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卷帘人
  • 点击:106378评论:522019/07/22 22:09
  • 2019年深圳市“睦邻文学奖”大奖

《百年孤独》有言:

“父母是隔在你和死亡之间的一道帘子。”

我等中年,

皆缓缓卷帘是也。



上篇——一入深圳


1,深圳,我来了

此是己亥开年初八日,午后了,临窗坐住书房,窗外大好阳光,正如这一年头,天空大致都是明媚的,和暖天气。

1997年吧,好像也是在春节之后,我暂时结束了一年有余的北漂,疲累羞惭兼有之,但总算回家了。北漂是为摇滚,之前我高中毕业,然后父母庇佑着,去到一家旱涝保收的商业单位上班,钟表眼镜店,我只专眼镜一门,从验光到磨片到配镜直至修理全手工,五年已然老手。工作不好不坏,工资不高不低,九十年代初物价递升,收入随之递增,出师之后多挣外快,可以。况且计划经济转型市场经济之际,大半还是旧气象,即便城市中心商业,也几乎朝八晚六,不兴夜市。一周六日,早晚两班,工时不过六小时,其余全是闲空,我搞乐队,无锡最早最地下自然也最不知名的摇滚乐队——麻雀。扎根地下防空洞的地下乐队,缺器材少人头从无演出机会的死磕乐队,人家在唱流行《同桌的你》,我自己写歌《雨水冲刷着每个脚印》:“雨水将每个脚印冲刷着,活着我们彼此相爱着;雨水将每个脚印冲刷着,活着我们彼此伤害着……。”授与不受,天理不容,最后我的乐队成员们也都磕去了《睡我上铺的兄弟》,观念上的时间差。终于,我决心自磕了,磕出了乐队,也磕掉了工作,辞职北漂去,摇滚乐的大本营,北京我来了。来了就瞎了,瞎着找同道,瞎着找圈子,那时迷笛学校草创,三里屯刚起酒吧,前辈的摇滚大腕精神领袖都穷得恨不能卖身,南方人的我更找不到一点活路。人有保底节操,事情做不出格,坑不来同伙,也骗不了女生,骗吃骗住骗睡,大不好意思“骨肉皮”(指混迹摇滚乐的女青年)的拥趸。

  • 1
  • 2
  • 3
这是VIP作品,后续内容需打赏才可继续阅读!

您只需点赞10元,即享月度会员,30天内免费阅读全网作品。

  • 关键词:城市故乡生活生命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5148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张军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9-09-15
  • 张军提名10000,共计10000
  • 2019-09-13
  • 孙行者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9-09-11
  • 孙行者提名10000,共计10000
  • 2019-09-11
  • 秦锦屏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9-09-09
  • 秦锦屏提名10000,共计10000
  • 2019-09-07
  • 胡野秋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9-09-04
  • 陈彻打赏2000,共计2000
  • 2019-09-03
  • 胡野秋提名10000,共计10000
  • 2019-09-02
  • 费新乾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9-08-27
  • 朱正安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9-08-27
  • 郭建勋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9-08-27
  • 朱正安提名10000,共计10000
  • 2019-08-26
  • 郭建勋提名10000,共计10000
  • 2019-08-26
  • 文夕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9-08-26
  • 文夕提名10000,共计10000
  • 2019-08-26
  • 费新乾提名10000,共计15000
  • 2019-08-26
  • 江飞泉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9-08-14
  • 熊宗俊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9-08-02
  • 悠悠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9-07-28
  • 笑笑书生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9-07-26
  • 笑笑书生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9-07-26
  • 悠悠打赏10000,共计10000
  • 2019-07-25
  • Enemy打赏5000,共计7000
  • 2019-07-25
  • 骨风打赏2000,共计2000
  • 2019-07-25
  • Enemy打赏2000,共计2000
  • 2019-07-25
  • 叶紫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9-07-24
  • 深圳老亨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9-07-24
  • 春风妙语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9-07-24
  • 暁霞囡打赏10000,共计10000
  • 2019-07-23
  • 繁柯打赏2000,共计2000
  • 2019-07-23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张军评委2019/09/13 22:34:49
    • 分享到:
  • 花费了较长时间才读完,两次北漂,两次南漂,会弹吉它、画漫画、写歌词、写文章,这让读者去思考人生:怎样去规划人生,发挥个人的专长,而不是率性的、被动的去生存,是有教育、启发意义的。穿插的歌词,有抒情作用。 文章很长,不耐读,可能是缺乏认真的结构安排所致。 叙述文字虽然有性情,但是太粗糙,文学艺术性较弱。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感谢,鞠躬,中秋快乐
  • 本作品有五四新文学之风致,别说在深圳文学圈,就是在中国文坛,其文风也是珍稀品种,难得!诸篇章巧妙勾连,与文字相得益彰,有痞气有雅气,有鬼味有仙味,散淡中见超然;把深圳近四十年之嬗变与种种人生况味调制在一起,变成拼盘,变成火锅,变成大杂烩,勾舌勾胃勾心,这是一个上等的文艺厨子才具备的功力。水去先生真是个鸟人,在文字的天空中飞得洒脱!挑个刺:有一些病句和语法瑕疵,伤观感,请订正。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感谢,鞠躬。
  • 你若在文字中掏了心,他便会在阅读时入了心。文字是泼洒的性情,文字也是一味药。这一通洋洋洒洒,这一通枝枝蔓蔓,大开大合,野趣横生。在密密麻麻的作者之林中孑然傲立,独成一个孤本。独成一派气象!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感谢,鞠躬
  • 这样的文字在邻家文学里应属上乘。同样是讲述自己的深圳故事,同样没有什么惊世骇俗的情节,但每一笔都显得那么扎实、妥帖,写底层生活其实也可以极尽优雅的,并非一定带着哭腔以示悲惨,也未必夹着粗话以表豪放,优雅才是汉语书写的正途。不知水去先生为谁,猜想应该也是一位散淡的文人,他的文字看似漫不经心,但处处显出功力,貌似散乱不堪,但最终又都能收拢回来。殊为不俗。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感谢,鞠躬
  • 随着水去先生卷起这一道道深圳门帘,一同跨入他的时光河流,信步游走在这个百感交集的特区都市。作者一贯漫不经心的叙述风格,信马由缰的翩跹思绪,仿佛电影的镜头伸向深圳的街头里巷,无数的脚印叠加在一起,有你的也有我的,汇聚的就是我们的深圳故事。梳理往事一梦惊觉,梦想行囊渐渐空空如也,都替换成沉重的生存行囊了。笔触兼工代写,无宏大叙事,野生蔓草丛生的落笔,人间百味皆入心入髓,一句“过岁无欺我”,叹岁月唏嘘。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感谢,鞠躬
  • 水去洋洋洒洒,事无巨细,有"清明上河图"之细腻,也有春秋笔法之写意。一开始还相对发度严谨,到后面就随意挥洒,放开来写,难免泥沙俱下,但皆可圏可点。文章忌散而繁,但水去偏写得散而繁,枝枝叶叶,一会荡起一个闲笔,堆砌一堆繁花似锦的歌词。如果修枝去叶,删繁就简,洗去泥沙,干净倒是干净了,却失了原文旁逸斜出、花团锦簇的韵味,失了野生的锐气和灵气。水去的写作成在野,有才气支撑,但要野成大家,谈何容易?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感谢,鞠躬
  • 深圳这么一个愣头青的城市,一路狂奔在主流媒体、政府工作报告的宏大叙事里,你摸不到它,像梦露的大腿。你说它没文化,它说有,因为它有钱。这是个很容易把有钱当成有文化的时代。在这样的语境下,我们的细细书写几乎是没意义的。但总得有人做些没意义的事,比如作家。《深圳卷帘人》在给我们摸一些摸得着的东西,避开宏大,回到细部,带有温度带有呼吸的细部。几年前,我说过水草淤泥的话,夸奖邻家文字的粘度和养份。至今仍是。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感谢,鞠躬
    • 文夕评委2019/08/26 11:49:17
    • 分享到:
  • 《深圳卷帘人》令我惊羡!读文若见一位江南才子,后背欣长,长发及腰,腼腆的脸庞下是一颗激荡的心,多才多艺的如歌青春纵横南北千万里。"终究大感疲累吧,泪水总是清凉"多年后不惑的才子缓卷帘,"过岁无欺我"白弄一局局,一切只在顺取,回帘后,隔帘看深圳(江湖)变又变,变再变⋯记得我读《李叔同文集》亦有过如此深动的形象,欣长的后背,长发在晨㬢中剃下,飘落,然而脸上的朝霞却是"体味至乐,人生无复大求!"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感谢,鞠躬
    • 文夕2019/08/26 22:44:46
    • 分享到:
    • 江飞泉6探花2019/08/13 23:47:17
    • 分享到:
  • “阴阳只一缣,人道御寒炎,过岁无欺我,间中缓卷帘。”在这石头记式的结尾中,我终于喘了口气,终于庆幸如果我的《葡萄入榨》放在今年,连渣都没有,这两天连续看了几篇质量极高的非虚构,顺健、李瑄、双鱼、水去、李玉……这些熟稔的朋友,纷纷掏出心来,让人应接不暇,屡屡走神——时常在想里面的那本书没看过,哪部电影或哪个地方是熟悉的,这就是非虚构的魅力,我知道你是真的,所以我会认真地查找与自己关联的痕迹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但这些并非本文的重点,作者令人惊叹的精练文笔让我感慨:水去并非浪子般的玩家啊,“嘴上无所谓,做起事来板上钉钉的狠角色”(老亨),的确如此。他的典雅精致的文字让文本容量增大不少,让我苦读两天都没有完成。
  • 他时隔八年两次入深,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结局。里面太多的私隐爆料,需要读者亲自去挖掘。我想说的是我一直以为他是个风流倜傥的公子哥,却未料到他对感情和性福之事有“迟育”之嫌,以致我阅读期间不禁莞尔
  • 这不是我想象中的“水叔叔”啊。但鉴于他出众的外形和难以自掩饰的才华,能得到如今的人生果实也在情理之中。而他的字里行间满是感恩之情,或许是文字之外给人最大的惊喜。
  • 在观照人生旅途同时,也阅鉴人生感悟,在略带伤感的语境中,许以“卷帘人”的人生馈赠。而那些隽永的歌词和旁征博引的书籍和音乐,就是最好的佐证。
  • 飞泉,评这么多,累不累啊
  • 坏叔叔啊,说累,确实因为要不断跟帖,烦死了。说不累,是因为文字太好,而且让我学到很多新知识。
    • 熊宗俊2童生2019/08/02 00:19:03
    • 分享到:
  • 断断续续,总算读完,水去兄的文字颇有古风遗韵。全篇不仅是写两次与深圳之缘,更是个人人生经历的总括,有家族的历史,更有自己三观的描述。本想以此文窥兄之情感故事,但惜墨如金,连恋爱、结婚都一笔带过。我们可谓相认多年,但真正相识是本文,由此知道你玩过摇滚,写个歌词,画过插画,著过小说,酷爱中华传统文化,却生在基督家庭,又是中医世家,人生传奇,个性有趣,确认是高冷文艺中年。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悠悠3秀才2019/07/26 19:19:51
    • 分享到:
  • 通篇读完,作者文字传递给我些许的哀伤,或似哀而不伤,很淡......作者是早懂了人生的,毎章节开头那些歌,就是佐证。最后几章节,作者悟懂人生那些肺腑感言是大白话、大实话,读进去看懂了受益匪浅。读不进去被文言绕晕。从上篇到下篇写到结婚、住入前海公寓,淡定从容就此过上美好生活,一部文艺片。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又:文中提到东门博雅书店、地王大厦后面的书城,我也经常去,如今前者已不存,不想在此重逢,一乐。水去一支如椽妙笔,写尽过往无限事,我们读之,好像也跟着他一起体验了一种别样的人生,但却完全免费,快哉。偌大深圳,帘内帘外,烟火迷离,绿肥红瘦,生张熟李,喜怒哀乐,春往秋来,一点一滴,构成这座城市的主体精神,不同于京沪纽约巴黎,却自有其魅力与意义。此正是:“阴阳只一缣,人道御寒炎,过岁无欺我,间中缓卷帘。”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鞠躬
  • 今年太忙,无暇读写,注定要错过邻家许多妙文,遗憾!昨天忙里偷闲读双鱼,今天见缝插针读水去,两种风格,两个天地,各自精彩。水去这篇,结构上以时间和自身经历巧妙切割,形成整体故事闭环,可谓精巧;行文迅疾,词句跳跃,中间穿插歌曲,仿佛电视剧中的插曲,韵味十足。文中写了自己的北漂、深漂生涯,当然主要是后者:写歌唱歌,仓库监工,书报摊,写写画画,抟砂塑器……触目皆是甜酸苦辣人间味,令人眼花缭乱而又感慨系之。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再鞠躬
    • 叶紫4举人2019/07/24 15:47:56
    • 分享到:
  • 一口气读了水去先生与众不同的入深记,从最初对深圳印象---“蟹有蟹路,虾有虾道,这是你能体会的,深圳到处黄金暗道。只是你能睁眼看到,未必就能觅其门道,所以有人发财发死,有人打工打死,当然也有人住楼,有人落得坐牢,甚至杀头掉脑。”到在深圳“我真是自寻了一条迥异道路,相较她们金鱼般生存,我鲇鱼般活着。”的相安之处。作者人生感悟至深至切,达到了哲学、**的来去由便,也许这就是活得透砌而随性的呓语。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感谢,鞠躬
  • 读完作者的入深圳记,让我真正的了解了他入深圳后的所作所为。我在2013年认识水去先生,后来也是每次文学活动与饭群的聚会上能见到他。他是很儒雅的人,读者在作品中能读到。弹吉它、画漫画、喝酒、写诗、写歌词、写文章,包括他今天的文章,每一节内容都很丰富,都用诗来开头。他两次入深圳,现在深圳结婚定居,能把它他作为故乡,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辛酸与励志的故事,他写了,看样子又会获奖,我没动笔。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感谢感谢
  • 这排版,我在电脑上反而看不清,在手机上到好看些。水去是个嘴上无所谓,做起事来板上钉钉的狠角色,这篇文字缠绵悱恻,自揭了不少隐私,让读来受益。且不论文笔,能从字里行间了解一个人、读懂一个人,明白一个人生的阅历之于另一个人生的启迪,或观照,或借镜,阅读揣摩之际,仿佛多活了一回,换一种方式将人生又经历一遭,生命的意义顿时丰富起来,充盈起来,其实才是读者的最大受益。这也是《入深圳记》的命意之所在。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修改后的排版到底好看些,推荐大家发文都使用“一键排版”。
  • 是滴
  • 每年的评委提名季,对我都很有吸引力,老亨所创办的邻家亠学社区,为众多师友提供了一个大展身手的好平台。评委们果真是火眼金睛,从海量的作品中推选出佳作。我既是邻家的老粉丝,也是水去先生在邻家的老粉丝,他发表的作品质量都很高,今看他的深圳卷帘人,让我们更多了解他的辛路历程,他的知识面很广,所以才能成为一个多才多艺人;他又是一个敢闯敢干的人,所以一路上遇到很多贵人。深圳卷帘人,走出了精彩,走出了精神。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古韵、拉杂、清傲。喜欢。我猜这一篇为本届睦邻奖之首,做个记号。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哈哈,挺好
    • 游利华2童生2019/09/06 14:09:26
    • 分享到:
  • 梅园仓库,东门博雅、笋岗、地王书城,都是我十分熟悉的地方,尤其梅园仓库,距我家五分钟,小学时天天穿过,最好的朋友父亲就是仓库运输队的。大奖之作。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游游
  • 游游,我和你意见一致,大奖之作,哈哈。
  • 挺有意思的,可以拍成纪录片或者文艺电影,配上作者写的那些歌,又是一番滋味。曾经年少轻狂,而今佛系半卷帘人,反差很有特性,面对生活的硬,我们怎能服软!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上一页12下一页 第
  • 最近来访
  • 3秀才
  • 4星
  • 3钻
  • 才学沙弥能入定,便乘竹马觅黄粱。
  • 才学沙弥能入定,便乘竹马觅黄粱。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33
  • 12447
  • 51
  • 6310
  • 这篇文章说是小说,看起来更像散文,情节跳跃,语言流畅。用诗的语言描写了三代女人。“这三个女人,既想成为和自己母亲一样的人,又拼命挣脱上一代的束缚,想做完全相反的人,她们是那样的不同又是那样的相似,”最后“她们又都变成了一株植物……”三位母亲人生完全不同,第一位母亲生了生育过度,劳累不堪。第二位母亲被计划生育,守着女儿过着没有男人的生活。到了第三位母亲没有婚育,领养了“我”,人口终于负增长了……

    文夕三个女人的植物诗

    2023/10/12 21:44:59
  • 《断尾》这个名字很哲学!断尾对于一些动物来说是生存的本能,对人来说却是智慧。在人的一生中,有许多时候需要做出断尾的抉择,尽管疼得生不如死,但是生存更重要,只有生存才有希望,对能实现理想。铅山的壁虎两耳是贯穿的,从这个耳孔望进去,可以看那只耳孔外的世界,这是一个隐喻,两耳的两边也许是两个世界,从此生望去,看到壁虎耳外的前生或者来世,公公从断尾铅山壁虎的一只耳孔看到另一只耳孔外更大的世界。他激动得大喊

    文夕断尾

    2023/10/12 20:28:35
  • “舞蹈还能这样跳,你的白腿,旋转的裙摆,实在是太漂亮了,活力四射,真的让人念念不忘呀。你就像一个五彩陀螺,在我的心头转,转来转去,就带走了我的心。”江新爱她真的成了陀螺,为了生活了为工作不停地旋转,这篇小说短而精,在小小的篇幅里道同事业、生活、爱情之中种种微妙的链接,很耐读而又给人回味无穷。

    红红的雨陀螺

    2023/10/12 13:55:24
  • 龙华四季,基实就是写她自己人生的几个阶段,成长中的快乐与哀愁,总之作者算是苦尽甘来,过的还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作者又是勤奋的,打过工,又经营着自己的店,看完了写的冬,总之也让我感觉了: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生命生活就是这样,需要反反复复地创造,反反经受考验......

    理红龙华四季

    2023/10/12 10:58:31
  • 深圳四十多年沧海桑田,荣哥的事件已没法复制,但荣哥这种精神值得讴歌赞美,这种蛮干苦苦用心的劲儿也可用在现代科技的研发上。作者的文字有力量、有嚼劲,构思缜密,一点一滴地叙述着荣哥为了求生存求发展,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写得滴水不漏,文风四平八稳,干净而有利索!

    理红荔香夜话

    2023/10/12 10:46:13
  • “三个女人的植物诗”,人非草木。但人就如草木一样,而又比草木生得活沉重,作者在舒缓的述说着如弹奏起一曲曲悲凉的曲子,一个时代同另一个时代还是有所不同,女人过得好与否,同社会的文明、时代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总之第三代女人所处的社会的进步还是超越前面的,虽然在作者笔下的文没有一一叙述,但还是读得懂的。我来读了一遍,不留句言,好像心里不踏实......

    红红的雨三个女人的植物诗

    2023/10/11 21:53:39
  • 写出了中英街的现状和历史,通过老人映照历史,通过导游写了为了追求想要的生活,而做出的不懈努力,通过水客,写了中英街的暗潮涌动,求生之艰辛。其中种种,只有海浪知道。

    昆阳森林三汲浪

    2023/10/11 17:28:42
  • 飞泉的诗一如既往的好!有力度、有高度、有气势!血脉里都流淌着对诗歌的热爱,所以他笔耕不辍。生命里不能没有光,在黑暗中,突然出现一丝亮光,生活里便有了希望。各种光充斥在飞泉的诗里,只愿飞泉拾到适合自己的光,照亮自己。不再如:你对我说,孩子,暴雨终将过去 “太阳还会绽放,像你的笑容” ......之后又 落在一片片乌黯的云层之后 那是我凋落的心.....

    红红的雨拾光者

    2023/10/11 16:26:45
  • 这篇能吸引我读下去,特别是写深圳家长的卷,写得轻松自如,也令人读来轻松活泼,不像有些人写的那些,自认为硬是道理。其实嘛,像深圳中学,那么几十个人能上清北,整人数一千七八,盲目跟风卷,还不是傻丢钱。我是看原籍是四川人的作者来认真读的,当年我伯父57年毕业于北大然后去四川教大学。 作者的文笔原浆味,不僵硬,很潇洒自如,故事与故事交织在一起,也不零乱,很干爽!

    红红的雨福田南,石厦北,石厦南

    2023/10/11 15:55:01
  • 很纯粹的思绪,诗意随诗人所描述的花朵、燕子、海鸥飞扬。诗歌有无数的表现形式,这样的唯美诗句令多数人开心,因为读来轻松,忘却了一切,没有现实的了磕绊。诗人是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所以能把日常琐碎写入诗中,并且是在开怀时写的,不信你去读“宠物狗的耳语”,写得可爱极了!哈哈......

    红红的雨日落时分的吟唱

    2023/10/11 15:41:08
  • 作者打工多年,写诗多年。她的诗来自生活,也高于了生活。工作、生活,是有点像苦瓜的滋味,但尝过苦味之后,又滋养了身心。正像苦瓜可以选择结果不结果的事,工作会苦,但可以选择乐观对待,它就变味了,平淡甚至清甜了。女诗人因为月光,便有了深度的思考,生命的节律也因为月的亏盈而潮起潮落,因月亏而心生诗,月圆梦也圆了。作者的诗越写越好。赞

    红红的雨月光里的我们

    2023/10/11 15:20:30
  • 文字如饭菜,厨师好,材料好,味道好,“三好”才算好。这篇小文有此三好。真没想到,六六作者的文字的语感——味道这么好——轻、松、醇、纯、新、鲜、透。虽不长情节,但生活、情感、品格、精神等的功夫已内涵在长长短短的句子和温情从容的对话里了。文学是人学,不光是写“人”,最重要是“人”写,“人”的精神与“写”的劳动最好是自然、和谐、统一,那么他一落笔,便有了个人的味道。文如其人是此理,六六找到了文学的钥匙。

    廖令鹏太阳下山有月光

    2023/10/11 11:23:25
  • 这是一篇很有涵养的散文佳作。其涵养,不仅体现在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不俗的艺术造诣与丰富的知识储备上,更体现在作者见天地、见苍生的通达境界中。作者文笔雅致、从容、大气,于云淡风轻、静水流深的叙述中,将自己的艺术史、心灵史、家族史与地方志乃至中国当代史融汇起来,让我读得心潮澎湃。这篇散文值得再三品读。我的10个提名指标已经用完,读到此文,忍不住赘评几句,以此表达对此文以及此文作者的敬意。

    孙行者墨点无多泪点多

    2023/10/10 23:48:04
  • 这应该算一片非虚构小说吧,报告文学似的笔调,熟悉的场景,很像是讲述的真人真事。时代背景是大家共同经历过的,主角的南漂经历,也容易让人感同身受。题材和角度虽然有点旧,但这种孜孜不倦的书写,也是值得铭记、关注和尊重的,就如同社会不能遗忘个体在时代潮流中的命运沉浮,这座城市不能忽略每个人微小的内心世界。只是小说开头入戏有点慢了,人物形象不是很立体,这可能跟笑兰写惯了散文有关,节奏感方面建议再润色一下。

    张夏远方以远

    2023/10/10 23:40:55
  • 谢龙的小说,笔调轻快、跳跃,年轻态。但又带着生活的肌理和质感,夹叙夹议转换自然。心理描写深刻而简洁,自然流露,就像不时迸出的小火花,有点个性。抑郁症能通过这种偶尔自我放逐,文艺的漂泊,在山水间行走呼吸而痊愈吗?当重新面对生活本身时,那种曾被唤醒的孤独只会更清晰,被现实的泥泞重新碾压时只会更疼痛。文学难以拯救生活,但或许可以拯救心灵。靠近,治愈不了社会人生赋予的隐疾,但或许可以解释它。

    张夏​靠近

    2023/10/10 23:18:03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