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评委费新乾提名作品(排名不分先后)
2020/9/16 16:55:41|阅读126266次|作者:秘书处

兮宝战疫记

评委评语:看过不少写疫情的作品,各有秋千。这篇作品的切入点比较特别,在严重的疫情下,怎样去保护一个3岁多小孩的身心健康?这的确是个难题,而且还是一个双警家庭。此作对政府投疫有很多正面而浓缩的叙写,对家庭的投疫则是浓墨重彩,特别是具体到对小兮宝的保护与教育上。虽然是抗疫题材,但不乏幽默与乐观。对兮爸的童年成长经历的回顾,增加了文本的深度。此作很“正能量”,叙事多浮于故事的浅层,没有深入挖掘,稍显遗憾。


一克拉的诗意

评委评语:今年参赛的诗歌特别少,“一克拉的诗意”也弥足珍贵。作者从日常生活中,从人间烟火中,甚至从疾病疫情中萃取“一克拉的诗意”。对于诗人来说,万物皆可入诗,一花一草,一树一鸟,他从自身的病,想到鸟的病,他想去探望一只生病的鸟,这种与世间万物的同理心,正是萃取诗意的重要管道。诗意也来自时间的淘洗,十八年前,"嘈杂的出租屋孕育了/深漂的梦芽",十八年后,“与远方的故乡/握手言和”,这是十八年结晶的诗意。


隐秘的一生

评委评语:非常规的小说写法,连作者都意识到这点,一提笔就扯上了“外人”。但这篇小说在短短的几千字里写出了一种“命运感”:人的一生是一个闭环。人物的悲剧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一般来说,短篇小说是切片式写法,从人物、事件中切进去,让人窥见其中的纹理与细胞,而此篇是压缩饼干,展示的是“一生”的长度,是写人物命运,这是长篇的写法,但作者显然很任性,连文章开始都敢扯闲篇,还管什么写法。就冲这份任性,我也任性地提个名吧。


青春留在南方

评委评语:这篇作品开始的部分几乎让人放弃阅读,好在后面渐入佳境。十几年前的工厂,早已换了模样。就像写诗,提炼出让人印象深刻的意象并不容易,而这篇有几处很能打动人的“意象”:石狮子,“荒凉的厂区门口有两个大石狮子,厚厚的苔藓布满在两个石墩上”;椰子树,“我竟然看到了椰子树,是它,一定是它,绝对没错,是我十六年前见过的椰子树”;水龙头,“生锈的水龙头在结满蜘蛛网的茶水间很是显眼”,写出了时代与个人的迭代与景深。


云中雀

评委评语:读六七万字需要耐心,特别是这么精细的作品。作者擅长处理男女之间微妙的情感关系,对心理描写近乎“显微镜”,每一个细枝末节都不放过。作者在很小的空间里做足文章,在牛角尖里安放道场,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却能写摇曳、复杂与戏剧性,一波末平,一波又起。对人物的塑造,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对细节的把握与精雕,使文章经得起细读和推敲。除了过于繁复和密集的描写,这篇文章无论从体量还是质量上,都是无法忽视和绕过去的。


推着你,直到天边

评委评语:故事相对简单,但情感真挚,细节描写下了一定功夫。“穿红衣服那个老太婆怎么这么轻薄,老往你身上凑。还有那个穿蓝衣服的老太婆,看你的眼神,那个扣,让人揪心”,老伴的小心眼,两人偶尔的拌嘴,反而让人物更可亲、可信。写人物,忌脸谱化、平面化,有时通过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就能将一个人物写活。短篇无法面面俱到,在这么短的篇幅,能将人物写好、写活,就很不简单了。


深圳叙事

评委评语:这篇总体来说,资料性强了点,写到了深圳的一些点,但没有深入进去,有点不过瘾,但有几个点抓得挺准。比如写深圳地铁,和东京地铁有一个对比,其中特别提到摄影师迈克尔�沃尔夫的《东京挤车》,引起人们的反思,这个点可谓抓得稳、准、狠。另外,文章加入了作者的一些思考,不乏点睛之笔。


马峦山望乡村生活图景

评委评语:无聊、琐碎的烟火人生,通过散淡、通透的文字呈现出来,从而显出诗意来。看似漫不经心,想到哪写到哪,全是无用的闲笔,却又恰到好处,该写的不少一个字,不该写的不多一个字。就像一个人的五官,单独拎出来,都觉一般,组合在一起,却很耐看。在城市里,难得如此心境,难得这般文字。


一只哭泣着的鸟

评委评语:这种简单、纯粹、孩子气的诗,好懂易读,却经得起咀嚼。它提炼的意象也很特别,比如月亮用“枪”的意象,这个在我有限的阅读里,还是第一次见到。它充满孩子气的想象力,“昨晚一只鲸鱼游进了我的房间”,但在孩子气的背后,又时时显露出生活坚硬、残酷的模样,“像一个孩子死掉了/把自己埋在了妈妈的肚子里”。不炫技,返朴归真,用简单的诗句表达最纯粹的诗意。


杀头发记

评委评语:今年太不容易了,但再苦也得过日子。作者写疫情,不见愁闷,多是乐观。理发,用一个杀字,有点吓人,却一下子跳出来了,抓人眼球。再细看,写得也颇流畅,不装,不矫情,有烟火气。显然也不精致,还有点粗糙,但贵在真实、真诚。就它了,我今年的最后一个提名,为难得的乐观与幽默买一回单吧。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