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离殇
叶再眷恋枝头也抵不过秋风
黄昏里,老人与牛
总爱把过往挂在嘴边
2.秋意渐浓
说老家那棵龙眼掉了一地
说七点的黄昏不见翘首的眼睛
说着说着,天就凉了
3.立秋
鹏城的露不白,雨刚好下过
一些色彩和气味正在赶路
像长斑的苦柚,像家乡的女子
4.记号
那时我在井边打水
树在树上画圈,夕阳
把我们的影子烙在长长的故乡
5.夕阳外
你在送走一轮落日
就像某天送走一位亲人
他们都说,山里面住着仙人
6.暮色里
打谷车摇着夕阳,夕阳
摇着男孩,男孩坐在时光里
摇着他金灿灿的童年
7.檐角
夕阳不老,这雕花不败
有风抖落一片燕羽
仿佛有袅袅的炊烟爬上烟囱
8.后来
他把自己种在地里
从身体钻出的草尖举着春天
它们拼命长成庄稼的样子
9.夏天的梦
五月,睡在一顶草帽上
看沙滩裙倚着短袖
有陈旧的风吹落咸咸的夕阳
10.下弦月
必须在赶路的山岗
或异乡湖畔
一把弯刀切割着背井的游子
11.阳台
是猫的静默,水竹的触角
是奢侈的阳光
一米之外,枯木已经逢春
12.回家过年
夕阳推着拉杆箱,沉甸甸
背上,囡囡像喜鹊
醒了桃红,又醒炊烟
13.冬无愁
而后。汀洲无鸟鸣
老榕树在丈量
他乡与故里的距离隔着一场春雨
14.野菊花
当九月被西风摁在垄上
就掖藏几朵秋黄吧
想你时,再泡出你的影子慢咀细嚼
15.谜底
风犁开了半亩荒田
南归的雁,艰难地寻回老巢
谁,牵走去年冬耕的老牛
16.等一场花开
许我一枚燕尾,剪裁芳菲
四月困在心尖
你不来,哪敢袒出春光
17.桥上桥下
看鸳鸯,慵懒了秋水
趁你不在
何不勾栏几笔,图个满月
18.多事之秋
淋把雨吧。趁雪还未出发
尽量洗净
好让赶来的梅香,装裱初心
19.多事之秋
天凉好个球,这满眼萧瑟
怎敌一脚
踢它个蹒跚,或者未来
20.多事之秋
覆水不收,不管尘事纷扰
几捻菩提
盘它个包浆饱满,鹤发瓷颜
21.秋意浓
孑孑的影子被吊上树桠
那些落叶多像夕阳
日子,一直在瘦
22.荒城之月
趁西楼未满,截一笛悠长
越过矮墙——
看野篙舞秋,摇落多少风雨
23.烛光
总有几日,需要打开那扇门
一次亮起一个笑脸
我想,某天也将被点燃……
24.浅秋吟
纵使老蒲扇摇不走骄阳
苦柚还是黄了
退场的凉席还做着擎天之梦
25.夏至未至
那就约在一株秋菊里吧
我攒了两季的芬芳
含苞翘首,等你绽放
26.叶子上的虫洞
秋风捎来我结茧的讯息
你却翩然成蝶
闭眼,还在教我舞动春天
27.掌心的旧
任你九螺一箕也留不住
一株败落的玫瑰
能握出老茧,握住泛白的发根
28.月夜
流光,从深圳湾上空溢出
今晚的中国红
花开两畔,感染了谁……
29.秋天的故事
趁稻草还未焚尽,写叶遗言
告知来世的雪
你曾绿过柳絮,吻开荷莲
30.夏至未至
您只需点赞10元,即享月度会员,30天内免费阅读全网作品。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我们阅读网络小说各种题材,比如穿越、宫斗、职场、言情等,故事很精彩,人物很鲜明,但总觉得会少一些什么,其语言、情节与小说的张力都不能很好地融汇贯通,创造出迷人的气息,给读者阅读带来冲击。这篇小说情节并不复杂,职场故事似曾相识,而语言与节奏把握相得益彰,呈现出一个现实与心理都趋向虚无的多向文化空间,如同昆德拉的小说一样,可此小说的重点并非叙“事”,而是造“境”、抒“情”。
这篇成长小说刻画了一个思维活跃、生动有趣的小女孩,把她写“活”了,特别是现在二孩、三孩家庭里,孩子们如何与父母、阿姨、兄弟姐妹相处,小说站在孩子的世界作了很多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思考,既严肃又天真,给人们的启发较大。我比较欣赏小说的语言和叙事,特别是视角的转换比较成功,浑然一体。可以说,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成长小说,适合家长、老师、同龄人阅读的一本好作品。
主人公从贫苦农村出发,跨越山川湖泊,来到寸土寸金的城市打拼,持之以恒地向梦想一路高歌猛进,最后换来了命运的逆袭。 创业的道路无疑是辛酸且苦闷的,充满荆棘和坎坷。而今凝目回望,仍将感谢曾经那个不轻言放弃的自己。他人的成功无法复制,但是他人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一路走来,既要像海绵一样汲取知识,也像海绵一样挤干“水分”,脚踏实地,追求梦想,深圳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城市,创新、包容、进取是真正的深圳精神。
这篇我今年读的第一篇的文章,这个小说有一股生猛的原生态气息,在我的脑垂体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生来就是一个感性动物,但我当时还是克制下提名的冲动。我的原则是要把所有的小说和文章看一个大概,才能提名……两栋楼对窗而立,无数个夜晚,他们在熄了灯的床上观摩对面投在窗子上的女人身影,一道凹凸有致的影子慰藉了他们许多个春夜……小说里的多处写实,淋漓尽致,令人忍俊不住……我始终认为爱情是人类的必须品。
今年我的提名原则也是跟陈卫华老师一样,尽量以提新面孔、年轻人和我不熟悉的作者,手中票数有限,希望鼓励到更多的新人。作者作为新生代都市人,他的笔下的人物,游刃有余地游走在数个大都市里恋爱和生活,看着都是不相干的人物,完全不同的人生,不相同的价值观,最后却都被作者巧妙地捏到了一个小说里,还是亲人情人和友人。作者说到:社会学中有一个说法,世界上任何两个人最小可以通过六个人联系起来。他在这篇小说中做到了。
此文文笔流畅,语言有节奏。我最喜欢这篇文章的是语言节奏感,这种有节奏句子,读起来富有弹性,在节奏中阅读,很容易把读者带入故事情节之中,我读着读着就把自己代入角色了,为她们的故事动情,被她们的真爱所打动。我是一个完全的异性恋者,我并不了解同性之间的爱恋,但在这篇文章中,我看到她们的爱一点也比男女之间的爱逊色。深圳是“我”心中的圣山,“我”的爱人在深圳,给“我”介绍深圳,她的深圳就成了“我”的圣山。
历来如此,人之道与文之道异曲同工。求新,也是一种选择。写什么,怎么写都重要。所以,一个平凡的故事也能让人留心。这里,不仅仅是作家的发现,更是作家的选择,读者的期待。
人如生活之浪,需要在时代中飞扬,在作家的发现中激昂,作者的的选题,构思,落笔都很好,如能再多讲点故事,多些生命的过往打捞,更好!
一些生活的细节是可圈可点的,空间格局也有回响。 如果不代替“人物”发表意见,让“人物”自己出镜,更妙。但不失为一篇有腔调的作品。
作者给我的感觉是一个人情练达的人。文字干净,节约,有一种泰然的气质。信手拈来的一些句子,将双城典型环境中的人生况味勾勒的从容,超然,又深入其中,张弛有度。
以科幻的手法,让人事,现实与超现实相互交融交织,给读者提供了一种新体验。以其殊异性,形成了不可替代的形貌。略失于仓促。但不失仍是一个值得继续打磨的文本。
题材虽不新,还是容易引起共鸣。广场舞是中国特有的一个文化现象,是自发组织的,大妈大爷们精神的需要,几个主角有各自的故事,可以说多少个舞者就有多少个故事,是长篇是中篇,是几部长篇难详尽的一个大妈。我有首诗里写道,她们被老龄丈夫粗暴地赶出家门,一直在公园大唱革命歌曲!人性是复杂的,作者发现了也呈现了,可是还需要进入所谓的化境,即看山还是山。需要让他们再次粉墨登场,可以一笔带过,而避免道德优势与审判之嫌
人物的命运感很强,他们在时代面前的苦与乐都在故事的兜兜转转中得以体现。这是地三鲜今年连续多篇中我个人觉得最可贵的一篇,特点保持了文章标题亮眼之外,对人物的刻画很有章法,故事也相对圆熟。
好的非虚构未必是记录大事件,恰恰相反,记录个人生活里闪烁着光辉的微末故事,恰是我们作为平凡老百姓最值得做的,因为大事件自有史官记录,而我们的人生记录者只有自己。这位维修店的小老板文采如此之好,如果能多写一点、选材再种类丰富一点,你的维修杂记是能获大奖的水平。最后再把今天偶得的一句名言分享给你:有时候真实比小说更加荒诞,因为虚构是在一定逻辑下进行的,而现实往往毫无逻辑可言——马克�吐温
这篇小说写出了人生的无常感。一切都是偶然。亲情、爱情、友情,都是那么回事,无所谓神圣与庸俗。萍水相逢本身就是理由,此外不必再寻找其他的理由。作者对人生有一种冷冷的看透,不赞美也不抨击,只是以零度情感予以叙说,如冷月照江河。语言老道,叙事精妙,很有功力。
这个设想甚好,也是邻家经过十年探索之后,开始开花结果的征兆。此前比赛就比赛,评奖就评奖,然后,就很少有然后了。有了这个“重叙方土故事”的创意,就等于把邻家赛事进行了由虚到实、由创作到市场、由作品到变现的崭新尝试。写作终究要走到这一步来。“全球化现代化的今天,所有在地文献都需要重新整理,所有方土故事,都需要重新讲述,这恰恰是我们文友参与在地文化重构的机会。”这既是邻家的机会,也是邻家文友的机会。
学习。点赞。
非遗文化需要传承。
摇钱树变成要钱树,讽刺得好!生活中“猴精”这类人真不少,好讨厌!接地气的佳作,赞赏支持黄老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