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湾厦旧村:2万个深圳活法
  • 点击:107537评论:372017/08/01 23:42
  • 2017年深圳市“睦邻文学奖”十佳

“就搭一个铺,放一张桌子,单房就要一千三百块。”一位重庆阿姨跟我说,“十多年前,两房一厅才六百多,现在要二千多。”

去年一个秋天,我漫无目的,偶然游荡到湾厦旧村。它昏暗,溃烂,逼挤,就像一把锤子,把我的心锤得震颤不已。这些楼群实在太旧太密了。刚下过一阵雨,在挂满衣服的屋檐下,一个脸敷厚粉的中年女人问我,帅哥,要不要服务。时隔半年左右,4月5日下午,我再次来到湾厦旧村,那份遽然而至的震惊被再度唤醒了:在华厦林立的蛇口自贸区竟然有一个高度压缩的城中村。这个旧村嵌在宽阔的后海大道西侧,西临爱榕路,南靠渔村路,距离2号地铁线东角头站和湾厦站,分别为420米和540米。

走在这个昔日的渔村里,仿佛行走在根系发达到变态的热带原始雨林底部,抬头是盘根交错的树干和藤蔓,密密匝匝的绿荫遮天蔽日,底部除了潮湿和偶尔漏下来的一点光影,终日不见阳光。置身于此,人似乎被埋在废墟里。四周房屋纷纷挤压过来,就像参天大树困住了迷路人。在最初拜访的日子,我常常穿梭折返于巷道里不断寻路。

旧村以南北走向的巷道称之为巷,再以东西走向为每栋房子标识了房号。楼与楼之间在底部形成一米左右的巷道,但在半空中相互粘连,只留出一线天,有的完全封住了天空,形成一个隧道般的巷子。这比我们常说的握手楼、亲嘴楼演化得更为彻底。楼群密不可分——就像榕树的气生根完全和树干长在了一块。

  • 1
  • 2
  • 3
这是VIP作品,后续内容需打赏才可继续阅读!

您只需点赞10元,即享月度会员,30天内免费阅读全网作品。

  • 关键词:城中村深圳活法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633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张尔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7-09-02
  • 张尔提名10000,共计10000
  • 2017-09-02
  • 秦锦屏提名10000,共计10000
  • 2017-08-31
  • 朱正安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7-08-30
  • 朱正安提名10000,共计10000
  • 2017-08-29
  • 朱铁军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7-08-29
  • 朱铁军提名10000,共计10000
  • 2017-08-28
  • 曾嵘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7-08-27
  • 曾嵘提名10000,共计10000
  • 2017-08-26
  • 范明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7-08-13
  • 范明提名10000,共计10000
  • 2017-08-12
  • 王国华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7-08-12
  • 王国华提名10000,共计10000
  • 2017-08-12
  • 唐小林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7-08-11
  • koko打赏2000,共计2000
  • 2017-08-10
  • 520周冠打赏23000,共计23000
  • 2017-08-07
  • 别看了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7-08-03
  • 费新乾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7-08-03
  • 费新乾提名10000,共计12000
  • 2017-08-03
  • 吴春丽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7-08-02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张尔评委2017/09/02 20:55:34
    • 分享到:
  • 通过深入观察与体验还原现实的鲜活图景,需要足够的耐力与深刻的情怀方能为之,当资鼓励。作者驾驭诗歌写作与文学批评的能力也很突出,但他选择了非虚构,这既是冒险,也是“野心”。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多谢张尔兄提名打赏。多谢鼓励,做好每一件事皆不易。
  • 每一个深圳人就是一种深圳活法。清洁工、养蚌人、磨刀人、保安等,作者通过走访这些聚集城市边沿地带,生活在嘈杂拥挤的城中村里的移民一族,做着最苦最脏最累的工作,生活最底层的社会群体。他们为城市的繁荣奉献青春和汗水,尽管生活艰辛生存环境简陋,却听闻不到他们任何的嗔怨,反而是坦然、知足、平和,每个人都活得有尊严。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如摄影机的定格拍摄,客观地记录着他们的生存状态,如一幅浮世绘展现在众人眼前。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活着是因为还值得活,生活未完待续。感谢您的点评和打赏。
  • 柴春芽曾说,非虚构这种文体会限制写作者的虚荣。因为小说可以修饰,可以比划技巧和花招,这些手艺玩多了,会增加写作者的虚荣心。但非虚构不行,它需要朴实的叙述和真实的记录。对真实人事的忠实还原,远比文学化的虚构与创造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萧相风的这篇作品,为我们展现了一派鲜活的原汁原味的城中村众生相,也为深圳这座飞速更新的现代大城记录了一份生动的民间故史。本文质朴无华,且充满温情与人文关切,值得推荐点赞。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柴春芽说得很好,限制虚荣心的文体。除了写作技艺上,更在写作态度,少把自己当回事,要多尊重生活和大地。
    • 曾嵘评委2017/08/26 17:40:00
    • 分享到:
  • 城中村一直被认为是原始的、落后的,被定位成现代城市的阻碍。这篇作品围绕在城中村居住的养蚝工、清洁工、磨刀师傅、庙祝,或记录他们的日常生活形态,或通过某个特定场景折射出城中村许许多多不知名的人群,让所有人了解到他们其实也是这城市的奠基人,他们的生早已和这座城市绑在了一起,却被人遗忘、漠视。这篇记录文学是有温度的,深圳需要这样的作品!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城中村是其中一个切片。对城市来说,它和小区一样是基本单元。这里故事多。写它就是写城,当然不提倡每个人都写城中村。感谢您的赞赏支持。
    • 范明评委2017/08/12 15:44:15
    • 分享到:
  • 非虚构类的写作,需要沉潜下来,细心观察,并客观描述又富于文采。显然这篇做到了。深圳的城中村,的确需要深圳作家去抒写,这是一种真实的记录,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成为深圳发展中的历史呈现。从作者选取的几位角色中,我们看到普通家庭的普通世相,并没有大起大落大苦大悲,却是平常人家平常日子,他们把日子过得很努力,且幸福且珍惜。在深圳城中村,如湾厦旧村的2万个深圳活法,众生万相,无论怎么活凡努力劳作者都应获得尊重。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普通人的日子是普通而普遍的活法。感谢美女主编点评和打赏。
  • 这么长的文字,读着一点不觉得累,反而跟着作者的描述越走越远。非虚构类作品跟其他文学种类不同,除了个人的文字把握能力,还需要下笨功夫、苦功夫。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要落实到具体的人,具体的事。取不得巧。这就逼着作者必须真正沉下去,成为主人公中的一员。那些挑蚝工、环卫工、磨刀师傅,磨菜刀被描述得栩栩如生,跟作者的情怀关系巨大。尽管“情怀”这个词快被用烂了。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多谢国华兄打赏。国华兄对非虚构文体一直很支持,深以为谢。我们还在努力中。
  • 许多打工作家都喜欢习惯性地对其打工生活大倒苦水,怨天尤人,而萧相风的作品却为我们呈现出了一种别开生面、独具个性化的表达。他将写作的视角深入到了打工者这个群体。作家无意刻意去渲染打工者的苦难,在文章中大发牢骚,而是以一种客观真实的笔触,去描绘众多打工者当下生活的现状。用非常鲜活的文字,使我们刻骨铭心地感受到了打工者生活的艰难和沧海桑田的变迁。文章中那些小人物虽然鲜为人知,但却始终坚韧不拔,令人敬佩。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多谢唐兄打赏和肯定。 说得很好。不刻意渲染,不大发牢骚,而是以一种真实的笔触。小人物虽然鲜为人知,但却始终坚韧不拔。 在文中,笑声多,那是实实在在的笑。
  • 萧相风这些年与非虚构校上劲了,从2010年他以《词典:南方工业生活》获得人民文学奖,到去年他和小伙伴开设45厘米公众号,都是聚焦于非虚构写作。《湾厦旧村》抽取蛇口一个城中村,事无巨细地还原了外来打工者的工作与生活。没有故事核,也没有核心人物,作者贴着地面,描绘“清明上河图”式群像:渔民老谭、公司保洁罗姐、街道清洁工老许夫妇、磨刀师傅武大叔、庙祝董老伯等,三教九流,众声喧哗,总归是“深圳活法”。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或许略显琐碎,但加以流年式的关注与梳理,放在一个急骤变化的特殊时间轴里,一年、两年、三年……它的意义就显现出来了。它记载的是一段不可重现的民间史。
  • 其实文章完全可以多涉及一些层面,不要只是停留在底层和外来工上,可以正面写一下当地“土居”、土豪,那些“种房者”与收租者,先富起来的一批。
  • 多谢费兄点评和鼓励。我有些想法,也还在摸索中。其一,非虚构和小说一样,长篇和短篇写法不同。先阶段性小结一下。其二,我还在学习中。其三,非虚构是一个开放叙事。预设范围而不预设主题。再谢费兄的鼓励。
  • 嗯,非虚构是一个开放叙事,预设范围而不预设主题。这个学习了。
  • 作家是艺术家,更应该是医生,是化验者,他摘取的一个生活切片,是因果,是故事更是历史。我欣赏那样安静的、从容的记录者。他用一种真诚,记叙了普通人的“活法”。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多谢美女主席提名打赏。记录尚在路上,还在继续。多谢鼓励。
  • 一直在关注学习45厘米公众号。很佩服作者们的理想和坚持。继尔听了邻家文弹,对于非虚构文学有了进一步认识。突然想起一个词来,不一定恰当,叫“广深高速”,包括反映的广度、深度、高度和速度。如果从四个维度考量,应该都是非常出众的。作者功力了得,把略显枯燥的实证和文学手法有机结合起来,有料,有趣,有生活,有回味,有反思,形成一个自成丰饶的独特王国,欣赏迷人的风光,窥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的闪光。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广深高速,说法有意思。这可以作为我们的目标。
    • 别看了4举人2017/08/03 10:12:53
    • 分享到:
  • 买菜阿姨、渔民老谭、保洁罗姐、街道清洁老许夫妇、老许李大姐兄妹、磨刀师傅武大叔、庙祝董老伯,还有一些没有展开描写的人物构成了一幅深圳市井版《清明上河图》,描绘出充满烟火味的小人物百态生活。中文出现不少“老乡”角色,想必是为了突出深圳的人文情怀,这里不止有冰冷的高楼,还有感性的温情。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感谢阅读和点评。生存容易,生活不易。每个人都是一种生活,都值得去写。大人物的有报告文学,小人物有非虚构。
    • 吴春丽6探花2017/08/02 09:01:42
    • 分享到:
  • 人的想法还真神奇,早上的时候,突然迸发出一个念头,想要去深圳的某个地方走一走。参赛睦邻,应写出更有焦锅味的文字。意外的是,在我还没行走之前,就看到了这样一篇因行走、探访而有感而发的纪实篇。从语言的提炼上,能看出作者杠杠的刀功,不愧是搞写作的!偶然游荡到湾厦旧村,在逼仄的巷子里遇见出门买菜的重庆阿姨,在4巷一栋房前碰到老谭(重点写了老谭的蚝情壮志),这个昔日的渔村里,老谭的活法,是深圳打工者的典型!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问好吴春丽。感谢点评。 现还不熟邻家贴文方式,我以为是要分批贴的。这是其中一小部分,我要修改重贴一下。
    • 萌面侠2童生2017/08/07 09:05:46
    • 分享到:
  • 即使很长,还是一口气看完了,我想吸引我的应该就是那一种烟火味,使得我阅读和了解一个个平凡相似的小人物的生活,在作者客观的笔下,他们奋斗,或成功,或失败,他们有小市民的俗气,也有人性的温暖可亲,这才是真实的人,真实的村落,真实的中国。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多谢打赏和阅读。这个非虚构情节不够紧凑。能一口气看完,就是对作者最好的鼓励。
    • 吴春丽6探花2017/08/03 08:32:02
    • 分享到:
  • 昨天看这篇文章,显示页码是两页,今天一看,页数增多了。看来这是篇足料的纪实篇,想要看完整版,估计得用一个早上的时间去看。好吧,就冲这资深作者的来头,先赏他一个盒饭!我敬佩认真的作者。昨天看这篇文章时,就心有疑问:文章估计只帖了一小部份,还不是完整版吧?今天一看还真是的,页码加大了,看来作者是做好了充足准备的!此篇先收藏,待空时再细读!实地探访记,能写得如此精彩,除了视角的切入,也考验真功夫!学习了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艾特萧相风,我看好你哟!我知道,你不一定为大奖而来,但以我大胆地猜测,你极有可能就是那个传说中一不小心就抱走大奖的幸运者!当然,你的文字杠杠的!
  • 感谢肯定。你的感觉很准。只是一部分。昨天才补贴上去的。你的阅读,是我们写作的动力。
    • 江飞泉6探花2017/08/02 11:31:22
    • 分享到:
  • 很扎实,很质朴的非虚构作品,在公众号也看过其他几篇,都看得出务实,认真,学习了。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没想到有关注到我们45厘米公众号。感谢。该篇还没有自己的公号发过。公号后续会发其他文章。
  • 一场实地探访,老谭的传奇人生娓娓道来。他的生活是无数异乡游子真实写照。一个破旧的渔村,为何说有两万种活法?2万其实是一个数字代词,每个人的生活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每一种方式就是一个活法。可能不是最好,但至少是按着自己理想的方向进发。文章应该是没有结束吧,期待后续。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多谢点评。 一沙一世界,一人一活法。 是没有完,现在更新补上去了。
  • 补发后续建议联系工作人员更换文章哦。
  • 最近来访
  • 1布衣
  • 3星
  • 3钻
  • 我,南海边的一缕风,而已
  • 我,南海边的一缕风,而已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1
  • 33600
  • 6
  • 870
  • 我们阅读网络小说各种题材,比如穿越、宫斗、职场、言情等,故事很精彩,人物很鲜明,但总觉得会少一些什么,其语言、情节与小说的张力都不能很好地融汇贯通,创造出迷人的气息,给读者阅读带来冲击。这篇小说情节并不复杂,职场故事似曾相识,而语言与节奏把握相得益彰,呈现出一个现实与心理都趋向虚无的多向文化空间,如同昆德拉的小说一样,可此小说的重点并非叙“事”,而是造“境”、抒“情”。

    廖令鹏橘子站在樱桃旁边

    2022/9/21 11:01:52
  • 这篇成长小说刻画了一个思维活跃、生动有趣的小女孩,把她写“活”了,特别是现在二孩、三孩家庭里,孩子们如何与父母、阿姨、兄弟姐妹相处,小说站在孩子的世界作了很多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思考,既严肃又天真,给人们的启发较大。我比较欣赏小说的语言和叙事,特别是视角的转换比较成功,浑然一体。可以说,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成长小说,适合家长、老师、同龄人阅读的一本好作品。

    廖令鹏一加一不等于二

    2022/9/21 10:47:59
  • 主人公从贫苦农村出发,跨越山川湖泊,来到寸土寸金的城市打拼,持之以恒地向梦想一路高歌猛进,最后换来了命运的逆袭。 创业的道路无疑是辛酸且苦闷的,充满荆棘和坎坷。而今凝目回望,仍将感谢曾经那个不轻言放弃的自己。他人的成功无法复制,但是他人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一路走来,既要像海绵一样汲取知识,也像海绵一样挤干“水分”,脚踏实地,追求梦想,深圳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城市,创新、包容、进取是真正的深圳精神。

    胡帝我在深圳这些年

    2022/9/21 9:57:44
  • 这篇我今年读的第一篇的文章,这个小说有一股生猛的原生态气息,在我的脑垂体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生来就是一个感性动物,但我当时还是克制下提名的冲动。我的原则是要把所有的小说和文章看一个大概,才能提名……两栋楼对窗而立,无数个夜晚,他们在熄了灯的床上观摩对面投在窗子上的女人身影,一道凹凸有致的影子慰藉了他们许多个春夜……小说里的多处写实,淋漓尽致,令人忍俊不住……我始终认为爱情是人类的必须品。

    文夕​月在东山上

    2022/9/21 0:09:36
  • 今年我的提名原则也是跟陈卫华老师一样,尽量以提新面孔、年轻人和我不熟悉的作者,手中票数有限,希望鼓励到更多的新人。作者作为新生代都市人,他的笔下的人物,游刃有余地游走在数个大都市里恋爱和生活,看着都是不相干的人物,完全不同的人生,不相同的价值观,最后却都被作者巧妙地捏到了一个小说里,还是亲人情人和友人。作者说到:社会学中有一个说法,世界上任何两个人最小可以通过六个人联系起来。他在这篇小说中做到了。

    文夕​一场生活

    2022/9/20 23:31:41
  • 此文文笔流畅,语言有节奏。我最喜欢这篇文章的是语言节奏感,这种有节奏句子,读起来富有弹性,在节奏中阅读,很容易把读者带入故事情节之中,我读着读着就把自己代入角色了,为她们的故事动情,被她们的真爱所打动。我是一个完全的异性恋者,我并不了解同性之间的爱恋,但在这篇文章中,我看到她们的爱一点也比男女之间的爱逊色。深圳是“我”心中的圣山,“我”的爱人在深圳,给“我”介绍深圳,她的深圳就成了“我”的圣山。

    文夕去深圳

    2022/9/20 21:51:42
  • 历来如此,人之道与文之道异曲同工。求新,也是一种选择。写什么,怎么写都重要。所以,一个平凡的故事也能让人留心。这里,不仅仅是作家的发现,更是作家的选择,读者的期待。

    秦锦屏跨境直播:让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

    2022/9/20 14:57:27
  • 人如生活之浪,需要在时代中飞扬,在作家的发现中激昂,作者的的选题,构思,落笔都很好,如能再多讲点故事,多些生命的过往打捞,更好!

    秦锦屏禹国刚,中国证券市场拓荒牛

    2022/9/20 14:51:58
  • 一些生活的细节是可圈可点的,空间格局也有回响。 如果不代替“人物”发表意见,让“人物”自己出镜,更妙。但不失为一篇有腔调的作品。

    秦锦屏羁爱的脚本

    2022/9/20 14:34:22
  • 作者给我的感觉是一个人情练达的人。文字干净,节约,有一种泰然的气质。信手拈来的一些句子,将双城典型环境中的人生况味勾勒的从容,超然,又深入其中,张弛有度。

    秦锦屏王福田的双城生活

    2022/9/20 14:31:39
  • 以科幻的手法,让人事,现实与超现实相互交融交织,给读者提供了一种新体验。以其殊异性,形成了不可替代的形貌。略失于仓促。但不失仍是一个值得继续打磨的文本。

    秦锦屏创·城

    2022/9/20 14:26:01
  • 题材虽不新,还是容易引起共鸣。广场舞是中国特有的一个文化现象,是自发组织的,大妈大爷们精神的需要,几个主角有各自的故事,可以说多少个舞者就有多少个故事,是长篇是中篇,是几部长篇难详尽的一个大妈。我有首诗里写道,她们被老龄丈夫粗暴地赶出家门,一直在公园大唱革命歌曲!人性是复杂的,作者发现了也呈现了,可是还需要进入所谓的化境,即看山还是山。需要让他们再次粉墨登场,可以一笔带过,而避免道德优势与审判之嫌

    健字号跳广场舞的女人

    2022/9/20 14:25:46
  • 人物的命运感很强,他们在时代面前的苦与乐都在故事的兜兜转转中得以体现。这是地三鲜今年连续多篇中我个人觉得最可贵的一篇,特点保持了文章标题亮眼之外,对人物的刻画很有章法,故事也相对圆熟。

    秦锦屏飞往回南天

    2022/9/20 11:49:32
  • 好的非虚构未必是记录大事件,恰恰相反,记录个人生活里闪烁着光辉的微末故事,恰是我们作为平凡老百姓最值得做的,因为大事件自有史官记录,而我们的人生记录者只有自己。这位维修店的小老板文采如此之好,如果能多写一点、选材再种类丰富一点,你的维修杂记是能获大奖的水平。最后再把今天偶得的一句名言分享给你:有时候真实比小说更加荒诞,因为虚构是在一定逻辑下进行的,而现实往往毫无逻辑可言——马克�吐温 ​ ​​​​

    陈彻维修杂记

    2022/9/19 17:56:50
  • 这篇小说写出了人生的无常感。一切都是偶然。亲情、爱情、友情,都是那么回事,无所谓神圣与庸俗。萍水相逢本身就是理由,此外不必再寻找其他的理由。作者对人生有一种冷冷的看透,不赞美也不抨击,只是以零度情感予以叙说,如冷月照江河。语言老道,叙事精妙,很有功力。

    孙行者残鸟

    2022/9/19 14:02:24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