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筑梦之城——粤海街道
  • 点击:43041评论:112021/07/27 10:56

粤海街道,东起沙河西路,西接南海大道,南至东滨路,北到北环大道的粤海街道,东西宽约3公里,总面积不过20.99平方千米。这里是科技公司的摇篮,也是创业公司的天堂。

作为中国高新科技产业的名片享誉中外,它曾以一己之力多次对抗美国***,战功赫赫。 如今刚满30岁的粤海街道,正式步入而立之年,依然活力四射,时尚百变,骁勇善战。

它是我工作的地方,也是我筑梦的地方。


来到这里,我似乎离梦想又近了一点

像很多初来深圳打拼的人一样,粤海街道往往不是初出茅庐学生党的首选。我来深圳的第一站选择了当时被称作关外的龙岗,因为那里有更多的工厂,包吃住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福利。等在深圳站稳了脚跟,粤海街道便成了我的心之所往。

粤海街道,被更多人称作“科技园”的地方,顾名思义是科技密集型产业基地。5年后,当我在高新园地铁站出站的时候,我知道我离梦想又近了一步。

众所周知,这里有全国最棒的公司,也有全国最好的工作氛围。这里走出了华为、腾讯这样的超级企业,也有大疆、迈瑞这样让国人骄傲的研发公司。这里的每一栋写字楼背后,都有几个激励人心的创业故事。食堂、美食町、咖啡厅、健身瑜伽馆是写字楼生态的基本配套,下午茶、团建基金、出国旅游、补充保险、免息企业贷款等等是这里很多企业的标配福利。

这里有日新月异的高科技产业,也有欣欣向荣的商业中心,拥学府之光深大,临千年古城南头,商业和人文气息相得益彰。大多数创业者来到粤海街道,都有走向世界、改变世界的梦想。每一个打工仔来到粤海街道,都幻想过在城市扎下根来,跟企业一起创造奇迹,而奇迹似乎也时刻在这里发生着。


在路上:工作8小时,通勤2-3小时

每天上下班时间,这里人头攒动,行色匆匆,潮水般的身影川流不息。

地铁和公交是粤海街道通勤交通工具首选。如果你想开私家车上班,要么赶在7点30分前出发,要么索性9点以后出发。否则车水马龙的拥堵街道,会让你充分体验时间在驾驶座上无情流逝的感觉。

由于周边的房价高不可攀,在附近租房和买房的人很少,大部分人的单程通勤都至少需要一个小时。有人说在这里呆太久的人,会弱化时空的概念,工作8小时,往返通勤2-3个小时,对我们来说都只是日常。大家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在路上的状态,在通勤路的地铁、公交、的士上,你总能看到一些人头戴耳机嘴里嘀嘀咕咕练外语的,坐在地铁上看编程书、刷高数题的,更有甚者,一边打电话,一边熟练操作着笔记本上的excel表格。

粤海街道不仅堵车也堵人。每天高峰期的时候,从地铁站到上班的地方,只有短短几百米的路程,却因为人流过密,需要走上十几分钟。通勤路上,你总能看到几个带着红袖章的志愿者在各大通行路口指挥交通。人闯红灯也是会被罚钱的!没错,在粤海街道千万不要违反交通法规,因为一定会被抓。


粤海街道的烟火气:通勤路上的那些美食

粤海人的通勤路上,最绚烂的风景莫过于从地铁口出来就排成长龙的早餐一条街。包子烧麦肉夹馍,肠粉米线热干面,牛奶咖啡豆腐脑,各种天南海北、中西合璧的风味,应有尽有。

这里虽是不起眼的路边摊,但餐饮人还是努力保持着最大程度的讲究。早餐车擦拭的一尘不染,服务员都穿着印有自家logo的统一服饰,戴着帽子和手套,大声吆喝着。

天下功夫唯快不破,在粤海街道生存下来的餐饮,必须出品够快。时间不等人,往来的打工人,留给自己一般不超过3分钟的排队等待时间。摊位旁没有就坐的桌椅,也没有人愿意停下来享用早餐,大家往往是短暂驻足后,又匆匆奔赴下一站。

这里大部分商家都只提供早餐,也有一小波商家更看重晚市流量。粤海打工人的晚餐一般会选择和家人共享,但是通勤路还有一个多钟头,很多人会选择先吃点东西垫肚子。所以,晚市一条街相对于早市,品类略显单薄,只有寥寥几个提供鲜果切、煎饼果子、肉夹馍等的小贩。偶尔能碰见有小哥哥售卖20元/束的鲜花,回家路上捧上一束送给自己的小花,犒劳辛苦了一天的自己,心情瞬间美好。


粤海人,刻在骨子里的美好基因

中国科创看深圳,深圳科创看南山。有报道称,深圳南山区上市公司数量将达178家,逾40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堪称“中国硅谷”,而南山粤海街道毋庸置疑的是“中国硅谷”里最璀璨的明珠。

在粤海街道上班是一种什么体验?996、内卷、鸡血文化……,这些标签的确是大多数粤海上班族曾经历或者正在经历的生活。然而,除了这些,我们同样拥有更多标签以外的东西。

犹记得,18年9月份山竹过境时的粤海街道,台风使出了摧枯拉朽的本领,很多树木被连根拔起,写字楼的许多玻璃窗被整块吹落。台风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早上看见的还是草木衰败、门庭破落的景象,到了傍晚,整个街道就已拾掇干净、元气满满,恢复了车水马龙、人山人海的模样。

2020年新冠迅速蔓延全国,粤海街道的大部分企业线上办公长达2-3个月之久。为防范疫情蔓延,很多写字楼规定在严格执行防疫消杀基础上,要求每天每个公司出入的员工不得超过3个。于是,你总能看到有员工全副武装冒着被感染的危险,自发错开时间轮流去公司把电脑搬回家中。有些工作只能在公司局域网完成,他们就错开电梯高峰期通勤,在不开空调的写字楼里全程带着口罩和手套坚持工作。

天灾和疫情从来不能打倒中国人,粤海人的自愈能力和敬业精神也是刻在骨子里的。


披星戴月,赶路人从来不曾孤单

深圳是个移民城市,据统计,常住人口从30多万人到1300多万人,深圳只用了40年。特别是最近5年,深圳常住人口净增量达206万人,堪称人类城市移民史上的奇迹。

你可以永远相信粤海街道的打工人,无论是写字楼里因为系统升级而通宵达旦的码农,还是跑步机上为了保持身材而挥汗如雨的健身狂,还是星巴克里点一杯咖啡就能嗨聊上一下午的客户经理。他们都可以找到千千万万个类似的影子,他们都在努力让自己保持最好的状态,呈现出最好的工作成果。

明快高效的生活节奏,把工作当事业经营的职业素养,以及任何时候都井然有序、生机勃勃的工作生活状态,让粤海人忙碌并快乐着。

在这里你可能会觉得寂寞,但从来不会孤单。因为不管是早上6点多的街道,或是晚上10点半的地铁上,或是凌晨1点多还亮着灯的写字楼,你都能看到许多和你一样负重前行的路人。


粤海人,不只知道搞钱

美女如云,是很多人对粤海街道的普遍印象。不同于其他地方,粤海的街拍美女群像多是穿着简单大气、气质飒爽、走路带风的时髦精们。这里的大长腿很多,但你很难邂逅一个穿高跟鞋的美女,平底小白鞋才是粤海美女的最爱。

前一段时间有个话题在网上很火,“深圳的女孩子只知道搞钱”。大意是,人们发现深圳女孩不爱八卦,不爱吹水,聚会的时候都在聊怎么搞钱。这是个有意思的现象,但这个现象并不只是发生在深圳女孩身上,确切的说,深圳的所有人和企业都热衷于搞钱。

我想背井离乡来到深圳这片改革开放最前沿城市的每一个人,都有买房买车,实现财富自由这样朴素的财富梦想。凭本事赚钱,并不丢人。

况且,深圳人并不只知道搞钱。事实证明,深圳人对公益的热心程度,一直在我国各大城市公益贡献度排行榜中名列前茅。有人盘点过深圳人最爱的善行方式:爬山阅读随手捐。粤海的上班族也不例外,他们更倾向于利用周末、法定节假日的时间做公益。

值得一提的是,在粤海街道,先赚到钱的那一批先进企业,也在努力带动其他中小企业发展。粤海街道善于利用一些大企业的资源来给小微企业进行对接,帮助他们寻找机会。街道办创立了科技创新大讲堂,主题永远是最前沿的技术。讲云计算的时候,由阿里云从达摩院请专家;讲区块链的时候,腾讯把区块链的负责人请过来。当然,这些大企业也有需求。比如,一些龙头企业推动云服务、大数据赋能,需要对接大量的中小企业。


结语

来深10多年,在粤海街道道的一家互联网公司也工作5年多了,身边有些朋友陆续在这里有了自己的房子,有些人把小作坊经营上市了,也有些人把深圳的经验和积累带回了老家。我也逐渐在这里安定下来,组织了自己的小家庭。

粤海街道不过城市一隅、弹丸之地,却熙来攘往,承载着无数人的生计和梦想。它就像是一个筑梦者,为每一个人,缔造了一套精彩绝伦、璀璨繁华的梦境。我们都是追梦的人,努力劳作着、奔波着、奋斗着,用勤劳和智慧将一个个绮丽的梦想绽放。


  • 1
  • 2
  • 3
  • 关键词:筑梦之城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11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孙行者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9-05
  • 段福平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04
  • 莲花汉子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7-28
  • 黄元罗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7-28
  • 小猪猪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7-28
  • 晓枫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7-28
  • 佐佑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7-27
  • 李玉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7-27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本文,文笔简练流畅,善于选取角度,材料与数据引用得当,写出了粤海街道的特点,是简介式的宏观扫描。如果作为微信公众号文章发表,辅以图照,是很不错的。但是作为邻家文学参赛作品,就显得有些单薄,不妨在细节和具体人物的塑造上多下些功夫。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豆姐2021/09/06 09:05:46
    • 分享到:
  • 谢谢老师,这个评价非常中肯受用。初来乍到,凭的是一时兴起。回头看自己写的东西,单薄稚嫩的有点不忍直视,能收到各位大咖真诚的回复,十分惊喜! 希望下次江湖再见,我能收获更多的成长。
    • 段福平2童生2021/08/03 23:13:27
    • 分享到:
  • 看了这篇筑梦,想起我在宝安第一期非虚构写作培训班的作业,写某条路或者某一条街道,当时我们同学中,没有几个能完成作业,都是写流水线。而看了作者这篇文章,他的非虚构写作方法,正好把路与梦写得非常巧妙,正是我们这些千千万万打工族的梦想,是从这些路中走出来的。这也是深圳的寻路,变迁与翻天覆地的变化。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阅读完作者这篇随笔,我才知道中国科创看深圳,深圳科创看南山。而南山粤海街道毋庸置疑的又是“中国硅谷”里最璀璨的明珠。粤海街道不仅仅是城市一隅,同样也承载着无数来深建设者们的生计和梦想,也是作者筑梦的地方。这不,作者在粤海街道的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才5年多,就在这里安定下来,组织了自己的小家庭。能在这房价高不可攀的地方成为一名粤海人,用勤劳和智慧将一个个绮丽的梦想绽放。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黄元罗5进士2021/07/28 09:21:42
    • 分享到:
  • 这篇随笔从多个角度诠释了粤海街道,也让读者从中看到了粤海街道的更多面:这里有与时代同步的高新产业,有怀揣理想、为前途争分夺秒的“追梦人”,有不仅为了谋生,还有热爱公益事业,以及懂得如何享受人生的“大学问”……;当然了,作者也在不经意间透露出粤海街道同样存在着交通拥堵、房价过高等城镇化带来的老大难问题。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小猪猪2童生2021/07/27 23:08:50
    • 分享到:
  • 今天买了一个小米便携式的果汁机,产地是粤海街道,巧合的是又看到了这篇文章,虽然我没有去过科技园,但通过作者的讲解,我被深深震撼到了。那么多的高新技术产业,那么多的高端人才,林立的高楼,上下班路途上都在争分夺秒学习的追梦人,这才是电视里看到的繁华的深圳。它与我们居住的城中村有云泥之别,和我们所在的工厂形成鲜明对比。深圳的未来,肯定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科技园是粤海街道的代言词,也是深圳将来的大趋势。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晓枫2童生2021/07/27 22:47:48
    • 分享到:
  • 深圳南山区的科技园久负盛名,反而让人忘记了粤海街道。科技园是科技创新的摇篮,是年轻精英们的创业乐园,在这里工作的人每天通勤路上的时间多达3小时也习以为常,路上的时间也可以用于学习充电。这里的早餐简单快捷,这里是离梦想更近的地方。粤海街道的人除了会搞钱,也热衷于公益,这是深圳的特色,绝非粤海所仅有。我曾经走进科技园,被那里行色匆匆的白领所吸引,正如作者看到的,高跟鞋少,平底鞋多,步伐一个比一个快。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佐佑3秀才2021/07/27 12:19:17
    • 分享到:
  • 看完文章,有种跟着作者的文笔,漫步走了粤海街道,我看到了它的朝气蓬勃、科技的无限潜力,以及对年轻无数的机会;我感受到了在这里工作的人生活节奏很快,但通勤路上的那些美食给了快节奏的生活增添了一抹烟火气息;我还知晓了粤海人虽然很忙,除了搞钱,还有一份爱世界、搞公益的善良以及热爱生活的一面;整篇文章读下来,感觉正能量满满,城市节奏虽快,但粤海人能跟得上步伐,也能静下来好好感受生活。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粤海街道大名鼎鼎,吸引着众多的目光。虽近在咫尺,竟也不曾近距离认真了解过。谢谢作者告诉我,这是一个和梦想很近的地方,是一个“不仅堵车也堵人”最好不要开车的地方,是一个“各种天南海北、中西合璧的风味,应有尽有”的美食天堂,我还知道了粤海人的“自愈能力和敬业精神也是刻在骨子里”,他们“不只搞钱”,更有丰富的精神世界,他们披星戴月,追逐自我。看罢此文,突然觉得粤海街道就是深圳最具代表性的缩影。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李玉5进士2021/07/27 11:20:34
    • 分享到:
  • 漫步城市,这一篇文章就是漫步粤海街道。如果说深圳最著名的街道有哪些,相信过去很多人会想到香蜜湖,会想到东门,但对于更多的文化人和精英阶层,应该会首先想到粤海街道,这个曾经惊动国际的街道,肯定是有它的理由的。因为,中国科创看深圳,深圳科创看南山。深圳南山逾40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堪称“中国硅谷”,而粤海街道毋庸置疑的是“中国硅谷”里最璀璨的明珠。这里不只是有繁忙的工作,也有美食娱乐的活色生香。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暁霞囡4举人2021/08/10 16:50:01
    • 分享到:
  • 这是一个很好的题材,希望作者将故事,穿插进个人的经历、身边人的故事,以此来折射出粤海发展的变化。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最近来访
  • 万玲
  • (江湖无名号)
  • 1布衣
  • 1星
  • 1钻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0
  • 5600
  • 1
  • 330
  • 这篇层次非常丰富,沙哲学早已成为植物人,文中所有关于沙哲学职场的内容其实都是公公和姐姐替他想象出来的,公公和姐姐用替他虚拟职场的发展吊着他的一丝意识,让他不要放弃,而公公和姐姐想象出来的沙哲学的生活跟真实生活互相映照就别有意义。荒诞中格外现实,现实又比荒诞更荒诞。生犹如死、死又能重生,铅山壁虎断尾之喻直点主题,笔法老练、结构精致、寓意深远,佳作也。

    陈彻断尾

    2023/10/3 13:47:42
  • 人生无常,世道苍茫;当断则断,否极有光。这是一篇富含哲理的小说,虽短,但内涵丰厚。人啊人,困厄时要向壁虎学习。老板为生意断尾,提子为爱情断尾,公公为房子断尾,只为赌一个柳暗花明的求生。以变应变,适者生存。作者有哲学家的气质,文笔潇洒,驾驭起枝蔓繁多、彼此穿插的人物线、时间线、时间线来,游刃有余。一些机趣梗与知识贴用得恰当好处。难得的佳作!

    孙行者断尾

    2023/10/3 13:38:18
  • 提名一首旧体诗。我们说中国是诗的国度,其实指的是旧体诗。胡适们废了文言,却废不了旧体诗。新诗兴起,虽不乏佳作,但论其对国人影响,似乎并未超越旧体诗。保守传承、革故鼎新的最佳状态,应是新旧并存,相得益彰。遗憾的是如今的旧体新作,要么是毫无诗意的老干体,要么诘屈聱牙,典故堆砌,难为读者接受。而这组旧体诗吟咏深圳,流畅清新,平易浅白中涵容诗美与哲理,深得旧体诗之意蕴与趣味。

    蔡德林歌咏深圳

    2023/10/3 11:52:14
  • 蛮欢喜的这样的小诗。城市民谣的搞法,撷起一个小意象进行一下小批判,还有点小酸楚。一个成熟而宽容的社会是需要些小反讽的。说起来,肇始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那场打工文学的文学运动有时候是对的,较之所谓精英文学的失守,它的现实精神和人文关怀使得它更接近所谓纯文学。

    郭建勋在深圳街头遇见一群蚂蚁(组诗)

    2023/10/3 11:19:37
  • 这是一篇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小说,将审美的主场融入到鸡零狗碎中,让读者获得一种生活的方式而不再是文学独享的方式。我欢喜这样的小说。作者甚至有意地进入到他的语言狂欢里,痛快淋漓而不管不顾。小说里的人物不是刻意塑造的文学人物,而是生活中的活蹦乱跳的你我,小说以导游的方式在拉我们进去,而不是对我们进行絮絮叨叨的训导。这样说的意思是,我们可能更需要这样的小说而不是那种刻意的小说。

    郭建勋陀螺

    2023/10/3 11:04:53
  • 像她的我之前读过的散文一样,赵静的这一篇仍然那么有力地打击着我,魂灵都开了裂。直接、勇猛、干脆、磅礡,像泥石流一样奔涌过来,令人血脉贲张,透不过气,赵静的文字有这种力量,有这种感染力。力量的背后是真实,很坦诚地打开她之所观她之所思。是的,如果你不愿意兜兜转转,写散文最好的办法就是真实,有一说一,质胜文则野。赵静的散文是野的,如松涛海浪,如电光石火。

    郭建勋血地寻梦

    2023/10/3 10:42:19
  • 朴实真诚的叙述,体现出热爱生活,热爱文学,关心朋友,热心公益。也是对深圳这个城市的热爱。每个人可能都有面对的一地鸡毛和琐碎。心态和视野,却是可以自己选择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人生的主人。作者做到了。

    谢龙我在深圳来来往往

    2023/10/3 10:35:09
  • 短短几首诗歌,简述了作者前半生的坎坷,凄凉,不易,却依然对生活充满热爱与温暖,作者对家人对朋友是诚心诚意的付出自己所有的爱,像苦瓜藤一样充满生机与力量,像夜幕下的小白菜充满韧性与坚强,完美的诠释生活虐我千百次,我待生活如初恋,这样温情的女子,这样坚强的生命才是当下最值得我们尊重的灵魂。

    樊治月光 女人

    2023/10/2 18:39:57
  • 这篇非虚构堪称对于抑郁症少年的深度调查,全方位展现了原生家庭环境以及少年的症状表现,最后通过楠楠之口道出了心底的苦衷。我猜测,楠楠便是作者现实生活中的亲戚或朋友,才有了这么丰富的切进观察与细节呈现。原生家庭是主要原因,当然也有基因遗传、校园霸凌、人生经历等其他原因。抑郁症是当今社会重大问题,也是热点问题,需要更多人关注与探讨。

    欧阳德彬隐秘的角落

    2023/10/2 16:57:56
  • 没有陌生人的世界,夫妻却渐渐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小说通过巨细靡遗的日常书写,铺陈了城市中产家庭的苦闷与隐痛。貌似轻浮的荤段子之后,潜藏着都市生活的压力与无奈。妻子通过写作寄托精神,丈夫沉迷游戏放大空虚,生活的矛盾无法调和。“没有陌生人的世界”这一简洁的广告语,“饱蘸着九十年代的深情与诗意,广告牌下,簕杜鹃恣意怒放,人潮汹涌,步履匆匆,空气中漫溢着一股青春之城的浓郁气息”,人到中年,却成了一种反讽。

    欧阳德彬没有陌生人的世界

    2023/10/2 16:10:48
  • 这一篇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深圳之所以是深圳,不仅仅因为这里有成千上万肯吃苦、肯付出的“荣哥”,更因为这众多的“荣哥”吃苦付出之后,可以得到相对丰厚的回报。这回报,又不仅仅是钱财的收益,同时更是人本身的成长。在我的家乡,在很多人的家乡,都有漫山遍野的纯朴“荣哥”,他们只有吃苦的机会,却没有成长的机会,因此,怎么可能拥有像“荣哥”那样的内生动力?这样看,深圳四十年,最大的成就,恰恰是造就了“深圳人”。

    王元涛荔香夜话

    2023/10/2 14:27:13
  • 四十年的高速发展,造就了不止一代对高速“晕车”的老年人。他们骤然被从落后的小乡村转移到繁华的大城市,对一切都眼花缭乱,消费不适应、人际关系不适应、生活节奏不适应,由此生发的家庭矛盾、社会矛盾层出不穷,深圳人在这些矛盾中已经纠结了好多年。解决这些矛盾光靠提倡回归传统道德观是不够的,年轻人不仅要引领老年人适应新时代,自己也要读懂他们苦苦思乡之后那怅然若失的精神世界。这篇作品对这个话题的讨论非常有意思。

    陈彻月光之下

    2023/10/2 13:19:20
  • 文学青年的理想主义在这个时代,说出来是很容易被人嘲笑的,这篇小说字里行间的愤懑几乎喷出纸面。光是几个主人公的名字就能看出作者的意图:“空理想”、“莫成功”、“吴抱负”。这种作者立场鲜明表达的写作方式有些冒险,一旦读者对这种立场稍有不认可便很容易弃卷不看。但本文作者勇气可嘉,并且将故事和精神内核表述得非常完整,起码让认可这种立场的我看得很爽。稍有不足是深度不够,对于设置得如此鲜明的人物来说有些可惜。

    陈彻雨夜

    2023/10/2 13:05:51
  • 改革开放的好,就在于它能让高学历的城市精英一飞冲天,低学历的农村娃也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寻找到自己的发展之路、得到幸福。深圳这四十年,让中国人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激发了中国人前所未有的能量,只要努力就能过上幸福生活这种励志故事,在深圳每天都实现着,同时激励着全国人民。深圳人的奋斗精神,是我们每个人手中的火炬,不要让它熄灭,一定要继续燃烧下去,照亮人民的未来之路。

    陈彻荔香夜话

    2023/10/2 12:56:20
  • 实际上一直隐隐担心,会出现女主人公丈夫偷偷摸摸出轨一类的狗血情节。感谢作者,没有陷入那种大路货的恶趣味叙述。那么,一个远在江西山村的母亲,居然稳稳卡在一个接一个的节点上,有力甚至决定性地促成了在深圳打拼的女儿的事业腾飞,这事儿可信不可信?生活,当然未必会如此精准,如此戏剧,但作者传递的信息是非常强有力的:真正的力量,一定来自于无条件的支持。这种支持,才是克服一切物质匮乏和不幸遭遇的终极秘密和法宝。

    王元涛奔跑吧,狐狸

    2023/10/2 11:29:11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