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评委胡野秋提名作品(排名不分先后)
2020/9/16 17:03:04|阅读227466次|作者:秘书处

无法安静

评委评语:一篇很有质感的小说,一个拥有安静的名字却注定无法安静的女人,不安于平庸生活却无法摆脱。现实的乏味和网络吸引是当今大部分人的同感,安静面对急于厌恶的丈夫以及网上知音,陷入精神困境。但莫子安排的有些随意,从结尾看来似乎又是丈夫的化身,但无论他存在与否都有很大的漏洞。本来现实与虚拟的平行世界挺有写头,可是莫子的人设假如真是丈夫,那整个小说就垮了。不过整体叙事除了促些点,不够从容,其他还是可圈可点的。


外卖

评委评语:这是一篇特色鲜明的小说,在睦邻的所有作品中终于有了一个灰色的边缘性的人物,一个有罪恶感的自我鄙视却又不能自拔的“小三”。她对自己的身份既不认同又不放弃,导致了一种分裂性人格。她对自己父亲的怨怼,背后似乎又隐藏着某种不可告人的情节,并对今天的“我”有决定性影响。小说的语言有冷到极点的温度。但小说的短处也同样明显,不断“巧合”的细节让故事的合理性打了折扣,其实稍作处理,便会让叙事变得扎实很多的。


一只哭泣着的鸟

评委评语:这组诗透着对生活的深刻见解,有些酸楚,有些无奈,甚至还有一丝不屑。这些情绪或者状态,也许人人都有,但这首诗的表达却是人人所无的。我一直认为,只要每首诗里有一两句与众不同的好句子,就是好诗。而这组诗里,每首都有不止一两句那样的好句子。


书包里的簕杜鹃

评委评语:温暖的故事,平易的叙述,人物选取准确,议论恰到好处。如果在主题的开掘上再深一点,不流于表面,也许会更好些。


我与坪山十三年

评委评语:相信这是绝大多数深圳人的寻常历程,似乎没有一处是意外,但文字仍然让人感动,因为平实间能看到细腻而诚实的描述。从1到3是深圳人的共同记忆,保存这份情感殊为珍贵。


31年前,我第一次到深圳

评委评语:以少胜多,是这篇文字的长处,选取了“第一次”入深的几个绝对独特的个人经验,在深圳的停留来自于一次意外:海峡两岸对国庆节的定义差距。此后三天寥寥几个片段都很精彩:3元快餐,30元龙眼,800块工资……现在很多文章(无论小说、散文)写到过去的生活,只有感受,没有细节,包括吃什么、喝什么、什么价?无人记录,于是生活显得模糊,这篇文字让人瞬间回到过去,提供了不少长文章没有的东西。


六首

评委评语:真正的好诗有如猎豹,形体不多分毫,这六首诗便是,语词如刀,把生活切削得只剩内核,让人沉湎其中。


园岭迷藏

评委评语:作者以平静的调子讲述与园岭的交集,淡淡的字句间充满温情,却绝不滥情。文辞考究,体察入微。文章精短,在有些人看来似乎分量不足,其实我觉得好文章不在长短,能让人意犹未尽倒是最好的。


华侨城里说归侨

评委评语:作者关注到一个极易被忽视的群体:归国华侨。因为历史的原因,深圳有一批华侨农场,他们接纳了大批辗转归国的华人,这些人都有不为人知的故事,有些酸甜苦辣令人唏嘘。文章通过几位代表人物的命运,反映了这些归侨曲折的心路历程,有几处让人感动。如果作者抓住典型人物,深入挖掘更多的细节,也许会更深地打动读者内心。


子由

评委评语:结构顺畅,故事完整,语言简洁准确,应属睦邻文字中的上品。作者写的金融生活只是外壳,实际上表达的是闯深圳的年轻人共同生命体验,作者应该是一个情感细腻的人,从笔名猜测大概率是一位女作者,所以读她的文字有一种入心入肺的沁润感,虽然用的都是纯粹现代语言,但总有读张爱玲小说的年代感。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