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有条通菜街
  • 点击:35630评论:382021/08/31 23:15


通菜街位于深圳民治民安路,是世纪春城小区外的一条步行街。通菜街是过去的名字,或者嫌弃这名字太土,现在又改作通莱路。不过名虽然改了,习惯却改不过来,通常我还是管那里叫“通菜街”。

这是一条很普通的街道。在这条街上,除了有长达百米的果蔬肉菜店,各色的洗衣店小饭馆美容院医药房之外,最多的就是各种教辅机构培训班了。

我家位于布龙路,距通菜街有两公里,所以刚开始时,我根本不知道有这样的一条街。

我第一次到通菜街,是跟点点妈妈一起去的。

点点是女儿妞妞的同学。那时候妞妞五岁,正在上幼儿园大班。有一天,我带着妞妞在小区里玩滑滑梯,遇到了她的好朋友点点和点点的妈妈。

两个小朋友玩得非常开心。我跟点点妈在一旁看着,点点会不时回头,跟她妈妈说话。说的是英语,一口纯正的伦敦腔,非常流利。

我看着只会憨笑憨玩的女儿,突然意识到,她已经落后了点点一大截!

孩子马上要上小学了,连起码的英语启蒙都没有做过,还怎么跟人竞争?一步落后就得步步落后,以后小升初、中考、高考,还不得处处吃亏?

想到这里,我没忍住,就问点点妈妈:“点点是哪里学的英语?她英语非常厉害哦。”

点点妈妈笑得非常谦虚:“一般般啦。她也就这水平。”

谦虚完了就告诉我,是在狮王教育学的。

那时候我对教育培训的机构还一无所知,用英语逗了点点几句,然后对点点妈说:“我也想让妞妞学点英语,你看什么时候有空,带我一起过去吧。”

“好啊,到时候两个孩子一起去,也有个伴。”点点妈同意了。

于是,在妞妞五岁的某一天,我跟着点点妈妈来到了通菜街,走进了通菜街上的狮王教育,从此开始了将近十年的鸡娃(给娃打鸡血)之路。


狮王教育主打少儿英语培训。事实上,通菜街上还有好几家少儿英语培训的机构。

在世纪春城的教育城,汇集了卓越教育、精锐教育、狮王教育、世尔教育、巧问教育等七八家教辅机构,还有健身瑜伽机构。培训的内容从语数英外理化等应试学科,到琴棋书画等艺术教育,再到成人形体训练塑身等,可谓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还有更高端一些的辅导机构,像邦德教育、蓝天教育、思考乐、学而思等,就进驻在马路对面的中梅路上。

这些教辅机构是不愁生源的。这里地处民治北站商圈,以此为半径,两公里内,汇集了民治小学、行知小学、民顺小学、深圳高级中学北校区、民治中学、教科院附属实验学校、牛栏前学校、民新学校等近十所中小学校。此外,还有数不清的幼儿园。

这些学校的孩子们,几乎都有课外辅导和学习艺术特长的需求。

我跟着点点妈,看了教学环境,外教资质之后,预交了半年180节课的学费,一万六千块钱。平均下来,一节课不到90块钱。以十年前的市场行情来说,这也是比较便宜的价格了。

但是一下拿出一万六千块,对于我们这种深圳普通工薪家庭来说,的确是一笔很大的支出。

难怪大家都管孩子叫“吞金兽”。我把干瘪的钱包放进挎包中,一阵肉疼。

报了英语班之后,妞妞每天就少了两个小时的玩耍时间。以前,她从幼儿园放学之后,高高兴兴玩就可以了。而现在,她却要被我送到培训班,跟着一起学英语。

好在妞妞还坐得住,专注力也还可以,很快就适应了英语培训的节奏。比较难过的是我,把孩子送到培训班,只能枯坐在教室外面,等待孩子下课。

所以在孩子上了培训班之后,我发现养娃不但费钱,还非常费时间。

很多妈妈也跟我一样,枯坐在培训班外,伸长脖子等待孩子下课。



第一份家教

我从没想过,送妞妞去培训班,还能给自己找到一份家教的工作。

有人的地方就有鄙视链,所以有人的地方,也就有了江湖。

在深圳,给娃打鸡血这件事,以费钱的角度来说,买学区房的鄙视上培训班的,上培训班的鄙视自鸡(自己辅导)的。而深圳最顶级的学区房在福田,百花片区以拥有深圳实验小学和深圳实验中学双学位的学区,曾以每平方十五万的均价,傲视群雄,站到了鄙视链的顶端。

民治位于深圳关外的龙华区,深圳四大名校之一的深圳高级中学,在龙华开的分校就在周边,学区房也不便宜,十万起步。

鄙视链是存在的,不过大家是成年人了,静水深流,不至于交浅言深。特别在言语上,大家都比较含蓄,点到为止。

一起枯坐在培训班外,大部分妈妈跟我差不多,工薪家庭,按揭买房,衣饰普通。日子稍稍过得去,不至于紧巴,也谈不上富裕。

但牛牛妈妈是个例外。

牛牛妈妈身材高挑,皮肤雪白细腻,烫了个梨花头,看不出年纪。她衣着简单,浑身没有多余的首饰,但手上戴了一支碧绿通透的翡翠镯子,一看就是价值不菲的好东西。加上手里提着的香奈儿包包,坐在人群之中,就显得鹤立鸡群,外分出众了。

牛牛妈妈很少跟人聊天,通常独自一人坐一边上刷手机。大家模糊知道她家儿子牛牛,奥数学得很不错,参加华罗庚杯赛还拿过二等奖。至于其它的事,就不太了解了。

牛牛妈妈第一次坐到我旁边的时候,我看了她一眼,然后转头就跟点点妈妈小声聊起来。至于她是什么时候走的,我并没有留心。等我和点点妈妈站起来接孩子的时候,这才发现边上的位置空了。

牛牛妈妈第二次坐到我旁边的时候,我跟她对视了一眼,然后她向我点了点头,伸出手:您好,我是牛牛妈妈。

我跟她握了握手,假装对她的情况一无所知的样子:我是妞妞妈妈。您家牛牛是来什么课的?

奥数。他十一岁,今年上五年级了。牛牛妈妈说。

哦。我点点头:原来是奥牛。

奥牛,是指‘学奥数的牛娃’的简称。鸡娃了一段时间,我基本已经熟悉了鸡娃圈的各种黑话。比如“牛娃”是指学习出色有各种奖项加身的孩子;“奥牛”是指学奥数的牛娃,“英牛”是指学英语的牛娃;“英奥混血牛”是指英语奥数一起抓的牛娃;“素鸡”是指只培训琴棋书画,抓素质教育的娃;“荤鸡”是指只培训语数英等应试学科的娃……

牛牛妈妈微微一笑:我们家牛牛在行知上学,英语奥数都在培训。

短短的一句话,我立刻就接收到了信息的重点:行知学区房,英奥混血牛。

那时候,深圳北站才刚刚开通,深高北还没有存在,行知小学已经是片区内最好的学校了。换句话来话,牛牛妈妈那是站在了龙华区鸡娃圈鄙视链的顶端。

我买不起学区房,鸡娃也只是“荤鸡”,只为了她以后考试不落后,在牛牛妈妈面前,那是不值一提。

我对自己的事情缄口不提,没想到牛牛妈妈却对我的情况所知甚详。她说:妞妞妈,听说您现在自己每天给孩子读绘本?

我点点:就是想让她认个字,您知道,上小学了,没两千个生字打底,连老师写黑板上的作业都抄不回来。

牛牛妈妈点头:那倒是。对了,我那天我听点点妈妈说,您出过书,在报纸杂志发表过不少文章?

我有点不好意思:写着玩的,不算什么。

牛牛妈妈说:您是作协会员吧,太谦虚了。

我说:区作协会员,离中国作协差十万八千里呢。

之后我们在培训班外碰到,都会寒暄几句,两人慢慢熟悉起来。我也借此了解了她不少的情况:先生是潮汕人,开了一家建材公司,家里一共有三个孩子,牛牛是老大。

细细观察下来,我发现牛牛妈妈虽然外表摩登,很会打扮,但是骨子里,却是典型潮汕女人的做派:生多个孩子,做家庭主妇,以丈夫为天。

有一天,牛牛妈妈对我说:妞妞妈妈,有没有兴趣一起喝杯茶?”

反正没事,闲着也是闲着,听到牛牛妈妈的提议后,我便跟她一起,来到通菜街上的一家茶艺馆坐下。

茶艺馆不只有茶。牛牛妈妈进去之后,熟门熟路地叫了两碟干果一碟点心,又叫了一壶普耳。两杯茶下了肚,她这才对我说:妞妞妈妈,您有没有空,帮我家牛牛补习一下作文?

我吃了一惊:牛牛妈妈,您要让牛牛学作文,多少的名师都可以请,怎么就这么看得起我?

牛牛妈妈认真看着我说:我跟您说实在话,我们家牛牛的确去辅导班补习过作文,不过没什么效果。我在想,那些所谓的名师,也就是嘴上说说,让他自己来写,未必写得出来。您嘛,确实不是专业的老师,不过您既然出过书,还写过那么多文章,写个作文肯定是小菜一碟,教作文肯定更专业啦。

我摆摆手:不不不,我觉得我真不会教孩子。误人子弟就不好了。

牛牛妈妈笑:别紧张。这样,我也不强逼您。您回去考虑一下,可以吗?

我点点头:您也可以再尝试一下找别的老师。语文成绩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得慢慢来。

买单的时候,我想AA,牛牛妈妈却抢先一步把账给结了。

后面我们带孩子上培训班的时候,还会经常碰到,但牛牛妈妈却再没对我提过这事了。接下来的半年里,听说牛牛又报名的蓝天教育的语文辅导,我也就放下一桩心事,再没关注这事了。

妞妞上小学那个暑假,忽然有一天,牛牛妈妈给我打来了电话,约我去绿景香颂的星巴克喝咖啡。

有事吗?

有事。想见面再跟你说。

我按时间到了星巴克的时候,牛牛妈妈已经先到一步了。她给我点了一杯卡布奇诺,自己来了一份拿铁,拿着匙羹在杯子里搅了半天,却没说一句话。

她脸上的五官皱成了一团,眉宇之间有明显可见的郁色,显然是遇到事儿了。

对了,牛牛的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应该很不错吧。眼见牛牛妈妈沉默不语,我只好没话找话了。

哪里不错,比上学期期末退步了许多。你说好好的,上学期末考试还拿了个全班第一,期末就不行了,就在我眼皮子底下……唉,我好烦呀!

原来是这样。作为一个孩子还没有上小学的家长,我完全不能理解这种被孩子成绩,支配自己情绪的恐惧。所以劝起牛牛妈妈来,也就完全不在点子上:没事的,不就是一次考试吗?下次考好就行了。

你说得轻巧。牛牛妈妈说:六年级小升初,深圳最顶尖的那批学校,别的不看,就看成绩是不是9A。没有9A,拿再多的奖项都没用。

什么是9A?我懵了,完全不知道状况。

牛牛妈妈只能跟我解释:9A,就是9个A。指的是五年级上下两学期,加上六年级上学期,这三个学期期末考试,语数英成绩的等级都达到了A。

拿到了9A有什么用?

小升初啊!深圳百合外国语,还有深圳外国语学校,都必须有学校出的9A证明,才有入学考试的资格!

也就是说,到了五年级以上,期末考试只要有一门有一次没达到A,就失去了上深外和百外的资格。我恍然大悟:牛牛这个学期考试,没有拿到三个A吗?

嗯,他的语文考砸了,只拿了一个B+。

虽然我觉得B+也不错了,但是看到牛牛妈妈这幅忧心肿肿的架势,估计我真这么说了,她非得跟我翻脸。于是我就问她:是什么原因没拿到A呢?试卷你看了吗?

基础阅读还有作文,都有丢分。尤其是作文,30分只拿了24,丢分太多了。我问了班主任,说他们班上大部分同学,作文都在27分以上,还有四个满分作文。

  • 1
  • 2
  • 3
1/5页上一页12345下一页
  • 关键词:小升初中考培训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25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王学君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9-30
  • 吴继磊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9-20
  • 孙行者提名10000,共计10000
  • 2021-09-11
  • 文夕打赏1000,共计1000
  • 2021-09-06
  • 冰凌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9-05
  • 廖夫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9-02
  • 叶紫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9-01
  • 张夏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9-01
  • 红红的雨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9-01
  • 春风妙语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9-01
  • 深圳小树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9-01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貌似婆婆妈妈,育儿带娃的小叙述,守则是关照社会顽疾痛症的大良心。可怜天下父母心,尽在不言中!通菜街仅仅是一个地理命名,它所承载的无法言说的生命之重,才是文眼和良心!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抓住了热点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深圳通菜街,菜味儿不一般。菜鸟的菜?韭菜的菜?面有菜色的菜?被猪拱的那棵白菜的菜?自己品呗。这篇作品重点探究了亲子教育、校外培训等社会焦点、痛点问题,以纪实的讲故事的手法予以呈现,述说生动,细节丰满,很有社会镜鉴意义——这当然也是文学的价值之一。“双减”新规会给教育界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对此,作者引而不发,留下伏笔,却道“天凉好个秋”,留下一个意味深长、意犹未尽的结尾。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文夕评委2021/09/06 23:08:28
    • 分享到:
  • 读完了,点个赞!真没想到现在当妈这么不易……以我的智力是不能理解当下的教育了。我想起,我上小学时候的早读课,是背读是语录,记得有一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好像现在真的能实现一代人完成一万年的进化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唉,有几个女人不为孩子操碎了心?校外培训,是热点,对于很多中低收入家庭来说,更难点。要写,最好写出它的痛点。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王学君5进士2021/09/28 12:24:41
    • 分享到:
  • “双减”应该是今年的流行语。青桐的这一篇,从家长的视角出发,呈现了社会培训机构火爆的一个重要原因:家长不甘孩子落于人后!这也是教育内卷化的直接结果。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个人认为,补习应该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如果孩子在学习上很有压力,可能会丧失学习的信心,补习作为一种对他的支持未尝不可。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我小儿子高中数学和物理几乎从来未考过及格,选科时先选了历史,后来有改回选物理,我们强制送他去补习过一段时间,后来尊重他个人意愿,放弃补习。
  • 他今年高考成绩很一般,我的做法在亲友中很受质疑,作为母亲我期望孩子优秀,但也能接受他的普通。目前中国孩子的教育,都是政策威逼下,父母选择的结果。未来走向何处,还将拭目以待。
    • 吴继磊3秀才2021/09/20 18:15:05
    • 分享到:
  • 父母的焦虑折射出资源的稀缺和竞争的加剧。在作者的引领下,我走进了一个严重内卷的鸡娃圈。瞠目结舌,更感叹当今育儿之不易。但我不太赞同随大流送培训班。我曾是一名公办学校的语文教师,后辞职备考公务员,期间进过培训机构,对个中情状看得还算清楚:他们千方百计哄家长续费,但师资怎样呢?老师简历是包装出来的,所获荣誉或头衔是自封的。上课玩游戏、讲笑话,出简单的题目,打高高的分数。机构却以教育之名,赚得盆满钵满。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我有一个快三岁的儿子,但我从没想过要送他去加练语数英。我没有太强的竞争心,但我相信自己培养小孩会好过交给培训机构。学习重在培养学习习惯,也许会鸡飞狗跳,但我不愿假手于人。
  • 小孩未必会是学霸,但总归有书读。想想自己努力几十年,也不过尔尔,又何必对小孩那么苦苦相逼呢?我觉得以提分为目的的教育,不必以牺牲亲子关系为代价。鸡飞狗跳中的温情才是弥足珍贵的。
  • 只要小孩有书读,有路走,有一技傍身,我相信他能负责好自己的人生。我支持国家的“双减”政策,加上深圳正大力增加基础教育学位,以后深圳的上学问题,一定会有较大改观。
  • 话说回来,我现在是“未经人苦”说得轻巧,就当以此为证吧,希望自己以后能不那么焦虑。也深深感叹深圳父母的不易,佩服作者辞职的勇气、育儿的韧劲。
  • 唯一有点疑惑的是,学校老师怎么能把学生写小说当成天塌了一样,急call家长到学校去呢?多大点事啊。我也当过老师,如果换作是我,我会选择积极引导。写作耽误学业?这对一个好老师来说,根本不是事。
    • 冰凌2童生2021/09/04 22:31:47
    • 分享到:
  • 在现实与梦想之间奔波的宝妈,在培训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心路历程,很有现实意义。孩子是糖,甜得让父母失去了方向,但无怨无悔,这是典型的中国式育儿方式。宝妈们辛苦并快乐着,看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也看着诗与远方一天天远去,直到后来,孩子成了自己的梦想。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廖夫1布衣2021/09/02 17:14:09
    • 分享到:
  • 老实说,刚看到题目《深圳有条通菜街》,我还是有所期待的,尽管我不知道通菜街在哪里。在我在想象里,这条街一定会有一些特别的东西,不然,怎么会叫作通菜街。等到读完全文,内心略有一点失望。不过,反过来想,作者所叙写的鸡娃故事,不正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经历的么?通菜,在广东,是最普通的蔬菜。“通菜街人生”就是人生的本质!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叶紫4举人2021/09/01 15:56:26
    • 分享到:
  • 看了这篇非虚构,由此我想到了电视剧《小舍得》剧情,现在的家长都焦虑,总是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结果普通的家长逼着孩子上各种培训班,天天转得跟陀螺似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孩子,哪一个不是父母的希翼,可是现行的教育体制,及有钱人领跑的现象,导致不得不跟着焦虑,谁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做个垫底的。弄得孩子与家长的关系紧张,甚至产生情感悲剧。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FEI FEI2021/09/01 22:42:43
    • 分享到:
  • 所谓剧场效应,一个人站起来观看演出,所有的人都只能跟着站起来,才能看到演出了
    • 张夏4举人2021/09/01 15:45:34
    • 分享到:
  • 本文揭示了培训班的各种乱象怪圈和规则内幕,鱼龙混杂形形色色的背后是家长们望子成龙的殷切期望。家长们的压力和孩子的压力,确实迫切需要减轻。内卷化严重的年代,政府对培训班的限制和打压也是不得已,而且很有必要。但真的能奏效吗?青桐以前写过小说,对人生命运的思考有自己的角度。此文针砭时事,观察细致入微,作者既是旁观者又是亲历者,娓娓道来,仍然坚持了她的理性风格,条理也很清晰。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FEI FEI2021/09/01 22:46:17
    • 分享到:
  • 谢谢张夏的精彩点评,其实这个素材的小说已经酝酿好久了,名字都起好了,叫《遍地牛娃》。后来写得不满意,就重新写了一下自己的经历
  • 青桐妹妹,说老实话,我还是喜欢看你的小说。我光看标题,还以为你是写小说,这个通菜街,通菜又名空心菜,如果写小说好隐喻呀,上再多培训机构都比不上自己先用心。言归正转,回到这篇文章里,送小孩培训这培训那,其实都是家长的焦虑,未必孩子全都愿意。今年高考广东省有六十多万人参加高考,被清华北大录取的也就295人,而参加过文化培训的可能也数不清。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FEI FEI2021/09/01 22:43:28
    • 分享到:
  • 感谢红红的精彩点评,道理都让您让透了
  • 看完了,作为同期的孩子家长,对于教育焦虑和鸡娃,我自己是很佛系很抗拒的,也看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结合自己的高考经历,一直是不愿意陪跑那一批家长鸡娃,我觉得鸡娃的是一种太愚蠢野蛮的教育了,还劳民伤财。尽量屏蔽了外界的焦虑,引导孩子多阅读,本次高考也升入了理想的学校。我真心认为泡图书馆就是最廉价最高效的获得教育的方式。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FEI FEI2021/09/01 14:00:48
    • 分享到:
  • 向小树同志学习,以后尽量顺其自然,不焦虑不困惑,跟娃和谐共处
  • 读完这篇文章,如果家里没有二胎,没有上学的孩子,根本体会不了作者写文章的感受。民治通菜街有许多的培训机构.家长们根据家庭情况,给孩子们报了无数的培训班。其实,我也经常行走在送外孙培训机构的路上。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大家都在报培训。青桐十年来,陪妞妞从幼儿到小升初、再中考,生二胎。历经苦难终于见了彩虹。文章通过点点、牛牛、妞妞、程红英和“我”的故事,描述了教育的困境和弊端。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如今教育的出台的"双减"政策,学生和老师都减负,家长真的能减负么?只能拭目以待。
  • 没吃过猪肉,看见过猪走路。
  • 去年和今年的高考试题考的很多都是基础知识。没有上过培训班的也有考了六百多分的,这是我六十多岁的哥哥告诉我的。这个孩子就是我嫂子姐夫的外孙女。所以荣姐不必为你的外孙子焦虑。
    • FEI FEI2021/09/01 14:04:40
    • 分享到:
  • 据我所知,妞妞班上所有的娃都在上补习课。我也就是随大流。更疯狂妈妈,比比皆是
  • 就是全班都补,第一名反正也就只有一个
    • 金金1布衣2022/05/24 19:19:27
    • 分享到:
  • 开始还以为是写卖菜的,这个题材,写得很生动,当过妈妈的人,估计都有同感。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小猪猪2童生2021/09/05 22:22:49
    • 分享到:
  • 看完题为通菜街的文章,我却对通菜街没有什么印象,有的是一堆关于孩子培训的黑话,对于深圳的学区房价格高达十万一个平方,我曾经表示不理解,看了这篇文章才知道孩子们的升学竞争有多大,不参加补习的孩子好像就落后别人很远。现在政府出台政策将补习和黄赌毒相提并论,不得不说是个好事,为了培养一个孩子,一家人都得勒紧裤腰带生活,这样不仅家长累,孩子也累,不知道通菜街的各种补习“牛”现在还有没有?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一棠3秀才2021/09/02 22:04:19
    • 分享到:
  • 没给孩子辅导过课程,但知道培养一个孩子不容易,父母往往齐上阵,有很多父母给孩子舍得花钱一对一的上私课,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我的一个朋友,给自己的女儿报了几乎所有能报的班,只为发现女儿到底擅长什么,爱好什么,最后发现喜欢水彩画,然后就专门让她练画画,现在是随便一画,都很具有想象力。我的孩子在老家,什么也不会,但我无法去操心这些,因为在老家长大,玩野了。在深圳,高消费和紧缺的公办名额,让我望而却步。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我同某些人的观点不同,当然并非是我不重视读书,我爷爷是个种田的,我的伯父是毕于北大的,当年在四川大学教书。我的父亲是医生也重视我们读书,但就只是希望我有谋生的职业,我十几岁时他只希望我将来做个护士,他是讲究我读书的,几岁时就给我订了少儿报刊杂志,是我们那时同齡人所没有的。所以我认可你同女儿的一起阅读。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一定要送去培训这培训那,很多时候都是家长在攀比。当然培训机构还是会存在,是培训艺术特长或如何做家长吧。小孩将来有谋生的能力很重要,有句老话还是我们那时老师说的:艺多不养身,至今我仍觉得有道理。有的孩子能培训得进去,有的硬是培训不进去。有时我也觉台湾作家龙应台那句话有道理:送孩子上培训课,不如让他去菜市场,玩烂泥巴。发现孩子的长处,包容他们的短处、接受他们的平庸。我也是一个家长,从不同人家去比。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没怎么逼自己,就耐心地读完了,也许就因为作者所写的内容,我也正在经历。养娃不易,这个事,父母知道,父母的父母知道,老师知道,同事知道,各级教育局知道,甚至国家也知道——只有娃儿自己不知道。作者这篇文章,道出了父母对孩子教育、成长的付出与甘苦,孩子成长的每一个今天和明天,都牵动着父母的心,稍一用力,心就会疼。活在这种体ZHI和文化氛围里,父母和孩子都很不幸,双减政策,我相信也不会有多大作用。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FEI FEI2021/09/01 13:59:24
    • 分享到:
  • 感谢书生点评,双减政策,我们拭目以待吧
  • 最近来访
  • 青桐
  • (江湖无名号)
  • 2童生
  • 3星
  • 2钻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11
  • 12077
  • 8
  • 2400
  • 我们阅读网络小说各种题材,比如穿越、宫斗、职场、言情等,故事很精彩,人物很鲜明,但总觉得会少一些什么,其语言、情节与小说的张力都不能很好地融汇贯通,创造出迷人的气息,给读者阅读带来冲击。这篇小说情节并不复杂,职场故事似曾相识,而语言与节奏把握相得益彰,呈现出一个现实与心理都趋向虚无的多向文化空间,如同昆德拉的小说一样,可此小说的重点并非叙“事”,而是造“境”、抒“情”。

    廖令鹏橘子站在樱桃旁边

    2022/9/21 11:01:52
  • 这篇成长小说刻画了一个思维活跃、生动有趣的小女孩,把她写“活”了,特别是现在二孩、三孩家庭里,孩子们如何与父母、阿姨、兄弟姐妹相处,小说站在孩子的世界作了很多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思考,既严肃又天真,给人们的启发较大。我比较欣赏小说的语言和叙事,特别是视角的转换比较成功,浑然一体。可以说,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成长小说,适合家长、老师、同龄人阅读的一本好作品。

    廖令鹏一加一不等于二

    2022/9/21 10:47:59
  • 主人公从贫苦农村出发,跨越山川湖泊,来到寸土寸金的城市打拼,持之以恒地向梦想一路高歌猛进,最后换来了命运的逆袭。 创业的道路无疑是辛酸且苦闷的,充满荆棘和坎坷。而今凝目回望,仍将感谢曾经那个不轻言放弃的自己。他人的成功无法复制,但是他人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一路走来,既要像海绵一样汲取知识,也像海绵一样挤干“水分”,脚踏实地,追求梦想,深圳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城市,创新、包容、进取是真正的深圳精神。

    胡帝我在深圳这些年

    2022/9/21 9:57:44
  • 这篇我今年读的第一篇的文章,这个小说有一股生猛的原生态气息,在我的脑垂体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生来就是一个感性动物,但我当时还是克制下提名的冲动。我的原则是要把所有的小说和文章看一个大概,才能提名……两栋楼对窗而立,无数个夜晚,他们在熄了灯的床上观摩对面投在窗子上的女人身影,一道凹凸有致的影子慰藉了他们许多个春夜……小说里的多处写实,淋漓尽致,令人忍俊不住……我始终认为爱情是人类的必须品。

    文夕​月在东山上

    2022/9/21 0:09:36
  • 今年我的提名原则也是跟陈卫华老师一样,尽量以提新面孔、年轻人和我不熟悉的作者,手中票数有限,希望鼓励到更多的新人。作者作为新生代都市人,他的笔下的人物,游刃有余地游走在数个大都市里恋爱和生活,看着都是不相干的人物,完全不同的人生,不相同的价值观,最后却都被作者巧妙地捏到了一个小说里,还是亲人情人和友人。作者说到:社会学中有一个说法,世界上任何两个人最小可以通过六个人联系起来。他在这篇小说中做到了。

    文夕​一场生活

    2022/9/20 23:31:41
  • 此文文笔流畅,语言有节奏。我最喜欢这篇文章的是语言节奏感,这种有节奏句子,读起来富有弹性,在节奏中阅读,很容易把读者带入故事情节之中,我读着读着就把自己代入角色了,为她们的故事动情,被她们的真爱所打动。我是一个完全的异性恋者,我并不了解同性之间的爱恋,但在这篇文章中,我看到她们的爱一点也比男女之间的爱逊色。深圳是“我”心中的圣山,“我”的爱人在深圳,给“我”介绍深圳,她的深圳就成了“我”的圣山。

    文夕去深圳

    2022/9/20 21:51:42
  • 历来如此,人之道与文之道异曲同工。求新,也是一种选择。写什么,怎么写都重要。所以,一个平凡的故事也能让人留心。这里,不仅仅是作家的发现,更是作家的选择,读者的期待。

    秦锦屏跨境直播:让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

    2022/9/20 14:57:27
  • 人如生活之浪,需要在时代中飞扬,在作家的发现中激昂,作者的的选题,构思,落笔都很好,如能再多讲点故事,多些生命的过往打捞,更好!

    秦锦屏禹国刚,中国证券市场拓荒牛

    2022/9/20 14:51:58
  • 一些生活的细节是可圈可点的,空间格局也有回响。 如果不代替“人物”发表意见,让“人物”自己出镜,更妙。但不失为一篇有腔调的作品。

    秦锦屏羁爱的脚本

    2022/9/20 14:34:22
  • 作者给我的感觉是一个人情练达的人。文字干净,节约,有一种泰然的气质。信手拈来的一些句子,将双城典型环境中的人生况味勾勒的从容,超然,又深入其中,张弛有度。

    秦锦屏王福田的双城生活

    2022/9/20 14:31:39
  • 以科幻的手法,让人事,现实与超现实相互交融交织,给读者提供了一种新体验。以其殊异性,形成了不可替代的形貌。略失于仓促。但不失仍是一个值得继续打磨的文本。

    秦锦屏创·城

    2022/9/20 14:26:01
  • 题材虽不新,还是容易引起共鸣。广场舞是中国特有的一个文化现象,是自发组织的,大妈大爷们精神的需要,几个主角有各自的故事,可以说多少个舞者就有多少个故事,是长篇是中篇,是几部长篇难详尽的一个大妈。我有首诗里写道,她们被老龄丈夫粗暴地赶出家门,一直在公园大唱革命歌曲!人性是复杂的,作者发现了也呈现了,可是还需要进入所谓的化境,即看山还是山。需要让他们再次粉墨登场,可以一笔带过,而避免道德优势与审判之嫌

    健字号跳广场舞的女人

    2022/9/20 14:25:46
  • 人物的命运感很强,他们在时代面前的苦与乐都在故事的兜兜转转中得以体现。这是地三鲜今年连续多篇中我个人觉得最可贵的一篇,特点保持了文章标题亮眼之外,对人物的刻画很有章法,故事也相对圆熟。

    秦锦屏飞往回南天

    2022/9/20 11:49:32
  • 好的非虚构未必是记录大事件,恰恰相反,记录个人生活里闪烁着光辉的微末故事,恰是我们作为平凡老百姓最值得做的,因为大事件自有史官记录,而我们的人生记录者只有自己。这位维修店的小老板文采如此之好,如果能多写一点、选材再种类丰富一点,你的维修杂记是能获大奖的水平。最后再把今天偶得的一句名言分享给你:有时候真实比小说更加荒诞,因为虚构是在一定逻辑下进行的,而现实往往毫无逻辑可言——马克�吐温 ​ ​​​​

    陈彻维修杂记

    2022/9/19 17:56:50
  • 这篇小说写出了人生的无常感。一切都是偶然。亲情、爱情、友情,都是那么回事,无所谓神圣与庸俗。萍水相逢本身就是理由,此外不必再寻找其他的理由。作者对人生有一种冷冷的看透,不赞美也不抨击,只是以零度情感予以叙说,如冷月照江河。语言老道,叙事精妙,很有功力。

    孙行者残鸟

    2022/9/19 14:02:24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