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20,新冠肺炎疫情阴霾密布……
在福城,有一批女子,像一朵朵馥郁的鲜花美丽芬芳,温暖装点了这个城市……
白玫瑰 梁艳
80后梁艳毕业于中山大学,2004年底来深圳,2013年在龙华区福城的章阁社康中心担任护士长。因为她身着一袭白色护士装,显得身材修长,温婉而气质不凡,同事们笑称她为“白玫瑰”。
今年春节,梁艳原本计划回陕西老家给父亲做60岁大寿。1月24日,梁艳得到疫情报告后心急如焚,急忙退掉联程机票并主动请缨,大年初一凌晨1点从陕西老家风尘仆仆地回到深圳。
第二天一早,梁艳就积极投身到抗疫一线。她除了做好平常的基本医疗护理工作外,还要做好抗疫物资保障、人员培训、三位一体排查、院感、落实居家隔离电话随访等。
跟随“三位一体”的同伴们一起下社区进行筛查是一件苦差事。穿上隔离衣,戴上护目镜和口罩,耳朵压得生痛,雾水挡住双眼,相当难受,尤其是说服相关人员居家隔离,更是一件考验耐心和毅力的事情。
一次,梁艳遇到一位拒绝疫情检查且情绪特别激动的排查对象。她和大家一起站在门外,与排查对象沟通了两个多小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了解到排查对象的真实情况。晚上回来后,梁艳查阅了各种相关规定,第二天再次上门与其解释目前疫情的相关文件规定,解除了排查对象的顾虑。当排查对象14天隔离期满后,对梁艳连声说“谢谢”时,梁艳感受到了作为白衣天使的光荣和自豪。
梁艳是个急性子,心直口快,做事雷厉风行。疫情暴发两个多月以来,她不仅全力协助医院领导认真落实每一项防疫措施,而且第一个报名参加24小时值班。梁艳说:“不管是物资、登记、表格,没有人比我清楚,安排我24小时值班,有利于防疫工作。”
大家都被不断变化的数据、表格折腾得筋疲力尽,梁艳经手的表格则条理分明,基本没有出现差错,同事们又笑称梁艳为“表姐”。
梁艳对下属医护人员关怀体贴。在医务人员紧缺的情况下,她认真优化每一个班的安排搭配工作,力争每人都有科学合理的休整时间。一次,她刚要下班,“三位一体”排查到一位疑似有病例接触史的发热病人需要转运。她看了看排班表,对主任说:“我去吧,其他同事都有孩子。”主任问她:“你没有孩子吗?”她故作轻松地说:“回来之前我都想好了,孩子暂时放在老家呢!”
疫情初期,防护物资紧缺,经常会有临时突发任务,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梁艳24小时待机,随时听候调遣,持续奋战在防疫第一线,即使回家也不忘在工作群安排工作。针对同事和社区居民遇到的每一个问题,她都及时提出解决办法。
梁艳说:疫情的突然发生,没有经验可借鉴。作为护士长,更应当以身作则,做好表率。她时刻不忘提醒自己:“先做起来,错了就改,不会就学。比起武汉的同仁们,我们这点困难又算得了什么?”
菊花 邱菊珠
48岁的邱菊珠来自湖南,父亲给她取名菊花,寄望她像菊花一样傲雪凌霜。
菊珠是龙华区中心医院的保洁主管,在这里整整工作了10年。由于新冠肺炎病毒肆虐蔓延,菊珠退掉了好不容易抢来的火车票,放弃了回家过年的机会,主动选择了留在医院做抗疫保洁工作。
龙华区中心医院用集装箱搭建了临时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大大增加了医院的保洁工作量,其他保洁员工放假回家了,留深过年的保洁员承担了更多压力。菊珠跟大家一起,每天不分白天黑夜地对病房进行消毒,认真细致地做好保洁工作。1月24日,隔离病房里住满了从发热门诊转过来的发烧病人。如果核酸检测呈阳性,就立即送到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呈阴性就住隔离病房。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处处充满隐形危险。从1月23日到2月3日,菊珠每天工作14个小时,保洁员的任务是给病人铺被送饭送水,给病区消杀和打扫卫生。菊珠和同伴们每天要背着40斤重的消杀桶,24小时对隔离区和发热门诊进行8次消毒,每次需一个多小时。虽然是三班倒,但菊珠双脚已起了血泡,肩膀被磨破了皮,腰酸背痛,还是坚持做完工作。
一件防护服500多块钱,在医用品紧缺时显得特别的珍贵。菊珠穿上防护服,工作7个小时,水不敢多喝,饭不能多吃。虽然穿了纸尿裤,下班时纸尿裤成了水包,身上的衣服全部湿透了,防护镜雾霭朦胧。
2月5日,湖南的保洁大叔主动提出要去隔离病房上班。上两天班后发生咳嗽,医院马上对他进行隔离检查,结果是阴性。此时的菊珠也存在感染的风险。
2月8日,有一位女士在病房里绝食。她认为自己没病还被隔离。菊珠耐心地跟她谈心,让她消除心中的顾虑。后来该女士想通了,并配合医院的相关检查。
2月15日,菊珠去隔离病房为来自湖北一个三人小家庭服务,父母与5岁的小女孩各住一个隔离病房。尿床的小女孩见菊珠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和护目镜进病房有点害怕,菊珠鼓励她说:宝贝,你不用怕,阿姨是保护小孩子的。你听话,阿姨就唱歌给你听……菊珠一边给小女孩换床上用品一边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让小女孩消除紧张情绪并配合接受护理。后来有一次,菊珠整理好床铺准备离开的时候,小女孩竟闪烁着一双大眼说:“阿姨,谢谢您!”把菊珠感动得稀里哗啦。
蓝色玫瑰 许晓娟
90后的许晓娟读书时最大的梦想就是做一名警察。2019年1月30日,晓娟通过社招进入警队,在福民派出所担任社区内勤工作。能进入警队工作让晓娟既兴奋,又担心。兴奋的是有机会听到或看到同事们破案的精彩场面,除暴安良,担心的是,一个刚从学校毕业出来的小女生,能够胜任如此神圣的职责么?
春节,疫情的发生,打破了周遭的宁静,大年初三晓娟便从汕头赶回来上班。疫情渐渐严重,因春节调休的关系,晓娟手上的工作能分担的人很少。她肩上的担子重,心理压力也很大。
晓娟的主要任务是上报全所落地核查确切情况,为疫情防控工作争取更多的主动。作为疫情落地核查组和数据统计组责任民警,晓娟感觉责任重大。
疫情肆虐,外地返深高潮的来临,给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2月7日晚23时许,接到分局指挥中心情报通知,晓娟立即召集队员,赶至办公室进行信息梳理,抢先做好落地核查第一步。在副所长马致明的带领下,经过2个小时的不懈努力,成百上千条住址信息被细细划分至福城街道5个社区。
2月8日元宵节,晓娟的母亲从汕头打来电话问,晓娟告诉父母,她很好,让家人不用为她担心。然而放下电话,晓娟的眼泪就流下来了。因为这是晓娟第一次离开父母和家在外面过年,此时此刻,她真的很想亲人很想家。
连续多日疲劳作战,这朵蓝盾警花有点受不了。任务多的时候错过了饭点,晓娟只能吃方便面充饥。看屏幕时间长了,脖子酸痛,眼睛发胀,腰也直不起来。当她看到身边的前辈们默默无闻看着屏幕,她又咬咬牙坚持下来。她想,多少人都在坚持,她吃点苦算什么呢?
随着返城的人越来越多,熬夜成了晓娟的家常便饭。与数字打交道枯燥无味,通宵填写表格头昏眼花,但仍然要保证数据准确,按时上传分局下发社区。晓娟透露了一个细节:一天晚上她正在犯困,突然闻到了一股浓香,原来是同事给她端来了咖啡。瞬间,一股幸福的暖流在心中涌动。
红玫瑰 周好
在福城街道茜坑老村综合市场卡点,经常可以看见一位个子高挑,脑后一束马尾辫,身着红马甲的80后女子在值勤,她就是被大家称为“红玫瑰”的义工周好。
作为义工骨干,周好正月初六下午报名参加志愿服务,先后在福民工作站,茜坑老村围仔多个测温点做义工。哪儿有需要,周好就出现在哪儿。周好说:这不是她的工作,是志愿者的使命和责任。
测温点是八小时三班倒,周好负责白班协助查温。测温过程中,有人说我就住在这个小区里,回自己的家,还测什么测?也有人说,谢谢你们的守护,谢谢你们的关爱。周好每天都要赶时间值班,回家不是泡方便面充饥,就是啃一个水果填填肚子。一天,她发现有居民将水果放在她门口,并提醒她要注意安全,周好感动得热泪盈眶。
在值班检查测量体温的过程中,有人因为疫情而焦虑,有人由于忙着出门,不愿意配合测体温,甚至有人粗暴谩骂检查人员。虽然周好有点难以接受,但她总是安慰自己,要顾全大局,打好这场硬仗。
采访中,周好讲了一个让人忍俊不禁的故事:一位非常谨慎的居民经过卡点测量体温的时候,仅仅打开小轿车窗子一条缝隙,然后拿出一瓶酒精,抢先喷洒工作人员。后来周好给她测量体温之前,就当面先用酒精给额温枪消毒,再给她测量体温。
坚持实属不易,工作枯燥无聊,大家在一起互相打气,这让周好感到很温暖。周好坦言:协助社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是志愿者应该做的。疫情不退,她就要坚守好阵地。
玉兰花 唐玉兰
初见唐玉兰是在一次会议上,声音温婉恬静,特别好听。后来才知道玉兰是富士康的数据分析员,同时还是心理咨询师、瑜伽教练、义工。
玉兰本来打算在春节期间回湖南永州过年,结果疫情来临她留在了深圳。桔塘社区开始封闭式管理时,需要大量义工。社区工作人员告诉她要发挥心理咨询师的优势,玉兰便于2月11日在桔塘社区V站设立了心理咨询专线,并积极加入到深圳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成立的支援武汉心理援助小组。
随着返深复工人员增多,心理咨询热线开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一个小伙子打来电话咨询,因为女朋友返深经过了武汉,本来居住在一起的两人,突然要隔离不能上班,收入减少了很多,面对每月要还的车贷房贷,小伙子很焦躁,表示不能接受隔离。玉兰先是认真倾听,然后慢慢引导小伙子换位思考,从多个角度看问题,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困难。在玉兰的细心开导下,小伙子便很快如释重负,表示愿意接受隔离,并表示想办法解决一时的困难。
在桔塘社工的带领下,玉兰跟义工伙伴们提着喇叭走街串户,为居民宣传新型冠状病毒的防疫知识。玉兰和伙伴们还打算开展线上公益瑜伽活动,带市民进行瑜伽训练,增强免疫力。
花开不是为了凋谢,而是为了结果。一花引来万花开,花开福城分外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