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改革开放纪念物(11篇)
  • 点击:112082评论:1032015/09/10 18:04
  • 2015年深圳市“睦邻文学奖”十佳

深圳改革开放纪念物之一:1992年股票抽签劵

92股潮——站直了,别趴下


1992年深圳股票风波,我是亲身经历者,幸运的是我不仅现场感受了股潮的汹涌,而且还第一时间排队成功,用七张身份证换到了七张抽签劵,成为92股潮之幸运儿。后来才知道,我排队的那天最少有100万怀揣发财梦的准股民,带着上千万张身份证来到深圳各证券点排队“挖金”,争先从疯狂的股市中突围。

那时我刚好在宝安的鹤洲村打工,也不知股票为何物,更不敢肯定这东西是否就这么赚钱,仅仅因为大哥要我去排队认购抽签劵,我便请假了,没有似平时一样继续加班,在前一天晚上便坐中巴赶回哥住的宝安供电局单位宿舍,提前准备好“行当”,养精蓄锐,准备第二天的排队,盼望能成功排到一个名额,捞取股票市场的第一桶金。

对于那天排队认股的记忆,只能用悲壮和惨烈来形容。如果用电影名来形容,那就是《站直了,别趴下》!但历史也告诉你,也别站得太直,否则就有可能挨竹杆的。

1992年8月9日一早我便步行至宝安证劵公司。好家伙,一个小小的证劵公司前面已被围得水泄不通,我只能老实地跟在别人屁股后面排队,男男女女的排队大军,无不眼泛金光,都是陌生的面孔,我一个也不认识。

好在自己年青力壮,身手也算灵活,手里紧抓着包括老家借来的身份证七张和七百元现金,心里一点也不慌乱,也许自己觉得那时的力气还是挺大的,完全不担心被挤压成肉酱饼,只是担心来太迟,太靠后没有机会领到认购表。那时一张身份证只能换购10张股劵,每人最多拿十张身份证。而那天好像听到那个点只分发一百张认购表,而到来的人却人山人海,简直难以计数。

  • 1
  • 2
  • 3
这是VIP作品,后续内容需打赏才可继续阅读!

您只需点赞10元,即享月度会员,30天内免费阅读全网作品。

  • 关键词:深圳改革开放纪念物之1992年股票抽签劵1996年《大鹏湾》特约撰稿人证1990年工作证1992年BB机1993年边防证1994年加薪通知书1999年“迷你大哥大”1986年工会会员证97回归卡拉OK大赛照2003年电信样卡一套深圳暂住证深圳劳工博物馆纪念系列打工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578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秦锦屏提名10000,共计10000
  • 2015-10-01
  • 唐兴林打赏10000,共计10000
  • 2015-09-30
  • 王元涛提名10000,共计10000
  • 2015-09-30
  • 王盛菲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5-09-30
  • 张樯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5-09-28
  • 张樯提名10000,共计10000
  • 2015-09-28
  • 王威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5-09-22
  • 范明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5-09-19
  • 骚风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5-09-19
  • 范明提名10000,共计10000
  • 2015-09-18
  • 乘风无痕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5-09-18
  • 陈彻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5-09-17
  • 王国华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5-09-17
  • 若尘打赏1000,共计1000
  • 2015-09-16
  • 王国华提名10000,共计10000
  • 2015-09-16
  • 吴春丽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5-09-15
  • 隆焱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5-09-15
  • 若尘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5-09-12
  • lili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5-09-12
  • 天涯流云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5-09-11
  • 吴春丽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5-09-11
  • 隆焱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5-09-11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张樯评委2015/09/28 15:51:25
    • 分享到:
  • 一座城市的历史,是由无数个体的历史构成的。作为深圳特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亲历者,伟彬的这组文字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样本。他精心记录的这些事件和物证,既是他个人在这座城市的人生第一,也是无数个深圳移民在这座城市挥洒青春的共同的记忆符号。比起那些躺在报告里的抽象的文字和数字,这些纪录是鲜活有血有肉的书写,是带有体温的深圳故事,它将我们带回了这座城市的历史现场,并唤醒了定格在我们记忆深处的一个个瞬间。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伟彬2015/09/28 16:02:31
    • 分享到:
  • 谢谢张樯老师点评。《深圳特区报》是可以说是我看得最久(20多年),对我影响最大的刊物,你所负责的“人文前海”美文我一直在关注,很棒!很多好文章我都有剪辑,包括许多邻家作者与评委的好文。
    • 王威评委2015/09/21 10:57:51
    • 分享到:
  • 深圳的改革开放才短短三十多年,这十一篇短文,通过记录一些小物件的前世今生,还原一位在深二十多年的老深圳的生活片段,让我们看到了深圳这座城市成长进步的轨迹。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城市存在的价值,除了实用的现代化,还应该有一些历史的记忆和人文的关照。这也是社区文学大赛的初衷之一。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伟彬2015/09/21 12:19:28
    • 分享到:
  • 谢谢王老师点评!对,这篇文章确实如你所说,是真实记忆,没有刻意去追求文采,尽量还原深圳生活的真实片段,都是当事人的口述与手写的第一手资料。它也是老亨及费老师提示我,累总放这里来参赛的。再次谢谢!
    • 范明评委2015/09/18 20:35:04
    • 分享到:
  • 写作须做有心人。这篇文章就是作者有心人的见证。92股潮、撰稿人证、工作证、BB机、边防证、加薪通知书、工会会员证、暂住证……深圳改革开放的纪念物,是的,只有深圳特区才有的物件,被作者一一收纳,记录在自己的记忆档案中。这种记录是有意义的,它在深圳这个前沿城市留下了难以抹去的印记。同时也伴随着作者青春的成长记忆。岁月越老越好,当旧物件承载了岁月的痕迹又颇具标志性,就会显得有重量。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伟彬2015/09/18 22:19:45
    • 分享到:
  • 谢谢范明老师鼓励。加薪通知书捐赠给深圳劳工博物馆了,博物馆纪念深圳特区改革开放35周年活动上,我那个“加薪通知书”的故事被改成快板现场表演,别有一番味道。
    • 陈彻评委2015/09/17 12:01:10
    • 分享到:
  • 伟斌的这篇非虚构纪实文字是一部个人历史,也是整个深圳的历史,被这样一笔一划忠实记录下来,仿佛在读者面前展开一幅十几年的人生画卷,这本身已经足够震撼。这种记录有强烈的个人化印记,而文学的目的之一恰恰是为个人的时代、时代的个人记录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说,伟斌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但读下来仍感觉比段作文、张夏、张谋那三篇非虚构差了一点,差的就是缺乏“刺痛”的感觉。散文要有刺,刺自己、刺时代、刺社会。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伟彬2015/09/17 12:58:12
    • 分享到:
  • 赞同,努力中。谢谢陈彻老师指点!
  • 股票、撰稿人证、工作证、BB机、边防证、加薪通知书、暂住证,这些词汇在打工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而作者将这些整体组合起来,却比一篇小说来得更真切、带着血丝;比诗歌来得更厚实,贴着地面。它符合我对一篇好的社区文学的想象:平实、纪实。在我看来,朴拙也是优秀文笔的一种。这组作品每一个故事(纪念物)后面都有人的身影,即作者本人。因此,这些纪念物不是蜻蜓点水式的,而是个人化的,且有代表性的物品。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伟彬2015/09/16 22:26:45
    • 分享到:
  • 感谢王老师推荐!但愿这鼓励给我以后写作以更大的信心与勇气。感谢评委们的辛苦劳动。在这个特别的日子:2015-09-16(22:49分)里,也感谢跟评的兄弟姐妹们!
  • 伟彬以亲历者的身份书写这座城市的历史细节,历史瞬间,它既复活了城市年青的心跳,又凝固了城市动人的表情。我们需要这样的文章为城市描像摹容。这恰好是他这篇文章的价值。这样的城市档案室有温度,有体温,有个人写史的角度与眼光,胸襟与抱负。此外,添一点反思,更体现作者的远见与高深。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伟彬2015/10/01 22:49:08
    • 分享到:
  • 感谢秦**的支持与鼓励!节日快乐!
  • 看来伟彬是有心人,十一样纪念物,各有各的价值。个人史即民族史,这是我们一直缺的一课。只是,不得不说,围绕纪念物,感叹与议论的部分,显得过于正确了。暗夜里写作,首先是最贴心最安心的自语。“身为华夏儿女,我等为香港回归一起歌唱而骄傲”,这种表达,不是太像领导讲话了吗?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伟彬2015/09/30 15:09:02
    • 分享到:
  • 哈,元涛老师看得仔细,任何一个“头重脚轻”不切实际的文字口号都逃不过你鹰一样的眼睛,谢谢老师指点,受益匪浅。
  • 伟彬的散文、诗歌、非虚构都有相当功底,而且评论也是杠杠的,在邻家所赚邻家币仅次于吴春丽。他这个系列我是一路追看过来的,到现在这个结集。他的这十一篇都是有实物的,每个实物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是个人的成长史,也是深圳改革开放史。伟彬是见证者,也是践行者,还是收藏者。可贵的是,十一篇短文一点都不枯燥,写得有血有肉,很是生动。恭喜入决!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伟彬2015/09/25 00:48:02
    • 分享到:
  • 谢谢费老师鼓励。因我写作时间不长,积累还不够,得向邻家其他高手学习。我想来邻家读、写、评就是一个不断充电成长的过程,感谢邻家给我的鼓励与帮助!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伟彬2015/09/18 22:37:04
    • 分享到:
  • 向段兄学习。
    • 伟彬2015/09/24 16:35:47
    • 分享到:
  • 祝贺段兄入决!
    • 王盛菲4举人2015/09/29 22:26:56
    • 分享到:
  • 我们不仅是深圳特区发展的见证者,也是平凡却不容忽视的参与者。一个城市我们为何这么黏她?无论是爱她、恨她,抱怨她还是颂扬她,那都只不过是因为与我们相关呀。当我们的青春和热血挥洒在这里,当我们的故事发生在这里,当我们的岁月与她交织在一起,我们就无法把自己从她身上剥离出来。一组带着生命的纪念物,一组带着体温的文字,因为伟彬的有心,本是一瞬,却已成永恒!(感谢伟彬,不言中!)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伟彬2015/09/30 12:00:22
    • 分享到:
  • 谢谢盛菲的鼎力支持!
    • 骚风5进士2015/09/18 23:09:36
    • 分享到:
  • 伟彬兄的手,一道道撕开20年的血口,又缝合,一代人的深圳记忆,失落,彷徨,记忆,成长,像一道道的鞭痕烙在我们的心中,而时代的巨轮终将向前,科技越来越发达,尽管我们对社会的文明、公平、正义仍然缺乏信心,但是社会在进步,人生的印痕终于成为历史——那么,谁来为我们保护历史的记忆,谁为我们讲述民间的传奇,就此而论,伟彬兄,了不起。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伟彬2015/09/19 09:51:37
    • 分享到:
  • 谢谢骚风兄弟精评!也祝贺你诗歌今天入决!
  • 首先恭喜伟彬入决。这十一篇作品,记录了作者在深圳工作和生活的十一个片断,这些片断属于个人的,也属于深圳的。从十一篇文章中,作者描写的深圳印象,再对比如今的深圳,这就是一部深圳成长史了。特别是股票这一篇,对我印象颇深。当初为了减少盲流而设置的“暂住证”,如今已被“居住证”所替代,每一个证后面,都是深圳发展史上的一段里程,有些证充满着打工者的血泪的辛酸。诚然,伟彬这部作品是有意义的,它们见证时代的发展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伟彬2015/09/18 22:26:16
    • 分享到:
  • 谢谢乘风兄弟点评。对深圳,我们都有过辛酸的记忆。
    • 隆焱5进士2015/09/14 18:14:25
    • 分享到:
  • 虽然认识时间不长,但是,无论是地理的还是心灵的,伟彬都是我最近也是最好的朋友。从我们最近频繁的交往中,以我对他更深入的了解和观察,知道他正在努力一步一步在接近和实现他的人生梦想,而他对梦想的认知都是建立在可触及可实现的基础上的。他还是一个不把个人的得失凌驾于更利于社会和公益事业之上的。据了解,伟彬此次之所以会将这11件旧物行成文字作为纪念品与我们分享,是因为他要将这11件心爱的藏品捐献给某博物馆了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隆焱2015/09/14 18:17:25
    • 分享到:
  • 这种割舍自我,而去成全大社会的做法,是值得赞赏的。
    • 伟彬2015/09/21 12:23:48
    • 分享到:
  • 相逢何必曾相识,认识隆焱大哥是小弟之幸。
    • 吴春丽6探花2015/09/14 16:25:55
    • 分享到:
  • 35年前的深圳是一个边陲小镇。如果说国贸、地王、京基100是35年后的国际大都市的地标。那么伟彬的这个结集篇,11个(组)纪念物,就是民间记忆的地标。92股潮、边防证记忆、BB机、加薪通知书、暂住证-----每一个关键词,都能让我们再一次铭记过往的旧时光。梳理旧记忆,带来新感悟。城市在欣欣向荣之时,免不了要开辟出一块净土,用来铭记“深圳改革开放之路上的峥嵘岁月”,弘扬激情燃烧的“孺子牛”精神。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伟彬的《深圳改革开放纪念物(11篇)》,相当于收藏在邻家的“深圳记忆的博物馆”。虽然从数字上解读,是11个层面,但从心灵层面来精读,远不止11个层面的述说。我更看中数字背后传递的薪火相传。
    • 伟彬2015/09/21 12:22:08
    • 分享到:
  • 谢谢春丽点评。本来还可以继续写,但由于时间关系,我就放这11篇了。
    • 伟彬2015/09/24 16:36:53
    • 分享到:
  • 祝贺春丽入决!
  • 近期热闹甚,大赛月底截稿,前辈纷归,佳作精评不断,最终奖落谁家,期待焉。今年较往异,值深圳35岁,各大报社、博物馆均推“纪念物”展,突出老与旧,或新旧对比,后以图片为主。文中11件,乃伟彬廿五载所收,亦即奋斗所得,多是芒果熟悉,都曾见证了九二年股票抽签劵,兼有BB机,大哥大等。尚记97暂住证迟发故,而又非得出关见客,遂随身带上营业执照原件,开了份介绍信,颇费口舌才入。往事已矣,回顾犹在。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时以自是法人,所以故焉。
  • 实物即实力,邻家的另类风景。
    • 伟彬2015/09/13 15:36:21
    • 分享到:
  • 谢芒果点评鼓励。
    • lili4举人2015/09/11 21:20:51
    • 分享到:
  • 伟彬的这11篇深圳改革开放纪念物,一直在关注,也一直有跟阅,今日看他结集发出,很是感慨,人的记忆,都是由一事一物慢慢构成,就像我们常常挂在心中口中的故乡,之所以心心念念着故乡,是因为有情,有牵挂,有爱,这就是记忆堆砌起的情感,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要被它认同,被它接受,又或是自己要接受和认同这座城市,都需要一定的时间,累积一定的记忆,累积一定的情感,一位名副其实的深圳人,不仅仅只是看户籍。预祝入决!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伟彬2015/09/16 22:33:21
    • 分享到:
  • 感谢丽丽预言!
    • 若尘5进士2015/09/11 16:05:40
    • 分享到:
  • 读这篇纪实性的散文,让我想起了一句话:“一路走来,风雨兼程。”俗话说,不曾经历,不成经验。文中的《站直了,别趴下》的股票认购情景;《我的工作我的证》的一次次提升一次次兑变;《第一封加薪通知书》的感慨和激动;《卡拉OK大赛》的美好回忆……读来真实质朴,温馨感人。是啊!深圳就是像伟彬兄这样的一代代人用心血和汗水浇灌起来的。向伟彬兄致敬!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伟彬2015/09/16 22:32:30
    • 分享到:
  • 谢谢!
    • 吴春丽6探花2015/09/11 11:56:23
    • 分享到:
  • 最近,是在盘点期,总结期吗?刘炜率先将《飞鸟集》终结在250这个数字上,飞泉一次集结了此前的组诗在18这个数字上做了总结,非思也帖出了《长篇纪实《铁皮屋》(完整版)》,现看到伟彬的深圳改革开放纪念物(11篇)。911是个有威力的日子。而伟彬的深圳记忆集结篇字数定在11,却呈现出湿润的力量。通过对城市记忆的梳理,将民间的记忆通过纪实的方式来整理,给我们总结出有纪念意义的深圳往事,是值得添加收藏的记忆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伟彬2015/09/11 13:36:36
    • 分享到:
  • 谢谢春丽作“睦邻友好式”的总结性点评。回忆、总结和归纳是我们学习型写作者的必经之路。人生需要总结,工作需要总结,写作需要总结,评论需要总结。在在总结中回忆,在回忆中归纳,在归纳中进步,在进步中成长。
  • 作者的纪念物系列,我一直在关注着。从个人的经历来说,暂住证给我的感受是最深的。刚来深圳住在关外,每次过关都要查证。而我因为种种原因好像总是办不到合格的暂住证,也许因为样子长得像个良民吧,故缕缕被查证战士放过。因来深前二年没有熟人,除了上课和购物之外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最终想起做义工来化解寂寞,因为没有暂住证被拒绝。如今虽然仍不是深户,但是拥有了长住证——来了就是深圳人!这一路终于能被深圳认同了。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伟彬2015/09/11 11:35:18
    • 分享到:
  • 侯姐长得像知书识礼的大学教授,换我也不会仔细检查。 现在的居住证与深圳户口相当,功能强大,深圳城市化会越来越规范,让越来越多人找到归属感。问好!
    • 隆焱5进士2015/09/11 09:11:31
    • 分享到:
  • 伟彬这组关于旧物的文字,从1-11我都有关注,由于所有在文字中出现的旧物都是我曾经亲身经历过的,所以,读这样的文字,我们感到非常亲近、亲切和沁心,有滋味有营养。尽管有的可能会唤起我曾经的不堪,或者隐痛;可是,大多还是唤起了我们甜蜜和幸福的记忆。然而,无论怎样,文字作为历史的见证、记录和传承,是必须和必要的。伟彬是一个极有责任感的人,他的文字无论对他还是对有过共同经历的我们,甚至整个深圳,都是及时的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隆焱2015/09/11 09:12:17
    • 分享到:
  • 感谢伟彬的辛苦和付出。
    • 伟彬2015/09/11 11:29:27
    • 分享到:
  • 谢谢隆焱大哥第一时间点评及一路支持!我们应该都算老深圳了,来深圳打拼的日子,甜酸苦辣都经历过,喜怒哀乐都曾拥有。
上一页12下一页 第
  • 最近来访
  • 5进士
  • 3星
  • 2钻
  • 用心播种希望的文字,看明天能否发文学的芽。
  • 用心播种希望的文字,看明天能否发文学的芽。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95
  • 42861
  • 64
  • 20160
  • 这篇文章文采斐然,文笔清新,语言朴实,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篇文章艺术感染力超强,结尾处画龙点睛,寓意深刻,发人深思,意味悠长!文字流畅如行云流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句子犹如琴弦轻弹,引人入胜,触动心灵的深处。婉转动人,仿佛能将读者带入另一个世界。

    王牌呆呆落入蝴蝶的翅膀里

    2023/9/30 9:07:54
  • 中秋节,到单位来不过是想帮女儿打印一份作业就回去,结果点开了这篇文章,从头看到尾,从头汗到尾,从头惊到尾,文中所记录的事,特别是关于中考的事,让我这个当妈的如坐针毡。相比于作者,我做得好像太不够了。或者说,有的做过了,有的做浅了,有的做多了,有的做少了。这松驰与紧张的尺度,该怎么拿捏呢?文中出现的那些诸如“指标生”之类的名词,我还未曾多看它们几眼……感谢谢这篇文章,观人照己,对镜自思量!

    千衣深圳中考的那些事

    2023/9/29 17:42:06
  • 我认识作者也好些年了,刚认识那儿时我就知道她是一位喜欢文字的女孩儿,恬静,话不多,偶尔也聊几句,而真正的见识她的文字是最近的一段时间,她的诗歌很有画面感,也容易有带入感,有时候就像自己身临其境一样,有沉痛感,有悲伤难过点儿,也有喜悦的,还有与自然界物质触碰,她也是我遇见最为优秀的人,努力,认真,简单。除了工作以外,下班后就是看书和写作,也很少与人社交。她和别人不一样,不喜欢逛街,除了书陪着她。

    阿强落入蝴蝶的翅膀里

    2023/9/29 14:11:16
  • 这好像是抖音和视频号里看到的片断。但我相信抖音有,视频号有,世上更有。作者用讽刺与幽默的手法,讽刺那些看来是人五人六模样的人,看起来是周武郑王的,其实都是表面象。骨质里总想着如何骗人,如何把别人包里的东西占为已有。文章里的独白和对话非常幽默风趣。每个人物的性格描写細致,也可说是栩栩如生。王重阳强迫症的心理疾病,老婆减肥至他下班不想回家,经常在外吃喝。马立达、陈老板、刘克脉、李道虚各有各的心机。

    春风妙语最后来的是陈竹溪

    2023/9/29 10:29:30
  • 欢迎周兴海入驻邻家社区文学,亲把你的朋友带来玩。。从你的词中,我读到了洪湖公园荷花盛开,有白鹭翩跹飞翔。几缕炉烟轻绕岩,禅堂香火旺盛,山外伶仃洋上帆。松岗的燕川文化广场上载歌载舞,深圳市花勒杜鹃竟相开放。哈哈,昨天我刚好去了新桥万丰村,去听许石林老师讲我们的节日。万景楼有个叫济文堂的重视弘扬传统文化,我们听讲座习书法,今天这里还有丰富的庆祝中秋的活动。《歌咏深圳》,歌唱深圳的繁荣昌盛,深圳的美好。

    春风妙语歌咏深圳

    2023/9/29 8:46:29
  • 这篇文章详实记录了楠楠生病的过程。父亲生意失败,对孩子简单、粗暴、偏执的教育,奶奶对生病的孩子虽然很关心但非常迷信。能去烧香的地方,都信了。好在楠楠有个好姑姑,放着自己的生意不做,四处求医给楠楠治病。去安宁医院,医生强调父母带孩子去。而楠楠的父亲从开始反对到后来支持。患抑郁症与人的个性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等等有关。姑姑还李兰妮写的《旷野无人》和《野地灵光》的书。

    春风妙语隐秘的角落

    2023/9/29 8:29:07
  • 龙华大和村的社工街漂亮,环境优美,这里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社工,他们几乎是优秀义工,是深圳青年人的典范。作者详细描写了社工街的街貌和各种店铺,观湖社工站在这里也是亮点。来了就是深圳人,来了就要做义工“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在橘黄色温暖灯光中,孩子们在小巷中踩单车,奔跑嬉戏。”假如文章能描写几个社工,或找几个社工聊天,把他们做社工遇到的人和事,为居民解决了什么问题写出来,文章就显得更生动,更有说服力。

    春风妙语深圳有条社工街

    2023/9/29 1:55:30
  • 有意思,对话很精彩,通过对话交代每个人的来处,职业,最后来了陈竹溪,这个应该是买单的人。请谁呢,请的应该是王重阳,其他人都是陪客,但从语言上,从聊天上,似乎这些陪客有更多的戏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明,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无奈,这就是当下的社会 。。

    昆阳森林最后来的是陈竹溪

    2023/9/28 21:39:36
  • 我很认真地阅读了这部作品的文字,感受着作者在生与死的边缘上挣扎,也找到了可以寄托情感的地方,那就文字与书的陪伴,在文字里多次出现了一些诗人的名字或者关于作者喜欢的那些诗人,在他们的文字世界里遨游,也似乎成唯的快乐,从文字中看出,作者本人喜欢喝点酒,可是又做不到像李白那样潇洒自如,因为现实有太多的事情与无奈,那首《渴望来世的遇见》里看出对死者难过与痛,但是对方依然还是离开这个世界,也希望与自己和解。

    消逝的渡渡猫落入蝴蝶的翅膀里

    2023/9/28 21:24:23
  • 我虽然与作者素未谋面,可是文字却让我们走进彼此的心灵,一篇篇最为真实地记录深圳的文字也饱含作者对深圳的热爱,特别看到作者写的端午划龙舟部分让我印象深刻,因为从小到大,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活动,作者通过文字的表述,让我了解到深圳其实每年都会有这样的活动,也有暖心感动的一幕,深圳也是一座有爱的城市,每一场活动都有一些细节让人感动。

    消逝的渡渡猫我在深圳来来往往

    2023/9/28 20:36:04
  • 看完第一章心中一阵苦涩,这篇作品有点余华写《活着》的即视感,通篇浸满忧郁色彩。贫困家庭为了生儿子家里增至9口人,母亲从大家闺秀被迫学会生计。老家房子倒了两次,一次火灾失去了一个儿子,母亲因此精神错乱,二次倒塌母亲瘫痪半年后去世。母亲常常念叨对面那座山和那片野草成了她最后归宿。哥哥姐姐们跟着父亲讨生活,供最小的孩子读书,这是母亲的心愿也是母亲的遗愿。

    戴珍珠的难孩三个女人的植物诗

    2023/9/28 20:06:33
  • 看完全文,情节描写的很细腻,很清晰,故事情节一环扣一环,千算万算,没想到亮点是杜家旭有“妄想症”。爬阳台山是想象捏造的?每天吃潮汕肠粉是想像捏造的?他建筑师的身份是想象捏造的?他和岩岩的感情故事是想象捏造的?他爷爷的死和叔叔的枪毙的事是想象捏造的?还是说岩岩一家子也是想象捏造的?全文不是想象捏造的也许是被邻居投诉了吧!至于杜家旭为什么会得妄想症,这个坑不好填啊,生怕缘由又是杜家旭想象捏造的。

    魅惑春生野树

    2023/9/28 19:36:32
  • 那天陪朋友去深圳康宁医院,不是周末的医院,居然看到好多穿着校服的学生在排队,当时心里挺不是滋味的。我知道现在孩子普遍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但是真没想到康宁能看到那么多的学生。有些看似若无其事,而有些一看那脸色、眼神便知道病得不轻,心情不免随着沉重起来。希望大家都能重视心理健康,有些抑郁的人是根本看不出来的,比如微笑型抑郁症,等家人或朋友发现的时候,也许他们已走向了不归路.....大家都来关爱这些群体。

    iris隐秘的角落

    2023/9/28 18:52:25
  • 我和荣姐也认识好多年了,说不清在哪一天的哪一场活动相遇了,大大小小的活动带着外孙也参加了很多的活动,姐姐是一位特别热心肠的人,最让我感动的一次,那天晚上下着雨,还为我送来周家兵老师及其他书籍,我在松元厦地铁站接到她,我们就坐在地铁站最里面通道的楼梯处,也没有觉得不好,她知道我下班后没有吃晚饭,还为我送来一碗她亲自煮的西红柿鸡面,她说虽然简单,也总比在外面吃得好,那一刻说不感动是假的,心里暖暖的。

    上官孟雪我在深圳来来往往

    2023/9/28 18:29:37
  • 一口气看完了。看到儿子给患病的妈妈一个摸头杀的时候,不禁心头一酸,看到“空谷幽兰”的时候猜到了是儿子化名的,孩子其实很关心妈妈,只是从小没在一起生活,不太习惯表达而已,喜欢这个感人的故事,一切情节都很妥帖,语言自然流畅,喜欢

    蒙丫天凉好个Q

    2023/9/28 18:02:26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