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坳背村
地理图鉴:龙岗园山坳背村
俯身于你,从窗前,过往车辆疾驰而过
披着无数型号车牌的钢铁水母
轧过时间的手骨。一路繁花
在缜密思维证明过的叶脉纹路里
醒来,于十七年前的元宵。
列车抵达你心腹,空气如清凉薄荷
光影交织的通道尽头,小型犬追逐彼此
萨摩耶、金毛、腊肠、拉布拉多
瞬速如闪电。目光所及
铮铮铁骨中铺设的鲜活樱桃
——街灯和灯笼亮起
光纤电缆分出了白昼和黄昏。
霓虹灯与元宵的炮仗提醒我
光束越发通明,夜色越发清晰;
紧握灯笼的铁的手臂被螺丝拧紧
我却将它混杂在记忆深处。
不远处的风送来的榕树叶,从树枝逃离
它从不打搅一只孤独的候鸟
我们久别重逢。
坳背村,不因此沉沦于寂寞
夕阳投射的紫色蓓蕾燃起的篝火
如古老的石英钟。
B:八卦岭
地理图鉴:福田八卦岭542栋
我在等一个灵感,一个信号
鉴于昨天我在八卦岭度过的时间
盒子般的建筑里听一个教授分享
蟑螂与鱼的裂变,它的传说并不真实
这是春季惊蛰后的一个雨天
地铁抵达八卦岭,去赶赴一场约定
意愿像火花传导着某种悬念。
午夜两点,从八卦岭回到六约
看完海王幽暗的水底世界
鱼的裂变在夜深时有了注解。
为了撅住未来的光,我守住黑暗
我必须战胜它,像战胜牙龈炎与疝气
还有童年反复无常的腮腺炎。
燃点黑色烟卷的火花,它让我吞咽黑暗
给予我重生的重量,我咀嚼它。
八卦岭是一个暗示:关于重生的欲望
命运的天平总是倾斜,我在向下的那端
总有某日,当蟑螂和鱼成为主角
它终将得以平衡。
C:车公庙
地理图鉴:福田车公庙地铁站
这是一个挑战,在车公庙中转
当一面秋光照在地铁站台
我与一个朋友在车公庙站道别。
车公庙中转站和少年宫
或购物公园没什么巨大分别
它们都是吞吐巨量匆忙的脚步
如吞噬鱼群的巨型鲸鱼。
阳光离我很近,在台风间歇期
它如野兽般迅猛。没有建筑
能容纳衣衫褴褛的人,没有事物
能抚平我孤独的悲愤之心
有时,人生迟迟进不了状态
我需要的是一个稳固的态度
见见新鲜事物,适当蛰伏
适当变成鲜活的金枪鱼
等待被捕获,成为案板上的鱼生。
或者,从深海里探出头来
如出站的人群,等待某个可期许的
蓬勃的太阳。
D:东门
地理图鉴:罗湖东门步行街
东门老街和深圳其他步行街
没有区别,一堆行走的肉体
大声吵架、讨论房地产、国际时事
某女星的官宣。这么多喧闹
充足的话题,都不足够让我
集中精神,我没有亢奋的缝隙。
这样多么无聊的日子
就如同已离去的故人碎去的
面庞,他的脸孔已在风中
去年此时,我们会晤的甜蜜负担
亦因风而散,空气中没有一丝甜味。
也没苦涩,很多关系也如此,肉体或尘世
令人生厌。熟悉的身体,语言
或气息,新鲜如鱼生的彼此
总会遁去,如枯叶黯淡的姿态
总会到来。人生至黯,总会来临,
迟早而已。职场诸多人事,多半缘浅
浅到无法一起吃一碗绵绵冰
我们如此孤独,能一起谈论一首诗
甚至,一起吃碗绵绵冰
都需要多么大的造化。
是啊,那是多么大的造化啊。
E:鹅公岭
地理图鉴:龙岗鹅公岭文化广场
在秋天的鹅公岭文化广场
我探寻你悠然的隐秘起源
顺着落日撒向灌木丛的余光。
你蔓延至南方的白昼
如晃动着水银的玻璃幕墙。
蓬勃灌木丛的肤色由墨绿转为深绿
再到暗色。霞光与霓虹转动的形状
时而如鱼鳞从罗菲鱼身上脱落
时而如马群嘶鸣掠过草原时
洁净的呼吸。广场上的秋天
和别处的秋天并无区别
秋意浓时,天上的云朵会生根
会滋养出力量,让风筝高过天空
风筝线拉扯的福祉简单至极
远处没有追风筝的人。
一群人跳着旋转的广场舞
仿佛人生不过如此,幸福而庸常。
F:飞地书局
地理图鉴:福田八卦岭工业区423栋
我为打扰他而深感抱歉。
他喝完红酒,为我签下闪耀的名字
阿拉伯字符烙下的图腾。
他是孤独的。他简约的笔迹里游弋着
游历列国的最佳范本。
他的心不属于某个省份、某个国家。
他无法透露关于任何时间的纹路
他的额头光洁如孩童。
他的笑穿透年龄的桎梏
他是迷人的,他的笑如叙利亚月季
而他的孤独包裹着宇宙
充满巨大的忧伤,它轻易将我包裹
请接收我的膝盖,我的国王
“他的爱是一座孤独的花园”
我被它照耀,并坚定地走向它的方向
在飞地书局天台的某一黄昏
这位老人给予绚丽的启示
终将被时间证明它如此神圣
G:甘坑小镇
地理图鉴:龙岗甘坑小镇圩集
在甘坑圩集某个角落
我看到前所未有的朴素风暴
琳琅的事物一路排开
花布掩映下的杜鹃花亦黯然失色。
被四分均匀折叠的草帽倒映着
夏季群星倾倒的光芒
那随风倾泻而下的遍地繁花
延伸至田间、山坳、海边。
甘坑铭刻的独有轻盈缎带和花布
在跳跃,在燃烧,在沸腾
她们是待嫁的姑娘,年少的母亲。
她们行走在曲折山路
如蝴蝶追逐羞涩的花朵。
一个女孩用手扶着帽沿飞速跑过
缎带在风中如凤凰的羽翼。
这样一个午后,我不甘轻易退出
客家市集难以言辞的序列里
有着如新生儿般的朴素
它是那样轻描淡写
却像讲述某个古老话题。
H:弘法寺
地理图鉴:罗湖仙湖弘法寺
2005年春末夏初,我犯抑郁症
毫无征兆地如墙之倾颓。
我站在弘法寺门口徘徊很久
目送形形色色的鱼,无鳍。
他们带着光晕游来游去
我也是其中一条。
我在青烟中融入鱼的海洋
却忘了游水的方法
我不知道,跨过那道门槛
我是否能跳过龙门
我一直在与人的本体作斗争
弘法寺的钟声清扬,驱逐病患
寺庙后院的三角梅亦鲜艳无比
我双手合十,为人的艰辛被吐出
心安处才是命运归宿
我不知道这是旷世的折磨还是
甜蜜的负担。许多年后,我依旧怀念
当我是一条鱼的时候,我与人之间
距离善恶,哪个更近,哪个更远
I:茵特拉根小镇
地理图鉴:盐田东部华侨城
寒风更甚于昨夜
窗外的紫荆花又落了一些
像脱离婚姻轨道的
某些朋友。
紫色的小型花瓣
有着婉约的某种骨感美
它们铺满水泥地、假山和机动车顶
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它们纷纷落下
落在茵特拉根小镇的路牙子
和台阶缝隙处,那看不见的角落
寂寞而冰寒,对抗着
这个谁也无法愉悦的冬天。
它们是我所有已经离去的亲人
此时我是孤独的,怀念他们。
而世间万象都是如此
充满寒意的暗示。谁无法告诉我们真相
如同我们处心积虑编造着
独身或离婚的理由
我们驾着孤独牌列车在某一个轨道
平常无奇,不是那么好,但似乎
也不是那么糟。
J:较场尾
地理图鉴:大鹏较场尾度假村
安静地坐在较场尾西北角
可以远眺海的墙壁之间
波光粼粼如折叠的高更作品
它时而远离我,时而向我涌来
远端的游艇靠近,认出我的孤独
它无意安慰我,始终秉持着距离
时间在试探,漫无目的的光斑嵌入
我眼前非洲菊和野蔷薇的花圃中。
嘈杂的噪音无法阻隔
如切尔诺贝利的无色核污染
荡漾在白色快艇的子弹航道
扑滚而来的碎银的海面
发射的霰弹般冲向
紧闭双眸的毫无抵挡之力的我
我皮肤的情绪告诫我
保持内心安宁远胜聒噪的污染
整个下午,我远离众人的视力可及处
一个人羞耻地享受饥饿
和孤独的心。
K:科技园
地理图鉴:南山科技园某大厦
被标注CBD的大楼玻璃闪动着
数据或科技股票的诡异曲线
我不在乎它的建筑结构。
它越恢弘,越让我感到羞耻
我必须仰望它。
它不应该呈现在我的血液里
我的骨髓里,我不该被它击倒。
但它又那么令人难忘
它记录着某个逝去的虚无一生
被感冒或失眠困扰的人
被孤独托举是一枚虚数
如家酒店的招牌
似乎记录着某种暧昧的文字
也似乎在提醒,坠落的重力加速度
不要忘记曾经的一切
而三角梅和蔷薇昭示的气息
欢喜盈门,属于大地和人世间的菜香
依然芬芳。有些人游戏人间一场
他不属于钢铁丛林
那些关于逝者的体温和鼻息
是被风吹熄的孤独灯盏。
L:六约
地理图鉴:龙岗六约社区
我坐在小区大门口:眺望来自
太阳落山带来的余晖的橘色
让我想到阿波罗的私家车。
我无法以私有岁月车轮
迎着先祖遗赠的指南车纹路
聚乙烯制作的导视牌
格外突兀:装饰、美发、烘焙、私家菜
麟恒广场偏西,最后一线光芒被收敛
我沉浸在长满小叶榕的梧桐路上
路途曲折逶迤,指向新鲜明晰
金色三角垃圾箱带着强烈启示
远方延伸出的灯光的触手
弹回挂满蔚蓝色窗帘的房间
我仿佛在两片山峦和山峦之间
高举巨斧劈开薄雾,灯光清朗
留下我勇气,推开暗夜的蛇信子
静寂苍穹下,万物安定
六约,请勿遗失我的户口本
勿忘记我准入你的通行号码牌。
M:梅林
地理图鉴:福田上梅林教堂
永恒将被分解,如某个解冻的冰块。
每一瞬息,每一分或每一秒
有限记忆洞穴里拨开的青岚
十字架高耸于教堂洁白建筑上。
神的祈求和劳动者低垂的汗水
在你加冕的隧道里,美丽的铭文
像骨刺,像冬日皲裂的手
被忽略的磨难偶尔会反酸
春天里,我的鼻酸打湿祖父的城堡
我的父亲替我祈福。
在梅林的平安夜,我唱着赞美诗
白色萨丁旋律是我最憧憬的
爱人呓语。空灵自穹顶而降
我望向圣洁的天空
幽蓝的天幕如上帝的垂帘
我数着如松子一样的星辰
它们如此静寂与安详
它们来自何方?
N:南澳
地理图鉴:大鹏南澳后窑村
这是春日的某一个清晨
一片梧桐叶恰好离开了枝丫
投向大地(落叶的天堂如此诗意)。
冒着烟的村庄在河岸站立
像一尊老人雕塑
他骨骼清奇,面目祥和
三三两两杨树立着,是未被矫饰过的人
我无需再去矫正,没有形容词或动词
可以修饰,没有字影可以重命名。
一路上,桃花瓣落地声,轻盈如
舞者的裸足。
似曾相闻的乡音从屋檐抛出
燕子呢喃的欢迎词
我足以忘记异乡人的身份
田埂上,油菜花上暂无蝴蝶飞
远山,素雅;朝阳,橘黄
白色小花朝一排炊烟敬礼
云朵绽放出婴儿的乳香
彼此不语,心照不宣。
它们在嬉笑或喟叹
或者什么都没做
而我只是一位旅人。
O:欧洲城
地理图鉴:南山沙河东路
午后风大,飒飒作响
打在墙上如万匹野马
被迪卡侬、麦德龙和宜家
围拢的视野仿佛置身域外。
城里的阳光,如顽皮的老人
与影子争夺花圃,棚架与石碣
彩旗的联合国招摇在风里
瘦弱身子如站在风口的
一位脱俗的诗人。我眼神里失去远方
被阴影吞噬的百安居广场
瞬息如落幕的演员凄凉。
圣诞树在商家门口低吟
低音小提琴弦划动指尖
来自瑞典或法兰西的天鹅绒
缠绕着温柔走向我
圣诞的雪夜,驯鹿的车没有按时
抵达。所有这些诗意,一个都没发生
云层渐低,低到高楼与我的交界处
我抬手,触及天空的肋骨与建筑的
微妙夹角,手指磕得生疼
气息在心脏与脉搏之间
来回传递,微微颤动在
这个与我毫无关系的“别处”。
P:埔厦
地理图鉴:龙岗六约埔厦路
我每天从你身上经过
埔厦,我计算不出,你的身躯多长
工厂复苏,机器开始重新轰鸣
废弃工厂的灰色围栏
红色祈福语贴满斑驳旧墙
被难掩的藩篱淹没的建筑里
它们内心的酸痛无法说出
埔厦,昔日的荣光早已褪尽
如海伦的睫毛沉入爱琴海
你曾有天使般的名字:轰鸣的维纳斯
您只需点赞10元,即享月度会员,30天内免费阅读全网作品。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回复
夜上阑珊新近发表的小散文《勒杜鹃》,弥漫着浓浓的春天气息,虽然这几天深圳正处于寒冬。文章开头并没有直接写勒杜鹃,而是用牡丹花作了一个小引子,喜欢她的大红大绿,雍容贵气。紧接着作者笔锋一转重笔写了文章的主要花卉--勒杜鹃。从深圳的深南大道、公园、写字楼、小区、城中村、小巷里、老房子,到阳台上,都可以看到它火红的身影,最后直奔主旨:那开出一簇簇的花朵,就像深圳这座城市里的打工者,来了就是深圳人。
非常感谢老亨和元罗君的抬爱与慷慨打赏。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个非比寻常的2020,疫情带给我们不一样的人生体验,我们做不了时代的英雄,但是可以用天然真挚的文字见证时代历史,记录平凡生命的轨迹。感谢邻家,让我们的生命可以在这里相交相感 。年终感言记录我们这一年的欢喜悲忧,也让我们能够在岁月轮回,新旧交替之际,让匆匆的自己能够停足顿首片刻,回望来时的路, 远眺前方的景,在心里,为自己燃一盏灯,继续上路!
阅读可以使人生更精彩,使生命更丰盈。阅读也是一门人生的必修课,有修为的人,能多经典,也能把自己读成经典。但从古至今,阅读更多是个人的事,自己的事,能够从自己阅读出发,有对阅读的喜爱出发,把推广阅读作为自己的毕生的事业——纯公益的事业来做,实在是难得,实在是了不起。到了后期,推广活动不仅停留在做几次阅读分享,办几场阅读沙龙,还能调动社会力量,联系爱心企业参与,这样就把对于阅读的公益推广做强做大了!
这个小说,来自一句玩笑话。几个文友凑一起瞎聊,我指着某说,我要写你与某某私奔。他们起哄,我就真写了。我没写他们私奔过程,这样会掉进套里。初习写作时,我明白,把假故事编真了才算成功。现在明白,小说就是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来,越复杂可能越有味道。于是,在这里,我拼命往复杂里搞,横生枝节,摁在看似简单的过程中。最后说一句,写文有时真痛快,有时真痛苦。
诚如深圳老亨所言,作品的篇幅太短了,建议写成金融系列故事。那天陈彻老师讲到,写出自身行业的独特故事,让更多的人阅读与分享。我是股票爱好者,多次持有与操盘深发展,在股市风云际会中沉浮,感慨万千,期待多一些细节描写,加长篇幅,让读者看个痛快。
那天一起坐地铁回家,聊起你的经历、你的行业,兴高竟不觉路短。我因前几年写物流行业的剧本,对这个行业了解了不少,发现这几乎是当代中国城市里最辛苦也最有希望的行业,百万物流人支撑起了整个中国的消费经济,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离不开快递、外卖,但并没有多少人了解物流人的工作原理、付出的辛苦。所有快递员一年只有春节休息3、5天,其他节假日永远无休,收入也远没有大家以为的那么高。这个行业值得大书特书,阮声,加油!
其实,在看到你文章之前,我都不知道深圳发展银行已经消失了。读了你的一系列文章之后,才了解到深圳银行业经历过如此波澜激荡的发展历程。看来任何一个行业外人只能了解到只鳞片爪,只有行内人才能深入、全面地讲出来因去果。希望能有更多行业的人都来说说自己所从事的行业,那天跟阮声一起坐地铁回家,跟他聊起他在快递业的经历,也是大开眼界。希望各行业的人来讲各行业的深圳故事,能成为2021年邻家写作的一个内容。
感谢各位倾情打赏,这或者就是写作的动力。文字搬运是个苦行僧,搬呀搬呀发现四周无一人,多孤苦,此时多么需要掌声。打赏就是。这篇小说,来自网上热传的不雅视频。都说小说是从新闻结束的地方开始,于是想哈想哈就有了这个故事。人生有很多岔道,我主观地让他们朝好的方向走。但尽管如此,人生乃然有很多条趟不过去的河。河只是一种象征,各位可以从伦理中跳出来,作另外的想象。
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文学的热爱,这样的人会活得很带劲儿,有理想有追求且一步一个脚印向上攀登着,这样的人生对于理想主义者来说就是最大的幸福。邻家聚集了一大群这样的文学爱好者,我们聚在一起单纯、热烈、美好,无论生活中遇到什么挫折、艰难、变故,只要精神世界的理想还在前方,就总能在跌倒的地方爬起来,收拾好伤口再出发。用故事点亮的城市有万家灯火的热闹,在这样的城市里生活就不会孤独。
陈老师,当初阅读了你的《被房号串起的日子》以后,我就认为你这篇文章肯定会得奖,甚至可能是获得大奖。你的文字蕴含真情,在朴实无华中,娓娓道来。文章围绕房子这一主线,从初入深圳打工,到与丈夫结缘,一个又一个和房子有关的故事,以及你的自强不息的奋斗,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教师,让我敬佩。获奖实至名归。希望在邻家看到陈老师更多的作品!
楚桥说得对,越是最痛切的亲情讲述,越是要收着写。把读者看哭的作品固然是出色的,但这一位母亲的人生应该不止令人难过,更应该有悲凉、愤怒、遗憾、思考的情绪,如果行文能把这些情绪都勾出来,那就更好了。推荐这次入决的一篇作品,赵俊的《父亲,我究竟该回忆什么》,这篇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可是不管怎么样,写自己的父母对我们来说都是异常艰难的事,因为可能要面对一个自己不愿面对的自己。让我写的话,肯定没你写得好。
很精彩的故事呀,叙述的节奏很冷静,成功地牵引了读者的兴趣。只是前面铺垫的有点多,后面拆开“包袱”又有些仓促。由于这个“青龙”始终没有出现过,其实读到中段的时候我已经有些猜到是怎么回事了,如果在这个时候加点疑似青龙的人稍微出现那么一下,会稍微打消读者的疑虑,按照作者的布局继续迷下去。其实这个“青龙”是胡伊格这个可怜的女人对爱情和生活近乎无望却执着的梦想,如果能在方面再深挖一下就更好了。拙见。
你太机智了,竟然想到了投资,真是块发财的好料啊!我太实在了,除了当评委推作品打赏,就是用这个普通账号打赏,两个号的邻家币都已经消耗殆尽。不过也是有收获的,这两个月读到了太多好作品,度过了美好的阅读时光。邻家是个温暖的所在,这里喧嚷热闹,其乐融融,很快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节日:颁奖礼,有邻家,所有文友都不孤独。
再说一句,深谢老亨多次打赏。这篇稿子的确花了点心思去写,三易其稿吧。正面强攻,侧翼包抄,最后采用此法写,觉得更好一点。你的痛苦来自于哪,你就会幻想于哪,不只是中国人,恐怕全世界人性都这样。所谓侠客,所谓清官,所谓明君,都来自于此。小说原名《臆症》《伤心洗马井》,最后才是此名,我也不知哪个好,望师友们赐教。 小说,小心谨慎地说。故事,多加点事。呵呵!
身体弱,没文化,很难改变自己的命运。少时从父,中年从夫,老来从子,是一位典型的老式传统弱势女性。这种文字,我觉得作者不必有太多的旁白和感慨,而是耐心地结合时代背景讲述母亲的一生。当然,作为儿子,在书写母亲的人生时,确实难以做到那么理性,或藏或露都有太多讲究。所以,写自己或者写至亲是技术难度很大的事儿。
这该死的甜蜜的负担呀,谁不想拥有呢。
还不错呢,整成诗集,感觉会更好的样子呢。
谢谢鼓励!
怎么说也是一件喜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