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深圳
  • 点击:50766评论:532021/08/19 22:34
  • 2021年深圳市“睦邻文学奖”十佳


致奋斗者的时代


一 、1993年


孟瑶1992年大学毕业,在等分配的那半年里,她的高中同学频频聚会,交流彼此工作的进展。大部分人还是留在了承德本地,少部分人去了北京,毕竟承德离北京只有四个小时火车的距离。四个小时就能离开四面环山的小城市、去大城市生活,大家觉得挺值。

班上有两个同学去过深圳,一个男生一个女生。女生大四上半学期实习找了个深圳的单位,去了一个月就回来了,带回一身湿疹,抱怨说那地方又湿又热,空气仿佛有毒,沾到皮肤就会起红疹子,吃的也不习惯,人与人关系冷漠、互相戒备,一点人情味儿也没有,以后再也不去了。女生回到承德后父母找关系安排了毛纺厂销售的工作,很快上班了。

男生的绰号叫“龚二”,是大专生,比上本科的同学早毕业一年,在市外贸公司当业务员,常年坐火车来往于河南河北之间采购农副土特产,只被邀请去深圳旅游了一次,回来的时候客户给花钱买机票飞到北京。这是他人生第一次坐飞机,这次经历他反复说了多次,每次都重点讲述高空遇到气流颠簸时的心理感受:“我当时觉得肯定要死了!”他的小眼睛里充满了惊恐,“老子刚上班一年,还没结婚没生孩子,就要把命交待在这飞机上了!手忙脚乱找纸笔写遗嘱!找到笔傻眼了,写啥啊?”孟瑶听他讲了四次,每次都笑。

后来,大家都坐了很多次飞机,飞机遇到气流颠簸的情况多得很,也都习以为常了,但不知为何坐飞机的时候都会想到龚二。

孟瑶1993年春节后决定去深圳时,所有同学几乎都上班了。

孟瑶不是因为工作不理想,恰恰相反,她的工作在那一届毕业生中几乎是最好的。市财政局科员,行政编。班上同学的去向基本都是企业,孟瑶不仅进了政府单位,且是财政局这种有实权的单位,免不得被众说纷纭,扯到孟瑶的家庭背景。

孟瑶的家庭不怎么样,她的寡妇妈妈宋慧英是个裁缝,虽然手艺不错,靠着给大姑娘小媳妇做时尚服装倒是赚了不少钱,但如果用来给孟瑶找工作走门路,那是根本不可能。

说到底还是因为孟瑶那已经去世五年的父亲孟廷秀。孟廷秀是市级先进教师,教龄20年,教出来的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就有十几个,其中一个就是市人事局副局长,管毕业生分配。那一年正好财政局有5个招人指标,看到孟瑶的名字,他就想起恩师当年高考前深夜挑灯为自己辅导的事。恩师英年早逝,遗下孤儿寡母无依无靠,顿时令他心痛不已,于是毫不犹豫就把孟瑶的名字填进了财政局的派遣名单。

名单公布后,虽然有些议论,但人们最终还是表示理解。师生情非比寻常,学生尽自己能力提携老师遗孤,又没有违反任何规定,谁又能说什么呢?

可是孟瑶无法接受,她觉得这是施舍,接受就意味着自己无能。尽管她学习成绩无论在中学还是大学都是中等,但她一直认为成绩中等并不等于人也中等、这一时段的中等并不等于一辈子都中等。她的内心有一团火,烧得她不安分。她想拼一把,如果拼尽全力还是证明自己这辈子就是中等的命,那时再认命也行。

人事局的派遣通知发到手上的第三天,孟瑶告诉妈妈,她不去财政局上班,要去深圳找工作。正在踩缝纫机的妈妈抬头看着她,一脸惊愕。

孟瑶告诉妈妈:她不想过一眼望得到头的生活,想走得远一点、见识不一样的世界。北京对她来说太近了,上海虽然不近但还不够远。深圳的一切对她来说都完全未知,陌生的亚热带气候、陌生的生活方式、被去过的人近乎妖魔化化的叙述,对她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她迫切想看看,它跟她见识过的其他大城市有何不同。无论这种生活有多未知,她都想去试试。

宋慧英痛心疾首地强调现在这份工作多么好、多么万人羡慕、多么难得,听说副市长的儿子都没去成。要不是专业恰好对口,你早让无数人咬下去了,比你背景深厚门路广大的人多得是,你要珍惜这个机会,这是你一辈子的福缘。

而孟瑶根本听不进去,她只重复着那句:我想去深圳。

经过几天的吵、闹、哭、冷战之后,宋慧英只能接受孟瑶的决定。守寡这几年并没有改变她软弱的性格,孟瑶遗传了老孟家的倔,决定的事情基本掰不过来了。而且在那个年代,机关干部下海经商、辞掉有编制的工作去闯深圳已经形成一股潮流,只关乎敢不敢,不会有人觉得大逆不道、不可思议了。

走之前,宋慧英还是跑了趟邻居梁老师家,要到了梁老师女儿梁芝华在深圳的联系方式。梁芝华三年前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去了深圳,现在在一家外资公司做文员,租了一套房子住,过得还不错。梁老师痛快答应跟梁芝华打好招呼,接应孟瑶一下,让孟瑶下了火车有个地方投奔。

孟瑶在四月的一个寒风嗖嗖的早晨上了火车。这座以清朝皇家避暑胜地闻名的山城,一年四季气温都比山外面低几度。

孟瑶望着窗外北方初春湛蓝色的清晨,裹紧了薄羽绒服。她在心里念叨:向着温暖的南方,出发吧!

北京到深圳36小时已经是当时火车最快运行速度了。孟瑶走出车厢,立刻被热流击得头晕眼花。太温暖了,温度27、湿度90%的空气迫使孟瑶迅速剥下穿了一路的薄羽绒服,天上飘下来的细雨又让她手忙脚乱地打开旅行包拿伞、放衣服。忙乱的间歇她扫了一眼周围,刚从车上下来的旅客几乎都在做跟她同样的事,毕竟车到站的时候天色已黄昏,没办法看清外面在下雨。

多年以后,当陈楚生唱起《有没有人告诉你》的第一句:

“当火车开入这座陌生的城市,

那是从来就没有见过的霓虹。”

她便瞬间泪下。从北方开往深圳的火车几乎都是在黄昏时到站,那个时间城市刚刚点亮万家灯火,列车夹带着细雨扑进一片绚烂无比的霓虹里,那就是她23岁时看到的深圳。

梁芝华挂了爸爸打过来的电话,在脑子里搜索了一下同层住对面的孟老师家独生女儿孟瑶的样子。去年春节回家她还见过,是个瘦高白净、眉清目秀的女大学生,比自己小三四岁。虽然梁家跟孟家对面邻居住了快十年,但相差三四岁的女孩不会有交叠的生活圈,梁芝华跟孟瑶并没有很多交往,只在楼道里碰到的时候互相微笑点头,以及春节去对方家拜个年。

今年春节的时候,孟瑶和妈妈一起去梁家,确实跟梁芝华聊的比以前多很多,她问了梁芝华很多关于深圳如何找工作、工作环境怎样的问题。梁芝华还曾笑问是不是想去闯深圳了?孟瑶未置可否。

梁芝华皱眉思索了一会儿,跳起来去茶几上翻看台历,翻了半天又掐算了半天,终于舒了一口气,这周阿财都是往广州跑,不会过深圳来住。

梁芝华都是叫阿财“老公”的,虽然他俩之间没有任何法律契约,阿财也比梁芝华大了足有10岁,今年36岁了。

阿财是香港货柜车司机,一个矮胖粗壮初中文化的香港男人,家有老婆和三个子女,梁芝华是他在深圳包的二奶。梁芝华跟父母说的“在深圳一家外资公司做文员,每月工资加补贴3千多块,宿舍住不惯,自己在外面花1千块租了一套房住。”其实都是谎言。她三年前刚来深圳时确实找了一份外资公司文员的工作,但干了半年就在夜总会认识了阿财。阿财对梁芝华玲珑有致的身材十分动心,当即要了梁芝华的BB机号码,梁芝华从阿财的眼神里也立刻明白了一切。这半年她在深圳听过很多二奶的传说,二奶不用辛苦工作每个月就能有不菲的收入,很多女人靠这短期内赚到一大笔钱,回老家去建楼买房、嫁人生孩子,过上体面的生活。只要把这段经历隐瞒好,后半辈子还能堂堂正正做人。

她们毕竟想得太乐观了,没过几年,这些真相就从深圳传回了家乡,几乎所有家乡的人都晓得了这第一桶金的来历。但指点唾骂之后,家乡人竟然也动了去深圳的心思,或驱赶女儿或自己出发,奔赴深圳去赚这笔钱,以至于这个行业被抬高了门槛,竞争激烈起来,想包二奶的香港男人不用自己去夜总会搭讪,会有专门做中介的人给他们送来几大本照片资料,男人选中几个再进入层层面试,相貌身材籍贯文化背景等等都是摆在台面上的比较条件。

谁也没想到,那个年代人们的道德防线会如此轻而易举地被击溃。在那之前,我们以为几千年的文明积淀,会让社会的道德底线最固若金汤,后来发现,在“钱”面前,最先垮塌的恰恰是道德。

当包二奶的机会落到自己头上时,梁芝华几乎不假思索地就接受了。

工作太难了,每天挤在弥漫着汗臭味的公交车上给客户送资料,点头哈腰、卑躬屈膝,做错一点小事就被上司骂得狗血淋头,被炒掉的恐惧始终在头顶笼罩,微薄的工资不够花销,每个月吃住扣去一半,剩下的一半买瓶洗发水都要掂量好久,商场柜台里那些兰蔻、倩碧、雅诗兰黛只有看看的份,大街上衣着华丽的靓女们闪得她的眼好酸好痛,她太需要钱了。

当二奶每个月1万5。

当阿财亮出了这个数字、还有一套在蛇口翡翠花园长租一年的60多平家具电器齐备的房子时,梁芝华几乎毫不犹豫就同意了。

如果不是在深圳这样一座城市,梁芝华不可能变成这样的女人。

有人会说,这是梁芝华的错,更是深圳的错。

但也可能梁芝华和深圳,都没有错。

梁芝华手脚利索地收拾着房间,她把有明显阿财标志的东西都收了起来,甚至把衣柜里挂了一架的各种性感内衣都装在一个黑胶袋藏在角落。她不想让刚来深圳的孟瑶了解到真相,她的计划跟二奶中的大部分人一样,准备赚够钱后做回体面人,在老乡和父母、亲人那里不要留下任何痕迹。

梁芝华刚收拾好,孟瑶便敲响了门。

孟瑶在火车站前的公交站牌下看了好久,那上面有十几路车的信息,看得她眼花

缭乱,好久才找到311路中巴停蛇口翡翠花园。上车时她又特意问了一句黑瘦

的男售票员停不停翡翠花园,男售票员回了一句:“梗系有啦!”,她没听懂,再追问,男售票员不耐烦地回蹩脚的普通话:“有!到了我会叫你!”。

孟瑶在烟臭味的车厢里坐到一个靠窗的座位,车上的乘客多数是火车上刚下来的、随身带着大小行李的人们。车开了,大家都好奇地张望着车窗外的街景。一栋一栋距离很近的高楼大厦,大厦一楼都是灯火通明的商场。孟瑶趴在车窗上努力看着路边来来往往的人们,看他们的着装和神情,还没来得及看清几个,车子就开得快了起来。

又穿过一段高楼大厦密集的繁华路段,路两边便没什么建筑了,除了路灯一片昏黑,像是一片荒野。荒野走了一段后,路边又逐渐出现了密集的高楼和灯火通明的街市。没过多久路边又是一片村庄,农民自建两三层小楼挤得密密麻麻,灯光虽然没有城区那么明亮,但也人群熙攘、十分热闹。孟瑶的脑袋里不停跳出疑问,但她知道,所有谜团都将在未来被她一个个解开,一想到这个,心里便生出许多快乐。

  • 1
  • 2
  • 3
1/23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第
  • 关键词:创业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631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五味子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9-28
  • 西西打赏2000,共计2000
  • 2021-09-16
  • 陈卫华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9-15
  • 文夕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9-12
  • 文夕提名10000,共计10000
  • 2021-09-12
  • 别看了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9-08
  • 高旗打赏2000,共计2000
  • 2021-09-08
  • 廖令鹏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9-08
  • 廖令鹏提名10000,共计15000
  • 2021-09-07
  • 谢龙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9-06
  • 黄元罗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9-05
  • 谭家幺少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9-02
  • 晚风吟唱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31
  • 曾楚桥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30
  • 深圳小树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25
  • 笑笑书生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25
  • 张夏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25
  • 520周冠打赏32000,共计32000
  • 2021-08-23
  • 春风妙语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22
  • 红红的雨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22
  • 谢龙打赏2000,共计2000
  • 2021-08-21
  • 陈湖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20
  • 打赏2000,共计2000
  • 2021-08-20
  • 莲花汉子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20
  • 李玉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20
  • 楊剛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20
  • 昆阳森林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20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陆续看完,故事精彩高潮迭起,是一篇很有质感的小说,是广角镜头下的深圳镜像,和深圳40年的改开十分匹配。感觉孟瑶李志伟梁芝华就在身边,或者自己就是孟瑶李志伟梁芝华,那么鲜活,那么清晰。小说以大量的生活经历和作家多年的素材积累,在深度和广度上拓展了深圳创业题材小说的空间。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陈彻2021/09/16 19:23:58
    • 分享到:
  • 感谢评委阅读。
    • 文夕评委2021/09/12 13:53:06
    • 分享到:
  • 今天读完了,长篇好文最后读,才能留下更美好的回忆。这个小说里的每个人物,好像都是我认识的见过的。深圳人的生活百态,故事万千,要感谢作者记录了我们用青春建设了这个伟大的城市!作者功力非凡,语言犀利,视角平准,刻画了一群来深奋斗者的命运沉浮,地产、物流、装修、服装、电商、租赁等许多行业轮番登场好不热闹的繁华史。是了不起的历史记录者,唯一让我遗憾的是情爱少了一点,也许现代深圳人又进化了?我out了?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陈彻2021/09/12 17:22:48
    • 分享到:
  • 感谢评委提名。是我刻意裁剪了情爱内容、压低了情爱内容比例。主要是限于篇幅,再长就更没人看了正打算把那些内容扩充进来,扩到20万字以上,但那就是另一篇小说了。
    • 文夕2021/09/13 02:56:18
    • 分享到:
  • 这是深圳特色的作品。深圳年轻人创业和奋斗,生活和恋爱,亲情和友谊,穷和富,在历史长河里不过是尘屑,时间过了很多,干了很多,赚了很多,得失亦很多,但蓦然回首,他/她都“老”了很多,结尾应作如是观。地产、物流、装修、服装、电商、租赁等许多行业轮番登场好不热闹,年轻人贪婪体验着青春,爱情,欲望,梦想,华丽,龌龊,无奈,焦虑,高潮,低谷。这就是深圳。2008-2014年缺席的时间刻度需要每个生命加以弥补。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陈彻2021/09/07 23:09:44
    • 分享到:
  • 感谢评委提名及额外打赏
    • 文夕评委2021/09/04 21:31:16
    • 分享到:
  • 每一个深圳人的故事都那么精彩,由其是女性,令人赞叹和!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五味子1布衣2021/09/24 23:28:16
    • 分享到:
  • 花多半天时间一口气读完陈彻这篇时间跨度二十多年的小说(1993,正是我正式落脚深圳的那一年,所以倍有亲切感),作者刻画的人物、事件,皆如听闻目见,但在作者笔下,则更引人入胜。作者通过人物恰到好处的一点感慨,则更让人惊心。无疑,这是写深圳的小说中上好的一篇优秀之作。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陈彻2021/09/28 21:29:54
    • 分享到:
  • 感谢阅读并帮忙挑错,读这么长的东西辛苦了。
    • 别看了4举人2021/09/08 16:46:28
    • 分享到:
  • 从作者文里看到了深圳的过去,即使小说存在虚构性,却让我如身临其境,入戏颇深。未能想到如今繁华都市,几十年前竟是污秽之地。梦瑶独闯深圳的勇气令人佩服,创业遇到困境时我心悲悯。我对孟瑶有粉丝滤镜,欣赏她的坚韧果敢。还有一部分没看完,突然有点舍不得。梦瑶只是个纸片人,她的故事仅限于作者的捏造,而我们当下的生活却是活生生的,愿那些寻梦之人都可以活出自己,笑出强大。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陈彻2021/09/12 17:19:33
    • 分享到:
  • 感谢阅读。孟瑶的经历是大多数深漂女性的经历,小说里有理想化塑造,但如能起到励志作用,激励我们勇敢地去战胜现实,也算读这篇小说的额外收获。
    • 谢龙2童生2021/09/05 18:09:26
    • 分享到:
  • 从孟瑶南下深圳,到围绕着她及身边人物展开的故事,再现深圳九十年代以来的历史画卷,记录了深圳三十年波澜壮阔的变迁,也揭示了不同人物的命运。作者丰富的跨行业知识背景,使得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活和有质感。孟瑶不可能成为成功的生意人,她能韧性地承受艰辛,清高地走过岁月,却永远无法学会抓紧世俗眼里唾手可得幸福和财富。秦安彤的干练率性,李志伟的精明算计,陈国威的敦厚圆融,各色人物在时代的浪潮下演绎着啼笑悲欢。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陈彻2021/09/07 23:10:41
    • 分享到:
  • 多谢读完。感谢所有读完这篇小说的文友。
    • 黄元罗5进士2021/09/03 17:22:21
    • 分享到:
  • 孟瑶、秦安彤、李志伟,他们都是毕业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本科生,在当时也算是高级知识分子,曾经都有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最终却不约而同选择将年轻、躁动的心安放在同样年轻、躁动的深圳。迈步从头越的仨人,走着走着却散了:有的坚守初心、有的随机应变、有的逐渐黑化。面对这些“变”与“不变”,作为读者,不应该轻易指责,而是要保持理性、独立思考。我想,这或许也是作者写作的初衷,同时也是这篇文章存在的最大现实价值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陈彻2021/09/03 20:44:04
    • 分享到:
  • 感谢你终于读完了每个人的路都是时运、个人性格、他人影响等多种条件下走出来的,人生说复杂是真的复杂。
  • 93年我还是个三岁小孩陈姐姐这是八年磨一剑的大作啊!写这么长累吧!孟瑶是个有想法的人,不出去走一圈是会不甘心的,这是很多年轻人的通病!出去走了才知道是多么的不容易,她算是幸运,遇到各种人各种机会,也是不幸的,敢创业做生意的,谁能有没点心酸血泪史,这故事总体像传记,跨越了近三十年的个人深圳历程,这碎片的拼接类似蒙太奇,也是接近影视剧本形式的手法。这也许是记录影视很有参考价值的作品。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陈彻2021/09/07 23:11:34
    • 分享到:
  • 感谢你的阅读。累就不累,有些遗憾,这应该写得再长一点的
  • 小说语言精练内容厚重时间横贯1993-2021,全景展现深圳三十年来变革激荡的社会风云,深度揭示一群来深奋斗者的命运沉浮。奥运地震炒房热点悉在笔下。作品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性格鲜明:孟瑶坚韧执着,秦安彤泼辣能干,李志伟精明嗜利,陈国威内敛变通,杜家豪稳重踏实。每节皆为珠玑,汇拢自是宏文。作者用工笔写意蕴,用淡笔著浓情。工作难找,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结尾遇梁芝华呼应开篇,一切奋斗值得!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陈彻2021/08/31 22:34:20
    • 分享到:
  • 为您如此细致地阅读这篇长文而感动。
  • 老师妙笔,夜珠自来
    • 曾楚桥3秀才2021/08/30 09:43:30
    • 分享到:
  • 《在深圳》是沉潜的,也是在场的,它以时间为轴,展开了深圳近三十年的历史发展画卷。选取的每一个时间节点,并不随意而为,而是十分巧妙地织进历史的重大事件,写出历史事件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影响,也揭示出深圳财富积聚背后的思想嬗变。然而小说还不止于此,它提出的普世价值也许更值得每个人去思考,在我阅读的过程中,改变了我对世界原有的秩序和看法。同时小说也见证了人性的复杂和多变,孟瑶们有资格进入当代小说的人物碑林。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楚桥这评语,够水平
    • 陈彻2021/08/31 22:32:56
    • 分享到:
  • 感谢资深编辑帮忙摘bug并赐评,感激不尽。
  • 在旅行的途中追完了这个长篇,陈老师要送我流量不?人物的命运被设置的跌宕起伏,作者是个天生会讲述故事的人,精彩处为他们对生命的选择而暗自揪心,结局处又为他们与生活的和解而释然。领教了首届大奖作者的实力了,赞!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陈彻2021/08/25 14:07:01
    • 分享到:
  • 哈哈,多谢,真是能看完我就十分感谢了,写这么长的东西,只能靠亲友们狂吹猛捧忽悠人进来看才能有点人气回头给您们报销眼药水
  • 刚看到“1993年”字样时,还以为陈彻会像格拉斯《我的世纪》那样来安排小说的结构,结果不是,她是跳着写的,但这几个时间段,却足以囊括深圳28年的发展与变化。城市即人,时代即人,城市与时代的变化,即人的变化。孟瑶、秦安彤、李志伟、陈国威、杜家豪、杜家美、孙兰兰等,一群人物的悲悲喜喜爱爱恨恨恩恩怨怨生生死死都在其中,但从头读到尾,却唯独看不到平淡和平庸,因为深圳这座城市不允许平淡和平庸。(未完)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张夏4举人2021/08/24 18:01:50
    • 分享到:
  • 因没带电脑,拿着ipad到咖啡厅让店主放《夜色阑珊》的歌,读这篇小说,一种很文艺的漂泊感油然而生。小说开头,比较平淡,没有一惊一乍的吸睛之笔,但越读越被其干脆利落夹叙夹议的城市气质着迷。太多的北方人南下深圳奋斗、挣扎、迷茫、自助,助人,底层社会和高级场所轮流切换中,命运交错,每个人又是一部独立的史诗。作品里有男欢女爱,却有着对爱情在现实面前的清醒和节制,以及对生活的迷茫和热爱同时呈现。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陈彻2021/08/24 22:43:48
    • 分享到:
  • 感谢阅读,待你回深,我们找机会面谈,你的那篇小说我也不止200个字的想法呢。
  • 一部跨越二十八年的深圳人奋斗史。小说的人物经历了深圳改革的变迁,品尝酸甜苦麻辣的人生五味,有迷茫、失落、寂寞、但苦尽甘来,幸福与成功相随。小说犹如电视剧,人物徐徐进入读者视野,各自演绎他们的精彩。非常喜欢孟瑶、秦安彤等人物。做女人难,做一个坚强,自信自立的女人更难。作者是实力派作家,期待获奖,更期待电影剧本问世。小说中的人物既是拓荒者,也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恭喜获奖
  • 很精彩的小说,故事从 93年开始,浓缩了这几十年来特区改革开放以来的几个人的创业史、奋斗史。梦瑶等几个人物与深圳共成长的故事看得人心里各种滋味都有,放弃了老家安安稳稳的工作,选择深圳来工作或创业,只有靠坚强,不是所有的付出都能收获成功。尤其是个人创业的,随时都有头破血流的可能。难怪当今一些北大毕业的研究生更愿意选择在深圳当老师,有一个老师对我说过,他家里老家在县城不缺钱。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陈彻2021/08/21 12:35:56
    • 分享到:
  • 在这个碎片化阅读的时代,能读完这么长小说的朋友我都要真诚感谢。
  • 你写得好,才是吸引我读下去的最好理由,昨下午开始读,再在晚上十点读完的。今早起写评,一年里我电视剧都没有追过,邻家好的小说还是喜欢追追。
    • 陈湖2童生2021/08/20 15:10:38
    • 分享到:
  • 终于看完了,很精彩的小说,记录了深圳及一代人的崛起与沉沦,在小说里见证了深圳的发展历程及产业变化。如杨刚老师所说,再丰富一下内容,可以拍电视剧了。孟瑶个性鲜明,一条路走到底,坚强倔强,对爱情容不得沙子;秦安彤坚韧不服输,重义,可是不太理解的是为什么她要打破玻璃杯;李志伟的人生和爱情是失败的,败于他的不安分和歪心思;杜家豪算是个好男人;孙兰兰这种人太可怕了,也许她爱的只是自己……。文笔情节人物很好。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陈彻2021/08/21 12:30:52
    • 分享到:
  • 感谢读完这么长的小说,辛苦了。
  • 很高兴,在邻家再次阅读到陈老师的佳作。深圳,浓缩了中国梦的时代精华,始终挺立潮头,激荡起逐梦前行的力量,是属于每一个深圳人的“大时代”。作者以小说的形式来为深圳立传,讲述孟瑶和一代人的奋斗史,创业史。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小说中人物的生命和深圳这座城市同步成长,几个人物几十年的历史。抓住时代机遇,实现自己梦想。在深圳有许许多多孟瑶式的人物,在这里是一个追逐梦想和拼搏奋斗的时代和战场。期待获奖。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陈彻2021/08/21 12:32:33
    • 分享到:
  • 感谢阅读,感谢那个给我们机会的时代。
    • 李玉5进士2021/08/20 11:08:14
    • 分享到:
  • 作者一定不知道,邻家老亨的《深圳青年》杂志,有个工作人员叫孟瑶。如果知道了,你可能会换个名字,叫陈瑶也好啊!不过,叫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来到了深圳,成长为一个创业的孟瑶,奋斗的孟瑶。在深圳,活着都需要拼尽全力,想要自由呼吸都要博出一片天地。孟瑶和秦安彤的爱情,也是很多深圳伉俪的缩影——在生活和创业的波折中,发生各种意外。我们不知道意外哪一天会来,但是能把握的只有现在,在深圳,无人生,不拼搏。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陈彻2021/08/21 12:33:06
    • 分享到:
  • 孟瑶是个好名字。下次去邻家,我去认识一下她
    • 楊剛3秀才2021/08/20 09:38:39
    • 分享到:
  • 一不小心又读了一长篇,感觉千帆过尽,沧海桑田,一下子读了几个人物几十年的历史,也读到深圳的变化,感慨唏嘘。清华毕业生李志伟的变化,陈国威的坎坷发迹史,杜家豪的餐店,杜家美的悲喜剧,孙兰兰的害人害己,两女主孟瑶、秦安彤的爱情波折奋斗史……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性格鲜明,可以拍电影的好小说!值得好好打磨开发的文本。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陈彻2021/08/21 12:33:42
    • 分享到:
  • 感谢阅读,我会继续打磨深化这篇作品的。
上一页12下一页 第
  • 最近来访
  • 4举人
  • 4星
  • 3钻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121
  • 18365
  • 17
  • 10970
  • 我们阅读网络小说各种题材,比如穿越、宫斗、职场、言情等,故事很精彩,人物很鲜明,但总觉得会少一些什么,其语言、情节与小说的张力都不能很好地融汇贯通,创造出迷人的气息,给读者阅读带来冲击。这篇小说情节并不复杂,职场故事似曾相识,而语言与节奏把握相得益彰,呈现出一个现实与心理都趋向虚无的多向文化空间,如同昆德拉的小说一样,可此小说的重点并非叙“事”,而是造“境”、抒“情”。

    廖令鹏橘子站在樱桃旁边

    2022/9/21 11:01:52
  • 这篇成长小说刻画了一个思维活跃、生动有趣的小女孩,把她写“活”了,特别是现在二孩、三孩家庭里,孩子们如何与父母、阿姨、兄弟姐妹相处,小说站在孩子的世界作了很多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思考,既严肃又天真,给人们的启发较大。我比较欣赏小说的语言和叙事,特别是视角的转换比较成功,浑然一体。可以说,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成长小说,适合家长、老师、同龄人阅读的一本好作品。

    廖令鹏一加一不等于二

    2022/9/21 10:47:59
  • 主人公从贫苦农村出发,跨越山川湖泊,来到寸土寸金的城市打拼,持之以恒地向梦想一路高歌猛进,最后换来了命运的逆袭。 创业的道路无疑是辛酸且苦闷的,充满荆棘和坎坷。而今凝目回望,仍将感谢曾经那个不轻言放弃的自己。他人的成功无法复制,但是他人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一路走来,既要像海绵一样汲取知识,也像海绵一样挤干“水分”,脚踏实地,追求梦想,深圳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城市,创新、包容、进取是真正的深圳精神。

    胡帝我在深圳这些年

    2022/9/21 9:57:44
  • 这篇我今年读的第一篇的文章,这个小说有一股生猛的原生态气息,在我的脑垂体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生来就是一个感性动物,但我当时还是克制下提名的冲动。我的原则是要把所有的小说和文章看一个大概,才能提名……两栋楼对窗而立,无数个夜晚,他们在熄了灯的床上观摩对面投在窗子上的女人身影,一道凹凸有致的影子慰藉了他们许多个春夜……小说里的多处写实,淋漓尽致,令人忍俊不住……我始终认为爱情是人类的必须品。

    文夕​月在东山上

    2022/9/21 0:09:36
  • 今年我的提名原则也是跟陈卫华老师一样,尽量以提新面孔、年轻人和我不熟悉的作者,手中票数有限,希望鼓励到更多的新人。作者作为新生代都市人,他的笔下的人物,游刃有余地游走在数个大都市里恋爱和生活,看着都是不相干的人物,完全不同的人生,不相同的价值观,最后却都被作者巧妙地捏到了一个小说里,还是亲人情人和友人。作者说到:社会学中有一个说法,世界上任何两个人最小可以通过六个人联系起来。他在这篇小说中做到了。

    文夕​一场生活

    2022/9/20 23:31:41
  • 此文文笔流畅,语言有节奏。我最喜欢这篇文章的是语言节奏感,这种有节奏句子,读起来富有弹性,在节奏中阅读,很容易把读者带入故事情节之中,我读着读着就把自己代入角色了,为她们的故事动情,被她们的真爱所打动。我是一个完全的异性恋者,我并不了解同性之间的爱恋,但在这篇文章中,我看到她们的爱一点也比男女之间的爱逊色。深圳是“我”心中的圣山,“我”的爱人在深圳,给“我”介绍深圳,她的深圳就成了“我”的圣山。

    文夕去深圳

    2022/9/20 21:51:42
  • 历来如此,人之道与文之道异曲同工。求新,也是一种选择。写什么,怎么写都重要。所以,一个平凡的故事也能让人留心。这里,不仅仅是作家的发现,更是作家的选择,读者的期待。

    秦锦屏跨境直播:让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

    2022/9/20 14:57:27
  • 人如生活之浪,需要在时代中飞扬,在作家的发现中激昂,作者的的选题,构思,落笔都很好,如能再多讲点故事,多些生命的过往打捞,更好!

    秦锦屏禹国刚,中国证券市场拓荒牛

    2022/9/20 14:51:58
  • 一些生活的细节是可圈可点的,空间格局也有回响。 如果不代替“人物”发表意见,让“人物”自己出镜,更妙。但不失为一篇有腔调的作品。

    秦锦屏羁爱的脚本

    2022/9/20 14:34:22
  • 作者给我的感觉是一个人情练达的人。文字干净,节约,有一种泰然的气质。信手拈来的一些句子,将双城典型环境中的人生况味勾勒的从容,超然,又深入其中,张弛有度。

    秦锦屏王福田的双城生活

    2022/9/20 14:31:39
  • 以科幻的手法,让人事,现实与超现实相互交融交织,给读者提供了一种新体验。以其殊异性,形成了不可替代的形貌。略失于仓促。但不失仍是一个值得继续打磨的文本。

    秦锦屏创·城

    2022/9/20 14:26:01
  • 题材虽不新,还是容易引起共鸣。广场舞是中国特有的一个文化现象,是自发组织的,大妈大爷们精神的需要,几个主角有各自的故事,可以说多少个舞者就有多少个故事,是长篇是中篇,是几部长篇难详尽的一个大妈。我有首诗里写道,她们被老龄丈夫粗暴地赶出家门,一直在公园大唱革命歌曲!人性是复杂的,作者发现了也呈现了,可是还需要进入所谓的化境,即看山还是山。需要让他们再次粉墨登场,可以一笔带过,而避免道德优势与审判之嫌

    健字号跳广场舞的女人

    2022/9/20 14:25:46
  • 人物的命运感很强,他们在时代面前的苦与乐都在故事的兜兜转转中得以体现。这是地三鲜今年连续多篇中我个人觉得最可贵的一篇,特点保持了文章标题亮眼之外,对人物的刻画很有章法,故事也相对圆熟。

    秦锦屏飞往回南天

    2022/9/20 11:49:32
  • 好的非虚构未必是记录大事件,恰恰相反,记录个人生活里闪烁着光辉的微末故事,恰是我们作为平凡老百姓最值得做的,因为大事件自有史官记录,而我们的人生记录者只有自己。这位维修店的小老板文采如此之好,如果能多写一点、选材再种类丰富一点,你的维修杂记是能获大奖的水平。最后再把今天偶得的一句名言分享给你:有时候真实比小说更加荒诞,因为虚构是在一定逻辑下进行的,而现实往往毫无逻辑可言——马克�吐温 ​ ​​​​

    陈彻维修杂记

    2022/9/19 17:56:50
  • 这篇小说写出了人生的无常感。一切都是偶然。亲情、爱情、友情,都是那么回事,无所谓神圣与庸俗。萍水相逢本身就是理由,此外不必再寻找其他的理由。作者对人生有一种冷冷的看透,不赞美也不抨击,只是以零度情感予以叙说,如冷月照江河。语言老道,叙事精妙,很有功力。

    孙行者残鸟

    2022/9/19 14:02:24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