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
在深圳市福田区北部,风光秀丽的梅林水库南边,靠近梅林公园和梅林一村,有一片人杰地灵之福地,这就是下梅林。
“下梅林”或者说“梅林”这个名字因何而来?什么时候有了这个名字?下梅林又是何年建村?在下梅林的历史印痕里经历了哪些沧桑变故?又有怎样辉煌或者落寞的光影可以追溯……这些问题,湮没在下梅林漫长的历史烟波与尘垢中,踪迹难寻!
相传在下梅林的山水丘陵之间,山多林密,长有很多杨梅树,杨梅葳蕤成林,故曰:“梅林”。在我看来,这个“相传”应是相当靠谱的,因为在现在的下梅林,依然可以感受到山水丘陵的田园气息。下梅林北部,围绕梅林水库,龙须山、塘朗山、白眉山、大脑壳山密集分布,这也就是说,在下梅林的历史年轮里,曾经被群山包裹,有青山,有绿水,有茂林……山水交映、风光秀美,下梅林曾经是一处为群山环绕的世外仙境。试想,在如此山光水色之地,遍地生出些杨梅,有何不可!
当然,“梅林”之名的来源,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说的是下梅林郑氏一世祖郑子忠特别喜爱杨梅,还因此得了一个“喜梅公”的名号,“梅林”也因之成名。
但是,“梅林”或者说“下梅林”这个名称究竟起于何时呢?
据写于清朝光绪二十五年的《上步乡尚宾祖家谱序》记载:
“我祖柏峰,为朝奉大夫,宋熙宁中,自南雄而宦游于东莞之东鉴(即今南头),遂卜宅焉。是朝奉为始迁居之一世祖也。传朝议,而至宣教,生五子,曰:仁、义、礼、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