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等信的日子里
  • 点击:118960评论:402017/08/08 22:32

趁着周末难得的闲暇时光,我打算将封锁了好几年的抽屉清理干净,不曾想竟在抽屉中发现了一封封薄薄的信笺,这实在是意外之喜。

用手拂去上面的尘埃,沉下心来一封一封细细阅读。泛黄的信纸,稚嫩得如游蛇一般的字迹,所承载的,是我童年时快乐的回忆。有些信中的内容幼稚得令我哭笑不得,有些信笺上的名字,模糊得都无法辨认,可依然不能阻挡我的思绪跟随着这信笺里的片纸只字,飘荡到几十年前的童年时光。

犹记得小的时候,也不知从何时开始,学校里兴起一阵写信交笔友的风潮。而我每天最快乐的时光,都与这封薄薄的信笺相关,写信,寄信,等信,读信……

有的时候只是三言两语,不过半页,有的时候则满满当当地写上几页,甚至还会别出心裁地在信封上贴上一张精美的贴画,仿佛它不只是信,更是难得珍贵的工艺品。还记得那些日子,我们将自己的心情打包,那薄薄的信封,压缩着我们各自的千言万语。而等到将信投入邮筒,便开始了漫长的等待。一天,两天,三天……每逢傍晚放学回家,我急匆匆跑回家的第一件事,便是打开那破旧的邮箱,看看里面是否装载让我期待已久的信笺。然而失落的时候总是多过惊喜,时常看到的景象,不过是一个空荡的邮箱罢了。

周末或放假的时候,我便会倚着窗棂,等着那一身绿装的邮递员骑着单车来到楼下,把一封封报刊、信笺投入邮箱。于是我便“蹬蹬蹬”三步并作两步地下楼,眼巴巴地看着邮递员将一大摞信笺投入各家各户的邮箱。那时,我的眼睛连眨都不敢眨,心情无比焦灼,而等到那信一封封发完,我的内心也一点一滴地失望,最后还要不甘心地朝着邮递员问上一句:“真的没有我的吗?”。也恰是因为收到朋友的信件来之不易,于是每次收到,那种喜悦之情简直难以言表。我总会小心翼翼地将信封打开,仿佛是一个珍贵的礼物。慢慢摊开信纸,舍不得一目十行,而要一字一句慢慢地细细地品读。读完后,还要将它原封不动地认真叠好,放进信封,再存放在床头柜上,以便在闲暇时候再读几遍。那些信往往不出一页,读多几遍简直可以倒背如流,可我依然乐此不疲,恨不得从那字里行间,读出弦外之音,读出千言万语。

  • 1
  • 2
这是VIP作品,后续内容需打赏才可继续阅读!

您只需点赞10元,即享月度会员,30天内免费阅读全网作品。

  • 关键词:信纸微信信息时代变迁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147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张尔提名10000,共计10000
  • 2017-09-02
  • 费新乾打赏20000,共计23000
  • 2017-09-02
  • 秦锦屏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7-09-02
  • 朱铁军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7-09-02
  • 唐兴林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7-09-02
  • 唐兴林打赏10000,共计10000
  • 2017-09-02
  • 秦锦屏提名10000,共计10000
  • 2017-08-31
  • 游客 点赞10(1000)。
  • 2017-08-31
  • 朱铁军提名10000,共计10000
  • 2017-08-31
  • 唐小林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7-08-14
  • 唐小林提名10000,共计10000
  • 2017-08-14
  • 江飞泉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7-08-12
  • 红月亮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7-08-11
  • 阿翔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7-08-11
  • Mya .点赞10(1000),共计11000
  • 2017-08-11
  • 阿翔打赏5000,共计5000
  • 2017-08-11
  • Mya .点赞100(10000),共计10000
  • 2017-08-10
  • 游客 点赞50(5000)。
  • 2017-08-10
  • 张夏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7-08-10
  • 吴春丽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7-08-09
  • 东子打赏1000,共计1000
  • 2017-08-09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这哪里是等信的日子?分明是打捞乡愁、打捞时光的滤器。留住它,留存的是一段记忆,更是一些失落的年华。点赞她,更是呼唤我们从容漫步,理理云鬓,那不仅仅是梦的脂粉、云的衣裳,更是曾经微醺的过往。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koko2017/09/01 00:15:43
    • 分享到:
  • 感谢美女**提名打赏,文学路上,幸得您一路关注、亲力搀扶栽培。办讲座、听名家、勤采风、参研讨、促进步,很多默默无闻的写手,在您的鼓励下,绽放出自信与活力
  • 如若无人提及,我几乎已经忘掉写信这种方式了。我们正不断地追求着快,高速铁路、超音速、光传播、即时通讯,人类放佛要竭尽所能地力求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抵达。从前车马信都慢,我们会说,见字如面。纸香墨浓里,是缓慢的春秋和漫长的思念,因为遥远与等待,信笺传递着的,是一份久长绵延的盼望。而如今一个视频通话,就能实现见面,再也不需要纸笔。这篇散文为我们唤醒了一份消逝的记忆,读后不禁惆怅满怀。我不知该给谁写一封信。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koko2017/08/31 21:54:43
    • 分享到:
  • 感谢朱老师提名鼓励,一直喜欢文字,对文字有着很深的情结,奈何忙于生计,少有用心在书写上。首次参加睦邻文学奖,虽抱有十二分诚意,仍然是惶恐有余。今得老师点拨赐教,定当努力奋进…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随着科技的发达,那种与我们的生活,乃至生命息息相关的书信,几乎彻底消失了。“云中谁寄锦书来”,那种爱的相思和痛苦,早已经被微信里的表情包所无情地淹没。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电饭锅煲的饭,未必赶得上老柴火的味道。与其说本文是在怀旧,倒不如说是在怀念一种遗失的真感情。饭店要好,是做出自己的味道;文章要好,是要写出自己的风格和对生活独特的感受。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koko2017/08/14 22:32:21
    • 分享到:
  • 谢谢唐老师点赞打赏,生活在科技里前行,思想在遗失中感叹,就像高科技制造出来的机器人,虽然可以更高速完成作业,却不免少了一点人肉的温度
    • 张尔评委2017/09/02 20:35:48
    • 分享到:
  • 朴实的文字与情感娓娓勾勒出集体的记忆与隐痛,既是美好的往昔,也是焦灼的当下。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koko2017/09/02 21:50:31
    • 分享到:
  • 谢谢张老师点赞打赏,人们享受着高科技带来的福祉,在瞬息万变中进进出出,容易得到也容易失去的快节奏,难免又开始怀念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那充满温度的书信…
  • 春丽说得对,现在等信成为了美好的怀念。遥想当年等编辑的用稿信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koko2017/08/09 13:57:18
    • 分享到:
  • 向您学习
  • 目前,我一月至少能收到十封信,什么卖楼的、卖保险的,还有入选世界名人、文章荣获国际级大奖的,等等。,攒起来当废纸买。
    • 唐兴林4举人2017/09/02 08:45:02
    • 分享到:
  • 这篇情真意切的文字唤起了我们曾经的记忆。鸿雁传书,这么一个具有中国国粹意义的情感交流方式,在现今时代,还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今天我们虽然很少使用书信来表达情感,但是,互联网给人们带来的新奇感,就像我们许许多多在追赶科技**潮流过程中释放过的许许多多生活方式一样,人们回过头去,还会在传统的生活方式中去追求具有永久艺术魅力和生存价值的东西。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koko2017/09/02 11:03:54
    • 分享到:
  • 谢谢唐老师提名打赏,在这个一部手机通世界的时代,光音速以其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彻底取缔了千百年传统的鸿雁传书,没有了曾经的朝夕期待,书信,渐渐变得落后而多余…
  • 读这篇文,脑海里就浮现出木心的诗“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在快节奏的一线城市如深圳,这些书信似乎离记忆渐行渐远。唯此久远而弥足珍贵。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笔友,写信,复信,等信。一快一慢之间,逝去的是一个时代,留下的也是难言的喟叹。“抛开手机,抛开电脑……陪伴家人,享受生活。”很赞成这样的生活方式。我们一直奔跑,却忘记了灵魂也能跟上。诗和远方,应在当下,在身边。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koko2017/08/12 22:47:39
    • 分享到:
  • 一矢中的,向您学习
    • 江飞泉6探花2017/08/12 11:59:21
    • 分享到:
  • 印象中,koko姐是很豪爽且热情的,从这篇文章中又看出是重情讲义气的。我也藏有很多家书,朋友来信,感觉那些手写的信笺都是沉甸甸的心。以前读书时最想的就是等待信的日子,还有拆信时的欢呼雀跃,如今,全然没有这种感觉了。现在我还偶尔会给最亲的人,写写信,但有时竟然提笔忘字,不知是时代进步让我们变笨了,还是我们的懒惰推动时代进步?其实手写的信笺更容易让人感动,更加有意外之喜,只可惜很难盼到了。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koko2017/08/12 16:40:50
    • 分享到:
  • 科技推进着时代,电脑废除了钢笔。现代人生活的方式,也随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科技里前行… 谢谢老师关注打赏
    • 阿翔2童生2017/08/11 01:19:05
    • 分享到:
  • 写信、寄信、等信……这一小小的传统在今天逐渐消失了,成为我们最深刻的记忆。这就意味着我们回不去以往,不免令人唏嘘。我至今还保留着二十年前的几封旧信件,岂是今天依靠电脑、手机简单发个邮件和短信能比得了。有时候,怀旧显得无比珍贵。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koko2017/08/11 01:25:35
    • 分享到:
  • 哇噻,拙文能获得阿翔老师点评实属荣幸!感恩鼓励
    • 红月亮5进士2017/08/10 23:00:49
    • 分享到:
  •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带给人们沟通的便捷,写信时代和家人朋友字斟句酌,一笔一划的雕琢已成为美好又难忘的记忆。想起等信的日子,望眼欲穿,迫切期待,读了KOKO的文字,脑海中竟然回想起“鸿雁传书”的日子,有甜蜜和喜悦一起涌上心头,竟是如此怀念。真情实感的文学最能打动人心,此篇行文流畅,如饮甘露,赞!因为邻家,和KOKO在深圳大剧院有一面之缘,难忘她一个拥抱欢迎远道而来的红月亮。感谢邻家,友情无限。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koko2017/08/10 23:37:26
    • 分享到:
  • 谢谢鼓励!感谢邻家的平台,能让你我牵手
    • 张夏4举人2017/08/10 15:30:53
    • 分享到:
  • 所谓故友、旧爱,蝴蝶也罢,蝎子也罢,其实都不过是时光的标本。让我们念念不忘的,也许并非某人某事,而是那永远无法再回的似水年华。现代社会,相互交流如此便捷,看似朋友遍天下,但舍得费钱打电话的,好似交情还是深一些,如果肯费笔墨费心思写书信,那真该算是生死之交了。可惜这种情形极难再出现。所以,大家对书信,不可得而心念之。此文便引发很多人的共鸣了。顶一个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koko2017/08/10 15:54:09
    • 分享到:
  • 谢谢美大才女笔下点睛,我要向您学习,多多作业,再次感谢!
  • 等信时的焦灼、读信时的忧喜,拆信时的小心翼翼,写信时的认认真真——沿着KOKO娓娓道来的文字,我仿佛又回到“手书”时代。那时,透过信纸,似乎可以看到写信人灯下伏案的模样,似乎可以感受到字里行间带着的体温,似乎可以触摸到两人之间的真情。但,一切都远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手机、短信、QQ、微信等现代化即时通讯工具,看起来把天涯变成咫尺,但规范统一、漂亮整齐的字体,最初的新鲜过后,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很快就变成冷冷的样子,在人心之间竖起一道篱栏。在这个信息泛滥的物质时代,大家似乎很难再慢下来,慢下来手写一封带着温度的信给朋友、给亲人。
  • 本文可贵之处,不仅写出了对“手书”时代的怀念,更写出了信息时代之痛。
    • koko2017/08/10 15:46:42
    • 分享到:
  • 谢谢魏老师点赞鼓励!您的点评将激励我前行,再次感谢
    • 吴春丽6探花2017/08/09 10:30:13
    • 分享到:
  • koko,你不常来发文哦,欢迎你!我也喜欢李清照的诗:“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等一身绿装的邮递员骑着单车来到家门口,是我们的经历。恨不得从那字里行间,读出弦外之音,读出千言万语,是我们对信的高度喜欢!在那些等信的日子里,虽然漫长而焦灼,但我们所能体验到的,不仅是对于翩翩书信的企盼,更多的,还有对人间真情的渴求。现在是科技时代了,网络化的时代,邮筒被人们遗弃了。等信,成为了美好的怀念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koko2017/08/09 10:41:59
    • 分享到:
  • 谢谢鼓励
  • 陈老师好文笔,一口气读完,认认真真地品读,那句句入心,真是享受,很少有散文能有这般入我的心。书信,曾经是人们交流的主要媒介,“家万抵万金”,就是这个道理,可是时代发展太快,我们接收信息的方式越来越方便,每天被各种信息轰炸,显得我们每天很忙很忙,可是,静下来回想,确实不知道自己忙了些啥。所以,多么怀念以往等信的日子,那种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的淡淡岁月,显得悠然漫长,方觉与宇宙同在,才是生命真谛。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一棠3秀才2021/08/24 23:34:23
    • 分享到:
  • 每次看到事业成功、人气高超的KOKO老师时,我都是会偷偷多看几眼,像看一件众人相捧的高级艺术品,眼里满是羡慕。今天看了陈老师的文章,被她的才气惊到了,想不到一个整天忙于事业的人,文笔这么优美雅秀,把信息时代的特色写得句句精准,叹服不已。的确,我总感觉我们的时代少了一些什么,想说出来,就是下笔茫然,拿不准心中这念,看了陈老师的文章,才知道我想说的是什么,此文已决赛入围,在此先预祝陈老师能获得大奖!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1布衣2021/08/24 18:10:38
    • 分享到:
  • 工作之余的时候时间无意看到这篇文章,给我了很深圳触动,出生在2002年的我可能很难于想象那个年代去等信的日子是一种怎样的喜悦,现在都是一个信息发达的时代,微信、视频都可以解决的。不过我也很幸运能读到这篇佳作,能够在作者的文字里去感受属于那个年代的故事,去感受书信传递的等待的幸福。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请问发表者你这篇文章是从哪里剽窃的?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koko1布衣2017/08/30 16:09:50
    • 分享到:
  • 在等信的日子里,有一种迫不及待的心情,有一份望眼欲穿的期盼,有一些欣喜若狂的澎拜… 敬请欣赏“睦邻文学”奖决赛入围作品,《在等信的日子里》,相信您会找到一种久违的感觉。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阿翔2童生2017/08/11 01:23:10
    • 分享到:
  • 写信、寄信、等信……这一小小的传统在今天逐渐消失了,成为我们最深刻的记忆。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Cool姐3秀才2017/08/11 00:10:42
    • 分享到:
  • 欣赏了。祝贺善良富贵的才女koko!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koko2017/08/11 00:34:43
    • 分享到:
  • 谢谢酷姐
上一页12下一页 第
  • 最近来访
  • koko
  • (我名即我号)
  • 1布衣
  • 3星
  • 3钻
  • 一段思绪,从生命的书签里滑落,我有心承住,却无从读起。
  • 一段思绪,从生命的书签里滑落,我有心承住,却无从读起。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12
  • 0
  • 4
  • 650
  • 这篇文章说是小说,看起来更像散文,情节跳跃,语言流畅。用诗的语言描写了三代女人。“这三个女人,既想成为和自己母亲一样的人,又拼命挣脱上一代的束缚,想做完全相反的人,她们是那样的不同又是那样的相似,”最后“她们又都变成了一株植物……”三位母亲人生完全不同,第一位母亲生了生育过度,劳累不堪。第二位母亲被计划生育,守着女儿过着没有男人的生活。到了第三位母亲没有婚育,领养了“我”,人口终于负增长了……

    文夕三个女人的植物诗

    2023/10/12 21:44:59
  • 《断尾》这个名字很哲学!断尾对于一些动物来说是生存的本能,对人来说却是智慧。在人的一生中,有许多时候需要做出断尾的抉择,尽管疼得生不如死,但是生存更重要,只有生存才有希望,对能实现理想。铅山的壁虎两耳是贯穿的,从这个耳孔望进去,可以看那只耳孔外的世界,这是一个隐喻,两耳的两边也许是两个世界,从此生望去,看到壁虎耳外的前生或者来世,公公从断尾铅山壁虎的一只耳孔看到另一只耳孔外更大的世界。他激动得大喊

    文夕断尾

    2023/10/12 20:28:35
  • “舞蹈还能这样跳,你的白腿,旋转的裙摆,实在是太漂亮了,活力四射,真的让人念念不忘呀。你就像一个五彩陀螺,在我的心头转,转来转去,就带走了我的心。”江新爱她真的成了陀螺,为了生活了为工作不停地旋转,这篇小说短而精,在小小的篇幅里道同事业、生活、爱情之中种种微妙的链接,很耐读而又给人回味无穷。

    红红的雨陀螺

    2023/10/12 13:55:24
  • 龙华四季,基实就是写她自己人生的几个阶段,成长中的快乐与哀愁,总之作者算是苦尽甘来,过的还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作者又是勤奋的,打过工,又经营着自己的店,看完了写的冬,总之也让我感觉了: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生命生活就是这样,需要反反复复地创造,反反经受考验......

    理红龙华四季

    2023/10/12 10:58:31
  • 深圳四十多年沧海桑田,荣哥的事件已没法复制,但荣哥这种精神值得讴歌赞美,这种蛮干苦苦用心的劲儿也可用在现代科技的研发上。作者的文字有力量、有嚼劲,构思缜密,一点一滴地叙述着荣哥为了求生存求发展,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写得滴水不漏,文风四平八稳,干净而有利索!

    理红荔香夜话

    2023/10/12 10:46:13
  • “三个女人的植物诗”,人非草木。但人就如草木一样,而又比草木生得活沉重,作者在舒缓的述说着如弹奏起一曲曲悲凉的曲子,一个时代同另一个时代还是有所不同,女人过得好与否,同社会的文明、时代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总之第三代女人所处的社会的进步还是超越前面的,虽然在作者笔下的文没有一一叙述,但还是读得懂的。我来读了一遍,不留句言,好像心里不踏实......

    红红的雨三个女人的植物诗

    2023/10/11 21:53:39
  • 写出了中英街的现状和历史,通过老人映照历史,通过导游写了为了追求想要的生活,而做出的不懈努力,通过水客,写了中英街的暗潮涌动,求生之艰辛。其中种种,只有海浪知道。

    昆阳森林三汲浪

    2023/10/11 17:28:42
  • 飞泉的诗一如既往的好!有力度、有高度、有气势!血脉里都流淌着对诗歌的热爱,所以他笔耕不辍。生命里不能没有光,在黑暗中,突然出现一丝亮光,生活里便有了希望。各种光充斥在飞泉的诗里,只愿飞泉拾到适合自己的光,照亮自己。不再如:你对我说,孩子,暴雨终将过去 “太阳还会绽放,像你的笑容” ......之后又 落在一片片乌黯的云层之后 那是我凋落的心.....

    红红的雨拾光者

    2023/10/11 16:26:45
  • 这篇能吸引我读下去,特别是写深圳家长的卷,写得轻松自如,也令人读来轻松活泼,不像有些人写的那些,自认为硬是道理。其实嘛,像深圳中学,那么几十个人能上清北,整人数一千七八,盲目跟风卷,还不是傻丢钱。我是看原籍是四川人的作者来认真读的,当年我伯父57年毕业于北大然后去四川教大学。 作者的文笔原浆味,不僵硬,很潇洒自如,故事与故事交织在一起,也不零乱,很干爽!

    红红的雨福田南,石厦北,石厦南

    2023/10/11 15:55:01
  • 很纯粹的思绪,诗意随诗人所描述的花朵、燕子、海鸥飞扬。诗歌有无数的表现形式,这样的唯美诗句令多数人开心,因为读来轻松,忘却了一切,没有现实的了磕绊。诗人是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所以能把日常琐碎写入诗中,并且是在开怀时写的,不信你去读“宠物狗的耳语”,写得可爱极了!哈哈......

    红红的雨日落时分的吟唱

    2023/10/11 15:41:08
  • 作者打工多年,写诗多年。她的诗来自生活,也高于了生活。工作、生活,是有点像苦瓜的滋味,但尝过苦味之后,又滋养了身心。正像苦瓜可以选择结果不结果的事,工作会苦,但可以选择乐观对待,它就变味了,平淡甚至清甜了。女诗人因为月光,便有了深度的思考,生命的节律也因为月的亏盈而潮起潮落,因月亏而心生诗,月圆梦也圆了。作者的诗越写越好。赞

    红红的雨月光里的我们

    2023/10/11 15:20:30
  • 文字如饭菜,厨师好,材料好,味道好,“三好”才算好。这篇小文有此三好。真没想到,六六作者的文字的语感——味道这么好——轻、松、醇、纯、新、鲜、透。虽不长情节,但生活、情感、品格、精神等的功夫已内涵在长长短短的句子和温情从容的对话里了。文学是人学,不光是写“人”,最重要是“人”写,“人”的精神与“写”的劳动最好是自然、和谐、统一,那么他一落笔,便有了个人的味道。文如其人是此理,六六找到了文学的钥匙。

    廖令鹏太阳下山有月光

    2023/10/11 11:23:25
  • 这是一篇很有涵养的散文佳作。其涵养,不仅体现在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不俗的艺术造诣与丰富的知识储备上,更体现在作者见天地、见苍生的通达境界中。作者文笔雅致、从容、大气,于云淡风轻、静水流深的叙述中,将自己的艺术史、心灵史、家族史与地方志乃至中国当代史融汇起来,让我读得心潮澎湃。这篇散文值得再三品读。我的10个提名指标已经用完,读到此文,忍不住赘评几句,以此表达对此文以及此文作者的敬意。

    孙行者墨点无多泪点多

    2023/10/10 23:48:04
  • 这应该算一片非虚构小说吧,报告文学似的笔调,熟悉的场景,很像是讲述的真人真事。时代背景是大家共同经历过的,主角的南漂经历,也容易让人感同身受。题材和角度虽然有点旧,但这种孜孜不倦的书写,也是值得铭记、关注和尊重的,就如同社会不能遗忘个体在时代潮流中的命运沉浮,这座城市不能忽略每个人微小的内心世界。只是小说开头入戏有点慢了,人物形象不是很立体,这可能跟笑兰写惯了散文有关,节奏感方面建议再润色一下。

    张夏远方以远

    2023/10/10 23:40:55
  • 谢龙的小说,笔调轻快、跳跃,年轻态。但又带着生活的肌理和质感,夹叙夹议转换自然。心理描写深刻而简洁,自然流露,就像不时迸出的小火花,有点个性。抑郁症能通过这种偶尔自我放逐,文艺的漂泊,在山水间行走呼吸而痊愈吗?当重新面对生活本身时,那种曾被唤醒的孤独只会更清晰,被现实的泥泞重新碾压时只会更疼痛。文学难以拯救生活,但或许可以拯救心灵。靠近,治愈不了社会人生赋予的隐疾,但或许可以解释它。

    张夏​靠近

    2023/10/10 23:18:03
  • 邻家悦读
  • 满足
  • 宋永江(言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