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樟吟
  • 点击:30078评论:42021/09/14 17:08

我姓樟,名树。家住江西省崇仁县张坊乡河西村口,从出生到现在,初初算起来已有千年高寿。但我并不服老,或说根本就不老。你看,我伟岸的身躯,如铜浇铁铸。伸展的枝柯生机蓬勃,茁壮的根须四通八达。千百年来风鞭雨箭、霜刀雪剑,非但没能使我屈服,反倒让我更加坚强。这一切都成为一种文字,不,是一种文化,深深地刻在我的肌肤上,凝成厚厚的铠甲。历尽苍桑,我俨然像一尊门神守卫在村口,呵护着生生不息的村民。

我的面前,是一条奔腾不息西宁河流,在我的记忆中,它常常发怒,至少是六十年一次——洪水猛涨,浪峰滔天,以汹涌磅礴之势长驱直入,我和我的伙伴们携手并肩挡住席卷而来的水兽,一次次保护了这片村庄。当然,也卷走了我的一些同伴,仅1969年夏汛那次,就连根拨起了三棵。如今,我不忍心回首反顾,害怕看见身后的那些楮树、枫树、柘树、苦栗树,老的老、枯的枯、死的死,东倒西歪,弱不禁风。

近百年来我的同伴日渐减少,真有些“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怆感。我是多么地渴望,人们在村前多载一些树,让我家丁兴旺啊,然而却没有人能听懂我的肺腑之言。眼下我感到越来越孤独寂寞。仅有的几个小老弟,已是苟延残喘、朝不保夕。今天罗某要在这里建一栋房子,砍掉一棵;明天袁某要在这里盖一座牛棚,毁掉一棵;后天刘某又要在这里搭一片猪圈,再锯掉几棵。我也岌岌可危。最近,隔三差四有人出高价要买我。

你拿摇钻在我的胸前钻一个孔,他用电钻在我的腹背打几个洞。看看我的内腔空了没有,探探我的心脏枯了没有?天啊,虽然我腰围九米,身高数丈,也经不起如此摧残,何况每一次都是恶虎掏心,我哪能经受得了!据他们说,如果我的心没死没空,就可以用来雕塑很大很大的菩萨,因为我长得非常奇特,四根粗壮的枝杈对称伸展。所以那次从福建来的菩萨雕刻家都说:“此树奇材极赋灵性,既可雕四大天王,亦能塑八仙飘海,而且浑然天成,真是不可多得的世间精品……”

人啊人!我实在是想不通,你们放着活神不敬,却要去祭死神;生着的活树不爱,而偏偏去拜断了的呆木头。真要是像弘一大师李叔同那样,一心向佛,潜心修行,我倒也只好舍生求义。但事实并非如此,我听到他们在我身边窃窃私语:这棵樟树这么大,起码值得十几万块钱,谁如果做得了主,就给谁几千块钱好处费。值得庆幸的是,从过去的房长、族长,到如今的队长、村长,没有哪一个肯(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置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危不顾。

记得六十多年前,有一次,狂风大作、卷地而起,附近几个村子都被吹倒了许多民房,掀掉无数屋顶,而这个村子由于我们的忠于职守,使村民们安然无恙,人们交口称赞我:“风口浪尖显神威”。此后,村民对我们尤其是对我就更是敬若神灵。因此,十多年以后,县城土匪头子廖万生奉命率领朱欢文等带了几个荷枪实弹的伪兵,进村后找到房族长袁杏祥、刘万和,说要砍我这棵树运到县里做城楼的顶梁柱,并答应给他们三十块大洋。袁、刘两位房族长说:“不行,除非你们把这个村子袁、刘两姓杀光,否则,只要有一个村民在,你们就休想动这棵树的一枝一叶!”

数百村民闻讯赶来,群情激愤!廖万生一看势头,还算识时务,懂得宁犯天条,不触众怒。树没砍成,粘了一身唾沫走了,我当时吓得魂不附体……

斗转星移,我已是千年高寿,九一年初春,接连三天大雪,持续四天奇寒,我几乎气绝身亡,可是我却又旺盛地活过来了。按理说,死而复生,应该倍受敬重,但却常被噩梦惊醒!

半年前又有一个福建莆田人找到我们的第十一任村长,要买我这棵樟树,村长感到很奇怪,问他:“你怎么知道我们村有这么大的樟树?”莆田人说::“我走遍你们抚州的村村寨寨,只发现两棵这么大且树形奇特的樟树,(据说还有一棵在乐安县牛田镇),如果你们肯卖这棵樟树,我愿出高价钱。”村长说:“即便你出的价钱与这樟树一般高,我们也不会卖,你走吧。”那人悻悻地走了。我又胆颤心惊了好一阵子。

常言说得好:“树大招风风撼树,人为名高名害人”,多少人打我的主意,均徒呼奈何也?这一次看来,我恐怕在劫难逃。就在前几天,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在我的周围足足转了有二十圈,横量竖比(就像当年盗墓贼想盗挖慈禧的墓葬那么大的决心)。据说此人很有来头,计划也挺周密。理由是这个村欠安峰电站一万多块钱电费,一时还不清,便串通电站去起诉,限令在短期内一次还清,可此村的集体积累囊空如洗,所有的公共设施(仓库、牛栏、灰厂、厕所等)在前几年就变卖光了,再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可卖了。所以,只要交不上电费,就可以把这个村的村长拘留起来,逼着他们村子去拿钱来赎人,拿不出钱,只有把我这棵樟树卖了。

按理说,卖了我,可救人牢狱之灾,也算是舍己救人了。但是,这个村的电官司,不是一年二年能打得清的,几百亩稻田从早稻育秧到二晚进仓,全靠用电抽水灌溉,一年要用好几万度电,若是按正常价格不优惠,那可真是得不偿失了。

可是这个村子如果不种水稻,就没有饭吃,没有钱用,种了水稻又欠下一屁股电费债。卖了我可解一时之忧,但是今后再欠债又卖谁呢!?

对他们,我只有同情,没有内疚,因为我非但没有无功受禄,甚至“有功受辱”。俗话说:“人上一百,行行色色”,芸芸众生里有仁者、利者,仁者爱山,爱山者自然爱树;利者贪钱,贪钱者见利忘义。所以熬樟油的人来,他就想出卖我的根;打家俱的人来,又想出卖我的枝柯;雕菩萨的人来,还要出卖我的身躯。若不是绝大多数一代代的仁者执意不肯出卖,或许我早已尸首分离。我纵然一身是宝,却不能“自保”。我常想,为什么那些乡下人有树不爱树,而城里人没树制假树。

生老病死,乃生物界的普通规律,我当然也不可能万寿无疆,只期望有子孙延续我的生命。我也曾生儿育女,无奈一个个刚出襁袍,就被一些无知的顽童拦腰杀戮,好不容易有一两个快长大成材,又活活地被日复一日的牛绳勒死,牛尿呛死。还有的人愚昧到了极点,说什么“栽树莫栽樟,栽樟(恩)泽别方”。持这种见识者,只能说明他们孤陋寡闻、愚昧无知,邻县乐安千古一村——刘坑、牛田有一片数百上千年的樟树林,林荫深处明清年间先后出过33名进士。

今天,你们的贫穷绝不是因为我,何况你们也曾经富有过。但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我都生生死死地爱着这片大地,守住这个村庄。从远处望着这个村口,第一眼看到的便是我;村民远走他乡,当人家问你是哪里人?你说:我是河西村人。到过此地的人便不假思索地说,啊!是不是村口有一棵很大很大樟树的那个河西村?你说,就是,就是。骄傲和自豪溢于言表。

河西村啊河西村,我是你们胸前的勋章、身边的盾牌、文明的标志、兴旺的象征。千百年来,我这是第一次开口发言,应了那句俗话:“逼急了,哑巴也会说话。”  

  • 1
  • 2
  • 3
  • 关键词:河西村啊河西村我是你们胸前的勋章、身边的盾牌、文明的标志、兴旺的象征。千百年来我这是第一次开口发言应了那句俗话:“逼急了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0邻家币,明细如下: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理红1布衣2021/09/15 16:24:47
    • 分享到:
  • 在深圳,有这么老的古树肯定是会贴上标签,要保护起来的。有些话,我听说过的虽然是迷信,但我仍然有点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以前我们那农村的老树,在来田边有,大道上,说不能惹就不能惹,惹上就真的麻烦。这么上千的树了,肯定是成了精,也曾使村民免受了灾害,谁动了它,肯定命也会丧失的。作者写文章的目的就是要保护好自然,自然是神赐的,这棵千年古树就是神,何必再用它去凋刻成什么神。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岩泉2021/09/16 07:20:22
    • 分享到:
  • 理红老师说得极是!在此文发表之后,国家林业部门果然为它佩戴了“保护古树,人人有责”的护身符。从此,再也无人胆敢打它的主意。
    • 理红2021/09/17 20:54:15
    • 分享到:
  • 很好的
    • 岩泉2021/09/18 12:59:46
    • 分享到:
  • 是啊!自由靠争取,权力靠斗争!
  • 最近来访
  • 岩泉
  • (我名即我号)
  • 3秀才
  • 1星
  • 1钻
  • 本名袁大水。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作协江西分会会员,江西省微型小说学会理事,上届抚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 本名袁大水。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作协江西分会会员,江西省微型小说学会理事,上届抚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1
  • 1000
  • 43
  • 3620
  • 我们阅读网络小说各种题材,比如穿越、宫斗、职场、言情等,故事很精彩,人物很鲜明,但总觉得会少一些什么,其语言、情节与小说的张力都不能很好地融汇贯通,创造出迷人的气息,给读者阅读带来冲击。这篇小说情节并不复杂,职场故事似曾相识,而语言与节奏把握相得益彰,呈现出一个现实与心理都趋向虚无的多向文化空间,如同昆德拉的小说一样,可此小说的重点并非叙“事”,而是造“境”、抒“情”。

    廖令鹏橘子站在樱桃旁边

    2022/9/21 11:01:52
  • 这篇成长小说刻画了一个思维活跃、生动有趣的小女孩,把她写“活”了,特别是现在二孩、三孩家庭里,孩子们如何与父母、阿姨、兄弟姐妹相处,小说站在孩子的世界作了很多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思考,既严肃又天真,给人们的启发较大。我比较欣赏小说的语言和叙事,特别是视角的转换比较成功,浑然一体。可以说,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成长小说,适合家长、老师、同龄人阅读的一本好作品。

    廖令鹏一加一不等于二

    2022/9/21 10:47:59
  • 主人公从贫苦农村出发,跨越山川湖泊,来到寸土寸金的城市打拼,持之以恒地向梦想一路高歌猛进,最后换来了命运的逆袭。 创业的道路无疑是辛酸且苦闷的,充满荆棘和坎坷。而今凝目回望,仍将感谢曾经那个不轻言放弃的自己。他人的成功无法复制,但是他人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一路走来,既要像海绵一样汲取知识,也像海绵一样挤干“水分”,脚踏实地,追求梦想,深圳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城市,创新、包容、进取是真正的深圳精神。

    胡帝我在深圳这些年

    2022/9/21 9:57:44
  • 这篇我今年读的第一篇的文章,这个小说有一股生猛的原生态气息,在我的脑垂体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生来就是一个感性动物,但我当时还是克制下提名的冲动。我的原则是要把所有的小说和文章看一个大概,才能提名……两栋楼对窗而立,无数个夜晚,他们在熄了灯的床上观摩对面投在窗子上的女人身影,一道凹凸有致的影子慰藉了他们许多个春夜……小说里的多处写实,淋漓尽致,令人忍俊不住……我始终认为爱情是人类的必须品。

    文夕​月在东山上

    2022/9/21 0:09:36
  • 今年我的提名原则也是跟陈卫华老师一样,尽量以提新面孔、年轻人和我不熟悉的作者,手中票数有限,希望鼓励到更多的新人。作者作为新生代都市人,他的笔下的人物,游刃有余地游走在数个大都市里恋爱和生活,看着都是不相干的人物,完全不同的人生,不相同的价值观,最后却都被作者巧妙地捏到了一个小说里,还是亲人情人和友人。作者说到:社会学中有一个说法,世界上任何两个人最小可以通过六个人联系起来。他在这篇小说中做到了。

    文夕​一场生活

    2022/9/20 23:31:41
  • 此文文笔流畅,语言有节奏。我最喜欢这篇文章的是语言节奏感,这种有节奏句子,读起来富有弹性,在节奏中阅读,很容易把读者带入故事情节之中,我读着读着就把自己代入角色了,为她们的故事动情,被她们的真爱所打动。我是一个完全的异性恋者,我并不了解同性之间的爱恋,但在这篇文章中,我看到她们的爱一点也比男女之间的爱逊色。深圳是“我”心中的圣山,“我”的爱人在深圳,给“我”介绍深圳,她的深圳就成了“我”的圣山。

    文夕去深圳

    2022/9/20 21:51:42
  • 历来如此,人之道与文之道异曲同工。求新,也是一种选择。写什么,怎么写都重要。所以,一个平凡的故事也能让人留心。这里,不仅仅是作家的发现,更是作家的选择,读者的期待。

    秦锦屏跨境直播:让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

    2022/9/20 14:57:27
  • 人如生活之浪,需要在时代中飞扬,在作家的发现中激昂,作者的的选题,构思,落笔都很好,如能再多讲点故事,多些生命的过往打捞,更好!

    秦锦屏禹国刚,中国证券市场拓荒牛

    2022/9/20 14:51:58
  • 一些生活的细节是可圈可点的,空间格局也有回响。 如果不代替“人物”发表意见,让“人物”自己出镜,更妙。但不失为一篇有腔调的作品。

    秦锦屏羁爱的脚本

    2022/9/20 14:34:22
  • 作者给我的感觉是一个人情练达的人。文字干净,节约,有一种泰然的气质。信手拈来的一些句子,将双城典型环境中的人生况味勾勒的从容,超然,又深入其中,张弛有度。

    秦锦屏王福田的双城生活

    2022/9/20 14:31:39
  • 以科幻的手法,让人事,现实与超现实相互交融交织,给读者提供了一种新体验。以其殊异性,形成了不可替代的形貌。略失于仓促。但不失仍是一个值得继续打磨的文本。

    秦锦屏创·城

    2022/9/20 14:26:01
  • 题材虽不新,还是容易引起共鸣。广场舞是中国特有的一个文化现象,是自发组织的,大妈大爷们精神的需要,几个主角有各自的故事,可以说多少个舞者就有多少个故事,是长篇是中篇,是几部长篇难详尽的一个大妈。我有首诗里写道,她们被老龄丈夫粗暴地赶出家门,一直在公园大唱革命歌曲!人性是复杂的,作者发现了也呈现了,可是还需要进入所谓的化境,即看山还是山。需要让他们再次粉墨登场,可以一笔带过,而避免道德优势与审判之嫌

    健字号跳广场舞的女人

    2022/9/20 14:25:46
  • 人物的命运感很强,他们在时代面前的苦与乐都在故事的兜兜转转中得以体现。这是地三鲜今年连续多篇中我个人觉得最可贵的一篇,特点保持了文章标题亮眼之外,对人物的刻画很有章法,故事也相对圆熟。

    秦锦屏飞往回南天

    2022/9/20 11:49:32
  • 好的非虚构未必是记录大事件,恰恰相反,记录个人生活里闪烁着光辉的微末故事,恰是我们作为平凡老百姓最值得做的,因为大事件自有史官记录,而我们的人生记录者只有自己。这位维修店的小老板文采如此之好,如果能多写一点、选材再种类丰富一点,你的维修杂记是能获大奖的水平。最后再把今天偶得的一句名言分享给你:有时候真实比小说更加荒诞,因为虚构是在一定逻辑下进行的,而现实往往毫无逻辑可言——马克�吐温 ​ ​​​​

    陈彻维修杂记

    2022/9/19 17:56:50
  • 这篇小说写出了人生的无常感。一切都是偶然。亲情、爱情、友情,都是那么回事,无所谓神圣与庸俗。萍水相逢本身就是理由,此外不必再寻找其他的理由。作者对人生有一种冷冷的看透,不赞美也不抨击,只是以零度情感予以叙说,如冷月照江河。语言老道,叙事精妙,很有功力。

    孙行者残鸟

    2022/9/19 14:02:24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