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套房子
  • 点击:37367评论:92021/07/23 20:23

马小跳醒过来,隔着窗帘,不知道是否已经天亮,但能听到外面的雨声,他已经不记得这是深圳入夏以来的第几场雨。房间里空空荡荡,两只脚从被子下面露出来,悬在床沿之外,上次妈妈说过要给他换一张大些的床,毕竟他的身体发育得有些快,已经快要一米八的个头,但他对这张床有了感情,拖延着一直没换。他从床头拔下充电的手机,凌晨三点五十,时间还早,爬起来上个厕所,路过父母的卧室发现依旧是空的,否则他应该能听到爸爸的鼾声,躺回自己的床上,他把空调调高了两度,却睡不着了。

用手机听广播,算是他的一个嗜好,电台里不论昼夜总会有人在说话,仿佛有个人跨越时空的限制坐到他的面前。电波里是一首主持人所谓的新歌,新歌?马小跳断定自己曾经在梦里听过这首歌,很久以前,难道是平行时空里的经历?他在一本科幻杂志上看到过这种说法,人在梦里的遭遇,有时候会是平行时空里的另一个自己正在经历的事情,对此,马小跳半信半疑,他反复咀嚼着耳朵里传进来的音律,不觉又想起昨天的经历。

昨天是马小跳十八岁的生日,暑假之后,他就是高三生了,不知道是学业的压力越来越大,还是别的什么原因,连他自己都搞不清楚为什么自己这段时间越来越自闭,总是心情郁郁,许是大人也看出了这点,昨天下午吃完生日蛋糕,妈妈将一把钥匙放在了马小跳手上。原来,他们给马小跳在龙岗买了一套房子,一套单独属于他自己的小房子,虽然是三十平的公寓,远不及父亲母亲在大鹏的房子。

马小跳知道自己爸妈除了他们共同生活的住处之外,两个人还各自拥有一套独属于自己的房子,这是属于各自的绝对私人领域,双方从不干涉,爸爸从未去过妈妈的那座房子,妈妈也没见过爸爸的那房子是什么样,这两套房子的主要功能就是在两个人有了矛盾的时候,让他们有一个独处的空间,自从马小跳记事以来,每一次父母因为一些事情发生争吵时,他们似乎都能及时控制自己的脾气,然后其中一方会暂时离开这个家,虽然没有跟上去,但马小跳知道,出门的一定是去了那座秘密房子,神奇的是,离开的那个人第二天总会回来,且表现得异常平静,两个人看上去相安无事,仿佛没有发生任何不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都需要独处的空间,他虽不太懂,但竟也有一些理解。

面对自己的手中的那把钥匙,马小跳有些意外,但也仅限于此,他并不吃惊,毕竟限购这种手段对深圳的“土著”居民来说并不值得当回事,得自“土地”的荫泽让他们生来不必为银钱太过犯愁,虽然是这个家庭的第四套房子,依旧可以全款拿下,只是偏僻一些。

起初的兴奋之后,马小跳很快就冷静下来,想到上午接到爷爷奶奶祝福生日的电话,那个缠绕在他心间许久的问题又跳了出来,他终于决定问一问,凭他们的家庭条件,为何爷爷奶奶还要住在养老院,就算有代沟,不跟他们住在一起,单独一个住处也是可以的,他们家又不是买不起房子。

听到马小跳的问题,起初,他的爸妈都沉默了,脸上还挂着祝福的笑容,因为瞬间的冷场而显得异常尴尬,还是爸爸先打破了沉默,很郑重地对马小跳解释:“这是你爷爷奶奶自己的选择,他们喜欢热闹,在养老院里有很多朋友。”

马小跳之所以问这个,是因为在他同学的描述中渐渐形成了一种潜意识:住在养老院的老人都是被子女抛弃的可怜人。在他上高中之前,他也是经常去养老院看望两位老人的,实际上他们的年龄并不算太老,且就马小跳观察到的情形,爷爷奶奶在养老院住得确实很舒心,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都不需要为他们担心,他之所以希望老人能跟自己住在一块,主要就是因为周围的同学在自己背后指指点点:就他,他爷爷奶奶被他爸妈丢去了养老院,这家人得是多狠心,那么有钱还让老人住在养老院里……

“他们就不能搬来和我们一起住吗?”马小跳试着挽回。

“那你得去问他们呀。”妈妈也反应过来。

“那我外公外婆呢,好些年看不到他们了。”

爸爸说:“小跳,你没有外公外婆了。”

“你跟孩子胡说什么?”妈妈的脸色骤变,眼睛里有丝丝冷意。

“我怎么是胡说了,是你自己要跟他们断绝关系。”爸爸坚持。

“要不是因为你们家,我能跟自己爹妈闹到这个份上吗?”妈妈脸色涨红,随即拎着自己的包离席而去。

爸爸坐了片刻,点起一根烟,抽了一口又将它掐灭,也走了,马小跳一个人打车回的家,坐卧不安等到夜里十一点,空荡荡的房子里就他一个人,不用想,爸妈肯定都去了自己的独居。在马小跳的记忆里,父母吵架的次数并不多,尤其是面红耳赤摔东西的场面更不多见,至于这一次,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

马小跳再次看了看时间,四点二十,将窗帘拉开一道缝,外面的天还是黑漆漆的,今天还要上学,他可没有提前请假,要是等到早晨还没人回来,他就只能出去吃早饭,这倒也没什么,可要是等晚上放学回家,还是自己一个人,他该怎么办,他想起来自己也有了独属于自己的房子,大人们都能这样,他也可以,于是他决定如果晚上回来还是看不到人,他就倒地铁到龙岗,在自己的小房子里过夜。

四点半刚过,马小跳有了困意,朦胧中睡过去,不知道过了多久,他那紧绷着的神经似乎听到客厅里有轻微的动静,只是这点动静并不足以将他唤醒。

马小跳再起醒过来的时候是早晨六点二十,去刷牙的时候路过客厅,看见桌子上摆了早饭,探头去看,妈妈已经在厨房里了,又去主卧的门口,爸爸在收拾床铺,他竟然不知道两个人是什么时候回来的,待他刷完牙坐到餐桌旁,爸妈已经等在那里,两人面带微笑,丝毫看不出昨天有过争执,仿佛他们一直是和睦的吉祥三宝。这本该是一件让他高兴的事,也是他彻夜盼望发生的情形,但他在坐下的那一刻忽然心中一颤,那一刻,他无比迫切想要去看看那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如果可以,他想自己在那里住上几天。

  • 1
  • 2
  • 3
  • 关键词:小说房子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3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青初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7-30
  • 段福平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7-26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青初2童生2021/07/30 08:52:03
    • 分享到:
  • 第四套房子,其实就是个人的私人空间。每个人都需要独处的空间,并不需要用实体的房子来打造,精神空间亦可。这篇小文,写出了富裕城市的另一种生态:表面衣食无忧的家庭,其实却称不上真正的和谐幸福。所以房子并不是幸福的决定因素,吾心安处是故乡。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段福平2童生2021/07/25 23:07:48
    • 分享到:
  • 看完作者所写第四套房子,虽然聚集了财富,而家庭矛盾问题,对子女的伤害不小。老人也会跟着受牵连,这篇文章写出了生活中的现实版。而马小跳也夹在中间很为难,后因为父母之间的无休止的争吵,也迫使他不好发言,倒至自己患上自闭症。所以有时候财富不一定使家庭幸福,平淡才是最大的安慰。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这位老师看得透彻😬
    • 谢龙2童生2021/10/21 18:42:45
    • 分享到:
  • 你的故事很有新意,情节也吸引人,为什么不尝试写多一些呢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马小跳过了十八岁生日,就该上高三了。父母送了一套三十平的公寓,在龙岗。父母还各有一套私人领地。合起来有四套房。马小跳越来越觉得自已有些自闭。而凌晨快四点父母的床上是空的,到了早上,父母又回到家中,相安无事。在马小跳的记忆中,只要父母闹了意见,都会有一个去自己的私人领地,或两人各自的私人领地。这篇小说留给读者想象空间?难道,使他们已经离异,为了不影响孩子的考试,装作是一家人?有说有笑,团结友爱?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文中也提到了,爸爸的父母在住养老院,妈妈的父母因为跟马小跳父亲有隔阂也老死不相往来。
  • 只是想写一写现代家庭关系的冷淡😂
    • 李玉5进士2021/07/24 19:00:40
    • 分享到:
  • “爸爸从未去过妈妈的那座房子,妈妈也没见过爸爸的那房子是什么样,这两套房子的主要功能就是在两个人有了矛盾的时候,让他们有一个独处的空间”这是多少成年人的梦想啊,可惜在深圳,一家人能有地方蜗居已是幸事,还想多出一处“独居地”,那于在部分在深圳的人来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文章里也讲述这“独居所”的妙处,那里心灵的修复地,也是自省的好地方,不被他人打扰,还是夫妻双方婚姻的保鲜剂。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情节需要所以设置了四套房子,对我这种穷人来说有点虚构 但我想深圳最不缺的就是富人了😂
  • 最近来访
  • 2童生
  • 1星
  • 2钻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0
  • 1142
  • 5
  • 1080
  • 我们阅读网络小说各种题材,比如穿越、宫斗、职场、言情等,故事很精彩,人物很鲜明,但总觉得会少一些什么,其语言、情节与小说的张力都不能很好地融汇贯通,创造出迷人的气息,给读者阅读带来冲击。这篇小说情节并不复杂,职场故事似曾相识,而语言与节奏把握相得益彰,呈现出一个现实与心理都趋向虚无的多向文化空间,如同昆德拉的小说一样,可此小说的重点并非叙“事”,而是造“境”、抒“情”。

    廖令鹏橘子站在樱桃旁边

    2022/9/21 11:01:52
  • 这篇成长小说刻画了一个思维活跃、生动有趣的小女孩,把她写“活”了,特别是现在二孩、三孩家庭里,孩子们如何与父母、阿姨、兄弟姐妹相处,小说站在孩子的世界作了很多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思考,既严肃又天真,给人们的启发较大。我比较欣赏小说的语言和叙事,特别是视角的转换比较成功,浑然一体。可以说,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成长小说,适合家长、老师、同龄人阅读的一本好作品。

    廖令鹏一加一不等于二

    2022/9/21 10:47:59
  • 主人公从贫苦农村出发,跨越山川湖泊,来到寸土寸金的城市打拼,持之以恒地向梦想一路高歌猛进,最后换来了命运的逆袭。 创业的道路无疑是辛酸且苦闷的,充满荆棘和坎坷。而今凝目回望,仍将感谢曾经那个不轻言放弃的自己。他人的成功无法复制,但是他人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一路走来,既要像海绵一样汲取知识,也像海绵一样挤干“水分”,脚踏实地,追求梦想,深圳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城市,创新、包容、进取是真正的深圳精神。

    胡帝我在深圳这些年

    2022/9/21 9:57:44
  • 这篇我今年读的第一篇的文章,这个小说有一股生猛的原生态气息,在我的脑垂体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生来就是一个感性动物,但我当时还是克制下提名的冲动。我的原则是要把所有的小说和文章看一个大概,才能提名……两栋楼对窗而立,无数个夜晚,他们在熄了灯的床上观摩对面投在窗子上的女人身影,一道凹凸有致的影子慰藉了他们许多个春夜……小说里的多处写实,淋漓尽致,令人忍俊不住……我始终认为爱情是人类的必须品。

    文夕​月在东山上

    2022/9/21 0:09:36
  • 今年我的提名原则也是跟陈卫华老师一样,尽量以提新面孔、年轻人和我不熟悉的作者,手中票数有限,希望鼓励到更多的新人。作者作为新生代都市人,他的笔下的人物,游刃有余地游走在数个大都市里恋爱和生活,看着都是不相干的人物,完全不同的人生,不相同的价值观,最后却都被作者巧妙地捏到了一个小说里,还是亲人情人和友人。作者说到:社会学中有一个说法,世界上任何两个人最小可以通过六个人联系起来。他在这篇小说中做到了。

    文夕​一场生活

    2022/9/20 23:31:41
  • 此文文笔流畅,语言有节奏。我最喜欢这篇文章的是语言节奏感,这种有节奏句子,读起来富有弹性,在节奏中阅读,很容易把读者带入故事情节之中,我读着读着就把自己代入角色了,为她们的故事动情,被她们的真爱所打动。我是一个完全的异性恋者,我并不了解同性之间的爱恋,但在这篇文章中,我看到她们的爱一点也比男女之间的爱逊色。深圳是“我”心中的圣山,“我”的爱人在深圳,给“我”介绍深圳,她的深圳就成了“我”的圣山。

    文夕去深圳

    2022/9/20 21:51:42
  • 历来如此,人之道与文之道异曲同工。求新,也是一种选择。写什么,怎么写都重要。所以,一个平凡的故事也能让人留心。这里,不仅仅是作家的发现,更是作家的选择,读者的期待。

    秦锦屏跨境直播:让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

    2022/9/20 14:57:27
  • 人如生活之浪,需要在时代中飞扬,在作家的发现中激昂,作者的的选题,构思,落笔都很好,如能再多讲点故事,多些生命的过往打捞,更好!

    秦锦屏禹国刚,中国证券市场拓荒牛

    2022/9/20 14:51:58
  • 一些生活的细节是可圈可点的,空间格局也有回响。 如果不代替“人物”发表意见,让“人物”自己出镜,更妙。但不失为一篇有腔调的作品。

    秦锦屏羁爱的脚本

    2022/9/20 14:34:22
  • 作者给我的感觉是一个人情练达的人。文字干净,节约,有一种泰然的气质。信手拈来的一些句子,将双城典型环境中的人生况味勾勒的从容,超然,又深入其中,张弛有度。

    秦锦屏王福田的双城生活

    2022/9/20 14:31:39
  • 以科幻的手法,让人事,现实与超现实相互交融交织,给读者提供了一种新体验。以其殊异性,形成了不可替代的形貌。略失于仓促。但不失仍是一个值得继续打磨的文本。

    秦锦屏创·城

    2022/9/20 14:26:01
  • 题材虽不新,还是容易引起共鸣。广场舞是中国特有的一个文化现象,是自发组织的,大妈大爷们精神的需要,几个主角有各自的故事,可以说多少个舞者就有多少个故事,是长篇是中篇,是几部长篇难详尽的一个大妈。我有首诗里写道,她们被老龄丈夫粗暴地赶出家门,一直在公园大唱革命歌曲!人性是复杂的,作者发现了也呈现了,可是还需要进入所谓的化境,即看山还是山。需要让他们再次粉墨登场,可以一笔带过,而避免道德优势与审判之嫌

    健字号跳广场舞的女人

    2022/9/20 14:25:46
  • 人物的命运感很强,他们在时代面前的苦与乐都在故事的兜兜转转中得以体现。这是地三鲜今年连续多篇中我个人觉得最可贵的一篇,特点保持了文章标题亮眼之外,对人物的刻画很有章法,故事也相对圆熟。

    秦锦屏飞往回南天

    2022/9/20 11:49:32
  • 好的非虚构未必是记录大事件,恰恰相反,记录个人生活里闪烁着光辉的微末故事,恰是我们作为平凡老百姓最值得做的,因为大事件自有史官记录,而我们的人生记录者只有自己。这位维修店的小老板文采如此之好,如果能多写一点、选材再种类丰富一点,你的维修杂记是能获大奖的水平。最后再把今天偶得的一句名言分享给你:有时候真实比小说更加荒诞,因为虚构是在一定逻辑下进行的,而现实往往毫无逻辑可言——马克�吐温 ​ ​​​​

    陈彻维修杂记

    2022/9/19 17:56:50
  • 这篇小说写出了人生的无常感。一切都是偶然。亲情、爱情、友情,都是那么回事,无所谓神圣与庸俗。萍水相逢本身就是理由,此外不必再寻找其他的理由。作者对人生有一种冷冷的看透,不赞美也不抨击,只是以零度情感予以叙说,如冷月照江河。语言老道,叙事精妙,很有功力。

    孙行者残鸟

    2022/9/19 14:02:24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