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市民为中心
  • 点击:47011评论:02021/12/21 18:08


十六年前的七月,沐着洞庭的夏日荷风,一路南下,我来到了南海之滨的鹏城。从宝安到罗湖的人才市场去求职,沿着深南大道一路东行,掠过福田中心区时,我第一次听到了“市民中心”这个名词。

对它,我略略有些新奇之感,又有些许费解?市民中心——难道是市民聚会的地方?聚在一起干嘛呢?

后来,我才慢慢知道,那栋并不高大巍峨的波浪形建筑原来就是深圳市政府、市人大的办公楼。我忍不住质疑:哼——把一个好好的妇孺皆知的“市政府”改个名字叫做“市民中心”,这就是特区的前卫与革新了?这不是哗众取宠式的文字游戏吗?自此,我对深圳市政府,对“市民中心”无甚好感。

直到半年多后登上莲花山顶,我对市民中心的坏印象才有所好转。

在春光明媚的午后,我穿过一片如茵的草地,穿过绚烂的簕杜鹃花丛,穿过茂密的荔枝林,在浓阴密布的登山小径拾级而上,登上莲花山的山顶广场。顺着**同志塑像脚步迈往的方向,顺着老人炯炯目光望着的方向,我朝南俯瞰,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蓝天白云之下,一红一黄两根巨型的柱子如同坚硬的骨架撑起了一只展翅欲飞的巨型大鹏鸟。它巨大的翅膀以柔和的曲线向东西方向伸展,它的形状多像貌似大鹏的深圳版图。它即将腾飞的雄姿,又酷似勇于开拓、勇于创新的拼搏进取的特区建设者的精神。在鳞次栉比的群楼环抱之下,在开阔的广场上人山人海的簇拥之下,这座与外地市府相比一点也不高大巍峨的低矮流线型建筑,瞬间挺拔伟岸,气势非凡起来。

向身边已是老深圳的公务员朋友咨询,才得知眼前的深圳市民中心的确不简单。

市民中心作为深圳市市政建设工程的重点项目,整个建筑规模庞大,地下一层,地上五层,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建筑总长度435米,最大宽度145米,总投资为23亿元人民币。来自美国的顶尖设计师在总体风格的把握上,力求做到简洁、明快、大方庄重而又不失活力,从而向公众展示其开放、包容,使空间稳健平实,玻璃的使用和弧形楼梯上升的曲线又为空间注入活力;四层楼高的光纤灯贯穿其中,在电脑程序的控制下柔和地变幻着色彩,令每个进入这一空间的人,会有意想不到的感受;人大会堂风格稳重,色彩温暖,天花圆形造型以及流光溢彩的光纤灯环绕着红色五角星,使整体气氛极具凝聚力。玻璃、金属、大理石与温润木材之间的碰撞,令整个空间自然简约、成熟且显得稳重、内敛。

深圳市民中心的建成,标志着深圳中心区规划建设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成果。深圳市政府规划的城市中心区——“城市大客厅”,将与纽约著名的“中央公园”相媲美。不久后,深圳城市中心区也将为国际性跨国公司的商务活动提供便捷、高效的工作环境;为市民提供良好的公共活动环境;为游客提供优美的旅游环境;为各类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提供舒适的空间。而它的开发建设是深圳二次创业的标志,是21世纪深圳城市建设的象征。

我想,具有如此综合性的多功能“市民中心”的确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深圳市政府”一个大院,一座旧式的办公大楼所能替代与定义了。

之后每一次与市民中心的重逢,都能让我对它有更深入的了解与认识,都能让我为深圳市政府的这一创意与创举由衷叹服。

我工作的学校与住处离市民中心很近,所以常常和家人一起到莲花山公园走走逛逛,每一次也要到市民中心这边走走。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走进了深圳音乐厅,每人花100元听了一场李健的独唱音乐会。那时李健才小有名气,不像如今这般大红大紫。在只能容纳几百名听众的音乐厅,听着“音乐诗人”演唱着他原创的一首首高雅悠扬如仙乐般的歌曲,我沉醉了。由此,我们一家人成了李健的忠实拥趸,也因此办了会员卡成为音乐厅的常客。在这里我们听琵琶铿锵,听小提琴悠扬,听钢琴曲回旋激荡,听交响乐磅礴与激昂……

后来我又走进音乐厅对面的图书馆,办了电子借阅证,走近那排排书架,抚摸那一本本似熟悉又陌生的书籍。我重回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我真正走进了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那片魔幻现实主义天空,我也见识了莫言为我们讲述的惨无人道的《檀香刑》,我还捧着一本厚厚的《乔布斯传》读懂了一个旷世传奇……

沐浴着音乐之光,浸泡在浩瀚书海里,我发自心底的喜欢上了这里的氛围,也从心底真正认识到“市民中心”的亲民性特点。市民在这里可以十分便捷地接受艺术与文化的熏陶,可以在工作之余,生活闲暇来到这里放松自己、充实自己、提升自己。这里远远不只是市民来办事的一个办公场所了,更不会用它森严的高门槛而令市民望而生畏,可以夸张地说,这里已成为深圳市民的另一个家。

高近600米的平安大厦在市民中心南侧拔地而起,接着以平安大厦为主角,以环绕市民中心的数十幢大厦为主体的灯光秀横空出世。每到重大节日或重大庆典活动时,深圳市民蜂拥而至,他们欢聚市民中心,观看沉沉夜幕下一场场光电盛宴在楼宇间次第上演,如梦幻,似童话,每一位观看者叹为观止,陶醉其中。那些携家带口的市民,或者从外地慕名而来的游客,在绚烂的灯光下或伫立,或穿行,总让我忍不住感慨市民中心的胸怀真够宽广,真够博大呀!

晚饭过后,和家人一起出去散散步,不知不觉又走到了市民中心。在广场上往往会遇到一些流浪歌手抱着一把吉他独自吟唱,他们陶醉自己的歌声里,也或多或少吸引来一些驻足倾听的人。每每一曲终了,总会响一阵热烈掌声。掌声里,会有人往歌手面前的琴盒里投进十块、五块,或者举起手机对着二维码“滴”一声扫码支付。他们转身走后,或许会有另外一批人挤过来围观。夜幕下,市民中心默默张开翅膀,仿佛在护佑着这些追逐音乐梦的年轻人,或是为夜间漫步的市民提供了一处在音乐里小憩的树荫。

闲暇的某个周末,我总喜欢到市民中心去逛一逛。一头扎进中心书城,去密密麻麻的书架上翻看书籍,偶尔淘选几本自己中意的文学作品,或是教育方面的专著。徜徉书海,往往小半天就会眨眼过去。或是坐在南北看台,听一场朗诵会,听一次读书分享会,听一场高水准的文学讲座,畅快淋漓地享受一场文化饕餮。我心满意足地从书城走出来,看到来来往往的人们或闲庭信步,或匆匆赶路。其中有一类人很醒目,那是一些一看就知只有几岁的小孩,他们在父母或爷爷奶奶的牵引下往前一路小跑,有的满面笑容蹦蹦跳跳,有的眉头紧锁不情不愿。噢,原来他们是前往少年宫“上课”的——开始他们自幼便不可落下的美术、音乐、舞蹈、主持等才艺课程。

当然,也有一家老小成群结伴与我一起悠悠漫步,踱到少年宫边的展览馆里参观“珠江起大潮”——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流连于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一段段视频,全面、系统而又深入地了解以深圳为排头兵的广东改革开放40年的壮阔历程和辉煌成就。参观完具有如此高思想性、历史性、科技性、艺术性的恢弘磅礴的大型展览,感知这样全面、生动和立体且现代化的高端呈现形式,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听着身边的市民的啧啧赞叹,看着他们脸上洋溢着喜悦与骄傲,我内心的激动与自豪更是平添几分。

回望如大鹏展翅的“市民中心”,我不再对这幢建筑的命名与设计心存疑惑,暗自吐糟,反倒被这一“以民为本”的亲民式创意与设计折服。仔细想想,放眼全中国,哪里还能找到这样独特的市政府。没有把政府**与普通市民隔开的围墙院门,没有需要市民仰望,甚至让他们望而却步的高阶大楼。有的是开放包容的胸怀,有的是自由轻松愉悦的氛围。这里更是把市政府办公地跟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图书馆、音乐厅、少年宫、博物馆、展览馆、中心书城如此近距离规划在同一片区,让市民们只需走上三五分钟,就能快速、便捷地从一处转到另一处。这样舒适惬意的体验感真是独一无二呀!

以市民为中心,关注、关怀每一个普普通通的深圳人,为他们生活的舒适度与幸福感而着想,或许这才是深圳“市民中心”的要义所在。


  • 1
  • 2
  • 关键词:深圳市民中心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56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李玉打赏1000,共计1000
  • 2022-09-13
  • Inna打赏1000,共计2000
  • 2022-09-09
  • Inna打赏1000,共计1000
  • 2022-09-09
  • 520周冠打赏48000,共计48000
  • 2021-12-27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最近来访
  • 3秀才
  • 3星
  • 3钻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6
  • 500
  • 56
  • 4290
  • 这篇文章说是小说,看起来更像散文,情节跳跃,语言流畅。用诗的语言描写了三代女人。“这三个女人,既想成为和自己母亲一样的人,又拼命挣脱上一代的束缚,想做完全相反的人,她们是那样的不同又是那样的相似,”最后“她们又都变成了一株植物……”三位母亲人生完全不同,第一位母亲生了生育过度,劳累不堪。第二位母亲被计划生育,守着女儿过着没有男人的生活。到了第三位母亲没有婚育,领养了“我”,人口终于负增长了……

    文夕三个女人的植物诗

    2023/10/12 21:44:59
  • 《断尾》这个名字很哲学!断尾对于一些动物来说是生存的本能,对人来说却是智慧。在人的一生中,有许多时候需要做出断尾的抉择,尽管疼得生不如死,但是生存更重要,只有生存才有希望,对能实现理想。铅山的壁虎两耳是贯穿的,从这个耳孔望进去,可以看那只耳孔外的世界,这是一个隐喻,两耳的两边也许是两个世界,从此生望去,看到壁虎耳外的前生或者来世,公公从断尾铅山壁虎的一只耳孔看到另一只耳孔外更大的世界。他激动得大喊

    文夕断尾

    2023/10/12 20:28:35
  • “舞蹈还能这样跳,你的白腿,旋转的裙摆,实在是太漂亮了,活力四射,真的让人念念不忘呀。你就像一个五彩陀螺,在我的心头转,转来转去,就带走了我的心。”江新爱她真的成了陀螺,为了生活了为工作不停地旋转,这篇小说短而精,在小小的篇幅里道同事业、生活、爱情之中种种微妙的链接,很耐读而又给人回味无穷。

    红红的雨陀螺

    2023/10/12 13:55:24
  • 龙华四季,基实就是写她自己人生的几个阶段,成长中的快乐与哀愁,总之作者算是苦尽甘来,过的还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作者又是勤奋的,打过工,又经营着自己的店,看完了写的冬,总之也让我感觉了: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生命生活就是这样,需要反反复复地创造,反反经受考验......

    理红龙华四季

    2023/10/12 10:58:31
  • 深圳四十多年沧海桑田,荣哥的事件已没法复制,但荣哥这种精神值得讴歌赞美,这种蛮干苦苦用心的劲儿也可用在现代科技的研发上。作者的文字有力量、有嚼劲,构思缜密,一点一滴地叙述着荣哥为了求生存求发展,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写得滴水不漏,文风四平八稳,干净而有利索!

    理红荔香夜话

    2023/10/12 10:46:13
  • “三个女人的植物诗”,人非草木。但人就如草木一样,而又比草木生得活沉重,作者在舒缓的述说着如弹奏起一曲曲悲凉的曲子,一个时代同另一个时代还是有所不同,女人过得好与否,同社会的文明、时代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总之第三代女人所处的社会的进步还是超越前面的,虽然在作者笔下的文没有一一叙述,但还是读得懂的。我来读了一遍,不留句言,好像心里不踏实......

    红红的雨三个女人的植物诗

    2023/10/11 21:53:39
  • 写出了中英街的现状和历史,通过老人映照历史,通过导游写了为了追求想要的生活,而做出的不懈努力,通过水客,写了中英街的暗潮涌动,求生之艰辛。其中种种,只有海浪知道。

    昆阳森林三汲浪

    2023/10/11 17:28:42
  • 飞泉的诗一如既往的好!有力度、有高度、有气势!血脉里都流淌着对诗歌的热爱,所以他笔耕不辍。生命里不能没有光,在黑暗中,突然出现一丝亮光,生活里便有了希望。各种光充斥在飞泉的诗里,只愿飞泉拾到适合自己的光,照亮自己。不再如:你对我说,孩子,暴雨终将过去 “太阳还会绽放,像你的笑容” ......之后又 落在一片片乌黯的云层之后 那是我凋落的心.....

    红红的雨拾光者

    2023/10/11 16:26:45
  • 这篇能吸引我读下去,特别是写深圳家长的卷,写得轻松自如,也令人读来轻松活泼,不像有些人写的那些,自认为硬是道理。其实嘛,像深圳中学,那么几十个人能上清北,整人数一千七八,盲目跟风卷,还不是傻丢钱。我是看原籍是四川人的作者来认真读的,当年我伯父57年毕业于北大然后去四川教大学。 作者的文笔原浆味,不僵硬,很潇洒自如,故事与故事交织在一起,也不零乱,很干爽!

    红红的雨福田南,石厦北,石厦南

    2023/10/11 15:55:01
  • 很纯粹的思绪,诗意随诗人所描述的花朵、燕子、海鸥飞扬。诗歌有无数的表现形式,这样的唯美诗句令多数人开心,因为读来轻松,忘却了一切,没有现实的了磕绊。诗人是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所以能把日常琐碎写入诗中,并且是在开怀时写的,不信你去读“宠物狗的耳语”,写得可爱极了!哈哈......

    红红的雨日落时分的吟唱

    2023/10/11 15:41:08
  • 作者打工多年,写诗多年。她的诗来自生活,也高于了生活。工作、生活,是有点像苦瓜的滋味,但尝过苦味之后,又滋养了身心。正像苦瓜可以选择结果不结果的事,工作会苦,但可以选择乐观对待,它就变味了,平淡甚至清甜了。女诗人因为月光,便有了深度的思考,生命的节律也因为月的亏盈而潮起潮落,因月亏而心生诗,月圆梦也圆了。作者的诗越写越好。赞

    红红的雨月光里的我们

    2023/10/11 15:20:30
  • 文字如饭菜,厨师好,材料好,味道好,“三好”才算好。这篇小文有此三好。真没想到,六六作者的文字的语感——味道这么好——轻、松、醇、纯、新、鲜、透。虽不长情节,但生活、情感、品格、精神等的功夫已内涵在长长短短的句子和温情从容的对话里了。文学是人学,不光是写“人”,最重要是“人”写,“人”的精神与“写”的劳动最好是自然、和谐、统一,那么他一落笔,便有了个人的味道。文如其人是此理,六六找到了文学的钥匙。

    廖令鹏太阳下山有月光

    2023/10/11 11:23:25
  • 这是一篇很有涵养的散文佳作。其涵养,不仅体现在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不俗的艺术造诣与丰富的知识储备上,更体现在作者见天地、见苍生的通达境界中。作者文笔雅致、从容、大气,于云淡风轻、静水流深的叙述中,将自己的艺术史、心灵史、家族史与地方志乃至中国当代史融汇起来,让我读得心潮澎湃。这篇散文值得再三品读。我的10个提名指标已经用完,读到此文,忍不住赘评几句,以此表达对此文以及此文作者的敬意。

    孙行者墨点无多泪点多

    2023/10/10 23:48:04
  • 这应该算一片非虚构小说吧,报告文学似的笔调,熟悉的场景,很像是讲述的真人真事。时代背景是大家共同经历过的,主角的南漂经历,也容易让人感同身受。题材和角度虽然有点旧,但这种孜孜不倦的书写,也是值得铭记、关注和尊重的,就如同社会不能遗忘个体在时代潮流中的命运沉浮,这座城市不能忽略每个人微小的内心世界。只是小说开头入戏有点慢了,人物形象不是很立体,这可能跟笑兰写惯了散文有关,节奏感方面建议再润色一下。

    张夏远方以远

    2023/10/10 23:40:55
  • 谢龙的小说,笔调轻快、跳跃,年轻态。但又带着生活的肌理和质感,夹叙夹议转换自然。心理描写深刻而简洁,自然流露,就像不时迸出的小火花,有点个性。抑郁症能通过这种偶尔自我放逐,文艺的漂泊,在山水间行走呼吸而痊愈吗?当重新面对生活本身时,那种曾被唤醒的孤独只会更清晰,被现实的泥泞重新碾压时只会更疼痛。文学难以拯救生活,但或许可以拯救心灵。靠近,治愈不了社会人生赋予的隐疾,但或许可以解释它。

    张夏​靠近

    2023/10/10 23:18:03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