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明行
  • 点击:18324评论:202022/08/15 09:36

我在深圳光明生活,行走,走进这个城市的深处,触摸她的体温,搜寻她的肌理。我被自己的发现所激动,她总会给我无数的灵感。我写这里的草木,以及和草木一样生发于这里的人和事。

给这篇文章取名时,我想了好几个,最后我还是给她命明“光明行”。这个名字不仅仅隐喻着一个人在光明行走的步履,也是一个叫光明的行政区的生长步履,还是无数的人,向往科学、未来,光明的心。


一座城的生长

2019年6月22日,这一天终究赋予我不一样的意义。一辆大巴,一群寄情于文字的人去往深圳“光明科学城”,她位于深圳市西北部的光明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一个将来会是中国硅谷的地方。

几近7月,南国的夏真正的来了。午后,天空明亮得什么似的,阳光也热烈,一如我兴奋的心。近些年来,光明区样貌的变化,悄无声息又大张旗鼓,变得日新月异,变得让人心生欢喜。南国的风情小镇,明净宽敞的道路,绿树婆娑,花影簇簇,美丽的园林公园如天女散花铺展。

车窗外,如海潮般的绿在漫卷着,漫过来,又漫过去,先就让你陶醉了。凤凰花灿烂的花季在五月,她先花后叶,一树火炬燃烧后是盎然沉静的绿。此刻,如卵的叶子葱郁,几朵火红的凤凰花藏在枝叶里,似发簪凤冠,妩媚的少妇,在巧笑嫣然。

勒杜鹃是主角,花坛里,天桥上,公路的隔离带到处是她们的身影,窑黄魏紫,煞是好看。许多花,那些叫得出或叫不出名字的花们,四时更叠,轮番上场,妆点出光明区旖旎的风光。花们不说话,却能传递明媚和愉悦。与一朵花对视,你总能获得一些什么,一些能流进血液里的东西。

美丽的环境,骄人的GDP,光明人的勃勃雄心,一个国家、深圳市政府论证了又论证的科学城,终于花落光明。一年前,也就是2018年1月25日,那场开工仪式拉开了光明科学城的序幕。

车窗外不知道何时下起了小雨。深圳的天气,宛如青春期的少女,会使小性子。阴阴晴晴,往往缺少应有的铺垫和过渡。雨,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我就想,这天气莫非也是应了“深圳速度”,深圳的建设是这样的,深圳的雨也是这样的,好不痛快。

车出公明镇,离“科学城”基地近了,闯进视野里,又是一番景。公常路段,一路上都是隔离栅板的墙,是那种只属于工地的钢围栏。挖掘机器橘黄色的巨臂起起落落,路基在往宽处开挖,露出黄色簇新的泥土,黄土车来来往往。

“哐哐哐”挖掘,“哒哒哒”打桩,机器轰轰的响……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的工地就这样,在我面前如火如荼地铺展开来。6月才破土动工。此刻,一面山被切割,立面,花岗岩依山而砌,显出坚固的质感,也让校区更广阔起来。楼栋的地基正在夯实,有的已经显出它的轮廓。教育和人才是科学的根本,她将是“科学城”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里将是科学技术的殿堂,是一块巨大的磁场。风景如画的校园,配套先进完美的软硬件,是一块磁铁。一切藴含铁质的人和物,最聪明最智慧的人,将从世界各个角落,陆陆续续被吸附到这里。他们是“科学城”前赴后继的生力军。

车停了下来。周遭也是工地的样子。新翻的土地,山头被切削的一处,一栋简约大气的建筑巍然伫立,银灰色铝合金外观,镶嵌着茶色玻璃砖,那便是科学城的展厅了。

展厅里,相关负责人接待了我们。沙盘,大屏幕,展板,模型,光明科学城的地理区位、发展定位、总体布局,一切的一切一览无余。光明科学城总体面积九十九万平方公里,她的理念以“蓝绿为底、组团镶嵌”为规划原则,以“一心两区、绿环萦绕”为空间格局。

巍峨山下,绿地浓荫,茅洲河款款环系,三大科学集群,大科学装置集群,科技融合集群、科技创新集群、光明云谷、光明小镇……花园般的土地上一幢幢伟岸的建筑将平地而起。光明城站四通八达,铁路交通枢纽穿城而过,未来的三大地铁主干线又连接三大科学城,粤港澳大湾区,走向世界。巨大的沙盘,形象立体,站在它的面前,科学城伟岸壮丽的样子仿佛呼之欲出。

首期确定落户光明科学城的大科学装置已有六个,首批脑模拟与脑解析、合成生物研究已于今年1月动工建设,还有材料基因组、空间引力波探测、空间环境与物质作用研究、精准医学影像等大科学装置。

小个子讲解员语速平缓,娓娓道来。介绍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脸上有了凝重之色。他说工地上有个二十二天的故事,我愿意与大家分享。

“局主要领导亲自抓,你站的那个位置,军前总动员,我们局长在那里敲响了第一锤。”他指的是我站的位置,刚好在沙盘的中心地带。一行人听得认真,他的风趣让现场气氛愈加活跃。

“业务骨干全员上,将工作细化到每周、每天,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责任到人。项目负责人常驻现场,局班子成员排期现场督导,协调不同专业施工队伍,机械不停、人员倒班、穿插作业。看那视频、灯光、沙盘,技术员们反复修改完善,视频制作到位、灯光调试到位、沙盘调整到位、要素衔接到位。常常不眠不休,每一样都浸透了汗水与智慧”。他指点左右,语句短促有力,就那一场场充满力度的行动。我想,这里只能用顿号。

二十二天,仅仅二十二天,4月9日展厅正式开放,接待几十批次国家、省、市及区各类参访团体,扩大了光明科学城影响力。

如果说展厅让我们的大脑对科学城有了宏观的样式,那么去野外,去她的建设工地更有不一样的意义。站在大地上,聆听她开放的声音,感悟每一处细节的微妙,那会是一种怎样的感动。

车子继续前行。沿途的公路都已经被打破路基,树起建筑隔板,是一付扩张重修的样子。拐进一条小路,通往巍峨山。正是桂圆成熟的时节,一串串丰满圆润的果子,在绿叶里忽忽闪闪,摇摇曳曳。她金灿灿的黄,挨着车窗又飞快闪过,由不得让人的眼里,生出了许多贪馋的小手。我对南国水果的热爱,缘于她的一个鲜甜。站到树下,一手折枝,一手品果,那鲜美香甜,满口生津会让你陶醉。这幸福恐怕贵妃杨玉环也想象不到的吧。放眼望去,巍峨山上铺天盖地的绿,古老巨大的龙眼树,擎起绿色的蘑菇云,纠纠缠缠,起起伏伏。那该是片片吉祥之云,我想。

雨早已经住了,太阳的光芒普照原野,热烈而明亮。此刻,万物的声音都在大地上汇集,他们要向我们这些闯入者讲述他们的故事,他们的前世今生。


心向光明

攀过小山,走过绿道,一路遇见被拆迁的楼屋,厂房。绿树草丛里不时就闪出砖石瓦砾场,一团团盘转的钢筋,冷峻的铁色,凌乱的线条……新湖派出所前,一家已经搬迁的厂房,内院空旷,瓦砾被清理得差不多了。残存的围墙,一架葡萄藤纵纵横横,自顾自的缱蜷飘逸,半截菠萝蜜树探出枝繁叶茂的身子,熟透的果子兀自清香四溢。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这是块即将蜕变的土地。

“光明科学城土地整备现场指挥部”,要不是这块牌子,眼面前这两栋铁皮房丝毫也没有我想象里,指挥部该有的高大上。周遭已经被折得差不多了,不大的院落,办公用具简简单单,起住条件简陋。因为征迁,四野里人迹罕至,越发显出几分寂寥。站在那里,我想象着工作人员的日常。

将指挥部搬进二栋铁皮房内。“不为困难找理由,只为成功找方法。”走进位于新羌社区的光明科学城项目指挥部,映入眼帘的首先是这两句醒目的标语。在这间两千多平方米的铁皮房里,密密麻麻地摆着数百张桌椅,人们或敲打着键盘,或与邻座交流,或四处走动,屋子里一片忙碌。而这就是铁皮指挥部最寻常的日子。

三个月前,这里是蚌下工业园的厂房。

新湖街道位于光明区东北部,是光明区重大项目布局最集中的区域,包括光明科学城、中山大学·深圳、中大附属第七医院、轨道6号线支线、光明云谷等重大项目。其中,光明科学城的重磅落地,让新湖街道成为各界瞩目的焦点。

新湖街道是光明科学城项目土地整备的主战场。光明科学城启动区土地整备工作涉及的土地权属和物业类型复杂,需要征收十三个工业园、五个居民区、两大深埋点,共八百七十五栋房屋。光明科学城启动区土地整备,可谓光明区成立后的第一场硬仗。新湖街道全体工作人员与区里抽调干部一起组成了二十六个谈判小组,成为光明科学城启动区项目土地整备的中坚力量,全力以赴,团结协作。

5月,启动光明科学城项目土地整备工作以来,新湖街道全部工作人员,全身心投入项目土地整备工作当中,完成了大量细致的前期工作。

7月25日上午,光明科学城土地整备项目指挥部揭牌,光明科学城项目开始正式实施。9月10日,新湖召开光明科学城项目土地整备动员大会,以结果导向抓落实,强力推进科学城土地整备工作。次日,各组组长便带领组员到指挥部现场办公室,熟悉工作环境和任务,做好人员分工安排。有些组工作热情高涨,甚至在9月11日完成任务分工后,便已经到组内任务的范围,进行入户测绘工作。

9月12日,各协商谈判小组正式开展入户、测绘、清点、权属资料收集工作。按要求,此项工作必须在两周内完成。各小组成员深入居民家中,全面开展入户测绘、信息核查等基础性工作,并细致了解被搬迁人诉求,争取群众理解和支持。

新湖街道现场设立了集中办公点,投入了约五百名一线工作人员,引进了十家法律、督导、顾问服务机构。工作人员挨家挨户进门开展测绘、清点、确权等工作,为补偿安置方案的制定和谈判签约等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11月10日18:00,光明科学城项目指挥部合计完成收集住宅权属申报表526份,涉及户数513户,测绘面积清点表确认104份;非住宅资料收齐163份,测绘面积清点表确认56份……

一串串繁复枯燥的阿拉伯数字,乍一听来令人如坠云雾。但这却是他们一项项践行的工作,这后面该藏着怎样的辛苦,我难以想象。

新湖人,潮汕人、客家人、本土原生居民居多,他们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这里打拼出一份自己的家业。每一个人都有故乡情怀,这里是他们的根,有太多熟悉刻进生命里的东西了,热土难离。无疑,动迁工作从来不是一件轻轻松松的事情。但科学强国,建科学城,泽被后世的伟业深得人心,这些可爱的人们毫无怨言,配合拆迁办的工作。在新湖,仅仅十天时间就完成了八成动迁签约。

韩家阿婆的故事让人肃然起敬。

3月7日,风雨交加,协商谈判第四小组的五名工作人员出发了,随行两名懂得客家话、潮汕话的“方言专家”。他们星夜兼程,驱车奔驰去往六百公里外的揭西农村。此行,他们是去探访一百零二岁的业主韩始老人。

  • 1
  • 2
  • 3
1/3页上一页123下一页
  • 关键词:生态奋斗心向光明科学城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28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笑笑书生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2-08-28
  • 陈湖打赏1000,共计1000
  • 2022-08-15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我感觉,胡笑兰是用脚步在丈量深圳,用心在描摹深圳。我喜欢她从容又智慧的文字,也敬重这个细腻多才的军嫂,在生活中她总是微笑着,不经意间,笔下清泉涌动。任是一篇游记,也是那么动人。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2022/09/21 06:33:55
    • 分享到:
  • 感谢秦老师的点评!感谢您的这份懂与鼓励!优雅知性如您,我也喜欢您的文字!
  • 作者将热爱与希望注入了这篇非虚构,读来让人心生对光明区的向往。文章勾勒出了光明新区到光明区的短暂历史作为文章骨架,以光明城的建设与风土人情作为血肉,用感性的散文语言构建起了光明的大厦。光明区秉承着深圳特区精神,必将在不远的将来大放异彩。非虚构抛开了冠冕堂皇的官样文章,有血有肉,鲜活有情,推荐一下。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2022/09/19 22:32:07
    • 分享到:
  • 感谢评委老师的提点!让一个一直努力在路上的人,心头敞亮。写作是件孤独的事情,也是辛苦的事情,谁叫俺热爱呢!这一刻,让我感觉,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 有观察,有语言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2022/09/18 08:37:45
    • 分享到:
  • 感谢陈老师关注点评!所遇皆感恩!
  • 这组文章在写一个“城区”,这样的写作对象,处理难度很大,一不小心,就会变成资料包和说明书。通篇读下来,可以感觉到作者极力要把那些生硬的材料变得柔软、顺畅、生动。作者在走访、观察、融会,以硬朗的笔触与飞扬的思考,串联起光明的声音、事物、形象与人文,结构与行文,俱见功力。读此文,对光明之过往、现在皆有更多、更深的了解,对光明之未来,则有更大、更美的期待1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2022/08/28 16:23:54
    • 分享到:
  • 感谢书生的关注!这是我热爱的又一个文体,报告文学,也就是非虚构,力求以灵动的语言,行文。有真实的时代背景,人文,记录一些足以让人铭记的历史时刻,这是我的追求!谢谢!
    • 守鹤1布衣2022/09/26 19:28:55
    • 分享到: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守鹤1布衣2022/09/20 10:10:08
    • 分享到:
  • 胡老师的文字一贯地接地气,娓娓道来,含蓄蕴藉。以前也读过她的许多文章,都有一方自在从容的韵味在里面!为老师点赞!!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2022/09/21 06:31:09
    • 分享到:
  • 感谢守鹤老师的用心评价,籍慰文心!
  • 登陆一次不容易,我现在把旧版微博就安装手机上了,虽然手机空间紧张但是为了关注姐姐和各位大咖们,这样每次上来一扫就可以了。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笑兰姐姐的文章以细腻见长,同时布局谋篇又很大气。虽然没有去过光明区但心向往之。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2022/09/04 08:31:20
    • 分享到:
  • 欢迎来光明,见证一下。谢谢彬彬的关注!
    • 张夏4举人2022/09/01 14:53:37
    • 分享到:
  • 作为自由撰稿人,我有时也接触到这类非虚构和报告文学之间摇摆的文字任务。把诸多的现实场景和官方的宣传内容相结合,再加上自己的感悟,发酵而成的文章,是极容易陷入同质化,平面化的。所以佩服作者走平衡木似的反复调整某个“度”,洋洋洒洒整出好几千字,既有官方的面孔,还得有自己的气息和灵魂,是颇有难度的一次叙事训练,也是一个挑战。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2022/09/02 08:16:52
    • 分享到:
  • 感谢夏夏老师的关注!
    • 江飞泉6探花2022/08/31 21:37:49
    • 分享到:
  • 我因为在光明区做过几个项目,曾经跑去那里市调,踩盘,路途遥远着实辛苦。但看到光明肉眼可见的进步,尤其对它的房价飞速增长、速度已超过龙岗的事实惊诧不已。其中必有因,这篇文章多少揭开了光明之所以飞速发展的原因。这么纪实的文章,不容易写,网上资料甚多,容易陷入“说明书”的陷阱,又不容易写出文采,好在这篇在基础信息详实,市场调查扎实的基础上,用散文的笔法一一揭开了光明向未来的秘密,让读者有了观摩的冲动。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2022/09/01 11:27:37
    • 分享到:
  • 感谢飞泉老师的点评,颇温暖!
  • 光明现在搞发展,要兴旺起来了。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2022/08/17 10:34:32
    • 分享到:
  • 感谢老师关注,希望多给点意见!
  • 最近来访
  • 2童生
  • 3星
  • 3钻
  •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散见《散文诗世界》《厦门文学》《海燕》《红豆》《深圳青年》《人民日报》《文汇报》《解放日报》等报刊
  •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散见《散文诗世界》《厦门文学》《海燕》《红豆》《深圳青年》《人民日报》《文汇报》《解放日报》等报刊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13
  • 8484
  • 12
  • 2450
  • 我们阅读网络小说各种题材,比如穿越、宫斗、职场、言情等,故事很精彩,人物很鲜明,但总觉得会少一些什么,其语言、情节与小说的张力都不能很好地融汇贯通,创造出迷人的气息,给读者阅读带来冲击。这篇小说情节并不复杂,职场故事似曾相识,而语言与节奏把握相得益彰,呈现出一个现实与心理都趋向虚无的多向文化空间,如同昆德拉的小说一样,可此小说的重点并非叙“事”,而是造“境”、抒“情”。

    廖令鹏橘子站在樱桃旁边

    2022/9/21 11:01:52
  • 这篇成长小说刻画了一个思维活跃、生动有趣的小女孩,把她写“活”了,特别是现在二孩、三孩家庭里,孩子们如何与父母、阿姨、兄弟姐妹相处,小说站在孩子的世界作了很多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思考,既严肃又天真,给人们的启发较大。我比较欣赏小说的语言和叙事,特别是视角的转换比较成功,浑然一体。可以说,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成长小说,适合家长、老师、同龄人阅读的一本好作品。

    廖令鹏一加一不等于二

    2022/9/21 10:47:59
  • 主人公从贫苦农村出发,跨越山川湖泊,来到寸土寸金的城市打拼,持之以恒地向梦想一路高歌猛进,最后换来了命运的逆袭。 创业的道路无疑是辛酸且苦闷的,充满荆棘和坎坷。而今凝目回望,仍将感谢曾经那个不轻言放弃的自己。他人的成功无法复制,但是他人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一路走来,既要像海绵一样汲取知识,也像海绵一样挤干“水分”,脚踏实地,追求梦想,深圳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城市,创新、包容、进取是真正的深圳精神。

    胡帝我在深圳这些年

    2022/9/21 9:57:44
  • 这篇我今年读的第一篇的文章,这个小说有一股生猛的原生态气息,在我的脑垂体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生来就是一个感性动物,但我当时还是克制下提名的冲动。我的原则是要把所有的小说和文章看一个大概,才能提名……两栋楼对窗而立,无数个夜晚,他们在熄了灯的床上观摩对面投在窗子上的女人身影,一道凹凸有致的影子慰藉了他们许多个春夜……小说里的多处写实,淋漓尽致,令人忍俊不住……我始终认为爱情是人类的必须品。

    文夕​月在东山上

    2022/9/21 0:09:36
  • 今年我的提名原则也是跟陈卫华老师一样,尽量以提新面孔、年轻人和我不熟悉的作者,手中票数有限,希望鼓励到更多的新人。作者作为新生代都市人,他的笔下的人物,游刃有余地游走在数个大都市里恋爱和生活,看着都是不相干的人物,完全不同的人生,不相同的价值观,最后却都被作者巧妙地捏到了一个小说里,还是亲人情人和友人。作者说到:社会学中有一个说法,世界上任何两个人最小可以通过六个人联系起来。他在这篇小说中做到了。

    文夕​一场生活

    2022/9/20 23:31:41
  • 此文文笔流畅,语言有节奏。我最喜欢这篇文章的是语言节奏感,这种有节奏句子,读起来富有弹性,在节奏中阅读,很容易把读者带入故事情节之中,我读着读着就把自己代入角色了,为她们的故事动情,被她们的真爱所打动。我是一个完全的异性恋者,我并不了解同性之间的爱恋,但在这篇文章中,我看到她们的爱一点也比男女之间的爱逊色。深圳是“我”心中的圣山,“我”的爱人在深圳,给“我”介绍深圳,她的深圳就成了“我”的圣山。

    文夕去深圳

    2022/9/20 21:51:42
  • 历来如此,人之道与文之道异曲同工。求新,也是一种选择。写什么,怎么写都重要。所以,一个平凡的故事也能让人留心。这里,不仅仅是作家的发现,更是作家的选择,读者的期待。

    秦锦屏跨境直播:让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

    2022/9/20 14:57:27
  • 人如生活之浪,需要在时代中飞扬,在作家的发现中激昂,作者的的选题,构思,落笔都很好,如能再多讲点故事,多些生命的过往打捞,更好!

    秦锦屏禹国刚,中国证券市场拓荒牛

    2022/9/20 14:51:58
  • 一些生活的细节是可圈可点的,空间格局也有回响。 如果不代替“人物”发表意见,让“人物”自己出镜,更妙。但不失为一篇有腔调的作品。

    秦锦屏羁爱的脚本

    2022/9/20 14:34:22
  • 作者给我的感觉是一个人情练达的人。文字干净,节约,有一种泰然的气质。信手拈来的一些句子,将双城典型环境中的人生况味勾勒的从容,超然,又深入其中,张弛有度。

    秦锦屏王福田的双城生活

    2022/9/20 14:31:39
  • 以科幻的手法,让人事,现实与超现实相互交融交织,给读者提供了一种新体验。以其殊异性,形成了不可替代的形貌。略失于仓促。但不失仍是一个值得继续打磨的文本。

    秦锦屏创·城

    2022/9/20 14:26:01
  • 题材虽不新,还是容易引起共鸣。广场舞是中国特有的一个文化现象,是自发组织的,大妈大爷们精神的需要,几个主角有各自的故事,可以说多少个舞者就有多少个故事,是长篇是中篇,是几部长篇难详尽的一个大妈。我有首诗里写道,她们被老龄丈夫粗暴地赶出家门,一直在公园大唱革命歌曲!人性是复杂的,作者发现了也呈现了,可是还需要进入所谓的化境,即看山还是山。需要让他们再次粉墨登场,可以一笔带过,而避免道德优势与审判之嫌

    健字号跳广场舞的女人

    2022/9/20 14:25:46
  • 人物的命运感很强,他们在时代面前的苦与乐都在故事的兜兜转转中得以体现。这是地三鲜今年连续多篇中我个人觉得最可贵的一篇,特点保持了文章标题亮眼之外,对人物的刻画很有章法,故事也相对圆熟。

    秦锦屏飞往回南天

    2022/9/20 11:49:32
  • 好的非虚构未必是记录大事件,恰恰相反,记录个人生活里闪烁着光辉的微末故事,恰是我们作为平凡老百姓最值得做的,因为大事件自有史官记录,而我们的人生记录者只有自己。这位维修店的小老板文采如此之好,如果能多写一点、选材再种类丰富一点,你的维修杂记是能获大奖的水平。最后再把今天偶得的一句名言分享给你:有时候真实比小说更加荒诞,因为虚构是在一定逻辑下进行的,而现实往往毫无逻辑可言——马克�吐温 ​ ​​​​

    陈彻维修杂记

    2022/9/19 17:56:50
  • 这篇小说写出了人生的无常感。一切都是偶然。亲情、爱情、友情,都是那么回事,无所谓神圣与庸俗。萍水相逢本身就是理由,此外不必再寻找其他的理由。作者对人生有一种冷冷的看透,不赞美也不抨击,只是以零度情感予以叙说,如冷月照江河。语言老道,叙事精妙,很有功力。

    孙行者残鸟

    2022/9/19 14:02:24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