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爱的芭比
  • 点击:19732评论:142022/07/06 23:16

01

她从省城机场出来时,已是下午五点,天色阴沉。她皱了下眉,叫了辆网约车。她打了个电话给助理,报了平安。机场到老家县城大概一个半小时,如果塞车,小两小时也是要的。她已很多年没回县城了,记不清具体时间。

车子在一片笼罩着烟雾和灰尘的道路上行驶,让她不适,她下意识用手捂住口鼻。离县城越近,她的内心微微雀跃起来,多年没回来了,一路却变化不大,城东的经济开发区在盖房子,司机说房子盖了好多年,脚手架和绿网都没拆,烂尾在那里。

“路怎么这么泥泞?”她嘀咕了一句。

“可不是,前几天一直下雨,昨天还下暴雨呢。你来得正好,今天转晴了。”司机叹息一声,“哎,县城始终发展不起来啊。”

她没接话茬,只提醒司机开稳当点,别打滑了。她将车窗拉下些许,一股说不出的气味扑面而来,她又把窗户关了。许是刚从前几天的恼人雨水里朗润起来,沿街的花圃和电线杆上晒满被子、衣服,露天一小块水泥地上还晾晒着春笋、芥菜干、野蕨菜、苦菜,与灰尘混杂在一起。用红酒糟烹煮过的春笋,在阳光的暴晒下挤干了水汽,清香彻底冒了出来,有股说不出的异常味道。她对这味道并不陌生。哪怕多年未回来,她也完全记得。这些味道就像记忆的导火线,猛地点燃某个叫乡愁的爆竹,噼噼啪啪地在鼻尖响彻不停,钻进脑海。

前面是条泥泞小巷,车子不愿进去,她在街口拐弯处下车。她也想走走。这条南方城郊街道到处积水,尘土和污水,泥泞和肮脏,纵横交错。路旁有几辆被遗弃的自行车和电瓶车,破损残缺,耷拉在路旁,像衰败的老人,毫无生气。她下意识提起裙裾,踮着脚走路。其实也不至于弄脏裙子和高跟鞋。

她的目的地——那熟悉的钟楼就在不远处,一眼看去,破烂了很多。老家的这条路她走过很多次,那些踩踏过的青石板长满青苔,有些湿滑,墙壁上坑坑洼洼,摸上去就如同抚摸布满弹孔的城墙,分明是衰败的痕迹。然而,就是有种说不出的味道和气息吸引着她,拉扯着她的味觉和嗅觉,刺激她的大脑中枢,久违了的故乡让她开始兴奋,好比一个孩子看到幼时玩具,眼睛放光。驻足此处,她仿佛置身十几年前的街头巷尾,那模糊不清却湿润无比的场景如潮水袭来。

她觉察到没人认出她了。她像一个外地来的普通游客,有着超越县城的入时打扮,杂花色露肩短打裙,过膝翻皮长筒靴,挑染成栗色的波浪卷长发披肩而下,一看与本地女孩大不一样。开始有路人好奇地回头打量,怯怯的目光还等不及她回应就收了回去,匆匆逃离。她露一丝微笑应对,搜刮脑袋里仅存的记忆,最终也没想起什么。她依然不习惯路人的指指点点,比T台上的闪光灯更让她不适。


02

六个小时前,她在公司的试装厅给一个模特试装。她让模特不断变化坐立姿势,一会儿,左手拿个芭比娃娃,一会儿,右手搭一条薄丝巾。模特们笑盈盈地配合着,她们知道,眼前的女人是业界大咖,芭比娃娃和丝巾是她最喜欢的两个元素,她总能抓住这两个亮点搅动诡谲变化的时尚圈。没人真正去探究她为何喜欢芭比,她也从不说明。在一次秀场总结时,她透露过,芭比能带来很多设计灵感。在她看来,芭比娃娃不仅是玩偶,更是有生命的伙伴。在她的调教下,模特手中的这些娃娃顿时灵动起来,瞬间沾染某种灵气,模特身上的服装也变得栩栩如生。

十天前,她凭借“亲爱的芭比”系列时装获得米兰时装周最佳突破奖,刷新深港时装界奖项新记录。香港新闻界和时尚界很快嗅到热点,混杂着时尚元素和励志肌理,半壁江山闻风而动,立马策划了一台走秀,全方位报道“亲爱的芭比”。发布会在中环举行,规格碾压许多二三线艺人。她被簇拥在鲜花和丝绸布置的场地中央,笑盈盈地喝着依云矿泉水,回答各路记者的刁钻提问。她目光澄澈,皮肤白皙,犹如芭比娃娃瓷器般的质感。次日的新闻通稿这么描绘,她看了娇羞一笑。助理打趣她,以后该叫“芭比公主”了。

发布会结束,她需要到酒店休息会,晚上还有一个酒会。申格基金合伙人约她谈下阶段合作,她明白必须趁此机会将“亲爱的芭比”品牌推出去,引进资本是明智之选,也蕴藏着风险。她瞅着还有点时间眯一眼,助理手中的手机响了。

“大陆的电话。”助理轻声征求她的意见,问她要不要接这个来电。

她示意助理帮她接,她继续打盹。助理告诉她,“是你家人电话,说你嬷嬷快不行了,问你能不能回去一趟……”

她示意助理赶紧给她安排和申格合伙人洽谈的包厢,并确保避免无孔不入的记者前来打扰。她必须敲定当日的合作意向,然后次日一早赶回老家。

两天后还有走秀彩排。助理提醒她。

这时回老家,至少需要一周时间,事情肯定被耽搁了。她握紧拳头,轻敲桌面,暂无万全之策。一旦计划被打乱,很多机会将永远失去,她不想见到这种事情发生,这个电话真不在她计划中。她像浮在半空的鱼,看似要飞翔,却有随时跌坠的可能。

她与助理商量是否能够推迟走秀时间,或者取消。助理听她这么说,脸色煞白,“如果您缺席的话,要支付赔偿金……合同里面签了特别条款,要求您必须全程跟进……”

她阻止了助手,让她安排晚上的洽谈会,顺便帮她订次日下午的航班。利用这个空隙,她要接受某个极具影响力的媒体记者的独家采访,她与记者相谈甚欢,妙语连珠。她想到刚刚结束的发布会,她站在舞台C位,对于这个位置,她走了无数荆棘密布与艰苦缠绕的路。在米兰的最高领奖台,接过世界级顶级名模凯特摩丝递来的奖杯,她用意大利语说了Grazie(谢谢),下面一片欢呼声。凯特摩丝真诚地向她祝贺,与之亲密合影。她没想到,这张合影迅速登上深港所有媒体,“东方芭比公主”的称呼开始被提及。回到香港,媒体记者对她来个全方位无死角的拍照,让她疲于招架。她不是没见过大场面,受邀参加过戛纳电影节和巴塞罗那时尚派对,获大奖是头一遭。对于时装设计师,这种顶级荣誉的冲击波是巨大的,它意味着脚下的红毯已铺满鲜花,时装大师的身份也正在向她招手,款款靠近。

“芭比,芭比!”观众席不时爆发出呼声,她挺不适应这种狂热,这些莫名的来自粉丝的狂热让她兴奋,又让她窒息。她到底不是八面玲珑的人。她对外人有自己的一套,不冷不热,看到人嘴角微翘,满面春风,不媚俗,不高亢,恰到好处的谦卑。她一直就这样游弋在热浪逼人的现场。接受狂热的崇拜目光和欢呼。她总算扬眉吐气,再也不是那个丑小鸭了。多年积累的能量终化成闪烁霓虹。

“芭比小姐,您的时装主题一直以芭比作为主题,请问有什么特别含义?”这种提问司空见惯,她总有一个回答模板,“因为我英文名叫芭比啊。”但这次,她想真诚地回答一次,“因为我的家人。”

“这个家人是你什么人?为什么会带给你爱的灵感?”记者八卦且挑衅的提问,充满无限暗示。她哑然失笑,显然对方把这个“家人”理解为其他意思。这么锋利的刀刃让她难以招架,她后悔不该说出真实想法。

助理机智地替她解围,“家人当然有多种,你想是哪种就是哪种。芭比小姐今天有点累,活动到此结束。”

若是从前,她才不再在乎。她我行我素,不在意他人想法,完全将精力放在作品琢磨上。她记得某记者曾挑衅她:

“你是如何从一个丑小鸭变成黑天鹅的?”

她一句话强硬地撂过去,“至少我是只天鹅。你们呢?”

现在不同了,她如今真的蜕变成一只高傲独特的天鹅。香港到处都有她的通告,她如一只引吭高歌的天鹅,头顶皇冠——在成为知名设计师之前,她是很好的“颈模”,她的脖子圆润且修长,颇像好莱坞明星斯嘉丽约翰逊。她喜欢与芭比娃娃合影的嗜好,也成了一种流行符号,社交网络上到处是模仿她和芭比合影的照片。“她和她的芭比”已经成了年轻一代的社交话题,她的时装展区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每天游客络绎不绝。

“芭比,芭比。”她还经常能听到这样的欢呼,她的影响力完全不亚于那些新鲜多汁的影视明星。她成了时尚界的崭新符号,很多人因为她走上艺术之路,她身上有着不可多得的艺术魅力,尤其她极具影响力的励志履历更是深深激励着无数年轻人。很多人把她当作标杆,多少人幻想像她一样,有着超人的天赋、毅力和勤奋,实现不可思议的人生飞跃。


03

她走在一条灰暗而苔藓斑驳的巷子里,老旧的水泥地面坑坑洼洼,她小心翼翼地走着,生怕高跟鞋跟嵌进去。她似乎找不到老家的具体位置,在原地转圈,这几年的新农村建设将县城模样修改得面目全非,有些巷子被拆了,有些古民居也没能保住。很多隐藏在小巷里的老房子,要不是街坊邻居据理力争,估摸也成为烂尾新楼盘。她印象中老房子的那条巷子入口有一水井,井水早没人喝了,有些邻居汲水来洗衣服,倒还是有点用处。

她往前走了几米,果真看到那口水井,已处于荒废的水井,早已没有人潮熙攘的痕迹。周边一个人影都没有。

她探着身子往井里看,“姑娘,小心咯。”她被吓了一跳,抬头看,与一位长满络腮胡的大叔目光相碰,大叔挑着两大筐春笋,露珠晶莹剔透,如珍珠般滚圆地游动在笋壳上。大叔打量她好一会,“你,你,你是——小花吧?”

她惊讶看着对方,丝毫想不起对方是谁。

“我是春叔呀,呆瓜爸爸啊,你小时候经常来我家做作业哩。”胡子大叔急切地自报家门,生怕她像一枚闪电消失在眼前。

“呆瓜”这个名字让她浑身一振,她脑海里立马搜索残余的记忆,不一会便浮现出略显陌生的画面。她记起来了,呆瓜曾经是她最好的同学。眼前的大叔果真是春叔。好几年没见,春叔苍老得完全不认识了。

“哦,春叔,是您啊,您老还好吗?”她礼貌地问好。她越礼貌,春叔越局促不安,她看出来了,转移了话题。

“呆瓜呢?他在家吗?”

“呵呵,挺好,我挺好的。呆瓜在厦门哩,前一阵刚回来一次,说有事,没待两天又回去了。”春叔的热情一如既往,感觉有说不完的话,“你也还好吧?都好几年没看到你了?你都变化这么大了哩。对了,你小叔昨天还念着你哩。”

“是啊,是啊。他一给我电话,我就回来了。”她猛地忘记给小叔一个电话,懊恼地掐了掌心一下。

“好,好。就是你嬷嬷太不容易了,没享福……”春叔轻叹一口气,走了。

她眼前忽然一片模糊,混着灰尘与泪水。一条尘土弥漫、鸡鸭乱飞的小巷子在眼前铺开,天天泥泞湿滑。那口老井前每天排满长队,邻居们经常发生口角,笑骂一通很快又和好了。

她那年七岁还是六岁,之前她不住在这里,她是跟着嬷嬷来的。后来又来了一年轻人,嬷嬷说是她小叔,她看到其他小孩都有爸妈,嬷嬷说他们去了很远的地方做生意。

  • 1
  • 2
  • 3
1/4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
  • 关键词:嬷嬷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15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尹高洁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2-08-17
  • 楊剛打赏2000,共计2000
  • 2022-07-12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可爱的飞泉总善于在广袤的土地上获取自己文学创作的养分,并始终对时代、对现实有着强烈的关注。这些年诗歌、散文、小说创作齐头并进,都很拿得出手。因为是熟人,不加分,只点赞。这行为不可恨吧!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不仅不可恨,反而很可爱,谢谢锦屏老师
    • 尹高洁2童生2022/07/28 09:52:01
    • 分享到:
  • 1.众所周知,飞泉兄是以诗歌与散文闻名深圳文学圈的。我个人更偏爱读他的非虚构散文,几年前的那篇5万字的《葡萄入榨》,令我爱不释手。至于小说,飞泉兄写得很少,我只读过他的一篇《哈瓦涅斯的葡萄藤》。《可爱的芭比》是我读过的他的第二篇小说。小说不长,14000字左右,但容量却颇大。小说以陈小花回老家探望病危的嬷嬷为主线,插入对小时候的回忆,深情地表达着嬷嬷、小叔和陈小花之间可贵的亲情。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尹高洁2童生2022/07/28 09:51:46
    • 分享到:
  • 2.在叙述方式上,不着不急,娓娓道来,许多的细节描写让场景显得真实饱满。小说前后有一个鲜明的气氛的对比:在深圳,气氛爽朗明快;在老家,气氛苦闷压抑。这是小说的特色之一。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尹高洁2童生2022/07/28 09:51:19
    • 分享到:
  • 3.结尾构思巧妙,陈小花发现了自己和小叔都是嬷嬷领养的这一个秘密,这算是一个小高潮。略感遗憾的是,在表达陈小花这种蓦然间强烈的情绪的时候,没有满足读者的情感需求。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哈哈,的确强烈的情感,但我不知如何描述了。所以就留白了。
    • 尹高洁2童生2022/07/28 09:49:54
    • 分享到:
  • 4.“她瞬息明白了一切。无论是陈小花,还是陈满生,都与刚刚去世的嬷嬷陈金桂有着无法割舍的联系,这种冲击足以击倒她,她痛苦的身子剧烈颤抖着,再也遏制不住。”其中,我认为“都与刚刚去世的嬷嬷陈金桂有着无法割舍的联系”在表达方式上有着逻辑上的漏洞:根据前面的情节,无论陈小花是嬷嬷亲生的,还是领养的,其实都属于“有着无法割舍的联系”范畴之内,所以这句话在表述上是不对的,建议另换一句更准确的句子去代替。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尹高洁2童生2022/07/28 09:49:40
    • 分享到:
  • 5.另外,尾声停止在“再也遏制不住”,读来总感觉“再也遏制不住”后面还应该添加一句话才足够完整。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本文认真拜读过2次,上述非评论,乃阅读感受。一孔之见哈。
  • 谢谢高洁兄精彩点评和细致阅读。其实,陈小花是知道她的身份的(文中有好几处伏笔),只是一直不敢面对。她震惊的是真实姓名(这是她原先不知道的)还有那些被她误解多年的汇款单(一直以为是好心人赞助)。
    • 楊剛3秀才2022/07/12 13:55:57
    • 分享到:
  • 芭比公主形象鲜明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杨兄阅读。
    • 老师父2童生2022/07/12 08:51:52
    • 分享到:
  • 诗人改写长篇了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穿插着写,这不是淡季吗,哈哈
  • 最近来访
  • 6探花
  • 4星
  • 4钻
  • 江飞泉,福建建瓯人,江西财大经济学学士,北科大工商管理硕士,诗人,广东省作协会员。出版诗集《今夜万物安睡》《苍生辽阔》。
  • 江飞泉,福建建瓯人,江西财大经济学学士,北科大工商管理硕士,诗人,广东省作协会员。出版诗集《今夜万物安睡》《苍生辽阔》。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92
  • 32851
  • 164
  • 42290
  • 我们阅读网络小说各种题材,比如穿越、宫斗、职场、言情等,故事很精彩,人物很鲜明,但总觉得会少一些什么,其语言、情节与小说的张力都不能很好地融汇贯通,创造出迷人的气息,给读者阅读带来冲击。这篇小说情节并不复杂,职场故事似曾相识,而语言与节奏把握相得益彰,呈现出一个现实与心理都趋向虚无的多向文化空间,如同昆德拉的小说一样,可此小说的重点并非叙“事”,而是造“境”、抒“情”。

    廖令鹏橘子站在樱桃旁边

    2022/9/21 11:01:52
  • 这篇成长小说刻画了一个思维活跃、生动有趣的小女孩,把她写“活”了,特别是现在二孩、三孩家庭里,孩子们如何与父母、阿姨、兄弟姐妹相处,小说站在孩子的世界作了很多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思考,既严肃又天真,给人们的启发较大。我比较欣赏小说的语言和叙事,特别是视角的转换比较成功,浑然一体。可以说,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成长小说,适合家长、老师、同龄人阅读的一本好作品。

    廖令鹏一加一不等于二

    2022/9/21 10:47:59
  • 主人公从贫苦农村出发,跨越山川湖泊,来到寸土寸金的城市打拼,持之以恒地向梦想一路高歌猛进,最后换来了命运的逆袭。 创业的道路无疑是辛酸且苦闷的,充满荆棘和坎坷。而今凝目回望,仍将感谢曾经那个不轻言放弃的自己。他人的成功无法复制,但是他人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一路走来,既要像海绵一样汲取知识,也像海绵一样挤干“水分”,脚踏实地,追求梦想,深圳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城市,创新、包容、进取是真正的深圳精神。

    胡帝我在深圳这些年

    2022/9/21 9:57:44
  • 这篇我今年读的第一篇的文章,这个小说有一股生猛的原生态气息,在我的脑垂体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生来就是一个感性动物,但我当时还是克制下提名的冲动。我的原则是要把所有的小说和文章看一个大概,才能提名……两栋楼对窗而立,无数个夜晚,他们在熄了灯的床上观摩对面投在窗子上的女人身影,一道凹凸有致的影子慰藉了他们许多个春夜……小说里的多处写实,淋漓尽致,令人忍俊不住……我始终认为爱情是人类的必须品。

    文夕​月在东山上

    2022/9/21 0:09:36
  • 今年我的提名原则也是跟陈卫华老师一样,尽量以提新面孔、年轻人和我不熟悉的作者,手中票数有限,希望鼓励到更多的新人。作者作为新生代都市人,他的笔下的人物,游刃有余地游走在数个大都市里恋爱和生活,看着都是不相干的人物,完全不同的人生,不相同的价值观,最后却都被作者巧妙地捏到了一个小说里,还是亲人情人和友人。作者说到:社会学中有一个说法,世界上任何两个人最小可以通过六个人联系起来。他在这篇小说中做到了。

    文夕​一场生活

    2022/9/20 23:31:41
  • 此文文笔流畅,语言有节奏。我最喜欢这篇文章的是语言节奏感,这种有节奏句子,读起来富有弹性,在节奏中阅读,很容易把读者带入故事情节之中,我读着读着就把自己代入角色了,为她们的故事动情,被她们的真爱所打动。我是一个完全的异性恋者,我并不了解同性之间的爱恋,但在这篇文章中,我看到她们的爱一点也比男女之间的爱逊色。深圳是“我”心中的圣山,“我”的爱人在深圳,给“我”介绍深圳,她的深圳就成了“我”的圣山。

    文夕去深圳

    2022/9/20 21:51:42
  • 历来如此,人之道与文之道异曲同工。求新,也是一种选择。写什么,怎么写都重要。所以,一个平凡的故事也能让人留心。这里,不仅仅是作家的发现,更是作家的选择,读者的期待。

    秦锦屏跨境直播:让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

    2022/9/20 14:57:27
  • 人如生活之浪,需要在时代中飞扬,在作家的发现中激昂,作者的的选题,构思,落笔都很好,如能再多讲点故事,多些生命的过往打捞,更好!

    秦锦屏禹国刚,中国证券市场拓荒牛

    2022/9/20 14:51:58
  • 一些生活的细节是可圈可点的,空间格局也有回响。 如果不代替“人物”发表意见,让“人物”自己出镜,更妙。但不失为一篇有腔调的作品。

    秦锦屏羁爱的脚本

    2022/9/20 14:34:22
  • 作者给我的感觉是一个人情练达的人。文字干净,节约,有一种泰然的气质。信手拈来的一些句子,将双城典型环境中的人生况味勾勒的从容,超然,又深入其中,张弛有度。

    秦锦屏王福田的双城生活

    2022/9/20 14:31:39
  • 以科幻的手法,让人事,现实与超现实相互交融交织,给读者提供了一种新体验。以其殊异性,形成了不可替代的形貌。略失于仓促。但不失仍是一个值得继续打磨的文本。

    秦锦屏创·城

    2022/9/20 14:26:01
  • 题材虽不新,还是容易引起共鸣。广场舞是中国特有的一个文化现象,是自发组织的,大妈大爷们精神的需要,几个主角有各自的故事,可以说多少个舞者就有多少个故事,是长篇是中篇,是几部长篇难详尽的一个大妈。我有首诗里写道,她们被老龄丈夫粗暴地赶出家门,一直在公园大唱革命歌曲!人性是复杂的,作者发现了也呈现了,可是还需要进入所谓的化境,即看山还是山。需要让他们再次粉墨登场,可以一笔带过,而避免道德优势与审判之嫌

    健字号跳广场舞的女人

    2022/9/20 14:25:46
  • 人物的命运感很强,他们在时代面前的苦与乐都在故事的兜兜转转中得以体现。这是地三鲜今年连续多篇中我个人觉得最可贵的一篇,特点保持了文章标题亮眼之外,对人物的刻画很有章法,故事也相对圆熟。

    秦锦屏飞往回南天

    2022/9/20 11:49:32
  • 好的非虚构未必是记录大事件,恰恰相反,记录个人生活里闪烁着光辉的微末故事,恰是我们作为平凡老百姓最值得做的,因为大事件自有史官记录,而我们的人生记录者只有自己。这位维修店的小老板文采如此之好,如果能多写一点、选材再种类丰富一点,你的维修杂记是能获大奖的水平。最后再把今天偶得的一句名言分享给你:有时候真实比小说更加荒诞,因为虚构是在一定逻辑下进行的,而现实往往毫无逻辑可言——马克�吐温 ​ ​​​​

    陈彻维修杂记

    2022/9/19 17:56:50
  • 这篇小说写出了人生的无常感。一切都是偶然。亲情、爱情、友情,都是那么回事,无所谓神圣与庸俗。萍水相逢本身就是理由,此外不必再寻找其他的理由。作者对人生有一种冷冷的看透,不赞美也不抨击,只是以零度情感予以叙说,如冷月照江河。语言老道,叙事精妙,很有功力。

    孙行者残鸟

    2022/9/19 14:02:24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