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睦邻文学奖”特别奖
2021/11/4 9:45:48|阅读77635次|作者:秘书处

一、评选规则

大赛按照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来评奖。评奖分三个阶段,海选、提名和终评,层层筛选,优中选优。为体现评选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大赛特别聘请邓一光老师为赛事总顾问,熊景明、张黎明、刘西鸿、汤奇云、胡野秋为终评委

所有参赛作品经工作人员海选,在海选入围作品的基础上,进行提名工作。今年提名评委一共15位:秦锦屏、文夕、费新乾、王国华、廖令鹏、孙勇、郭建勋、钟芳、蔡德林、朱熳青、刘洪霞、欧阳德彬、段作文、王顺健、陈卫华。每人独立推选10篇,彼此可重复提名。

所有决赛入围作品均呈送5位终评委,以免有遗珠之憾。终评委注重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注重作品的“植根性”,所选作品比较接地气,能很好地结合深圳本地及社区,体现大赛为社区立传,为民生著史”的主旨。兼顾题材、主题、风格的多样化。

年度大奖作品不评分,实行计票制,一位终审评委一票。年度十佳作品按三个等级打分:特优秀3分,很优秀2分,较优秀1分。终评委需写上每篇获奖作品的评语。

根据《关于调整“睦邻文学奖”评委提名票统计规则的情况说明》,从2021年起,评委提名票不再作为最终排名的参考依据,而是引进提名评分制度,由全体提名评委排序、打分。在终评委票数不分高低的情况下,评委提名评分作为排名先后的依据。

如年度大奖作品无法获得压倒性票数,出现平票的情况,计算其所有终评分;如终评分打平,计算其评委提名评分;如评委提名评分打平,计算其邻家币数量。落选的年度大奖作品,自动划入年度十佳作品之列。其它年度十佳作品按终评分统计,由高到低,足额产生。

此外,今年参赛作品数量多且质量上乘,因此特别增设“睦邻文学奖”特别奖,以奖掖创作者在题材、内容、形式、创作理念和志向等多方面的突破与创新。

(评委排名顺序不分先后,大赛组委会保留最终解释权)


二、总顾问及终评委简介

总顾问:

邓一光,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鲁迅文学奖、冯牧文学奖、郁达夫文学奖、林斤澜短篇小说杰出作家奖、人民文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等多项国家级奖项得主。主张“创意支撑城市文学的发展”。睦邻文学奖总顾问。


终评委(评委排名顺序不分先后)

熊景明,出生于昆明,70年代末移居香港。1988年至2007年,主持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工作,并从事农村社会研究,参与国际农村扶贫项目。近年在香港及大陆倡导“家史写作”。著有《長輩的故事---滇池百年家族往事》、《家在云之南:忆双亲,记往事》。

张黎明,深圳坪山客家人,中国作协会员,文艺创作一级,1986年任深圳文联文艺创作室专业作家。著有中短篇小说《猫低》《他人》,出版长篇《我知道你很想哭》《血脉中华》《大转折 深圳1949》等20多部。

刘西鸿,祖籍广东五华,出生肇庆,现居法国。1986年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短篇小说《你不可改变我》获第八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后被改编为电影《太阳雨》。出版著作有《你不可改变我》、《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法兰西的烦恼,法兰西的美好》、《一支香颂,一个人》。

汤奇云,文学博士,深圳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胡野秋,深圳著名文化学者、作家、导演。数次获国家级新闻奖,包括“中国新闻奖”“全国好新闻一等奖”等新闻界最高奖。导演电影故事片《爱不可及》获第51届休斯顿国际电影节故事片白金奖。


三、特别奖作品名单



四、获奖作品评语


题材匠心奖

《她从远方来:深圳女孩的20年》    谢小丁

获奖评语:一个女孩与深圳共同成长,写出了人与城市若即若离的关系,揭示当代人的普遍困境。


《华侨城里的归侨们》    邹丹

获奖评语:持之以恒地关注“归侨”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做了系统而详实的勘察与采访。


《房奴之出租笔记》  杨刚

获奖评语:从房东的视角写租赁故事,呈现深圳高成本住房难题背后的人情味。


《台湾人在深圳》   段福平

获奖评语:描写公允,突破了打工文学语境中的丑化“台湾老板”的藩篱。


《工业园将在视野里消失》  梁罡烙

获奖评语:触及了深圳产业升级更迭换代的另一剖面,追问旧有的产业与人群该何去何从。



形式创新奖


《地铁N号线》   森林

获奖评语:别有创意地化用热点事件,像舞台剧一样勾画出深圳大城市的纵横画面。


《深圳,深圳(五幕诗歌剧)》  庄添明

获奖评语:以独特的诗歌剧体裁,完成关于深圳的宏大叙事,契合特区恢弘气度。


《龙华:文化的经纬》   姜凯伦

获奖评语:巧妙将个人感受融入报告文学的行间字里,是人物访谈,也是文明对话。



文学新星奖


《月亮睡在楼身上》   沛杨

获奖评语:作品有混搭之美,情节的架构、编排能力突出,展现了00后作者的创作高水准。


《深圳,你是我的一本书》   曹曼宁

获奖评语:散文形散神聚,思绪纵横四野八荒,让人惊叹于当今14岁青少年的开阔视野。


《成长记》   姜二嫚

获奖评语:作者曾凭“灯把黑夜/烫了一个洞”等诗句走红网络,散文同样童言无忌,写得天真烂漫。


《小姐妹》  李方研

获奖评语:中学生尝试运用乔伊斯意识流的笔法,看似童稚的话语却蕴含着令人深思的韵味。

  • 标签
  •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