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年我们来看你
  • 点击:37474评论:52021/09/14 18:57

2018年初夏,我到深圳,念着一个心愿,去看望高中的同学——东彬。四十年过去,毕业后就未见面,只知道高考她录取武汉同济医科大学。

近悉她在深圳,因废寝忘食的工作,高频繁忙的工作强度,积劳成疾。现在的她还是那时的模样吗!马尾小辫,笑颜淺淺,沉静恬淡,眼睛清澈明亮,真诚和自信挂在微微俏翘的嘴角上。

病痛折磨,有没有改变她那灿若桃红的脸庞,半个世纪的风雨,有没有留印岁月的沧桑,她在深圳哪里呢…

一阵紧张的电话微信联系,问询。有了她的信息,还有她先生詹信的电话。约一下在深圳的同学一起前往看望。

“黄靜你好,在深圳吗,今天有时间吗?我想一起去看望东彬”,“老同学你好,你来深圳了,我在深圳,我也想去看望她”。

深圳的初夏已然春去夏来,气温高,湿度大,闷热流汗。我乘地铁到北站,然后转乘公交车到光明新区,约好在光明新区中心医院大门碰面,一起看望东彬同学(东彬是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时间下午六点。

来到医院大门已过了六点,我紧张地向里面张望,倏地瞧见大楼门前的台阶上,高挑熟悉的身影,我快步上前,噢,黄靜。我们一起向大楼里走去,刚走两步看见东彬从楼内走出,哈哈,老同学好久不见呀!我驻足停步,她们俩快步相迎相拥,高兴之极。寒喧问语喳喳不停,“你没变,还是原来的模样”,“你不老,还是那么漂亮”,……唉,我傻傻地憨笑无语。想来几十年未见,总有说不完的话,站在大楼门前台阶上,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中,仿佛又回到那豪情激越的学生时代。

一会儿詹信过来,“同学们好,谢谢你们来看东彬,听说你们过来,她好高兴,上车吧我们去吃饭”。

一个精致的农庄,四人围桌而座,粤式餐前茶,边喝边聊,虽入夏南粤酷热,但人少清静电扇风吹,也不觉炎热。但见詹信细致入微(东彬身体虚弱不能吹风)调好风扇角度,最后入座。

与詹信初次见面,甚感热情亲切,侃侃而谈,无拘无束,他和东彬是大学同学,情笃情深,学业有成情归伉丽,2000年到深圳创业,东彬在武汉中心医院眼科乃知名眼科医师,在家持家照顾老小,辛勤辛劳。2010年儿子考上知名大学,2012年初东彬调任深圳光明新区中心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夫妇结束了两地分居的生活,幸福地倘佯在南国美丽的风光里。

“黎,喝汤哟”她微笑着说声音很轻,菜已上齐,满满的粤式菜肴,味道极佳。“医院工作忙吧!”“不忙的,2014年我患病后就不再忙了,医院眼科里仅解答一些咨询事宜,专业上讲解指导一下,这几年恢复的很好,家里詹信陪伴,家务事他全包了”。声音虽然很低,但明亮的眼睛里充满着对张哲的赞许和热爱,我能感觉到,她心中那种强烈的对生命的渴望,隐隐地藏有一种忧伤。“今年我们同学四十年,我们一班同学正筹备金秋十月在沙市聚会,邀请你夫妇参加”。“好,我们爭取参加,东彬也好想回家乡看望年迈的父親和家人,还有那么多的朋友”。

岁月真诚,时间无声。同龄人的心总是一样地跳动着同时代的脉搏,怀着同样的思家的乡情,这乡情是什么呢!熟悉的街景,永志不忘的老家,父母之恩亲人之情……

我记不得吃的是什么菜了,边吃边聊,轻声轻语聊大家关心的话题。“东彬很坚强,为我和我们家付出了太多,她富有责任感,永远是为他人着想,有极高的职业素养,她常常是忍受病痛的折磨为患者看病诊断,怎样预防近视,怎样矫正视力,保护好眼睛,却往往忘记了自己,直到14年胃镜病检才发现胃部肿块异常,有癌细胞,要立刻做手术,那天我不忍心告诉她,但她心中明白,仍在岗位上看完最后一位病人……”我看见詹信眼里的泪光,也感受到他坚毅的担当。“走遍天崖海角,遍访名医,寻找治病的良药,我也是学医的搞生物制药,一定要治好她的病,她现在恢复很好,她有许多愿望,我陪护她,实现她心中的愿望”。这种坚毅和刚强彰显着爱和情的力量,我心中不禁感叹,詹信啊,你真是个铁骨铮铮的男子汉。

夜已沉,她邀请我们到家坐坐喝喝茶,这种沙市人的待客之道和礼仪,是极为尊贵的仪式,在深圳在异乡更感亲切和温暖,可想而知东彬心里很高兴,见到家乡的同学,真诚的期冀多待些时间好好的说说话,她和黄靜同在武汉读大学,读研究生,还有好多话要讲。

她带着我们看她儿子在美国留学读研究生的照片,那帧戴着博士帽的毕业照,好帅。“我想到美国看儿子,还有未来的儿媳妇”。她笑着骄傲地告诉我们,这是她最大的愿望,这自然流露的母爱,这牵挂儿子的情感,我想一定能感撼上苍,她一定能实现她心中的愿望!

深圳的夜空星光璀璨,城市的霓虹灯闪烁辉煌,望着这美丽的夜空:回首,回望,印记多少感动和感伤。岁月沧桑,风云变幻,我们这一代人啊,也许是同一个时代里,不同社会体制的见证者或践行者。我们上承父辈勤劳忠厚,下托万物冲颖更新,这快速发展的城市,何尝不是我们这一代人,辛勤劳动的成果呢?有付出有收获,有牺牲也有成就,或许这就是高速发展的必然代价。

深圳!你是中国奋力前行高速发展的前沿标志,是中国速度持之以恒的象征,更是所有劳动者拚博奋斗的见证。


后记

2018年十月东彬夫妇回沙参加了同学聚会带来广式月饼祈愿团圆团聚,詹信一首《感恩的心》感动所有同学,泪目同唱为詹信伸掌点赞。2019年9月东彬夫妇赴美看望儿子儿媳,2021年孙娃出生,添一代人的希望,东彬陪父母到武穴祭祖,回武汉与亲人相聚告别,八年来与病魔抗争,坚定顽强,完成了心里的愿望。

2021年秋,天妒红颜,病魔夺走了她的生命,她放下了所有挂牵,再也没有了病痛的苦难,天国里她依然是原来的模样,永别亦然如此漂亮。


  • 1
  • 2
  • 3
  • 关键词:怎么发不了呢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4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理红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9-18
  • 李玉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9-15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理红1布衣2021/09/18 15:27:22
    • 分享到:
  • 读得我眼泪都出来了。同学情深,同学生病,作者来深圳看她,字里行间都是不舍和怀念。世事难料,谁知道这么好的人会生病,如果不生病、特别是不得绝症又该有多好啊。一个医务工作者,在工作上呕心沥血,虽然她去另一个世界,但她永远活在病人心中,永远活在同学的心中,全文饱含着眷眷之心,“那年我们来看你”已成最难忘的纪念。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李玉5进士2021/09/15 14:20:40
    • 分享到:
  • 回首往事的时候,点点滴滴,那人那事,就仿佛发生在昨天。回到现实,却发现大家早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少年。生命也总是在历经千帆后,才看到本色。尤其是经过颠沛流离之苦之后,对安稳的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就像文章里的东彬——儿子考上知名大学,东彬调任深圳光明新区中心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夫妇结束了两地分居的生活。这多像美好的童话故事啊,可是,生活总是难善尽美,愿东彬在没有病痛的世界里一切美好。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暁霞囡4举人2022/08/18 11:00:18
    • 分享到:
  • 可以展开写写人物在深圳的故事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读完短文心情沉重,令人泪目。首先向我的同行致以亲切问候。高中毕业四十年大家也快奔六了吧?四十年弹指一挥间,东彬医师带病战斗在工作岗位令人钦佩。欣喜的是东彬坚定顽强地完成了心中的愿望。"我们上承父辈勤劳忠厚,下托万物冲颖更新,这快速发展的城市何尝不是我们这一代人,辛勤劳动的成果呢?有付出有收获有牺牲也有成就,或许这就是高速发展的必然代价。”伊人已逝,她在天国里再没有痛苦,同学的情谊与世长存。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愿活着的人走出阴霾,好好生活。
  • 最近来访
  • 1布衣
  • 1星
  • 1钻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1
  • 4600
  • 1
  • 360
  • 我们阅读网络小说各种题材,比如穿越、宫斗、职场、言情等,故事很精彩,人物很鲜明,但总觉得会少一些什么,其语言、情节与小说的张力都不能很好地融汇贯通,创造出迷人的气息,给读者阅读带来冲击。这篇小说情节并不复杂,职场故事似曾相识,而语言与节奏把握相得益彰,呈现出一个现实与心理都趋向虚无的多向文化空间,如同昆德拉的小说一样,可此小说的重点并非叙“事”,而是造“境”、抒“情”。

    廖令鹏橘子站在樱桃旁边

    2022/9/21 11:01:52
  • 这篇成长小说刻画了一个思维活跃、生动有趣的小女孩,把她写“活”了,特别是现在二孩、三孩家庭里,孩子们如何与父母、阿姨、兄弟姐妹相处,小说站在孩子的世界作了很多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思考,既严肃又天真,给人们的启发较大。我比较欣赏小说的语言和叙事,特别是视角的转换比较成功,浑然一体。可以说,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成长小说,适合家长、老师、同龄人阅读的一本好作品。

    廖令鹏一加一不等于二

    2022/9/21 10:47:59
  • 主人公从贫苦农村出发,跨越山川湖泊,来到寸土寸金的城市打拼,持之以恒地向梦想一路高歌猛进,最后换来了命运的逆袭。 创业的道路无疑是辛酸且苦闷的,充满荆棘和坎坷。而今凝目回望,仍将感谢曾经那个不轻言放弃的自己。他人的成功无法复制,但是他人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一路走来,既要像海绵一样汲取知识,也像海绵一样挤干“水分”,脚踏实地,追求梦想,深圳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城市,创新、包容、进取是真正的深圳精神。

    胡帝我在深圳这些年

    2022/9/21 9:57:44
  • 这篇我今年读的第一篇的文章,这个小说有一股生猛的原生态气息,在我的脑垂体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生来就是一个感性动物,但我当时还是克制下提名的冲动。我的原则是要把所有的小说和文章看一个大概,才能提名……两栋楼对窗而立,无数个夜晚,他们在熄了灯的床上观摩对面投在窗子上的女人身影,一道凹凸有致的影子慰藉了他们许多个春夜……小说里的多处写实,淋漓尽致,令人忍俊不住……我始终认为爱情是人类的必须品。

    文夕​月在东山上

    2022/9/21 0:09:36
  • 今年我的提名原则也是跟陈卫华老师一样,尽量以提新面孔、年轻人和我不熟悉的作者,手中票数有限,希望鼓励到更多的新人。作者作为新生代都市人,他的笔下的人物,游刃有余地游走在数个大都市里恋爱和生活,看着都是不相干的人物,完全不同的人生,不相同的价值观,最后却都被作者巧妙地捏到了一个小说里,还是亲人情人和友人。作者说到:社会学中有一个说法,世界上任何两个人最小可以通过六个人联系起来。他在这篇小说中做到了。

    文夕​一场生活

    2022/9/20 23:31:41
  • 此文文笔流畅,语言有节奏。我最喜欢这篇文章的是语言节奏感,这种有节奏句子,读起来富有弹性,在节奏中阅读,很容易把读者带入故事情节之中,我读着读着就把自己代入角色了,为她们的故事动情,被她们的真爱所打动。我是一个完全的异性恋者,我并不了解同性之间的爱恋,但在这篇文章中,我看到她们的爱一点也比男女之间的爱逊色。深圳是“我”心中的圣山,“我”的爱人在深圳,给“我”介绍深圳,她的深圳就成了“我”的圣山。

    文夕去深圳

    2022/9/20 21:51:42
  • 历来如此,人之道与文之道异曲同工。求新,也是一种选择。写什么,怎么写都重要。所以,一个平凡的故事也能让人留心。这里,不仅仅是作家的发现,更是作家的选择,读者的期待。

    秦锦屏跨境直播:让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

    2022/9/20 14:57:27
  • 人如生活之浪,需要在时代中飞扬,在作家的发现中激昂,作者的的选题,构思,落笔都很好,如能再多讲点故事,多些生命的过往打捞,更好!

    秦锦屏禹国刚,中国证券市场拓荒牛

    2022/9/20 14:51:58
  • 一些生活的细节是可圈可点的,空间格局也有回响。 如果不代替“人物”发表意见,让“人物”自己出镜,更妙。但不失为一篇有腔调的作品。

    秦锦屏羁爱的脚本

    2022/9/20 14:34:22
  • 作者给我的感觉是一个人情练达的人。文字干净,节约,有一种泰然的气质。信手拈来的一些句子,将双城典型环境中的人生况味勾勒的从容,超然,又深入其中,张弛有度。

    秦锦屏王福田的双城生活

    2022/9/20 14:31:39
  • 以科幻的手法,让人事,现实与超现实相互交融交织,给读者提供了一种新体验。以其殊异性,形成了不可替代的形貌。略失于仓促。但不失仍是一个值得继续打磨的文本。

    秦锦屏创·城

    2022/9/20 14:26:01
  • 题材虽不新,还是容易引起共鸣。广场舞是中国特有的一个文化现象,是自发组织的,大妈大爷们精神的需要,几个主角有各自的故事,可以说多少个舞者就有多少个故事,是长篇是中篇,是几部长篇难详尽的一个大妈。我有首诗里写道,她们被老龄丈夫粗暴地赶出家门,一直在公园大唱革命歌曲!人性是复杂的,作者发现了也呈现了,可是还需要进入所谓的化境,即看山还是山。需要让他们再次粉墨登场,可以一笔带过,而避免道德优势与审判之嫌

    健字号跳广场舞的女人

    2022/9/20 14:25:46
  • 人物的命运感很强,他们在时代面前的苦与乐都在故事的兜兜转转中得以体现。这是地三鲜今年连续多篇中我个人觉得最可贵的一篇,特点保持了文章标题亮眼之外,对人物的刻画很有章法,故事也相对圆熟。

    秦锦屏飞往回南天

    2022/9/20 11:49:32
  • 好的非虚构未必是记录大事件,恰恰相反,记录个人生活里闪烁着光辉的微末故事,恰是我们作为平凡老百姓最值得做的,因为大事件自有史官记录,而我们的人生记录者只有自己。这位维修店的小老板文采如此之好,如果能多写一点、选材再种类丰富一点,你的维修杂记是能获大奖的水平。最后再把今天偶得的一句名言分享给你:有时候真实比小说更加荒诞,因为虚构是在一定逻辑下进行的,而现实往往毫无逻辑可言——马克�吐温 ​ ​​​​

    陈彻维修杂记

    2022/9/19 17:56:50
  • 这篇小说写出了人生的无常感。一切都是偶然。亲情、爱情、友情,都是那么回事,无所谓神圣与庸俗。萍水相逢本身就是理由,此外不必再寻找其他的理由。作者对人生有一种冷冷的看透,不赞美也不抨击,只是以零度情感予以叙说,如冷月照江河。语言老道,叙事精妙,很有功力。

    孙行者残鸟

    2022/9/19 14:02:24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