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茅洲河从诗词里流过
  • 点击:54115评论:232021/08/26 00:39

茅洲河静静地从光明流过,流过每一个光明人的心头,以不同的姿态和意象,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河是同一条河,人却是千差万别的,每个人对于河的观感和体验都是不一样的。我相信,在每一个光明人的心里,都流淌着一条专属于他自己的茅洲河。比如,我的诗人朋友刘炜兄,每天徜徉在茅洲河的世界里,就像茅洲河每天徜徉在他的世界里,茅洲河就成了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意象宝库和灵感来源,隔三岔五就在朋友圈来上一首。而在我的同事张任伟兄眼里,茅洲河则是他“野外徒步,迹行天下”的圣地,每一次的脚步丈量都带给他不一样的生命体验和心灵感悟。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意思是,流水是运动的,下一次踏进的河流早已不是当初踏进的那条河流,以此来说明他关于“变”的哲学思想。他的学生克拉底鲁则更激进,说人一次都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未免有点让人觉得恐惧——世界是如此捉摸不定,人类仅有的那点智能在变幻莫测的世界面前捉襟见肘。我不是哲学家,无意与上面两位别苗头。如果非要为这篇小文章找出一点哲学依据的话,那就是“不同的人永远不可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作为长住“候鸟”,平日里忙于工作,周末要去外地接送小孩,节假日又常常千里迢迢赶回老家去探望老父老母,其实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极目南天,闲庭信步。可是,疫情说来就来,由不得你愿不愿意、喜不喜欢。留深过年、留深过暑假成了无奈的选择之后,才有了充裕的时间和儿子一起沿着茅洲河散步。那段时间,我们俩经常选定某个河段,一走就是大半天。茅洲河太长了,从发源地到入海口,很难在一天之内走完。对于我这样一个多愁善感的人来说,与其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不如徐徐而行,慢慢品味。

慢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一种艺术的生活。只有慢下来,静下来,感官和心灵才能舒展开来,与天地万物触碰,交会,相融,酝酿,发酵,升华,从而化生出种种不一样的兴味来。在时间被拉长、空间被放大后,随便一朵花、一棵草、一处蛙鸣、一声鸟叫,都有可能在不经意间,像丘比特之箭一样射向你的心房,在你平静的心灵之湖激起阵阵涟漪。这是生命体与生命体之间奇妙的互动,是彼此之间的包容与被包容、欣赏与被欣赏、悦纳与被悦纳。这座城市包容了许许多多社会和自然意义上的“社区”,这些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社区”又包容了无数的生命体,而不同的生命体之间又彼此包容,结成了微妙的生命共同体。

我始终觉得,在深圳这样一座寸土寸金的城市,能够最大限度地包容茅洲河的狂野之性和庞大身躯,实在是一个奇迹。现在很多地方的城市建设,太过注重空间利益的掠夺,太过注重外表的华丽光鲜,人设气味太浓厚,反而损伤了河流、湖泊、池沼等自然景域的天然美,削减了其对市民心灵的抚慰作用。茅洲河的修复和改造则不一样,遵循了一条“返璞归真”的生态化思路,在清污、截污、治污,修复茅洲河生态功能的基础上,一切的便利化、景观化建设都以不侵蚀自然生态为原则,一切都是为着茅洲河更从容、更野性、更大气地从城区流过。走进茅洲河,就仿佛走出了喧嚣的城市,远离了后工业文明,走进了纯粹的大自然的怀抱。人们可以如释重负地卸下快节奏城市生活带来的种种倦怠,尽情地舒张自己的天性,品味大自然的诗意与美好。

这样的茅洲河才是我所向往的诗意之河,似乎她早已在我的生命里流淌了千百年,以美丽的神话传说为基因,滥觞于遥远的诗经、楚辞,流过古诗十九首,流过唐诗、宋词、元曲……交汇成一首首优美的现代诗行。

茅洲河发端于阳台山,这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文学意趣的隐喻。这座海拔仅587米的山在命名上走过了雅、俗两条路线:明代方志标记为阳台山,是为雅;民间口语相传为羊台山(或羊蹄山),是为俗。在中国语文里,“阳台”是个历史久远、含意丰富的词。它不仅具有“阳光普照的高台”的地理意义,还是一个与女神、爱情、生命、丰收有关的文化典故。战国时期的宋玉在《高唐赋》中写到,楚怀王夜梦巫山神女,神女自荐枕席,男女交欢,神女临别时自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这大概就是“阳台云雨”这个典故的来历了。故事里的神女,“眸子炯其精朗兮,瞭多美而可视。眉联娟以蛾扬兮,朱唇地其若丹。素质干之醲实兮,志解泰而体闲。既姽婳于幽静兮,又婆娑乎人间”(宋玉《神女赋》),简直就是爱与美的化身。不管阳台山命名与这个典故有没有关系,都会因为“阳台”这个古老的词汇而具有了特别厚重的文化意蕴。

茅洲河从阳台山向着光明一路迤逦而来,沿途不断接纳域内支流,水量越来越大,河岸越来越宽,河流生命形态越来越丰富,让人不觉吟味起《诗经》里的《河广》、《古诗十九首》里的《迢迢牵牛星》。《河广》诗云:“谁谓河广?一苇杭(通“航”)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谁谓河广?曾不容刀(通“舠”,dāo,小船),谁谓宋远?曾不崇朝(zhāo)。”《迢迢牵牛星》诗云:“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两诗对照着来读,以“河”之宽广,居然“一苇可杭”而不觉其远;以“河汉”之“相去几许”,居然而至于“脉脉不得语”,不免令人感慨系之。宽与窄,远与近,通与隔,彼与此,客与主,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然也视乎境遇与情绪的不同。作为一座移民城市,深圳有无数“漂”着的人,是为“深漂族”。“漂”是一种极不安定的生活状态,意味着远离故土,远离亲人,没有固定的住所和持久的收入,缺乏稳定的朋友圈,爱情成为奢侈品。踟躇于茅洲河畔,心中涌起的,只怕就是这种种难以言说的滋味吧。

“来了就是深圳人”是口号,是抚慰,是温暖,也是一种“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宣示。既然选择了做一个“深漂”,就要以主动的姿态,赶超本跑,无论事业还爱情。追而求之,求而得之,抑或求之不得,都是生活的常态,而最难熬、最伤神、最具有诱惑力的就是那种“可望而不可即”的过程与境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诗经•蒹葭》)蒹葭,亦即芦苇。解诗者说,芦苇是飘零之物,随风而荡却止于其根,若飘若止,若有若无,与思绪无限恍惚飘摇而牵挂于情的状态极为相似。如此说来,诗里的蒹葭既是情绪、情感的衬托之景物,又是情绪、情感本身的隐喻。茅洲河的“蒹葭”不是芦苇,而是象草,却比一般的芦苇更粗壮,更高大,更有视觉的冲击力和情感的穿透力。

茅洲河的野性和诗意还体现在河中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沙洲上。如果说水是河流的灵魂的话,那么沙洲就是她美丽的容颜了。试想想,如果河流只有流水而没有沙洲,灵魂失去了肉体的依托,该是何等的抽象和呆板啊!换个角度来说,水质再好,河面再水平如镜,再波光粼粼,也只不过是为大自然这位杰出的画师提供了一块好的画布,而绝对不是画作本身。真正的画作是沙洲,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画布上涂抹的奇妙色块,它们把规整的河面分割、撕扯成不规则的条条、带带,分分合合,交错纠缠,浑然一幅经典的意象派绘画。沙洲是生命的新载体,有了沙洲,就会有花花草草、虫虫鸟鸟,就会有四季的变迁、生命的轮回,就会有各种各样的生命奇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诗经》里的沙洲。“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这是温庭筠笔下的沙洲。“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是李白笔下的沙洲。那么,茅洲河的沙洲属于谁呢?属于你,属于我,属于每一个热爱她的人,属于每一个有诗情的人。

在茅洲河两岸的护坡上,会适当地人工种植一些观赏性的花草树木,不多,随缘。比较普遍的是草皮、狼尾草,还有玉蝉花、紫娇花、马利筋、硬骨凌霄、黄槐决明、黄花夹竹桃、鸡蛋花、淡红风铃木等。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在屈原的辞赋世界里,“香草美人”皆有所寄托和比附,如“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如“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中洲之宿莽”。我们或许没有这么高深的境界,但在茅洲河的植物大观园里,依然可以“多识草木鸟兽之名”,甚至还可以利用智能手机上的学习工具,借花学诗,一花一诗。比如黄花夹竹桃,有宋代沈与求的《夹竹桃花》诗:“摇摇儿女花,挺挺君子操。一见适相逢,绸缪结深好。妾容似桃萼,郎心如竹枝。桃花有时谢,竹枝无时衰。春园灼灼自颜色,愿言岁晚长相随。”沈诗用拟人手法,歌颂夫妻之间长相厮守、白头偕老的坚贞不渝的爱情。黄槐决明,有杜甫的《秋雨叹》:“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硬骨凌霄,有贾昌朝的《咏凌霄花》:“披云似有凌霄志,向日宁无捧日心。珍重青松好依托,直从平地起千寻。”花与诗,似乎一对孪生姐妹,有花皆宜诗,有诗亦有花。

这样的茅洲河你是不舍得放她走的!你怎么会舍得呢?可是,她终究是要一路向西,流向入海口,流进伶仃洋的,那里才是她的归宿。目送着她在斜阳的映照下,款款地融入伶仃洋的怀抱,在你耳畔响起的,一定是秦观的《踏莎行·郴州旅舍》:“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站在光明人的角度看,茅洲河是为光明而生的,为什么非要流到远方去呢?

逝者如斯,茅洲河水可以远逝,但她的精魄会永远留在光明人的心里。在深圳最接地气的本土报纸《宝安日报》的“宝安文学”“龙华文艺”“光明文艺”等文艺副刊里,在大大小小的文学内刊里,隔三岔五就能读到关于茅洲河的篇章。诗、词、歌、赋、现代诗、散文诗、散文,体裁多样,内容丰富,常写常新。

  • 1
  • 2
1/2页上一页12下一页
  • 关键词:诗歌地理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21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王学君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9-17
  • 朱正安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9-13
  • 朱正安提名10000,共计10000
  • 2021-09-11
  • 廖夫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27
  • 晓枫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27
  • 笑笑书生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27
  • 小猪猪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27
  • 一棠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27
  • 上官孟雪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27
  • 晚风吟唱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26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人类文明的起源都以江河为源头,光明人的茅洲河,也以她的丰盈和博大,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光明人。作者作为新一代的光明人,她的一草一木,都触动了他敏感多思的诗心画意,因此他说茅洲河是从诗词里流过。作者轻舞飞扬的文字娓娓道来她的前世今生,每一次走进她,都令他卸下城市快节奏带来的倦怠,舒展自己的天性,河水的柔情包容他所历炼的沧桑,奔涌的河流令他找到前行的方向,茅洲河早已与他血脉相融,成为他的精神家园。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王学君5进士2021/09/17 10:29:23
    • 分享到:
  • 中国的古典诗词的魅力,就是当它和我们日常的某一处景和某一个人进行时空对话之后,平淡的生活场景瞬间被赋予了梦幻一般瑰丽的色彩。茅洲河,作为深圳第一河,曾经被工业废水与生活垃圾蹂躏,藏污纳垢,臭气熏天。经过多年的治理,旧貌换新颜,诗人笔下的茅洲河,每一滴水,每一粒沙,每一株草,每一朵花,都照耀在作者的脉脉眼波中,浸润在满腹诗文之下,显得光彩夺目。读来满口都是诗!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廖夫2021/09/17 15:20:11
    • 分享到:
  • 谢谢学君老师的鼓励和精彩点评!特别认同和赞赏老师对古典诗词的看法。确实,古诗词之常读常新,就在于她总是在不经意间契合了我们的心灵。
  • 廖老师太客气了!在邻家,我只是一小学生。各位邻友才是我的老师!
    • 廖夫1布衣2021/08/27 12:37:04
    • 分享到:
  • 公园之城宜漫步,人人争说茅洲河。我心目中的茅洲河富有野性和诗意,在快节奏、高负荷的城市生活中,她的存在体现了城市治理的胸襟、视野、高度、温度。很早就想写这样一篇文章,可惜拖延症太严重。本文的出炉,首先要感谢热情踹我的那只国脚,感谢邻家文学社区!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晓枫2童生2021/08/27 11:11:23
    • 分享到:
  • 光明的茅洲河的源头竟然是羊台山,看完这篇文章,我感觉光明离我如此之近,经常爬羊台山的我,时常对羊台山溪水的来龙去脉充满疑惑,不知道他的水从哪儿来,去往何处,看了这篇文章才知道羊台山的水成了茅洲河的一部分,然后最后流进了大海,光明区的生态环境是我见过最好的,我曾经多次去光明徒步旅行,也在光明沿着一条河走了很远,那条河中间就有沙洲,我当时不知道河的名字,现在想来那有可能就是茅洲河。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廖夫2021/08/27 12:19:44
    • 分享到:
  • 谢谢老师点评、鼓励!羊台山是茅洲河之母,光明、石岩比邻而居,欢迎常来光明!
  • 深圳是座崭新的城市,尽管它也有少许古迹。新城市的一个劣势,是缺少人文精神的浇灌,显得不够丰富、嫣润、灵秀。有时寻幽探胜,不免为深圳叫屈:如此山水,美则美矣,但李白未曾一至,杜甫未曾一咏,千年万载,何其寂寞也!无奈,只能由我辈多写多咏,为梅林山、茅洲河张目了。作者沿河而行,看之思之歌之咏之,古今中外诗情画意尽皆融入湜湜流水,中间夹杂着对人生、社会、世界的思考,博而不杂,散而不漫,舒徐有致,可谓善写者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廖夫2021/08/27 12:17:40
    • 分享到:
  • 谢谢老师点评、鼓励!深圳这座新兴城市虽然没有漫长的文明史,但活力无限,前景广阔。我们都是这座城市的民间叙事者。
    • 小猪猪2童生2021/08/27 07:31:15
    • 分享到:
  • 很佩服作者把一条普通的河流写得如此意义深远,大气磅礴。这可能与作者深厚的文学修养有关,作者在文章中大量引用古代诗词和典故,都是恰如其分,恰到好处,仿佛信手拈来一般轻松,读这样的文章,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想到作者带着儿子在茅洲河边散步的情形,可能是一边给儿子讲着古诗词,一边欣赏着河中的沙州和岸边的花草,这样的画面想着想着就忘了身在闹市之中,好像回到了古诗词的村落里,回到了大自然中。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廖夫2021/08/27 08:55:17
    • 分享到:
  • 谢谢老师鼓励!兴、观、群、怨,多识草木鸟兽之名,茅洲河不只是休憩的好地方,也是家长们带孩子亲自然、长知识、养诗情的好地方。
    • 一棠3秀才2021/08/26 22:28:30
    • 分享到:
  • 诗词中的茅洲河是这么美,之前看过一个老师写的茅洲河,那真是美,文字美,意境也美,还因此特意去百度了茅洲河,了解它的很多方面,居然还是从我们阳台山流过。看到这篇文章,作者通过阳台二字,联想到神女云雨之诗,这是知识渊博的结果。饱读诗书,厚积薄发,一出手就知高低,读起来,我们像收割,在大气厚重的文化大餐里,贪婪的吸取,吃相贼丑。茅洲河不愧是诗意之河,承得起经典的誉词,夸而不过,因而大气磅薄。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廖夫2021/08/27 08:50:22
    • 分享到:
  • 谢谢老师鼓励!特别喜欢今年“城市漫步”这个主题,因为美好而漫步,因为漫步而发现更多的美好。
  • 作者真是博览群书,知识渊博,令人叹服,不仅有西方的哲学理念,也有中国古文化,还有佛学思想,将原本只是纯美丽风景的茅洲河变成了拥有文化意义的文化之河,从远古走来,经过了诗经、儒家、古诗、古词、戏曲、小说等,赋予他厚重的人文气息,正如作者所说的“诗意之河”。虽然没有直接写茅洲河的景色多美,水流多清碧,但能想象出茅洲河的秀丽厚重之景,静静地幽幽地流趟在中国最发达的现代城市之中,像一条来自天际的玉带。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廖夫2021/08/26 23:13:20
    • 分享到:
  • 谢谢老师的点评、鼓励!
  • 本文之所以精采动人,其中很大的原因是作者引经据典,从巜高唐赋》、巜神女赋》、《诗经》再到唐诗宋词…。作者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妙语趣谈,有悟解有心得,可见作者古诗词的文学功底深厚。有河皆宜诗,有诗必有河。在作者心里,这样的茅洲河才是他向往的诗意之河。作者写景状物蕴藉深厚,句外有意,情深意切。以诗词之赏确乎契合文章主题,若文末作者自创一首,意境必定更上层楼。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廖夫2021/08/26 11:49:25
    • 分享到:
  • 谢谢兄台鼓励、指导!所提建议甚好。平时确实也有写一些与茅洲河有关的不够格的“诗”。
    • 冰凌2童生2021/09/13 09:34:45
    • 分享到:
  • 20年前过境深圳两年,那时年轻,没有太多的愁绪,更不明白一条河流对一座城市的重要性。20年后重返深圳,恰逢睦邻盛事,茅洲河的浪花便时不时袭来,也打湿了我的乡愁。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廖夫2021/09/13 11:12:53
    • 分享到:
  • 谢谢老师的精彩点评!
    • 楊剛3秀才2021/08/27 21:27:17
    • 分享到:
  • 一直都觉得汉语言最美的是古诗词,现代文与古诗词一结合就是锦上添花,就有内涵意蕴。这篇更是如此,茅洲河与诗词一结合便美不可言!无怪诗人刘炜要徜徉在茅洲河的世界里来成就他的诗灵意象。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廖夫2021/08/28 16:36:01
    • 分享到:
  • 谢谢老师点评、鼓励!古诗词富有音韵之美,简约凝炼,含意丰富,确实值得后人学习借鉴。
  • 站在宝安全至园看茅州河非常美丽,绿树成荫,鲜花盛开,鱼儿自由嘻戏,白鹭从河面划过惊起水花。茅州河作廖立新老师笔下更是光彩照人,清彻明亮之水从光明静静流过。风姿绰约,诗人刘炜笔下茅州河有取之不尽的灵感,在同事张任伟脚下,茅州河带给他不一样的生命体验和心灵感悟。茅州河如诗书,有许多诗词中河水流过,幽雅、宁静。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廖夫2021/08/27 08:57:42
    • 分享到:
  • 谢谢老师鼓励!茅洲河也是友谊之河,给我们带来友谊,带来共鸣。
  • 最近来访
  • 1布衣
  • 2星
  • 1钻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2
  • 0
  • 2
  • 880
  • 这篇文章说是小说,看起来更像散文,情节跳跃,语言流畅。用诗的语言描写了三代女人。“这三个女人,既想成为和自己母亲一样的人,又拼命挣脱上一代的束缚,想做完全相反的人,她们是那样的不同又是那样的相似,”最后“她们又都变成了一株植物……”三位母亲人生完全不同,第一位母亲生了生育过度,劳累不堪。第二位母亲被计划生育,守着女儿过着没有男人的生活。到了第三位母亲没有婚育,领养了“我”,人口终于负增长了……

    文夕三个女人的植物诗

    2023/10/12 21:44:59
  • 《断尾》这个名字很哲学!断尾对于一些动物来说是生存的本能,对人来说却是智慧。在人的一生中,有许多时候需要做出断尾的抉择,尽管疼得生不如死,但是生存更重要,只有生存才有希望,对能实现理想。铅山的壁虎两耳是贯穿的,从这个耳孔望进去,可以看那只耳孔外的世界,这是一个隐喻,两耳的两边也许是两个世界,从此生望去,看到壁虎耳外的前生或者来世,公公从断尾铅山壁虎的一只耳孔看到另一只耳孔外更大的世界。他激动得大喊

    文夕断尾

    2023/10/12 20:28:35
  • “舞蹈还能这样跳,你的白腿,旋转的裙摆,实在是太漂亮了,活力四射,真的让人念念不忘呀。你就像一个五彩陀螺,在我的心头转,转来转去,就带走了我的心。”江新爱她真的成了陀螺,为了生活了为工作不停地旋转,这篇小说短而精,在小小的篇幅里道同事业、生活、爱情之中种种微妙的链接,很耐读而又给人回味无穷。

    红红的雨陀螺

    2023/10/12 13:55:24
  • 龙华四季,基实就是写她自己人生的几个阶段,成长中的快乐与哀愁,总之作者算是苦尽甘来,过的还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作者又是勤奋的,打过工,又经营着自己的店,看完了写的冬,总之也让我感觉了: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生命生活就是这样,需要反反复复地创造,反反经受考验......

    理红龙华四季

    2023/10/12 10:58:31
  • 深圳四十多年沧海桑田,荣哥的事件已没法复制,但荣哥这种精神值得讴歌赞美,这种蛮干苦苦用心的劲儿也可用在现代科技的研发上。作者的文字有力量、有嚼劲,构思缜密,一点一滴地叙述着荣哥为了求生存求发展,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写得滴水不漏,文风四平八稳,干净而有利索!

    理红荔香夜话

    2023/10/12 10:46:13
  • “三个女人的植物诗”,人非草木。但人就如草木一样,而又比草木生得活沉重,作者在舒缓的述说着如弹奏起一曲曲悲凉的曲子,一个时代同另一个时代还是有所不同,女人过得好与否,同社会的文明、时代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总之第三代女人所处的社会的进步还是超越前面的,虽然在作者笔下的文没有一一叙述,但还是读得懂的。我来读了一遍,不留句言,好像心里不踏实......

    红红的雨三个女人的植物诗

    2023/10/11 21:53:39
  • 写出了中英街的现状和历史,通过老人映照历史,通过导游写了为了追求想要的生活,而做出的不懈努力,通过水客,写了中英街的暗潮涌动,求生之艰辛。其中种种,只有海浪知道。

    昆阳森林三汲浪

    2023/10/11 17:28:42
  • 飞泉的诗一如既往的好!有力度、有高度、有气势!血脉里都流淌着对诗歌的热爱,所以他笔耕不辍。生命里不能没有光,在黑暗中,突然出现一丝亮光,生活里便有了希望。各种光充斥在飞泉的诗里,只愿飞泉拾到适合自己的光,照亮自己。不再如:你对我说,孩子,暴雨终将过去 “太阳还会绽放,像你的笑容” ......之后又 落在一片片乌黯的云层之后 那是我凋落的心.....

    红红的雨拾光者

    2023/10/11 16:26:45
  • 这篇能吸引我读下去,特别是写深圳家长的卷,写得轻松自如,也令人读来轻松活泼,不像有些人写的那些,自认为硬是道理。其实嘛,像深圳中学,那么几十个人能上清北,整人数一千七八,盲目跟风卷,还不是傻丢钱。我是看原籍是四川人的作者来认真读的,当年我伯父57年毕业于北大然后去四川教大学。 作者的文笔原浆味,不僵硬,很潇洒自如,故事与故事交织在一起,也不零乱,很干爽!

    红红的雨福田南,石厦北,石厦南

    2023/10/11 15:55:01
  • 很纯粹的思绪,诗意随诗人所描述的花朵、燕子、海鸥飞扬。诗歌有无数的表现形式,这样的唯美诗句令多数人开心,因为读来轻松,忘却了一切,没有现实的了磕绊。诗人是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所以能把日常琐碎写入诗中,并且是在开怀时写的,不信你去读“宠物狗的耳语”,写得可爱极了!哈哈......

    红红的雨日落时分的吟唱

    2023/10/11 15:41:08
  • 作者打工多年,写诗多年。她的诗来自生活,也高于了生活。工作、生活,是有点像苦瓜的滋味,但尝过苦味之后,又滋养了身心。正像苦瓜可以选择结果不结果的事,工作会苦,但可以选择乐观对待,它就变味了,平淡甚至清甜了。女诗人因为月光,便有了深度的思考,生命的节律也因为月的亏盈而潮起潮落,因月亏而心生诗,月圆梦也圆了。作者的诗越写越好。赞

    红红的雨月光里的我们

    2023/10/11 15:20:30
  • 文字如饭菜,厨师好,材料好,味道好,“三好”才算好。这篇小文有此三好。真没想到,六六作者的文字的语感——味道这么好——轻、松、醇、纯、新、鲜、透。虽不长情节,但生活、情感、品格、精神等的功夫已内涵在长长短短的句子和温情从容的对话里了。文学是人学,不光是写“人”,最重要是“人”写,“人”的精神与“写”的劳动最好是自然、和谐、统一,那么他一落笔,便有了个人的味道。文如其人是此理,六六找到了文学的钥匙。

    廖令鹏太阳下山有月光

    2023/10/11 11:23:25
  • 这是一篇很有涵养的散文佳作。其涵养,不仅体现在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不俗的艺术造诣与丰富的知识储备上,更体现在作者见天地、见苍生的通达境界中。作者文笔雅致、从容、大气,于云淡风轻、静水流深的叙述中,将自己的艺术史、心灵史、家族史与地方志乃至中国当代史融汇起来,让我读得心潮澎湃。这篇散文值得再三品读。我的10个提名指标已经用完,读到此文,忍不住赘评几句,以此表达对此文以及此文作者的敬意。

    孙行者墨点无多泪点多

    2023/10/10 23:48:04
  • 这应该算一片非虚构小说吧,报告文学似的笔调,熟悉的场景,很像是讲述的真人真事。时代背景是大家共同经历过的,主角的南漂经历,也容易让人感同身受。题材和角度虽然有点旧,但这种孜孜不倦的书写,也是值得铭记、关注和尊重的,就如同社会不能遗忘个体在时代潮流中的命运沉浮,这座城市不能忽略每个人微小的内心世界。只是小说开头入戏有点慢了,人物形象不是很立体,这可能跟笑兰写惯了散文有关,节奏感方面建议再润色一下。

    张夏远方以远

    2023/10/10 23:40:55
  • 谢龙的小说,笔调轻快、跳跃,年轻态。但又带着生活的肌理和质感,夹叙夹议转换自然。心理描写深刻而简洁,自然流露,就像不时迸出的小火花,有点个性。抑郁症能通过这种偶尔自我放逐,文艺的漂泊,在山水间行走呼吸而痊愈吗?当重新面对生活本身时,那种曾被唤醒的孤独只会更清晰,被现实的泥泞重新碾压时只会更疼痛。文学难以拯救生活,但或许可以拯救心灵。靠近,治愈不了社会人生赋予的隐疾,但或许可以解释它。

    张夏​靠近

    2023/10/10 23:18:03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