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报】社区写作应永葆草根精神
2018/12/6 18:15:36|阅读22941次|作者:邻家

中国文化报融媒体深圳报道

“有些作者在自由写作的时候,其作品非常有灵性。但是一旦获奖或者出名了,就变得中规中矩,失去了最可贵的草根精神。”11月19日,在深圳“社区写作与深圳文学”研讨会上,著名文化学者胡野秋发出如此感慨。

针对社区写作,胡野秋认为,作者还是应该多写自己熟悉的生活,不要试图向所谓的“主流文学”去发展,因为深圳文化存在的本身,就在于它的包容性,不存在固定的模式让你去模仿。

本次研讨会是深圳“向改革开放40周年致敬”系列研讨活动之一,由深圳市文联创研部、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深圳全民写作组委会联合主办,深圳特区文学杂志社协办。王海鸿、刘上江、黄东和、于爱成、朱铁军、王绍培、毛少莹、汤奇云、张军、王国华、胡野秋、费新乾、刘洪霞、袁园、秦锦屏、廖令鹏、张夏、马虹玫、欧阳德彬、陈卫华、李瑄等30余位评论家、作家及主办方代表与会。

与会嘉宾围绕社区写作各抒己见,共谋发展。从社区文学的意义、城市与空间的关系,到社区文学对城市的重要性,大家共同梳理深圳文学的发展脉络,总结和提炼深圳文学的发展经验。

著名作家邓一光对社区写作有着深入了解和观察。他认为,“社区写作具有生活材质的广阔性特征,多数写作者从中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直接反应鲜活的当下愿望、冲突和原型智慧,对写作动机迟钝的传统书写是个善意的嘲弄,对经典化写作经验亦构成冲击;新鲜内容及样式的大量实践,反应了众多个体在时代中书写的强烈趋势,区域要素、经济生活要素、社会交往要素,以及共同纽带中的认同意识和相同价值观念要素,使其表达具有鲜明的社会文化学意义。”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社区好了,城市就好了。对于移民城市的深圳,社区管理更为复杂。文化的认同感,家园的归宿感,都是这座城市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互防范,你的生活与我无关,没有利益不与往来,这是移民城市最常见的现象。怎么解决?2013年,深圳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全民写作计划,创办了“睦邻文学奖”,倡导民间写作,深圳人写深圳事,用文字敲开邻家紧锁的门。

深圳全民写作计划自实施以来,颁发了6届“睦邻文学奖”。6年来,全民写作春风化雨,2万多名注册作者敞开心扉直面生活,18万篇原创作品网上发酵温暖人心,1.9亿人次的灵魂撞击波澜叠起……人在异乡,面对看不见的城市,深圳全民写作叩开了市民心扉,温暖着一座城。

进入新时代,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深圳全民写作如何再扬风帆、带着使命前行?“社区写作已成为深圳文学的一个重要现象。”深圳全民写作计划负责人黄东和说,深圳社区文学大赛最重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城市精英文化下沉到社区,主张凝聚社区共识,弘扬社区力量,加深社区交流。在这一理念的倡导和推动下,一批由社区成长起来、携带社区基因的写作者涌现出来,创作力量强劲生猛,风格独特,展现出新城市文学的气质。

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袁园一直关注社区文学大赛。她认为,社区写作在以“社区文学”为赛事的活动推动下,涌现出一批批藏身在城市背后的优秀写作者。他们用热情的文字,勾勒出一个个独特灵魂的生命体悟,共同构成这座城市背后的褶皱、肌理、血肉和质感,使这座城市变得更加完整,这就是社区写作对于深圳的意义,也是对原有深圳文学概念的丰富。

袁园认为,有了社区文学,文学不再只是职业作家的事,不再是以文为生的作家的事,而是每一个渺小灵魂的伟大梦想。社区写作肯定了每一个人的意义,肯定了每一个草根写作的意义,并给予优秀作者展示才华的舞台,让他们共同为这个城市记传留史,这是社区文学最具时代意义的地方。

“诗意栖居,是很多人的理想。外表平静的人,其实内心都渴望浪漫优雅,却又不得不被庸常琐事和生活压力掩盖一生。”作家张夏认为,时代需要文学,社区需要文学,忙碌喧嚣或者孤独伤痛之余更需要文学在场。全民写作让更多人拥有表达的渠道,让一群有共同爱好的人有了相互交流的平台和机会,有了灵魂的栖息地和归宿感。

“虽说文学不是生活的奢侈品,但写作从来不是某一阶层才能拥有的特权。对于写作者而言,成名成派固然是最高追求,但自我的抒发和记录同样有价值。”作家马虹玫认为,文学不是限制,而是生发和创造,社区写作不应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应该面向更广阔的社会现实。深圳的社区写作题材有待挖掘,作者应有更为鲜活的个人体验,更为广袤的生活图景。

深圳福田区作协主席秦锦屏认为,随着全民阅读、全民写作活动的不断推广与深入,社区这个文学创作的大本营为作家们提供了丰厚的创作土壤,一大批梳理和褒奖当下的深圳本土原创作品由此诞生。社区文学不设门槛,催生了一群文学发烧友,发掘了一些优秀的写作群体,为推动深圳文学发展做出了贡献。这些作品,多为表现现实题材的原创作品,在创作类型和内容上有一定突破。

青年学者李瑄认为,作家是一座城市的在场者、观察者与创造者,他们经由城市表层,深入城市肌理,感受城市脉动,呼吸城市的情绪,捕捉城市的思想,这些都是最珍贵的收获,记录下来,就是历史,稍作加工,就是文学。

对于深圳社区写作前景,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杨庆祥颇为看好,“社区文学是世界性的写作潮流和写作方向,深圳社区文学目前走在了国内前列,希望做好做强,真正创造出一批经典的社区文学代表作。”

鉴于深圳社区文学大赛的影响力和号召力,2016年4月,“邻家社区:全民阅读+全民写作O2O服务平台”成功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成为国家级文学赛事平台;每年一度的“睦邻文学奖”亦成为中国在地文学的标杆奖。《人民日报》曾以《用文字丈量城市维度》为题,做了大篇幅报道;2018年,著名导演李亚威拍摄的纪录片《一座敬仰文化的城市》,通过中央电视台的传播,将深圳这群普通社区写作者的风采,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

出品:中国文化传媒   供图:邻家小妹  编辑:陈建平

  • 标签
  • 社区写作应永葆草根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