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场生活
  • 点击:32177评论:122022/04/05 20:06

“只不过是一场生活,只不过是一场游戏,只不过是一场命运。”


1

杨阳第一次见到薛琳,就爱上她了。

薛琳长得当然好看,她的嘴角上翘,似笑非笑。杨阳不知道她是天生乐观,还是对生活已有所悟。你认真观察身边的社会女性,会发现很多人的嘴角向下弯着,和那个不高兴的表情包很像,这是年龄和生活的双重作用在人身上留下的痕迹。一个女人,乳房下垂不影响她们在外面的形象,但是她们的嘴角显示了对这个世界的疲惫和无奈。与其说杨阳爱上了薛琳的嘴和脸,不如说,他爱上了薛琳的态度。

他们以前没见过面,只是认识不久的网友,或者说是精神角落的朋友。薛琳要离开北京了,杨阳就说来送她,见一面,或许以后就再也见不着了。他们约了在薛琳住的小区旁边的一个火锅店。薛琳提前到了,订好了位置,等杨阳。

杨阳担心迟到,没有坐地铁,打车过去的。等他到了,找到桌位,薛琳抬起头看着他,嘴角露出了笑容。杨阳就是被这个笑容吸引了,爱上了她。

他们面对面坐着吃火锅,聊着天,无拘无束,像是一对老朋友。杨阳一直看着薛琳的笑容,他不知道自己的脸上也挂着笑,内心温煦。这是十二月的冬天,他们的谈话却如同一场春天,如同春风拂面,如同春雨润物。

不知不觉,两个钟头过去了,薛琳看了看手表,说,我去结账。杨阳本来要付,但是薛琳说,她可以开发票,公司能报销,就当是请客户吃饭。薛琳是一个干练直爽的女人,杨阳没有拒绝。

出了火锅店,站在门口,两人似乎都在等待对方说点什么。薛琳并没有邀请杨阳去她家坐一下,杨阳也没有提出来,是否需要帮她打包行李,收拾东西。他们的春天在火锅店的两个小时里,而外面是十二月的冬天。

沉默蕴含着暧昧,但沉默过久只会令人尴尬。杨阳不善于处理沉默,他伸出手,又抬了起来,对薛琳摇了摇,说:“那再见了。”

“嗯,”薛琳停顿了一下,“好。”

薛琳住的小区有保安看门,要刷卡才能进去。杨阳看着她进了小区,才转身往地铁站走去。

这个地方到处都是一模一样的高楼小区,没有方向感的杨阳有点迷糊,打开地图他才能找到地铁站。他找到了一辆共享单车,心中默记着路线,就开始骑了。左转右转又左转,杨阳骑了十几分钟还没有看到地铁站。于是停下来,拿出手机,又看了一下地图,才发现自己骑错了方向,又回到了原处。

刚才和薛琳吃饭的火锅店就在眼前,薛琳住的小区就在旁边。杨阳看到小区的保安还坐在岗亭里,正注视着他。保安肯定也认出了他,奇怪他在小区边转悠什么,是不是不怀好意。

杨阳摇摇头,为自己的路痴感到可笑。他抬头看了看小区楼房的高层,不知道薛琳住在哪一栋楼哪一间房。他甚至想给薛琳发条信息,说自己走错了方向,又回到了原处。他想问薛琳,能不能去她家里坐一会,但终究没有发出去。他骑上车子走了。

十二月北京的冬天,雾霾遮天,杨阳戴着口罩,在去找地铁口的路上。那是杨阳和薛琳的第一次见面,他不知道下次他们何时能够再见面,或许再也没有下次了。


2

薛琳和前男友张昱畅分手三个多月了。公司计划明年开拓南京市场,薛琳就申请调过去了。

收拾衣物打包时,薛琳看到那件红色连衣裙,那是张昱畅夏天送给她的。圆领,高腰,对开露背,后面有四个白色纽扣,两根腰带可以打成蝴蝶结,材质是雪纺的。薛琳本来蛮喜欢的。她记得夏日的一天晚上,下班回家,张昱畅把裙子递给她,说是送给她的生日礼物。当时她还挺感动的,这是张昱畅第一次送她衣服。然后她就试穿了,张昱畅在后面帮她把扣子扣上,薛琳转过身抱着他亲了一口。

试完之后,张昱畅又从后面帮她解开,解开了两个扣子,张昱畅的手伸了进去,握住了薛琳的乳房。薛琳就穿着这件裙子和张昱畅做爱了。

薛琳穿着这件红色连衣裙去上班,同事都说好看。她很骄傲地说是男朋友送的,同事又说她男友眼光不错,会挑衣服。一个女同事不无嫉妒地说,我男朋友每次挑的衣服都特别丑,一点审美都没有,直男癌。薛琳心里更开心了,她也是有虚荣心的。

还有几次和张昱畅一起参加聚会、蹦迪,她也穿上了这件连衣裙。最后一次穿是去李玫玖家吃饭。

李玫玖本来是张昱畅的朋友,薛琳和李玫玖认识后,两人就成了闺蜜,很快到了无话不谈的地步。李玫玖把张昱畅以前的女朋友数落个遍,说她们有多么不靠谱。李玫玖对张昱畅说,他的几个女朋友里,她就喜欢薛琳。她希望张昱畅和薛琳能够一直在一起,她和薛琳能一直做好朋友。

那天李玫玖家一共五个人,三个男人在客厅里聊天,薛琳和李玫玖在厨房做饭。主要是李玫玖做,薛琳给她打下手,择菜,切菜、端盘子。李玫玖不像以前那么多话,只是认真地炒菜,薛琳感到有些奇怪。

等菜都做好了,摆在客厅的茶几上,李玫玖和薛琳把碗筷也拿出来了。男人们自动地让出了沙发,坐在小板凳上。李玫玖从冰箱里拿出啤酒,看着沙发上堆放的衣物,说:“也没人收拾一下。”薛琳赶紧把衣服抱起来,李玫玖说:“放床上吧。”

于是薛琳把衣服抱进了卧室,在卧室她看到了一条和她身上穿着的红色连衣裙一模一样的裙子。薛琳怔了一下,呆立住了,心脏砰砰跳。她赶紧把衣服扔在床上,不知道是什么心理,在转身离开卧室前,她摸了一下那件裙子,是棉质的,不是雪纺,她很确定。

回到客厅,薛琳压制平息着内心的冲动,脸上还挤出一丝笑容,坐到沙发上,挨着李玫玖。李玫玖对张昱畅说:“你也坐沙发上啊,坐薛琳边上。”说着往边上挪了挪。三人一起坐在了沙发上,薛琳坐在中间,身子有些僵硬,这顿饭也吃得索然无味。

回到家,薛琳把裙子脱下来。她问张昱畅:“这是李玫玖挑的吧?”

张昱畅愣了一下,然后反应过来,他说:“我们分手吧。”那一夜,他们再没有说话。第二天,张昱畅就搬走了。

薛琳看着这件红色连衣裙,心想,以后她再也不会穿了,一会下楼就把它扔进小区的废旧衣物回收箱里。


3

每天早上六点半闹钟响了,杨阳醒来,就给陈雨发信息,“晚安”。而陈雨呢,给他发“早安”。

半年前,陈雨被公司派驻到英国伦敦,从此,他们就开始了异地生活。伦敦时间比北京要晚七个钟头,每天,杨阳醒来的时候,正是陈雨准备睡觉的时间。没有人规定一定要发信息、回信息,如果陈雨提前睡了,等杨阳醒来,拿起手机,就会看到陈雨发给他的“早安”。对方没有回信息,他们也表示理解。两人早已形成了习惯。

有时候,杨阳醒来了还会和陈雨聊几句,说说前一天他干了什么,或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陈雨同样也会说说她的事,聊聊伦敦的天气,诸如此类。工作时间,两人尽量不打扰对方,但可以发“今天北京天很蓝”、“伦敦又下雨了”、“今晚月色很美”等等,对方大概能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有一天晚上(伦敦时间),陈雨给杨阳发语音,说:“今天差点吓死我了。”

杨阳已经醒了,坐在床上,他问:“怎么了?”

陈雨说:“今天我带着公司一个英国小伙去谈业务,下午回来的时候突然下雨了,我们没带伞,就跑到路边一个屋檐下躲雨。英国小伙还挺绅士的,拿着公文包给我遮雨。我就抬头对他说没事,不用挡了,他突然低下头在我额头上亲了一下。我当时吓傻了,脱口而去一句中文‘你干吗’,估计他也懵了。”

“哈哈哈,他是不是爱上你了?”杨阳心里有一股醋意,但仍强作欢笑。

男人似乎向来很容易爱上一个女人,他们的热情消退得也快。

“我当然拒绝了他。”陈雨严肃地说,“我让他Behave yourself,保持距离。”

“好凶!”杨阳说,心里却无比快乐。

“你要上班了吧,快去吧。”陈雨体贴地说,“我一会就睡觉了。”

“晚安,”杨阳说,“爱你。”

杨阳想到不久前的一件事,也向陈雨坦诚道出:“去年底有个朋友要离开北京,我去送她。在她家附近吃饭,吃完饭,我骑着共享单车去地铁站,结果迷路了,兜了一大圈又转了回去。”

陈雨隔了一会才回,说:“是女的吧?”

“嗯。”杨阳说。

“没去她家坐一会?”陈雨问。

“没有,”杨阳说,“你知道我不会去的。”

“嗯,我知道,”陈雨说,“我睡了。”

“爱你,早安。”陈雨发了最后一条信息,把手机放在床头,关上灯,睡觉了。杨阳起来上班了。

还有半年陈雨才能回国,结婚五年,今年的结婚纪念日他们是不能在一起过了。


4

有一天,李玫玖在朋友圈发了一条消息,说马上就要离开北京了,开始新生活,定位是首都国际机场。对朋友们来说,作为社交花的李玫玖,这就相当于不辞而别。至少应该有一顿最后的晚餐,为她送行。

没有人知道她突然离开的原因,甚至不知道她是不是去了国外。李玫玖没有告诉任何北京的朋友,或许有人知道,但替她保密了。她离开之后,仿佛从世界上消失了,再也没有新的动态。当大家渐渐以为李玫玖从此就要脱离他们的社交圈,李玫玖又回来了,距她离开还不到一年时间。

最先知道消息的是吕扬,李玫玖在北京的前男友。吕扬又告诉了张昱畅,说李玫玖在一个青年旅舍里。他们两人约好一起去看她。

李玫玖的状态看起来非常不好,脸色憔悴,眼角和嘴角像是有淤伤,披头散发,和其他三个女孩子挤在一个四人间里,上下铺,衣服、袜子和乳罩随意地挂着。张昱畅问吕扬,要不要给她找个房子。吕扬说,你家不是还有一间空屋吗,让她先去住几天,我给她找房子。

张昱畅犹豫了一下,但是看到李玫玖这个样子,他不忍心拒绝。他说,我先问问薛琳。于是给薛琳打电话。

薛琳没有犹豫,一口就答应了。吕扬就开着车把李玫玖和行李送到了张昱畅家里。当天晚上,张昱畅和薛琳还带着李玫玖出去吃了顿铜锅涮肉。

李玫玖在张昱畅家只住了一个星期。第五天,薛琳要去南京出差,屋子里就只剩下张昱畅和李玫玖。

张昱畅和薛琳租的房子有两间卧室,一个特别小的客厅,他们自己住主卧,次卧里放着一个可拉伸的沙发、书柜和电视,平时他们在这里吃饭、看电视、虚度时光。李玫玖搬来后,就把沙发拉开当她的床。

那天,张昱畅下班回家,薛琳已经去南京了。李玫玖在自己的房间里,关着门。张昱畅没有理会,就进了主卧,上网,在电脑上看电影。电影还没看完,他隐隐听到李玫玖的房间里传来哭泣声,断断续续。他不知道是不是要去安慰一下她,哭声又停止了。

当他洗完澡,吹头发的时候,李玫玖的房间传来一声闷响,有什么东西落在了木地板上。他还是决定去敲李玫玖的房门。

李玫玖迷迷糊糊地说:“进来。”

里面没有反锁,张昱畅打开房门,闻到了一股酒味。李玫玖蜷缩在沙发上,穿着睡衣,地上有一个红酒瓶子,打翻了,红酒流在了地上,像鲜血一样。

  • 1
  • 2
  • 3
1/4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
  • 关键词:循环、爱情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101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文夕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2-09-21
  • 秦锦屏提名10000,共计10000
  • 2022-09-20
  • 文夕提名10000,共计10000
  • 2022-09-13
  • 谢龙打赏2000,共计2000
  • 2022-09-01
  • 王国华提名10000,共计10000
  • 2022-08-30
  • 昆阳森林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2-08-28
  • 陈卫华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2-08-28
  • 陈彻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2-08-28
  • 陈卫华提名10000,共计10000
  • 2022-08-27
  • 陈彻打赏1000,共计1000
  • 2022-08-27
  • 520周冠打赏49000,共计49000
  • 2022-04-11
  • 悠悠打赏1000,共计1000
  • 2022-04-08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文夕评委2022/09/20 23:31:41
    • 分享到:
  • 今年我的提名原则也是跟陈卫华老师一样,尽量以提新面孔、年轻人和我不熟悉的作者,手中票数有限,希望鼓励到更多的新人。作者作为新生代都市人,他的笔下的人物,游刃有余地游走在数个大都市里恋爱和生活,看着都是不相干的人物,完全不同的人生,不相同的价值观,最后却都被作者巧妙地捏到了一个小说里,还是亲人情人和友人。作者说到:社会学中有一个说法,世界上任何两个人最小可以通过六个人联系起来。他在这篇小说中做到了。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几对年轻人的情爱故事,有痛有寻欢,有平庸有跌宕,作者似乎看透了爱情的本质,才能在貌似杂芜实则大道至简的故事中直击生活之核,流畅清晰的语言,成熟老练的结构,让人共情共性。没有在深夜痛哭过的人不可以谈人生,作者可以。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一场生活,一地琐屑,却在兜兜转转的爱情故事中撞出了生活多声部的余音,亦是生活中不可承受之重。可喜的是行文清新,估计作者是邻家平台上今年亮相的新人,为这份可喜的清新,也为作者不疾不徐,从容不迫的讲故事能力点个赞。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文夕评委2022/09/13 01:35:06
    • 分享到:
  • 一场游戏的反面是一场生活。小说人物游走生活于几个大都市中,已经不再专属于哪个城市了,这就是全新的现代都市人,他们的故事很吸引我,过目不忘。早读完了,现在回过头来提名。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真正的写作高手总是居高临下的。叙述得再平实,再低微,再焦虑,再跌宕起伏,他(她)也都是上帝视角,节奏尽在掌握中。这篇小说断断续续读了一天,明显感受到作者的掌控能力。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这是我今年提名的第一篇作品。今年的提名和去年一样,以提新面孔、年轻人和我不熟悉的作者为主。手中票数有限,已提名的我就不再凑热闹了。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现实世界,你永远看不透,婚姻生活则是现实世界最复杂的关系,在这几组关系中,我们看到,有纵欲,有收敛,有开放,有保守,最终最保守的杨阳和“很有一套”的薛琳走到一起。是不是告诉我们要在爱与痛中平衡,开放与保守中平衡,在道与术做取舍。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陈彻4举人2022/08/27 21:11:24
    • 分享到:
  • 这多米诺骨牌的结构一开始让人看得如入迷宫,来来去去的爱情与肉体碰撞暧昧隐秘,故事如歧路亡羊似乎越讲越复杂,而作者清晰准确的语言却一直暗示着我其实真相非常简单。果然,当我看到结尾的时候,清脆的结局让人颓然无语。这种事情我以前也听一个女孩痛哭流涕地跟我讲过,但她的眼泪都没有小说这样清冷的叙述更让我感受的震撼更大。非常喜欢这篇小说,作者的文笔精炼到几乎没有废话,简单的事件却被讲述得如此异彩纷呈,佩服。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张爱玲写过一个这个类似的故事,但是悲剧的结尾,所以,我是觉得大部分作者是男性视角,在这样的故事里,这样的爱情里,拯救了男人自己,但是陈雨的悲剧如医生所说,是社会里很普遍的,并不是特例。从女人的视角,陈雨的心理成因更是一个值得挖掘的文学黑洞,不然,就是只是串连出了一个很精彩很完整的故事出来,文学的质感还可以更深入一些。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破罐2童生2022/09/13 09:36:12
    • 分享到:
  • 这个故事是一个环形结构,将几个人物串联起来,每一段是两个人的故事,本意是探索城市中互相没有关联的人是如何通过他人在冥冥之中相互影响的。社会学中有一个说法,世界上任何两个人最小可以通过六个人联系起来。所以这个故事中有些段落和别的段落,有的人物和别的人物的故事看起来风马牛不及,看到后面忘了前面,对人物关系不知所云,只有全局进入心里,就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作用。如果没有达到这个目的,仅限个人能力不足。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暁霞囡4举人2022/08/21 18:20:43
    • 分享到:
  • 文字老道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一场生活,牵扯着好几对情侣的关系,错综复杂又现实的故事。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最近来访
  • 2童生
  • 3星
  • 2钻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14
  • 61100
  • 11
  • 1670
  • 此文故事非常吸引人的眼球!杨健生是龙菊花的前夫,孙大炮是菊花曾经的情人,鲁子砚是菊花的暧昧对象也是她的画画老师,关系真够错综复杂的。突如其来的小区封控,三个男人跟菊花也就是现在叫龙华的女人被困在同一个屋里,来找孙大炮的老婆苟春柳也一并被禁闭。当年龙华被杨健生的两粒纸包糖感动,婚后随丈夫来到深圳龙华,一次无意撞见他和发小郎志鲲厮混在一起,那个情景把龙华惊蒙了,怪不得杨健生有个怪癖,同房前一定要看碟片

    十十两粒纸包糖

    2023/9/21 12:48:28
  • 一个人要证明自己的存在,到底要凭借什么?我是在作者的文章中初识段作文先生的,所以知他缺了门牙、名气不高,勤于动笔,写作有老贾、老史的风格。但我点进来,却因标题,我对那个男人感到好奇,只因他能对标老贾。这是老段的处境,也是当下所有籍籍无名者的处境,我们被认识、被记住,似乎并不因我们是我们。老段的挣扎体现在他的文字里,那我们呢,如何自处?感谢作者的随笔而作,让我认识了老段,但认识自己,仍旧前路漫漫。

    时知说说那个长得像贾平凹的男人

    2023/9/21 12:42:26
  • 宠物、植物、阳光、餐饮、娱乐,本是人一生应当享受的资源,在城中村却成了最渴望又最难以触及、最廉价又最宝贵、最值得又最不堪的存在。写作生活琐碎细节的前提“情动于中”,明明最应当习以为常的事物,却总是反常,何处得来?是人被压抑、被扭曲后对生活残酷真相的洞察。我住过城中村,感受并不好,但何时逃离,何时能永远逃离,简单的问题,却成就了如我这般的漂泊者最无奈的沉默。

    时知高岭往事

    2023/9/21 11:39:38
  • 你不知道你不在我有多孤独多寂寞多可怜吗?什么都得我一个人去面对!我得独自面对我的癌症,我得独自面对儿子的抑郁症,还得面对母亲的癌症,现在又要面对肿瘤的复发,你以为我是神吗? ======= 读到这里,我的眼泪下来了。俗世凡尘,人各有难。女人总是感性的,软弱的。殊不知人生的路,终归要自己走。每个人都一样,必须独立面对人世间的一切艰难险阻,闯过去,再回首,便是:轻舟已过万重山。

    青桐天凉好个Q

    2023/9/21 11:31:31
  • “。。。。。。在老段不少散文作品里,其结构形式都是网状的,纵横交错,经纬相织,这种庞杂的内容和复杂的结构考验着他对文字的驾驭能力,他经受住了这种考验,用看似轻描淡写的文字完成了一部出色的生活史,一部壮阔的家族史,一部触及人心的心灵史。这部具有“三史”特征的散文集,就像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那样,一幕幕演绎着半个世纪以来的人间悲喜与冷暖。” ——这也是我最想说的话。

    biaoran说说那个长得像贾平凹的男人

    2023/9/21 11:30:53
  • 三毛说:“不要慌,太阳下山有月光,月亮落下有朝阳。不要过于焦虑与着急,即使身处黑暗,抬头也可以看见漫天星辰。”这句话很适合用于这篇作品,从作者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出六六是个心思细腻的人,人生浮浮沉沉经历过从有到无,只身前往深圳,工作换了又换,唯独那份对生活的炽热从未改变。不管是华强北还是观澜,她遇到的许多普通人,性格迥异,却不约而同的为生存而努力,在这一刻,我好像明白了:杀不死的终将使我变得坚强。

    戴珍珠的难孩太阳下山有月光

    2023/9/21 11:01:13
  • 自然界太广博了,还有很多事物是不被人类所知晓的。甚至可以说有些现象人类根本就不可能弄清楚。但这并不能说明科学不对,更不能说明迷信的内容合理。无从理解也就无从解释。所以你说,它能解释得东西范畴才多大?所以很多人试图将科学当成丈量万物得尺子,其实它还短得很。科学本身的态度是:我能即我能,不能即不能,若到某些这给变成,我能即万能,不能即不存在。你这就是赤裸裸的zong教情怀了,是迷信的开始!

    漫漫感知

    2023/9/21 10:46:57
  • 满屏的辛酸与无奈,满屏的忍耐与慰藉。一路读来,时时为作者揪心,又时时被她的达观、坚韧和无处不在的幽默逗笑,更为她优异的语言天赋而拍案叫好。丰赡的精神世界,残酷的底层生存,一群善良真诚、个性鲜明的同伴,组合成一幅当代占比最大的众生图景,让人感慨万千。自身的努力和坚持、蔑视苦难的勇气,这些自然重要,自然能给人鼓舞,催人奋进,但生存境遇如此荒谬却不得不引人沉思。这样,作品就具备了震撼人心的批判力量。

    蔡德林太阳下山有月光

    2023/9/21 10:41:16
  • 生活中麻木的群体比比皆是,人生的轨迹是一成不变的进行,现在不管做什么事都很难,物价在涨油价在涨房价在涨,唯独我们的工资没有涨,所以有的人为了生活颠沛流离,身在底层的穷人,因为认知能力有限,即便取得了一点成就也很难保持长久,缺少成功的经验,只是靠自己不断的摸索、试错,在遇见困难时,下意识就凭着自己主观意识而做决定,光成长起来就已经筋疲力尽了,即便如此也只能靠打工赚死工资。

    欣欣说说那个长得像贾平凹的男人

    2023/9/21 10:35:18
  • 这三年来我们一直处于战斗中,“青春才几年,病毒占三年”戳中了很多人的痛点和泪点,对于初三、高三学子来说尤其如此,病毒可以限制住我们行动的自由,却限制不住万物生长的希望,天生我才必有用,人生处处是考场,一次中考经历远不止升学那么简单,这个奋斗过程将受益终身,年寒窗苦读,1000多个日日夜夜,所有的辛苦,所有的劳累,所有的付出,都会有回报。

    欣欣深圳中考的那些事

    2023/9/21 10:24:16
  • 从孕育生命那刻起,教育这个话题就开始围绕在父母身边。作者是位很优秀的妈妈,照顾大的,还是顾着小的。给孩子辅导功课、抢义工名额获取积分、分析评估各大学校师资水平、注意孩子的饮食起居……爱这个词语,在这里成了生动而具体的动词。家长们盼望着教育系统得以完善,盼望着孩子们注重学业同时要具备一定抗压能力。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戴珍珠的难孩深圳中考的那些事

    2023/9/21 10:08:55
  • 从农村出来的禾小苗和他的大哥大嫂,皆因邻居大头薯那个穿着喇叭裤、带着墨镜,醉酒模样旁若无人地疯狂扭动的表哥“街痞佬”的“众目睽睽下嘣嚓嚓”而决定来到深圳的。不同的是,大哥大嫂是光明正大来深圳的,而禾小苗是拿着父亲给的读书钱偷偷溜走的。成为“新时代手袋厂”员工的禾小苗,热爱这里的每一台机器,每一个人,甚至是每一件废料。在他的努力下,成为部门的先进工作者。脚勤手快肯吃苦的禾小苗,得到老板的赏识和奖励。

    十十我们“嘣嚓嚓”

    2023/9/21 8:05:37
  • 莫成功、吴抱负、空理想、韦奋斗和他儿子韦文学,这些所谓的曾经或现在的文学青年,他们历尽了生活的沧桑,受尽了社会的毒打,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不禁让人怀疑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个啥?曾经的梦想曾经的抱负是否还值得坚持和坚守?“五百二十万字!十个长篇!没有一个出版!这对莫成功来说,该是多么绝望的一件事!”莫成功不仅为文学贡献了一切,也因此一直未能成家孤独终老,最终得肺癌而走。

    iris雨夜

    2023/9/21 7:11:55
  • 女孩是悲哀的,自小父母离异,不管在父亲还是母亲重组的家庭里,她都过得非常不如意过得非常憋屈。女孩又是幸运的,成年后的她,终于拥有了自己的事业,碰上了她真正的白马王子。年少的经历让女孩有了恐婚之想,温暖的男孩土豆爱上了女孩最终拯救了女孩。作者在文中还非常幽默、风趣地调侃了现在很多所谓的作家,读了让人不免会心一笑。好文!

    iris探照灯

    2023/9/21 4:10:13
  • 说实话,我是第一次听说豆腐圆,不知道作者老家是哪的?妈妈牌豆腐圆无法超越,妈妈的味道永远是第一的。此文也让我想起自己的母亲,她做的我们客家酿豆腐绝对一流,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味道,也是我一直怀念的味道。文中做豆腐的过程和场景,跟我小时经历的差不太多,满满都是回忆。文中的母亲于2019年去世,而我的母亲于2012年离开,她们都才七十多岁,非常遗憾和悲伤。

    十十妈妈牌豆腐圆

    2023/9/21 3:11:14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