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你是我的一本书
  • 点击:43912评论:192021/07/24 09:45
  • 2021年“睦邻文学奖”特别奖

深圳,你是我的一本书——扉页上没有写我的名字,目录上也找不到我的故事,我不像陈丹燕如上海,有时间记录这城市的沧海桑田,会一遍一遍的走过同一间滋生着从未修葺过的热带绿植的咖啡馆,会从二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到千禧敲钟的午夜等着这叫做城市的生命体长大。所以你不会是我的作品,我也从未做过你哪一行字眼里的主角,但我是一个愿意精读的人,我会慢慢翻找,哪怕只有一星半点的文字,我也能从中感受到你的心跳。

深圳,你是我的一本书,可是好书的文字能够渲染出的是图画,是声音,是气味。图画是我学校俯瞰小渔村舒展长大进入因特网时代称霸的墙皮剥落仍然屹立不倒的蓝白教学楼,声音是校园铃是隔壁愈加动听的稚嫩钢琴声,气味是不分四季的温润海风,小卖部冰柜里公务员教师和清洁工同时伸手顺一瓶甜水在上班前掐着点喝完。

上海和纽约的热爱者说,你永远捡不干净大城市,因为没有人把这里当做家。你去写曼哈顿、大都会,写的是一座大城市的映像,写的是该隐的子孙;而描写深圳,你描写的是人——小渔村是有人祖祖辈辈定居的;罗湖的老城电光板下走过有一团金发,有南美人的绿色眼睛,母亲作为老外管熟稔地能认出来的黝黑的巴基斯坦和印度工人;内地搬来的白净的中小学生,说起来成绩好的多半是武汉来的;IT行业和音乐行业吸引来的五湖四海的把这里当做上世纪中的洛杉矶找梦的年轻人,好像都把这里当做了家。风度翩翩如北京,新旧碰撞如苏杭,细静杂糅如上海,而深圳的扉页上似乎只能——也庆幸只能写出一个个群像的名字,这是这本书的标签,每一个人翻开或多或少都了然。我最爱的一章莫过于居住很久的白花老城区,鱼龙混杂至极,地上散落全是千百家补习机构的招新,或是高考理综近满分或是名校学生单科进步四百名云云,顷刻间全被扫去地上不染一尘;沥青路和砖墙缝隙吐一朵苔花同时梧桐树落一撮黄叶;学生走路从来是低着头,听耳机或者聊天亦或是想着昨天周测难搞的数学压轴题;城管赶走烧烤摊转角又有章鱼丸子热丝丝地推出来;骑自行车的人,穿深圳特色的难看校服、礼服、四川大厦白领的西装,都是各自不同地跨坐在车坐上一骑绝尘或者刚刚停下;更难忘的是藏着整个城市页上的叠角星点文字的楼梯间,狭窄到盈不满空气,有灰尘的味道,有⻛尘仆仆的脚步的气息,有书,有便利店香气扑鼻的残羹冷饭,也有孩童遥远的笑声。深夜走在昏黄灯里像一个人看书有岁月静好,听见脚步看到白色光骤地迸溅又有一种地铁上恰好对面捧着同一本书来不及交谈的默契——我喜欢深圳这种快节奏记述的笔调,好像你什么都了解但实际上了解还片面,这样能恰好准确捕捉尚未谋面或萍水相逢的美好。

说起来深圳有着很美的落日。无论是在做什么我总会被它勾过去久久地停佇。书上记录深圳零零散散的一些日子,随笔一提黄昏,我心中却总被它满溢。和同学站在容易生虫的老树荫蔽里忽然漫天就是淡紫水红绵绵丝丝,才注意到脚下刺眼的光斑早溶解了;有见过操场跑着步遥远的一角早已残阳如血;极偶尔地能见到蓝色落日,自诩不知孤独为何物,也认可它是第十二种——最好是在楼梯间里,暗,显得窗里尤其亮、凄美、比鲜红鲜红的要远地聚在小小一圆舷窗像是蓝墨水洇的一个句号,左看是白昼右看能瞟见一点也不舍得染脏这夜晚的太阳坠进海里,忽然回头就觉得深圳这边陲靠的湾在云里。

住公寓一定要上一次顶楼,独自一人坐进没被开拓过全裸露着水管白粉墙什么植株也懒得长的地方却离天空很近,像是一个巨幕为你一个人开;楼梯间的舷窗离天空是最远的,比你站在地上抬头看飞机的轨迹还要遥远,小,像是用错了放大镜,但两者都是一样的沾染蝶豆花紫色的蓝水墨,一样的一丝云。

深圳这本书在二零二一的上半年忘了加写雨的章节,于是就躲在书吧昏暗的灯里读哈代写的羊市狼狈的雨景一遍又一遍,荒唐的是我恰恰更喜欢丁尼生。这间玻璃房不能用来拍电影,倒是每周一放着世界各地邮来的胶卷;在这里最美的回忆是和同学推荐木心,竟引起了对方狂热的兴趣。在书吧里写作业,不知道什么时候又搬到了新开张的豆浆店,总之哪里都是捧着题海研究的孩子。

百花是承载着压力的地方,所以这一页的注脚是市井是雨痕尘苔是欢声笑语是深夜的独处时光;最喜欢一个人走路,听和深圳很配的奥克兰口音灰扑扑的英文,一段路过去就是天台,街道,公园,密匝匝的绿叶子树已经长得很高了,悠哉地吊着一支白生生的毛虫。不怎么去东门,但深圳是自老城区舒展而开,我喜欢老城区;那一种灯红酒绿的热闹和俗套,走过一条路有鲜鱼腥味,过一个马路就闻到菜馆里的浓茶和肠粉;曾经有一家很喜欢的西餐店,一股薄荷香,上中学前早就销声匿迹了;这一章是用一点也不考究地大喇喇地泛黄的薄纸印的。也不常回香蜜湖;侨香路起着国际化的名字,有所很好的小初学校,靠南山区,所以是很现代的地方;灰的大厦都建了四十层,是看不到二十层的房子上面暮日滴溜溜从房顶天线颓下来的,或许是百花装修,说是很吵的日夜川流的车水马龙和永远在挖掉重修的地铁旁边的辅道,像是关上窗就听不见了的。只是不知道一楼哪家小朋友的细嗓子,被晚归的蚊虫坚韧地拖上来,居然是清晰能听见的;蚊虫是多,但依着山,空气好,伸出头去能看见的景很宏大。

所以啊,深圳,我喜欢你的每一条街道,虽然我还没有看过很多;但是就像一本好书翻开第一⻚就要翻开更多,阅读你不仅是进行时,还不时重读一两个折角的片段见见老朋友。在你的文字里,我能看到的是声音,就像街道里伴你几十年的卖麦芽糖的古气的吆喝声和这个月刚下火车的外地人手里的骨传导棒棒糖。我爱的是这个城市有市井的一面,有粗糙的一面,因为一本书里真实带来的才是人的群像,聚集起来成了一个城市,这过程我自认为是不可颠倒的。

我爱你的每一束花,我爱你深夜伴我走过的每一条路,我爱你在我合上书⻚的时候,带我一艘小渡船飘到香港的海湾,我爱你日出的时候从梧桐山腰把我带回; 我爱你的学校,我爱不在学校的日子,只要是这座城市,我都深爱着。

我想知道为什么,因为这座城市并不是太寻常,但也没有漂亮到不可不爱的地步。我想是因为我生在这里,哪怕我只生在一个标点里,一张纸的一个皱褶里,一张废掉的书稿里,但我写出我自己的故事,哪怕没有被你采纳过,但是没关系,我知道你记住了我,就像我记住了你。

说这座城市有人味儿,是五湖四海的共识——我喜欢杜拉斯那种将自己的事情用道听途说的句式和安然一点也不暧昧曲折地铺陈在纸上——深圳的快节奏里面有许多道听途说的暖心,我深信不疑。母亲是老外管,单位没搬家之前给打扫的夫妻塞了许多福利;每天早晨赶公交司机会停下来都等着后面攥着大布袋子疾跑的上班族,晚班车只有母亲一个人的时候,司机在唱歌,母亲走下车来很大方地赞了一句唱的真好听;常坐地铁,和衣服上描着缪缪商标的女孩做过一排,对面也坐过劳累一天的民工,把作业本扶在舱门上写着歪扭的字有人拍拍我的肩说要给孩子让座,不到一站的距离又很自然地把位置让给颤巍巍才上车的老人家。也是道听途说:书城总有人通宵翻着书本,听起来腰酸背痛但也足够令人神往。幸运有一位很好的老教师带着,三十载改革开放她也恰好教书三十载,当年南渡是为了过冬天也能翻书不生冻疮的日子,从下乡时帮学生赶土狗也怕的不行的小姑娘已经沉淀了要退休了仍然在昏昏欲睡的校园里独自神采奕奕,多萝西似的蓝裙子翩翩而来。书上记录者记录着荧光笔已经几乎没了墨水。

深圳,你是我的一本书。扉页上没有写我的名字,目录上也找不到我的故事,但我已经被讲述了千百遍,也将要着手继续编织你的故事。我知道,深圳这本书永远未完待续。


  • 1
  • 2
  • 3
  • 关键词:深圳一本书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34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秦锦屏提名10000,共计10000
  • 2021-09-15
  • 红红的雨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7-30
  • 笑笑书生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7-29
  • 莲花汉子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7-29
  • 若水三千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7-28
  • 陈友涛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7-26
  • 太奇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7-25
  • 黄元罗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7-25
  • 李玉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7-25
  • 春风妙语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7-25
  • 嘲讽打赏1000,共计1000
  • 2021-07-24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满纸抒情,只为情真。作者以诗一样的语言,有节奏的叙述,在短章里安置了自己浓烈的情感,清新,有力,有余味,有哲思。值得点赞。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为最小的参赛作者喝彩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深圳不光是你的一本书,也是我们大家的一本书,就看我们以什么样的视角去阅读。其实我们每个来深圳的人都有自己的一本书。小作者勤奋,小小年纪,看来书读了不少,也了解深圳的历史,不错。真是长江后推前浪,希望你继续努力,读好书,你一定会有出息的。深圳未来的那一本书等着你来书写,将会有你的名字。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深圳,你是我的一本书。”深圳是你的一本书,也是我的一本书。每一天我们都在读这本书,用手,用脚,用眼,用心;读它的街道,读它的山水,读它的颜色、声音和气味,读它的心跳。尽管我们的书共享着同一个名字,但内容、结构、风格却各不相同,但它都是“深圳”。这才是深圳的魅力所在。它经得起任何人以任何方式解读、书写和重构,“这本书永远未完待续”。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作者才14岁,但已拥有相当广博的基础知识,而目光敏锐,观察细腻,写作风格还带着学生时代特有的抒情味,但并不过度,所以不会让人觉得反感。最后,希望你不要生气:我多么希望拥有一个像你这样的孩子!
  • 阅读完这篇作品,才发觉出自一位14岁少年之手。从文字中,我无法判断这位14岁少年是“他”,还是“她”。但我能想象出这位少年一定是积极乐观、求知好学、热爱旅行的。安静的时候最喜欢一个人走路,或者躲在书吧昏暗的灯里读丁尼生,书吧里写作业,放松的时候,会去老城区感受那种灯红酒绿的热闹和俗套。对深圳的感悟和理解已经超出同龄人的成熟感。可以说,深圳是你永远读不完的书,你也将是这本书中的大主角。奔跑吧!少年!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会一遍一遍的走过同一间滋生着从未修葺过的热带绿植的咖啡馆,会从二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到千禧敲钟的午夜等着这叫做城市的生命体长大---行文流水的文字,新颖独特的用词,言之有物的表述,平静从容的语态,让我们仿佛看到一本书在慢慢翻开,一个人在款款前行,一种美好的场景在我们眼前弥漫开来,一种深刻的情愫萦绕在每个深圳人的心头。而这竟然出自一位14岁作者之手,让人领略文字的惊艳,少年的神奇。期待作者更多优秀作品。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陈友涛2童生2021/07/25 23:36:18
    • 分享到:
  • 很难想象14岁作者的文学天赋。行文流畅,字里行间流露出深厚的功底。作者具有敏锐的观察力,缜密的思维,总揽全局的概括能力。每一街景,每一束花,每一个人,每一场景,每天日落,集结成一本线装的百科全书。这座移民城市,汇集千万人口,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智慧,杂糅在一起,不断地创造奇迹,谱写新篇。期待,作者这本书的待续。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太奇2童生2021/07/24 22:08:10
    • 分享到:
  • 我恍若看见一个文静的少年行走在深圳的大街小巷,用心地打量四周的人与物,将它们纳入自己小世界之中。可以看得出作者仔细地翻阅着“深圳”这本书,见闻一点都不比一般的成人少。文字有着超出年龄的成熟感。好好读深圳这本书,甚至去书写这本书的故事,相信自己在未来的一天,在书的扉页上,能写上自己的名。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黄元罗5进士2021/07/24 19:33:16
    • 分享到:
  • 在作者的笔下,我不仅看到了深圳敞开胸怀,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伸展双臂,拥抱一切,开放包容的城市魅力与性格,也管窥到深圳的“居不易”、“快节奏”等重重压力。如此理性而又客观的眼光,谁又能想到竟然出自14岁的孩子之手?我想,也许这就是阅读在让深圳更有温度的同时,也促使居住在深圳的孩童们养成兼收并蓄的成熟。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李玉5进士2021/07/24 19:06:33
    • 分享到:
  • 作者一定是博览群书的,她对深圳的历史现在比很多成年人更清晰,她知道深圳是小渔村,是有人祖祖辈辈定居的;知道罗湖的老城电光板下,有成群的老外——有一团金发,有南美人的绿色眼睛。她还知道黝黑的巴基斯坦和印度工人;知道从内地来的中学生成绩好的多半自武汉来;知道IT行业和音乐行业,知道吸引来到深圳寻梦的,像是上世纪中的洛杉矶找梦的年轻人……后生可畏,14岁的她,能写出这样的文字,定有大写的未来。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恭喜最年轻的文友入驻邻居家社区文学。如果说深圳是一本书,我们都是书中的人物。你说得不错,一本好书好书应该有声音、气味和图画。图画是可爱的小鱼村,南北教学楼,声音是稚嫩的钢琴,气功味是温润海风。渔村里有来自世界各地和全国各地的人们,书中有落日和黄昏,有老树荫,有操场一角的残血夕阳。在公寓顶楼,有碧蓝如洗的天空,更有书吧里宁静的氛围与明灯。有美丽的街道丶公园丶密匝绿叶的大树,更有南来北往的美味。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从小散文中,读到了你对深圳的爱。虽然书的扉页上没有写你的名字,目录上也找不到你的故事,但你可着手继续编织深圳特区的故事。写那些奋斗的人们,写你我他的故事。
    • 暁霞囡4举人2021/08/11 10:24:58
    • 分享到:
  • 就像书中的一页页纸张、一行行段落、一个个字符,作者用随意所至的、漫不经心的笔触,写出对深圳的真实感受。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楊剛3秀才2021/08/05 10:29:19
    • 分享到:
  • 不得不说小作者文字优美,善于排比比较列举,紧扣文题叙写抒情,略显不够的是没有细致的描写,具体写事,写细节。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青初2童生2021/07/29 11:26:57
    • 分享到:
  • 后生可畏。深圳是一本书,内容由我们书写。作者将深圳有代表性的事务和街道作了总结点评,很真实!是一篇来源于生活的好文章。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祝这位同学多多书写绮丽的篇章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我读过一个12岁的深圳女孩的半文不白的散文,美极了。她读私塾,不读全日制学校,现在也该14、15岁了吧。未来看好这些孩子们。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太给力了。大师。
  • 最近来访
  • 1布衣
  • 2星
  • 2钻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3
  • 17100
  • 1
  • 250
  • 这篇层次非常丰富,沙哲学早已成为植物人,文中所有关于沙哲学职场的内容其实都是公公和姐姐替他想象出来的,公公和姐姐用替他虚拟职场的发展吊着他的一丝意识,让他不要放弃,而公公和姐姐想象出来的沙哲学的生活跟真实生活互相映照就别有意义。荒诞中格外现实,现实又比荒诞更荒诞。生犹如死、死又能重生,铅山壁虎断尾之喻直点主题,笔法老练、结构精致、寓意深远,佳作也。

    陈彻断尾

    2023/10/3 13:47:42
  • 人生无常,世道苍茫;当断则断,否极有光。这是一篇富含哲理的小说,虽短,但内涵丰厚。人啊人,困厄时要向壁虎学习。老板为生意断尾,提子为爱情断尾,公公为房子断尾,只为赌一个柳暗花明的求生。以变应变,适者生存。作者有哲学家的气质,文笔潇洒,驾驭起枝蔓繁多、彼此穿插的人物线、时间线、时间线来,游刃有余。一些机趣梗与知识贴用得恰当好处。难得的佳作!

    孙行者断尾

    2023/10/3 13:38:18
  • 提名一首旧体诗。我们说中国是诗的国度,其实指的是旧体诗。胡适们废了文言,却废不了旧体诗。新诗兴起,虽不乏佳作,但论其对国人影响,似乎并未超越旧体诗。保守传承、革故鼎新的最佳状态,应是新旧并存,相得益彰。遗憾的是如今的旧体新作,要么是毫无诗意的老干体,要么诘屈聱牙,典故堆砌,难为读者接受。而这组旧体诗吟咏深圳,流畅清新,平易浅白中涵容诗美与哲理,深得旧体诗之意蕴与趣味。

    蔡德林歌咏深圳

    2023/10/3 11:52:14
  • 蛮欢喜的这样的小诗。城市民谣的搞法,撷起一个小意象进行一下小批判,还有点小酸楚。一个成熟而宽容的社会是需要些小反讽的。说起来,肇始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那场打工文学的文学运动有时候是对的,较之所谓精英文学的失守,它的现实精神和人文关怀使得它更接近所谓纯文学。

    郭建勋在深圳街头遇见一群蚂蚁(组诗)

    2023/10/3 11:19:37
  • 这是一篇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小说,将审美的主场融入到鸡零狗碎中,让读者获得一种生活的方式而不再是文学独享的方式。我欢喜这样的小说。作者甚至有意地进入到他的语言狂欢里,痛快淋漓而不管不顾。小说里的人物不是刻意塑造的文学人物,而是生活中的活蹦乱跳的你我,小说以导游的方式在拉我们进去,而不是对我们进行絮絮叨叨的训导。这样说的意思是,我们可能更需要这样的小说而不是那种刻意的小说。

    郭建勋陀螺

    2023/10/3 11:04:53
  • 像她的我之前读过的散文一样,赵静的这一篇仍然那么有力地打击着我,魂灵都开了裂。直接、勇猛、干脆、磅礡,像泥石流一样奔涌过来,令人血脉贲张,透不过气,赵静的文字有这种力量,有这种感染力。力量的背后是真实,很坦诚地打开她之所观她之所思。是的,如果你不愿意兜兜转转,写散文最好的办法就是真实,有一说一,质胜文则野。赵静的散文是野的,如松涛海浪,如电光石火。

    郭建勋血地寻梦

    2023/10/3 10:42:19
  • 朴实真诚的叙述,体现出热爱生活,热爱文学,关心朋友,热心公益。也是对深圳这个城市的热爱。每个人可能都有面对的一地鸡毛和琐碎。心态和视野,却是可以自己选择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人生的主人。作者做到了。

    谢龙我在深圳来来往往

    2023/10/3 10:35:09
  • 短短几首诗歌,简述了作者前半生的坎坷,凄凉,不易,却依然对生活充满热爱与温暖,作者对家人对朋友是诚心诚意的付出自己所有的爱,像苦瓜藤一样充满生机与力量,像夜幕下的小白菜充满韧性与坚强,完美的诠释生活虐我千百次,我待生活如初恋,这样温情的女子,这样坚强的生命才是当下最值得我们尊重的灵魂。

    樊治月光 女人

    2023/10/2 18:39:57
  • 这篇非虚构堪称对于抑郁症少年的深度调查,全方位展现了原生家庭环境以及少年的症状表现,最后通过楠楠之口道出了心底的苦衷。我猜测,楠楠便是作者现实生活中的亲戚或朋友,才有了这么丰富的切进观察与细节呈现。原生家庭是主要原因,当然也有基因遗传、校园霸凌、人生经历等其他原因。抑郁症是当今社会重大问题,也是热点问题,需要更多人关注与探讨。

    欧阳德彬隐秘的角落

    2023/10/2 16:57:56
  • 没有陌生人的世界,夫妻却渐渐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小说通过巨细靡遗的日常书写,铺陈了城市中产家庭的苦闷与隐痛。貌似轻浮的荤段子之后,潜藏着都市生活的压力与无奈。妻子通过写作寄托精神,丈夫沉迷游戏放大空虚,生活的矛盾无法调和。“没有陌生人的世界”这一简洁的广告语,“饱蘸着九十年代的深情与诗意,广告牌下,簕杜鹃恣意怒放,人潮汹涌,步履匆匆,空气中漫溢着一股青春之城的浓郁气息”,人到中年,却成了一种反讽。

    欧阳德彬没有陌生人的世界

    2023/10/2 16:10:48
  • 这一篇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深圳之所以是深圳,不仅仅因为这里有成千上万肯吃苦、肯付出的“荣哥”,更因为这众多的“荣哥”吃苦付出之后,可以得到相对丰厚的回报。这回报,又不仅仅是钱财的收益,同时更是人本身的成长。在我的家乡,在很多人的家乡,都有漫山遍野的纯朴“荣哥”,他们只有吃苦的机会,却没有成长的机会,因此,怎么可能拥有像“荣哥”那样的内生动力?这样看,深圳四十年,最大的成就,恰恰是造就了“深圳人”。

    王元涛荔香夜话

    2023/10/2 14:27:13
  • 四十年的高速发展,造就了不止一代对高速“晕车”的老年人。他们骤然被从落后的小乡村转移到繁华的大城市,对一切都眼花缭乱,消费不适应、人际关系不适应、生活节奏不适应,由此生发的家庭矛盾、社会矛盾层出不穷,深圳人在这些矛盾中已经纠结了好多年。解决这些矛盾光靠提倡回归传统道德观是不够的,年轻人不仅要引领老年人适应新时代,自己也要读懂他们苦苦思乡之后那怅然若失的精神世界。这篇作品对这个话题的讨论非常有意思。

    陈彻月光之下

    2023/10/2 13:19:20
  • 文学青年的理想主义在这个时代,说出来是很容易被人嘲笑的,这篇小说字里行间的愤懑几乎喷出纸面。光是几个主人公的名字就能看出作者的意图:“空理想”、“莫成功”、“吴抱负”。这种作者立场鲜明表达的写作方式有些冒险,一旦读者对这种立场稍有不认可便很容易弃卷不看。但本文作者勇气可嘉,并且将故事和精神内核表述得非常完整,起码让认可这种立场的我看得很爽。稍有不足是深度不够,对于设置得如此鲜明的人物来说有些可惜。

    陈彻雨夜

    2023/10/2 13:05:51
  • 改革开放的好,就在于它能让高学历的城市精英一飞冲天,低学历的农村娃也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寻找到自己的发展之路、得到幸福。深圳这四十年,让中国人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激发了中国人前所未有的能量,只要努力就能过上幸福生活这种励志故事,在深圳每天都实现着,同时激励着全国人民。深圳人的奋斗精神,是我们每个人手中的火炬,不要让它熄灭,一定要继续燃烧下去,照亮人民的未来之路。

    陈彻荔香夜话

    2023/10/2 12:56:20
  • 实际上一直隐隐担心,会出现女主人公丈夫偷偷摸摸出轨一类的狗血情节。感谢作者,没有陷入那种大路货的恶趣味叙述。那么,一个远在江西山村的母亲,居然稳稳卡在一个接一个的节点上,有力甚至决定性地促成了在深圳打拼的女儿的事业腾飞,这事儿可信不可信?生活,当然未必会如此精准,如此戏剧,但作者传递的信息是非常强有力的:真正的力量,一定来自于无条件的支持。这种支持,才是克服一切物质匮乏和不幸遭遇的终极秘密和法宝。

    王元涛奔跑吧,狐狸

    2023/10/2 11:29:11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