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南山到坪山
  • 点击:70450评论:182020/09/22 15:48

【前言:之前写了一篇千字文,讲述十年间对坪山的观念转变,老亨认为太简略了,建议我写得更详尽一些。这个“详尽”其实就要涉及到我来深圳27年的成长历程,每个深圳人的买房史、换工作史、搬家史、生娃史,都是一面又一面小小的镜子,反映出个体的人起伏跌宕的人生,要写它,就要回头去看自己。我这个人不擅长写非虚构,更不擅长对自己的生活进行百分百真实的描摹,写这样的内容,对我来说是个挑战。】


一、南山

1997年,我们在蛇口湾厦新村租住城中村农民房,月租金1200元。年底我换了工作,工资陡然从3千涨到了5千,我们两夫妻月收入达到了1万2,这个变化让来深圳后一直很苦的我们心态顿时飘了,发工资后就把钞票都装在一个信封里,用钱就去信封里摸几张。通常月初发工资,25、6号再伸手进信封摸就没有了,1万2千块钱每月不到月底就光,也没添置什么大件,无非吃吃喝喝,以及走马灯似的换那年代刚刚兴起的时髦奢侈品:手机。

那样的逍遥日子我们过了一年,终于有一天,一位师兄告诉我们:在深圳,日子不能这样过。

那位师兄40出头,贵阳人,在银行当科长,已经买了三套房子。那天我们三人坐在大排档喝了五六瓶啤酒,隔着一桌空盘,他点起一支烟看着对面的我俩,摇摇头叹口气:“唉,你俩不能这么玩一辈子啊!要买房,买了房背了房贷,才会有扎根的感觉。把根扎下来,踏踏实实生活,就会有上进心。人不可能永远年轻,年轻的时候潇洒快活,不为以后打基础,老了会后悔的。”

我们端啤酒的手有些僵住,盯着他的脸费力地理解着这番话。他接着说:“咱们在深圳过得都是加速度生活,在这里一天里创造的价值和学到的知识,在内地可能一个月也做不到、学不到。同样,这里时间也会变快,知识更新快、人才新陈代谢快。别看你们现在年轻、春风得意,但赚钱的能力可不是永远都这么强。这里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才不断涌进来,一个岗位太多人盯着,等你年纪大些,就会有更年轻的人来挤掉你,那时你如果没什么积蓄也没什么资产,在深圳拼的这些年就等于零。”他圈起手指比了个“零”给我们看。

那番话和那个零,像一记重锤砸在我们头顶,至今想起仍能感受到那个分量。

1993年,我们两个来自北方小城市、家境小康的大学毕业生,受到“邓总设计师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的南风吹拂,不甘于一眼望到退休的命运,怀着对动荡生活的好奇心来到深圳。我们没有干大事业的野心,也没有在新大陆开枝散叶的决心,甚至在来深圳三年后,我们还想过去大连、上海,再换一个城市见识更多新事物。年轻人的心性,总觉得这辈子可以一直尝试、冒险、玩,成家立业、扎根扩张,完全没想过。

现在看来,这是从小家境尚可的年轻人都有的毛病:没有危机感、没有压力,没尝过苦的滋味,也就不太积极地去追求甜。

但师兄那天提醒了我们:危机、压力、苦,不一定全是穷带来的,也有可能来自时间。时间会让人变老,老能吞噬优越感,人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从那天开始,我们才真正开始以成年人的立场去思考规划自己的人生。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深圳房价还没有起飞,虽然也不是随便就能买得起,但只要月收入达到一个程度,零首付也可以买,我们自信能负担得起,于是买了一套120多平位于南山中心区的高层小区,月供4900元。

后来的日子真跟师兄说的一样,这套房子让我们从飘在半空的生活状态落到了地上,很快经历了一方失业、双方失业、换工作收入大幅度降低、一方收入不稳定等挫折,甚至一度付不起每月按揭,又去银行改签了合同,把月供从4900改到1200……

当10年供房生涯结束后,被现实像和面一样反复捶打揉捏过的我俩已经脱胎换骨,从没有生活规划、无忧无虑的轻狂少年,彻底蜕变为谨慎、有危机感、走一步看两步的悲观中年。

这10年也是南山区房价起伏的10年,从最初跌到谷底,到2008年伴随股市暴涨的突然起飞,幅度大得令人措手不及。当年我们因嫌弃填海地风水不好,没有买蛇口后海的房子,现在那里已蹿升为全深圳仰望的富人区豪宅。南头随着高新科技园的建设,也立起了密密麻麻的高楼,我家从被荔枝林和凤凰木围绕着的幽静街道变成人流密集的喧闹中心,每天从高新园上下班的IT业人士川流不息,沿途的商业也随之发达,附近三四条食街上各地口味餐馆林立,我俩每天下班后都是约了在哪家餐馆直接见面吃饭,周末就坐上公交车去蛇口、福田寻觅更多美食,日子过得优哉游哉。

先生在房地产公司做工程管理,他的工作经历恰好见证深圳房地产业的发展。先是在蛇口做海边豪宅,然后在南山、福田做精致小户型loft,后来他们的项目逐渐延伸到宝安、龙华、龙岗、坪山。

2010年,他被调到惠州分公司。


二、惠州

2010年,当我们开着车、后备箱里装着简单的行李越过城界进入惠州时,几乎什么都没有想。

之所以决定去惠州,是因为我们需要钱。房子买了十年,一直家徒四壁,只因我们太不求上进,总想玩着过,住在南山区这个吃喝玩乐都方便的地方,家里不需要添置什么,钱也根本存不住。当他的领导说:“惠州项目在江北新区,这个新区到处都在建设,配套不够健全,消费力比较低。”我们就暗自拍了一下大腿:这就对了!我们这两双管不住挥霍的贱手就该被扔到根本买不到东西的地方,强制攒钱!

去惠州前我们拿出所有存款买了一辆12万的思域,把房子找了个中介放租,然后一身轻去了惠州。

我们在南山生活的时候,一是因为穷、二是因为懒,房子住了十年根本就没添置厨房设备。南山宜居,几乎每个社区配套都极其方便,想自己做饭,楼下就有大超市、大菜场;不想做饭,走不了几步就有一条地方口味丰富的食街。那时外卖还没兴起,我俩每天以住地周边的食街为食堂,家里根本就没开过火。

搬去惠州前我们对惠州的预期很乐观,想着离深圳就这么近,能有什么两样?可住过去才发现,不一样,太不一样了!首先饭馆的种类就让我们大感意外:只有客家菜和粤菜,除了零星的几家东北菜以外,川菜、湘菜、江浙菜、日料几乎看不到!一开始我们不敢相信,开车把整个惠州城转了个遍,真的没有!这让我们有些恐慌,在深圳已经习惯了在全国甚至全世界各种风味中浪荡,来到惠州我们甚至租了个没厨房的公寓,这要是把我们固定在每天窑鸡、酿豆腐、酿苦瓜之间……想想都要疯了。

在惠州住下去之后发现,问题不止饭馆口味单一,方方面面都跟深圳不一样。

出租车少、没有地铁、公交车也不多。这让习惯了公共交通的我被迫买了一辆自行车代步。当时江北新区连个电影院都没有,这让我这个在深圳时几乎没两天就要看一场电影的人太痛苦了。我骑自行车过江去惠城区看《阿凡达》,猎猎江风吹得我摇摇晃晃,感觉随时会掉到江里去,骑到半路吓哭了,放弃看电影转身回家。在深圳生活最苦的时候都没耽误过看电影,每个城中村周围半公里半径总能有家电影院。但住江北新区要看电影就得去惠城区,公交车一个小时也未必来一趟,为看场电影你得准备出一整天的时间,这叫个什么城市!

最让我烦躁的是惠州银行网点极少。“深圳银行网点多”这个体验,10年前如果你没怎么去过外地感受不会深,但我因为全国各地跑得比较多感受特别深刻,除了北京,即使上海在那个年代也没有深圳这样密密麻麻的银行网点。尤其是南山和福田两个区,简直五步一网点、十步一支行,这跟地区经济活跃度直接相关。惠州江北新区当时各银行只有一个网点,我交房贷在建行、股票账户在中行、水电费物管费在农行、信用卡业务在招行。那时还完全没有现在这些发达的网络银行业务,如果再加上公交不便,我的生活就雪上加霜。

2012年的年底,招行通知我得去办信用卡续期,我才发现,整个惠州都没有招商银行,于是先生提出到离惠州最近的深圳坪山新区找招行。

我们开车到了坪山,赫然发现这是个大镇子,到处是四五层的城中村建筑,高楼都没几座,开车绕了好几圈也没找到它的市中心,几条商业步行街似乎就是它的中心了。我心里有些凉,下车绕着这个“中心”细细地找,没有招商银行的影子。又上车,去比亚迪路,这里有些路宽楼高的迹象了,但也没有招行。穿过东纵路来到一家天虹商场,我又燃起了希望,但绕楼三匝,没有招行。

我站在天虹门口简直不敢相信:深圳的地方!竟然!没有!招商银行!

离开坪山后我气哼哼地回头对这个大镇子说了一句:破地方,我再也不来了!

那天我们在龙岗总算找到了一家招行,把事儿给办了。

在惠州那三年我牢骚满腹,惠州好歹也是个地级市,竟然这么落后!后来去过更多国内大城市,我得出结论:不光是惠州,这些城市都比深圳少了一样精神就是海纳百川。深圳的包容性和丰富性,是深圳人从全中国、全世界带来的,这种包容性和丰富性没有任何包袱,只要你从外面带来,就能在这里轻松落地,没有本地势力排挤你、压迫你,“来了就是深圳人”的核心要义是只有你自己有权为自己设计在这个城市的生活方式,没有现成的模式供你照搬。你享受空前自由同时也必须承受空前的压力,深圳就是每个深圳人DIY出来的生活方式形成的一种总的生活方式。它看似乱糟糟没有章法,其实拥有巨大的生机和活力,无论被什么力量打压,它都能很快按照它自身的规律顽强地回到原来的轨道上去。它也把这个城市的人变得更顽强、更有可塑性。在这里你也许感觉压力大得喘不过气来、想离开,但离开这里后你会无比怀念这种生活方式,因为它让你每时每刻都得面对真实的自己。

从某种角度来说,你是怎样的一个人,深圳就是怎样的一座城。

在惠州过了三年简约朴素的生活,终于攒下钱了。从存折上只剩个位数离开深圳,到三年后回到深圳存款达到六位数,强制攒钱的计划圆满成功。我也从基本不会做饭进阶成厨房达人,家里来客人甚至能轻松整出一桌菜。这皆因在惠州不甘屈从于吃窑鸡和酿苦瓜。

我们从住在120多平自购的大房子里没有厨房,到60平米租住房里也购置了全套厨房设备,这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改变,更是两个从飘在天上过潇洒生活的人终于落在地面、决心踏踏实实接受烟火人生的历程,我们又成长了。

惠州项目做了两年半,总公司在坪山买了一块地,先生被从惠州调到坪山。


三、坪山

再次站在坪山“市中心”,那两条支着奇奇怪怪架子的步行街街口,我无言苦笑。好吧,起码这是深圳,我大不了打车去龙岗找川菜吃。

  • 1
  • 2
1/2页上一页12下一页
  • 关键词:坪山成长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54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黄元罗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7-25
  • 方华吉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0-10-03
  • 520周冠打赏37000,共计37000
  • 2020-09-28
  • 谢龙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0-09-23
  • 谢龙打赏2000,共计2000
  • 2020-09-23
  • 悠悠打赏2000,共计2000
  • 2020-09-22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黄元罗5进士2021/07/25 08:33:34
    • 分享到:
  • 文章篇幅虽然不长,内容却丰富多彩,故事也细密、周到,给人的感觉就是,它更像一部激励异乡人如何在类似深圳这样的大城市立足、扎根的“逐梦史”。也许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句话很亲切、很有归属感,其实,深圳是一座稍微不努力就吃不上饭的城市。就像我们在这篇文章里,看到的只是作者夫妇俩光鲜亮丽的一面,却不知道他俩曾经有多努力?付出了多少?以及经历的种种辛酸。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方华吉4举人2020/09/30 19:21:16
    • 分享到:
  • 《从南山到坪山》我从头至尾一字不漏地阅毕。陈彻,不愧是睦邻文学首届大奖的得主,无论是取材,还是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皆拿捏得非常到位。这种非虚构,非常难写,写重了,就会显啰嗦,写轻了,就会有意犹未尽之嫌。而从内容上来说,非虚构是要把作者的心交给读者的,容不得虚构,文章一虚,就泄了气势,更会让读者生厌。作者真的是把心交给读者了,文中披露了许多闯深圳的艰辛和自己的经验之谈,这才是真实的自我,大写的我。赞!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陈彻2020/10/05 14:22:41
    • 分享到:
  • 过奖了,多谢!写非虚构我还得跟你们这些大家学习,你那篇《行走在深圳》就是我读过多次的榜样。
    • 谢龙2童生2020/09/23 22:51:11
    • 分享到:
  • “深圳的包容性和丰富性,是深圳人从全中国、全世界带来的,这种包容性和丰富性没有任何包袱,只要你从外面带来,就能在这里轻松落地,没有本地势力排挤你、压迫你,“来了就是深圳人”的核心要义是只有你自己有权为自己设计在这个城市的生活方式,没有现成的模式供你照搬。”——这也是为什么年轻人前赴后继奔向深圳的原因吧!另外,我对吃的要求不高,觉得窑鸡、酿豆腐、酿苦瓜已经很好吃了!看到了一个原来不了解的坪山!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陈彻2020/09/24 14:49:29
    • 分享到:
  • 哪天过来坪山我请你吃!我们去惠州生活之前就去过惠州几次,都是那边的朋友请我们吃客家菜,已经对客家菜有刻板印象了。在惠州吃了三年窑鸡后着实怕了。不过这几年在坪山又吃到新客家菜,感觉好多了
    • 谢龙2020/09/24 21:31:59
    • 分享到:
  • 哈哈,好,先谢谢陈老师
  • 陈彻老师这篇文章,再续一个南山和坪山这三年疫情下的对比,坪山和不折腾和南山全员测相比,还有每一轮全市封控都是坪山最先解封,那么对坪山的幸福感和认同感又会上升20%的满意度。。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陈彻2022/09/23 16:04:57
    • 分享到:
  • 其实承认坪山经济活力不如其他区就对了,确实坪山安静平和流动性差,让坪山人民拥有了全深圳唯一“纯洁”的绿码
    • 吴继磊3秀才2021/10/19 00:37:27
    • 分享到:
  • 二刷彻姐这篇《从南山到坪山》,对人的流动与城的变迁之间的奇妙关系有了更深的体悟。打我上大学起,就梦想在深圳拥有自己的房子,为了这个梦想,我跋涉了十年。我的祖辈是农民,父辈是教师,除了受到较好教育,我别无长物。能在深圳扎根,纯属幸运。读到对惠州江北区的描写,又不由感叹光阴如箭。去过江北多回,那里已初现繁华。后来因为喜欢大亚湾的环境,我入手了第二套房子。期待开启深惠双城体验,并感受扩展后的心灵空间。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别看了4举人2020/09/23 11:21:58
    • 分享到:
  • 即使月光,我依然选择深圳,这里有太多的可能,等着我们去探索。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陈彻2020/09/23 14:52:44
    • 分享到:
  • 同意。不确定性就是深圳生活最大的魅力。
  • 当南山房价疯狂冲破10万大关之时,坪山却才刚刚到达2万。南山只有少数豪宅居民可以享受宽阔的楼间距、大面积的绿化,大部分普通居民只能在老旧住宅区里为停车、活动空间日日忧心,它的发展空间已经越来越小。而坪山却坐拥深圳最丰富的土地资源,总有一天,南山人想换一套新房子,就不得不想到坪山。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坪山房价已经4万,快摁不住了
    • 陈彻2020/09/23 14:51:55
    • 分享到:
  • 但2014年上半年的时候确实还不到2万。当时风声都是唱衰房价、赌房价要下跌,哪知道2014年底就二次腾飞了深圳这个房价啊,真是悬在每个深圳人头顶最雪亮的一柄利刃。
  • 师兄那天提醒了我们:危机、压力、苦,不一定全是穷带来的,也有可能来自时间。时间会让人变老,老能吞噬优越感,人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一篇好文,总是精彩纷呈
  • 深圳就是每个深圳人DIY出来的生活方式形成的一种总的生活方式。它看似乱糟糟没有章法,其实拥有巨大的生机和活力,无论被什么力量打压,它都能很快按照它自身的规律顽强地回到原来的轨道上去。它也把这个城市的人变得更顽强、更有可塑性。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很多为深圳做包装的广告公司总是没灵感,因为他们总在图文设计里转圈,没能到深圳文学里发掘
  • 最近来访
  • 4举人
  • 4星
  • 3钻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122
  • 0
  • 18
  • 11220
  • 这篇文章说是小说,看起来更像散文,情节跳跃,语言流畅。用诗的语言描写了三代女人。“这三个女人,既想成为和自己母亲一样的人,又拼命挣脱上一代的束缚,想做完全相反的人,她们是那样的不同又是那样的相似,”最后“她们又都变成了一株植物……”三位母亲人生完全不同,第一位母亲生了生育过度,劳累不堪。第二位母亲被计划生育,守着女儿过着没有男人的生活。到了第三位母亲没有婚育,领养了“我”,人口终于负增长了……

    文夕三个女人的植物诗

    2023/10/12 21:44:59
  • 《断尾》这个名字很哲学!断尾对于一些动物来说是生存的本能,对人来说却是智慧。在人的一生中,有许多时候需要做出断尾的抉择,尽管疼得生不如死,但是生存更重要,只有生存才有希望,对能实现理想。铅山的壁虎两耳是贯穿的,从这个耳孔望进去,可以看那只耳孔外的世界,这是一个隐喻,两耳的两边也许是两个世界,从此生望去,看到壁虎耳外的前生或者来世,公公从断尾铅山壁虎的一只耳孔看到另一只耳孔外更大的世界。他激动得大喊

    文夕断尾

    2023/10/12 20:28:35
  • “舞蹈还能这样跳,你的白腿,旋转的裙摆,实在是太漂亮了,活力四射,真的让人念念不忘呀。你就像一个五彩陀螺,在我的心头转,转来转去,就带走了我的心。”江新爱她真的成了陀螺,为了生活了为工作不停地旋转,这篇小说短而精,在小小的篇幅里道同事业、生活、爱情之中种种微妙的链接,很耐读而又给人回味无穷。

    红红的雨陀螺

    2023/10/12 13:55:24
  • 龙华四季,基实就是写她自己人生的几个阶段,成长中的快乐与哀愁,总之作者算是苦尽甘来,过的还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作者又是勤奋的,打过工,又经营着自己的店,看完了写的冬,总之也让我感觉了: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生命生活就是这样,需要反反复复地创造,反反经受考验......

    理红龙华四季

    2023/10/12 10:58:31
  • 深圳四十多年沧海桑田,荣哥的事件已没法复制,但荣哥这种精神值得讴歌赞美,这种蛮干苦苦用心的劲儿也可用在现代科技的研发上。作者的文字有力量、有嚼劲,构思缜密,一点一滴地叙述着荣哥为了求生存求发展,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写得滴水不漏,文风四平八稳,干净而有利索!

    理红荔香夜话

    2023/10/12 10:46:13
  • “三个女人的植物诗”,人非草木。但人就如草木一样,而又比草木生得活沉重,作者在舒缓的述说着如弹奏起一曲曲悲凉的曲子,一个时代同另一个时代还是有所不同,女人过得好与否,同社会的文明、时代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总之第三代女人所处的社会的进步还是超越前面的,虽然在作者笔下的文没有一一叙述,但还是读得懂的。我来读了一遍,不留句言,好像心里不踏实......

    红红的雨三个女人的植物诗

    2023/10/11 21:53:39
  • 写出了中英街的现状和历史,通过老人映照历史,通过导游写了为了追求想要的生活,而做出的不懈努力,通过水客,写了中英街的暗潮涌动,求生之艰辛。其中种种,只有海浪知道。

    昆阳森林三汲浪

    2023/10/11 17:28:42
  • 飞泉的诗一如既往的好!有力度、有高度、有气势!血脉里都流淌着对诗歌的热爱,所以他笔耕不辍。生命里不能没有光,在黑暗中,突然出现一丝亮光,生活里便有了希望。各种光充斥在飞泉的诗里,只愿飞泉拾到适合自己的光,照亮自己。不再如:你对我说,孩子,暴雨终将过去 “太阳还会绽放,像你的笑容” ......之后又 落在一片片乌黯的云层之后 那是我凋落的心.....

    红红的雨拾光者

    2023/10/11 16:26:45
  • 这篇能吸引我读下去,特别是写深圳家长的卷,写得轻松自如,也令人读来轻松活泼,不像有些人写的那些,自认为硬是道理。其实嘛,像深圳中学,那么几十个人能上清北,整人数一千七八,盲目跟风卷,还不是傻丢钱。我是看原籍是四川人的作者来认真读的,当年我伯父57年毕业于北大然后去四川教大学。 作者的文笔原浆味,不僵硬,很潇洒自如,故事与故事交织在一起,也不零乱,很干爽!

    红红的雨福田南,石厦北,石厦南

    2023/10/11 15:55:01
  • 很纯粹的思绪,诗意随诗人所描述的花朵、燕子、海鸥飞扬。诗歌有无数的表现形式,这样的唯美诗句令多数人开心,因为读来轻松,忘却了一切,没有现实的了磕绊。诗人是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所以能把日常琐碎写入诗中,并且是在开怀时写的,不信你去读“宠物狗的耳语”,写得可爱极了!哈哈......

    红红的雨日落时分的吟唱

    2023/10/11 15:41:08
  • 作者打工多年,写诗多年。她的诗来自生活,也高于了生活。工作、生活,是有点像苦瓜的滋味,但尝过苦味之后,又滋养了身心。正像苦瓜可以选择结果不结果的事,工作会苦,但可以选择乐观对待,它就变味了,平淡甚至清甜了。女诗人因为月光,便有了深度的思考,生命的节律也因为月的亏盈而潮起潮落,因月亏而心生诗,月圆梦也圆了。作者的诗越写越好。赞

    红红的雨月光里的我们

    2023/10/11 15:20:30
  • 文字如饭菜,厨师好,材料好,味道好,“三好”才算好。这篇小文有此三好。真没想到,六六作者的文字的语感——味道这么好——轻、松、醇、纯、新、鲜、透。虽不长情节,但生活、情感、品格、精神等的功夫已内涵在长长短短的句子和温情从容的对话里了。文学是人学,不光是写“人”,最重要是“人”写,“人”的精神与“写”的劳动最好是自然、和谐、统一,那么他一落笔,便有了个人的味道。文如其人是此理,六六找到了文学的钥匙。

    廖令鹏太阳下山有月光

    2023/10/11 11:23:25
  • 这是一篇很有涵养的散文佳作。其涵养,不仅体现在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不俗的艺术造诣与丰富的知识储备上,更体现在作者见天地、见苍生的通达境界中。作者文笔雅致、从容、大气,于云淡风轻、静水流深的叙述中,将自己的艺术史、心灵史、家族史与地方志乃至中国当代史融汇起来,让我读得心潮澎湃。这篇散文值得再三品读。我的10个提名指标已经用完,读到此文,忍不住赘评几句,以此表达对此文以及此文作者的敬意。

    孙行者墨点无多泪点多

    2023/10/10 23:48:04
  • 这应该算一片非虚构小说吧,报告文学似的笔调,熟悉的场景,很像是讲述的真人真事。时代背景是大家共同经历过的,主角的南漂经历,也容易让人感同身受。题材和角度虽然有点旧,但这种孜孜不倦的书写,也是值得铭记、关注和尊重的,就如同社会不能遗忘个体在时代潮流中的命运沉浮,这座城市不能忽略每个人微小的内心世界。只是小说开头入戏有点慢了,人物形象不是很立体,这可能跟笑兰写惯了散文有关,节奏感方面建议再润色一下。

    张夏远方以远

    2023/10/10 23:40:55
  • 谢龙的小说,笔调轻快、跳跃,年轻态。但又带着生活的肌理和质感,夹叙夹议转换自然。心理描写深刻而简洁,自然流露,就像不时迸出的小火花,有点个性。抑郁症能通过这种偶尔自我放逐,文艺的漂泊,在山水间行走呼吸而痊愈吗?当重新面对生活本身时,那种曾被唤醒的孤独只会更清晰,被现实的泥泞重新碾压时只会更疼痛。文学难以拯救生活,但或许可以拯救心灵。靠近,治愈不了社会人生赋予的隐疾,但或许可以解释它。

    张夏​靠近

    2023/10/10 23:18:03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