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匠
  • 点击:130015评论:592016/02/09 10:24

皮影匠人老张的告别演出,这天他来得特别早,挂台布,调灯管,把当晚要用的皮影一个一个摆在了台子上。

老张点了一支烟,透过缭绕的烟雾,他恍惚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哦,是徒弟小金。

小金是老张唯一的徒弟,皮影一门讲究制、演、唱、奏,老张倾囊相授,小金尤善唱,调门一起,老张自叹弗如。

“师父,您可真早。”

“来,坐。”老张拍了拍身边的凳子。

“师父,您就放心享清福去!以后就看我的吧!”

“三年能出个戏子,三年出不来个影匠。”老张深吸了一口烟,“既然你辛苦学成了,别让它断了传承。”

小金没答话,只是点了点头。

时间一晃,老张在美国和儿子享受了五年天伦之乐。

他忽然非常想念自己在乡下的小剧场,就央求儿子买了回国的机票。

陌生又熟悉的小剧场让他差点昏过去——衰败的木门,潦倒的桌椅,本来洁白的台布已经烂成丝丝缕缕在风里飘荡。

“小金呢?”

“皮影不挣钱,小金带着剧团的几个年轻人进城打工了。”

老张暗暗叹气,“麻烦通知我的老伙计们,三天后,开戏!”

两个月后,一群老人正在小剧场里排练一出新戏,邻居闯了进来,“快看电视!”

老张急忙打开电视,绚丽的舞台灯光刺得他眼痛,小金和他的皮影剧团正坐在一簇聚光灯里,表演着他们的皮影戏……

老张的眼泪一下子就淌成了河。


  • 1
  • 2
  • 3
  • 关键词:传承民间艺术皮影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52155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吴春丽的评论奖励100,本文相应获得100
  • 2016-11-03
  • 廖玉群的评论奖励100,本文相应获得100
  • 2016-08-09
  • 小白龙的评论奖励100,本文相应获得100
  • 2016-02-29
  • 万群的评论奖励100,本文相应获得100
  • 2016-02-26
  • 陈万珍的评论奖励100,本文相应获得100
  • 2016-02-26
  • 周家兵的评论奖励100,本文相应获得100
  • 2016-02-26
  • 三三打赏1000,共计1000
  • 2016-02-25
  • 高峰的评论奖励100,本文相应获得100
  • 2016-02-25
  • 方华吉的评论奖励100,本文相应获得100
  • 2016-02-25
  • 吴春丽的评论奖励100,本文相应获得100
  • 2016-02-22
  • 吴春丽的评论奖励100,本文相应获得100
  • 2016-02-19
  • 张红静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6-02-19
  • 张红静的评论奖励100,本文相应获得100
  • 2016-02-10
  • 陈顶云的评论奖励100,本文相应获得100
  • 2016-02-10
  • 文渊阁主的评论奖励100,本文相应获得100
  • 2016-02-09
  • 文渊阁主的评论奖励100,本文相应获得100
  • 2016-02-09
  • 竹石秀女的评论奖励100,本文相应获得100
  • 2016-02-09
  • 默然的评论奖励100,本文相应获得100
  • 2016-02-09
  • 布云打赏100,共计100
  • 2016-02-09
  • 云替打赏100,共计100
  • 2016-02-09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值得推荐!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多谢憨憨老师抬爱!
    • 张红静4举人2016/02/10 20:56:04
    • 分享到:
  • 皮影戏这项民间艺术的传承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首先,小说情节写的波澜起伏,非常好。我初读时以为小金真的上了城里去打工,把皮影这艺术丢弃了呢!可见,美好的结尾多么让人赏心悦目,充满希望。其次,小说写的也很有文化,如,皮影一门讲究制、演、唱、奏,老张倾囊相授,小金尤善唱,调门一起,老张自叹弗如。再次,主题选择很新,是被人忽视的一个角落,同时,又是很重要的一个主题。不错!
  • 本评论已获得 1100 邻家币明细>>
  • 红静老师的双黄蛋真是玩儿瑞古德!
  • 作品感人,真实!
    • 吴春丽6探花2016/11/02 17:28:23
    • 分享到:
  • 祝贺王福日老师荣获年度总冠军。首届“520微咖大赛”自2015年10月1日起,至2016年7月31日止,历时10个月,产生66个周冠军,19个月冠军,1个年度总冠军。作为微咖大赛的铁杆粉丝,我一路跟随着微咖区在行走。每天的读、写、评,让我有机会跟来自五湖四海的文友们在不断地交流中,收获微咖的精华素。一直都觉得,只有多读,才会有机会多写;也只有多参与评论,才能带来知识层面上的拓展。再次祝贺王老师!
  • 本评论已获得 100 邻家币明细>>
    • 廖玉群2童生2016/08/06 16:13:03
    • 分享到:
  • 告别皮影戏------重拾皮影戏------让皮影戏发扬光大。情节围绕着皮影戏来展开,塑造的是两代皮影戏人的形象。老张代表的是老一辈的皮影戏人,小金代表的是新一代的皮影戏人。老一辈人对皮影戏的情感令人肃然起敬,新一代皮影戏人敢于问路,同样令人敬佩。对于小金这个人物,着墨不多,但一样鲜活。
  • 本评论已获得 100 邻家币明细>>
    • 小白龙2童生2016/02/28 23:22:00
    • 分享到:
  • 欣赏了老师的精彩深情的小说。故事语言精彩简炼,构思巧妙,设计颇有匠心,特别是取材得当,从传统文化的传承这个角度切入主题,一师一徒之间的承诺,离别多年之间的担心,暂时的误解,构成了全篇的升华精彩之点----皮影戏并没有消亡,而是在徒弟的手下更加发扬光大,从乡下进入电视里了。从原来的下里巴人上升到阳春白雪阶层了。此篇闪小贵在取材好,语言简,闪得妙,值得学习。欣赏问候楼主,小白来学习了。
  • 本评论已获得 100 邻家币明细>>
    • 周家兵1布衣2016/02/25 20:28:46
    • 分享到:
  • 构思巧妙,节奏紧凑,有留白空间。没落的民间皮影戏通过另一种形式传播,也算是徒弟的创新和与时俱进。作者写出了另外一种传承和延续方式。希望对于中国的一些民间文化能起到借鉴作用。在传承中和时代紧贴,扣住时代脉搏,以现代人便于接受的形式传承。算是一种探索,也是另外一种拯救。
  • 本评论已获得 100 邻家币明细>>
  • 问好周老师
    • 陈万珍2童生2016/02/25 19:49:22
    • 分享到:
  • 皮影戏,在我们家乡是极其热门的戏曲。皮料由牛皮制作而成,经过精雕细酌后呈现出各种形态,再由善唱之人在幕后说唱,同时一两人熟练地操作出各种故事情节的镜头。很早的幕布就是一大块白纸,点起煤油灯,在窑洞里就开始了这一高雅的戏曲。后来皮影戏被申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远赴好几个国家进行演出。本文作者倾力皮影戏,将它的精髓挖掘了出来,可见皮影戏也在他心中的扎根程度,而文中老张的喜泪让皮影戏得以传承,实为欣慰!
  • 本评论已获得 100 邻家币明细>>
  • 问好万珍老师!辽南皮影由驴皮制成,11道工序,与陕甘一带皮影的区别在于四胡上,传统四胡用的是蟒皮,辽南皮影选用的是梧桐皮。另外,陕甘一带皮影重浓墨重彩抽象意境,辽南皮影重精细刻画考校刀工。再次感谢!!
  • 一次只让回100个字,
    • 万群4举人2016/02/25 17:49:50
    • 分享到:
  • 特别喜欢本篇的双线结构,一明一暗,相辅相成,一波三折又水到渠成。在老先生“倾囊相授——深吸了一口烟——差点昏过去——暗暗叹气——眼泪一下子就淌成了河”的情绪里,传统文化早已深入心灵并直射灵魂,特别是“通知老伙计们,三天后,开戏”,这种情结哪里是个体,分明是整整几代人!结尾的“闪”,既让故事跳出思绪又回归主题,令老一辈魂牵梦绕的非物质文化,早已被以小金和邻居为代表的年轻一代传承。学习了!
  • 本评论已获得 100 邻家币明细>>
  • 感谢万老师送来板栗!
  • 邻家出大师,也出皮匠。一直以为皮匠就是制作皮衣皮帽,往大点是开个鞋厂做皮鞋。不承忘了还有皮影戏这门传统,身为皮匠却没看过皮影戏,笑匠的作品直接把我带回小学课本。黑影一晃,大刀一抖,长长的腔调里便是“哪里逃,俺关云在此”。放眼群雄逐鹿的江湖,诸多传统手艺正在逐渐退隐,正慢慢成为文字。老张远在大洋彼岸想必也感受到了将熄的油灯,急慌慌赶回添盏。结局很喜庆,符合匠人的单纯愿景,怕只怕良辰美景,一晃天亮了。
  • 本评论已获得 100 邻家币明细>>
  • 皮匠兄弟齐心,板栗比金!
  • 皮匠的文字娓娓道来,倒是别具匠心。呵呵呵,俺关云在此”这到底是二哥还是三哥呢。
    • 高峰4举人2016/02/25 10:55:26
    • 分享到:
  • 虽然没见过皮影戏,但总觉得皮影戏很神奇。毫无疑问,皮影戏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经过艺术加工提炼出来的文化精粹,是依附人民大众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一种经历了久经考验的文化。虽然随着岁月的流逝,历经改朝换代,但许多文化绝活仍然散发出欢乐、和谐的气氛,同时喷发着亲情、人情和正能量的芬芳。皮影戏是根植于土壤的民间艺术奇葩,值得关注和保护,作家就应该关注那些已消逝或即将失去的珍贵的文化遗产。投一票。
  • 本评论已获得 100 邻家币明细>>
  • 感谢老师的精彩点评!
    • 方华吉4举人2016/02/24 12:57:07
    • 分享到:
  • 中国的国粹有很多,诸如京戏、中医、武术、书法等等,皮影戏虽小,但也应为中华古老文化传承的技艺之一。“三年能出个戏子,三年出不来个影匠”,这是一代皮影戏人老张的经典总结,也是皮影戏能否传承发扬光大的困难所在,其中的制、演、唱、奏等独门绝技,要学会非一日之功,必须潜心钻研,刻苦练习,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此篇小小说表达了皮影戏的传承之忧,特别是结尾小金的意外表演有柳岸花明,豁然开朗之势!
  • 本评论已获得 100 邻家币明细>>
  • 多谢方老师送来精彩点评和板栗!
    • 吴春丽6探花2016/02/22 14:10:36
    • 分享到:
  • 一宪姐写过诗歌《梦游观澜古墟》,很喜欢当中的一句——木门生锈的铁锁/紧扣了车水马龙的辉煌。福日的影匠,当中也有类似的一句——衰败的木门/洁白的台布烂成丝丝缕缕在风里飘荡。(这样的语言很能打动人的心灵。有着诗的灵动,那种悲中有伤感漫出的画面感瞬间就把人的肠子给牵扯住了)。《影匠》还有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关注了处于边缘之界的民间的、艺术的传承。这是最难能可贵的精神传递。福日的文笔扎实。投票支持好作品!
  • 本评论已获得 100 邻家币明细>>
  • 两个板栗,太感谢春丽老师了!!
    • 吴春丽6探花2016/02/19 20:06:07
    • 分享到:
  • 很棒的一篇微咖。作者的出发点很让人敬佩。越是民族的,越是古董式的文化传承,都应给予高度的关注。《影匠》的作者有一颗菩萨之心,才能将切入点对准民间的艺术传承。微咖写得一波三折,在“传承”这一轴线上有起伏,在你以为得以传承的时候,徒弟似乎跑路了。在你以为也许传承就这样丢失了的时候,徒弟却又出现了。而且还是本着发扬光大的精神,走上了电视走向了世界。题材的选材很有份量,瞬间折服了心灵。预留一票,支持好作品
  • 本评论已获得 100 邻家币明细>>
  • 多谢春丽老师抬爱!荣幸之至!
    • 陈顶云2童生2016/02/09 23:40:19
    • 分享到:
  • 这篇写了一个行业的起起落落,如今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都经历了此类的衰败。所幸的是,现在的年轻人敢想敢干,又给这些行业注入了新生力量,焕发了生机。本文写的很感人,老张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以为他辛苦培育的接班人撂了皮影,没想到年轻人却将这一行业发扬光大,不但还在上演,而且能让全国人民看到。当老张泪奔的那一刻,我也眼睛潮湿了,人生何其难!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
  • 本评论已获得 100 邻家币明细>>
  • 多谢顶云老师送来板栗!
    • 默然4举人2016/02/09 21:19:24
    • 分享到:
  • 作者的《影匠》,描写老艺人张师傅对皮影戏的酷爱与中传心授带徒。短短几百字符的故事,写出起伏跌宕,好!老艺人异国归来,面对“衰败的木门,潦倒的桌椅,本来洁白的台布已经烂成丝丝缕缕在风里飘荡”情景,“差点昏过去”时,笔锋一转“绚丽的舞台灯光刺得他眼痛,小金和他的皮影剧团正坐在一簇聚光灯里,表演着他们的皮影戏……老张的眼泪一下子就淌成了河”。闪得好,闪得温馨。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有人!
  • 本评论已获得 100 邻家币明细>>
    • 默然2016/02/09 21:20:14
    • 分享到:
  • 纠误:口传心授。
  • 多谢宋老师赏评!小弟虽不才,亦愿为民间艺术传承尽绵薄之力。
  • 皮影匠老张,把自己的手艺毫不保留地传给了徒弟小金。这他才放心去了美国享受天伦之乐。五年后,老张回国,发现家乡的皮影小剧场衰败的样子,痛心疾首,不顾年迈,召集艺人们重振皮影事业。当他看到电视里徒弟小金正带领皮影剧团,在大城市里演戏时,顿时老泪纵横。老祖宗传下来的皮影戏文化,有希望传下去了。国人不要为了盲目挣钱,而冷落了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我们要继承发展下去,因为那是国人的魂魄。没有魂魄的人那还叫人吗
  • 本评论已获得 100 邻家币明细>>
  • 多谢老师品读拙作,民间艺术传承,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 皮影戏,民间剪纸,年画,对联,民歌,民俗,京剧,地方戏,这些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失去了这些东西,就凭那些钢筋水泥,帝国大厦,你厚着脸皮说自己是文明古国,谁信?日本人,韩国人,都会向你吐口水,文化是文明的不断地积累,它不可以速成,也无法跳跃,它就在那里,静静地,等待一个时代的过去,那些尘封的记忆会将我们唤回到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一个民族如何与自然抗争,一部历史是一个民族曾经酸楚的泪痕
  • 本评论已获得 1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阁主的精彩点评!一部历史是一个民族曾经酸楚的泪痕,民间艺术会赋予这个民族独特的色彩之魂。
  • 任何东西都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管你的底蕴多么深厚。传统,老古董,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这些民族之魂,尤其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改革其形式,内容,表现方式,吸引新生代的普遍参与,当然,社会也应该为之提供改革所需要的足够空间,文化的形成要上万年,而毁灭只要一瞬间,看看亚洲四小龙如何对待守旧与创新,丢掉的时候容易,捡起来太难,这个问题值得躁动的中国深思。
  • 本评论已获得 100 邻家币明细>>
    • 云替2016/02/09 16:24:56
    • 分享到:
  • 说得好!
  • 传统文化是民族瑰宝,让我们一起做它的守望者。
    • 万群2016/02/25 17:39:02
    • 分享到:
  • 说得好!
    • 江南子1布衣2017/02/13 11:45:23
    • 分享到:
  • 学习了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恭喜佳作获得首届“520微咖大赛”年度总冠军,望再接再厉,创作出更多好作品。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上一页12下一页 第
  • 最近来访
  • 评委
  • 4星
  • 2钻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24
  • 5323
  • 18
  • 6670
  • 此文故事非常吸引人的眼球!杨健生是龙菊花的前夫,孙大炮是菊花曾经的情人,鲁子砚是菊花的暧昧对象也是她的画画老师,关系真够错综复杂的。突如其来的小区封控,三个男人跟菊花也就是现在叫龙华的女人被困在同一个屋里,来找孙大炮的老婆苟春柳也一并被禁闭。当年龙华被杨健生的两粒纸包糖感动,婚后随丈夫来到深圳龙华,一次无意撞见他和发小郎志鲲厮混在一起,那个情景把龙华惊蒙了,怪不得杨健生有个怪癖,同房前一定要看碟片

    十十两粒纸包糖

    2023/9/21 12:48:28
  • 一个人要证明自己的存在,到底要凭借什么?我是在作者的文章中初识段作文先生的,所以知他缺了门牙、名气不高,勤于动笔,写作有老贾、老史的风格。但我点进来,却因标题,我对那个男人感到好奇,只因他能对标老贾。这是老段的处境,也是当下所有籍籍无名者的处境,我们被认识、被记住,似乎并不因我们是我们。老段的挣扎体现在他的文字里,那我们呢,如何自处?感谢作者的随笔而作,让我认识了老段,但认识自己,仍旧前路漫漫。

    时知说说那个长得像贾平凹的男人

    2023/9/21 12:42:26
  • 宠物、植物、阳光、餐饮、娱乐,本是人一生应当享受的资源,在城中村却成了最渴望又最难以触及、最廉价又最宝贵、最值得又最不堪的存在。写作生活琐碎细节的前提“情动于中”,明明最应当习以为常的事物,却总是反常,何处得来?是人被压抑、被扭曲后对生活残酷真相的洞察。我住过城中村,感受并不好,但何时逃离,何时能永远逃离,简单的问题,却成就了如我这般的漂泊者最无奈的沉默。

    时知高岭往事

    2023/9/21 11:39:38
  • 你不知道你不在我有多孤独多寂寞多可怜吗?什么都得我一个人去面对!我得独自面对我的癌症,我得独自面对儿子的抑郁症,还得面对母亲的癌症,现在又要面对肿瘤的复发,你以为我是神吗? ======= 读到这里,我的眼泪下来了。俗世凡尘,人各有难。女人总是感性的,软弱的。殊不知人生的路,终归要自己走。每个人都一样,必须独立面对人世间的一切艰难险阻,闯过去,再回首,便是:轻舟已过万重山。

    青桐天凉好个Q

    2023/9/21 11:31:31
  • “。。。。。。在老段不少散文作品里,其结构形式都是网状的,纵横交错,经纬相织,这种庞杂的内容和复杂的结构考验着他对文字的驾驭能力,他经受住了这种考验,用看似轻描淡写的文字完成了一部出色的生活史,一部壮阔的家族史,一部触及人心的心灵史。这部具有“三史”特征的散文集,就像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那样,一幕幕演绎着半个世纪以来的人间悲喜与冷暖。” ——这也是我最想说的话。

    biaoran说说那个长得像贾平凹的男人

    2023/9/21 11:30:53
  • 三毛说:“不要慌,太阳下山有月光,月亮落下有朝阳。不要过于焦虑与着急,即使身处黑暗,抬头也可以看见漫天星辰。”这句话很适合用于这篇作品,从作者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出六六是个心思细腻的人,人生浮浮沉沉经历过从有到无,只身前往深圳,工作换了又换,唯独那份对生活的炽热从未改变。不管是华强北还是观澜,她遇到的许多普通人,性格迥异,却不约而同的为生存而努力,在这一刻,我好像明白了:杀不死的终将使我变得坚强。

    戴珍珠的难孩太阳下山有月光

    2023/9/21 11:01:13
  • 自然界太广博了,还有很多事物是不被人类所知晓的。甚至可以说有些现象人类根本就不可能弄清楚。但这并不能说明科学不对,更不能说明迷信的内容合理。无从理解也就无从解释。所以你说,它能解释得东西范畴才多大?所以很多人试图将科学当成丈量万物得尺子,其实它还短得很。科学本身的态度是:我能即我能,不能即不能,若到某些这给变成,我能即万能,不能即不存在。你这就是赤裸裸的zong教情怀了,是迷信的开始!

    漫漫感知

    2023/9/21 10:46:57
  • 满屏的辛酸与无奈,满屏的忍耐与慰藉。一路读来,时时为作者揪心,又时时被她的达观、坚韧和无处不在的幽默逗笑,更为她优异的语言天赋而拍案叫好。丰赡的精神世界,残酷的底层生存,一群善良真诚、个性鲜明的同伴,组合成一幅当代占比最大的众生图景,让人感慨万千。自身的努力和坚持、蔑视苦难的勇气,这些自然重要,自然能给人鼓舞,催人奋进,但生存境遇如此荒谬却不得不引人沉思。这样,作品就具备了震撼人心的批判力量。

    蔡德林太阳下山有月光

    2023/9/21 10:41:16
  • 生活中麻木的群体比比皆是,人生的轨迹是一成不变的进行,现在不管做什么事都很难,物价在涨油价在涨房价在涨,唯独我们的工资没有涨,所以有的人为了生活颠沛流离,身在底层的穷人,因为认知能力有限,即便取得了一点成就也很难保持长久,缺少成功的经验,只是靠自己不断的摸索、试错,在遇见困难时,下意识就凭着自己主观意识而做决定,光成长起来就已经筋疲力尽了,即便如此也只能靠打工赚死工资。

    欣欣说说那个长得像贾平凹的男人

    2023/9/21 10:35:18
  • 这三年来我们一直处于战斗中,“青春才几年,病毒占三年”戳中了很多人的痛点和泪点,对于初三、高三学子来说尤其如此,病毒可以限制住我们行动的自由,却限制不住万物生长的希望,天生我才必有用,人生处处是考场,一次中考经历远不止升学那么简单,这个奋斗过程将受益终身,年寒窗苦读,1000多个日日夜夜,所有的辛苦,所有的劳累,所有的付出,都会有回报。

    欣欣深圳中考的那些事

    2023/9/21 10:24:16
  • 从孕育生命那刻起,教育这个话题就开始围绕在父母身边。作者是位很优秀的妈妈,照顾大的,还是顾着小的。给孩子辅导功课、抢义工名额获取积分、分析评估各大学校师资水平、注意孩子的饮食起居……爱这个词语,在这里成了生动而具体的动词。家长们盼望着教育系统得以完善,盼望着孩子们注重学业同时要具备一定抗压能力。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戴珍珠的难孩深圳中考的那些事

    2023/9/21 10:08:55
  • 从农村出来的禾小苗和他的大哥大嫂,皆因邻居大头薯那个穿着喇叭裤、带着墨镜,醉酒模样旁若无人地疯狂扭动的表哥“街痞佬”的“众目睽睽下嘣嚓嚓”而决定来到深圳的。不同的是,大哥大嫂是光明正大来深圳的,而禾小苗是拿着父亲给的读书钱偷偷溜走的。成为“新时代手袋厂”员工的禾小苗,热爱这里的每一台机器,每一个人,甚至是每一件废料。在他的努力下,成为部门的先进工作者。脚勤手快肯吃苦的禾小苗,得到老板的赏识和奖励。

    十十我们“嘣嚓嚓”

    2023/9/21 8:05:37
  • 莫成功、吴抱负、空理想、韦奋斗和他儿子韦文学,这些所谓的曾经或现在的文学青年,他们历尽了生活的沧桑,受尽了社会的毒打,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不禁让人怀疑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个啥?曾经的梦想曾经的抱负是否还值得坚持和坚守?“五百二十万字!十个长篇!没有一个出版!这对莫成功来说,该是多么绝望的一件事!”莫成功不仅为文学贡献了一切,也因此一直未能成家孤独终老,最终得肺癌而走。

    iris雨夜

    2023/9/21 7:11:55
  • 女孩是悲哀的,自小父母离异,不管在父亲还是母亲重组的家庭里,她都过得非常不如意过得非常憋屈。女孩又是幸运的,成年后的她,终于拥有了自己的事业,碰上了她真正的白马王子。年少的经历让女孩有了恐婚之想,温暖的男孩土豆爱上了女孩最终拯救了女孩。作者在文中还非常幽默、风趣地调侃了现在很多所谓的作家,读了让人不免会心一笑。好文!

    iris探照灯

    2023/9/21 4:10:13
  • 说实话,我是第一次听说豆腐圆,不知道作者老家是哪的?妈妈牌豆腐圆无法超越,妈妈的味道永远是第一的。此文也让我想起自己的母亲,她做的我们客家酿豆腐绝对一流,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味道,也是我一直怀念的味道。文中做豆腐的过程和场景,跟我小时经历的差不太多,满满都是回忆。文中的母亲于2019年去世,而我的母亲于2012年离开,她们都才七十多岁,非常遗憾和悲伤。

    十十妈妈牌豆腐圆

    2023/9/21 3:11:14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