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进燕子岭生态公园
燕子飞来掠过
唐代的柳树,穿越
贺知章诗人的“二月春风似剪刀”,击活春天的枝头
梦会醒来。三月的夜飘飞细雨
燕子岭苏醒于雨后天晴的晨光
牌坊:燕子岭生态公园
露出喜悦和祥光
站在燕子的壁画前,我仰视
阳光,仰视燕子的浮雕
一个有燕子的故乡如新人降临于此,悦耳的舞曲
一群中老年妇女跳着,仿佛一层海浪,一层一层地
涌向人生的彼岸
山有厚实的时候
也有是虚拟的时候,于她们
坚韧的爱里如此柔软
练太极的老男人,是绝了
在刚柔结合的拳势
在收放自如的神韵
慢似舞
快可敌
把每一条血管打磨得通畅无阻,满面红光
向上的竹道,取了篱笆墙的修长,取了乡土竹叶的绿
一群鸟鸣,如昨日如故人
十足的天籁之音
歌喉里的东方红,太阳升
歌喉里的走进新时代
足让我留下深呼吸五秒
半山亭,漆的亮光如一闪的灵犀
与山的绿层叠呼应
每一级向上的台阶
每一个向上的脚步
满是感激,河流有终极
风有风向
繁星点缀的光圈
感谢绿树的恩赐
阳光的恩赐,感谢
是通向山顶的引力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化为你我心中无限的佛性
山顶俯瞰
坪山大工业区尽在眼下
科学工业发展尽在眼下
深圳的变化飞快在呈现
这么多的新景象
如站在三十层楼上看一楼的空阔
一览繁华,融入万家灯火
下山的栈道,方向标
承上的池塘,长廊,凉亭,台阶
启下的每一条绿化的道路
再现王羲之笔法的牵丝映带
低飞斜飞的燕子
总含着一支党歌
2.暗访聚龙山生态公园
它是免费开放的生态公园
在坪山
地点的交待是不变的纸章
几朵花裂开的声音
是伪暴力,足以让
成群的蝴蝶沦陷,于樱花谷
解救的蜜蜂带着人间的甜蜜
降落花间
樱花的奶白,樱花的粉红
樱花的红色,像三国独立
三国的女人各撑一方
没有那么多羡慕恨
平静地生活在一起
风儿,是调皮的情种
把正在交换密语的蜂蝶
带到海岛
接受海浪一样的颠波
我在极目之处
更多的是微笑,傻乎乎的
露出我的犬牙
可避邪的犬牙,让无数的花朵看到如此丑样的男人
按着嘴偷笑
我不怪她们,她们是花朵
我心中的花朵,她们无恶意
能让她们如此开心
应该是我的荣光
樱花谷。一个长出一朵朵美脸的地方。与桃花山
又是孪生的
桃花的妩媚,我领悟
黄药师的清瘦与才情
一把萧让苦瓜的花朵
跟着岛主一生无解
都是快乐无穷
一朵桃花落下,并非在流水上
斜坡5度的角边线上
还有她的同伴
向上的姿势,打消
一生黯然落泪的林黛玉再现
尘世
一树的繁花,一树的落尽
为了枝头的幼果
甚至更远的祝福
在这山上,有一条条弯弯曲曲的路
是曲曲折折的运程
与命十辈子不搭架
还有众的物种,我不去打扰他们的忙碌
我走上山顶
仰望那巨大的龙,金黄的龙
我抬头挺胸地站在山顶上
踏着我们的土地
向龙鞠躬
3.游马峦山郊外公园之感
瀑布从高处飞溅而下,充满血性
哗啦啦不是声音,是山涧奏出的乐曲
无数朵水花在潭里盛开
石头是水花的根
鱼儿是水花的枝
叶子也是水做成的
石壁上长出茂盛的水草
是修练五千年
成灵的魂,炉火纯青般
与日光月光同饮词赋
山里的蝉,雀鸟真多
难得的清静被它们在树上
搅黄了
蝉,山雀,不一样的异性
诉说各自哀伤
它们缺少水草,流水的成熟
山是包容的
允许它们任性,允许它们狂野
聆听它们来自心海的折腾
一场战争来向内心的煎熬
一个夜,分前后两半部分
前半夜想想别人,后半夜想想自己
马峦山,山水结合,灵性俱存
仁者山智者水或其它
我不去写实,只看在山间而过的影子
每个往上攀登的脚步
把身高和体重印在石阶上
是印记,是回忆,是轻重
瀑布的磅礴
与石壁交谈
人事呼应
马峦山,再写什么也轻
在没有领悟
感恩之前
4.羊台山,多元素的瞭望角
在我的游记里,不忘
羊台山,有深圳西部第一峰之称
它得天独厚为山,为屏障
永载胜利大营救的史册
羊台山,国泰民安金字
镶在大门楼上,代表一方水土一方情
梦里战马不停蹄的呼声,穿过人间烟火,走向未来
羊台叠翠,青山绿水
印着金山银山的赞誉
祥光铺开的石阶,一级一级
向上的憧憬
书写出浩然正气的感天动地
以幸福的旋侓赋予聚藏
于冷水坑水库、高峰水库、赖屋山水库
养育着万古千秋
云溪谷、蝴蝶谷两两相对
两情相悦,让众生于此
亦可找到泉水叮咚的梵音
竹径通幽,犹似牵丝映带
鸟语为帘,亭台为仙,薄雾
为渲染意境
鸣翠台,秋水台,揽胜台
观湖亭,半月廊,卧龙遗蛋
像重点的段落具体详写
中心凸现教人留恋忘返
羊台山,你的魂灵注定文人墨客青昧
小说家不用虚构
散文家不用虚构
诗人们不用虚构
画家们不用虚构
书法家不用虚构
都在用写实的手法足以使它
富有,雄浑,山水轮廓分明
羊台山,多元素的瞭望角
我在落笔时不用水彩用白描
留白我无限的敬仰
5.大梅沙记
站在大梅沙沙滩上
看茫茫的大海
海没有边界,海有边界
冲突的思想
随海浪的起伏而不息
一群年轻人
一群快乐鱼
天空的蓝,海水的蓝
是时间的屏幕
拾贝壳的人
冲浪的人
踏浪行走的人
同在一个海里做着不同的事
像无数的沙粒
浪潮漫过那阵又紧紧挨在一起
团结就是力量
大梅沙,是真的
我离开后,它又是一种意象
在深圳
并不缺少
您只需点赞10元,即享月度会员,30天内免费阅读全网作品。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很荣幸,我的名字出现在黄老师的三句诗中,黄老师和我一样,是邻家的铁杆粉丝,号称“金牌投资人”,他很勤奋,每天都会出现在邻家,他的打赏和评论给作者带来鼓励,向勤奋的黄老师学习!我的签名:为什么离不开邻家呢!因为文学大家相聚邻家,因为喜爱所以离不开邻家。2013年在心灵拾贝的引荐下进入邻家的,如今十年,几多感慨,感谢邻家好平台,让有着共同爱好的我们相识相知,互相学习和交流。
终于知道魏老师是蛙哥。为什么叫蛙哥,只有帮他取这个別名的人清楚。蛙哥是邻家著名的三皮匠之一,获两次大奖,其作品以诗歌为主,散文,小说次之。经常看到他在报刋上发表文章。先和的诗歌清新明快,其获奖诗《当我说起深圳》,用诗叙说了深圳春天的故事,深圳的夜色,大海,群鸟和山林都处处充满生机。先和也是邻家具有亲和力的作家之一,邻家十年,在这里以文会友,用手中的笔描绘深圳日新月异的变化.描写乡愁与思念.
飞泉是我最熟悉的邻家人之一,忧郁且勤奋——前者让他生活在诗中,后者让他获得邻家6届年度大奖。这真不是盖的。他的记忆里很好,像和邻家文友间的细枝末节都记得清清楚楚,好记性也就罢了,他还有记日记的习惯——这可就了不得了,他在2020年初,疫情刚开始时,写下的封村日记,令人动容的同时,也让每个经过那个时段的人感同身受。 一个陪着邻家赛事一路走来的“老邻家人”,写这邻家十年,字里行间,全是感激。
我觉得写作就应该这样,家长里短,日常点滴都可以写入文字,虽然琐碎,但充满温情,也不乏向善向上的力量。看了这样的介绍,我知道初棉和王威老师都是不错的人,都能把点滴的经历,变成温暖的文字,赞过。
来了就是邻家人,很多文友都是通过文友引荐走入邻家这个大家庭的。对于邻家,相信很多人都和作者有着一样的情感——初遇时的惊喜,久处后的还欢。这些年,邻家也一直在摸索市场的口味,寻求文化和商业的关系,也因此给作者带来了更多的机会。深圳的作家是幸福的,因为有邻家这样开放的平台,写了文章,发表到这个平台来,就会有人看,有人关注,有人点赞和打赏。原邻家是每个文字爱好者的精神家园,郁郁葱葱,一路长青。
特别是别人相互打招呼或者敬酒时,而我无人问津,我尴尬极了。唯一秦主席在一次写作活动中见过,而正好我一个牙科博士朋友和秦主席都是人大代表开会坐在一起过,他跟我提起过秦主席,我以此为理由跟秦主席搭讪过一次哈哈哈。所以在那个颁奖场面上我其实是自卑的,我希望通过自己的罗罗大方掩饰自己的自卑,最后也是落荒而逃。这个也是我回来后一直不敢跟你联系的原因,我不知怎么跟你在继续去保持我们最初渴望和热切。
记得第一次参加完邻家文学的颁奖活动,就成立了″饭饭群″。顾名思意,约饭群。谈文学,聊美食,多年来留下多少佳话。小橙是群里的小妹妹,写短小说、儿童文学是她的擅长。不喜言辞的她,在一次聚会中很认真地唱了《纤夫的爱》虽然跑了调,笑点特高。在邻家的各种文学活动下又催生出许多小活动,有欢笑有歌声,永不寂寞。小橙还是打铁文艺社的社长,她是一个温柔、善良,充满智慧和写作勤奋的女孩,是邻家优秀的作家之一。
吴继磊写吴继磊?第一次见到这种写法,姑且称“第四人称”吧。挺让我受启发的,学习了。德彬这么专注,努力,越来越博学了;吴老师在邻家露脸,越来越被更多人认识。都是文学带来的邂逅,让很多文友有了继续写下去并互相交流的动力。写作原本是孤独的事业,有时甚至是遥遥无期的酷刑,但很多人还是甘愿为之付出。能被适当激励是很重要的,也是幸运的,每个师友,每个家人的鼓励,都是宝贵源泉。
作者对鲁西南乡村充满恨,是强烈的逃离欲。源于童年的残酷经历,使他更多地感受到物质的匮乏、农民的苦难、家族的冷漠、亲情的缺位、乡人的残酷、陋习的肆虐、权力的狰狞……他向往一次精神逃亡,逃亡到温暖的深圳,自由掌控自己的生活方式。他成功做到了。但是衣锦不还乡,底层经历的暗影烙印在他脑海里,使他感觉屈辱。作者批判乡村越是不留情面,渴望新生活就越是迫切。在这样的一破一立间,文学的巨大张力就产生了。
在八、九十年代,中国有许多闯荡者,也有许多“文学青年“,这其中有成功的,也有默默无闻的,在深圳这块火热的土地上,成功人士不少,成功的文学青年也不少,主要看各人的桓心,毅力和机遇,有人持之以恒,不管生活多么艰辛也绝不放弃文学梦,也有人虽抱一腔热血,但因生活压力或方式不对或机遇错失,最终湮灭在柴米油盐的生活洪流中,但只要坚持,不放弃,多努力,是金子还是会发光的。
写得很好,标题也很贴切,精准地描写了那个时代的现实生活,在中国那个变革的年代里,文章反映的社会现实在各行各业都有类似的状况,生活中有许多阳光的一面,也有很多阴暗的地方,虽然有些心肠不好的人出了意外是碰巧,根本与诅咒无关,但冥冥之中就会有一些玄乎的现象让大家认为是报应,时辰还是有的,“不是不报,时辰未到“的谚语还是会震吓到许多有坏心思的人改变冲动时的魔鬼想法!
曾经匆匆一瞥,知道是个悲伤的故事,不忍读下去。今日读完,脑海里闪过好些深漂的形象,李新雪确实太普通了,要啥没啥,和当年许许多多人一样。怀揣梦想,但有心无力;憧憬爱情,却无人问津。他们在深没有生活,拼尽全力也只是求个存活。他们中的许多人,终其一生都没法如愿过上好日子。李新雪更凄惨些,连一生都那么短……我贪恋红尘,更明白他有多不甘。死亡不知何时到来,生的人如果不能好好活,那对逝者便是大不敬。
当读到尾声,作者和W在沙滩上那段对话,我笑喷了!把报告文学写成了青春文学,让我再次惊艳你的文笔。人的有些经历,之所以难以从记忆中抹去,是因为那个企业、那个事件曾经陪伴过我们的青春韶华时光。对吧?正因为如此,你才能带着情感写华为,把个人对已逝青春的追念,汇聚到笔端,寄情于华为,书写华为的成长变迁,也是刻画你自己和W的成长变迁,让文字有了鲜活的生命力。这是我阅读的理解。没有人永远年轻,但是有人正年轻。
“双减”应该是今年的流行语。青桐的这一篇,从家长的视角出发,呈现了社会培训机构火爆的一个重要原因:家长不甘孩子落于人后!这也是教育内卷化的直接结果。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个人认为,补习应该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如果孩子在学习上很有压力,可能会丧失学习的信心,补习作为一种对他的支持未尝不可。
这是一篇醉人情怀的传奇青春故事。原以为是有关华为的报告文学。作者借华为这个载体,记录了作者的青春,W的青春,华为的青春,三者交融,把青春的怅惘、情愫、澎拜和记忆贯穿于全文,记录了一代人的成长,也记录了一个企业的成长。作者和W,两个人物的心路轨迹,融合于华为的成长历程中,让故事更生动,也给有了趣味和看点。这是一代人青葱岁月的记录,也是一代人的逐梦记,一个企业传奇的成长史,更是一个时代变迁的见证。
谢谢天行健老师的打赏和鼓励,520快乐哈!
相信所有读者都会被爱所感动,李强、何美和何洁,共同演绎了爱之歌。军人的使命让李强火灾面前义无反顾,他的坚强出现奇迹,竟然站了起来;何美,为了不让残疾的老公担忧,选择默默地去治疗,上天眷顾,抗癌成功;何洁,扛起重担照顾这个不幸的家庭,缘于同父异母姐姐当初的恩情。闪小说,一定要闪,结尾的反转很漂亮,也是众望所归,原来姐姐不是薄情之人,点赞!
她其实也不怎么当真,爱说爱笑的她,笑看她的一脸尴尬。 这里面有个别字,应该是 笑看他的一脸尴尬
感谢放学别走老师的赞赏和激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