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母亲的一切
  • 点击:68117评论:122020/10/27 20:39

母亲算是童养媳。为什么说“算是”呢,因一开始并非当作童养媳来养的。祖母曾连续生了三四个孩子,都没能养起,尤其大伯父四六年生人,据说聪明伶俐,可惜夭折了。经高人指点,要抱养外姓女儿来冲喜。于是,母亲成了祖母抱养的第一个“女儿”。之后,父亲和姑姑叔叔们就相继到来。命苦的祖母生了十个孩子,也就养了父亲和两个姑姑,加上母亲,祖母总算有四个孩子,家庭开始热闹活络起来。

孩子多了未必是好事,在那个众所周知的艰苦年代,大多数家庭都过得艰难。对于我们家而言,更是如此。按照当时说法,我们家是地主之家,子女属于黑五类。早在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曾曾祖父置办了不少房屋、田产,最多是光房屋就有十余间。曾祖能干善理财,投资不少生意,还会杀猪宰牛、种植果蔬,是当时闻名一方的乡绅。祖父更是在民国期间当过保甲长,也是风光的生意人。但祖父有是谨慎之人,风闻变局,将家里值钱的楠木家具花雕统统磨掉。后曾有人给母亲提亲,终因家庭成分不了了之。而父亲也渐渐成年,祖父祖母一狠心,决定让姐弟俩变为夫妻。后祖母每每讲起,也是长叹掩涕。当时纯属无奈之举。这样一来,本来已无关系的母亲娘家,也就成了亲家。多年来,我和“外祖父母”的感情淡薄,就跟他们当年有点不大情愿结亲有关。但又在同村,抹不开面子。年幼的我,多少有些怨恨。

八十年代早期,父亲勤快,在外包茶厂做茶,家境慢慢好转。那时,祖父已去世,父亲攒了点钱,将即将倾颓的祖屋修缮了一次。我记忆中,那些年我们家也常常处于贫困边缘,家里舍不得买电视,我只好去各个邻居家看。我很清楚,我们家也只能这样了。很大的一个原因是母亲几乎帮不上父亲什么。母亲给我最多的记忆,是整天坐在竹凳上打盹,病恹恹的。有太阳时,常常坐在柴垛旁晒太阳,太阳落山了,就坐在厅厝的角落里,皱着眉头,头垂在膝盖上。她也不说身体哪里不舒服,好不容易憋出两个字,也没具体说法。家里都靠祖母操持打理,母亲偶尔打个下手。偶尔她会与祖母龃龉,偶尔会骂祖母,连带父亲一起骂。父亲年轻气盛,自然会反击,说她笨手笨脚,做事像蜗牛,“如果能像谁谁那么能干,我们家早就富起来了。”父亲说得也在理,母亲就不说话了,坐在那里生闷气。有时伤心了会落泪,大滴大滴的眼泪从她无神的眼睛里滚落下来,叫人心疼。祖母如母,一直当女儿看待,不跟她计较。祖母多半是忍让,偶尔忍不下去,也会发脾气说母亲。我多半会站在祖母这边,帮祖母说话。

祖母私下会跟我说,“你姊姊身体不好,命也很苦,来我们家没享什么福”,大体如此的话听了多次,也真的觉得母亲的命挺苦的。她在外祖家排行最小,估摸增添了家庭负担,才被“分”了出去。另外祖可能觉得母亲笨憨,远不如舅舅姨母们聪明伶俐,当然这是我的猜测。总之母亲不怎么受那边待见,这是我从小就有的感觉。很长时间我,我挺在意的,长大后,也慢慢释然了。

母亲一九四九年农历九月生人,与我同十。她整三十岁生我,算是高龄产妇。之前,有些村人都在恶意揣测她是不是得什么病不能生。不能生育在农村可是大问题,“无后为大”的紧箍咒时时在耳边萦绕。好在,祖父祖母没有放弃,带她看了不少医生。原是她的体质太虚弱了。经过一段时间调理,总算怀上我。生下我也是一波三折,听长辈说,我出生时没有哭声,吓得祖母瘫倒在地。母亲生下我就断了奶。我虽是足产,亦是体虚不堪,在医院里足足待了好几个月。因血管太细,粗大的针管只好从头上扎进去。八个月大还动了次疝气手术。我也算受尽苦头,但跟母亲受过的苦还是无法相比的。

在我看来,母亲受过的苦是无法量化的。大概八六年,被认为“不会生”的母亲再度怀孕。父亲和祖母很早就让她去县城一专门接生的医生家落脚。开始似乎一切都很顺利,看来我要有一个弟弟或妹妹了。不幸还是发生了,临盆前,母亲突然腹痛,第一时间送医院。孩子是生下来了,但已没了生命体征。祖母后来不无惋惜地说,那是个男孩,命啊。万幸的是,如果再晚点送医院,多半有生命危险。母亲痛得死去活来,我不知那种痛苦她是怎样熬过来的。弟弟夭折了,她伤心了非常久。大概半年后,母亲身体才慢慢好转。她能干点轻巧的活儿,已无法干重活。好在那些年,村里有很多适合她的活儿,帮人拔草、编织竹筐、分拣茶叶。许是经历过死去活来的折磨,原本手头就慢半拍的母亲干活更慢了。慢慢地,没人叫她采茶或拔草,没人愿意和她搭伙儿,还经常在背后说闲话。母亲老是被人欺负的印象从小就烙印在我的脑海,我也变得有点孤僻,不愿去结交朋友,仿佛被母亲传染般。母亲没什么伙伴,我也时常感到自卑。我很羡慕我的一些同学,他们的母亲大多心灵手巧,或能编织好看的毛衣,或能做各种美食小吃。母亲什么都不会,偶尔编织一件毛衣,老土过时,没有时尚的纹路和样式,我实在无法穿上身,生怕被同学嘲笑。我甚至不愿意她到学校开家长会,都是让祖母去。记得读初中时,一次母亲给我送菜误车来迟了,我等了她好久,她来了我发了脾气。后来,一个同学当面说我,“你怎么能这样说你母亲,她来一趟多不容易。我看到她在那偷偷哭了。”我听了脸瞬间红了,后悔不已,确实觉得自己过分了。想来我还是很心疼她,这一切能怪母亲什么呢?

也许命运对母亲确实不公,第一个弟弟夭折后,八八年左右,母亲再度怀孕了。村里人都让她上环,可能她心有不甘吧。这次准备更加充分,看样子上天也不愿看我孤单一人。然而,历史总是惊人相似,或许我命中注定是没有兄弟的。因医生的疏忽,母亲错过了预产期,等母亲腹痛不已送医时,胎儿已死腹中。我无法写出母亲当时承受的疼痛和绝望。医生说,必须把死胎赶紧弄出,否则母亲也保不住了。在撕心裂肺的疼痛中,医生硬生生地将胎儿从子宫里拉扯出,血淋淋的胎儿被弄了出来,母亲也昏死了过去。又是个男孩啊,可怜我的母亲,终于还是没能抵抗住命运的捉弄。许是上天看不下去,她这次奇迹般地快速恢复了。多年后,母亲轻描淡写地给我描述当时的情况,好像在说别人的故事,没有悲戚,也没有怨恨。她说,“算命说,我命中有三个白花子(儿子),只能开一朵。”我知道这仅存的一朵就是我。我无法安慰母亲,但我的心很痛。我无法想象,当时的母亲承受了怎样的疼痛。

也许真的验证了那句话,苦尽甘来,四十岁之后,母亲的身体日渐强壮起来。我很少看到她病恹恹地坐着,干农活也比之前勤快麻利许多。她做事虽慢,却仔细认真,有时我们都觉得不必如此细心,认真过度就是笨憨了。她帮邻居捡茶或扎竹筐,做完一天,就在一个本子上记下数目,一个月后叫我帮她统计数额。看着她写的歪歪扭扭的日期和数字,我内心真不是滋味。母亲没读过书,算是文盲,不会说普通话,也不会写自己的名字。她是那一代父母辈中很典型的一个。我们无法苛求命运不公,只能说,如果有机会读书,凭借她超强的记忆力,我想也不会太差。是的,母亲有着令人难以企及的优秀记忆力,她能将邻居说的家长里短原封不动地搬回家讲给我们听,且描述得绘声绘色,连声音、姿态、语句、逻辑都清清楚楚,让人如临现场,不禁叹服。我们都打趣,如果让她做话剧演员,估计也是很棒的。她还能清晰地厘清错综复杂的邻里关系,譬如谁家的表哥的婶子我该叫什么,谁家和谁家的关系远近关系,她都能梳理得一清二楚。姑姑说母亲多半把记忆力遗传给我,说她没什么用,总算有一个优点被我遗传了。我应该感谢母亲。

早年母亲病痛缠身,基本是祖母照顾我,我和祖母的感情自然比和母亲的感情更深。母亲也不善表达情感,多半造成彼此的生疏。小时不懂事,我还给她取一些无伤大雅的外号,什么“肚肝”之类,都是些莫名其妙生造的词语,不知来由。母亲听了,也会笑着说,“什么肚肝。”我也很少与她有过度亲密的行为,我却很疼惜她,我的疼惜多半来自她曾经受过的苦痛,我无法去感触;其次是她一辈子都不被人待见,让我心疼。

母亲近些年越发在乎和娘家兄弟姐妹的关系,反而和姑姑们关系生疏了。她说起我的舅舅姨母来,都是“我某某哥”,我才知道,她一直很在乎这种关系。只是她也知道自己的特殊经历,又无法真正融入亲情圈。某次表姨来看她,给她带来一件新衣服,她时常挂在嘴边,跟我讲了好几次。大姨母给她买了一副手镯,她看得比珍宝还贵重。有些感情很奇妙,缺失了太多,就越发想弥补。母亲需要这些同龄的兄弟姐妹,我必须鼓励她多多去和他们联络下感情。一次表哥发了他们六兄妹的合影,母亲和两姨母坐在一张凳子上,笑容甜美,后排是三个舅舅。近年来我和小妹也尽量帮她维护这些亲情。我深知它的重要性。这一点,小妹做得比我更好,更加八面玲珑、体贴细腻。

我非常惭愧,我以前很少与母亲长谈过,如今,我越发喜欢听她讲过去的事情。父母越来越老了,我应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在他们身上。如今我回老家的频度比之前高了不少,也时常隔三差五接他们来深圳待一段。这期间有一件事情,我每每想起来,都觉得无比愧疚。

一三年冬天,我接父母来深圳过年,刚搬新家时父亲来过,母亲那次没来。父亲本不打算来了。我们拗不过他,小妹就带母亲一人来。时值年底,我们都很忙,无暇在家陪母亲,她说能自理。我们教她怎么开煤气灶、开热水器、怎么烧水和做饭。凭母亲的记忆力,记住如何使用这些电器问题不大。刚开始几天还算正常,直到一天傍晚,我拖着疲体到家,看到屋子漆黑一片。我开灯,看到母亲坐在沙发上,睡着了。她身上没盖毯子,天这么冷还开着窗。她醒了,起身跑到厨房摘菜,我问怎么还没做饭呢,她说煤气灶打不开。

那你中午吃什么?

中午就吃了昨天的剩饭和剩菜。

我一听就恼了,昨天还教得好好的,今天就不会了?况且剩饭剩菜都是凉的,怎么能吃?我将遥控器摔在茶几上,说了她几句。不一会,我听到厨房隐约传来抽泣声,我扭头看到母亲站在洗菜池旁,背对着我,肩膀在颤抖。我怔怔地看了几秒钟,确定她是哭了。我赶紧进去,一边安慰她,一边打算教她如何开煤气。我扭了几下,竟然也没打开煤气。原来是打火针坏了。我错怪了母亲。我分外后悔,没问清楚就不分青红皂白说了母亲一顿。

“没事,你去客厅看电视吧,我来做,是打火针坏了。”

她哭着说,“你还是买票让我回老家吧。我在这里给你们兄妹添麻烦。”

  • 1
  • 2
1/2页上一页12下一页
  • 关键词:母亲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17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红红的雨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0-11-08
  • 海棠未眠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0-11-08
  • 陈彻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0-11-08
  • 谢龙打赏2000,共计2000
  • 2020-11-08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陈彻4举人2020/11/06 13:10:04
    • 分享到:
  • 楚桥说得对,越是最痛切的亲情讲述,越是要收着写。把读者看哭的作品固然是出色的,但这一位母亲的人生应该不止令人难过,更应该有悲凉、愤怒、遗憾、思考的情绪,如果行文能把这些情绪都勾出来,那就更好了。推荐这次入决的一篇作品,赵俊的《父亲,我究竟该回忆什么》,这篇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可是不管怎么样,写自己的父母对我们来说都是异常艰难的事,因为可能要面对一个自己不愿面对的自己。让我写的话,肯定没你写得好。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彻姐鼓励。
  • 身体弱,没文化,很难改变自己的命运。少时从父,中年从夫,老来从子,是一位典型的老式传统弱势女性。这种文字,我觉得作者不必有太多的旁白和感慨,而是耐心地结合时代背景讲述母亲的一生。当然,作为儿子,在书写母亲的人生时,确实难以做到那么理性,或藏或露都有太多讲究。所以,写自己或者写至亲是技术难度很大的事儿。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夏姐鼓励
  • 看到楚桥哭了,我赶紧读完了。朴素的文字感动人心,可怜的母亲,是在旧时社会成长的,很多这样的母亲的真实写照,一个被抱养的女儿,后来又成为媳妇,一个物质贫乏的时代,有时人的婚姻还真不由得是自己作主。。飞泉的母亲年轻时的不能干,以我看是因为你祖母太能干,把什么事都包办了,以致你母亲没有动手能力。好在中年后的母亲做事又利索起来了。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我的母亲经常抱怨我的父亲,说她开始是不是找的吃国家粮的人。是她生了我最大的哥哥,父亲才开始学医的,之后在卫生院工作,把她留在农村里累死累活,还受生产队人的欺负。
  • 如今飞泉回老家的频度比之前高了不少,很好。趁父母在,常回家陪陪他们,说说话也好。
  • 谢谢红姐。
    • 叶紫4举人2020/11/09 15:29:36
    • 分享到:
  • 近亲情怯,或许我们都有这样的通病,天下最善良的不过是自己的母亲,隐忍、艰难,无论身上遭遇了多少痛苦,都当作生命中的过去,一一承受。而作为儿女的我们,也许只有到了现在这个年纪才能体会到,每个母亲的不易。没有文化,自小失去亲情氛围,几次怀孕失利,都是一个普通母亲最难于承受的,这是一位外表柔弱,韧性却是无以比拟的母亲,相信晚年会越来越好!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春燕祝福。
    • 曾楚桥3秀才2020/10/28 15:36:33
    • 分享到:
  • 很感人,我看哭了。这样其实不好。小江得让感情收起来,让我读过后,不哭,但难受,也享受这个阅读的过程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桥的打赏和点评。我要学学看怎么收一点。
  • 最近来访
  • 6探花
  • 4星
  • 4钻
  • 江飞泉,福建建瓯人,江西财大经济学学士,北科大工商管理硕士,诗人,广东省作协会员。出版诗集《今夜万物安睡》《苍生辽阔》。
  • 江飞泉,福建建瓯人,江西财大经济学学士,北科大工商管理硕士,诗人,广东省作协会员。出版诗集《今夜万物安睡》《苍生辽阔》。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93
  • 0
  • 165
  • 43340
  • 这篇文章说是小说,看起来更像散文,情节跳跃,语言流畅。用诗的语言描写了三代女人。“这三个女人,既想成为和自己母亲一样的人,又拼命挣脱上一代的束缚,想做完全相反的人,她们是那样的不同又是那样的相似,”最后“她们又都变成了一株植物……”三位母亲人生完全不同,第一位母亲生了生育过度,劳累不堪。第二位母亲被计划生育,守着女儿过着没有男人的生活。到了第三位母亲没有婚育,领养了“我”,人口终于负增长了……

    文夕三个女人的植物诗

    2023/10/12 21:44:59
  • 《断尾》这个名字很哲学!断尾对于一些动物来说是生存的本能,对人来说却是智慧。在人的一生中,有许多时候需要做出断尾的抉择,尽管疼得生不如死,但是生存更重要,只有生存才有希望,对能实现理想。铅山的壁虎两耳是贯穿的,从这个耳孔望进去,可以看那只耳孔外的世界,这是一个隐喻,两耳的两边也许是两个世界,从此生望去,看到壁虎耳外的前生或者来世,公公从断尾铅山壁虎的一只耳孔看到另一只耳孔外更大的世界。他激动得大喊

    文夕断尾

    2023/10/12 20:28:35
  • “舞蹈还能这样跳,你的白腿,旋转的裙摆,实在是太漂亮了,活力四射,真的让人念念不忘呀。你就像一个五彩陀螺,在我的心头转,转来转去,就带走了我的心。”江新爱她真的成了陀螺,为了生活了为工作不停地旋转,这篇小说短而精,在小小的篇幅里道同事业、生活、爱情之中种种微妙的链接,很耐读而又给人回味无穷。

    红红的雨陀螺

    2023/10/12 13:55:24
  • 龙华四季,基实就是写她自己人生的几个阶段,成长中的快乐与哀愁,总之作者算是苦尽甘来,过的还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作者又是勤奋的,打过工,又经营着自己的店,看完了写的冬,总之也让我感觉了: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生命生活就是这样,需要反反复复地创造,反反经受考验......

    理红龙华四季

    2023/10/12 10:58:31
  • 深圳四十多年沧海桑田,荣哥的事件已没法复制,但荣哥这种精神值得讴歌赞美,这种蛮干苦苦用心的劲儿也可用在现代科技的研发上。作者的文字有力量、有嚼劲,构思缜密,一点一滴地叙述着荣哥为了求生存求发展,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写得滴水不漏,文风四平八稳,干净而有利索!

    理红荔香夜话

    2023/10/12 10:46:13
  • “三个女人的植物诗”,人非草木。但人就如草木一样,而又比草木生得活沉重,作者在舒缓的述说着如弹奏起一曲曲悲凉的曲子,一个时代同另一个时代还是有所不同,女人过得好与否,同社会的文明、时代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总之第三代女人所处的社会的进步还是超越前面的,虽然在作者笔下的文没有一一叙述,但还是读得懂的。我来读了一遍,不留句言,好像心里不踏实......

    红红的雨三个女人的植物诗

    2023/10/11 21:53:39
  • 写出了中英街的现状和历史,通过老人映照历史,通过导游写了为了追求想要的生活,而做出的不懈努力,通过水客,写了中英街的暗潮涌动,求生之艰辛。其中种种,只有海浪知道。

    昆阳森林三汲浪

    2023/10/11 17:28:42
  • 飞泉的诗一如既往的好!有力度、有高度、有气势!血脉里都流淌着对诗歌的热爱,所以他笔耕不辍。生命里不能没有光,在黑暗中,突然出现一丝亮光,生活里便有了希望。各种光充斥在飞泉的诗里,只愿飞泉拾到适合自己的光,照亮自己。不再如:你对我说,孩子,暴雨终将过去 “太阳还会绽放,像你的笑容” ......之后又 落在一片片乌黯的云层之后 那是我凋落的心.....

    红红的雨拾光者

    2023/10/11 16:26:45
  • 这篇能吸引我读下去,特别是写深圳家长的卷,写得轻松自如,也令人读来轻松活泼,不像有些人写的那些,自认为硬是道理。其实嘛,像深圳中学,那么几十个人能上清北,整人数一千七八,盲目跟风卷,还不是傻丢钱。我是看原籍是四川人的作者来认真读的,当年我伯父57年毕业于北大然后去四川教大学。 作者的文笔原浆味,不僵硬,很潇洒自如,故事与故事交织在一起,也不零乱,很干爽!

    红红的雨福田南,石厦北,石厦南

    2023/10/11 15:55:01
  • 很纯粹的思绪,诗意随诗人所描述的花朵、燕子、海鸥飞扬。诗歌有无数的表现形式,这样的唯美诗句令多数人开心,因为读来轻松,忘却了一切,没有现实的了磕绊。诗人是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所以能把日常琐碎写入诗中,并且是在开怀时写的,不信你去读“宠物狗的耳语”,写得可爱极了!哈哈......

    红红的雨日落时分的吟唱

    2023/10/11 15:41:08
  • 作者打工多年,写诗多年。她的诗来自生活,也高于了生活。工作、生活,是有点像苦瓜的滋味,但尝过苦味之后,又滋养了身心。正像苦瓜可以选择结果不结果的事,工作会苦,但可以选择乐观对待,它就变味了,平淡甚至清甜了。女诗人因为月光,便有了深度的思考,生命的节律也因为月的亏盈而潮起潮落,因月亏而心生诗,月圆梦也圆了。作者的诗越写越好。赞

    红红的雨月光里的我们

    2023/10/11 15:20:30
  • 文字如饭菜,厨师好,材料好,味道好,“三好”才算好。这篇小文有此三好。真没想到,六六作者的文字的语感——味道这么好——轻、松、醇、纯、新、鲜、透。虽不长情节,但生活、情感、品格、精神等的功夫已内涵在长长短短的句子和温情从容的对话里了。文学是人学,不光是写“人”,最重要是“人”写,“人”的精神与“写”的劳动最好是自然、和谐、统一,那么他一落笔,便有了个人的味道。文如其人是此理,六六找到了文学的钥匙。

    廖令鹏太阳下山有月光

    2023/10/11 11:23:25
  • 这是一篇很有涵养的散文佳作。其涵养,不仅体现在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不俗的艺术造诣与丰富的知识储备上,更体现在作者见天地、见苍生的通达境界中。作者文笔雅致、从容、大气,于云淡风轻、静水流深的叙述中,将自己的艺术史、心灵史、家族史与地方志乃至中国当代史融汇起来,让我读得心潮澎湃。这篇散文值得再三品读。我的10个提名指标已经用完,读到此文,忍不住赘评几句,以此表达对此文以及此文作者的敬意。

    孙行者墨点无多泪点多

    2023/10/10 23:48:04
  • 这应该算一片非虚构小说吧,报告文学似的笔调,熟悉的场景,很像是讲述的真人真事。时代背景是大家共同经历过的,主角的南漂经历,也容易让人感同身受。题材和角度虽然有点旧,但这种孜孜不倦的书写,也是值得铭记、关注和尊重的,就如同社会不能遗忘个体在时代潮流中的命运沉浮,这座城市不能忽略每个人微小的内心世界。只是小说开头入戏有点慢了,人物形象不是很立体,这可能跟笑兰写惯了散文有关,节奏感方面建议再润色一下。

    张夏远方以远

    2023/10/10 23:40:55
  • 谢龙的小说,笔调轻快、跳跃,年轻态。但又带着生活的肌理和质感,夹叙夹议转换自然。心理描写深刻而简洁,自然流露,就像不时迸出的小火花,有点个性。抑郁症能通过这种偶尔自我放逐,文艺的漂泊,在山水间行走呼吸而痊愈吗?当重新面对生活本身时,那种曾被唤醒的孤独只会更清晰,被现实的泥泞重新碾压时只会更疼痛。文学难以拯救生活,但或许可以拯救心灵。靠近,治愈不了社会人生赋予的隐疾,但或许可以解释它。

    张夏​靠近

    2023/10/10 23:18:03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