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有一诗友姓钟,名非圆。年底的一天,我西装革履走进他的书房,他抬头见我第一句便是“‘怪斋’接纳衣冠楚楚者,我之幸也,斋之幸也……”
“怪斋”是他的书房名。我反讥一句:“算了,别卖弄古董。今天来,是想请你给我写一副对联。”他说:写字可以,内容得你自己想。”
我问:“有现成的没有?”他蹲下身掀开床垫布说:“多乎哉,不多也,你挑吧”
我从上翻到下,根本没有一副能贴得出去。什么“鸡岁不曾偷鸡(投机),狗年岂能学狗”,横批“鸡飞狗步”。
“鸡啼三遍梦未觉,狗吠一声有客来”,横批“狗近鸡远”。
“牛气正犟鞭何惧,虎威恰盛棒无力”,横批“何惧鞭棒”。
“牛皮吹破难作鼓,虎气吼竭不成威”,横批“牛鼓虎威”。
“牛耕半生鞭相随,虎啸一世风作伴”,横批“牛生虎世”。
“虎退山岗林已稀,兔进菜园药味浓”,横批“饿虎饥兔”。
我起身对着他说:“这些,都是你写好了送人的吗?”
他很自信地说:“不,卖给人。”
我不屑地轻蔑一笑说:“谁还会买你这怪联?”
“你这不是也来了嘛。”他得意地一笑。
“你忙吧”说着我转身要出门……
“啊!对了,我书橱上还有一副,说不定你能满意。”
我犹豫了一会儿:“先看看再说吧”。
只见他神秘兮兮地从书橱上取下那副对联,往地上一摊开,不无得意地摇头晃脑念道:“有才无财不为无,无才有财枉称有, 横批——无中生有”,说着抬头望着我,自鸣得意地问道:“怎么样?老弟?”
我笑了笑,算是满意地说:“这副倒还说得过去,虽然有些穷秀才聊以自慰的阿Q精神,,但是却蕴含着哲理。只是觉得你这副对联与新春佳节没有多大的关联。”
他很不以然地说:“你真是内行人说外行话,殊不知,一事无关联,才事事有关联。我最瞧不起那些候鸟型文人,填鸭式墨客,四季围着佳节转,一生专写应酬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