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找桃花源
  • 点击:56640评论:232021/08/05 23:39
  • 2021年深圳市“睦邻文学奖”十佳

快到了。的哥左手放开方向盘,朝左边路口指了指,右手轻轻逆时针旋转一下,动作优雅,不到十秒,汽车就缓缓停步。到了。的哥稍微侧身一下,扭转头对杜一甫提醒道。哦。杜一甫用力提了下车门把,下车,付钱。的哥拿了钱,微笑一下,说声祝你好运,然后朝杜一甫摆摆手,开车扬长而去,瞬间消失在汹涌的车流。所有的车,不管大车小车,都得在街道上奔跑,成为街道风景的一部分。正如所有的水,不管泉水雨水废水,或高山流淌下来的雪水,都得注入江河,成为大海的一份子。

这里就是人头攒动的人力资源市场。茫茫人海,簇拥着一个个犹如孤岛一般的招聘单位。杜一甫来这里并非找工作,他辞了报社的编辑工作,慕名来此是为了寻找不一样的生活。杜一甫轻车熟路模样,拉住拉杆箱,沿着一道小巷走过去。凭感觉,小巷深处就是那些大神们隐居的地方。太阳升得老高了,透过大大小小的细叶榕,或一些叫不上名字的风景树,照耀着杜一甫前面的道路。渐渐地,避开了喧闹的车流,人群也稀少了些,杜一甫来到一栋五层楼面前,上面横挂着一个蓝色金属招牌:廉价租房。一个有点驼背的穿着保安制服的老头坐在大门口好像打瞌睡,双目紧闭,神色困倦。杜一甫走上前,对老保安说,大伯!老保安吓了一跳,仿佛刚从梦中惊醒,慌忙摆正身子,睁眼说道,住宿到里面交钱。说罢他还懒洋洋地朝里面指指。杜一甫于是朝着他手指的方向往前走,迈入一个小客厅,里头摆放着一个老式柜台,柜台后面坐着一个胖女人,约摸四五十岁。她看见杜一甫了不吭一声,好像把他当做一个误闯进来的小动物,例如野猫,流浪狗,或某种小甲虫。杜一甫走近柜台,把右手放上台面,问她:有住宿的吗?胖女人满不在乎看杜一甫一眼,张开厚厚的嘴唇回答,要哪种?她的话是浓重的湖南口音。杜一甫又问,有哪几种?她看了看杜一甫,极不耐烦地说,有单间,50,集体,15。她的话极其简单,吝啬,不肯浪费半个词语。但杜一甫明白她的话了。单间宿舍50元一天,集体宿舍15元。杜一甫毫不犹豫说,单间。同时还掏出钱包,拿出50元递过去。她接过钱,对着光线瞅瞅,拿起对讲机说几句,就摆手叫杜一甫上三楼。没有电梯,杜一甫当然只有半抬半拉地弄着拉杆箱往三楼走。上得三楼,有一个年纪五六十岁的老女人站在走廊的另一头朝杜一甫招手,并且手拿钥匙把一个房间打开。杜一甫越过一条又脏又旧的走廊,来到那个房间,住了进去。里面挺简单,一张台,一把靠背椅,一个洗手间,一张梦思床。虽然目之所及,样样东西陈陋,甚至破旧,但倒还干净。杜一甫把拉杆箱放好,打开,拿出《陶渊明集》,就一个鲤鱼挺身,跃上床。

杜一甫手上拿着的《陶渊明集》是中华书局在1967年出版的,是杜一甫从一个旧书摊发现,用两元钱所购的,非常值得。《饮酒》系列杜一甫真是百读不厌,每读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

现在,杜一甫躺在一个陌生的小旅馆,读起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不免由衷感叹陶渊明的伟大。或许他根本无法预测后世会有大城市,大城市里也会有隐士,但是,他结庐在人境的心境却万古不易。此刻,杜一甫来到这个偏僻小巷,住进这个廉价小旅馆,就跟那时候遁入深林的隐士差不多吧。虽然这里没有菊花可采,也不见飞鸟的踪影,但是天边的远山还是可以遥望,夕阳也不会缺席,真个心远地自偏,欲辨已忘言。

诗虽好,读起来陶然自得,但毕竟不能填饱肚子。不知不觉,日头过天,饥肠咕噜作响起来。杜一甫放下书,从床上翻滚下来,走到窗边张望几下。太阳猛烈,炙烤着高楼矮房,反光闪烁,晃人眼睛。远一点的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犹如大大小小甲虫,为了生活而奔波,爬,爬,爬。杜一甫探身往楼下瞅瞅,看见楼下的小巷还是挺直,像是一条平躺的大蟒蛇,许多商铺镶嵌其中。杜一甫走下楼去,沿着小巷走上几步,才发现这里不仅有多家小旅馆,还有几家快餐店,远一点的地方,一家杂货店和小旅馆之间还有一家网吧,招牌写着“陶然吧”,估计网吧老板读过些书,不失诗意。杜一甫就近找了间快餐店,看见里面人还不少。但几乎都是小伙子,而且都是蓬头垢面的样子。也有一些衣着讲究一点的,像杜一甫,手里还拖着拉杆箱,或背着或提着或大或小的旅行袋,有时还冒出一两个女郎,行色匆匆,仿佛枯草丛中的花,他们都是前来人力资源市场找工作的,暂时找个地方吃饭的外地人。

快餐店的东西不多,但很实惠。一元的茶叶蛋,两元的萝卜海带汤,三元的肉丝粉,四元的鸡腿,五元的猪脚。店内有点逼仄,桌子较小,而且发黑,热烘烘的。进进出出的人络绎不绝,他们吃饭的速度极快,像是行军打仗。杜一甫挤在人群里,鼻子闻到的气味怪怪的,找个空位坐好,搭台的几个小伙子穿着简陋,甚至破旧,皱巴巴的米格衬衫。杜一甫点了猪脚,茶叶蛋,萝卜汤,另加一碗米饭,味道平淡,甚至有隔夜的嫌疑,但量大,足以吃饱。由于天气炎热,人群吵杂,杜一甫吃饱了也没心思闲逛,就径直回旅馆看书。还是陶渊明有趣。此后几天,杜一甫都是这样日夜躲在小旅馆看书,饿了就下楼买吃。直到有一天,杜一甫遇到了大隐。

大隐是和杜一甫搭台吃饭的五个小伙子中的一个。他人长得还精致,高个子,大耳朵,小鼻子,嘴唇发黑,两眼毫无光彩,仿佛重病之人,连吃饭的时候也是有气无力样貌,三心二意,爱吃不吃。杜一甫留意到他仅仅点了一份肉丝粉,和一个茶叶蛋,竟然还吃不完。他吃饱了,要买单的时候,站在柜台前掏了半天,上下内外,连鞋底都找遍了,都凑不够四元钱。收钱的老板娘瞪着眼看他,很不耐烦,他却一副若无其事模样,还在漫不经心地找。好像他真的确定自己身上有钱。杜一甫知道他掘地三尺也找不出一分钱来的,就放下手中的一次性筷子,拿出钱包,取出四元钱,走过去递给老板娘,算是替他付了。他见了也不道谢一声,就低头走出了门口,消失在人群中。好像杜一甫的帮助就是天经地义的。杜一甫当然不需要他的道谢。杜一甫帮他付钱不是为了博取对方的感谢,那值几个钱?这事也就过去了,就像一阵风,江湖两相忘。不料当天傍晚,杜一甫是吃完饭的时候回来的,刚走上二楼楼梯口,遇见他从宿舍走出来,彼此碰了个正怀。杜一甫一眼认出了他,他也记住了杜一甫,说,进来坐坐吧。杜一甫正好奇他是怎么混日子的,就点头答应着跟随他走进宿舍。

让杜一甫惊讶的是,这个集体宿舍太邋遢了,地板肮脏不堪,乌黑的污迹一片片,垃圾成堆,臭气冲天,七八个床铺乱七八糟的,上面还活动着蟑螂,席子发霉发黑,像是从垃圾堆抱回来铺好的。他用脚踢过来一张裂脚的红色塑料凳,垂头丧气地自我介绍道,我叫大隐,大老板那个大,隐藏起来那个隐,贵州人。杜一甫没有立即坐凳子,因为他怕脏。杜一甫笑着说,这名字很好,大隐隐于市。大隐对杜一甫的话毫无兴趣,或者根本不明白杜一甫说什么。他还是面无表情,逐一介绍另外两个小伙子给杜一甫认识。这两个小伙子都坐在床铺上,跟大隐差不多,蓬头垢面的,无精打采,一个来自湖北,一个来自四川,其实他们都有自己的姓名的,但杜一甫一个都记不住,只记住他们的外号,一个叫中隐,一个叫小隐。他们都是根据身高体重来叫号的,大隐最大叫大隐,小隐身材最矮小,叫小隐,中隐就是不大不小居中了。所以,杜一甫一看身材就知道名字,也挺省心的。看来,外号的作用倒也不小。

杜一甫自我介绍说,我叫杜一甫,诗人那个杜甫,中间加个一。大隐抬头瞅瞅杜一甫,问道,你是诗人?杜一甫忽然有点尴尬起来,回答,算是吧。大隐对诗人好像不感兴趣,不再说什么,反而坐到床铺上,一倒身,躺了下去。中隐小隐见状也跟着大隐躺了下去,似乎要睡觉了。屋子里四张铁锈斑斑的铁床,每张铁床分上下铺,一共可以睡八人,此时只他们三个人租住,占了三个下铺,剩下一个空空的,仿佛是对杜一甫的召唤。但杜一甫心里排斥,这种地方怎么睡得好?杜一甫见他们没话,都闭上了眼睛,也就觉得没趣,转身走了出去,往三楼爬。回到小旅馆,当然是拿上《陶渊明集》,依靠床头,逐字阅读。

此后杜一甫常到二楼找他们,他们也仿佛神龙,见首不见尾,有时大隐在,中隐不在,有时中隐在,小隐又不在,有时三人全失踪。三人全在的话,杜一甫就会请他们吃顿饭。吃饭的次数一多起来,他们就渐渐熟络,大隐他们呆在宿舍的时间也多了起来,似乎专为等待杜一甫来请客。杜一甫知道有奶便是娘,他现在或许成了他们的娘。有一个晚上,杜一甫买了四瓶啤酒,两袋花生,另有几份凤爪烧烤什么的,在他们宿舍吃喝,聊天。吃着吃着,忽然小隐捂住肚子大叫肚子疼,豆大汗珠迸出来,继而倒在地面打滚。杜一甫惊慌起来,脱口而出,快叫救护车!大隐中隐风平浪静,好像没看见一般,仍在吃喝。杜一甫又赶紧叫一声,救护车!大隐抬头看看杜一甫,示意杜一甫叫。杜一甫说没带手机。大隐冷冷说,我们没手机。杜一甫听了赶紧跑出去,赶上三楼,抓起正在充电的手机,啪啪按120。回来的时候,小隐还捂着肚子呼天喊地,右脸颊上半寸长的伤疤不断抽搐,过了好一阵子,救护车才到。当然是杜一甫陪送医院。急性阑尾炎,需要手术,一刀下去就砍了杜一甫几千元。不是杜一甫给谁给?小隐一分钱也拿不出来。从医院回来杜一甫就问大隐怎么没手机。大隐不耐烦地说,手机卡早卖了。杜一甫问卖给谁了?大隐白一眼回答,废话,当然是买给给我钱的人。杜一甫听了无语。连手机卡都卖了,跟卖身有什么区别?杜一甫正惆怅着,大隐又张嘴说道,他连身份证都卖了。大隐说着朝中隐努努嘴。杜一甫听了愕然,朝中隐看了看,中隐脸颊枯黄,皮肤粗糙,鼻梁像塌了下去一般。大隐打趣道,别小看他,他可是大富翁。杜一甫听了一脸疑惑,中隐卖了身份证怎么就变成了大富翁?后来中隐才告诉杜一甫,他有一次上网吧,就是那个陶然吧,百度一下自己的姓名,竟然发现自己名下拥有好几家公司,注册资本都在五百万以上。杜一甫听了目瞪口呆,同时也忍俊不禁。这是哪门子跟哪门子,一旦出事,就是中隐背锅。但中隐毫不在乎,照常倒头睡大觉,仿佛与外界毫无瓜葛。

由于付了小隐的医药费,加上近来的大吃大喝,毫无节制,杜一甫手上也没多少钱了,思索再三,决定搬下去和大隐他们同住。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但也正契合了杜一甫的初衷。他来这里不正是要寻找不一样的生活吗?杜一甫有点尴尬,有点期待地搬进去,大隐他们都表示欢迎。

  • 1
  • 2
1/3页上一页123下一页
  • 关键词:桃花源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531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文夕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9-11
  • 文夕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9-10
  • 文夕提名10000,共计10000
  • 2021-09-09
  • 胡杨树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9-05
  • 段作文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9-03
  • 段作文提名10000,共计10000
  • 2021-09-02
  • 笑笑书生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26
  • 黄元罗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08
  • 红红的雨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08
  • 陈湖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07
  • 李玉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07
  • 栩之打赏1000,共计1000
  • 2021-08-06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文夕评委2021/09/10 22:30:05
    • 分享到:
  • 作者以高超的小说创作才能,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现实中的桃花源。尽管龌龊到常人无法接受,但大小隐们“可以悠哉游哉地混日子,今朝有酒今朝醉,全然不顾时间的流逝和外面世界的变化。”细节描写也非常到位:使劲掏空口袋假装确定口袋里有钱。右脸颊上半寸长的伤疤不断抽搐。百度一下自己的姓名,竟然发现自己名下拥有好几家公司……最后作者不忘提醒读者,桃花源就是乌托邦!杜一甫的桃花源也被大隐他们带走了。让读者独自惆怅。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夸奖!高超不敢当,但描绘了一个现实的桃花源,真是说到我的心坎上了!桃花源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和文学标杆,妇孺皆知,要想拿它再做文章,难度极大,写作此文算是给自己设置一个写作难度吧。多多指教!
    • 文夕评委2021/09/09 20:13:13
    • 分享到:
  • 尽管作者是描写城市另一面的另类生活,但是笔法老道,语言风趣幽默,人物与情节都用心建构,可见笔者功力。前几日忙着看所有的稿,如今回头再看,就一定要提名了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提名!邻家真好,犹如另一个桃花源,让人豁然开朗。
  • 认同书生的说法,对于穷人来说,桃花源只能在心里。大凡文人,心里都有自己的桃花源。如何写好这个大时代,高手无须宏大叙事,从“小人物”入手,自然巧成。小说语言风趣、简洁,作者又是第一次参赛,故将最后一票投给他。当然,以作者的小说创作才能,自然也不会特别在意有没有人提名,谁提了名。分给我的稿子终于看完了,今年的提名任务看似完成了,也看累了。忽然觉得,10票确实太少了,很多想提名的好文章都没办法提了。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好在有15位初评,很多还在提名的路上,相信真正的好文章最终都会被提名的,当然,被提名的未必都是最好的。我今年差不多一半给了陌生的“新人”,
  • 很多熟悉的文友作品质量不错,相信最终获奖的,大部分仍会文学性为主要参考因素。
  • 谢谢老段认可!说实在的,作品写出来了,还是希望有人看的,就算与世无争的陶渊明,估计也希望自己的《桃花源记》不被湮没的。
    • 文夕评委2021/09/05 18:01:56
    • 分享到:
  • 寻找桃花源,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桃花源,我们真能找到吗?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只要拥有足够的勇气,每个人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桃花源的。
    • 胡杨树2童生2021/09/03 11:52:03
    • 分享到:
  • 作品亦幻亦真,呈现了隐匿于城市一角某个群体的生存状况和精神世界。小说自始至终蕴藏着一种无以言表的情绪,在颓废与进取之间徘徊、挣扎,撕开了人们对日常“疲劳”的无奈抗争心理。时代光鲜背后,暗藏着一个个值得思考的痼疾。小说构思巧妙,叙事沉稳,可见作者的文学功底与精神取向。虽说有个别地方还待挖掘、提升,但瑕不掩瑜,仍不失为一个不错的小说。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胡兄夸奖!关注小人物,让小人物无动声色地去指认一个光鲜时代暗藏着的痼疾,对写作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多多指教!
  • 这是一篇精致、细腻、充满耐心的小说。小说的人物设置很巧妙:比杜甫多了一个“一”的字的文学硕士,三个外号分别为大隐、中隐、小隐的“大神”,因为某种机缘,混在了一起,过着自食其力、优哉游哉、今朝有酒今朝醉的逍遥生活,“就跟陶渊明一样,所不同的是,他们不会写诗罢了。”作者极力描绘了他们的生活环境与物质条件之不堪,以此来反衬他们内心生活的从容与诗意。只可惜,现代城市不允许这种“桃花源”的存在,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最终,他们丧失了藏身之地,像一群到处觅食的小鸟,已被放逐到别的地方。而“曾经的桃花源,杜一甫再也找不到津口了。”也许,真正的桃花源,只存在于《陶渊明集》里?
  • 谢谢书生!不会写诗的人内心也会充满诗意,一个不允许诗意存在的现代城市将是可怕的,而把诗意当作异端加以排斥和歧视甚至奚落羞辱更是可悲。真正的桃花源或只存在于陶渊明集里,这说法别开生面,也鞭辟入里。
    • 黄元罗5进士2021/08/08 14:47:52
    • 分享到:
  • 拜读完这篇小说,我的脑海里倏地冒出一个网络热词来:“三和大神”。对于这类群体,有很多人无法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甚至还给他们贴上“玩物丧志”、“颓废”等负面标签。其实,我们应该从更深的层面去思考:是什么导致他们这样?他们的人生轨迹能否重回正轨?也许这才是该篇文章最大的价值所在。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点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存方式,在别人眼里活成什么样子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但现实中,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到这样,不顾一切地捍卫自己的内心。
  • 看完,好像我就坐在作者对面,听他口若悬河在讲真实的故事,作者的口才与文笔很棒,我读得津津有味。杜一甫啊这个文学硕士真是白读了,看得我笑死,寻找桃花源,大隐等他们的生活就是杜一甫的桃花源吗,你想要的太过于理想就等于没有理想,原来还有这样一群地球人的存在。我感觉是人的话,活着还是要一种精神,自立、自强、自信,战胜自己心中的魔鬼,面对现实,敢于挑战,活出真我的风格。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夸奖。不能跟上时代步伐的我们往往称之为落伍者,他们为了生存,也得开辟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或许说不上什么精神,就算是一种生存的方式吧,究竟如何任由世人评说了。
    • 陈湖3秀才2021/08/06 14:41:17
    • 分享到:
  • 桃花源在哪里?文章围绕着寻找桃花源而写,文主是个桀骜不驯、自我、倜傥的人,活在自己的世界,从报社工作到后来混于大隐中隐小隐的宿舍,再到找到酒店文书工作,最后辞职才发现他的桃花源就是曾经和大隐他们一起生活的那个邋遢的宿舍,但最后却因为拆迁,桃花源没了,朋友也不知所踪。故事风趣、笔触老道,情节跌宕起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乌托邦,但在这个社会想“独立”出来是件难事。然而我们可以坚持自己心域最美好的一处。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点评。确实如此,桃花源无处不在,但又似乎无处寻觅。因为它最终只是一个人的内心追求,是属于一个人的乌托邦。当我们用自己的眼光去审判别人的时候,这个乌托邦就面临着崩溃的危险。
    • 李玉5进士2021/08/06 11:43:03
    • 分享到:
  • 看得惊心动魄,因为担心杜一甫这个文学硕士沦为“大神”一样的大隐们。——寻找桃花源,那是无数诗人心中的梦啊!在深圳,有很多像大隐们一样的“大神”,曾有好长一段时间,我也思考过他们活着的意义,也许,他们心中的桃花源就是他们现在的样子,无欲无求,随遇而安。可是在外人看来,他们是个异类。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杜一甫这个诗人,是不适合凡人江湖的,在酒店里,如果不是经理罩着,一个月试用期都过不了啊,这就是现实。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兄!现实中,只要有人与众不同,就有可能被打上异类的烙印,更别说离经叛道者了。杜一甫是可敬的,他敢于挑战世俗,但他又是可悲的,他最后还是不得不妥协和屈服,而那个桃花源,还是被大隐他们带走了。
  • 最近来访
  • 2童生
  • 3星
  • 2钻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3
  • 0
  • 8
  • 1090
  • 这篇文章说是小说,看起来更像散文,情节跳跃,语言流畅。用诗的语言描写了三代女人。“这三个女人,既想成为和自己母亲一样的人,又拼命挣脱上一代的束缚,想做完全相反的人,她们是那样的不同又是那样的相似,”最后“她们又都变成了一株植物……”三位母亲人生完全不同,第一位母亲生了生育过度,劳累不堪。第二位母亲被计划生育,守着女儿过着没有男人的生活。到了第三位母亲没有婚育,领养了“我”,人口终于负增长了……

    文夕三个女人的植物诗

    2023/10/12 21:44:59
  • 《断尾》这个名字很哲学!断尾对于一些动物来说是生存的本能,对人来说却是智慧。在人的一生中,有许多时候需要做出断尾的抉择,尽管疼得生不如死,但是生存更重要,只有生存才有希望,对能实现理想。铅山的壁虎两耳是贯穿的,从这个耳孔望进去,可以看那只耳孔外的世界,这是一个隐喻,两耳的两边也许是两个世界,从此生望去,看到壁虎耳外的前生或者来世,公公从断尾铅山壁虎的一只耳孔看到另一只耳孔外更大的世界。他激动得大喊

    文夕断尾

    2023/10/12 20:28:35
  • “舞蹈还能这样跳,你的白腿,旋转的裙摆,实在是太漂亮了,活力四射,真的让人念念不忘呀。你就像一个五彩陀螺,在我的心头转,转来转去,就带走了我的心。”江新爱她真的成了陀螺,为了生活了为工作不停地旋转,这篇小说短而精,在小小的篇幅里道同事业、生活、爱情之中种种微妙的链接,很耐读而又给人回味无穷。

    红红的雨陀螺

    2023/10/12 13:55:24
  • 龙华四季,基实就是写她自己人生的几个阶段,成长中的快乐与哀愁,总之作者算是苦尽甘来,过的还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作者又是勤奋的,打过工,又经营着自己的店,看完了写的冬,总之也让我感觉了: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生命生活就是这样,需要反反复复地创造,反反经受考验......

    理红龙华四季

    2023/10/12 10:58:31
  • 深圳四十多年沧海桑田,荣哥的事件已没法复制,但荣哥这种精神值得讴歌赞美,这种蛮干苦苦用心的劲儿也可用在现代科技的研发上。作者的文字有力量、有嚼劲,构思缜密,一点一滴地叙述着荣哥为了求生存求发展,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写得滴水不漏,文风四平八稳,干净而有利索!

    理红荔香夜话

    2023/10/12 10:46:13
  • “三个女人的植物诗”,人非草木。但人就如草木一样,而又比草木生得活沉重,作者在舒缓的述说着如弹奏起一曲曲悲凉的曲子,一个时代同另一个时代还是有所不同,女人过得好与否,同社会的文明、时代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总之第三代女人所处的社会的进步还是超越前面的,虽然在作者笔下的文没有一一叙述,但还是读得懂的。我来读了一遍,不留句言,好像心里不踏实......

    红红的雨三个女人的植物诗

    2023/10/11 21:53:39
  • 写出了中英街的现状和历史,通过老人映照历史,通过导游写了为了追求想要的生活,而做出的不懈努力,通过水客,写了中英街的暗潮涌动,求生之艰辛。其中种种,只有海浪知道。

    昆阳森林三汲浪

    2023/10/11 17:28:42
  • 飞泉的诗一如既往的好!有力度、有高度、有气势!血脉里都流淌着对诗歌的热爱,所以他笔耕不辍。生命里不能没有光,在黑暗中,突然出现一丝亮光,生活里便有了希望。各种光充斥在飞泉的诗里,只愿飞泉拾到适合自己的光,照亮自己。不再如:你对我说,孩子,暴雨终将过去 “太阳还会绽放,像你的笑容” ......之后又 落在一片片乌黯的云层之后 那是我凋落的心.....

    红红的雨拾光者

    2023/10/11 16:26:45
  • 这篇能吸引我读下去,特别是写深圳家长的卷,写得轻松自如,也令人读来轻松活泼,不像有些人写的那些,自认为硬是道理。其实嘛,像深圳中学,那么几十个人能上清北,整人数一千七八,盲目跟风卷,还不是傻丢钱。我是看原籍是四川人的作者来认真读的,当年我伯父57年毕业于北大然后去四川教大学。 作者的文笔原浆味,不僵硬,很潇洒自如,故事与故事交织在一起,也不零乱,很干爽!

    红红的雨福田南,石厦北,石厦南

    2023/10/11 15:55:01
  • 很纯粹的思绪,诗意随诗人所描述的花朵、燕子、海鸥飞扬。诗歌有无数的表现形式,这样的唯美诗句令多数人开心,因为读来轻松,忘却了一切,没有现实的了磕绊。诗人是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所以能把日常琐碎写入诗中,并且是在开怀时写的,不信你去读“宠物狗的耳语”,写得可爱极了!哈哈......

    红红的雨日落时分的吟唱

    2023/10/11 15:41:08
  • 作者打工多年,写诗多年。她的诗来自生活,也高于了生活。工作、生活,是有点像苦瓜的滋味,但尝过苦味之后,又滋养了身心。正像苦瓜可以选择结果不结果的事,工作会苦,但可以选择乐观对待,它就变味了,平淡甚至清甜了。女诗人因为月光,便有了深度的思考,生命的节律也因为月的亏盈而潮起潮落,因月亏而心生诗,月圆梦也圆了。作者的诗越写越好。赞

    红红的雨月光里的我们

    2023/10/11 15:20:30
  • 文字如饭菜,厨师好,材料好,味道好,“三好”才算好。这篇小文有此三好。真没想到,六六作者的文字的语感——味道这么好——轻、松、醇、纯、新、鲜、透。虽不长情节,但生活、情感、品格、精神等的功夫已内涵在长长短短的句子和温情从容的对话里了。文学是人学,不光是写“人”,最重要是“人”写,“人”的精神与“写”的劳动最好是自然、和谐、统一,那么他一落笔,便有了个人的味道。文如其人是此理,六六找到了文学的钥匙。

    廖令鹏太阳下山有月光

    2023/10/11 11:23:25
  • 这是一篇很有涵养的散文佳作。其涵养,不仅体现在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不俗的艺术造诣与丰富的知识储备上,更体现在作者见天地、见苍生的通达境界中。作者文笔雅致、从容、大气,于云淡风轻、静水流深的叙述中,将自己的艺术史、心灵史、家族史与地方志乃至中国当代史融汇起来,让我读得心潮澎湃。这篇散文值得再三品读。我的10个提名指标已经用完,读到此文,忍不住赘评几句,以此表达对此文以及此文作者的敬意。

    孙行者墨点无多泪点多

    2023/10/10 23:48:04
  • 这应该算一片非虚构小说吧,报告文学似的笔调,熟悉的场景,很像是讲述的真人真事。时代背景是大家共同经历过的,主角的南漂经历,也容易让人感同身受。题材和角度虽然有点旧,但这种孜孜不倦的书写,也是值得铭记、关注和尊重的,就如同社会不能遗忘个体在时代潮流中的命运沉浮,这座城市不能忽略每个人微小的内心世界。只是小说开头入戏有点慢了,人物形象不是很立体,这可能跟笑兰写惯了散文有关,节奏感方面建议再润色一下。

    张夏远方以远

    2023/10/10 23:40:55
  • 谢龙的小说,笔调轻快、跳跃,年轻态。但又带着生活的肌理和质感,夹叙夹议转换自然。心理描写深刻而简洁,自然流露,就像不时迸出的小火花,有点个性。抑郁症能通过这种偶尔自我放逐,文艺的漂泊,在山水间行走呼吸而痊愈吗?当重新面对生活本身时,那种曾被唤醒的孤独只会更清晰,被现实的泥泞重新碾压时只会更疼痛。文学难以拯救生活,但或许可以拯救心灵。靠近,治愈不了社会人生赋予的隐疾,但或许可以解释它。

    张夏​靠近

    2023/10/10 23:18:03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