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洲,奉你之名
  • 点击:14450评论:52022/07/12 19:37

新洲,奉你之名


是谁命名了你,新洲?

你像一株盘根错节的大树,

我们何其幸而成为你的枝叶、

根系。你还以你的名字

命名了一条河,一条路,

一所学校,甚至一座新城。

我呼吸着你的呼吸,

并将奉你之名,去创造

更多的创造,行更远的未来。

站在新洲村的土地上仰望,

我相信:在那遥远的天街上,

应该也有一颗新洲星。



新洲曲


滑板载着孩子们的童年,

一个个小简,惭惭地长成了老简。

简老敲着竹杖,轻脆的声音

如同天地对弈,落子无悔。


简姐简妹们,在文化广场跳舞,

那里的丝葵叶大如扇,叶裙跟着

音乐起舞,充满亚热带的风情,

连路旁的石狮子也为之动容。


金六福,啫啫煲,钱大妈,

店铺大清早就开了门,睁大着

眼睛,顾看着过路行人、宾客。

直至深夜,才关闭橱窗的灯,


跟着旧居新城,一起入眠。

只有霓虹灯,不眠不休,光照

着迟归的人,无论你是成功

还是失败,是贫穷还是富贵。


一个白加黑就是一天,是一生。

展开你的拳头,新洲村的

大街小巷,如同你阡陌的掌纹,

城市命运的又一个活标本。



新洲风情已被揉制成香饽饽


夏日的火热许你马甲红,

你爱笑,笑若新洲河的浪花;

围屋的围,把简姐简妹们

团团围住,这是一天之中

最好的时光。


登入竹门,望出桐山。

宗祠前,天井旁,青草的气息

弥漫。玉米,花生,黑芝麻,

以及青山绿水,欢声笑语

都被统统揉进了面团。


蒸、搓、捶、筛、炒,

这些茶果、手粉和清明仔,

都成了香饽饽,被整齐地摆放

在簸箕里:这纯美净物,

过滤掉了一切浮世的糟糠。



新洲村,三联画


红五月,我来到这片热土

寻找新洲村的记忆。

番石榴的香,火龙果的甜。

记忆穿过繁华的都市,来到曾经的

小渔村;记忆穿过人行道,斑马线,

甚至掠过坟堆,敲山震土,

擦亮祖辈的骸骨:生者与死者,

都在同时注视着我们后人,

我们亦同属于这土地,这时间绳。

六百年前,简氏祖先来到这滨海

之角垦荒,将滩涂改造成盐田,

种植水稻、红薯,下海捉虾捕鱼。

随着子孙繁衍,子生子,孙又生孙,

小角落扩了又扩,扩成了四个村落,

更是创下了一份传承百世的基业。

……一个古代拓荒牛的故事。


从红树林飞来一只不知名的鸟,

你欲将之命名为新洲鸟,未为不可,

你听,它们的语言生涩,

多像粘伏到我们皮肤上的各种方言。

是的,万物都有其识途的触须,

我也想贴着这地皮,借助草根

的耳朵,来听一听它的心跳,

感受它内蕴的力与美。而

我得到的回音,有贫穷时代的

绝望,有田园牧歌的闲适,更多的

则是渴望,土地的渴望,

被锁了喉的土地的:渴望。

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

口号震撼了全中国,更震撼了新洲村。

一幢幢新楼拔地而起,那些被派驻

在草图上的街区、楼宇、新装置,

在赛先生的魔法阵中,在新人类的

资本营里,逐,一,成,真。

来吧,一起合个影,做过见证吧:

我们不仅改变了自身,

也必定能改变土地的命运!


村子里,千年古榕树,还在开枝散叶,

寸土寸金的土地将承载着更多的期望:

你看那玻璃幕墙上,反射着工业之光。

我曾十分反感商业与文学的联姻,

主张诗歌在技术面前的无所作为;

但今天,我必须用黄金般的语言,

来赞美这焊条的忠诚,铆钉的牢靠,

以及由此而打造的现代化、新时代。

………一个四十年,又一个四十年,

永恒的太阳始终在打造新的时光,

发射塔的头顶,云朵在为它加冕,

偌小的落地窗,足以容纳了整个城市

的野心。透过层层帘幕,从时间的

电光火石中,我们将瞥见实验室里,

数据库里,甚至一个念头,就是一个

先机,在改写着人类的命运;

只见你,身披七彩衣,操着世界语,

俨然一个装备世界之芯的人工智能。

但我一眼就能认出你,你是简南溪,

一个人就是一个村,一座城。



新洲,我的左心房


我被孤悬在异乡了,

眼前的每一条道路,都像一个

无限伸长的听诊器,不由自主地

伸向那个叫新洲的左心房。

就像几十年前,我们被那里的

贫穷围困,为了谋生,我们忍着

割肉般的痛离开了生养我的故乡。


难以归家,心含一枚苦胆。

但在我内心汹涌澎湃的浪潮里,

始终有一个停锚地,坚如磐石;

常常在午夜梦醒,身在南洋,

拍打着梦床的,是新洲河的浪花。

新洲,比我的身体大,比记忆小,

为了记住你,我需要你变得更小,

小到像一枚银币,揣进我的口袋里。


一座座统建样,拔地而起,

我们终于重归故里,回到了新洲村。

这个简氏宗祠,曾经我只能在

内心遥祭,如今我就站在她的

身边,感受其神圣与恩情。

四面高楼大厦俯视着她,

她是那么的矮小、不起眼,

仿佛随时都可能被踩在基脚下。

这个子宫般的宗祠啊,是我的

的右心室,安妥着我的中国心。



在新洲小学


国际上有个节日

将所有的儿童聚集在六一。

而此时,我在新洲小学

见到的是一个个鲜艳的个体。

你看,那在小操场奔跑的,

他跑着跑着,就跑上了国际

赛道;课堂上朗朗的读书声,

汇集成一个声音的丛林,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会有,

这是牛顿呀,那该是华罗庚。


学校,真是一个奇迹花园:

一朵朵的绽放,均非比寻常,

那屋顶鸢尾,是蝴蝶张三,

如火的红棉,该是英雄简四;

呵,还有那比白云更白的,

许是未来的白衣天使。


让我们进入大礼堂

去听他们唱:“我们的祖国

是花园,花园的花朵真鲜艳。”

一个词语,就是一朵报恩花,

是一株公民草。这绝非是

抒情牧歌——随着时间的

推移,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就此诞生。你将很高兴地看到:

原来白天鹅与丑小鸭,

毕业于同一所小学。



新洲人的菜蓝子


一大清早,天南地北的各种

干鲜水果、四季时蔬、鱼肉禽蛋,

都齐刷刷地涌进了农贸市场,

魔法一样召唤着新洲的主妇们,

与那些等待着满载而归的菜蓝子。

走过一个个摊位与柜台,

每一棵蔬菜都亲切,有泥土的

清新;而海鲜,沾满大海的味道,

山货,带来大山的消息。

东瓜西瓜南瓜,面面相觑,

瓜瓜相护;红樱桃,青橄榄,

与土鸡蛋,被放进一个蓝子,

像极一幅静物画;鸡鸭鱼,

在美味的指引下,迈着不同

价格的步伐,走进都市大厨房。

夜幕降临时,一家人围坐,

“同气相求,同声相应。”

我们感恩于上天赐予的美食,

并重新勾勒出白日的面貌:

一个完整的周末复现,

就像眼前的这条大马哈鱼,

它的弱肉正被人类强食,

只剩下一个鱼骨的空架子,

徽标一样摆在餐盘上:

就像一个十二宫图。



统建楼


建一幢楼,不啻于生一个

孩子,需取一个吉祥的名字,

以博取邻里们的溢美。

家是宝盖头的家,只有我们

在楼房里爱过,它才真的存在。

因为是统建,外观上无甚风格,

所以要在装修上下功夫,

并把日子过得不一般地红火。

而过日子,亦如鱼饮水,

冷暖自知。而我见你,从丁香

街巷里归来,收起你的油纸伞,

到厨房里准备晚餐,海鮮、

青菜,或是红烧狮子头,面条。

孩子们一个个就这样长大,

男儿的身高还刻记在红门框,

白墙上也贴满女儿的小红花。

你从三楼阳台上拍摄的村居图,

同一个视角,不同的画面,

见证了新洲村几十年的变迁。

如今我们已白发苍苍,但镜子

里,仍飘逸着你的缕缕青丝,

以及我们相依相偎的模样,

任岁月怎么无情,都无法抹杀。



在新洲版图上加盖一枚印章


砖瓦建造,该比青铜更牢靠

无论岁月流淌,历经风雨侵蚀,

仍屹立不倒。

祖辈死后的哀荣在我们身上继续生长,

每逢节日,简氏后人们前去祭祀:

总是提及五百年前

祖先来这海滨开天辟地的故事。

从此,简氏们在深圳这片土地上

扎下了根,并世代繁衍,开枝散叶。

任何一位诗神到此,

都将献上一个金字桂冠,

就像一枚加盖在新洲版图上

一枚鮮红的印章。



新洲河,我的乳母


新洲河啊,我的乳母,

您曾无数次潜入我的梦乡。

记得桥边有一排木棉树,桥东

一处,就是我出生时的矮房子,

是您,听到我的第一声啼哭。

掉第一颗乳牙时, 我吓得以为

自己就此慢慢死去,您啪的把我

丢进河里,让我有了第一次呛水,

从此,新洲河流淌在我的血液里,

让我敢于到人生的大海里争斗,

走香港,闯南洋……

而在记忆之河里慢溯,淡淡的

忧伤,常常濡湿我的双脚。

在时间长河里泅渡,我漂泊海外,

把他乡认作了另一个故乡,

从此两头望……但我怎能忘记您,

怎能忘记您河面宽广的面庞,

您如同天河运行在天上,始终

注视着我,与我足下的土地,

以及远方,远方的远方。


而如今,我已年迈,像一只

流浪的燕子,终于又回到了您的

身边,新洲河啊,我的乳母。

我在河岸边散步,在新洲路上

穿梭;我向早起的鸟儿问好,

我捞起河里归家的落日,它们

发出黄金般灿烂的笑。我还要

诗颂您的勤劳、智慧与耕耘,

将您的故事传至四海。

我想说的太多,它注满了我的

笔管,透过纸背,溢过每一座

桥与窗,每一个河汊与池塘;

又从每一根水管、每一根血管里

流出,变成午祷词,变成小夜曲。


在一个不经意的黄昏,河岸边

有个同龄的老人离去,那送终的

锣鼓声,也敲响了我的灵魂,

它出离于我的肉身,向着满天

的星宿,向着永恒的宁静,

升腾,升腾……即便哪一天,

去到了彼岸那阴河,我也将

把我的骨灰与灵魂,撒在您的

怀里:新洲河啊,我的乳母!



修鞋匠


“我补鞋,如同补路。”

修鞋匠如是说。

新洲村的街道行人如梭,

簇新的花朵,迎风招展,

它们的手指,伸出不锈钢的

栏杆,招揽着匆忙的步履。

一步一个脚印,行稳致远。


“好走啊!”是他的口头禅,

不管你是三寸金,或步莲,

你是打工仔,或者外来妹,

你是白领,还是蓝领,

修鞋匠都将护你周全。

“穿上我的鞋,稳坐金銮殿。”

呵呵,那感觉如同是说: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简从军,简爱国,简为民”

修鞋匠如数家珍,“告诉你,

我修鞋,修过你们简氏三代人。”

简直是新洲发展史的活见证。

好呀,我来采访采访你,

他接过一根好日子,口吐莲雾,

“要我说,修鞋呀,如同修行!”



把根留住


千年古榕树,诉说着

根对土地的依恋,叶对天空的向往。

活了很久的树,仿佛它的灵魂也

已苍老,变得稀薄,要升天。


你问我,为何爱着这里的一切?

我爱这片天,这片地,爱这些名字

与这村城的关联,这里的墙垛,

树上的果子,都是我的血缘宗亲啊!


是的,这片土地给了我们财富,

所有的利益都产自于此;我亦情愿

将之交还给世界,让利益滚动,

让财富增殖,以满足更多民众的福祉。


我垂垂老矣,但新洲将永远年轻,

我的拐杖敲打着大地,愿它化为枝,

化为树而成林,我本就是树,

是土地的肌肉:我死亡,大地重生!



“……醒若木鸡”


一只木鸡,立于横梁,*

掌管着简氏宗祠。

雄鸡咯咯叫,老大不服:

凭什么?它一个木呆子,

放不出一个屁,却像菩萨

一样,备受尊崇。殊不知,

正是这闻鸡起舞的精神,

灌注于这只木刻公鸡的身上。

一抹红漆,恰似一抹鸡血。

  • 1
  • 2
  • 3
1/2页上一页12下一页
  • 关键词:村城记之新洲村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15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江飞泉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2-08-23
  • 段作文提名10000,共计10000
  • 2022-08-21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反复吟咏新洲,可见诗之热烈饱满。所到之处,榕树、祠堂、河流、世态等皆引人入胜。对这座城市的热爱,以诗的眼光开始打量它,书写它,留住它,祭奠它。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鲁子2022/09/13 19:57:51
    • 分享到:
  • 谢谢评委老师的点评。
  • 从字面看,整组诗大气磅礴,大开大合,全诗由名起,及神韵(曲)、世俗、教育、居所、河流、匠人、草木、宗祠、神庙、隐喻于一体。鲁子由湘入粤,略知其喜喝酒、吃肉、写诗、发牢骚,当我读到“即便哪一天,去到了彼岸那阴河,我也将把我的骨灰与灵魂,撒在您的怀里:新洲河啊,我的乳母”时,心头为之一震。肯在诗里对如此表白异乡,这是新洲的魅力,是诗人的真爱。新洲不只有高楼大厦,其历史底蕴和风土人情,都值得他深爱。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鲁子2022/09/13 20:05:32
    • 分享到:
  • 谢谢老段的指导,方便时加个微信呗。这组诗虽属应制子作,但也饱含我的情感。我真的有个奢望,把我所爱的一切都能在笔下流淌。
    • 江飞泉6探花2022/08/22 10:29:44
    • 分享到:
  • 鲁子兄的上一组《梧桐书简》未获奖,深感遗憾,不过后来还是获得某区级大奖,这一组相对那一组意象稍微弱点,但胜在情感。这显然是在这里住上十年以上才能有此体会,这是很关键的一环,如果浮光掠影不可能这么深入、大气磅礴。就比如李瑄的梅林,国华的宝安,张夏的布吉,陈少华的南湾等等,无不如此。只有深入每一寸肌理才能刻画得感人至深。写作本身就是匠人活儿,是工笔画,一笔笔描摹,才能成为与众不同的惊艳作品。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最近来访
  • 1布衣
  • 3星
  • 2钻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4
  • 19428
  • 2
  • 440
  • 我们阅读网络小说各种题材,比如穿越、宫斗、职场、言情等,故事很精彩,人物很鲜明,但总觉得会少一些什么,其语言、情节与小说的张力都不能很好地融汇贯通,创造出迷人的气息,给读者阅读带来冲击。这篇小说情节并不复杂,职场故事似曾相识,而语言与节奏把握相得益彰,呈现出一个现实与心理都趋向虚无的多向文化空间,如同昆德拉的小说一样,可此小说的重点并非叙“事”,而是造“境”、抒“情”。

    廖令鹏橘子站在樱桃旁边

    2022/9/21 11:01:52
  • 这篇成长小说刻画了一个思维活跃、生动有趣的小女孩,把她写“活”了,特别是现在二孩、三孩家庭里,孩子们如何与父母、阿姨、兄弟姐妹相处,小说站在孩子的世界作了很多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思考,既严肃又天真,给人们的启发较大。我比较欣赏小说的语言和叙事,特别是视角的转换比较成功,浑然一体。可以说,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成长小说,适合家长、老师、同龄人阅读的一本好作品。

    廖令鹏一加一不等于二

    2022/9/21 10:47:59
  • 主人公从贫苦农村出发,跨越山川湖泊,来到寸土寸金的城市打拼,持之以恒地向梦想一路高歌猛进,最后换来了命运的逆袭。 创业的道路无疑是辛酸且苦闷的,充满荆棘和坎坷。而今凝目回望,仍将感谢曾经那个不轻言放弃的自己。他人的成功无法复制,但是他人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一路走来,既要像海绵一样汲取知识,也像海绵一样挤干“水分”,脚踏实地,追求梦想,深圳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城市,创新、包容、进取是真正的深圳精神。

    胡帝我在深圳这些年

    2022/9/21 9:57:44
  • 这篇我今年读的第一篇的文章,这个小说有一股生猛的原生态气息,在我的脑垂体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生来就是一个感性动物,但我当时还是克制下提名的冲动。我的原则是要把所有的小说和文章看一个大概,才能提名……两栋楼对窗而立,无数个夜晚,他们在熄了灯的床上观摩对面投在窗子上的女人身影,一道凹凸有致的影子慰藉了他们许多个春夜……小说里的多处写实,淋漓尽致,令人忍俊不住……我始终认为爱情是人类的必须品。

    文夕​月在东山上

    2022/9/21 0:09:36
  • 今年我的提名原则也是跟陈卫华老师一样,尽量以提新面孔、年轻人和我不熟悉的作者,手中票数有限,希望鼓励到更多的新人。作者作为新生代都市人,他的笔下的人物,游刃有余地游走在数个大都市里恋爱和生活,看着都是不相干的人物,完全不同的人生,不相同的价值观,最后却都被作者巧妙地捏到了一个小说里,还是亲人情人和友人。作者说到:社会学中有一个说法,世界上任何两个人最小可以通过六个人联系起来。他在这篇小说中做到了。

    文夕​一场生活

    2022/9/20 23:31:41
  • 此文文笔流畅,语言有节奏。我最喜欢这篇文章的是语言节奏感,这种有节奏句子,读起来富有弹性,在节奏中阅读,很容易把读者带入故事情节之中,我读着读着就把自己代入角色了,为她们的故事动情,被她们的真爱所打动。我是一个完全的异性恋者,我并不了解同性之间的爱恋,但在这篇文章中,我看到她们的爱一点也比男女之间的爱逊色。深圳是“我”心中的圣山,“我”的爱人在深圳,给“我”介绍深圳,她的深圳就成了“我”的圣山。

    文夕去深圳

    2022/9/20 21:51:42
  • 历来如此,人之道与文之道异曲同工。求新,也是一种选择。写什么,怎么写都重要。所以,一个平凡的故事也能让人留心。这里,不仅仅是作家的发现,更是作家的选择,读者的期待。

    秦锦屏跨境直播:让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

    2022/9/20 14:57:27
  • 人如生活之浪,需要在时代中飞扬,在作家的发现中激昂,作者的的选题,构思,落笔都很好,如能再多讲点故事,多些生命的过往打捞,更好!

    秦锦屏禹国刚,中国证券市场拓荒牛

    2022/9/20 14:51:58
  • 一些生活的细节是可圈可点的,空间格局也有回响。 如果不代替“人物”发表意见,让“人物”自己出镜,更妙。但不失为一篇有腔调的作品。

    秦锦屏羁爱的脚本

    2022/9/20 14:34:22
  • 作者给我的感觉是一个人情练达的人。文字干净,节约,有一种泰然的气质。信手拈来的一些句子,将双城典型环境中的人生况味勾勒的从容,超然,又深入其中,张弛有度。

    秦锦屏王福田的双城生活

    2022/9/20 14:31:39
  • 以科幻的手法,让人事,现实与超现实相互交融交织,给读者提供了一种新体验。以其殊异性,形成了不可替代的形貌。略失于仓促。但不失仍是一个值得继续打磨的文本。

    秦锦屏创·城

    2022/9/20 14:26:01
  • 题材虽不新,还是容易引起共鸣。广场舞是中国特有的一个文化现象,是自发组织的,大妈大爷们精神的需要,几个主角有各自的故事,可以说多少个舞者就有多少个故事,是长篇是中篇,是几部长篇难详尽的一个大妈。我有首诗里写道,她们被老龄丈夫粗暴地赶出家门,一直在公园大唱革命歌曲!人性是复杂的,作者发现了也呈现了,可是还需要进入所谓的化境,即看山还是山。需要让他们再次粉墨登场,可以一笔带过,而避免道德优势与审判之嫌

    健字号跳广场舞的女人

    2022/9/20 14:25:46
  • 人物的命运感很强,他们在时代面前的苦与乐都在故事的兜兜转转中得以体现。这是地三鲜今年连续多篇中我个人觉得最可贵的一篇,特点保持了文章标题亮眼之外,对人物的刻画很有章法,故事也相对圆熟。

    秦锦屏飞往回南天

    2022/9/20 11:49:32
  • 好的非虚构未必是记录大事件,恰恰相反,记录个人生活里闪烁着光辉的微末故事,恰是我们作为平凡老百姓最值得做的,因为大事件自有史官记录,而我们的人生记录者只有自己。这位维修店的小老板文采如此之好,如果能多写一点、选材再种类丰富一点,你的维修杂记是能获大奖的水平。最后再把今天偶得的一句名言分享给你:有时候真实比小说更加荒诞,因为虚构是在一定逻辑下进行的,而现实往往毫无逻辑可言——马克�吐温 ​ ​​​​

    陈彻维修杂记

    2022/9/19 17:56:50
  • 这篇小说写出了人生的无常感。一切都是偶然。亲情、爱情、友情,都是那么回事,无所谓神圣与庸俗。萍水相逢本身就是理由,此外不必再寻找其他的理由。作者对人生有一种冷冷的看透,不赞美也不抨击,只是以零度情感予以叙说,如冷月照江河。语言老道,叙事精妙,很有功力。

    孙行者残鸟

    2022/9/19 14:02:24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