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辰
  • 点击:49854评论:92021/10/26 15:38

一九八零年,她三十三岁,这一年她生了第三个孩子。

命运把她放在那个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的时代里。她在西北纸盒厂上班,这个厂属于国营企业自营的“大集体”,她是“家属工”。

不过这丝毫不影响她的心情,她家“老头”是国营厂里的高级工程师。虽不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但是买双皮鞋,买瓶雪花膏都不是难事儿。她时常仰望着厂区一排排梧桐,在深蓝天空中纵横交错的枝桠,随风啪啪拍响的大树叶子,彷佛是用长镜头构建社会主义大道的美景。

她的左手臂僵直,手掌能伸开,但不能完全张开,是个微残的人。老头年龄大她十来岁,分外怜惜她。当初老头调来这个厂子唯一的条件就是给她安排份轻省活儿,于是,她当上纸盒厂的仓管,不用搬也不用抬,就是计个数。这活儿太适合她了,高中毕业的她在那些没文化的老娘们堆里格外显眼。

她聪颖,长相也俊,但是在五岁那年发高烧落下左手臂僵硬,不能好好伸曲的后遗症。那几天她高烧,浑身疼,母亲一勺一勺给她喂着冰糖水,这是家里最高级的待遇了。可是她嘴唇麻痹,水都咽不下。父亲说过几天就好了,让她忍一忍。她躺着,眼睛盯着老旧破败的天花板,天花板上有雨渍形成的图案在不断地变换着形状,一会变成了小人书中的情节,一会变成了一团团乌云,最后变成了一张大饼脸,冷冷地看着她。

这天,隔壁邻居的刘婆子家里的马蹄表忘了上弦停了,来她家瞧时辰。刘婆子那天来对表,她家有块苏联表可是无人不晓的。进门看见这家孩子在床上翻身都打挺,就说:不好!这是要烧瘫巴啊!接着掀开她的被子揉搓她的胳膊腿。

后来刘婆子说,她这是“痹症”,正是因为坚持揉搓按摩,才让她没瘫巴。

母亲看着这个家里最小的孩子,常常止不住地叹道,我苦命的丫头呀。父亲懊恼地说,那时候看西医就好了!母亲跟上一句,还不是没钱!父亲反唇相讥,手表你也没舍得卖了!

父母很少吵吵,多数时候是沉默的。幸好她残疾的是左手,家里倾力供这个最小女孩子上学,她成绩优异。姐姐包揽了所有的家务,帮她洗衣服,帮她编辫子。可是高考落榜是因为体检不过关,就是因为这手臂的残疾,天之骄子里可不能有残疾人。

当时隔壁刘婆的儿子挺喜欢她的,这个高大的男孩子经常帮着她提书包、饭盒,他学习不好,她经常帮着他做功课,一来二去,两个人就喜欢上了。可是,刘婆现实,说他家找个这样的,吃亏了,陪嫁得有那块坤表,再给两钱儿意思意思。那时候她姐姐也快要嫁人了,刘婆心里一直惦记着那表呢。

她母亲觉得也是这么个道理,毕竟人家大小子各方面都不错。

于是母亲拾掇自己放值钱东西的小木匣,翻来翻去,除了几张国库券,就是这个坤表了。打开手帕细细端详,这块21钻的金表还相当的新,母亲每次上弦的时候都隔着帕子非常小心地操作,怕人手有油蚀了色泽。圆圆的表面,纤细的表针,细细的金属表链国内根本看不到,隔了多年还是又时髦又高贵,任何人看了都会喜欢。这里面有个故事,是当年母亲的母亲帮助过一个落难的日本人,那人回国时留下的这表以示感激,后来外婆把这块表给了母亲。

母亲想着去筹措陪嫁的事情被她知道,感觉自己遭受了侮辱,怒而同刘家小子翻了脸,分了手。

后面找对象一拖再拖,转眼五六年过去了。她偏找工资高条件好的,介绍人说,有个三十六、七岁的,丧偶,高级工程师,月工资80多,愿意不?80多一个月,那时候40多工资都能养活一家四、五口。母亲还踌躇着,这人过三十天过午啊。她却大声说,见!

那“老头”瘦高,**头,刚一进他们家院儿,刚想彬彬有礼地跟院里人打个招呼,院里的一只大公鸡就“呼啦”地扑上来,要啄他,还追着赶着,飞老高用翅膀打他的脸,往外撵。

“老头”狼狈不堪。逗得一家人都哈哈大笑,这一幕意外驱散了之前相亲的尴尬氛围,大家发现“老头”人很实诚,对她十分钟情。结婚后,她随着老头的厂子搬迁,要去大西北。据说去了那边,老头的工资马上涨两级,还有进山费,怎么的也有一百多块。都知道她跟着丈夫去享福了,搬家时大衣柜、五斗柜也显露得一应俱全。出发前,母亲含着泪郑重地在姐姐诧异的目光中把坤表给了她,母亲想的长远,远离家乡亲人支应,并不全是好事儿。

她后来多次看着这块表,好像因为有了这表,她感觉自己并不比别人少什么。母亲懂。

她记得母亲说过这表的来历。当时临近日本战败投降了,大部队都撤走了,只剩一些人散兵、家眷、辎重等。那个日本军人要去江边,可他跟同伴失散,迷了路,又不敢问路,他知道日本人招人恨。他躲在板障子后睡觉又冻病了,被她姥姥发现背回去救了命。姥姥看着那人带着眼镜,感觉像是有文化的人,生了恻隐之心,偷偷救了他。姥姥的父亲是识文断字的,她因此对读书人有种恭敬。日本人感激涕零,临走的时候要给姥姥几个大洋,姥姥不要,他要给姥姥他的呢子大衣,姥姥也不要,不过姥姥说,你还是别穿你的军大衣了,太扎眼了。姥姥说完给他找出棉衣棉裤让他换。日本人噗通就给姥姥跪下来,口中喊着“妈妈!妈妈!”,在怀里摸出一块手表,非要送给姥姥,连同换下来的军大衣都塞给了姥姥,消失在晨曦薄雾中了。

把那件军大衣后来染成黑色,走挈(亲戚)的时候都不穿,就是在箱子里放着,偶尔拿出来端详,手表也是,那洋玩意姥姥也是布包着压箱底。母亲出嫁的时候姥姥把大衣改了款,掐了腰,换了有机扣,用炉钩子烧热给母亲烫了头,烫着头,穿着时兴大衣的母亲那天还带上了坤表,让镇上的表匠给摸了机油,上了弦,对了时。

她眼前出现母亲时髦摩登的样子,心里想着母亲也就风光了那一天,接下来就是四处打着零工,照顾着丈夫子女,过着清贫的日子。其实那件大衣她没见过,遇到难事儿典当了的,但是再怎么难,手表是一直留着的。

到了西北后,他们安顿下来。老头指着远处的一座座低矮的山塬、青芃芃的平畴麦田说,这边像不像一个世外桃源?春天有漫山遍野的荠荠菜没人摘,夏天可以去水库钓鱼,秋天还有金黄的油菜花呢,又香又甜的味儿扑到脸上,钻到衣服缝里,几天衣服都是香的,冬天?冬天下雪,薄薄一层,没东北的冰天雪地……大自然,一年四季都是画啊!这塬上的水呀,是地下水,甜,这边的酒酿出来特别香醇……

他们有滋有味地过着日子,生了仨孩子。可谁也想不到,老头忽然就一天累倒在工作台前,吐了血,胃癌晚期。半年后拉了不少饥荒后撒手人寰,把她搁到半道上。

噩运又以至亲死亡的形式降临到她头上。死亡的真相,就是有巨大的不可抗力去随意拨弄你的人生。

那一年是一九八一年,她在异乡,成了寡妇,大丫8岁,二小子6岁,三丫一岁。她跟厂里交涉评“烈士”,老头就是为厂里累死的,怎么就不是烈士呢,这孤儿寡母怎么就不是烈属呢?

评烈士,必须是**才行,这是厂部**的原话,厂里不愿意把这种累死**的事捅到厅里去。于是,厂部**就找了这么个理由。她老头成分不怎么好,虽然是骨干,一直没入党。家里没有了这根主梁,也没抚恤金还债,那些当初借钱给老头看病,那些人看她现在这个情形,怕赖账,天天堵她要钱。

屋漏却偏又逢阴雨,襁褓中的孩子因为照顾不良,营养不好,得了急性肝炎,住院了。

她一个人照顾着病孩子,白天还得赶回去纸盒厂,入库记账。老头走了,原来都羡慕她的女人们又开始在她背后蛐蛐咕咕、幸灾乐祸。高中生吗,有啥用,命就是命。

她装着听不见,一夕之间,她走出了“世外桃源”的童话,走出了老头给她搭造的温室,给仨孩子撑起一个家。直到有一天厂部那人出事了,老娘们才都抿住了嘴角,闭了嘴。

那天,她迎面碰上那个最善于巧言令色、不给她老头烈士待遇的家伙,她开口就对着那人骂,缺德王八蛋!小人不得好死!

她好歹是高中毕业生,跟那些动辄为了块八毛就脱了裤子在地上打滚的老娘们不同,但是,那天,她脱口而出骂得那叫一个流畅,这段时间的煎熬让她憔悴了许多,轮廓清决的脸庞上眼里闪着仇恨的火苗。

厂部那人当即绕着走了。当然不会跟她当众纠缠,心情也不受啥影响,一个残疾寡妇躲远点就是了。再说他还赶着去招待所迎接了来访的领导。

他接了领导照常去厂里的小食堂吃饭,夜色中,小食堂散发着肉香和酒香。香酥鸡、豆瓣鱼他早就打电话吩咐了,酒也备上了,领导爱这一口凤香型的口感,他打听得清楚。

那天他也没多喝,却一起身就脚下拌蒜,他努力地保持着平衡,心想当年连敬十八圈都没事,如今怎么就踉跄起来,这可不好,让领导看着像什么样子。恍惚间,他看到领导胖大的身影开始冒起白烟,就像要蒸发的水升入空中一样。他听到有细微的脆响从头颅深处传来,夹带着一点暗疼,他还在想,这让领导看到像什么样子。

那人当夜就脑溢血死了。人们议论纷纷,分析他那一天的行事轨迹,那天除了被骂“缺德王八蛋小人不得好死”外,与其他没有任何不同,于是,她又被大家津津乐道,那传得神乎其神,一时间每个人都惴惴不安,拼命回忆自己有没有得罪过她。

戏剧的是,那人的女人也觉得自己男人的死应该算是“烈士”,可厂里根本就连追悼会都没给他办。

母亲那边捎信也说病重,可她没时间回去,走一天都要扣钱。家里的三丫总是各种毛病,她分身乏术。她是“大集体”,没有探亲假。家里各种开支都靠她那一点点钱,孩子们有交学费的时候,有鞋子破了没换的时候,有生病想吃罐头的时候,她总是不厌其烦地安慰着孩子们,再等几天,实在不行就把手表卖掉,那样就可以买任何高级的东西了,可孩子们也懂事儿,老大老二绝不让她卖掉传家宝。

她每天四五点起来先剁鸡食儿,她养了七八只鸡,母的就留着下蛋吃,公的长大点就杀了吃肉,她一手残,干活有些慢。喂完了鸡就捅开炉子做三个孩子的早饭,等两个大的上学,她要把三丫送去托儿所,大冬天的包裹得里三层外三层,她单手抱着还要锁门,她练就了歪着脑袋,用嘴叼着锁头锁门的技术。

一九八三年的冬夜里她收到了电报,母亲去世。

她无力回去奔丧,就像老头死的时候,她觉得心里缺了一块组织,怎么也长不回来。母亲又走,她知道自己除了努力把这个家撑起来之外没别的法子了。她偶尔在剁鸡食的时候眼泪扑簌扑簌下来,鸡尝到了盐分。

晚上,她就拿出那块表,放在枕边,听着滴答声,望着窗外,垣上有大颗星星,明亮闪耀,寒冷的光泽彷佛像露水那样滴下来。

这天她又迟到了三五分钟,被车间管事的白主任撞见,主任觉得她爱迟到就是无视他这个领导,于是正色对她说道,你这又迟到,写份检讨贴黑板上!她若无其事地写了,若无其事地贴了。

  • 1
  • 2
1/2页上一页12下一页
  • 关键词:哲理生活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55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陈彻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2-09-01
  • 陈彻打赏2000,共计2000
  • 2022-08-19
  • 520周冠打赏43000,共计43000
  • 2021-11-01
  • Debby打赏1000,共计3000
  • 2021-10-27
  • Debby打赏2000,共计2000
  • 2021-10-27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陈彻4举人2022/08/30 12:12:14
    • 分享到:
  • 虽然短,但是这篇小说有着完整的结构,精致的起承转合,且有着一根很多小说都很难写出来的“骨”,那就是“她”的死亡诅咒会实现。一个寡妇艰难而倔强的半生被不动声色地描述开来,到结尾令人心惊地发现她手也不好用了、眼睛也看不见了。但她养大了三个女儿,活成了人们眼中的“巫”。这种女人几乎在我们每个人生活中都曾经见过,她们一无所有,却硬骨铮铮。啊,我莫名好喜欢这篇!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写得很好,标题也很贴切,精准地描写了那个时代的现实生活,在中国那个变革的年代里,文章反映的社会现实在各行各业都有类似的状况,生活中有许多阳光的一面,也有很多阴暗的地方,虽然有些心肠不好的人出了意外是碰巧,根本与诅咒无关,但冥冥之中就会有一些玄乎的现象让大家认为是报应,时辰还是有的,“不是不报,时辰未到“的谚语还是会震吓到许多有坏心思的人改变冲动时的魔鬼想法!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蒙丫2021/10/28 15:07:34
    • 分享到:
  • 感谢老师点评
    • 张夏4举人2021/11/08 21:54:33
    • 分享到:
  • 语言有点冷漠,干净利索中,带着一种韧劲和顽强。喜欢。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蒙丫2022/01/06 22:55:38
    • 分享到:
  • 多谢张老师
  • 这个时辰,是否也有对两个厂领导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马上就报的含义?时辰,还有时间往前,一切会变,孩子长大,生活变好的含义,可以这样理解么?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蒙丫2021/11/02 09:36:19
    • 分享到:
  • 感谢相信万物秩序,相信宇宙时间表,相信天地之道
    • 别看了4举人2021/10/28 12:02:44
    • 分享到:
  •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规矩是人定的,遵守规定,也要视情况而定吧。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蒙丫2021/10/28 15:07:08
    • 分享到:
  • 感谢老师点评
  • 最近来访
  • 2童生
  • 4星
  • 3钻
  • 作者:蒙丫,蒙古族。广东省作协会员,蒙丫原创工作室主笔,出版杂文集《聚沫物语》。
  • 作者:蒙丫,蒙古族。广东省作协会员,蒙丫原创工作室主笔,出版杂文集《聚沫物语》。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14
  • 0
  • 7
  • 2660
  • 这篇文章说是小说,看起来更像散文,情节跳跃,语言流畅。用诗的语言描写了三代女人。“这三个女人,既想成为和自己母亲一样的人,又拼命挣脱上一代的束缚,想做完全相反的人,她们是那样的不同又是那样的相似,”最后“她们又都变成了一株植物……”三位母亲人生完全不同,第一位母亲生了生育过度,劳累不堪。第二位母亲被计划生育,守着女儿过着没有男人的生活。到了第三位母亲没有婚育,领养了“我”,人口终于负增长了……

    文夕三个女人的植物诗

    2023/10/12 21:44:59
  • 《断尾》这个名字很哲学!断尾对于一些动物来说是生存的本能,对人来说却是智慧。在人的一生中,有许多时候需要做出断尾的抉择,尽管疼得生不如死,但是生存更重要,只有生存才有希望,对能实现理想。铅山的壁虎两耳是贯穿的,从这个耳孔望进去,可以看那只耳孔外的世界,这是一个隐喻,两耳的两边也许是两个世界,从此生望去,看到壁虎耳外的前生或者来世,公公从断尾铅山壁虎的一只耳孔看到另一只耳孔外更大的世界。他激动得大喊

    文夕断尾

    2023/10/12 20:28:35
  • “舞蹈还能这样跳,你的白腿,旋转的裙摆,实在是太漂亮了,活力四射,真的让人念念不忘呀。你就像一个五彩陀螺,在我的心头转,转来转去,就带走了我的心。”江新爱她真的成了陀螺,为了生活了为工作不停地旋转,这篇小说短而精,在小小的篇幅里道同事业、生活、爱情之中种种微妙的链接,很耐读而又给人回味无穷。

    红红的雨陀螺

    2023/10/12 13:55:24
  • 龙华四季,基实就是写她自己人生的几个阶段,成长中的快乐与哀愁,总之作者算是苦尽甘来,过的还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作者又是勤奋的,打过工,又经营着自己的店,看完了写的冬,总之也让我感觉了: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生命生活就是这样,需要反反复复地创造,反反经受考验......

    理红龙华四季

    2023/10/12 10:58:31
  • 深圳四十多年沧海桑田,荣哥的事件已没法复制,但荣哥这种精神值得讴歌赞美,这种蛮干苦苦用心的劲儿也可用在现代科技的研发上。作者的文字有力量、有嚼劲,构思缜密,一点一滴地叙述着荣哥为了求生存求发展,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写得滴水不漏,文风四平八稳,干净而有利索!

    理红荔香夜话

    2023/10/12 10:46:13
  • “三个女人的植物诗”,人非草木。但人就如草木一样,而又比草木生得活沉重,作者在舒缓的述说着如弹奏起一曲曲悲凉的曲子,一个时代同另一个时代还是有所不同,女人过得好与否,同社会的文明、时代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总之第三代女人所处的社会的进步还是超越前面的,虽然在作者笔下的文没有一一叙述,但还是读得懂的。我来读了一遍,不留句言,好像心里不踏实......

    红红的雨三个女人的植物诗

    2023/10/11 21:53:39
  • 写出了中英街的现状和历史,通过老人映照历史,通过导游写了为了追求想要的生活,而做出的不懈努力,通过水客,写了中英街的暗潮涌动,求生之艰辛。其中种种,只有海浪知道。

    昆阳森林三汲浪

    2023/10/11 17:28:42
  • 飞泉的诗一如既往的好!有力度、有高度、有气势!血脉里都流淌着对诗歌的热爱,所以他笔耕不辍。生命里不能没有光,在黑暗中,突然出现一丝亮光,生活里便有了希望。各种光充斥在飞泉的诗里,只愿飞泉拾到适合自己的光,照亮自己。不再如:你对我说,孩子,暴雨终将过去 “太阳还会绽放,像你的笑容” ......之后又 落在一片片乌黯的云层之后 那是我凋落的心.....

    红红的雨拾光者

    2023/10/11 16:26:45
  • 这篇能吸引我读下去,特别是写深圳家长的卷,写得轻松自如,也令人读来轻松活泼,不像有些人写的那些,自认为硬是道理。其实嘛,像深圳中学,那么几十个人能上清北,整人数一千七八,盲目跟风卷,还不是傻丢钱。我是看原籍是四川人的作者来认真读的,当年我伯父57年毕业于北大然后去四川教大学。 作者的文笔原浆味,不僵硬,很潇洒自如,故事与故事交织在一起,也不零乱,很干爽!

    红红的雨福田南,石厦北,石厦南

    2023/10/11 15:55:01
  • 很纯粹的思绪,诗意随诗人所描述的花朵、燕子、海鸥飞扬。诗歌有无数的表现形式,这样的唯美诗句令多数人开心,因为读来轻松,忘却了一切,没有现实的了磕绊。诗人是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所以能把日常琐碎写入诗中,并且是在开怀时写的,不信你去读“宠物狗的耳语”,写得可爱极了!哈哈......

    红红的雨日落时分的吟唱

    2023/10/11 15:41:08
  • 作者打工多年,写诗多年。她的诗来自生活,也高于了生活。工作、生活,是有点像苦瓜的滋味,但尝过苦味之后,又滋养了身心。正像苦瓜可以选择结果不结果的事,工作会苦,但可以选择乐观对待,它就变味了,平淡甚至清甜了。女诗人因为月光,便有了深度的思考,生命的节律也因为月的亏盈而潮起潮落,因月亏而心生诗,月圆梦也圆了。作者的诗越写越好。赞

    红红的雨月光里的我们

    2023/10/11 15:20:30
  • 文字如饭菜,厨师好,材料好,味道好,“三好”才算好。这篇小文有此三好。真没想到,六六作者的文字的语感——味道这么好——轻、松、醇、纯、新、鲜、透。虽不长情节,但生活、情感、品格、精神等的功夫已内涵在长长短短的句子和温情从容的对话里了。文学是人学,不光是写“人”,最重要是“人”写,“人”的精神与“写”的劳动最好是自然、和谐、统一,那么他一落笔,便有了个人的味道。文如其人是此理,六六找到了文学的钥匙。

    廖令鹏太阳下山有月光

    2023/10/11 11:23:25
  • 这是一篇很有涵养的散文佳作。其涵养,不仅体现在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不俗的艺术造诣与丰富的知识储备上,更体现在作者见天地、见苍生的通达境界中。作者文笔雅致、从容、大气,于云淡风轻、静水流深的叙述中,将自己的艺术史、心灵史、家族史与地方志乃至中国当代史融汇起来,让我读得心潮澎湃。这篇散文值得再三品读。我的10个提名指标已经用完,读到此文,忍不住赘评几句,以此表达对此文以及此文作者的敬意。

    孙行者墨点无多泪点多

    2023/10/10 23:48:04
  • 这应该算一片非虚构小说吧,报告文学似的笔调,熟悉的场景,很像是讲述的真人真事。时代背景是大家共同经历过的,主角的南漂经历,也容易让人感同身受。题材和角度虽然有点旧,但这种孜孜不倦的书写,也是值得铭记、关注和尊重的,就如同社会不能遗忘个体在时代潮流中的命运沉浮,这座城市不能忽略每个人微小的内心世界。只是小说开头入戏有点慢了,人物形象不是很立体,这可能跟笑兰写惯了散文有关,节奏感方面建议再润色一下。

    张夏远方以远

    2023/10/10 23:40:55
  • 谢龙的小说,笔调轻快、跳跃,年轻态。但又带着生活的肌理和质感,夹叙夹议转换自然。心理描写深刻而简洁,自然流露,就像不时迸出的小火花,有点个性。抑郁症能通过这种偶尔自我放逐,文艺的漂泊,在山水间行走呼吸而痊愈吗?当重新面对生活本身时,那种曾被唤醒的孤独只会更清晰,被现实的泥泞重新碾压时只会更疼痛。文学难以拯救生活,但或许可以拯救心灵。靠近,治愈不了社会人生赋予的隐疾,但或许可以解释它。

    张夏​靠近

    2023/10/10 23:18:03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