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月湾湾照凡尘》 梦晴
评委评语:时代的车轮轨迹滚滚而来,何谓命运共同体,在此篇非虚构里可窥见,它像一面镜子,照见你我曾经相似的命运。每一个深漂人,都经过打工求职跳槽、买房当房奴、自主创业、投资理财等这些大同小异的拼搏经历,如履薄冰艰难困苦是生存的常态,多番突围终有安稳。在有闲心闲钱闲情驱使下理个财,一不小心还是入个坑。作者絮絮叨来,描述得生动形象,读者的心随着情节的一波三折起起落落,有无奈有双月湾湾照着凡尘,生活仍不失其美好。
《时间树,人生果》 鲁子
评委评语:时间的苍天大树,结下人生的果。谁又能阻止玫瑰开放的决心,在箫声里把万物呈现,人生果结在豆棚瓜架的时间树上,让半院的桃金娘再替老娘活一回,在枸杞茶里咀嚼真相如现实残渣,世界遗忘的你被一把椅子收留,一只死在小说里的鸟,她像一只猫那样死去,王大块寻的花应声醒过来,永恒雕像的水被大海所弃,最美的时光里读着最好的书。这一组诗,随着诗人跳跃的思绪,组成的缤纷意象,何尝不是诗人对生活哲理思索后,一层层剥离的心。
《恨天高》 蒙丫
评委评语:深圳高成本的生活,给女主造成深深地焦虑,以对容貌身高的不自信来体现。职场的残酷撕杀,同事之间稍不提防就被碾压。对美好生活的期望,谁还不心比天高,如穿着让女人表面风光,脚却难受的“恨天高”鞋子,要时时备战上演宫斗剧,处处受制于人。女主精明泼辣有原则知进退,终离尔虞我诈的职场,选择自主创业掌自己的舵。这篇职场风云写来得心应手,标题隐喻贴切,人物鲜活,情节布局皆有机锋,心理刻画精准到位,不失为一篇佳作。
《深夜书》 袁叙田
评委评语:深夜适合一个人沉思,也适合诗意泛滥。从生活中截取一个片断,可能是陈旧之物、窗帘、镜子……哪怕是迷途的蚂蚁、她说起的秋天、或狂欢在河边,这些人与事与物,看客一般凝视这个世界,触角一点点深入人物内心,直抵生活的核心。叙田这一组诗写来轻舞飞扬,有细节有体悟有思索,流水如镜般映照着卑微生命,作为匆匆过客的我们,不经意留下的印痕,这些只字片语,是时光的碎片,都拼凑成生活辽阔的河面,这就是他深夜抒写的诗章。
《在深圳,找到内心的宇宙》 赵俊
评委评语:一个人内心的宇宙何其辽阔,要潜入探幽才能窥见其内核要义,用这些诗句作为刀笔,划开生活的层面,体悟中有血有肉有色有味。这个异乡的诗人从故乡进入深圳,不同身份的转换,身心感知到的人与事与物,有茫然疑虑有深思哲理有坦然迎对,都在他内心宇宙里恣意汪洋,喷薄而出这一篇篇诗章。诗人用直接切入某人某物某时某境的手法,带有强烈的现场感,他拓展意象融入这戏剧化场景里,无不流露出诗人深刻的洞察,和对生活的精微把握。
《簕杜鹃在点头》 任白衣
评委评语:来自破碎原生家庭的宁之洲,内心奔涌着对生活绝望的暗流,为逃避家人来到深圳,选择入殓师这份职业,借此遁世封闭自己。只到她为一个车祸身亡的小女孩化妆时,婉惜鲜花般盛开又凋谢的短暂生命,突然明了生命的可贵意义。再面对真诚向她示爱的同事柳毅,渐渐卸下冷漠伪装,有了逃离黑暗的勇气,重获对生活的希望。作者叙述老道,笔墨克制得当,女主心境一波三折的转变无过多渲染,有对生死的思考,结尾场景喻意光明,也是点到即止。
《深汕十二品》 李玉章
评委评语:此日记让我们零距离触摸到作者投身如火如荼的新区建设,时代的车轮滚滚而来,仿佛也嗅到那片热土的芳香,其执着又细微的心灵感受。作者以编年史的记述手法,将所见、所闻、所思用开放的笔调,将人或事件以现实视角达到文学的纵深,又从心理判别中与现实对话。他的叙述琐而不碎、零而不散,让我们看到一个拓荒者赶着日出月落,迈着坚定步伐,在深汕特别合作区这片荒袤大地上,是如何创造人间奇迹,谱写出一曲曲催人奋进的壮美凯歌。
《葡萄入榨2:鲤鱼向海》 江飞泉
评委评语:一个人一生又有多少个十年,风华正茂的十年,生存事业发展的十年,作者娓娓道来这十年,缓缓推进的日常生活就如此这样不遮不挡,用工笔手法细细描画,事无巨细的呈现在列位看官面前,跟着他的走笔覆痕,层层推进,一同趟过他这条青春的河流,五味杂陈涌上心头,置业记、患病记、写作记、摆酒记、返乡记,其间有泪有笑,有惶惑与不安,有痛苦与欣喜,虽经风雨飘摇仍花开不败,一朵迎风招展的向阳花,有着鲤鱼向往大海的心志。
《小镇水师》 卫鸦
评委评语:深圳医生左子瞻年关回乡,渐渐引出水师父亲传奇的一生。两代人的沟壑,中西医理念的冲突,传统玄学与现代科学的抵触,令父子关系日渐疏离。后经儿子生病,父亲抗疫出诊、开诊所的执念等事情发生,让同样作为医生的左子瞻最终理解父亲的坚守,悬壶济世医者之心,殊途同归父子同心,亲情最终得到和解。卫鸦用白描手法写来古朴雅致,乡土神秘氛围浓郁,父子间彼此不被理解,又不擅表达,纠结的心理刻画得细致入微,整体读来别有韵味。
《会卜卦的鹅》 龙良如
评委评语:现实的荒诞如这“会卜卦的鹅”。作者平稳的叙述,人物刻画生动细腻,不断推进的情节充满戏剧性,中国传统观念的子嗣问题,在小家庭由之引发一连串的波折与悬念。拣来的鹅都养出感情,血浓于水的亲情又怎能相忘。弃儿安十河终寻到亲人,上一辈的恩怨,如今同在一个屋檐下虽有冲突,仍不失善良本性,终是亲人团聚和睦相处。故事讲得不错,整体仍太过粗线条,如寻亲环节、安十河心理转变过程,都处理得过于匆促,还有深入展开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