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补爷
  • 点击:102441评论:482017/08/03 22:05

“补爷”是李汉生的外号。这外号的来历,说来话长。

李汉生的老婆叫柳小英,小他十来岁,但不是小老婆,原配,十八九岁就跟他了。跟他这十多年里,柳小英大过五次肚子,一次人工引掉了,一次自然流产了,另三次生下来了,正养着,像三棵长在老家山里的树,一年比一年高。

为养大这仨娃,夫妻俩一直在A市某工厂打工,日子很不松活,熬更守夜还未必能准时拿到工钱,鸡毛蒜皮的事儿特多。事儿一多,人心里就堵,就想吵吵嘴啥的。比如买早餐,多买了一个包子或者少买了一个馒头,两人就可能从快餐店一路吵到车间里。吵着吵着,柳小英一屁股坐工作台上,也不管穿的是裙子还是短裤,叉开腿,露出裤叉儿,引得工友们哄堂大笑。

但吵归吵,两人从未提散伙,也可...
温馨提示:更多精彩内容,请点赞后查看...
  • 1
  • 2
  • 3
这是VIP作品,后续内容需打赏才可继续阅读!

您只需点赞10元,即享月度会员,30天内免费阅读全网作品。

  • 关键词:看补爷看社会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131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平凡点赞10(1000),共计1000
  • 2019-04-18
  • 平凡点赞10(1000),共计1000
  • 2019-04-17
  • 张尔提名10000,共计10000
  • 2017-09-04
  • 秦锦屏提名10000,共计10000
  • 2017-08-31
  • 张军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7-08-31
  • 张军提名10000,共计10000
  • 2017-08-31
  • 胡野秋提名10000,共计10000
  • 2017-08-31
  • 卫鸦打赏1000,共计1000
  • 2017-08-30
  • 无影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7-08-21
  • 无影打赏2000,共计2000
  • 2017-08-21
  • 王国华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7-08-20
  • 王国华提名10000,共计10000
  • 2017-08-19
  • 范明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7-08-18
  • 范明提名10000,共计10000
  • 2017-08-18
  • 陈卫华点赞10(1000),共计1000
  • 2017-08-11
  • 一叶打赏1000,共计1000
  • 2017-08-08
  • 江飞泉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7-08-08
  • 心柔若水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7-08-07
  • 方华吉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7-08-07
  • 520周冠打赏16000,共计16000
  • 2017-08-07
  • 秋寒打赏1000,共计1000
  • 2017-08-05
  • 曾楚桥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7-08-05
  • 谭家幺少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7-08-05
  • 游客 点赞50(5000)。
  • 2017-08-05
  • 游客 点赞10(1000)。
  • 2017-08-05
  • 游客 点赞10(1000)。
  • 2017-08-04
  • 梦蝶打赏1000,共计3000
  • 2017-08-04
  • 梦蝶打赏2000,共计2000
  • 2017-08-04
  • 刘郎打赏2000,共计2000
  • 2017-08-04
  • 无香打赏1000,共计1000
  • 2017-08-04
  • 嘲讽打赏2000,共计2000
  • 2017-08-04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张军评委2017/08/31 10:32:36
    • 分享到:
  • 段作文这篇小说《补爷》,通篇文字带着独有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一个街道办的派遣工,一个孜孜不倦的业余作家,一个长得像本区杜部长的补爷,就活生生地立在眼前。作者善于发掘真实感强的细节,是其小说的玲珑精巧处。虽然故事有些平实道来,却于平实中见复杂和细致,洞悉的是人性和微观处,透出了内心的温度。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张老师提名。
  • 最喜欢这篇小说的语言。仿佛在一群文绉绉的长衫中,突然冒出一个骨骼清奇的宋小宝。叭叭叭,叭叭叭。平铺直叙,娓娓道来,让读者欲罢不能。“补爷”是一根线,串起了基层工作的状态,和基层工作人员的日常生活。很多人都可以对号入座,找到自己的影子。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王老师。
    • 范明评委2017/08/18 11:49:17
    • 分享到:
  • 挺有意思的一个故事,故事的大背景也很接地气,机构体制改革、派遣工、街道事务等等,李汉生这位“补爷”有现实存在的影子,经过作者对人物的提炼还算饱满。陈述性的写法,小人物的日常、奔波与无奈,牵出官场多层面的展示,以及人物个体生活的状态。小说的语气不急不缓,不卑不亢,带着嘲讽的意味,似乎就是还原于一个真实的现实场景,也有线条构思的巧妙。小说稍显冗长平淡了些,但从这个角度写深圳,挺好。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范老师提名点评!目前邻家币有四万四了,至少还需要两位老师提名,邻家币才够5万,才可以在今年兑现人民币,加油吧,老师们
    • 张尔评委2017/09/04 14:07:53
    • 分享到:
  • 故事鲜活,语言细腻,结构精巧,功夫在文外。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张老师,您的这一票非常关键,让我的邻家币达到了8万,年底可兑现了
  • 有一种写作态度是“耐心”。一切的复杂和细致都自然入文,像个宽口筛子,先统统收进来,又徐徐筛出来,一遍又一遍,终于,你发现,这是粗中有细、五味杂陈的生活,是人性的探照灯,是生活的内窥镜。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秦主席提名。有5票,不错不错。
  • 啰嗦和絮叨有时候是缺点,但在小说里用好了,也许是佳构。作者许是平稳沉着,人物形象刻画精细,原来写小说也需要匠人精神的。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勘误:“作者许是平稳沉着”应为“作者叙事平稳沉着”。
  • 谢谢胡老师。每年都提名阿段,倍加感激。
  • 语言更轻松冷静了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各位大赏!请多批评!小说哈,如在雷同,实属巧合,请勿对号入座。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如有雷同……
  • 之前看老段微信,说是构思补爷小说。今日邻家见了真章,一气读完,毫无阻滞。老段擅长写底层小人物,语言富于个性,鲜活,俏皮,幽默,简洁。在精心编排的情节里,政府派遣工的酸甜苦辣涌上纸端。在流光溢彩的特区,在高大的建筑群背后,在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里,往往忽略了那些同样付出了艰辛心血的“人小物”,他们也是标本式的人物,没有太多话语权,但同样值得被书写和被尊重。老段是有心人,自己成了代言,写活了一群人。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小说断断续续写了两三个月,有一段时间感觉小说远不如生活有趣,想放弃。还好,后来接上了,接上之后得到了大家的肯定,我也欣慰了。谢谢管兄点评。天凉了,下半年少些杂事,多写两个小说。
    • 无影3秀才2017/08/21 08:40:31
    • 分享到:
  • 老段的文字一直都是清新,简洁。他基本上都是在写着生活里的艺术,如何将这种被各种世俗覆盖的艺术发掘出来,相信老段已经炉火纯青了。这篇小说很生动地展现了生活中的苟且,无奈。可惜没有机会坐一坐那辆中华……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中华有什么好坐的?才四成新,到了深圳,最好坐地铁,11号线最快。谢谢无影点评、打赏。
    • 江飞泉6探花2017/08/08 10:18:57
    • 分享到:
  • 首先恭喜老段获得周冠。必须说下,除了我自己的小说,这是我今年目前为止唯一从头到尾看完的小说——接地气,辛辣,口语化与生活化——这些老段的文字特点很好地体现在文本中。但本小说更为精妙的是构思的精巧,结尾出乎意料,但对于“补爷”的结局又在情理之中。小人物不受自身控制的无奈和心酸跃然纸上,看似峰回路转,实在走投无路。另,这小说有些自传成分,我看到了一些难免遐想的熟悉脸孔,比如老石,你懂的。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目前,它是本届小说稿中最具体可读性的,谁都可以一口气读完的
  • 小说接地气,有人情味,看得人想哭又想笑。看过作者几篇小说,佩服作者刻画人物的功力。小说中的几个主要物性格突出,却又特别有人情味。能把人物性格写到极致,写出人性,我觉得是文学作品的大美。另一个给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的语言能力超棒,简洁,三五几笔直抵人心最深处,而且,画面感特别强,适合拍一部大戏。不错,点个赞。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打赏,点评。
    • 方华吉4举人2017/08/07 00:36:46
    • 分享到:
  • 作文兄弟的《补爷》我从晚上9:30分一直读到转点,一字不拉,看得津津有味,当读到奇妙之处,不禁哈哈大笑,今晚下半夜难得入睡了。作文兄弟这篇小说实在是写尽了一个政府部门派遣工的无奈和辛酸。由于生活气息太过浓厚,我甚至分不清作文兄弟是在写小说还是在写非虚构。如小说中的老石分明就是楚桥的化身,还有文中老石那辆“中华”的小车,我就有幸坐过几次,作文兄弟写的和楚桥说的竟分毫不差。能把小说写成如此也是一奇门!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方兄辛苦了
  • 越写越长了,这篇看似人物传记,汉生从工厂工作一段时间后想靠能写几个字另谋出路,开始汉生另辟出路的寻职记,这是融入了自己的影子?写出了新的圈子的见闻经历,生活工作的变化过程,人民的名义也提到了,电视剧里面不是说这是个饿死诗人的年代吗,也是饿死作家的年代啊,想凭写作谋出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和楚桥混多了,黑色幽默和荒诞性慢慢有了影子,长得像就长得像嘛,坐在前排还摆放了人家的卡座,结果被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被打一下啥都解决了
  • 最后看似愿望达成了,其实哈都没了,当吴晓琪自称为杜夫人时,当真正的当事人决定私了时,汉生是何种心境?不同经历的人,答案或许有异。
    • 曾楚桥3秀才2017/08/04 10:12:07
    • 分享到:
  • 小说写得流畅自然,生活气息扑面而来。我虽未对号入座,但小说已经帮我对号入了座。我就是老石就是李汉生就是一个生活里的补爷,生活给了我们什么,我们只能接受,在无休止的人事纠缠中,我不过是一个影子,一个活着的别人的影子。小说有一种内在的荒诞感,充满着张力的同时,也写活了一个政府派遣工,写活了一个底层写作者,给莽莽的文学丛林又添上了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可喜可贺也。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老石开始站台了
  • 你比补爷帅气
  • 楚桥主要是对号了"主人公帅"这一条。
  • 李汉生就好像是一个我们“自己”的缩影,生活在社会底层,不减对文学的热爱,手捧文字,希望找些余温与力量改变生活,走去困境。然转入派遣工的行列中,看似公务员,待遇相差十万八千里,这境况更让人尴尬与失落。替人写文案、替人走基层,替人开会,替人挨揍......一个补字渐渐与他结缘。在挣扎中妥协,工资低没有保障的图书管理员轻易就答应了。在利益下同流合污,洗脚泡妞,冒名开会。替别人做嫁衣,一同污浊了社会风气。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柏亚利3秀才2017/08/31 12:46:54
    • 分享到:
  • 赞美好文!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柏姐,好文需要打赏
    • 姚志勇3秀才2017/08/12 06:09:41
    • 分享到:
  • 有点不敢相信这是老段写的,这文字是相当老道了,节奏有张力,故事曲折,很有都市小说的味。读小说的时候,免不了把你和楚桥代入。哎,你们这生活美得,我都好七八年没去洗过脚了。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吴晓琪还在
    • 喻敏1布衣2017/08/09 21:39:58
    • 分享到:
  • 段作文,文如其人,很会做文章,小说写得确实不错!祝福你老兄!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喻老师好
上一页12下一页 第
  • 最近来访
  • 评委
  • 4星
  • 3钻
  • 四川广安人,在《长江文艺》《作品》等发表小说若干,曾获全国青年产业工人文学奖、睦邻文学年度大奖等,广东省作协会员。
  • 四川广安人,在《长江文艺》《作品》等发表小说若干,曾获全国青年产业工人文学奖、睦邻文学年度大奖等,广东省作协会员。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127
  • 3892
  • 105
  • 22050
  • 我们阅读网络小说各种题材,比如穿越、宫斗、职场、言情等,故事很精彩,人物很鲜明,但总觉得会少一些什么,其语言、情节与小说的张力都不能很好地融汇贯通,创造出迷人的气息,给读者阅读带来冲击。这篇小说情节并不复杂,职场故事似曾相识,而语言与节奏把握相得益彰,呈现出一个现实与心理都趋向虚无的多向文化空间,如同昆德拉的小说一样,可此小说的重点并非叙“事”,而是造“境”、抒“情”。

    廖令鹏橘子站在樱桃旁边

    2022/9/21 11:01:52
  • 这篇成长小说刻画了一个思维活跃、生动有趣的小女孩,把她写“活”了,特别是现在二孩、三孩家庭里,孩子们如何与父母、阿姨、兄弟姐妹相处,小说站在孩子的世界作了很多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思考,既严肃又天真,给人们的启发较大。我比较欣赏小说的语言和叙事,特别是视角的转换比较成功,浑然一体。可以说,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成长小说,适合家长、老师、同龄人阅读的一本好作品。

    廖令鹏一加一不等于二

    2022/9/21 10:47:59
  • 主人公从贫苦农村出发,跨越山川湖泊,来到寸土寸金的城市打拼,持之以恒地向梦想一路高歌猛进,最后换来了命运的逆袭。 创业的道路无疑是辛酸且苦闷的,充满荆棘和坎坷。而今凝目回望,仍将感谢曾经那个不轻言放弃的自己。他人的成功无法复制,但是他人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一路走来,既要像海绵一样汲取知识,也像海绵一样挤干“水分”,脚踏实地,追求梦想,深圳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城市,创新、包容、进取是真正的深圳精神。

    胡帝我在深圳这些年

    2022/9/21 9:57:44
  • 这篇我今年读的第一篇的文章,这个小说有一股生猛的原生态气息,在我的脑垂体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生来就是一个感性动物,但我当时还是克制下提名的冲动。我的原则是要把所有的小说和文章看一个大概,才能提名……两栋楼对窗而立,无数个夜晚,他们在熄了灯的床上观摩对面投在窗子上的女人身影,一道凹凸有致的影子慰藉了他们许多个春夜……小说里的多处写实,淋漓尽致,令人忍俊不住……我始终认为爱情是人类的必须品。

    文夕​月在东山上

    2022/9/21 0:09:36
  • 今年我的提名原则也是跟陈卫华老师一样,尽量以提新面孔、年轻人和我不熟悉的作者,手中票数有限,希望鼓励到更多的新人。作者作为新生代都市人,他的笔下的人物,游刃有余地游走在数个大都市里恋爱和生活,看着都是不相干的人物,完全不同的人生,不相同的价值观,最后却都被作者巧妙地捏到了一个小说里,还是亲人情人和友人。作者说到:社会学中有一个说法,世界上任何两个人最小可以通过六个人联系起来。他在这篇小说中做到了。

    文夕​一场生活

    2022/9/20 23:31:41
  • 此文文笔流畅,语言有节奏。我最喜欢这篇文章的是语言节奏感,这种有节奏句子,读起来富有弹性,在节奏中阅读,很容易把读者带入故事情节之中,我读着读着就把自己代入角色了,为她们的故事动情,被她们的真爱所打动。我是一个完全的异性恋者,我并不了解同性之间的爱恋,但在这篇文章中,我看到她们的爱一点也比男女之间的爱逊色。深圳是“我”心中的圣山,“我”的爱人在深圳,给“我”介绍深圳,她的深圳就成了“我”的圣山。

    文夕去深圳

    2022/9/20 21:51:42
  • 历来如此,人之道与文之道异曲同工。求新,也是一种选择。写什么,怎么写都重要。所以,一个平凡的故事也能让人留心。这里,不仅仅是作家的发现,更是作家的选择,读者的期待。

    秦锦屏跨境直播:让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

    2022/9/20 14:57:27
  • 人如生活之浪,需要在时代中飞扬,在作家的发现中激昂,作者的的选题,构思,落笔都很好,如能再多讲点故事,多些生命的过往打捞,更好!

    秦锦屏禹国刚,中国证券市场拓荒牛

    2022/9/20 14:51:58
  • 一些生活的细节是可圈可点的,空间格局也有回响。 如果不代替“人物”发表意见,让“人物”自己出镜,更妙。但不失为一篇有腔调的作品。

    秦锦屏羁爱的脚本

    2022/9/20 14:34:22
  • 作者给我的感觉是一个人情练达的人。文字干净,节约,有一种泰然的气质。信手拈来的一些句子,将双城典型环境中的人生况味勾勒的从容,超然,又深入其中,张弛有度。

    秦锦屏王福田的双城生活

    2022/9/20 14:31:39
  • 以科幻的手法,让人事,现实与超现实相互交融交织,给读者提供了一种新体验。以其殊异性,形成了不可替代的形貌。略失于仓促。但不失仍是一个值得继续打磨的文本。

    秦锦屏创·城

    2022/9/20 14:26:01
  • 题材虽不新,还是容易引起共鸣。广场舞是中国特有的一个文化现象,是自发组织的,大妈大爷们精神的需要,几个主角有各自的故事,可以说多少个舞者就有多少个故事,是长篇是中篇,是几部长篇难详尽的一个大妈。我有首诗里写道,她们被老龄丈夫粗暴地赶出家门,一直在公园大唱革命歌曲!人性是复杂的,作者发现了也呈现了,可是还需要进入所谓的化境,即看山还是山。需要让他们再次粉墨登场,可以一笔带过,而避免道德优势与审判之嫌

    健字号跳广场舞的女人

    2022/9/20 14:25:46
  • 人物的命运感很强,他们在时代面前的苦与乐都在故事的兜兜转转中得以体现。这是地三鲜今年连续多篇中我个人觉得最可贵的一篇,特点保持了文章标题亮眼之外,对人物的刻画很有章法,故事也相对圆熟。

    秦锦屏飞往回南天

    2022/9/20 11:49:32
  • 好的非虚构未必是记录大事件,恰恰相反,记录个人生活里闪烁着光辉的微末故事,恰是我们作为平凡老百姓最值得做的,因为大事件自有史官记录,而我们的人生记录者只有自己。这位维修店的小老板文采如此之好,如果能多写一点、选材再种类丰富一点,你的维修杂记是能获大奖的水平。最后再把今天偶得的一句名言分享给你:有时候真实比小说更加荒诞,因为虚构是在一定逻辑下进行的,而现实往往毫无逻辑可言——马克�吐温 ​ ​​​​

    陈彻维修杂记

    2022/9/19 17:56:50
  • 这篇小说写出了人生的无常感。一切都是偶然。亲情、爱情、友情,都是那么回事,无所谓神圣与庸俗。萍水相逢本身就是理由,此外不必再寻找其他的理由。作者对人生有一种冷冷的看透,不赞美也不抨击,只是以零度情感予以叙说,如冷月照江河。语言老道,叙事精妙,很有功力。

    孙行者残鸟

    2022/9/19 14:02:24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