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闲来游园
  • 点击:32813评论:322021/08/30 13:54

题记

门前有小溪流水,可育苗种菜;屋后有山坡园子,能栽花植树。这场景若在乡野村庄,较易满足。居深圳,见惯高楼林立,都市气息浓,想要此境,相对难些。幸有公园众多,这一处那一处的自然静地,团绕或穿插于楼宇周边。公园里或人造或原始的景观,叠加了空间美化,平衡了城市自然生态。走出家门,入得园内,可健身可漫步。喜闻花香,笑看硕果,都好。若有兴致听风望月,更是雅事。

我的居住地——龙华,被称为深圳的“后花园”。龙华因紧跟深圳发展步伐,重视宜居、生态、人文等环境建设,得此美誉。深圳乃“千园之城”,龙华的大小公园也逾百个,每处公园又独一无二。我闲时游走其间,清心雅志,又添喜乐。


我的秘密花园

观澜河湿地公园,是我偶然在沈海高速路(清湖路段)上塞车时的无意发现。从此常来行走,赏花,看树,观鸟等。暗地里,我把湿地公园当作私有的秘密的花园。

湿地公园旁有一条观澜河,河水缓缓向东,从不间断。靠近湿地公园是污水处理中心,经处理过的水(干净且无异味),排放流入河道。晴好天气时,河水清澈,能见游走的鱼和河床的细小沙石;大雨天时,河道又作排洪之用,河水就有了浩浩荡荡的气势;若水位升高,河水漫上岸边人行道,为安全起见,游人不得进入。今年七月中旬的几场雨,就下得猛。几天几夜的暴雨后,天气放晴,我看着河道养护工人在奋力清理。河水漫上来的痕迹,印在夹竹桃花丛,那顺着河水漂来的杂物,缠绕于花枝上。但并不影响粉色的花朵,开在夹竹桃的枝叶间。

晨早的河滩,常见鹭鸟成群或三三两两踱步、嬉戏、觅食。我眯着眼,逆着太阳光,看一只只鹭鸟在光里走动。有时鹭鸟因抢食或游人走得太近而惊飞,一瞬间打开翅膀,腾空。滑翔的姿态,轻盈优雅。逆光下,河水的波纹,像瓦楞般归整排列,水流动着,光就闪烁和跳动着。水草就要在顺光下欣赏,草的绿,更突显。脚步轻些,还能偶遇小小的斑文鸟,站在柔软的草叶上吃草籽,它的叫声尖细却清亮。

每年凤凰花开的六七月,河岸的花如火如荼,有夏日般的热烈,成为游人常驻足的固定风景。旱柳像是春天里的一道绿帘子,微风过处,枝条摇曳,与树下的草地相互陪衬,满眼的绿,尽是春雨“润物细无声”的付出。夏天,旱柳也是蝉们的藏身之“所”,刚从泥土里钻出来的蝉,把壳留在靠近地面的树干上,重生后躲在柳叶间。风吹雨淋的,过了好些日子,还能捡到一只两只蝉蜕来把玩,仔细一瞧,那爪子还牢牢勾着树干不放。我见过一棵旱柳主干和次干上伏着几只蝉,一数,竟有6只之多。蝉的鸣叫总是“你方唱罢我登台”,它们叫着闹着,常常又聚拢成几重奏的大合唱了。

河对岸的花海,就稍安静些。

从公园一期的太阳能走廊经过,可通往二期的花海。两棵桉树,立在一座人工打造的小土堆上,枝干向着天空伸长。高矮相当的两棵树,紧挨着,像一对小情侣,风吹树摇,耳鬓斯磨。蓝的天,更衬出树的高,这应是湿地公园的制高点。

有一回,我在花海外围顺着水泥道绕行,突然从后面跑来一位穿红色上衣的女子,短发,她对着我笑,露出洁白的牙齿。我漠然地看着她,心想,我认识吗?她停了几秒,继续往前跑,身影向左拐入花丛去。那一刻我惊觉内疚,我应该回她一个微笑才是。

湿地公园一年四季有花盛开。粉色美人蕉是大主角,茂盛时人走在两垄花间,远望过去,像被粉色花海包围。成片的粉红,不仅吸引三三两两的行人赏玩,更有摄影爱好者拿着手机相机,左拍右拍,不管它“春花秋月何时了”。蓝色鸢尾花只开在春天,花期不长,栽种面积也只是一小区域。其他如合欢花,芦花,再力花等等,还有我叫不上名的花儿,分不同时间开放。风车草,是常年绿的。

往回走时我又去看那两棵树,抚摸着它们,仰望着它们。湿地公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鸟,甚至一河两岸 ,都觉亲切。从我看到草莓园里的第一朵花开,这儿就成了我的秘密花园。

前几年公园内挖出一口小池塘,种下莲。春天一到,我就盼着夏天,想象着荷叶满塘荷花飘香。睡莲长得不错,也开花,浅蓝色的,深蓝色的,还有淡粉色的,浮出水面,晒着日光。荷,却没有想象中的亭亭玉立,叶子也不茂密,长在靠近池塘中心,花也没见着。我每回来公园,都会拐到此处,呆看一会,水里游动的鱼群。池塘边的再力花开时紫色,棕褐色的种子吸引了几只红耳鹎来啄食,那天我偷偷躲在水黄皮树的树荫下,看它们蹦呀跳呀,快意得很。

雨天的湿地公园,我见过几回。立秋前,我撑着伞,走上一圈,临出园门时,突降一阵暴雨,我掉转头想往管理处那里奔去,忽听门口保安室里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朝我喊着:“快,快,快到这里躲雨……”


减去被打扰后的安静

南园,听这名,按理应置在一处小角落,安安静静地。可偏偏不是,顶头上有地铁4号线呼啸经过,又处在北站南侧,进站与出站的高铁动车都在附近经过。若减去地铁的打扰部分,南园,还属安静的。

这是我偏爱的公园,因一组人物雕塑的缘故。

雕塑以火车站场景为背景的主题,分别是:《告别》、《启程》、《旅途》、《车厢》、《望陇》、《归心》。以“南园站”为起点和终点,一头去往昨天,一头开往明天。火车站特定的场景原型,让人身临其境。每一雕塑边上树着一块牌子,用中英文写着设计的说明,那些深入人心的文字,如诗的句子,更添艺术气息。

一条袖珍轨道,顺着公园原有的矮小坡度蜿蜒,轨道下方铺着枕木和石块,特别逼真。轨道正上方,地铁四号线从头顶架空,每隔三五分钟,就有一列地铁经过。

上、下呼应,正是设计师因地制宜的设计灵感。我站在正下方,听着很多次的呼啸而过,想象着人来人往,想象着离别与归来。

南园是少有人知的公园,第一次去,从北站东广场寻路过去。我向在安全岛上作业的环卫工人打听,他指了指说:

“从这走上去就是,公园小。你到旁边那个公园吧,深圳最大的公园,又大又漂亮,刚建好的。”

我感谢他的热心,也幸好我没错过南园。

南园公园小,景致也是小众喜爱的格调。合理规划,体现在每一处设计与造景上,并根据实地的特点延伸与融合。园里种着几棵粉色的洋紫荆花,还有以观果为主的铁冬青,恰好在冬季,红彤彤的果子,引得小鸟们在树上欢快地一边喳喳叫着,一边吃着果子,又从树这枝跳至那枝,热闹又喜庆。三两个孩童,在海盗船模型的游乐设施上玩着,笑着……小小公园,因此活泼了。

走上镂空的白色月台往下望,一对恋人牵着手,从我脚下的下沉式小广场走过,他们经过的雕塑,是《望陇》。我从月台上下来,站在雕塑前,朗读着:

以最直白画面雕塑去表达最长情的告白,眺望远方想想过去的回忆,还有一个期盼的人,以故事性来烘托整个公园的气氛,雕塑设计伞往外面撑,人们可以和雕塑拍照互动,让人不禁想起那时……那地……那景……


留一只听音乐的耳朵

如果说南园公园属半静态,德逸公园就是全动态的,如指尖在琴键上跳跃,连休止符也没一个。不管在公园里哪一角落,歌声与乐器声,声声入耳。

我在金地梅龙镇公交站台下车,就听见律动感很强的音乐。从东门进去,几十个人排列整齐,正随着音乐节拍舞动。那叫什么舞,我也说不上。林荫步道上,行人匆匆:跑步的,快步走的,拄着拐杖疾走的,推婴儿车的,踮起脚尖走的、、、、、、慢步行走的我,显得格格不入。

西门口,一个年轻小伙子低头走来,边走边吹着口琴。他往公园里走,口琴声也慢慢混入其他音色去了。簕杜鹃花圃边,两个中年男,一个吹奏乐器,一个唱着《最美的歌儿唱给妈妈》。我停下脚步站着聆听,当了一会临时观众,一曲完了,听他们说吹奏用的乐器叫电吹管,相比萨克斯风,不需费那么大劲,于我听来音色相近。隔个十几米,有葫芦丝演奏《竹楼情歌》;再隔一段,又有一女一男合奏《映山红》,两个吹笛子的男子,在演绎一首《渴望》。他们自娱自乐,又离得这么近,远远望去,倒像交响乐的团队演出。

听说音乐有助于植物的生长,我是相信的。叶片金黄的攀藤植物使君子,爬满了造型花瓶的高高铁架。花架下,两男子用萨克斯风合奏《绿岛小夜曲》,还有一位正用小号吹着《五星红旗》,他鼓着腮帮子,多次尝试,也没完成整首。没一会,又跟上萨克斯风的节奏,变成三人同奏《映山红》了。

我一边听着音乐,一边在花架下的小石子上按摩着足底。转身向草坪广场时,看见榕树下站着一个女人,一手拿手机,一手拿话筒使劲地唱,旋律轻快又活泼。等我穿上运动鞋绕至回廊处,此地更成了歌声的海洋:《我爱你中国》、《北国之春》、《一帘幽梦》、《红尘情歌》等一首首经典流行老歌次第唱起。

“报晖亭”里,聚满了跳着优雅慢三舞步的人群,我从儿童乐园“素心园”旁边经过,走出德逸公园大门,耳边仿佛还回荡着歌声和乐器声。


每一朵花开都值得去珍爱

离我家较近的是清湖公园,在老村后的山坡处。园内幽静,除了最聒噪的夏日蝉鸣。公园不大,原生树不少,如阔叶相思和松树,还有桉树都是多年老树,树身粗壮参天,我曾听过也见过黑脸噪鹃在林木间穿行飞跃。

公园设有几个主题景观:鹤舞清湖、探花归田、三界茗诗、立庙赐福等,都具岭南风韵。健身、儿童乐园等设施也齐全。我常去的是月季迷宫。

只是简单的一朵花开,却凝结着很多人的努力,从整体布局,设计,选苗,栽种,和不间断的养护等。

从公园正门进,往右便是月季迷宫。迷宫里盛情开放的每一朵,都让人开怀。月季品种特别多,有:光芒、橙柯斯特、红宝石、蓝宝石、绯扇、小女孩、金奖章、粉扇、金徽章、花车等等。花色有红的,白的,橙的,黄的等等。我对植物认知和了解甚少,也常把月季与玫瑰混淆。唯有默默地看,细细地嗅,这肯定不会出错。

几个园丁正在忙碌,负责栽种和养护又是监工的潮阳男子告诉我,月季花有些品种娇气难养,花苗也贵,一棵树状的月季价格在上万元左右。每一棵树状月季都高过我的人头,足有两米之高,花朵较大且色彩艳丽,香味浓。一位阿姨把已凋谢的花枝剪下,让枝条抽新芽,再长花苞,月月有花开。她手里的剪子太细小,像普通家用的剪刀,我看她的手指几次被月季的刺扎了,渗着小血滴。好几处,看着生疼,我建议她戴上手套,再找把手柄长点的剪子。她笑着说明天带来。来自河南的她,在这园里打理花草每天100元,午饭就吃个快餐解决。我说天气太热要多喝水,并把背包里的牛奶和苹果取出,放在草地上她的水杯旁。她连声谢谢,边说边剪,一点也不耽误干活。我找到一个好角度,拍下她的工作照:浅蓝色的上衣,黑色长裤,站在花丛中的她,身子微微向前倾,一朵粉色的月季,搭在她的裤腿处。旁边花木牌上写着“小女孩”。

  • 1
  • 2
  • 3
1/2页上一页12下一页
  • 关键词:城市漫步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31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秦锦屏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9-17
  • 秦锦屏提名10000,共计10000
  • 2021-09-15
  • 王工一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9-05
  • 雪峰墨静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31
  • 江飞泉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31
  • 叶紫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31
  • 黄元罗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31
  • 楊剛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31
  • 晓枫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31
  • 小猪猪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31
  • 笑笑书生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31
  • 春风妙语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31
  • 李玉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31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细腻深情,婉转动人。大图小景,诗情沛然。虽为散文,却内含诗胆,笔起笔落,诗情画意,灵气氤氲,层层铺排,不疾不徐却激荡起读者阅景的涟漪。美文!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感谢阅读、点评、提名
    • 王工一1布衣2021/09/05 16:38:47
    • 分享到:
  • 一口气读完许小玲老师的一组散文《闲来游园》。她用诗一般的语言,把四个公园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受到感染,留下深刻印象。对公园的描写,多角度、多侧面,细腻形象。湿地公园,写她的晴天、雨天,夏天、秋天;写她的颜色、声音;始终把人物作为中心......比一部3D立体电影还要生动感人。古诗运用娴熟自如。“春花秋月何时了”,“泣物细无声”便是例子。有关动物植物知识相当丰富,四篇散文处处可见。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阅评
  • 小玲姐的文字,自带醉人的诗意,读来令人心旷神怡,欲罢不能。我常想,写得出这么灵动的文字,该是一位怎样的美人?认识后,确实是位大眼睛,深酒窝的大美人,说话的语调轻柔糯软,脸上的笑容亲切可人,让人如沐春风——真是一个教女人都喜欢之极的女子。美丽的深圳,美丽的公园,在美丽的小玲姐姐笔下,更是美妙非凡。这真是一个美丽的夏季。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感谢你的阅评
    • 江飞泉6探花2021/08/31 20:04:51
    • 分享到:
  • 这是一组精致的散文诗,好比游览了一回大观园。清湖公园、南园公园、龙华公园、版画村,小玲姐是龙华的“地主”,一个个景点宛如一处处饱蘸灵动生命的花朵,让人流连忘返,心声惊叹。某种意义上,要对笔下的景观熟悉到内心深处,才能下笔千言,不卡壳,不拖沓,一气呵成。草长莺飞,春华秋实,都化作内心的哲思;风花雪月,千言万语,都化作文字的美好。久未去龙华,读下来,赏心悦目,又当是故地重游一番。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飞泉鼓励
  • 作者笔下的公园,大都是我去过的地方,但有所偏爱,比如喜欢湿地的美人蕉,辄在夕阳余晖的照射下格外妩媚。曾与小玲一道去采风,只见她不时地弯腰看看、嗅嗅,然后若有所思。实,她的这种“痴”,我已不是第一次见了,好文章就是这么诞生的。提及龙华公园的塔,也是我熟稔的,媒体常用,更是摄影人参赛的首选,很有气势,远见尤佳。而况如不是小玲,我还真不知有个清湖公园,后来每次路过,那个“月季”即刻在我脑海中闪过。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那个清湖公园,那个月季,我是懂的
  • 感谢阅读并评论。你鼓励,是我的动力。改天结伴游园去。
    • 叶紫4举人2021/08/31 15:21:25
    • 分享到:
  • 跟着作者优美的笔调,漫步在龙华的各个公园处,我惊喜地发现作者的观察力是那么强,把我们平时游园的所观所感所看不到的地方,声、色、景都描绘出来了。而且作者对各种树及鸟名都很熟悉,跟读着文章认识了不少植物。题记及后记,言简语赅,提纲契领。每个片段的标题,富有诗意,及韵味,是一幅幅描摹龙华经典公园的好散文。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来访、评论。
    • 黄元罗5进士2021/08/31 13:50:22
    • 分享到:
  • 可以说,这篇“城市漫步”给读者呈现一个赏心悦目的深圳。因为通过观澜河湿地公园、龙华公园、清湖公园、德逸公园,等等,我们发现,深圳并非“钢筋混凝土”、“冷冰冰的高楼大厦”之类的代名词,它不仅是一座宜居城市,有着生态与生命的和谐之美,还融于浓厚的自然人文气息。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感谢阅读和点评。
    • 楊剛3秀才2021/08/31 10:11:17
    • 分享到:
  • 公园是城市的净化器,既能让绿水青山繁花绿草根植于城市各个角落,又能为城市各阶层居民留下一方放飞心灵的空间,为文学艺术等精神活动留个舞台。我也喜欢带着家人在深圳各个公园游历。深圳的公园建设真是做得又快又好,这几年来各个公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感谢作者,以后到龙华,真要到你所写的几处游玩。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龙华欢迎你。感谢阅、评。
    • 晓枫2童生2021/08/30 22:24:16
    • 分享到:
  • 小玲姐的散文越来越唯美了!读完这篇文章,我被龙华的几个公园给深深吸引了,南园被减掉打扰后的宁静,德逸公园各种管弦乐大合奏,最喜欢的是清湖公园的月季迷宫,或许是因为那里花多吧,当我看到作者写到那位修剪花枝的女人裤脚处搭着牌子“小女孩”,不由得笑了,因为我仿佛看见一个小女孩拉着他妈妈的裤脚。龙华公园的文化长廊是龙华最早的文化阵地,出现在作者的笔下让老龙华人思绪万千。文化和公园结合在一起才是最美的公园。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阅、评。写游记文,当向你学习
    • 小猪猪2童生2021/08/30 22:08:37
    • 分享到:
  • 这是一篇很精致很接地气的散文,作者把龙华的几个公园如数家珍的一一道来,让我这个没有去过这些公园的人如同跟着导游去游览了一番。特别喜欢那个南园,我曾经很多次经过深圳北站,但是我没想到就在四号地铁线的下面,居然还有这么一个小小的南园,那里还有一条短短的轨道和一组人物雕塑,上面是迎来送往的旅客,下面是永恒不变的旅途,上下呼应,别出心裁。看了这一篇文章,我很想去这些公园走一走,看一看。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小猪猪的阅读和评论
  • 国家体制所限,没了私地,当然也就没了私园——幸而有了公园,代替了私园的部分功能。深圳是千园之城,每个区域,甚至每个街角,都能碰到公园。园中有山,有水,有花,有树,有鸟,有虫,有诗情,有画意。作者于城市中漫步,用脚步丈量所遇到的公园胜景,虽然每一篇篇幅不长,但却像在第一篇里提到的蝉鸣一样,构成一曲热闹的交响,传递出深圳独特的自然质地与日常美好。作者心思细腻,善于观察,文笔灵动,杖藜徐步,处处见情韵。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感谢笑笑阅、评
  • 作者的居住地龙华是深圳的“后花园”,龙华的公园也有百余个。闲时,游走其间,清心而喜乐。观澜河湿地公园鲜花盛,白鹭掠水而过;南园公园以雕塑火车站场写为主题,以南园站为起点和终点。一头去往昨天,一头开往明天;德逸公园是全动态,歌声与乐器声,声声入耳;清湖公园,鹤舞清湖,月季迷人;龙华公园之龙峰塔,树木葱茏高耸山端;音乐公园,妇女儿童喜戏其中;深圳北站中心公园面积有24个足球场之大,14个景点之多。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站在公园的云顶书吧,能把这处风景一览无余,而耸立在山上的烈士纪念碑更是熠熠生辉。后疫情时代游走公园,放松心情,愉悦而宁静。
  • 感谢阅、评。
    • 李玉5进士2021/08/30 14:53:21
    • 分享到:
  • 深圳是一座公园最多的城市,不论是福田还是南山,又或者本文作者居住的龙华。不管住在哪里,离你最近的一公里,大大小小总有一个公园。有的公园很大,园内有花草,有河流,有阁宇,有小桥;有的公园很小,只有几个座椅,几处绿植;有的公园在山顶,有的公园在河边……这些公园,在钢筋水泥的都市里,像一个功能强大的肺,过滤出清新的空气,过滤出悠闲的生活。日子在公园的花草里,有了生机,有了诗意。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感谢玉弟鼓励。
  • 细腻的描绘,娓娓道来的文字,如身临其境,从小景点小公园小细节处入手,写出了最美丽的深圳,散文有诗的意像,为许老师的美文点赞。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阅、评。鼓励很受用。
  • 许老师的散文和诗歌都很美,如一束束媚阳暖照人心,散文还带有烂漫之心,会让人觉得生活真是无限美好。我曾向悲观的朋友推荐看许老师的作品。许老师擅长写诗,但第一次读她的却是散文,写的是版画村,把在版画村的爱情的浪漫和写意自在写得很自然,让我一直把版画村当作圣地。许老师能把身边的每一花每一草,都赋予灵气,让我们走到一个灵性满满又和谐悠然的世界里。其中奶奶和孙女的快乐对话,一老一少,正体现了公园里的快乐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鼓励。谢谢阅、评
  • 最近来访
  • 2童生
  • 3星
  • 2钻
  • 许小玲,广东潮州人。现居深圳龙华。热爱文字的排列与组合。
  • 许小玲,广东潮州人。现居深圳龙华。热爱文字的排列与组合。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15
  • 60450
  • 6
  • 1110
  • 我们阅读网络小说各种题材,比如穿越、宫斗、职场、言情等,故事很精彩,人物很鲜明,但总觉得会少一些什么,其语言、情节与小说的张力都不能很好地融汇贯通,创造出迷人的气息,给读者阅读带来冲击。这篇小说情节并不复杂,职场故事似曾相识,而语言与节奏把握相得益彰,呈现出一个现实与心理都趋向虚无的多向文化空间,如同昆德拉的小说一样,可此小说的重点并非叙“事”,而是造“境”、抒“情”。

    廖令鹏橘子站在樱桃旁边

    2022/9/21 11:01:52
  • 这篇成长小说刻画了一个思维活跃、生动有趣的小女孩,把她写“活”了,特别是现在二孩、三孩家庭里,孩子们如何与父母、阿姨、兄弟姐妹相处,小说站在孩子的世界作了很多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思考,既严肃又天真,给人们的启发较大。我比较欣赏小说的语言和叙事,特别是视角的转换比较成功,浑然一体。可以说,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成长小说,适合家长、老师、同龄人阅读的一本好作品。

    廖令鹏一加一不等于二

    2022/9/21 10:47:59
  • 主人公从贫苦农村出发,跨越山川湖泊,来到寸土寸金的城市打拼,持之以恒地向梦想一路高歌猛进,最后换来了命运的逆袭。 创业的道路无疑是辛酸且苦闷的,充满荆棘和坎坷。而今凝目回望,仍将感谢曾经那个不轻言放弃的自己。他人的成功无法复制,但是他人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一路走来,既要像海绵一样汲取知识,也像海绵一样挤干“水分”,脚踏实地,追求梦想,深圳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城市,创新、包容、进取是真正的深圳精神。

    胡帝我在深圳这些年

    2022/9/21 9:57:44
  • 这篇我今年读的第一篇的文章,这个小说有一股生猛的原生态气息,在我的脑垂体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生来就是一个感性动物,但我当时还是克制下提名的冲动。我的原则是要把所有的小说和文章看一个大概,才能提名……两栋楼对窗而立,无数个夜晚,他们在熄了灯的床上观摩对面投在窗子上的女人身影,一道凹凸有致的影子慰藉了他们许多个春夜……小说里的多处写实,淋漓尽致,令人忍俊不住……我始终认为爱情是人类的必须品。

    文夕​月在东山上

    2022/9/21 0:09:36
  • 今年我的提名原则也是跟陈卫华老师一样,尽量以提新面孔、年轻人和我不熟悉的作者,手中票数有限,希望鼓励到更多的新人。作者作为新生代都市人,他的笔下的人物,游刃有余地游走在数个大都市里恋爱和生活,看着都是不相干的人物,完全不同的人生,不相同的价值观,最后却都被作者巧妙地捏到了一个小说里,还是亲人情人和友人。作者说到:社会学中有一个说法,世界上任何两个人最小可以通过六个人联系起来。他在这篇小说中做到了。

    文夕​一场生活

    2022/9/20 23:31:41
  • 此文文笔流畅,语言有节奏。我最喜欢这篇文章的是语言节奏感,这种有节奏句子,读起来富有弹性,在节奏中阅读,很容易把读者带入故事情节之中,我读着读着就把自己代入角色了,为她们的故事动情,被她们的真爱所打动。我是一个完全的异性恋者,我并不了解同性之间的爱恋,但在这篇文章中,我看到她们的爱一点也比男女之间的爱逊色。深圳是“我”心中的圣山,“我”的爱人在深圳,给“我”介绍深圳,她的深圳就成了“我”的圣山。

    文夕去深圳

    2022/9/20 21:51:42
  • 历来如此,人之道与文之道异曲同工。求新,也是一种选择。写什么,怎么写都重要。所以,一个平凡的故事也能让人留心。这里,不仅仅是作家的发现,更是作家的选择,读者的期待。

    秦锦屏跨境直播:让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

    2022/9/20 14:57:27
  • 人如生活之浪,需要在时代中飞扬,在作家的发现中激昂,作者的的选题,构思,落笔都很好,如能再多讲点故事,多些生命的过往打捞,更好!

    秦锦屏禹国刚,中国证券市场拓荒牛

    2022/9/20 14:51:58
  • 一些生活的细节是可圈可点的,空间格局也有回响。 如果不代替“人物”发表意见,让“人物”自己出镜,更妙。但不失为一篇有腔调的作品。

    秦锦屏羁爱的脚本

    2022/9/20 14:34:22
  • 作者给我的感觉是一个人情练达的人。文字干净,节约,有一种泰然的气质。信手拈来的一些句子,将双城典型环境中的人生况味勾勒的从容,超然,又深入其中,张弛有度。

    秦锦屏王福田的双城生活

    2022/9/20 14:31:39
  • 以科幻的手法,让人事,现实与超现实相互交融交织,给读者提供了一种新体验。以其殊异性,形成了不可替代的形貌。略失于仓促。但不失仍是一个值得继续打磨的文本。

    秦锦屏创·城

    2022/9/20 14:26:01
  • 题材虽不新,还是容易引起共鸣。广场舞是中国特有的一个文化现象,是自发组织的,大妈大爷们精神的需要,几个主角有各自的故事,可以说多少个舞者就有多少个故事,是长篇是中篇,是几部长篇难详尽的一个大妈。我有首诗里写道,她们被老龄丈夫粗暴地赶出家门,一直在公园大唱革命歌曲!人性是复杂的,作者发现了也呈现了,可是还需要进入所谓的化境,即看山还是山。需要让他们再次粉墨登场,可以一笔带过,而避免道德优势与审判之嫌

    健字号跳广场舞的女人

    2022/9/20 14:25:46
  • 人物的命运感很强,他们在时代面前的苦与乐都在故事的兜兜转转中得以体现。这是地三鲜今年连续多篇中我个人觉得最可贵的一篇,特点保持了文章标题亮眼之外,对人物的刻画很有章法,故事也相对圆熟。

    秦锦屏飞往回南天

    2022/9/20 11:49:32
  • 好的非虚构未必是记录大事件,恰恰相反,记录个人生活里闪烁着光辉的微末故事,恰是我们作为平凡老百姓最值得做的,因为大事件自有史官记录,而我们的人生记录者只有自己。这位维修店的小老板文采如此之好,如果能多写一点、选材再种类丰富一点,你的维修杂记是能获大奖的水平。最后再把今天偶得的一句名言分享给你:有时候真实比小说更加荒诞,因为虚构是在一定逻辑下进行的,而现实往往毫无逻辑可言——马克�吐温 ​ ​​​​

    陈彻维修杂记

    2022/9/19 17:56:50
  • 这篇小说写出了人生的无常感。一切都是偶然。亲情、爱情、友情,都是那么回事,无所谓神圣与庸俗。萍水相逢本身就是理由,此外不必再寻找其他的理由。作者对人生有一种冷冷的看透,不赞美也不抨击,只是以零度情感予以叙说,如冷月照江河。语言老道,叙事精妙,很有功力。

    孙行者残鸟

    2022/9/19 14:02:24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