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评委孙勇提名作品(排名不分先后)
2022/9/28 12:19:05|阅读28309次|作者:秘书处

《双月湾湾照凡尘》      梦晴

评委评语:以娓娓道来的方式,写一遍好读(方便理解)且好看(吸引眼球)的文章,是一种被很多人轻视,实则很难得、很可贵的能力。梦晴就有这个能力。这篇纪实(可信性>非虚构),是一篇很好的“入深圳纪”,以个体(作者)的亲历与观察,折射了新深圳人(移民)在打拼、寻梦路上的酸甜苦辣,读来让我共鸣且共情。此文在取标题、选材、谋篇布局、遣词用句上都挺讲究,文字朴中含雅;结尾也精彩,一句吐槽,万般滋味。


《时间树,人生果》      鲁子

评委评语:这组诗以横空出世的姿态,带给我惊艳感。我怀疑作者不是新人,而是一个隐姓埋名的老手兼高手。这是一组很有风度的诗:风度翩翩且潇洒。试举两例:“玫瑰开出花语朵,花容,令我失色。”“我霞思云想,在纸上,寻觅隐秘的水印。”词语与意境的再造,俱在其中,且浑然天成,无斧凿、卖弄的痕迹。达至此效果,需要好功夫,也需要好悟性。这组诗,克制地抒情,从容地思考,灵幻地叙事,能守正能出奇,看点很多,耐品。


《天台上的女人》       陈末

评委评语:“天台”是一个隐喻:爱情在高处。也因此,爱情最容易高坠摔死。自从初恋情郎从天台意外坠亡后,小慧就把自己的余生托付给那天台了,守着它,小慧变成了慧婆婆,孤独终老。尘缘巧合,N年之后,情海失意的新款小慧(租客)认识了从旧款小慧变老的慧婆婆(房东)。新款小慧会沿袭慧婆婆那种厮守天台终身不渝的老式情路吗?估计不会。因为生活在更新,观念在更新,小慧在更新。老式的情路已经像逝去的慧婆婆的骨灰一样,永沉海底。


《恨天高》       蒙丫

评委评语:恨天高,这暗藏隐喻的鞋名,与这篇小说的灵魂很相契。主人公刘甜是一位职场女强人,聪明,能干。都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话也对也不对。职场江湖,你若迷恋它,它就控制你;你若淡然对它,它也不能拿你怎么样。起初,刘甜迷恋这江湖,被它牵得团团转;最后,她顿悟了,超脱了,笑傲了,这江湖就成了她的洗腿水,帮她完成了从高跟鞋到平跟鞋的转换。小说构思精心,叙事简洁,有一股犀利劲儿,当赞!


《开学》       马虹玫

评委评语:这是一篇“校园+”款式的都市世情小说,故事以校园为枢纽展开,蔓延到都市生活多个维度;所探讨的问题,有校园教育、家庭教育、家校关系、邻里关系、夫妻关系、未成年人保护、中西价值观差异等。小说“画”了一张浮世绘,又敲了一下警世钟,生活信息量丰富,对教育问题、未成年人保护问题的反思也有相当的深度。叙事手法娴熟,写大场面有气势,写小细节也传神,驾驭多个线索从容不迫。作者像电影导演,又像社会观察家。


《路上是何人》       谢龙

评委评语:深圳的职场小说貌似繁荣,实则不均衡不协调:写加工厂与流水线的很多,写金融业与高科技领域的偏少,后者是短板,亟侍弥补。谢龙的系列小说,正在弥补这个短板。上一次他写银行业,这一次他写lT业,正在形成自己的创作辩识度。这篇小说,时尚,青春,活力四射,信息丰富,五彩缤纷,既好看又有内涵,是货真价实的现代化都市小说。小说以对话推动情节,有梗有料有个性,话多不招烦却诱人,挺好。


《簕杜鹃在点头》       任白衣

评委评语:这个短篇小说让我心下一沉,却让我眼前一亮!小说写的是入殓师,探讨的是死亡问题。死亡是生命的另一个维度。人活着最终是为了死?这是个天问,没有答案,“这世界是没有道理可讲的”。人与人之间的悲喜既相通,也不相通;人类与其他生灵之间也是如此。这个短篇,容量很大,除了明问之外,还有若干引而不发的暗暗的拷问在其中。作者的文笔又立体又魔幻,每一节叙事都带着情绪、思考与意境,让这篇小说兼有诗歌与散文的风致。


《牙疼三日》       张夏

评委评语:将生活片写出了悬疑片的味道,叙事如行云流水又回峰路转,各种小机关安插得好,这是优点一;出场的人物各有特点,都塑造得挺成功,尤其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另类的“恩师”形象,这是优点二;语言老道,幽默玩得顺溜,这是优点三。牙疼,是身体之病,也是生活之病。三日之三,是三生万物之三,似短却长。疼痛者何人?学霸、长老、老公、社会精英、患者、失业者,集于他一身,从中,相信很多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追夜》       赵静

评委评语:散文的真,有两个维度:一是撕开面具后的真,二是撕开心魄之后的真。达到第一个维度就不简单,达到第二个维度就更难。赵静的散文之真,达到了第二个维度。它的散文,因为太真实了,赤裸裸,常让我读得惊心动魄。散文用于写亲情,常自带美颜效果,但是这效果在赵静笔下完全失效:亲情再美再神圣,也不能完全消解亲人之间的各种计较、自私与惰性。除了真到极致之外,赵静还善于挖掘,将生活掘地三尺,将灵魂逼得无路可退。佩服!


《世界先生》       薛丽娜

评委评语:这是一篇风味独特的小说,像是从西洋小说翻译过来的。小说集中笔力写了一个高端人士云集的音乐会场景,极尽铺陈、渲染、夸张之能事,借助女一号的心理活动与男一号的嘴巴表演,将一场“钓鱼式”(男女双向钓)的“艳遇”写得活灵活现,颇富喜剧色彩。最后的抖包袱,带有莫泊桑式的反讽与欧亨利式的机趣。一篇才华熠熠的精短之作。这种才华有点野,也有点古典,然而高级。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