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
有些事该说就说,你带走那些秘密对谁也无益。守口如瓶多累,学会放松。你讲了不会少什么,你说了别人多一盏灯,没什么不好。
许多年前,我突然看到根在晨曦与余晖中迁徙,标题《十万大军闯深圳》。晨课,我放下报纸请教字典,才识“圳”字。那时在西安大雁塔旁某高校读书。六年后在晚风夕照中看到《百万大军下深圳》。哪料再过五年,割舍根须纠缠的岁月,我也成为此城人。好像庄子《逍遥游》与鹏城有缘,承载先哲,飞行两千多年,才找到落脚地。
蝙蝠凭声波辨路,天鸟借风力腾空。
人活什么样的时代,谁也没选择权力,就像我们无法选择父母,也无法选择出生地。有人出生,便活在二难境地,信不信由你。一茬人赶上什么时代,是人意与天意之合。张三或李四被动地从宫殿入世,他们将来负荷什么,高行与低滑,由己担当,绝无退路。只能调动生命的能量,让轮子启动。我们出发,到远方去。一方水土,给生存的养料。
感谢天地、阳光、空气和流水免费。阿门!
丁字路,直戳下梅林。生意人开店避之。
下梅林诱人,与六株古榕一座老式祠堂相关。塘郎山设置二线关,山脚处有梅林水库和千余棵老荔。地气充盈,四季不寡。早先郑氏先祖,无奈撂下河南祖地迁徙此处。郑氏祠堂始于明代,现存清代早期建筑风格。本土九十高寿的阿婆,时常坐祠堂的门墩。她说:先前有溪水,光脚捉小鱼小虾,水田里有鸟飞。我听了恍若仙景。她家住河背村路左,围面村在路右,梅林路直插49栋亲嘴楼群。懂风水的人,眼中生箭,呼啸而飞。下梅林与深圳前身(宝安)的血缘,300余年。我相中下梅林数株百年古榕,择地而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