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亲戚
  • 点击:21434评论:42022/05/28 11:55

妹夫跟妹妹吵架了。

这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在我们乡下,两口子吵架实在是件太平常不过的事了。我跟老婆会吵架。父亲跟母亲会吵架。村里所有的夫妻都会吵架。若是哪对夫妻空了一年半载没有吵架,村里人倒会奇怪起来:哎,他们怎么不吵架哩?

那天,天气好得一塌糊涂,妹妹的心情坏得一塌糊涂。她骑着自行车在乡村马路上奋力地往前蹬。自行车是凤凰牌的,她结婚时买的。当时,妹夫想买长征牌的,它便宜五十块钱。妹妹说,我要凤凰牌的。妹夫乐哈哈说,好,买凤凰牌的,你说买什么的就买什么的。此时,妹妹自不会想起买自行车时的场景,满脑子全是妹夫的暴行,还有伤心、委屈和愤怒。

她这是来娘家告状来了。

妹夫和妹妹是时不时会吵上一架,频次不是很高,两个月轮一回还是有的,都是小吵小闹,早上吵完了,下午就和好。而这次,妹妹跑来娘家告状,可见,这次不是小吵小闹,而是很严重了。

时间是早上。我刚吃好早饭。父母也吃好了早饭。母亲在门前晒衣服。父亲在屋檐下磨柴刀。妹妹骑着自行车在门口停下,人未下车,先喊一句:爸。妈。声音哽咽,带着哭腔。

怎么了?二女子。父亲母亲同时问。

我要被过保子打死了。妹妹用哭腔控诉,他就是欺负我们家里人老实,欺负我好欺负,这次一定不能放过他,你们要帮我出头,不然我真会被他打死。

原来是两口吵架了。父亲母亲似乎松了一口气。特别是父亲,他已经把目光彻底收回到另外的方向,举起手中的镰刀,对着阳光,半眯着眼睛,用右手大拇指试刀锋,似乎很满意,刀磨得够锋利了。

父亲这态度,让妹妹十分生气,她再喊一声:爸。

父亲绝对没有听到。他甩了甩镰刀,甩去刀上残存不多的水,挑起草篓,若无其事地走出禾坪,走上村路,头也不回。

你喊了没用,母亲说,你爸耳朵背,现在听不见了。

妹妹气得直跺脚。

父亲的耳朵是有点背,但分什么情况。若是遇上棘手的事情要他表态说话,就是在他面前打铜锣,也是一句都听不见,包括母亲咬牙切齿骂他。是真的,我看见母亲多次骂他,他却傻乎乎地问:你说啥?能不能大声点。他那样子,绝对能把死人气得从棺材板里爬起来大笑三声。若是你在背后说他什么坏话,保准句句听得真切,一张脸气成猪肝色。

无疑,这事在父亲那儿,是件棘手的事情。

这要怪妹妹,过早地打出了底牌。她不是来告状诉委屈,是来搬救兵,要娘家人去做亲戚。

做亲戚,听起来很好听,会以为走亲戚,在我老家小布镇的语境中,做亲戚与走亲戚,两者意思隔了十万八千里。走亲戚是带着愉快的心情亲戚间友好交往。做亲戚是前去兴师问罪。而做亲戚的主体,一般是女方的娘家人。

女人出嫁了,离开了父母怀抱,有点类似于孤军深入敌后。我知道这个比喻很蹩脚,但实在找不出更好的比喻,还是接着比喻下去吧。女人跟男人吵架,就是跟敌人战斗。由于孤军深入,就有了寡不敌众的味道,当然,特别能战斗的除外。这时女人就需要援助。娘家就是女人的靠山,有义务提供枪支弹药,甚至提供火力支援。

我家的姑娘嫁到你家来,将来是要做婆做大的,不是来受欺负的,如果你胆敢欺负她,我们娘家人决不会袖手旁观。这是娘家人做亲戚的理论依据,讲出来掷地有声。

在我老家小布镇,盛产贫穷、酒鬼、赌棍、打老婆的好汉,怕老婆的英雄。夫妻间吵架,本是生活常态,谁家也避免不了。娘家人自是希望姑爷做怕老婆的英雄,而不是打老婆的好汉。夫妻打架,男人力气大,女人注定要吃亏。若是男人又是打老婆的好汉,打起老婆来不分轻重往死里打,女人就更惨了,这就需要嫁家人出来做亲戚了。这很像俄乌战争,论单打独斗,乌克兰肯定不是俄罗斯对手,但乌克兰有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做靠山,呵呵,胜负就难分了。说实话,女人有娘家做靠山,确实能有效遏制一些男人做打老婆的好汉。他打的不是一个女人,而是背后整个家族,识相的就好好控制自己的情绪吧。

但是,并不是夫妻间一旦吵口打架,娘家人就要去做亲戚。夫妻间的吵口打架实在是一地鸡毛,其间的对错是非,没人能断清楚,清官难断家务事嘛。如果贸然去做亲戚,一定会把事情搞砸。首先会遭受乡村舆论的谴责,你看那户人家,动不动做亲戚,太不像话了,娶了他家姑娘做老婆,真是倒八辈子霉。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丢脸皮的事乡村人不干。其次,会加深他们夫妻间的裂痕。家庭事本来就鸡毛蒜皮,你却将鸡毛当令箭,箭是会射伤人的,严重时会让姑爷视娘家人为仇敌。村里就出现这么一桩事,邱冬生夫妻吵架,也打起来了,女人去娘家搬救兵,几个兄弟包括父母一起来做亲戚,情绪没控制住,打起来了。事情虽然没有造成离婚后果,但邱冬生有半年时间没有去丈母娘家走亲戚。女儿嫁过去,初衷是希望她们和睦相处、同心合力、幸福美满,好好过日子。把事情搞砸,走向反面,乡村人不干这等蠢事。

所以,做亲戚是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必须掌握好分寸。乡村的规矩是,姑爷必须是实在太不像话了,自家姑娘必须是受欺负受得实在无可忍受了,这时娘家人出来做亲戚就正义在手,理直气壮。

本来,妹妹来了,而且,眼睛红肿着,脸上带着泪痕,表情是伤心、委屈、愤怒,我这当哥的,应该走出去表达关心与呵护。我是跟父母分家另过了,但只是隔了一道墙,另开了一扇门。妹妹骑自行车冲到父母家门口,我就看见了她了,同时看见她红肿的眼睛,带泪痕的脸,气鼓鼓的表情。我正要起身,猛听到妹妹那句话,顿感这是一件棘手的事情。

我的妹妹我知道,她有那么一点点娇生惯养,那么一点点跋扈。父母一口气生了五个孩子,只有妹妹一人是女孩。别人家是重男轻女,我家绝对是重女轻男。妹妹她,父母宠着、惯着,我们兄弟凡事都要让着。所以,我这妹妹,是受不得一点委屈,一点委屈都会开炸包。她们两口子吵架的事,我有听说过一些,都是妹妹盛气凌人,最后都是妹夫息事宁人。

我的妹夫我知道。他是位比较优秀的农村青年,勤劳吃苦,厚道朴实,小酒是喜欢喝点,但决不是酒鬼,小麻将是喜欢打点,但决不是赌棍。他很顾家,脾气也好,遇事乐哈哈的。重要的是对我家好,农忙时节,他放下自家田里的活,主动来我家帮忙。搞到什么野味,挑大头送过来。有次父亲上山跌伤了脚,我赶到家时,他已把父亲送进了医院。我知道,他对我家好,其实是对妹妹好。

这么一个优质妹夫,要我去他家做亲戚,我拉不下脸皮。可妹妹亲妹妹,她受委屈了,来娘家搬救兵,我一时想不出理由来推辞。如果仅仅是来告状诉委屈,我可以腾出半天时间来陪她。可是,可是,眼下唯一的办法就是装聋作哑。

可没用,妹妹很快就四下张望一下,再大声喊:哥——哥——你出来了。

我没办法躲了。这会儿我是多么羡慕父亲耳朵有点背。我耳朵不背,大家都知道,装着没有听到是不行的。我只得硬着头皮走出屋,装出一脸发懵相:咋了?咋了?还哭上了。

咋了?妹妹说,我都要让过保子打死了,这回你一定要帮我出头,你不能再做缩头乌龟了,你是我哥,你再不帮我出头,我真的会被他打死,他是越来越不像话了,他就是欺负我们家里人老实。

妹妹这话我不爱听。我做缩头乌龟?好像妹夫多次家暴她,而她多次来求援,我都胆小怕事,袖手旁观。我没有跟他争辩。她正处在情绪化中,她使的是激将法,目的是激我去做亲戚。

满口答应妹妹,这不是我的风格。若是不答应,妹妹此时正伤心委屈着,岂不更伤她心了。她本来就怪我对她关心照顾不够。好歹,我要算有点急智,从时间过程上来判断,她一定还没吃早饭。

我说:吃饭了没?没吃饭先吃饭,吃好饭再说。

妹妹说:吃了个屁呀,我气都快吃饱了。

母亲似乎是恍然大悟,赶紧拉着妹妹的手,说:进屋吃饭,进屋吃饭,哎呀,还没吃饭呀,肯定饿坏了,走,走,走,进屋。

妹妹让母亲拉进屋里。我掏出一支烟点上。去妹夫家做亲戚的事,得想清楚来。想来这亲戚还真不好做。妹妹是亲妹妹,妹夫也是亲妹夫,跑去做亲戚,妹妹是高兴了,却会把妹夫得罪了,我们以后还要友好往来哩。这是其一。其二,我在村里,不是吹牛,口碑还行,大家都说我通情达理会做人,贸然跑去做亲戚,势必遭到乡村舆论的讨伐,我得维护我的好形象。可不去做亲戚,妹妹那关怎么过?我想到开溜,三十六计走为上。这时我特别佩服父亲。他总是能恰到好处地让耳朵背。

我进屋,推出自行车。开溜得溜远一点,让妹妹找不到。至于妹妹的伤心、委屈、愤怒,就交给时间吧。相信时间能平复她的情绪。

可是,我刚推出自行车,刚要踏上去,背后就传来妹妹尖声喊叫:哥,你要去哪?我心头一惊,是做贼心虚的惊。我骂自己心虚个啥。我笑,绝对是假模假样的笑,说:外面有点事,得去处理一下。

我就知道你会想溜,妹妹说,你果然想溜。

我笑,还是假模假样的笑。

妈,妹妹喊一声,你看我哥。

母亲大张旗鼓地走了出来。对,她就是大张旗鼓的样子,板起相当严肃的面孔:春赖子,你不能走,等下你去上潮一下,好好说说过保子,太不像话了,动不动打人,我都舍不得动她一根手指头,轮得到他来打?真欺负我们家没人了?

妈。我是一脸无奈的苦笑,说,我是真的有事。

妹妹说:妈,你看我哥,我说了他会不肯去,你还不相信。

母亲的脸孔板得更严肃了,口气是相当严厉:有天大的事也得放下来,她是你妹,你妹受欺负了,你当哥的不管谁管?难道真要让人打死了你才开心?

母亲的话具有凌厉的攻势,我招架不住了。明知母亲的话未必有道理,却寻不出反驳的话。我也是不太敢反驳。我看着母亲。她怎么也成了不讲道理的人呢?她可不是这样的人。家里家外,对人对事,她都体现出通情达理。她最看不惯动不动搬娘家人来做亲戚的女人。比如邱冬生的事,女方让她不客气地非议过。想来,只能说她是爱女心切,利令智昏,爱也会令智昏。

要说妹妹在家里受宠,而最宠她的则是母亲。小时候粮食不够,母亲绝对不充许我们动手打饭吃,全由她分配,看起来,碗是一样的碗,饭打得一样多,但妹妹的明显用饭勺子压实了。兄弟姐妹之间总会发生一些争执,妹妹动不动就哭鼻子。她一哭鼻子,母亲便拿竹鞭子抽打我们。小时候我们有太多的活要干,捡猪屎、捎猪食草、砍柴、放牛、洗碗、扫地,母亲开口了,我们没人敢不去做,只有妹妹可以,只须说一句我肚子痛就可以了。小孩子在外面难免干些调皮捣蛋的事,有人告状了,我们,母亲是不分青红皂白往死里打,只有妹妹,有时候还会受表扬。真的,从小到大,母亲就没动过妹妹一根手指头,粗声骂过一回。

  • 1
  • 2
  • 3
1/2页上一页12下一页
  • 关键词:记录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13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健字号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2-09-17
  • 健字号提名10000,共计10000
  • 2022-09-16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这种娘家人调解小夫妻纠纷的,叫做亲戚,好新鲜!题材新,人物言行生动接地气,心理活动有温度有滋味,最精彩在最后,不是简单地抖包袱,不是新人常用的反转啊,颠覆啊什么的。而是情理交融,女婿杀了只毛还没长齐的鸭子来招待,丈母娘一见心就软下来了,这一顿鸭子吃得她明理了,小夫妻过日子哪有不吵架的,婚姻的羽毛未满,万万不可以就此扼杀啊。作者的叙述恰到好处,情节处理高人一筹,最后的喻体,犹如神来之笔,回味无穷。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茨平2022/09/19 16:53:02
    • 分享到:
  • 多谢老师表扬,随手而写,箅性情文吧。
  • 写得好,乡下的生活跃然纸上,最近,我集中看了茨平老师的文章,无论是写工厂,还是写乡村,都写得生活气息浓厚,很见功力。两口子,吵架是正常的,有时候,斗智斗勇的事情也经常发生,其实丈母娘有设计好的节奏,剧情就是按这个节奏走的。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不假。但生活需要我们艺术性地表达出来,茨平老师做到了!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茨平2022/05/31 16:38:20
    • 分享到:
  • 多谢啦
  • 最近来访
  • 茨平
  • (我名即我号)
  • 4举人
  • 4星
  • 3钻
  • 没事写字玩
  • 没事写字玩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32
  • 28210
  • 56
  • 8900
  • 我们阅读网络小说各种题材,比如穿越、宫斗、职场、言情等,故事很精彩,人物很鲜明,但总觉得会少一些什么,其语言、情节与小说的张力都不能很好地融汇贯通,创造出迷人的气息,给读者阅读带来冲击。这篇小说情节并不复杂,职场故事似曾相识,而语言与节奏把握相得益彰,呈现出一个现实与心理都趋向虚无的多向文化空间,如同昆德拉的小说一样,可此小说的重点并非叙“事”,而是造“境”、抒“情”。

    廖令鹏橘子站在樱桃旁边

    2022/9/21 11:01:52
  • 这篇成长小说刻画了一个思维活跃、生动有趣的小女孩,把她写“活”了,特别是现在二孩、三孩家庭里,孩子们如何与父母、阿姨、兄弟姐妹相处,小说站在孩子的世界作了很多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思考,既严肃又天真,给人们的启发较大。我比较欣赏小说的语言和叙事,特别是视角的转换比较成功,浑然一体。可以说,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成长小说,适合家长、老师、同龄人阅读的一本好作品。

    廖令鹏一加一不等于二

    2022/9/21 10:47:59
  • 主人公从贫苦农村出发,跨越山川湖泊,来到寸土寸金的城市打拼,持之以恒地向梦想一路高歌猛进,最后换来了命运的逆袭。 创业的道路无疑是辛酸且苦闷的,充满荆棘和坎坷。而今凝目回望,仍将感谢曾经那个不轻言放弃的自己。他人的成功无法复制,但是他人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一路走来,既要像海绵一样汲取知识,也像海绵一样挤干“水分”,脚踏实地,追求梦想,深圳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城市,创新、包容、进取是真正的深圳精神。

    胡帝我在深圳这些年

    2022/9/21 9:57:44
  • 这篇我今年读的第一篇的文章,这个小说有一股生猛的原生态气息,在我的脑垂体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生来就是一个感性动物,但我当时还是克制下提名的冲动。我的原则是要把所有的小说和文章看一个大概,才能提名……两栋楼对窗而立,无数个夜晚,他们在熄了灯的床上观摩对面投在窗子上的女人身影,一道凹凸有致的影子慰藉了他们许多个春夜……小说里的多处写实,淋漓尽致,令人忍俊不住……我始终认为爱情是人类的必须品。

    文夕​月在东山上

    2022/9/21 0:09:36
  • 今年我的提名原则也是跟陈卫华老师一样,尽量以提新面孔、年轻人和我不熟悉的作者,手中票数有限,希望鼓励到更多的新人。作者作为新生代都市人,他的笔下的人物,游刃有余地游走在数个大都市里恋爱和生活,看着都是不相干的人物,完全不同的人生,不相同的价值观,最后却都被作者巧妙地捏到了一个小说里,还是亲人情人和友人。作者说到:社会学中有一个说法,世界上任何两个人最小可以通过六个人联系起来。他在这篇小说中做到了。

    文夕​一场生活

    2022/9/20 23:31:41
  • 此文文笔流畅,语言有节奏。我最喜欢这篇文章的是语言节奏感,这种有节奏句子,读起来富有弹性,在节奏中阅读,很容易把读者带入故事情节之中,我读着读着就把自己代入角色了,为她们的故事动情,被她们的真爱所打动。我是一个完全的异性恋者,我并不了解同性之间的爱恋,但在这篇文章中,我看到她们的爱一点也比男女之间的爱逊色。深圳是“我”心中的圣山,“我”的爱人在深圳,给“我”介绍深圳,她的深圳就成了“我”的圣山。

    文夕去深圳

    2022/9/20 21:51:42
  • 历来如此,人之道与文之道异曲同工。求新,也是一种选择。写什么,怎么写都重要。所以,一个平凡的故事也能让人留心。这里,不仅仅是作家的发现,更是作家的选择,读者的期待。

    秦锦屏跨境直播:让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

    2022/9/20 14:57:27
  • 人如生活之浪,需要在时代中飞扬,在作家的发现中激昂,作者的的选题,构思,落笔都很好,如能再多讲点故事,多些生命的过往打捞,更好!

    秦锦屏禹国刚,中国证券市场拓荒牛

    2022/9/20 14:51:58
  • 一些生活的细节是可圈可点的,空间格局也有回响。 如果不代替“人物”发表意见,让“人物”自己出镜,更妙。但不失为一篇有腔调的作品。

    秦锦屏羁爱的脚本

    2022/9/20 14:34:22
  • 作者给我的感觉是一个人情练达的人。文字干净,节约,有一种泰然的气质。信手拈来的一些句子,将双城典型环境中的人生况味勾勒的从容,超然,又深入其中,张弛有度。

    秦锦屏王福田的双城生活

    2022/9/20 14:31:39
  • 以科幻的手法,让人事,现实与超现实相互交融交织,给读者提供了一种新体验。以其殊异性,形成了不可替代的形貌。略失于仓促。但不失仍是一个值得继续打磨的文本。

    秦锦屏创·城

    2022/9/20 14:26:01
  • 题材虽不新,还是容易引起共鸣。广场舞是中国特有的一个文化现象,是自发组织的,大妈大爷们精神的需要,几个主角有各自的故事,可以说多少个舞者就有多少个故事,是长篇是中篇,是几部长篇难详尽的一个大妈。我有首诗里写道,她们被老龄丈夫粗暴地赶出家门,一直在公园大唱革命歌曲!人性是复杂的,作者发现了也呈现了,可是还需要进入所谓的化境,即看山还是山。需要让他们再次粉墨登场,可以一笔带过,而避免道德优势与审判之嫌

    健字号跳广场舞的女人

    2022/9/20 14:25:46
  • 人物的命运感很强,他们在时代面前的苦与乐都在故事的兜兜转转中得以体现。这是地三鲜今年连续多篇中我个人觉得最可贵的一篇,特点保持了文章标题亮眼之外,对人物的刻画很有章法,故事也相对圆熟。

    秦锦屏飞往回南天

    2022/9/20 11:49:32
  • 好的非虚构未必是记录大事件,恰恰相反,记录个人生活里闪烁着光辉的微末故事,恰是我们作为平凡老百姓最值得做的,因为大事件自有史官记录,而我们的人生记录者只有自己。这位维修店的小老板文采如此之好,如果能多写一点、选材再种类丰富一点,你的维修杂记是能获大奖的水平。最后再把今天偶得的一句名言分享给你:有时候真实比小说更加荒诞,因为虚构是在一定逻辑下进行的,而现实往往毫无逻辑可言——马克�吐温 ​ ​​​​

    陈彻维修杂记

    2022/9/19 17:56:50
  • 这篇小说写出了人生的无常感。一切都是偶然。亲情、爱情、友情,都是那么回事,无所谓神圣与庸俗。萍水相逢本身就是理由,此外不必再寻找其他的理由。作者对人生有一种冷冷的看透,不赞美也不抨击,只是以零度情感予以叙说,如冷月照江河。语言老道,叙事精妙,很有功力。

    孙行者残鸟

    2022/9/19 14:02:24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