉我除了编辑部的回访电话,并没有女孩子给他来电。而飞佬在微信里告诉我,这一个月,只有一个龙华园区的女人加上了他微信。几个月之间只发了几条信息,因为大家日夜班别相反,都没有及时安排见面。只知道她是北方人,但没有看到她的图片。

没多久,观澜园区的美食嘉年华开幕,内刊编辑部征负责婚栏目小编也来到展会上。那年我单身已经快30岁了,一时心血来潮,我也去征婚处拍了照。很可惜,等照片上了报纸,等了几个月。缘分似乎注定要和我擦肩而过。

  • 1
  • 2
1/3页上一页123下一页
  • 关键词:大水坑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4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黄元罗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9-02
  • 叶紫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31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黄元罗5进士2021/09/02 07:00:08
    • 分享到:
  • 大水坑,既是作者工作的“首发站”,也让作者获取珍贵的爱情和难忘的友谊。然而,为了更加美好的前程,以及始终萦绕内心深处的梦想,不太年轻的作者决定跳出大水坑,到外面看一看,走一走。也许这就是久居深圳带来的思维:毅然放弃紧紧攥在手心的“芝麻”,撸起袖子、甩开膀子、迈出步子,去远方寻找那更大更圆的“西瓜”。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西瓜已经吃到了,虽然过程比较艰辛。抉择比较艰难。但踏出中转站的第一步,起码内心无憾。
    • 叶紫4举人2021/08/31 14:51:45
    • 分享到:
  • 本文记录了作者在大水坑的一段工作与学习历程,文中的阿龙、飞佬、及他们的“女朋友”,还有夏同学都是打工生涯中常遇到的张三李四。流水线是不变的,变的是人。文中的主人公,像大多数欲上进的打工者一样,遇到职业的迷茫,及对前途的不明的徘徊。文章有点儿自言自语,个性不是很鲜明,但是语言朴实,随性。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写的时候确实比较 随性,也算是一种记录。谢谢你的点评。
    • 暁霞囡4举人2021/08/31 18:34:41
    • 分享到:
  • 不错,写出了真情实感,很难得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你的夸奖以及关注
  • 最近来访
  • 2童生
  • 2星
  • 2钻
  • 文字之意义,在于记录、感触、反思以及还原历史。
  • 文字之意义,在于记录、感触、反思以及还原历史。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2
  • 0
  • 9
  • 1550
  • 这篇文章说是小说,看起来更像散文,情节跳跃,语言流畅。用诗的语言描写了三代女人。“这三个女人,既想成为和自己母亲一样的人,又拼命挣脱上一代的束缚,想做完全相反的人,她们是那样的不同又是那样的相似,”最后“她们又都变成了一株植物……”三位母亲人生完全不同,第一位母亲生了生育过度,劳累不堪。第二位母亲被计划生育,守着女儿过着没有男人的生活。到了第三位母亲没有婚育,领养了“我”,人口终于负增长了……

    文夕三个女人的植物诗

    2023/10/12 21:44:59
  • 《断尾》这个名字很哲学!断尾对于一些动物来说是生存的本能,对人来说却是智慧。在人的一生中,有许多时候需要做出断尾的抉择,尽管疼得生不如死,但是生存更重要,只有生存才有希望,对能实现理想。铅山的壁虎两耳是贯穿的,从这个耳孔望进去,可以看那只耳孔外的世界,这是一个隐喻,两耳的两边也许是两个世界,从此生望去,看到壁虎耳外的前生或者来世,公公从断尾铅山壁虎的一只耳孔看到另一只耳孔外更大的世界。他激动得大喊

    文夕断尾

    2023/10/12 20:28:35
  • “舞蹈还能这样跳,你的白腿,旋转的裙摆,实在是太漂亮了,活力四射,真的让人念念不忘呀。你就像一个五彩陀螺,在我的心头转,转来转去,就带走了我的心。”江新爱她真的成了陀螺,为了生活了为工作不停地旋转,这篇小说短而精,在小小的篇幅里道同事业、生活、爱情之中种种微妙的链接,很耐读而又给人回味无穷。

    红红的雨陀螺

    2023/10/12 13:55:24
  • 龙华四季,基实就是写她自己人生的几个阶段,成长中的快乐与哀愁,总之作者算是苦尽甘来,过的还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作者又是勤奋的,打过工,又经营着自己的店,看完了写的冬,总之也让我感觉了: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生命生活就是这样,需要反反复复地创造,反反经受考验......

    理红龙华四季

    2023/10/12 10:58:31
  • 深圳四十多年沧海桑田,荣哥的事件已没法复制,但荣哥这种精神值得讴歌赞美,这种蛮干苦苦用心的劲儿也可用在现代科技的研发上。作者的文字有力量、有嚼劲,构思缜密,一点一滴地叙述着荣哥为了求生存求发展,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写得滴水不漏,文风四平八稳,干净而有利索!

    理红荔香夜话

    2023/10/12 10:46:13
  • “三个女人的植物诗”,人非草木。但人就如草木一样,而又比草木生得活沉重,作者在舒缓的述说着如弹奏起一曲曲悲凉的曲子,一个时代同另一个时代还是有所不同,女人过得好与否,同社会的文明、时代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总之第三代女人所处的社会的进步还是超越前面的,虽然在作者笔下的文没有一一叙述,但还是读得懂的。我来读了一遍,不留句言,好像心里不踏实......

    红红的雨三个女人的植物诗

    2023/10/11 21:53:39
  • 写出了中英街的现状和历史,通过老人映照历史,通过导游写了为了追求想要的生活,而做出的不懈努力,通过水客,写了中英街的暗潮涌动,求生之艰辛。其中种种,只有海浪知道。

    昆阳森林三汲浪

    2023/10/11 17:28:42
  • 飞泉的诗一如既往的好!有力度、有高度、有气势!血脉里都流淌着对诗歌的热爱,所以他笔耕不辍。生命里不能没有光,在黑暗中,突然出现一丝亮光,生活里便有了希望。各种光充斥在飞泉的诗里,只愿飞泉拾到适合自己的光,照亮自己。不再如:你对我说,孩子,暴雨终将过去 “太阳还会绽放,像你的笑容” ......之后又 落在一片片乌黯的云层之后 那是我凋落的心.....

    红红的雨拾光者

    2023/10/11 16:26:45
  • 这篇能吸引我读下去,特别是写深圳家长的卷,写得轻松自如,也令人读来轻松活泼,不像有些人写的那些,自认为硬是道理。其实嘛,像深圳中学,那么几十个人能上清北,整人数一千七八,盲目跟风卷,还不是傻丢钱。我是看原籍是四川人的作者来认真读的,当年我伯父57年毕业于北大然后去四川教大学。 作者的文笔原浆味,不僵硬,很潇洒自如,故事与故事交织在一起,也不零乱,很干爽!

    红红的雨福田南,石厦北,石厦南

    2023/10/11 15:55:01
  • 很纯粹的思绪,诗意随诗人所描述的花朵、燕子、海鸥飞扬。诗歌有无数的表现形式,这样的唯美诗句令多数人开心,因为读来轻松,忘却了一切,没有现实的了磕绊。诗人是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所以能把日常琐碎写入诗中,并且是在开怀时写的,不信你去读“宠物狗的耳语”,写得可爱极了!哈哈......

    红红的雨日落时分的吟唱

    2023/10/11 15:41:08
  • 作者打工多年,写诗多年。她的诗来自生活,也高于了生活。工作、生活,是有点像苦瓜的滋味,但尝过苦味之后,又滋养了身心。正像苦瓜可以选择结果不结果的事,工作会苦,但可以选择乐观对待,它就变味了,平淡甚至清甜了。女诗人因为月光,便有了深度的思考,生命的节律也因为月的亏盈而潮起潮落,因月亏而心生诗,月圆梦也圆了。作者的诗越写越好。赞

    红红的雨月光里的我们

    2023/10/11 15:20:30
  • 文字如饭菜,厨师好,材料好,味道好,“三好”才算好。这篇小文有此三好。真没想到,六六作者的文字的语感——味道这么好——轻、松、醇、纯、新、鲜、透。虽不长情节,但生活、情感、品格、精神等的功夫已内涵在长长短短的句子和温情从容的对话里了。文学是人学,不光是写“人”,最重要是“人”写,“人”的精神与“写”的劳动最好是自然、和谐、统一,那么他一落笔,便有了个人的味道。文如其人是此理,六六找到了文学的钥匙。

    廖令鹏太阳下山有月光

    2023/10/11 11:23:25
  • 这是一篇很有涵养的散文佳作。其涵养,不仅体现在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不俗的艺术造诣与丰富的知识储备上,更体现在作者见天地、见苍生的通达境界中。作者文笔雅致、从容、大气,于云淡风轻、静水流深的叙述中,将自己的艺术史、心灵史、家族史与地方志乃至中国当代史融汇起来,让我读得心潮澎湃。这篇散文值得再三品读。我的10个提名指标已经用完,读到此文,忍不住赘评几句,以此表达对此文以及此文作者的敬意。

    孙行者墨点无多泪点多

    2023/10/10 23:48:04
  • 这应该算一片非虚构小说吧,报告文学似的笔调,熟悉的场景,很像是讲述的真人真事。时代背景是大家共同经历过的,主角的南漂经历,也容易让人感同身受。题材和角度虽然有点旧,但这种孜孜不倦的书写,也是值得铭记、关注和尊重的,就如同社会不能遗忘个体在时代潮流中的命运沉浮,这座城市不能忽略每个人微小的内心世界。只是小说开头入戏有点慢了,人物形象不是很立体,这可能跟笑兰写惯了散文有关,节奏感方面建议再润色一下。

    张夏远方以远

    2023/10/10 23:40:55
  • 谢龙的小说,笔调轻快、跳跃,年轻态。但又带着生活的肌理和质感,夹叙夹议转换自然。心理描写深刻而简洁,自然流露,就像不时迸出的小火花,有点个性。抑郁症能通过这种偶尔自我放逐,文艺的漂泊,在山水间行走呼吸而痊愈吗?当重新面对生活本身时,那种曾被唤醒的孤独只会更清晰,被现实的泥泞重新碾压时只会更疼痛。文学难以拯救生活,但或许可以拯救心灵。靠近,治愈不了社会人生赋予的隐疾,但或许可以解释它。

    张夏​靠近

    2023/10/10 23:18:03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