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头角
  • 点击:51083评论:112021/08/28 12:31


沙头角地处深圳东部,依山傍水,远离深圳市中心,是难得的静谧之处。2016年,我毕业来到深圳工作。第一站便是沙头角。从深圳市区出发,自西向东,辗转地铁、公交,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再穿过两千三百多米的梧桐山隧道,终于邂逅这个隐藏在梧桐山脚下的临海小镇。

深圳每一天的朝阳,最早升起在沙头角。清晨沿着海滨栈道散步,可以看到缓缓升起的太阳,调皮地像个小孩,慢慢地探出头来,一点一点照亮云层,积聚能量,最后喷涌而出,将光泽洒向海平面。黄昏时分,那里更是“夜生活”的天堂,大概是沙头角缺乏大型商场和购物中心的缘故,人们晚上喜欢聚集在海滨广场弹吉他、竞走、打太极、跳广场舞、钓鱼或是倚栏眺望。无论是老年人、青年人还是小孩,亦或是全职主妇、职场白领、建筑工人,人们在这里都能找到自娱自乐的一席之地。如果碰上了雨天,站在栈道朝远处的香港望去,山水之间夹杂着一份朦胧,群山之间烟雾缭绕,海面之上不时会有船只驶过,蓦然回首身后的梧桐山上也是如同仙境一般。

“外面的人不想进去,里面的人不想出来”。在沙头角,这里的生活简单、安静。没有城市的高楼林立,没有形色匆匆的赶路行人,也没有早晚高峰的挤地铁——那时沙头角还没有通地铁。枝杈东西横贯街道两边,随性生长,随处可见的趿着拖鞋买菜回家的大爷、独自背着书包的小学生、饭点后抡着啤酒静坐的建筑工……时光就这样一点一滴缓缓流淌着。这里有特有的自行车——绿动单车。脚踩绿动缓缓前行,街巷的车水马龙尽收眼底,蹒跚着穿梭于繁华与破败之间,一街一景尽是生命流动的痕迹。

事实上,这个地方历史悠久。相传清朝有一个大臣,有次来到沙头角巡视,面对碧波荡漾的大鹏湾和银白的沙滩,即兴吟到“日出沙头,月悬海角”,沙头角因此得名。沙头角原为渔村,清光绪二十四年中英会勘界址时,将沙头角一分为二,以村街中心为地界,立下8个不足1米高的石头界桩,作为中国内地与香港的分界线,从此形成了有名的中英街。

进入中英街后,一块大理石石碑刻着五个金色的大字“中英街界碑”,记载了那段沉重的历史。如今,并不宽敞的街道两侧商铺林立,行人摩肩接踵,商铺内游人、顾客、服务员,抄着南腔北调,忙地不可开交。“给我拿一盒紫皮糖,再拿一盒巧克力”,有些没挤进去的人对着挤进去的同伴喊道。这些小商铺里,化妆品、手表、药材、保健品、零食、饮料、日用品,应有尽有。因为商品都是免关税的,比内地有价格优势,这里成为了购物天堂。商铺的尽头,有一条大道向右前方延伸,那就是香港。沿左边的街道,一个巨大的警示钟,上面写着“勿忘国耻、警钟长鸣”,旁边的石碑上,写着“深港合作,共创繁荣”,当苦难成为过往,如今已是繁华。

距离中英街几百米的桥东社区,还有不为外人所知的“缝补一条街”。这里有近30家档口,铺与铺之间没有挡板、紧密相连,只有“徐记”“陈记”“黄记”等无形的分界线。这里不仅聚集着沙头角本地人,还聚集着广东其他地区、江浙、湖南一带的外乡人。有的人在这里经营档口大半辈子,不仅打磨了独门手艺,也在这里扎根。

走近一家陈记的修鞋店里,老板姓陈。“修鞋多少?”“五块。”只见老板边回答边打量手里的凉鞋,鞋已经缝好了,他拿在手里,再仔细看看,像鉴定一件物品,没有需要修的地方了,他才放心地把它放在原来的袋子里,放在货架上。货架上一双双鞋仿佛是受了伤的战士,在走了那么多路后,在这里疗伤,等主人穿上它,还要继续赶路。鞋匠每年大约要修两万只鞋,这些鞋经过这双粗大的手,缝一缝,补一补,粘一粘,或打个掌,从这里出去,走出不同的故事。

前年,我因为工作的调动,暂别了生活三年的沙头角。趁着周末,再次漫步在沙头角的街道上,许多曾经的厂房经过改造,地产、商业、地铁也陆续入驻,这里正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发展。当山海气息扑面而来时,依旧抚慰了游人的心。古朴、现代和未来碰撞,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沙头角。

人们从这里出发,又在这里相遇。



  • 1
  • 2
  • 关键词:沙头角社区生活
  • 分享到:
  • 猜你喜欢!
本文所得 9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笑笑书生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31
  • 李玉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31
  • 张夏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30
  • 廖夫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29
  • 红红的雨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29
  • 春风妙语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29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仔细想了想,我居然还没去过沙头角——也许去过,但忘记了。上个月,有朋友来深圳,把沙头角列为必去之地,我还有点不解。读过此文,方知除了中英街,沙头角还有大海,还有深圳的第一缕阳光,以及“日出沙头,月悬海角”的诗意历史。文章短小,但容量不小,文字也舒徐有致,点面兼具,力图写出沙头角的“独一无二”:山海相连,古朴、现代和未来碰撞。“人们从这里出发,又在这里相遇。”不知我哪一天去探访沙头角时,会与谁相遇。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李玉5进士2021/08/30 15:35:51
    • 分享到:
  • 沙头角,是我来深圳的第一站。工作的服装公司叫新维服装,好像至今仍在保税区内。那时候上班的热烈场景还历历在目,尤其是下雨的早晨,从宿舍区去往保税区的路上,从梧桐山角往下行,放眼看去,各种颜色的伞在路上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路两旁到处是甩卖各种生活用品的商店……一晃,20多年过去了,沙头角和过去不一样了,安静了很多,打工仔打工妹们也少了很多,重游旧地时,从保税区门口向林场的方向看去,一切都恍惚起来。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张夏4举人2021/08/30 11:41:07
    • 分享到:
  • 沙头角虽然曾处于深圳角落里,但是其历史沧桑却是有目共睹的。因距香港近,据说当年很多逃港人员曾在这里反复勘查地形;也有很多游客慕名前往沙头角游览。至今仍有它自己的特色,既有历史痕迹,又有现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展现。这样的地方是值得铭记的,也是值得书写的。作者慢条斯理,娓娓道来,所讲述的内容也很符合邻家“漫步深圳”的主题。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廖夫1布衣2021/08/28 21:11:53
    • 分享到:
  • 沙头角是一个时代的印记,在特区记忆史上有着特别的意味。作者以细腻的眼光仔细打量沙头角的一街一景,以有热度的心灵感受时代变迁、岁月流逝带来的沧桑感。文中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一街一景尽是生命流动的痕迹”,而作者就具有这种慧眼,能够发现那些不着形色又真实存在的东西。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沙头角,路过没有下去玩过,暂且随作者的文字浏览一番。其实深圳还是有蛮点地方是有历史的,今天读文又加上了这沙头角。有了历史行文的风格就古朴而而读,文化底蕴而显得厚实。作者在那工作生活了三年,不长也不短,每一个人喜欢写的可能都要写一下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因为那里有自己蹉跎的岁月,有奋斗的历程,挥洒过青春汗水的热土当然值得回忆,就用文字来怀念。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其实深圳蛮多地方是有历史的。
  • 欢迎八正姑娘入驻邻家社区文学。作者用朴实的语言描写的沙头角的前世与今生。沙头角在深圳东部的梧桐山脚下.清晨,太阳从这里升起,滨海栈道风景秀丽.最著名的是中英街。这里有购物的天堂.真化妆品、手表、药材、保健品、零食、饮食、日用品等商品,比内地的价格有优势。“深港合作,共创繁荣。在桥东社区有缝缝一条街真没有,30家档口,“徐记”“陈记”“黄记”等缝补价位适中,深受百姓喜爱。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三十年前,因为社会制度的原因,大陆是比较落后和贫困,而香港是开放和富裕的,因而成为亚洲四小龙,一度扛起大陆的经济繁荣,因为是无数人的向往。当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仅需四十年,就竖立起经济高速发展的新都市——深圳。但尽管有着深圳速度的传奇故事,从小渔村变成大都市,仍有无数人向往着香巷。最后,代表文化的东西有深刻内涵,不记得来路的民族, 是没有希望的,我们应该严记为“落后就挨打”,所以体现化文价。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一棠3秀才2021/08/29 00:25:28
    • 分享到:
  • 我一直知道中英街的大名,但不知道具体在哪,总以为沙头角是香港的一个地区,其实是把尖沙咀和沙头角混淆了,只怪我没有用心去了解。作者真是生活在一个有福气的小镇,可以在中英街瞭望香港,又可以向后爬上梧桐山,还月下听海,相拥海风,深圳没有几个小镇的居住优势能相比。沙头角的名字还是起源于古大臣的一诗,文化深厚,那句诗是“日出沙头,月悬海角”,可见其文化深意。短短的1500字,把沙头角写得非常丰富,点赞。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沙头角是深圳历史的见证,中英街也成了历史,香港在多年以前,曾经是多少人的向往,有多少人想到沙头角,就是为了看看香港。现在沙头角成了一个相对平静,工作节奏放慢的地方,真实让人感慨良多。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暁霞囡4举人2021/08/28 15:07:29
    • 分享到:
  • 我也住在沙头角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最近来访
  • 1布衣
  • 1星
  • 1钻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0
  • 4600
  • 1
  • 260
  • 这篇文章说是小说,看起来更像散文,情节跳跃,语言流畅。用诗的语言描写了三代女人。“这三个女人,既想成为和自己母亲一样的人,又拼命挣脱上一代的束缚,想做完全相反的人,她们是那样的不同又是那样的相似,”最后“她们又都变成了一株植物……”三位母亲人生完全不同,第一位母亲生了生育过度,劳累不堪。第二位母亲被计划生育,守着女儿过着没有男人的生活。到了第三位母亲没有婚育,领养了“我”,人口终于负增长了……

    文夕三个女人的植物诗

    2023/10/12 21:44:59
  • 《断尾》这个名字很哲学!断尾对于一些动物来说是生存的本能,对人来说却是智慧。在人的一生中,有许多时候需要做出断尾的抉择,尽管疼得生不如死,但是生存更重要,只有生存才有希望,对能实现理想。铅山的壁虎两耳是贯穿的,从这个耳孔望进去,可以看那只耳孔外的世界,这是一个隐喻,两耳的两边也许是两个世界,从此生望去,看到壁虎耳外的前生或者来世,公公从断尾铅山壁虎的一只耳孔看到另一只耳孔外更大的世界。他激动得大喊

    文夕断尾

    2023/10/12 20:28:35
  • “舞蹈还能这样跳,你的白腿,旋转的裙摆,实在是太漂亮了,活力四射,真的让人念念不忘呀。你就像一个五彩陀螺,在我的心头转,转来转去,就带走了我的心。”江新爱她真的成了陀螺,为了生活了为工作不停地旋转,这篇小说短而精,在小小的篇幅里道同事业、生活、爱情之中种种微妙的链接,很耐读而又给人回味无穷。

    红红的雨陀螺

    2023/10/12 13:55:24
  • 龙华四季,基实就是写她自己人生的几个阶段,成长中的快乐与哀愁,总之作者算是苦尽甘来,过的还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作者又是勤奋的,打过工,又经营着自己的店,看完了写的冬,总之也让我感觉了: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生命生活就是这样,需要反反复复地创造,反反经受考验......

    理红龙华四季

    2023/10/12 10:58:31
  • 深圳四十多年沧海桑田,荣哥的事件已没法复制,但荣哥这种精神值得讴歌赞美,这种蛮干苦苦用心的劲儿也可用在现代科技的研发上。作者的文字有力量、有嚼劲,构思缜密,一点一滴地叙述着荣哥为了求生存求发展,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写得滴水不漏,文风四平八稳,干净而有利索!

    理红荔香夜话

    2023/10/12 10:46:13
  • “三个女人的植物诗”,人非草木。但人就如草木一样,而又比草木生得活沉重,作者在舒缓的述说着如弹奏起一曲曲悲凉的曲子,一个时代同另一个时代还是有所不同,女人过得好与否,同社会的文明、时代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总之第三代女人所处的社会的进步还是超越前面的,虽然在作者笔下的文没有一一叙述,但还是读得懂的。我来读了一遍,不留句言,好像心里不踏实......

    红红的雨三个女人的植物诗

    2023/10/11 21:53:39
  • 写出了中英街的现状和历史,通过老人映照历史,通过导游写了为了追求想要的生活,而做出的不懈努力,通过水客,写了中英街的暗潮涌动,求生之艰辛。其中种种,只有海浪知道。

    昆阳森林三汲浪

    2023/10/11 17:28:42
  • 飞泉的诗一如既往的好!有力度、有高度、有气势!血脉里都流淌着对诗歌的热爱,所以他笔耕不辍。生命里不能没有光,在黑暗中,突然出现一丝亮光,生活里便有了希望。各种光充斥在飞泉的诗里,只愿飞泉拾到适合自己的光,照亮自己。不再如:你对我说,孩子,暴雨终将过去 “太阳还会绽放,像你的笑容” ......之后又 落在一片片乌黯的云层之后 那是我凋落的心.....

    红红的雨拾光者

    2023/10/11 16:26:45
  • 这篇能吸引我读下去,特别是写深圳家长的卷,写得轻松自如,也令人读来轻松活泼,不像有些人写的那些,自认为硬是道理。其实嘛,像深圳中学,那么几十个人能上清北,整人数一千七八,盲目跟风卷,还不是傻丢钱。我是看原籍是四川人的作者来认真读的,当年我伯父57年毕业于北大然后去四川教大学。 作者的文笔原浆味,不僵硬,很潇洒自如,故事与故事交织在一起,也不零乱,很干爽!

    红红的雨福田南,石厦北,石厦南

    2023/10/11 15:55:01
  • 很纯粹的思绪,诗意随诗人所描述的花朵、燕子、海鸥飞扬。诗歌有无数的表现形式,这样的唯美诗句令多数人开心,因为读来轻松,忘却了一切,没有现实的了磕绊。诗人是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所以能把日常琐碎写入诗中,并且是在开怀时写的,不信你去读“宠物狗的耳语”,写得可爱极了!哈哈......

    红红的雨日落时分的吟唱

    2023/10/11 15:41:08
  • 作者打工多年,写诗多年。她的诗来自生活,也高于了生活。工作、生活,是有点像苦瓜的滋味,但尝过苦味之后,又滋养了身心。正像苦瓜可以选择结果不结果的事,工作会苦,但可以选择乐观对待,它就变味了,平淡甚至清甜了。女诗人因为月光,便有了深度的思考,生命的节律也因为月的亏盈而潮起潮落,因月亏而心生诗,月圆梦也圆了。作者的诗越写越好。赞

    红红的雨月光里的我们

    2023/10/11 15:20:30
  • 文字如饭菜,厨师好,材料好,味道好,“三好”才算好。这篇小文有此三好。真没想到,六六作者的文字的语感——味道这么好——轻、松、醇、纯、新、鲜、透。虽不长情节,但生活、情感、品格、精神等的功夫已内涵在长长短短的句子和温情从容的对话里了。文学是人学,不光是写“人”,最重要是“人”写,“人”的精神与“写”的劳动最好是自然、和谐、统一,那么他一落笔,便有了个人的味道。文如其人是此理,六六找到了文学的钥匙。

    廖令鹏太阳下山有月光

    2023/10/11 11:23:25
  • 这是一篇很有涵养的散文佳作。其涵养,不仅体现在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不俗的艺术造诣与丰富的知识储备上,更体现在作者见天地、见苍生的通达境界中。作者文笔雅致、从容、大气,于云淡风轻、静水流深的叙述中,将自己的艺术史、心灵史、家族史与地方志乃至中国当代史融汇起来,让我读得心潮澎湃。这篇散文值得再三品读。我的10个提名指标已经用完,读到此文,忍不住赘评几句,以此表达对此文以及此文作者的敬意。

    孙行者墨点无多泪点多

    2023/10/10 23:48:04
  • 这应该算一片非虚构小说吧,报告文学似的笔调,熟悉的场景,很像是讲述的真人真事。时代背景是大家共同经历过的,主角的南漂经历,也容易让人感同身受。题材和角度虽然有点旧,但这种孜孜不倦的书写,也是值得铭记、关注和尊重的,就如同社会不能遗忘个体在时代潮流中的命运沉浮,这座城市不能忽略每个人微小的内心世界。只是小说开头入戏有点慢了,人物形象不是很立体,这可能跟笑兰写惯了散文有关,节奏感方面建议再润色一下。

    张夏远方以远

    2023/10/10 23:40:55
  • 谢龙的小说,笔调轻快、跳跃,年轻态。但又带着生活的肌理和质感,夹叙夹议转换自然。心理描写深刻而简洁,自然流露,就像不时迸出的小火花,有点个性。抑郁症能通过这种偶尔自我放逐,文艺的漂泊,在山水间行走呼吸而痊愈吗?当重新面对生活本身时,那种曾被唤醒的孤独只会更清晰,被现实的泥泞重新碾压时只会更疼痛。文学难以拯救生活,但或许可以拯救心灵。靠近,治愈不了社会人生赋予的隐疾,但或许可以解释它。

    张夏​靠近

    2023/10/10 23:18:03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