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107959评论:782016/01/02 22:14

红石寺建在帽儿山的半山腰,寺里只有两个和尚。

老和尚戒律森严,每天带着小和尚焚香打坐,诵读经书。

老和尚常教导小和尚,出家之人,首戒杀生。

这天,小和尚下山去换米,却见街上围了一群人。

原来是****抓住了一个十来岁的乞儿,鬼子扒光了他的衣服,用刀在他的身上练字。

鲜血流了满地,小和尚魂飞魄散,急忙跑回了寺里。

小和尚向老和尚诉说,老和尚只是念着佛号:“阿弥陀佛!勿动杀念!”

红石寺旁有个小柳村,柳村的百姓善良,淳朴,可一夜之间,鬼子杀了柳村老少六十八口人。

小和尚告诉老和尚,老和尚只是念着佛号:“阿弥陀佛!勿动杀念!”

这天,突然传来一阵枪响,一个大肚子的女人跑进了寺里,后面,一队日本兵正向寺里追来。

老和尚把女人藏在了佛像后。

鬼子进来了,到处砸东西。

佛像碎了,鬼子淫笑着,撕扯着女人的衣服。

“罪过!”老和尚拦挡着,鬼子一枪托砸在了老和尚的脑袋上,老和尚扑通倒在了佛像前。

“师傅!”一声枪响,小和尚倒下了。

等小和尚醒过来,鬼子已经走了,女人赤身裸体,连肚子里的孩子都被挑出来了。

老和尚已没有了气息,只留下用鲜血写的几个字:“舍戒还俗,杀鬼子——”

三年后,帽儿山解放了。

听说,解放的队伍里有个神枪手,杀敌无数,只是他的头上,有六个戒疤。


  • 1
  • 2
  • 3
  • 关键词:红石寺老和尚小和尚血书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537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廖玉群的评论奖励100,本文相应获得100
  • 2016-08-05
  • 云替打赏1000,共计1000
  • 2016-01-18
  • 徐建英打赏10000,共计10000
  • 2016-01-18
  • 懂你打赏500,共计500
  • 2016-01-18
  • Carol打赏100,共计100
  • 2016-01-17
  • 苏格打赏100,共计100
  • 2016-01-16
  • 刘云清的评论奖励100,本文相应获得100
  • 2016-01-15
  • 谢岑茗的评论奖励100,本文相应获得100
  • 2016-01-14
  • 麦元打赏100,共计200
  • 2016-01-14
  • 鲁莽的评论奖励100,本文相应获得100
  • 2016-01-13
  • 吴建的评论奖励100,本文相应获得100
  • 2016-01-13
  • 尹翔学的评论奖励100,本文相应获得100
  • 2016-01-11
  • 陈万珍的评论奖励100,本文相应获得100
  • 2016-01-11
  • 藏北蓝的评论奖励100,本文相应获得100
  • 2016-01-11
  • 张红静的评论奖励100,本文相应获得100
  • 2016-01-11
  • 毛小玟的评论奖励100,本文相应获得100
  • 2016-01-11
  • 吴春丽的评论奖励100,本文相应获得100
  • 2016-01-11
  • 白木的评论奖励100,本文相应获得100
  • 2016-01-11
  • 窦俊彦的评论奖励100,本文相应获得100
  • 2016-01-11
  • 邻家小妮的评论奖励100,本文相应获得100
  • 2016-01-11
  • 三三打赏500,共计500
  • 2016-01-11
  • 幽兰打赏100,共计100
  • 2016-01-11
  • 王福日的评论奖励100,本文相应获得100
  • 2016-01-09
  • 白木的评论奖励100,本文相应获得100
  • 2016-01-05
  • 张红静的评论奖励100,本文相应获得100
  • 2016-01-04
  • 麦元的评论奖励100,本文相应获得100
  • 2016-01-04
  • 麦元打赏100,共计100
  • 2016-01-04
  • 林健的评论奖励100,本文相应获得100
  • 2016-01-03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老和尚只留下了一封血书:“徒儿,你不用再守清规戒律了,你走吧——”这么多的字,绝不会是在生死关头或弥留之际写下的,想必在鬼子到来之前,老和尚就抱定了必死的决心,为弟子留下遗书。而这句话中,老和尚也并没有说让弟子去杀鬼子,而是说“不用再守清规戒律,你走吧”,去哪儿?去干什么?并没说,入八路杀鬼子,是小徒弟的选择,老和尚只是将小和尚遣回世俗,小和尚也只是在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华夏儿女。均无犯戒,各自荣光!
  • 本评论已获得 1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老师的精彩评论!问好!
    • 廖玉群2童生2016/08/04 10:06:15
    • 分享到:
  • 抗日题材的作品不少,但这篇有了新的突破。小和尚在戒律森严的红石寺里成长,受的是“首戒杀生”的教导,开始看到血淋淋的现实时,他先是“魂飞魄散,急忙跑回了寺里”,当念佛的老和尚最终倒在佛像前时,他清醒了。师傅的血字点醒了他,他选择了抗击!“舍戒还俗,杀鬼子——” 和“六个戒疤”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令人过目难忘。
  • 本评论已获得 100 邻家币明细>>
  • 廖老师最近来邻家写了好多评论哦。有空请来我家,点评点评我的《木拐杖》、《味蕾》,谢谢!
  • @廖老师,你没有在邻家帖出作品,期待能看到你的作品哦。评论写得好的人,想来作品也是写得很好的。
    • 刘云清1布衣2016/01/14 23:25:19
    • 分享到:
  • 为什么有的作品看过后在胸中激荡,久久不去;又为什么有的作品过目就忘。毫无疑问,第一种是用心写的,而第二种自然是用笔写的。用心是写出人性和本真,写出人的五藏六府;而笔写的是皮毛。读这篇《戒》,就是第一种感觉。****这类题材已经数不胜数,可是,这篇作者另避蹊径,用独特的视角,善于发现别人所不能发现的,写与世无争、独守清修不食人间烟火的长老,写他终于走上抗日的道路,这是被压迫和无奈,这是悲壮和激烈!
  • 本评论已获得 100 邻家币明细>>
    • 谢岑茗2童生2016/01/14 22:30:45
    • 分享到:
  • 戒律,国家太平时能守,国家危难时就要舍,笃信**的老和尚都能做到。体现了中华民族儿女同心协力,打败了****者的抗战精神。写抗日题材的小说好多,可是,这篇微咖的作者,独巨匠心,构思巧妙,情节感人至深。微咖里的老和尚为了救人,被日本兵用枪托砸死。小和尚继承老和尚的遗志:“舍戒还俗,杀鬼子——”毅然舍戒从军,成为一名杀敌的神枪手。学习本篇的文字功夫,小小的微咖能写得这么精彩令我佩服学习,为此投票支持。
  • 本评论已获得 1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老师的精彩点评!问好!
  • 出家之人,首戒杀生。即使鬼子用刀在乞儿身上练字,即使鬼子一夜杀了柳村老少六十八口人,老和尚依然严守戒律:“勿动杀念!”然而当惨绝人寰的惨案再一次发生,老和尚终于忍不住了,临死之前用鲜血给徒儿指明了方向:“杀鬼子”。作品以寥寥数百字的篇幅,讲述了鬼子的三次暴行,讲述了老和尚由严守戒律到“杀鬼子”的心路转换,控诉了鬼子的暴行以及由此激发起来的我血性男儿抗战的决心与信心,无疑,这是一篇不错的小说。
  • 本评论已获得 1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老师的精彩点评!问好!
    • 鲁莽2童生2016/01/13 15:40:07
    • 分享到:
  • 第一次读王立平老师的文章,好几天了都不敢下手评这篇文章。因为讨厌老和尚,一次两次听说鬼子杀人了都无动于衷,直到血流在自己面前才出手几个字。可这种恼怒使俺不得不佩服作者叙事的冷静,一个老和尚遵守清规戒律有什么错?那是本分,也是他的固守使他幡然醒悟:国没了还有家吗?还有自己有戒律?一步一步地把老和尚这个人物刻画的立体起来,忍让不是懦弱,我中华泱泱大国岂容倭寇践踏?好文。所以文章好坏与俺讨厌主人公无关。
  • 本评论已获得 1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鲁老师的精彩点评!问好!
    • 吴建3秀才2016/01/11 23:51:30
    • 分享到:
  • 一篇好小说必须要有一个好故事。读立红老师的这篇微咖,如亲临其境。此微咖故事性很强,佛家弟子禁忌杀生,可是面对外敌对无辜的杀戮,小和尚最终拿起了枪保家卫国。老和尚也幡然醒悟,他原先笃信**,认为自己早就跳出红尘之外,不惹是非。可是,当国人被杀,需要他救助时,他毅然舍身相救,表现了外敌入侵国人相互救助抗日爱国的精神。他用死来告诫他的徒弟“舍戒还俗,杀鬼子——”最终小和尚成了一个抗日英雄。好文!
  • 本评论已获得 1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吴建的精彩点评!问好?
    • 尹翔学2童生2016/01/11 19:49:51
    • 分享到:
  • 一段时间以来,抗战题材,可谓多矣。特别是抗日神剧,铺天盖地而来。怎么用全新的角度来写?又怎么写出力度呢?就值得深入探讨了。巧就巧在作者选用笃信**的老和尚担当主角,层层铺垫与提升,就面目一新了。用四大皆空的眼光看侵略者的残暴,用慈悲为怀的佛心体会同胞的苦难,完美打造了从“勿动杀念”到“杀鬼子”转变的人格魅力。这就从人性角度,历经痛苦的煎熬,深刻地反映了战争的灾难和民众驱逐外侮的自觉与责任。投票!
  • 本评论已获得 1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老师支持!问好!
    • 陈万珍2童生2016/01/11 19:47:58
    • 分享到:
  • 读了几遍《戒》,心头仍然极度震撼。一个自以为已跳出尘世心无杂念的得道高僧,遇事先一句“阿弥陀佛,勿动杀念。”却在民族大义面前能手书血训“舍戒还俗,杀鬼子!”这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的气节与大义!如果中国多些这样的血气方刚的人物,那倭寇能有1937-1945这个时间段在中国土地上的孽行吗?还有八国联军的瓜分,虽说这已成历史,可我们在展望未来的同时也不能忘了历史!只有这样,中国才能进更大的步!问候作者!
  • 本评论已获得 1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老师的精彩点评!
    • 藏北蓝2童生2016/01/11 19:45:42
    • 分享到:
  • 佛家戒杀生,是出于慈悲,向善,苦守戒律,所守的是一己的“小善”;然而,能杀魔而救众生,使人间离苦得乐,则是善莫大焉。本文中的小和尚终于抛撇开一己小善的“戒律”,奔赴杀鬼子的战场,则是于佛理的大彻悟!于众生的大慈悲!也许,作为“小和尚”本心并无成为英雄的主观想法,他仍然“头顶戒疤”,提醒自己“佛能降魔,戒杀生”,好文欣赏了。谢谢立红的精彩微咖。
  • 本评论已获得 1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老师的精彩点评!
    • 张红静4举人2016/01/11 16:21:44
    • 分享到:
  • 立红修改后比原先好多了,情节比较逼真,生动。后面,老和尚已没有了气息,只留下用鲜血写的几个字:“舍戒还俗,杀鬼子——”此处,精益求精,改了多次,终于精炼有力。严谨精神值得学习。结尾“听说,解放的队伍里有个神枪手,杀敌无数,只是他的头上,有六个戒疤。”此处也是,修改后“有六个戒疤”,用细节说话。哪怕很小的地方,也让我们感到了很大的差别。很有正能量的作品。如果开篇即入主题,将会更加生动。
  • 本评论已获得 1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红静的精彩点评!
    • 毛小玟4举人2016/01/11 13:28:01
    • 分享到:
  • 看完立红这篇《戒》让我想起这样一件事:****刨开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孕妇的肚皮,为的是打赌她怀得是男孩还是女孩。老和尚面对这件惨绝人寰的兽行就发生在中国大地上,发生在慈悲为怀的佛像面前,他孰能容忍乎?我们中华民族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欺凌!于是,弥留之际留下:“舍戒还俗,杀鬼子——” 也可谓《戒》了!
  • 本评论已获得 1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毛毛的精彩点评!
    • 吴春丽6探花2016/01/11 09:20:35
    • 分享到:
  • 立红是个严谨的作者。对微咖孜孜不倦的挖掘与解读,还有治学精神,让人感动和敬佩。看到白白同学的评论,才得知这篇微咖略有修改。特意再次抽时间过来拜读。1.跑进寺里来寻求帮助的人物,改为:大肚子的女人。(这个改变令人感到作者的用心。人物的改变,是会为作品带来冲击力的)2.结尾也改了,修炼成:只是他的头上,有六个戒疤。(这一句,更具精气神。六个戒疤,更形象地提高了文本的立意)。为立红的努力投出点赞的一票!
  • 本评论已获得 1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春丽支持啊!
    • 白木4举人2016/01/11 09:02:55
    • 分享到:
  • 看完改过后的版本,内心欣喜异常。相较之前的版本,改版后的《戒》并未大刀阔斧,伤筋动骨,只是在某些细节上稍做微调。像大肚子女人的出现,藏身地点的改变,以及和日本人的对抗都有了更细化的描述,这些细节对整个故事的起伏起到了更好的衬托作用。所以,现在这个版本看起来才会语言更加凝练,故事主线更加清晰,节奏更加明快,要突出的主题——《戒》也更加真实和厚重。投票支持!
  • 本评论已获得 1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白白!是你的建议文章才做了改动,才更突出了主题。
    • 窦俊彦3秀才2016/01/11 08:52:57
    • 分享到:
  • 孰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佛家弟子讲究慈悲为怀,不杀生。可惜,面对禽兽不如的****,如果再讲慈悲的话,就等于犯罪。当然,老和尚小和尚的慈悲,换来的是****更多的杀戮,文中给我们叙述的,他们不仅不放过孩子,甚至连孕妇都不放过。能将坏人刻画的让人切齿痛恨,可见作者笔力的深厚。而文中的小和尚,也正是在如此情景下,他不再吃斋念佛,毅然离开了寺院,投奔到了抗日的洪流之中。他是在杀生吗,恰恰相反。
  • 本评论已获得 1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俊彦的精彩点评! 问好!
  • “真是佛都有火!”人们形容实在忍无可认之事,就用到这句俗语。连向来慈悲的佛都会为之而怒火心生,可想鬼子的可恶至极。佛家讲慈悲,不杀生。但是,一旦外鬼侵略国土,为非作歹,残害同胞,所有国人都有义务保家卫国,这是正义之举。对敌仁慈,就是对自已人的残忍。“舍戒还俗,杀日本。”是那个年代佛门之最强音!立红为我们写了一篇好的闪小说,点赞!
  • 本评论已获得 1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小妮的精彩点评!
    • 白木4举人2016/01/05 10:29:53
    • 分享到:
  • “徒儿,你不用再守清规戒律了,你走吧——”(作品整体很精彩,但针对这句我想说点不同意见供参考:戒律佛所制,清规乃唐百丈立。戒,防非止恶之义。律,法律之义。如就五戒之杀盗淫妄酒而言,不该做的做了,犯戒。如就大乘菩萨戒而言,该做的不做,也犯戒。佛法律藏中有详示开、遮、持、犯之义。戒可持,可舍,可复求,并非守和不守两条路。所以,民族大义和佛戒并不是矛盾的。)
  • 本评论已获得 100 邻家币明细>>
    • 白木2016/01/05 10:33:36
    • 分享到:
  • 老和尚在地上留了几个歪歪斜斜的血字:舍戒还俗,杀日本。(个见,供参考)
  • 谢谢老师的精彩点评!问好!
    • 张红静4举人2016/01/04 10:13:14
    • 分享到:
  • 问好立红!小说的故事性很强,讲了一个抗日爱国的故事。佛家弟子禁忌杀生,可是面对外敌,小和尚最终拿起了枪保家卫国。老和尚的醒悟也有一个过程,他原先笃信**,认为自己早就跳出红尘之外,不惹是非。可是,当国人被杀,需要他救助时,他能够舍身忘我去相救,表现了外毒入侵时,国人相互救助,抗日爱国的精神。他用死来告诫他的徒弟:“以身许国,勿忘国耻!”结尾,小和尚当兵之后,完成了老和尚的遗愿。
  • 本评论已获得 1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红静的精彩评论!问好!
    • 麦元2童生2016/01/04 02:22:28
    • 分享到:
  • 众所周知,**有五戒,不杀生为五戒之首,可想而知,戒杀对于修行的和尚而言何其重要!日寇兽行种种,在民族大义面前,老和尚和小和尚回归众生,让人拍手叫好!生命,生即有命,有命未必能生。作者逆向思维,巧妙构思,人物生动形象,文笔流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文章结尾,小和尚至今头上都没有头发,给人以更深的回味。好文,学习!
  • 本评论已获得 1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老师的精彩评论!问好!
    • 林健4举人2016/01/03 19:23:11
    • 分享到:
  • 和尚不杀生,何况去杀人?然而,任何事情都不能绝对看待,当家国仇、民族恨一起涌来的时候,当一个村子的六十八条人命惨遭日寇杀戮的时候,老和尚丢掉了戒律,用自己的性命救下了受伤的中国人;小和尚走上了抗日的前线成了神枪手。这是大义,是民族大义!王老师这篇微咔选题大气,故事情节曲折感人,人物形象鲜明,是我学习的好样本。来邻家有一些日子了,读作品,议作品,很有收获。真诚感谢作者,感谢邻家……
  • 本评论已获得 1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林老师的精彩评论!问好!
上一页123下一页 第
  • 最近来访
  • 3秀才
  • 3星
  • 3钻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38
  • 5626
  • 22
  • 4020
  • 我们阅读网络小说各种题材,比如穿越、宫斗、职场、言情等,故事很精彩,人物很鲜明,但总觉得会少一些什么,其语言、情节与小说的张力都不能很好地融汇贯通,创造出迷人的气息,给读者阅读带来冲击。这篇小说情节并不复杂,职场故事似曾相识,而语言与节奏把握相得益彰,呈现出一个现实与心理都趋向虚无的多向文化空间,如同昆德拉的小说一样,可此小说的重点并非叙“事”,而是造“境”、抒“情”。

    廖令鹏橘子站在樱桃旁边

    2022/9/21 11:01:52
  • 这篇成长小说刻画了一个思维活跃、生动有趣的小女孩,把她写“活”了,特别是现在二孩、三孩家庭里,孩子们如何与父母、阿姨、兄弟姐妹相处,小说站在孩子的世界作了很多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思考,既严肃又天真,给人们的启发较大。我比较欣赏小说的语言和叙事,特别是视角的转换比较成功,浑然一体。可以说,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成长小说,适合家长、老师、同龄人阅读的一本好作品。

    廖令鹏一加一不等于二

    2022/9/21 10:47:59
  • 主人公从贫苦农村出发,跨越山川湖泊,来到寸土寸金的城市打拼,持之以恒地向梦想一路高歌猛进,最后换来了命运的逆袭。 创业的道路无疑是辛酸且苦闷的,充满荆棘和坎坷。而今凝目回望,仍将感谢曾经那个不轻言放弃的自己。他人的成功无法复制,但是他人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一路走来,既要像海绵一样汲取知识,也像海绵一样挤干“水分”,脚踏实地,追求梦想,深圳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城市,创新、包容、进取是真正的深圳精神。

    胡帝我在深圳这些年

    2022/9/21 9:57:44
  • 这篇我今年读的第一篇的文章,这个小说有一股生猛的原生态气息,在我的脑垂体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生来就是一个感性动物,但我当时还是克制下提名的冲动。我的原则是要把所有的小说和文章看一个大概,才能提名……两栋楼对窗而立,无数个夜晚,他们在熄了灯的床上观摩对面投在窗子上的女人身影,一道凹凸有致的影子慰藉了他们许多个春夜……小说里的多处写实,淋漓尽致,令人忍俊不住……我始终认为爱情是人类的必须品。

    文夕​月在东山上

    2022/9/21 0:09:36
  • 今年我的提名原则也是跟陈卫华老师一样,尽量以提新面孔、年轻人和我不熟悉的作者,手中票数有限,希望鼓励到更多的新人。作者作为新生代都市人,他的笔下的人物,游刃有余地游走在数个大都市里恋爱和生活,看着都是不相干的人物,完全不同的人生,不相同的价值观,最后却都被作者巧妙地捏到了一个小说里,还是亲人情人和友人。作者说到:社会学中有一个说法,世界上任何两个人最小可以通过六个人联系起来。他在这篇小说中做到了。

    文夕​一场生活

    2022/9/20 23:31:41
  • 此文文笔流畅,语言有节奏。我最喜欢这篇文章的是语言节奏感,这种有节奏句子,读起来富有弹性,在节奏中阅读,很容易把读者带入故事情节之中,我读着读着就把自己代入角色了,为她们的故事动情,被她们的真爱所打动。我是一个完全的异性恋者,我并不了解同性之间的爱恋,但在这篇文章中,我看到她们的爱一点也比男女之间的爱逊色。深圳是“我”心中的圣山,“我”的爱人在深圳,给“我”介绍深圳,她的深圳就成了“我”的圣山。

    文夕去深圳

    2022/9/20 21:51:42
  • 历来如此,人之道与文之道异曲同工。求新,也是一种选择。写什么,怎么写都重要。所以,一个平凡的故事也能让人留心。这里,不仅仅是作家的发现,更是作家的选择,读者的期待。

    秦锦屏跨境直播:让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

    2022/9/20 14:57:27
  • 人如生活之浪,需要在时代中飞扬,在作家的发现中激昂,作者的的选题,构思,落笔都很好,如能再多讲点故事,多些生命的过往打捞,更好!

    秦锦屏禹国刚,中国证券市场拓荒牛

    2022/9/20 14:51:58
  • 一些生活的细节是可圈可点的,空间格局也有回响。 如果不代替“人物”发表意见,让“人物”自己出镜,更妙。但不失为一篇有腔调的作品。

    秦锦屏羁爱的脚本

    2022/9/20 14:34:22
  • 作者给我的感觉是一个人情练达的人。文字干净,节约,有一种泰然的气质。信手拈来的一些句子,将双城典型环境中的人生况味勾勒的从容,超然,又深入其中,张弛有度。

    秦锦屏王福田的双城生活

    2022/9/20 14:31:39
  • 以科幻的手法,让人事,现实与超现实相互交融交织,给读者提供了一种新体验。以其殊异性,形成了不可替代的形貌。略失于仓促。但不失仍是一个值得继续打磨的文本。

    秦锦屏创·城

    2022/9/20 14:26:01
  • 题材虽不新,还是容易引起共鸣。广场舞是中国特有的一个文化现象,是自发组织的,大妈大爷们精神的需要,几个主角有各自的故事,可以说多少个舞者就有多少个故事,是长篇是中篇,是几部长篇难详尽的一个大妈。我有首诗里写道,她们被老龄丈夫粗暴地赶出家门,一直在公园大唱**歌曲!人性是复杂的,作者发现了也呈现了,可是还需要进入所谓的化境,即看山还是山。需要让他们再次粉墨登场,可以一笔带过,而避免道德优势与审判之嫌

    健字号跳广场舞的女人

    2022/9/20 14:25:46
  • 人物的命运感很强,他们在时代面前的苦与乐都在故事的兜兜转转中得以体现。这是地三鲜今年连续多篇中我个人觉得最可贵的一篇,特点保持了文章标题亮眼之外,对人物的刻画很有章法,故事也相对圆熟。

    秦锦屏飞往回南天

    2022/9/20 11:49:32
  • 好的非虚构未必是记录大事件,恰恰相反,记录个人生活里闪烁着光辉的微末故事,恰是我们作为平凡老百姓最值得做的,因为大事件自有史官记录,而我们的人生记录者只有自己。这位维修店的小老板文采如此之好,如果能多写一点、选材再种类丰富一点,你的维修杂记是能获大奖的水平。最后再把今天偶得的一句名言分享给你:有时候真实比小说更加荒诞,因为虚构是在一定逻辑下进行的,而现实往往毫无逻辑可言——马克�吐温 ​ ​​​​

    陈彻维修杂记

    2022/9/19 17:56:50
  • 这篇小说写出了人生的无常感。一切都是偶然。亲情、爱情、友情,都是那么回事,无所谓神圣与庸俗。萍水相逢本身就是理由,此外不必再寻找其他的理由。作者对人生有一种冷冷的看透,不赞美也不抨击,只是以零度情感予以叙说,如冷月照江河。语言老道,叙事精妙,很有功力。

    孙行者残鸟

    2022/9/19 14:02:24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