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加一不等于二
  • 点击:28555评论:612022/07/18 08:51

导读:

疫情限制了人的自由出行,房子就成了一座孤岛,身在其中的人,大多时候冷暖自知,炎凉自理。而在这片庞大的孤岛群中,还有一种特殊的存在——近几年新出现的多孩家庭。相比于一家三口,这样的家庭,结构更为复杂,问题更为繁杂。如何在失衡的大环境中生存,如何在狭窄的小空间里生活,是许多客居在深圳的多孩家庭要直面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大人有大人的解法,小孩有小孩的解法。过程也许很艰难,但总有人能给出漂亮的答案。


一 最动人的答案

破天荒!今天竟然被美人鱼表扬了!

事情是这样的。今天的数学课上,我的眼皮正跟着窗外的柳条一起飘忽时,突然听到一声叫唤:“单沐沐,请你来说一下,在什么情况下,一加一不等于二?”我像跳跳机一样跳起来,却不知道答案跑到哪里去了。一加一不等于二,还能等于几?这是什么题?IQ题吗? IQ题可难不倒我,脑子灵光一闪,我脱口而出:“在算错的情况下!”

全班哄堂大笑。

笑什么笑,难道不对吗?

美人鱼那双黝黑的眼睛似笑非笑,我的脸上虽然写着不服气,心里却有些发毛。

还好,下课铃解救了我,美人鱼让我们课间好好思考一下,还特别强调是在没算错的情况下。

他还瞅了我一眼。

着实有些小尴尬。

同桌张格格对着我嘻皮笑脸,说我应该是全班最清楚答案的人。我直接给了她一个栗子戳,落井下石的人就得给她吃点“栗子”。她扁扁嘴,很委屈地说:“你想想你和你将来的弟弟或妹妹!”

什么乱七八糟的!她还想解释,上课铃响了,我用书本挡住了她的嘴,也不知道她嘟嘟囔囔了些什么。

结果呢,一上课,美人鱼又问了我同样的问题。唉,数学老师都这么轴吗?过去的事怎么就过不去呢?

我茫茫然地站起来,脑子一片空白。张格格小声提醒我:“想想我刚刚说的话。”刚刚说的话,什么话?我脑子转得像风火轮,突然想起来了,脱口而出:“我和我的弟弟或妹妹!”

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我的脸烫得能烙熟三张大饼,该死的张格格!

可我耳边传来的却是“恭喜你,答对了!”眼前是美人鱼笑得极为慈祥的脸!

我的天啊!这是怎么回事!已经有同学迫不及待地帮我问了:“为什么呀?”

“你们琢磨琢磨。”美人鱼真喜欢卖关子。

“就算她当姐姐了,一加一还是等于二呀!”郭若轩的疑问引来一片附和声。

周围一片迷茫的脸,只有张格格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模样。我瞅了瞅张格格,突然开了窍,叫道:“我妈怀的是双胞胎,她只生了两次孩子,却有三个孩子,一加一就不等于二啦!”

也许是我过度夸张的恍然大悟把美人鱼给逗乐了,他点点头:“要当姐姐了,变聪明了呢!”他又朗声加了一句:“这道题还有很多答案,不过,你的答案是我目前听到的最动人的答案!”

我就这样得到了数学课史上最为隆重的表扬!要知道,在数学课上,我总是猫着腰不出声,一求老师看不见我,二求时间别下发酵粉,三求老师原谅我的智商。可现在,我竟然在众目睽睽下得到美人鱼如此郑重其事的表扬!“最动人心的答案!”这几个字像镶了金边的大红花挂在我的胸前,我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腰和背,眼里心里全是狂喜。没想到呀没想到,第一次被数学老师大力表扬竟然是因为还没出生的弟弟或妹妹,难道他们是我的福星吗?哈哈哈!


二 丑陋的肚子

今天去医院看了妈妈,喜洋洋舅舅送我去的。喜洋洋舅舅瘦得像排骨,常常被我奚落,他总说我是单家的反动派。反动派算什么,单家很快又有两个小反动派了,我要做反动集团的头头!

我轻车熟路地走进医院的住院部,爸爸妈妈是这家医院的内科医生,妈妈是这里的护士,我经常在这里出入。

我走进房间的时候,爸爸和妈妈正盯着手机嘀咕着什么,一见到我进来就闭上了嘴,还把屏幕锁上了。

切,平时教我做人做事要光明磊落,自己却行偷偷摸摸之事,我撇撇嘴。

爸爸看到我拉长的嘴角,笑了,说:“沐沐姐姐,交给你一个神圣的任务。”

我警觉地竖起耳朵。

“给两个宝宝取个好名!”

“确定要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我?” 我笑得有点坏。

“当然,非你莫属!”爸爸一脸的郑重其事,搞得我心里的鬼主意都不好意思抛头露面了,只能“啪”地敬了个礼:“保证完成任务!”

爸爸带我去食堂吃了顿午餐,就让我回病房陪妈妈,他自个儿潇洒上班去了。

妈妈不用我陪,她正在睡觉。妈妈的肚子隆得好高,像一座小山。被一座山压着还能睡着,我真佩服妈妈。

我看过这座小山的真面目,上面布满了青紫色的条纹,我当时被吓了一大跳,以为妈妈的肚子被两个小宝宝撑开了!妈妈解释说那叫妊娠纹,大部分女人怀宝宝的时候都会长出来。我问妈妈它们会消失吗?妈妈说:“很难。宝宝生出来以后,肚子就像一只漏气的气球,皱巴巴的,加上横七竖八的花纹,就像一个被揉捏得不成样子的塑料袋。”

妈妈的答案太惊悚了,我忍不住打了个冷颤。

自从听了妈妈的“塑料袋”之说,我常常偷偷观察那些大肚子孕妇。每个肚子都不一样,有的大一些,有的小一些,有的圆一些,有的尖一些。这些大肚子的主人表现得也不一样,有的走得还算稳当,有的像在肚子上挂了一个硕大的乌龟壳,有的根本就不叫走,就是挪,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往前挪。看多了,我脑子里总会冒出一个个鼓鼓涨涨的、奇形怪状的肚子,这些肚子在空中慢慢飘浮,上面还粘着七零八乱的横条条竖条条,慢慢地,它们又一个一个干瘪下去,像松松垮垮的塑料袋,凹凹凸凸……唉,画面太美不敢想!

爸爸说,肚子虽然不好看,肚子里的生命却很美。

瞧这话说的!我又没有千里眼,我哪里看得到里头的生命美不美!


三 奇怪的孕妇

我还看到许多奇怪的孕妇。

有一个孕妇的床位就在走廊边上,她总是哭。跟人打电话的时候哭,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哭,有人走过来跟她说话她也哭。有一个护士在劝她:“别哭了,情绪不好,会影响宝宝的。”可她还是哭,也不说话。爸爸说,有些孕妇的情绪会像过山车一样,直上直下,自己都把控不住。我一想到这个孕妇的情绪正在坐过山车,我就很可怜她。我坐过过山车,太可怕了,下来的时候我差点吐了。爸爸说你那过山车是儿童版的。天啊,儿童版的已经那么可怕,如果这个孕妇坐的是成人版的,那不是更可怕吗?

有一个话特别多的孕妇,她一直在跟肚子里的宝宝说话。她说:“宝宝,你要乖哦,听妈妈的话,快点起来跑一跑好不?”她说:“小家伙,起床啦!梦见什么了呀?妈妈给你讲故事好不好呀?妈妈唱歌给你听好不好呀?”她又说:“宝贝,起来做早操呀,一二三四,二二三四,三二三四,四二三四……”“小乖乖,快点起来啦,医生说你有点小懒哦!你快点伸伸手弯弯腰吧,别让妈妈担心你好不好?”……

唉,说这么多,宝宝听得到吗?隔着一层肚皮呢!宝宝听得懂吗?还那么小呢!

有人在我面前摆手:“看什么呢?”

是小敏姐姐,妈妈的同事。

我指指那个孕妇的背影。

“她呀,胎监总是不过关,着急着呢!”

“胎监是什么?是考试科目吗?怀孕还要考试吗?”我还是不明白。

“嘿嘿,那可不!怀孕是世界上最难考的试!一级一级地过,一关一关地闯,要花上整整十个月,稍不小心还有可能前功尽弃呢!”

十个月考一场试,听起来比数学考试还难呢!

一个体形庞大的孕妇从我身边挪过,我以为来了一头大象——她的腿肿得实在是太厉害了,就像大象腿!嗯,大象的腿都不如她的腿粗!她整个人就像一座充足气的氢气城堡,胖乎乎、圆滚滚的。她好不容易挪到量血压的地方,想坐下来,可那张凳子对于她来说实在是太小了,根本容不下她的屁股,她只能靠在凳子的边缘,用一只手撑着桌子。可这样一来,她又没办法把左手伸进血压器里。她试着调整了好几次坐姿,累得气喘嘘嘘。最后,在护士的帮助下,她终于勉强完成了这项检查。

我脑子里飞过一座山。

那个孕妇突然转过头来对我说:“小妹妹,是不是觉得我的样子很奇怪呀?阿姨只是得了一种病,等把宝宝生下来,我就好啦!”

敢情是我的眼神太直了,没顾得上拐弯,撞见她的了。我不知道该说什么,转身想走开,身后又传来一句:“下次再见到我,你会发现阿姨我长得还挺好看的!哈哈!”她大笑几声,笑完又喘粗气。

把宝宝生下来病就好了?难道是肚子里的宝宝让她生病吗?为什么会这样呢?真奇怪!

算了,想不明白,不想了!

回到房间,妈妈还没醒。妈妈也是个奇怪的孕妇。她的产检本上贴了一个红色的圆形贴纸,那是“高危”标志。这个标志就像孙悟空的紧窟咒,让妈妈变成了另一个人。以前的妈妈做事风风火火,能大步快走就一定不会碎步慢走,能快刀斩乱麻就一定不会慢火炖豆腐。怀孕之后呢,走路怕踩死蚂蚁,说话怕惊吓蚊子,吃饭细嚼慢咽,睡觉规规矩矩,就是像电影里的慢镜头,做的都是分解动作。我花了好长时间才习惯了家里有个树懒的存在。

爸爸倒是挺高兴妈妈的变化的。爸爸总说他是这个家唯一的大人,带着两个孩子,一个大孩子,一个小孩子。两个小孩子常常斗嘴闹矛盾,可怜他天天做“夹心饼干”,都快被夹扁了。而自从妈妈怀二胎之后,一个温柔的妈妈诞生了,一个任性的大孩子消失了。爸爸不止一次说:“早点生二胎就好了!”要是换作以前,妈妈一定会跟爸爸杠,但现在不了,妈妈只是微微一笑,就去喝“蛋白琥珀铁品服溶液”去了。我之所以能把这么长的名字记下来,是因为妈妈每天都要喝这种深褐色的浓稠的铁剂,每次喝的时候都是紧皱眉头,像在强压着翻腾的胃。我就想看看是什么东西让妈妈如此爱恨交加,一不小心就记住了那个长长的名字。妈妈每天都坚持喝两瓶,偶尔忘记了,还会像个犯错的小孩,不停地跟肚子里的宝宝道歉,提醒他们多吸收别的营养,并保证以后再也不会忘记了——那郑重其事的模样真是滑稽极了!怀孕之后,妈妈还成了大胃王,以前多吃一块肉都要忐忑不安地秤一下体重,如果多了个三两五两的,就会在那里尖叫,埋怨老爸为什么把菜做得那么好吃,极度不可理喻!可现在呢,她对食物来者不拒,天上飞的,树上挂的,地下跑的,水里游的,土下埋的……照单全收!每天两个鸡蛋、两杯牛奶、两碗米饭、两碟水果、两种粗粮、两大盆菜是例牌,至于那些下午茶、中间餐什么的另计……

一个人怎么可以变得这么快?!


四 一个人的晚餐

期末考试结束了,大家围在一起互对答案,整个教室一片愁云惨雾。

张格格拉着我的手,刚哭丧着脸我就制止了她:“别在我面前提‘数学’两个字!”张格格还算聪明,立马换了一张笑脸:“不提不提都不提哈,咱聊点开心的事哈!哎,对了,放假了,你爸妈会带你出去旅游吗?”

  • 1
  • 2
  • 3
1/25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第
  • 关键词:三胎疫情之下儿童成长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87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廖令鹏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2-09-21
  • 瀛珏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2-09-20
  • 廖令鹏提名10000,共计12000
  • 2022-09-13
  • 藏承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2-09-08
  • lotfun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2-09-01
  • ~~~媛*&~~~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2-09-01
  • lotfun提名10000,共计10000
  • 2022-08-31
  • 渲染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2-08-28
  • 歐陽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2-08-22
  • 别看了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2-08-17
  • 千衣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2-08-17
  • 520周冠打赏31000,共计31000
  • 2022-07-25
  • 歐陽打赏5000,共计8000
  • 2022-07-25
  • 歐陽打赏2000,共计3000
  • 2022-07-24
  • 游客 点赞10(1000)。
  • 2022-07-24
  • 游客 点赞10(1000)。
  • 2022-07-19
  • 海燕点赞10(1000),共计1000
  • 2022-07-18
  • Tsukino打赏5000,共计5000
  • 2022-07-18
  • 云舒点赞10(1000),共计1000
  • 2022-07-18
  • 歐陽打赏1000,共计1000
  • 2022-07-18
  • 歐陽点赞10(1000),共计1000
  • 2022-07-18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这篇成长小说刻画了一个思维活跃、生动有趣的小女孩,把她写“活”了,特别是现在二孩、三孩家庭里,孩子们如何与父母、阿姨、兄弟姐妹相处,小说站在孩子的世界作了很多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思考,既严肃又天真,给人们的启发较大。我比较欣赏小说的语言和叙事,特别是视角的转换比较成功,浑然一体。可以说,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成长小说,适合家长、老师、同龄人阅读的一本好作品。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千衣2022/09/21 11:47:01
    • 分享到:
  • 谢谢廖老师的再次点评,至理至善,用心用情,谢谢。
    • lotfun评委2022/08/31 13:44:59
    • 分享到:
  • 小说语言精准凝练,对话尤其突出,人物性格、情节推动都在对话中水到渠成地完成。在母女冲突中塑造了妈妈和沐沐两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并在这种冲突中彰显对女性处境的关注,是小说最出色的部分——爸爸感染新冠经历生死成为抗疫英雄,妈妈患上也可能致命的产后抑郁症并成功突围,她也应是被看到的无名英雄。身担母职的女性不应仅仅被视为母亲困囿于家庭,她理应有权利同样自我实现、身心健康地活着,这是小说表达的宝贵的人文关怀。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千衣2022/08/31 15:38:09
    • 分享到:
  • 午睡醒来收到邮件一封,倍感惊喜。非常感谢lotfun老师的提名和细致而深刻的点评,让这个下午的微雨有了别样的美好。又多了一份前行的动力,会一直记在心里。
  • 用个性的腔调将大时代与小家庭的生命景观推出视野,用生命之疼痛与喜悦淬炼出一枚清新可人的珠宝,人物形象鲜明,让读者在故事种感受年轮和气度,清爽怡人。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千衣2022/09/20 15:19:13
    • 分享到:
  • 谢谢秦老师,很喜欢这则简洁凝炼却精准有力的评价,让人心生欢喜,也心存谢意。
  • 写得蛮好,主题新鲜,生动活泼,真实有趣,写活了一个“小女孩”,出版后可能会成为一本大卖的畅销书啊。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千衣2022/09/13 11:37:34
    • 分享到:
  • 非常感谢令鹏老师的肯定与吉言,备受鼓舞,谢谢!
  • 校园文学也是值得鼓励的,特别是中长篇。我们沙井有个少年文学社,在深圳各街道算是比较活跃的,每年都会举办好几个赛事。当然,参赛的都是学生。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千衣2022/08/28 22:40:31
    • 分享到:
  • 谢谢作文老师关注,向作文老师多多学习
    • 瀛珏1布衣2022/09/17 21:26:56
    • 分享到:
  • 李老师是一位勤奋而细腻的写作者,她笔下的故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钻到人物心里去,让主人公自己表达、自己诉说。大多数人写作时习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去记去表达,而读李老师的故事,常常会感觉这就是她自己的经历。读这本书,就像在听作者用一种平淡出世的语调讲述一个悠远深遂的故事,你在旁边握着一杯水,却不会记得喝,只会在她呈现的世界里兜兜转转,哭哭笑笑。等到故事讲完,你还沉浸其中,不舍得走出来。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千衣2022/09/18 18:42:56
    • 分享到:
  • 送给你小星星还有花一朵。
  • 一个孩子的成长史,很纠心,也很动人,很好看,也很有味。没有做母亲的体验,却可以体会到母亲的艰难。早已过了孩子的年龄,却可清楚地看见孩子的内心世界。这一切都得益于作者贴切的描写、细腻的感受力。灵动的对话、生活场景的真实再现让故事中的人物如在眼前,像读一部生活剧。而隔空不隔爱、藕断丝还连的家庭共生模式又让我们对亲子关系有了更多元的认识。生活常出难题,但再难的题也有答案。好好写故事,就会有人好好读故事。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千衣2022/09/18 18:46:50
    • 分享到:
  • 好好写故事,就会有人好好读故事。
    • 藏承1布衣2022/09/03 22:35:32
    • 分享到:
  • 儿童文学最难呈现的是儿童性和社会性。作者将宏大的社会现实三胎、疫情、网课、双减等轻巧地汇融在一家五口的日常生活中,将儿童内心细腻、纤敏、柔长又多姿的情感微澜,涓涓汩汩而出。沐沐的成长变化,是在对弟弟们的接纳、对月嫂的理解、对妈妈的期待、对爸爸的崇拜、对奶奶的敬爱中一点点托出,同时折射出三胎政策下育儿环境的不易,疫情背景下每个家庭和个体的无奈和忍耐,以及成长、爱、包容、博大、坚韧等美好的人性和品质。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千衣2022/09/18 18:46:17
    • 分享到:
  • 谢谢藏承老师,能把一个故事读得那么认真是对一个写作者最大的葆奖,感谢,感恩。
  • 这是一部儿童作品,也是一部女性成长作品。妈妈叫杨天真,生活的疲惫与压力却叫人天真不起来,甚至常常叫人崩溃。读这本书,能看到许多二胎妈妈的影子,能听到许多大孩共同的心声。深圳乃至整个中国应该都有许多类似的家庭类似的故事。想要风雨过后见彩虹,需自救、他救双管其下,而不论是哪种路径,爱是最好的解药。很庆幸在思绪不宁时读到这本书,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小欢喜。这位作者为我们讲述了一个镜面故事,观人照己。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千衣2022/09/02 15:52:12
    • 分享到:
  • “他乡遇故知”,感谢这份理解与肯定,愿我们都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成为更好的妈妈。
    • 渲染2童生2022/08/26 16:43:49
    • 分享到:
  • 在邻家平台,第一次一口气看完洋洋洒洒21页纸长文,在小女孩的眼里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或许没有她的经历,家里新添小成员应是开心的,可是疫情打乱了很多家庭原本的和平,小孩子遇到困难会找大人,大人遇到问题只能自己扛,久了情绪也就出来了,前面的故事看的很揪心,不好受,甚至想泪奔了,很佩服小女孩的坚强,能听见奶奶,姑姑的话,知道妈妈的不容易,妈妈爱她。随着疫情缓解一家团聚,温馨画面再次上线。感谢,收藏。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千衣2022/08/27 07:52:35
    • 分享到:
  • 谢谢这位邻家朋友的关注与点评,愿温暖常在你心。
    • 歐陽1布衣2022/08/20 16:53:05
    • 分享到:
  • 初读此文,看见一个机灵的小姑娘睁着一双大眼睛观察身边人事物的变化,那时的她还看不到这些变化对她意味着什么。变化开始入侵生活时,这双好奇的眼睛蒙上了迷茫、担忧与不解。再后来,她如同一只惊弓之鸟,把自己置放于一个装满防备、紧张与惊慌失措的罐子里,以一己之力艰难对抗。最后的最后,她走出来了,看见了阳光,看见了最想看见的人,看见了那个成长中的自己。这是一个成长故事,是给孩子读的,也是给大人读的。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千衣2022/09/18 18:44:03
    • 分享到:
  • 送给你小星星,还有花一朵。
    • 千衣1布衣2022/08/01 18:38:34
    • 分享到:
  • 写这本书,历时两年,2020年夏动笔,中间搁浅了好长一段时间。今年三月深圳按下暂停键,我对它按下重启键,每天八小时写作,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写下十八万字的初稿,第一次修改删减至13万字,第二遍修改删减至8万字,第三遍修改将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做了加法做减法,加了美颜又复原,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还会继续修改,希望最后的定妆是自己最想要的样子。谢谢每一个关注本文的邻家人,读与评都是助推的力量,会记在心里。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不错的
    • 别看了4举人2022/07/27 17:01:27
    • 分享到:
  • 特来追评。作者的言语并不激烈,整个状态平静而缓慢,代入感却很强。时而愤怒、时而惶恐、时而烦躁、时而开心、时而兴奋、时而感动,时而释然……多种复杂的情绪牵引着我,甚至在过程中忍不住用圣人的角度去批判。稍稍平复心情后发现我错了,我无形中成为了自己批判的其中角色。很有意义的作品,值得阅读,如何跟父母沟通、如何跟孩子交流,我想看完这篇文章就有答案了。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千衣2022/07/28 06:44:35
    • 分享到:
  • “很有意义的作品,值得阅读。”这份鼓励会让写作者笑着继续。谢谢这位邻家人,我该叫“别看了”先生吗?谢谢“别看了”看得这么认真,给了我一面镜子。
    • 千衣1布衣2022/09/18 18:58:32
    • 分享到:
  • 第四轮大改,又从八万字增加到十万字,一些没有呼应的伏笔,一些没有张力的情节,一些没有用好的秘密,都重新做了调整。希望这样的调整可以让爸爸妈妈这两个角色更加丰满立体,让主题更加清晰,让故事更加好看。希望之前一些没有写开没有写厚没有写透的情节和情感在这次修改中能趋于完善,在阳光下缓缓铺开。愿所有读到这个故事的人在最后都能有这样一种感受:秘密的解锁让生命更加温润如玉,坦然的接受让成长更加无所畏惧。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王学君5进士2022/09/02 15:43:05
    • 分享到:
  • 超赞的一部儿童文学作品!标题有新意,故事有内容,语言有趣味!这部作品有点长,但不觉得拖沓,情节的铺设也入情合理,笔下的这个沐沐让人喜欢,让我想起城南旧事中的英子。疫情下的故事,一般读了都有一种无助慌乱的压抑感,但这部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突破了这种压抑感,并升华了人性的光辉和力量,这也是这部小说强大的精神内核!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千衣2022/09/02 16:02:56
    • 分享到:
  • 谢谢王老师的关注与点评,愿意花时间去看完一个长长的故事,是对一个作者最好的鼓励与支持,感谢!
    • -1布衣2022/08/31 15:16:21
    • 分享到:
  • 重读一遍,真的觉得在疫情背景下敢于选择生二胎都是有勇气的人。人与人之间的爱很可能会因为各种琐碎之事被分解,生出一地鸡毛甚至互相伤害,但还好,书中的主人公告诉我们,刚开始可能有些难,只要爱足够多,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且超出你想象。一直游走于小姑娘内心世界里,丰富,善良,坚强,美好。教人成长的书值得再读一遍。最后一部分,读来动人动心动情,且发人深省。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千衣2022/09/02 15:56:08
    • 分享到:
  • 谢谢书法家的关注与点评,只要爱足够爱,一地鸡毛也可以做成飞扬的毽子。
    • 张夏4举人2022/08/28 22:20:22
    • 分享到:
  • 作者是一位老师吧,常跟孩子打交道,深谙儿童心理。虽然没能读完全文,但我能感受到作者对孩子的理解,能跟他们换位思考,能弯下腰来倾听孩子的声音,通过他们的视角观察这个世界,尤其是疫情阶段的一些家庭琐事,把个人心事和社会环境相结合,梦想照进现实时遭遇的困惑。语言比较简洁,适合孩子读,也能带给成年人反思。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千衣2022/08/28 22:42:30
    • 分享到:
  • 谢谢张夏老师的关注与点评,您猜对了
    • 汪小科1布衣2022/08/17 12:53:29
    • 分享到:
  • 温暖的笔触,最有爱的老师总能读懂孩子的心,最细腻的作家总能引发共鸣。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千衣2022/08/27 07:51:39
    • 分享到:
  • 谢谢小科,一字一句皆入心。
    • 别看了4举人2022/07/26 11:54:25
    • 分享到:
  • 没看完,先来插一嘴,看完再复评。我在作品里看到了作者的认真和真诚,从小孩的角度把家庭的琐事、女性生育、新冠疫情结合在一起,衔接非常丝滑,甚至感觉不是在写故事,而是在表达真实事件。小孩眼中的世界并不复杂,小小矛盾就可以有大大的悲伤,这点太可爱了。点进来之前,还以为没什么看头,现在分分钟打脸,哈哈。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千衣2022/07/27 09:20:08
    • 分享到:
  • 谢谢鼓励,点评也相当可爱期待看完后的复评
    • 暁霞囡4举人2022/07/25 09:40:16
    • 分享到:
  • 作者文笔简洁,有童真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千衣2022/07/27 09:17:37
    • 分享到:
  • 谢谢点评,言简意赅更具力量
上一页12下一页 第
  • 最近来访
  • 1布衣
  • 2星
  • 2钻
  • 写温暖的故事,做温暖的人
  • 写温暖的故事,做温暖的人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7
  • 55925
  • 9
  • 900
  • 我们阅读网络小说各种题材,比如穿越、宫斗、职场、言情等,故事很精彩,人物很鲜明,但总觉得会少一些什么,其语言、情节与小说的张力都不能很好地融汇贯通,创造出迷人的气息,给读者阅读带来冲击。这篇小说情节并不复杂,职场故事似曾相识,而语言与节奏把握相得益彰,呈现出一个现实与心理都趋向虚无的多向文化空间,如同昆德拉的小说一样,可此小说的重点并非叙“事”,而是造“境”、抒“情”。

    廖令鹏橘子站在樱桃旁边

    2022/9/21 11:01:52
  • 这篇成长小说刻画了一个思维活跃、生动有趣的小女孩,把她写“活”了,特别是现在二孩、三孩家庭里,孩子们如何与父母、阿姨、兄弟姐妹相处,小说站在孩子的世界作了很多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思考,既严肃又天真,给人们的启发较大。我比较欣赏小说的语言和叙事,特别是视角的转换比较成功,浑然一体。可以说,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成长小说,适合家长、老师、同龄人阅读的一本好作品。

    廖令鹏一加一不等于二

    2022/9/21 10:47:59
  • 主人公从贫苦农村出发,跨越山川湖泊,来到寸土寸金的城市打拼,持之以恒地向梦想一路高歌猛进,最后换来了命运的逆袭。 创业的道路无疑是辛酸且苦闷的,充满荆棘和坎坷。而今凝目回望,仍将感谢曾经那个不轻言放弃的自己。他人的成功无法复制,但是他人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一路走来,既要像海绵一样汲取知识,也像海绵一样挤干“水分”,脚踏实地,追求梦想,深圳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城市,创新、包容、进取是真正的深圳精神。

    胡帝我在深圳这些年

    2022/9/21 9:57:44
  • 这篇我今年读的第一篇的文章,这个小说有一股生猛的原生态气息,在我的脑垂体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生来就是一个感性动物,但我当时还是克制下提名的冲动。我的原则是要把所有的小说和文章看一个大概,才能提名……两栋楼对窗而立,无数个夜晚,他们在熄了灯的床上观摩对面投在窗子上的女人身影,一道凹凸有致的影子慰藉了他们许多个春夜……小说里的多处写实,淋漓尽致,令人忍俊不住……我始终认为爱情是人类的必须品。

    文夕​月在东山上

    2022/9/21 0:09:36
  • 今年我的提名原则也是跟陈卫华老师一样,尽量以提新面孔、年轻人和我不熟悉的作者,手中票数有限,希望鼓励到更多的新人。作者作为新生代都市人,他的笔下的人物,游刃有余地游走在数个大都市里恋爱和生活,看着都是不相干的人物,完全不同的人生,不相同的价值观,最后却都被作者巧妙地捏到了一个小说里,还是亲人情人和友人。作者说到:社会学中有一个说法,世界上任何两个人最小可以通过六个人联系起来。他在这篇小说中做到了。

    文夕​一场生活

    2022/9/20 23:31:41
  • 此文文笔流畅,语言有节奏。我最喜欢这篇文章的是语言节奏感,这种有节奏句子,读起来富有弹性,在节奏中阅读,很容易把读者带入故事情节之中,我读着读着就把自己代入角色了,为她们的故事动情,被她们的真爱所打动。我是一个完全的异性恋者,我并不了解同性之间的爱恋,但在这篇文章中,我看到她们的爱一点也比男女之间的爱逊色。深圳是“我”心中的圣山,“我”的爱人在深圳,给“我”介绍深圳,她的深圳就成了“我”的圣山。

    文夕去深圳

    2022/9/20 21:51:42
  • 历来如此,人之道与文之道异曲同工。求新,也是一种选择。写什么,怎么写都重要。所以,一个平凡的故事也能让人留心。这里,不仅仅是作家的发现,更是作家的选择,读者的期待。

    秦锦屏跨境直播:让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

    2022/9/20 14:57:27
  • 人如生活之浪,需要在时代中飞扬,在作家的发现中激昂,作者的的选题,构思,落笔都很好,如能再多讲点故事,多些生命的过往打捞,更好!

    秦锦屏禹国刚,中国证券市场拓荒牛

    2022/9/20 14:51:58
  • 一些生活的细节是可圈可点的,空间格局也有回响。 如果不代替“人物”发表意见,让“人物”自己出镜,更妙。但不失为一篇有腔调的作品。

    秦锦屏羁爱的脚本

    2022/9/20 14:34:22
  • 作者给我的感觉是一个人情练达的人。文字干净,节约,有一种泰然的气质。信手拈来的一些句子,将双城典型环境中的人生况味勾勒的从容,超然,又深入其中,张弛有度。

    秦锦屏王福田的双城生活

    2022/9/20 14:31:39
  • 以科幻的手法,让人事,现实与超现实相互交融交织,给读者提供了一种新体验。以其殊异性,形成了不可替代的形貌。略失于仓促。但不失仍是一个值得继续打磨的文本。

    秦锦屏创·城

    2022/9/20 14:26:01
  • 题材虽不新,还是容易引起共鸣。广场舞是中国特有的一个文化现象,是自发组织的,大妈大爷们精神的需要,几个主角有各自的故事,可以说多少个舞者就有多少个故事,是长篇是中篇,是几部长篇难详尽的一个大妈。我有首诗里写道,她们被老龄丈夫粗暴地赶出家门,一直在公园大唱革命歌曲!人性是复杂的,作者发现了也呈现了,可是还需要进入所谓的化境,即看山还是山。需要让他们再次粉墨登场,可以一笔带过,而避免道德优势与审判之嫌

    健字号跳广场舞的女人

    2022/9/20 14:25:46
  • 人物的命运感很强,他们在时代面前的苦与乐都在故事的兜兜转转中得以体现。这是地三鲜今年连续多篇中我个人觉得最可贵的一篇,特点保持了文章标题亮眼之外,对人物的刻画很有章法,故事也相对圆熟。

    秦锦屏飞往回南天

    2022/9/20 11:49:32
  • 好的非虚构未必是记录大事件,恰恰相反,记录个人生活里闪烁着光辉的微末故事,恰是我们作为平凡老百姓最值得做的,因为大事件自有史官记录,而我们的人生记录者只有自己。这位维修店的小老板文采如此之好,如果能多写一点、选材再种类丰富一点,你的维修杂记是能获大奖的水平。最后再把今天偶得的一句名言分享给你:有时候真实比小说更加荒诞,因为虚构是在一定逻辑下进行的,而现实往往毫无逻辑可言——马克�吐温 ​ ​​​​

    陈彻维修杂记

    2022/9/19 17:56:50
  • 这篇小说写出了人生的无常感。一切都是偶然。亲情、爱情、友情,都是那么回事,无所谓神圣与庸俗。萍水相逢本身就是理由,此外不必再寻找其他的理由。作者对人生有一种冷冷的看透,不赞美也不抨击,只是以零度情感予以叙说,如冷月照江河。语言老道,叙事精妙,很有功力。

    孙行者残鸟

    2022/9/19 14:02:24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