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七月
我说的七月是中元节的七月
那些人朝不同方向跪拜,焚香烧纸钱
烟火绰绰,整条东园路都在低泣
异乡人啊,如果你也从这里经过
就加快脚步吧
防止那些烧不尽的悲伤
把你呛得,泪,流,满,面
2.沉默的石头
荔枝公园有条石子路,每次经过
我都会去看它们。人们踩在上面时
就替这些鹅卵石喊疼
这些兄弟曾经与我一样顽劣
只是离开大山,一路跌撞
碰擦。被磨去棱角
他们安置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都不曾喊疼
3.雨中人
总有一些雨,令人生厌
比如打湿踩三轮车的男子,此刻
他拉的水泥离工地不过百米
那背影让我想起
六月晒场上,抢收不及稻子
不知所措的父亲
那时他也不断抹去脸上的水滴
我知道,一同被抹掉的
还有。他的汗水
4.金色烟火
傍晚的巴登村北街有金色烟火
131栋,卖花老翁总有剪不完的玫瑰
149栋的缝纫机滴滴答答
送餐小哥像蜜蜂,穿梭在路上
核酸的队伍冗长而散漫
在这里,百家厨房漫出的香味
自带诱惑。总有一种
让你接近故乡
亲近母亲
5. 乡音
下午两点半,路过中信广场时
看见阴凉处围坐着几堆大爷大妈
我靠在栏杆上,看他们
抽卷烟,摇蒲扇
打海丰牌九
听她们家长里短、讲古
唱西秦戏
这些有着故乡体态的人,说
这是他们的欢乐时光
6.等待
你说鹏城的木棉开花时,他的
三月还在料峭
南风必须逆行,必须有足够耐心
才能打开院落的梨白
他修修剪剪
忙得淋漓才心满意足
然后就在颤巍巍的老院打盹
等秋天。为你
捎上一抹故乡的秋色
7.触角
我用葡萄、苹果及香蕉
做成沙拉喂你
你像收割机一样咔咔地把它们干掉
我的喜悦不同往日
你不会发现今天的果实特别大
我不会告诉你
在鹏城十月的黄昏
我闻到。稻草灰的香味
8. 洁白的事物
年轻的女子在东园路收棉被、收
泡沫,也收我的瞩目
她总有撕不完的棉网和解不掉的箱子
站在高高的车上摇摇晃晃,不断
把蓬松的货物往下踩
她的影子也竭尽全力把货物踩在脚下
她们像是要踩下世间所有苦难
这个小麦肌肤的女子,看向
樟树下的婴儿车时,挂满白絮的眼睛
就焕发棉絮般的温柔
9. 雨痕
一阵秋雨落在人间,很小
不足以打湿他的窗户
不足以溶解脚手架上男子身上的盐
也不足以洗蓝天空
太小了。小得像钟表上的声音
只能压低一些尘埃
只能勾起你脸上淡淡的痒
10.暮色四合
谁在追赶这昼夜交替的一刻?
的哥、骑手、下班的工人
或村庄里的狗吠和炊烟
更远一些,还有地里抢收庄稼的父母
那时的青山如黛,可无人欣赏
他们怕暮色合拢得太早
次日台风来得太快
以至于此刻,碰到黄昏
一抬头,我的心就微微地颤动
11. 时间的声音
一个交通协警的眼里,除了
红绿灯、车辆和行人
他的哨子应当还有时间的声音
他的影子像时针在十字路口的西北边转动
影子在左时,吹赶上班的人们
向右时,吹树上歇息的鸟雀
影子消失之后
他就吹黄昏,吹月牙
吹自由的风
12. 石板凳
阳光带走石板凳上的露水
陪孩子吃早餐的男子扫下几片落叶
飞来的麻雀,啄食面包屑
看不见的留给蚂蚁
民工午休,老人送走黄昏
小情侣晒月光
落了春花,落秋雨
石板凳坐着日子,坐着
鹏城的四季
13. 走在露水之上
凌晨五点半的扫地声划破黑夜
她刚好磨完第三桶米浆
太阳比往常多眯了一会儿
但时间既定,像出租屋到市场的距离
六点街灯要休歇,的哥在换班
卖肠粉的女子把车停在花坛边
秋风吹开一朵朱槿
娇艳的花瓣上晃的白光,没有谁
注意那是晶莹的露珠,还是
女子抖落的汗水
14.弥漫
午后,从证券所出来的男子
坐在咖啡店外面嚼面包
另一座上的女子捧着奶茶看书
马路旁,的哥给石坛上的
玫瑰啐了一口水
一个乞丐坐在树荫下抽卷烟
阳光铺下来,音乐舒缓
他们同时望向天空
在一只老鹰的眼睛里
寻找自己的影子
15.隐秘的低处
在滨江小区,你能一眼望见小叶榕
葱茏,三角梅妖艳
但婆婆丁不会轻易示人
朱槿的叶柄上,藏有几只毛毛虫
樟树下蛰伏泥土中的若虫
只要给它们时间
就能生出翅膀,飞越深圳河
这多像,我的那些老乡——
一长大就远离故土
16.春日所见
让天空辽阔的是一场雨
让雨柔软的是扭动腰肢的草尖
春风带来新生也预示消亡
向生而死的事物如同阳光下的水珠
比如此刻,东园路开败的
玫瑰已经抽芽,而它
上面的黄桷和香樟正在老去
比如,坐在花坛上给孙子喂食的老人
他单薄的身躯,多像
就要掉下的,春天的。落叶
17. 转角
东园路的黄桷有褪不尽的苍凉
激越的蝉鸣还在唱衰夏天
烈日穿透香樟,灼伤圈养的玫瑰
明明灭灭的影子,将你引向滨河大道
左拐,上步南天桥有预知的景致
鳞次栉比的楼宇虚无
行人虚无,脚下的车水也虚无
只有你投向铁栏栅外的目光
河滩上那串鸥鸟的爪印是真实的
孤勇。刚毅。绵延不断
18. 你无法扑灭一种火
拉板车的男子走在南园路上
有时驮着木料,有时驮着废品
这个瘦黑的驼背的男子
使劲压住手把,压不住时
就把身体吊在半空中
这让我想起,多年前拉稻谷的父亲
他咯吱的牙关也把天边的落日
咬下来一口
19.在路上
经过赤岸时,你看见白鹭在草滩上徒步
来不及多加注目,汽车就把
黄江抛在身后
夕阳照亮一个个村庄和墓地
你一路迎送的还有稻田、炊烟及庙宇
汽车像游蛇疾驰在高速路上
下弦月跃入海面,星子同故乡皈依黑夜
你摇下车窗燃起一根烟
前方灯火阑珊,你像过江之鲫那样
扎进这个叫鹏城的城池
20. 立秋辞
在荔枝公园,落叶松葱茏
几颗开裂的荔枝在树上举着夏末
这些事物并不能代表秋天
你看见信仰节气的人,在绿化带依次
种下秋海棠、千日红和地毯草
她们挥动锄子的身影像极一个人
你想念她地里的稻禾、花生苗和红薯
这些植物必须在十月花红叶茂
而她,必须赶在霜降前把那些食粮收仓入库
您只需点赞10元,即享月度会员,30天内免费阅读全网作品。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我们阅读网络小说各种题材,比如穿越、宫斗、职场、言情等,故事很精彩,人物很鲜明,但总觉得会少一些什么,其语言、情节与小说的张力都不能很好地融汇贯通,创造出迷人的气息,给读者阅读带来冲击。这篇小说情节并不复杂,职场故事似曾相识,而语言与节奏把握相得益彰,呈现出一个现实与心理都趋向虚无的多向文化空间,如同昆德拉的小说一样,可此小说的重点并非叙“事”,而是造“境”、抒“情”。
这篇成长小说刻画了一个思维活跃、生动有趣的小女孩,把她写“活”了,特别是现在二孩、三孩家庭里,孩子们如何与父母、阿姨、兄弟姐妹相处,小说站在孩子的世界作了很多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思考,既严肃又天真,给人们的启发较大。我比较欣赏小说的语言和叙事,特别是视角的转换比较成功,浑然一体。可以说,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成长小说,适合家长、老师、同龄人阅读的一本好作品。
主人公从贫苦农村出发,跨越山川湖泊,来到寸土寸金的城市打拼,持之以恒地向梦想一路高歌猛进,最后换来了命运的逆袭。 创业的道路无疑是辛酸且苦闷的,充满荆棘和坎坷。而今凝目回望,仍将感谢曾经那个不轻言放弃的自己。他人的成功无法复制,但是他人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一路走来,既要像海绵一样汲取知识,也像海绵一样挤干“水分”,脚踏实地,追求梦想,深圳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城市,创新、包容、进取是真正的深圳精神。
这篇我今年读的第一篇的文章,这个小说有一股生猛的原生态气息,在我的脑垂体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生来就是一个感性动物,但我当时还是克制下提名的冲动。我的原则是要把所有的小说和文章看一个大概,才能提名……两栋楼对窗而立,无数个夜晚,他们在熄了灯的床上观摩对面投在窗子上的女人身影,一道凹凸有致的影子慰藉了他们许多个春夜……小说里的多处写实,淋漓尽致,令人忍俊不住……我始终认为爱情是人类的必须品。
今年我的提名原则也是跟陈卫华老师一样,尽量以提新面孔、年轻人和我不熟悉的作者,手中票数有限,希望鼓励到更多的新人。作者作为新生代都市人,他的笔下的人物,游刃有余地游走在数个大都市里恋爱和生活,看着都是不相干的人物,完全不同的人生,不相同的价值观,最后却都被作者巧妙地捏到了一个小说里,还是亲人情人和友人。作者说到:社会学中有一个说法,世界上任何两个人最小可以通过六个人联系起来。他在这篇小说中做到了。
此文文笔流畅,语言有节奏。我最喜欢这篇文章的是语言节奏感,这种有节奏句子,读起来富有弹性,在节奏中阅读,很容易把读者带入故事情节之中,我读着读着就把自己代入角色了,为她们的故事动情,被她们的真爱所打动。我是一个完全的异性恋者,我并不了解同性之间的爱恋,但在这篇文章中,我看到她们的爱一点也比男女之间的爱逊色。深圳是“我”心中的圣山,“我”的爱人在深圳,给“我”介绍深圳,她的深圳就成了“我”的圣山。
历来如此,人之道与文之道异曲同工。求新,也是一种选择。写什么,怎么写都重要。所以,一个平凡的故事也能让人留心。这里,不仅仅是作家的发现,更是作家的选择,读者的期待。
人如生活之浪,需要在时代中飞扬,在作家的发现中激昂,作者的的选题,构思,落笔都很好,如能再多讲点故事,多些生命的过往打捞,更好!
一些生活的细节是可圈可点的,空间格局也有回响。 如果不代替“人物”发表意见,让“人物”自己出镜,更妙。但不失为一篇有腔调的作品。
作者给我的感觉是一个人情练达的人。文字干净,节约,有一种泰然的气质。信手拈来的一些句子,将双城典型环境中的人生况味勾勒的从容,超然,又深入其中,张弛有度。
以科幻的手法,让人事,现实与超现实相互交融交织,给读者提供了一种新体验。以其殊异性,形成了不可替代的形貌。略失于仓促。但不失仍是一个值得继续打磨的文本。
题材虽不新,还是容易引起共鸣。广场舞是中国特有的一个文化现象,是自发组织的,大妈大爷们精神的需要,几个主角有各自的故事,可以说多少个舞者就有多少个故事,是长篇是中篇,是几部长篇难详尽的一个大妈。我有首诗里写道,她们被老龄丈夫粗暴地赶出家门,一直在公园大唱革命歌曲!人性是复杂的,作者发现了也呈现了,可是还需要进入所谓的化境,即看山还是山。需要让他们再次粉墨登场,可以一笔带过,而避免道德优势与审判之嫌
人物的命运感很强,他们在时代面前的苦与乐都在故事的兜兜转转中得以体现。这是地三鲜今年连续多篇中我个人觉得最可贵的一篇,特点保持了文章标题亮眼之外,对人物的刻画很有章法,故事也相对圆熟。
好的非虚构未必是记录大事件,恰恰相反,记录个人生活里闪烁着光辉的微末故事,恰是我们作为平凡老百姓最值得做的,因为大事件自有史官记录,而我们的人生记录者只有自己。这位维修店的小老板文采如此之好,如果能多写一点、选材再种类丰富一点,你的维修杂记是能获大奖的水平。最后再把今天偶得的一句名言分享给你:有时候真实比小说更加荒诞,因为虚构是在一定逻辑下进行的,而现实往往毫无逻辑可言——马克�吐温
这篇小说写出了人生的无常感。一切都是偶然。亲情、爱情、友情,都是那么回事,无所谓神圣与庸俗。萍水相逢本身就是理由,此外不必再寻找其他的理由。作者对人生有一种冷冷的看透,不赞美也不抨击,只是以零度情感予以叙说,如冷月照江河。语言老道,叙事精妙,很有功力。
从开头的五个字,我脑海里就响起了《舌尖》的bgm,自动代入李老师的经典旁白:“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采用最朴素的烹饪方法,忙碌了一天,陈师傅准备……”,不介意来个地方特色小吃安利,让“陈师傅”再忙碌起来。这是时间的味道,这是人情的味道。
说到吃,客家菜应有一席之地。
第一眼看成盘丝洞,特来打赏。
最后的反转,直呼好家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