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庚子之年,非同寻常,一场突入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气势汹汹向华夏袭来。在我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逆风而行,与病魔做殊死搏斗,谱写出一曲曲抗疫壮丽篇章,为取得抗疫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我与新冠肺炎擦肩而过
2020年1月19日,我跟孩子们在外旅游。小孩对我说:妈妈,我们要提前结束旅行。医院发出紧急通知,年休假的同事没离开深圳的立即回医院上班,已经在外休假的尽快赶回来上班。于是,我们风尘仆仆从国外赶回来。在回来的旅途中,我们全程戴上口罩,尽量不吃东西,手不乱摸。虽然当时病毒还没那么迅猛传播,做好防护是对别人负责,更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
回到家里,已经是第二天凌晨4点。我们迅速打扫家里的卫生和个人卫人,进入休息状态。随着疫情的日益加重,武汉村城,我的所在地也封村。“宅家”,每个人都经历着生与死的考验,用笔记录这场疫情,具有深远的意义。
身为退休医生的我,特别关注朋友圈里的同事们,也关心我所在的社区与社康同事们的安危,于是,有了如下记录。
二:经验丰富的黄副院长
17年前,我在急救中心上班时,黄俊芳任急救中心主任。2003年5月,“非典”期间,急救中心被指定为“发热门诊”(发热隔离区)负责对整个大观澜街道发热病人的排查和治疗。当时有50多名疑似“非典”住在急救中心,所有休息的工作人员全部回去上班。年轻的黄俊芳主任凭借地硬地本领,带动全中心医护人员日夜奋战。大家穿着隔离衣,水不能多喝一口,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出色完成抗击“非典”的任务,被批准“火线入党”。记得当时还不到10天,他人瘦了10斤。
庚子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作为龙华区中心医院分管医疗业务副院长,黄俊芳再一次站在了疫情防控最前线。
1月6日,针对当时的“不明原因肺炎”,他带领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主任前往发热门诊、急诊科、呼吸内科查房,要求全体医护人员高度重视这次的疫情,统筹谋划在前。做好发热病人的管理和救治,提前储备防护物资和抗病毒药物,并开展包括全院医务人员、后勤辅助人员、安保人员的全院员工院感知识培训和督导检查。
疫情发生后,龙华区中心医院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黄俊芳与业务职能部门人员到医院重点科室进行工作部署,在急诊科改造隔离观察病房,制定了防控管理规范和工作指引。
在1月21日收治第一例留观患者时,医院已组建了一支技术过硬的临床专家团队和一支认真负责的院感防控队伍,启动感染门诊和急诊科隔离观察病房,并分批次安装集装箱病房。仅用一天时间就新建了一个有24间集装箱病房的隔离观察病区,迅速组建医护单元开展工作。
疫情期间,黄俊芳24小时不关机,随时应对突如其来的状况。随着疫情的发展,黄俊芳坚持每天上午主持召开医政工作会,统筹协调医院各部门,对防控疫情、疾病救治、发热门诊流程改造、隔离观察病区规划建设、酒店集中隔离点管理、后勤保障中发现的问题立刻处理。在广东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后,疫情期间,黄俊芳每天都要现场督导检查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制定并完善医院工作方案指引,遇到紧急事件,无论多晚立即赶往医院处置。
应对疫情,龙华区中心医院探索出分区分级分类制度、院感巡查员制度、社区联动制度、医政防疫例会制度、医政防疫24小时值守制度等一系列管理机制,许多举措在省内率先实施,规范病区工作流程,有效阻断疾病感染,受到省卫健委督导组专家肯定。
医院建立了医务人员24小时值守、日常健康巡查制度,保障留观人员的医疗安全,每天为他们定时测量体温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留观人员缓解焦虑情绪。对于出现身体不适的留观人员,安排专科医生会诊,根据病情需要派出救护车转送到医院进行专科治疗。制作中、英、韩、日文的温馨提示卡,派出精通外文的医务人员,在升级防控措施的同时,认真做好服务工作,让境外人员感受到“龙华温度”。
(二):护士先生
想记录王金朋的抗疫故事,是在庚子年的1月30日,我在美篇里看到他身着防护服站在救护车旁的留影。我在微信中留言采访他,他说:您可以来医院找我。是的,我非常想去医院看望他们,用眼睛与镜头获得最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但四处封村,想出也出不去呢。
王金朋很忙,他空隙时碌续给我留言。80后的王金朋是龙华区中心医院的护士先生。疫情期间,他了除完成社区日常危重病人的运送工作,主要承担转运疑似或确诊的新冠肺炎病人。
过年期间,在深圳打拼的人都想回家与父母团聚。疫情开始的时候正好是1月23日,科里有两位湖北同事要回家相亲跟订婚,金朋把休假名额让给了同事,他留下来值班。院前科只有4个护士,护长也跟金朋一起倒夜班。他们只能安排上一个24小时的值班制,班休一天再接着上24小时。在疫情重,人手少的情况下,每个人的压力都大。
正月初四,武汉已经封城,深圳还没实行严管,晚上还是有好多人喝酒。凌晨,金朋接到求救电话,一个年轻人醉倒在观澜汽车站的街沿边。金朋跟同事随急救车到达时,发现醉汉光着身子躺在路边,口罩也没戴。叫也叫不醒,且相当不配合。金朋只能先帮他把穿衣戴好口罩。一开始,醉汉很烦躁,觉得金朋打扰他睡觉。在金朋的耐心解释和照顾下,他清醒了好多。他说:一个人在这边过年,觉得日子很苦才喝这么多。醉汉非常感谢金朋和队友们对他帮助。
1月30日,章阁社区有一女性疑似患者。前一天,金朋的同事把她接到医院送至发热门诊隔离病房观察,等待检测结果,她半夜自己跑回了家,房东只好报警。第二天金朋穿好防护服,戴好护目镜去章阁找她。因为护目镜起雾,楼道狭窄又刚喷洒过消毒水,金朋差点滑倒。到了她家,她在收拾东西,并且一直在骂人。金朋说:请您配合一下,这是为了大家好,也是为了您好。但是她情绪很激动,口水差点吐到金朋脸上。
因为有医生要晋职称必须来院前科轮科,所以科里会有一些没经验的年轻医生。疫情刚开始那会,防护物品都很短缺,不是疑似或确诊的病人,金朋出车都尽量不穿防护服。有一次护长竺正艳跟一位来轮科的年轻医生出诊,将去的那是一家人都发热。那位年轻医生不敢去接触他们。护长朝金朋说:入党积极分子,跟着我去接他们。金朋听护士长这样召唤,立马跟她出行。金朋后来才知道那一家人都确诊为阳性,这对于只做了简单防护的金朋和同伴来说,当时真的有点后怕。
院前科是医院抢救病人的最前站,只要听到救援电话就会立即出车。因人手少,院前科实行的24小时轮值。分为主班与副班轮值。主班的车出去没归,副班的接任务立即再出去。如果主班车很久没回来,副班就可能会连续出几趟。凡是三位一体点、高速卡点、村里卡点、24个社康站,只要有发热的,都要去接。最忙碌时一天要出三十多趟车。还别提在出上堵车呀,路上的心里压力呀。
深圳的天并不冷,穿上防护服后身上热哄哄的,不一会儿全身出汗,护目镜起雾。稍不小心,就容量滑倒。出车处处充满险情,特别是危重病人,如果是路况不好,那真是心急如焚。记得是3月2日,接到电话,一高速卡点,检查到一汽车司机体温升高,当得知他一家人都要去医院做核酸检测,司机根本不配合。金朋一行人到达后,路上的车排得很长。交警、医生都在为他做劝说工作。老婆很讲理:该查就去查,对孩子和你我都有好处,你这样不走,后面的车没办法开,你想这样堵下去么金朋也下车跟司机交流,检查到是阴性就吃药,阳性就住院治疗。你还是听医生的话,跟我们车走吧。后来这司机才同意跟救护车走。金朋告诉我,还真担心司机是阳性,也怕传染给我们一行人呢。
金朋的爱人在医院肾病科工作,春节期间也是在医院值班。3岁多的孩子都是由父母照顾。本来父母应当由金朋照顾,疫情来临,忙医院的事情,家里的事务都有没时间料理。
24小时的值班,回家把个人清洁打扫完,基本是在床上度过,根本没时间跟女儿玩。有时金朋会在班上抽空隙打电话回家,女儿只要一听到电话响,就不停的叫“爸,爸”。有时候女儿拿个玩具就放在脸上,不停的叫“爸,爸爸”,看到这种情景,真让金朋内疚,但又不能放下工作呆在家。
湖北解封以后,两位同事就回来了。他们解除隔离、核酸检测阴性后就马上回来上班了。两位同事遇到什么重活累活都抢着干,觉得疫情期间没有帮忙,就尽量多做工作,让金朋非常很感动。
随着疫情渐渐减退,大家工作没那么累了。由于金朋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守抗疫一线。获得了龙华区中心医院“抗疫优秀护士”“抗疫优秀党员称号”。
(三):在隔离酒店的日子里
80后的阿博早早结束了春节假期,在第一时间写请战胜书,主动请缨投身到医院抗疫一线。
阿博在龙华区中心医院医保办上班,疫情开始,她和爱人都在医院后勤协调抗疫一线工作。当时,每个部门都显得人手紧缺,后勤也不例外。医疗物质紧张,最基本的消毒液、口罩、酒精、防护服等都要到处去找货源。1月30号,龙华区中心医院就发出红头子文件,恳请各界人士大力援助一线医护人员,基本医疗物质短缺。货源找回来也得有人管理和分发,阿博的老公就负责管理这些物质。
因为疫情,很多人没有了工作,经济上有些困难,医院会为患者先行垫付医疗费,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后来有了政策,阿博跟同事们就积极找到这些患者,按医保报销,如有不符合政策的就找各部门协商解决。
阿博与老公成天忙工作,女儿放在家里由父母照顾。想女儿了就打个电话或视频。每次回到家,女儿已经睡觉了。为了抗击“新冠肺炎”,也不能放下手中的工作,天天回家。
3月16日,根据龙华区政府及龙华区医院部署要求,在观湖园维也纳酒店建立集中隔离观察点,阿博被任命为隔离酒店驻点负责人。阿博积极响应医院号召,明确职责分工,将任务精确到人,认真落实隔离点值守巡查,定时查看隔离点人员生活起居和身体健康状况。
隔离观察点的任务是对境外输入的留学生、务工人员、湖北返回深圳者进行医学、生活、心理等服务。这么重大的任务交给后的阿博,心里的压力可想而知。
随着武汉新型冠状肺炎病例的增加,病毒潜伏期长和隐性携带病毒的可能,酒店处处充满险情,万一自己被传染又刻怎么办?在集中隔离点上班的第一天,阿博迅速建了一个名叫幸福一家人的微信群。群里有街道办人员、公安人员和医务组的成员。阿博随时观看群消息,生怕看丢了与疫情有关的重要信息,并及时将区政府发布的各类信息转发在群里,还时不时地在群里为大家加油鼓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