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明行
  • 点击:24728评论:202022/08/15 09:36

我在深圳光明生活,行走,走进这个城市的深处,触摸她的体温,搜寻她的肌理。我被自己的发现所激动,她总会给我无数的灵感。我写这里的草木,以及和草木一样生发于这里的人和事。

给这篇文章取名时,我想了好几个,最后我还是给她命明“光明行”。这个名字不仅仅隐喻着一个人在光明行走的步履,也是一个叫光明的行政区的生长步履,还是无数的人,向往科学、未来,光明的心。


一座城的生长

2019年6月22日,这一天终究赋予我不一样的意义。一辆大巴,一群寄情于文字的人去往深圳“光明科学城”,她位于深圳市西北部的光明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一个将来会是中国硅谷的地方。

几近7月,南国的夏真正的来了。午后,天空明亮得什么似的,阳光也热烈,一如我兴奋的心。近些年来,光明区样貌的变化,悄无声息又大张旗鼓,变得日新月异,变得让人心生欢喜。南国的风情小镇,明净宽敞的道路,绿树婆娑,花影簇簇,美丽的园林公园如天女散花铺展。

车窗外,如海潮般的绿在漫卷着,漫过来,又漫过去,先就让你陶醉了。凤凰花灿烂的花季在五月,她先花后叶,一树火炬燃烧后是盎然沉静的绿。此刻,如卵的叶子葱郁,几朵火红的凤凰花藏在枝叶里,似发簪凤冠,妩媚的少妇,在巧笑嫣然。

勒杜鹃是主角,花坛里,天桥上,公路的隔离带到处是她们的身影,窑黄魏紫,煞是好看。许多花,那些叫得出或叫不出名字的花们,四时更叠,轮番上场,妆点出光明区旖旎的风光。花们不说话,却能传递明媚和愉悦。与一朵花对视,你总能获得一些什么,一些能流进血液里的东西。

美丽的环境,骄人的GDP,光明人的勃勃雄心,一个国家、深圳市政府论证了又论证的科学城,终于花落光明。一年前,也就是2018年1月25日,那场开工仪式拉开了光明科学城的序幕。

车窗外不知道何时下起了小雨。深圳的天气,宛如青春期的少女,会使小性子。阴阴晴晴,往往缺少应有的铺垫和过渡。雨,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我就想,这天气莫非也是应了“深圳速度”,深圳的建设是这样的,深圳的雨也是这样的,好不痛快。

车出公明镇,离“科学城”基地近了,闯进视野里,又是一番景。公常路段,一路上都是隔离栅板的墙,是那种只属于工地的钢围栏。挖掘机器橘黄色的巨臂起起落落,路基在往宽处开挖,露出黄色簇新的泥土,黄土车来来往往。

“哐哐哐”挖掘,“哒哒哒”打桩,机器轰轰的响……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的工地就这样,在我面前如火如荼地铺展开来。6月才破土动工。此刻,一面山被切割,立面,花岗岩依山而砌,显出坚固的质感,也让校区更广阔起来。楼栋的地基正在夯实,有的已经显出它的轮廓。教育和人才是科学的根本,她将是“科学城”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里将是科学技术的殿堂,是一块巨大的磁场。风景如画的校园,配套先进完美的软硬件,是一块磁铁。一切藴含铁质的人和物,最聪明最智慧的人,将从世界各个角落,陆陆续续被吸附到这里。他们是“科学城”前赴后继的生力军。

车停了下来。周遭也是工地的样子。新翻的土地,山头被切削的一处,一栋简约大气的建筑巍然伫立,银灰色铝合金外观,镶嵌着茶色玻璃砖,那便是科学城的展厅了。

展厅里,相关负责人接待了我们。沙盘,大屏幕,展板,模型,光明科学城的地理区位、发展定位、总体布局,一切的一切一览无余。光明科学城总体面积九十九万平方公里,她的理念以“蓝绿为底、组团镶嵌”为规划原则,以“一心两区、绿环萦绕”为空间格局。

巍峨山下,绿地浓荫,茅洲河款款环系,三大科学集群,大科学装置集群,科技融合集群、科技创新集群、光明云谷、光明小镇……花园般的土地上一幢幢伟岸的建筑将平地而起。光明城站四通八达,铁路交通枢纽穿城而过,未来的三大地铁主干线又连接三大科学城,粤港澳大湾区,走向世界。巨大的沙盘,形象立体,站在它的面前,科学城伟岸壮丽的样子仿佛呼之欲出。

首期确定落户光明科学城的大科学装置已有六个,首批脑模拟与脑解析、合成生物研究已于今年1月动工建设,还有材料基因组、空间引力波探测、空间环境与物质作用研究、精准医学影像等大科学装置。

小个子讲解员语速平缓,娓娓道来。介绍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脸上有了凝重之色。他说工地上有个二十二天的故事,我愿意与大家分享。

“局主要领导亲自抓,你站的那个位置,军前总动员,我们**在那里敲响了第一锤。”他指的是我站的位置,刚好在沙盘的中心地带。一行人听得认真,他的风趣让现场气氛愈加活跃。

“业务骨干全员上,将工作细化到每周、每天,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责任到人。项目负责人常驻现场,局班子成员排期现场督导,协调不同专业施工队伍,机械不停、人员倒班、穿插作业。看那视频、灯光、沙盘,技术员们反复修改完善,视频制作到位、灯光调试到位、沙盘调整到位、要素衔接到位。常常不眠不休,每一样都浸透了汗水与智慧”。他指点左右,语句短促有力,就那一场场充满力度的行动。我想,这里只能用顿号。

二十二天,仅仅二十二天,4月9日展厅正式开放,接待几十批次国家、省、市及区各类参访团体,扩大了光明科学城影响力。

如果说展厅让我们的大脑对科学城有了宏观的样式,那么去野外,去她的建设工地更有不一样的意义。站在大地上,聆听她开放的声音,感悟每一处细节的微妙,那会是一种怎样的感动。

车子继续前行。沿途的公路都已经被打破路基,树起建筑隔板,是一付扩张重修的样子。拐进一条小路,通往巍峨山。正是桂圆成熟的时节,一串串丰满圆润的果子,在绿叶里忽忽闪闪,摇摇曳曳。她金灿灿的黄,挨着车窗又飞快闪过,由不得让人的眼里,生出了许多贪馋的小手。我对南国水果的热爱,缘于她的一个鲜甜。站到树下,一手折枝,一手品果,那鲜美香甜,满口生津会让你陶醉。这幸福恐怕贵妃杨玉环也想象不到的吧。放眼望去,巍峨山上铺天盖地的绿,古老巨大的龙眼树,擎起绿色的蘑菇云,纠纠缠缠,起起伏伏。那该是片片吉祥之云,我想。

雨早已经住了,太阳的光芒普照原野,热烈而明亮。此刻,万物的声音都在大地上汇集,他们要向我们这些闯入者讲述他们的故事,他们的前世今生。


心向光明

攀过小山,走过绿道,一路遇见被拆迁的楼屋,厂房。绿树草丛里不时就闪出砖石瓦砾场,一团团盘转的钢筋,冷峻的铁色,凌乱的线条……新湖派出所前,一家已经搬迁的厂房,内院空旷,瓦砾被清理得差不多了。残存的围墙,一架葡萄藤纵纵横横,自顾自的缱蜷飘逸,半截菠萝蜜树探出枝繁叶茂的身子,熟透的果子兀自清香四溢。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这是块即将蜕变的土地。

“光明科学城土地整备现场指挥部”,要不是这块牌子,眼面前这两栋铁皮房丝毫也没有我想象里,指挥部该有的高大上。周遭已经被折得差不多了,不大的院落,办公用具简简单单,起住条件简陋。因为征迁,四野里人迹罕至,越发显出几分寂寥。站在那里,我想象着工作人员的日常。

将指挥部搬进二栋铁皮房内。“不为困难找理由,只为成功找方法。”走进位于新羌社区的光明科学城项目指挥部,映入眼帘的首先是这两句醒目的标语。在这间两千多平方米的铁皮房里,密密麻麻地摆着数百张桌椅,人们或敲打着键盘,或与邻座交流,或四处走动,屋子里一片忙碌。而这就是铁皮指挥部最寻常的日子。

三个月前,这里是蚌下工业园的厂房。

新湖街道位于光明区东北部,是光明区重大项目布局最集中的区域,包括光明科学城、中山大学·深圳、中大附属第七医院、轨道6号线支线、光明云谷等重大项目。其中,光明科学城的重磅落地,让新湖街道成为各界瞩目的焦点。

新湖街道是光明科学城项目土地整备的主战场。光明科学城启动区土地整备工作涉及的土地权属和物业类型复杂,需要征收十三个工业园、五个居民区、两大深埋点,共八百七十五栋房屋。光明科学城启动区土地整备,可谓光明区成立后的第一场硬仗。新湖街道全体工作人员与区里抽调**一起组成了二十六个谈判小组,成为光明科学城启动区项目土地整备的中坚力量,全力以赴,团结协作。

5月,启动光明科学城项目土地整备工作以来,新湖街道全部工作人员,全身心投入项目土地整备工作当中,完成了大量细致的前期工作。

7月25日上午,光明科学城土地整备项目指挥部揭牌,光明科学城项目开始正式实施。9月10日,新湖召开光明科学城项目土地整备动员大会,以结果导向抓落实,强力推进科学城土地整备工作。次日,各组组长便带领组员到指挥部现场办公室,熟悉工作环境和任务,做好人员分工安排。有些组工作热情高涨,甚至在9月11日完成任务分工后,便已经到组内任务的范围,进行入户测绘工作。

9月12日,各协商谈判小组正式开展入户、测绘、清点、权属资料收集工作。按要求,此项工作必须在两周内完成。各小组成员深入居民家中,全面开展入户测绘、信息核查等基础性工作,并细致了解被搬迁人诉求,争取群众理解和支持。

新湖街道现场设立了集中办公点,投入了约五百名一线工作人员,引进了十家法律、督导、顾问服务机构。工作人员挨家挨户进门开展测绘、清点、确权等工作,为补偿安置方案的制定和谈判签约等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11月10日18:00,光明科学城项目指挥部合计完成收集住宅权属申报表526份,涉及户数513户,测绘面积清点表确认104份;非住宅资料收齐163份,测绘面积清点表确认56份……

一串串繁复枯燥的阿拉伯数字,乍一听来令人如坠云雾。但这却是他们一项项践行的工作,这后面该藏着怎样的辛苦,我难以想象。

新湖人,潮汕人、客家人、本土原生居民居多,他们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这里打拼出一份自己的家业。每一个人都有故乡情怀,这里是他们的根,有太多熟悉刻进生命里的东西了,热土难离。无疑,动迁工作从来不是一件轻轻松松的事情。但科学强国,建科学城,泽被后世的伟业深得人心,这些可爱的人们毫无怨言,配合拆迁办的工作。在新湖,仅仅十天时间就完成了八成动迁签约。

韩家阿婆的故事让人肃然起敬。

3月7日,风雨交加,协商谈判第四小组的五名工作人员出发了,随行两名懂得客家话、潮汕话的“方言专家”。他们星夜兼程,驱车奔驰去往六百公里外的揭西农村。此行,他们是去探访一百零二岁的业主韩始老人。

  • 1
  • 2
  • 3
1/3页上一页123下一页
  • 关键词:生态奋斗心向光明科学城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28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笑笑书生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2-08-28
  • 陈湖打赏1000,共计1000
  • 2022-08-15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我感觉,胡笑兰是用脚步在丈量深圳,用心在描摹深圳。我喜欢她从容又智慧的文字,也敬重这个细腻多才的军嫂,在生活中她总是微笑着,不经意间,笔下清泉涌动。任是一篇游记,也是那么动人。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2022/09/21 06:33:55
    • 分享到:
  • 感谢秦老师的点评!感谢您的这份懂与鼓励!优雅知性如您,我也喜欢您的文字!
  • 作者将热爱与希望注入了这篇非虚构,读来让人心生对光明区的向往。文章勾勒出了光明新区到光明区的短暂历史作为文章骨架,以光明城的建设与风土人情作为血肉,用感性的散文语言构建起了光明的大厦。光明区秉承着深圳特区精神,必将在不远的将来大放异彩。非虚构抛开了冠冕堂皇的官样文章,有血有肉,鲜活有情,推荐一下。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2022/09/19 22:32:07
    • 分享到:
  • 感谢评委老师的提点!让一个一直努力在路上的人,心头敞亮。写作是件孤独的事情,也是辛苦的事情,谁叫俺热爱呢!这一刻,让我感觉,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 有观察,有语言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2022/09/18 08:37:45
    • 分享到:
  • 感谢陈老师关注点评!所遇皆感恩!
  • 这组文章在写一个“城区”,这样的写作对象,处理难度很大,一不小心,就会变成资料包和说明书。通篇读下来,可以感觉到作者极力要把那些生硬的材料变得柔软、顺畅、生动。作者在走访、观察、融会,以硬朗的笔触与飞扬的思考,串联起光明的声音、事物、形象与人文,结构与行文,俱见功力。读此文,对光明之过往、现在皆有更多、更深的了解,对光明之未来,则有更大、更美的期待1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2022/08/28 16:23:54
    • 分享到:
  • 感谢书生的关注!这是我热爱的又一个文体,报告文学,也就是非虚构,力求以灵动的语言,行文。有真实的时代背景,人文,记录一些足以让人铭记的历史时刻,这是我的追求!谢谢!
    • 守鹤1布衣2022/09/26 19:28:55
    • 分享到: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守鹤1布衣2022/09/20 10:10:08
    • 分享到:
  • 胡老师的文字一贯地接地气,娓娓道来,含蓄蕴藉。以前也读过她的许多文章,都有一方自在从容的韵味在里面!为老师点赞!!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2022/09/21 06:31:09
    • 分享到:
  • 感谢守鹤老师的用心评价,籍慰文心!
    • 杨彬彬1布衣2022/09/08 19:58:58
    • 分享到:
  • 登陆一次不容易,我现在把旧版微博就安装手机上了,虽然手机空间紧张但是为了关注姐姐和各位大咖们,这样每次上来一扫就可以了。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杨彬彬1布衣2022/09/02 09:13:24
    • 分享到:
  • 笑兰姐姐的文章以细腻见长,同时布局谋篇又很大气。虽然没有去过光明区但心向往之。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2022/09/04 08:31:20
    • 分享到:
  • 欢迎来光明,见证一下。谢谢彬彬的关注!
    • 张夏4举人2022/09/01 14:53:37
    • 分享到:
  • 作为自由撰稿人,我有时也接触到这类非虚构和报告文学之间摇摆的文字任务。把诸多的现实场景和官方的宣传内容相结合,再加上自己的感悟,发酵而成的文章,是极容易陷入同质化,平面化的。所以佩服作者走平衡木似的反复调整某个“度”,洋洋洒洒整出好几千字,既有官方的面孔,还得有自己的气息和灵魂,是颇有难度的一次叙事训练,也是一个挑战。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2022/09/02 08:16:52
    • 分享到:
  • 感谢夏夏老师的关注!
    • 江飞泉6探花2022/08/31 21:37:49
    • 分享到:
  • 我因为在光明区做过几个项目,曾经跑去那里市调,踩盘,路途遥远着实辛苦。但看到光明肉眼可见的进步,尤其对它的房价飞速增长、速度已超过龙岗的事实惊诧不已。其中必有因,这篇文章多少揭开了光明之所以飞速发展的原因。这么纪实的文章,不容易写,网上资料甚多,容易陷入“说明书”的陷阱,又不容易写出文采,好在这篇在基础信息详实,市场调查扎实的基础上,用散文的笔法一一揭开了光明向未来的秘密,让读者有了观摩的冲动。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2022/09/01 11:27:37
    • 分享到:
  • 感谢飞泉老师的点评,颇温暖!
  • 光明现在搞发展,要兴旺起来了。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2022/08/17 10:34:32
    • 分享到:
  • 感谢老师关注,希望多给点意见!
  • 最近来访
  • 2童生
  • 3星
  • 3钻
  •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散见《散文诗世界》《厦门文学》《海燕》《红豆》《深圳青年》《人民日报》《文汇报》《解放日报》等报刊
  •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散见《散文诗世界》《厦门文学》《海燕》《红豆》《深圳青年》《人民日报》《文汇报》《解放日报》等报刊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14
  • 29384
  • 13
  • 2630
  • 此文故事非常吸引人的眼球!杨健生是龙菊花的前夫,孙大炮是菊花曾经的情人,鲁子砚是菊花的暧昧对象也是她的画画老师,关系真够错综复杂的。突如其来的小区封控,三个男人跟菊花也就是现在叫龙华的女人被困在同一个屋里,来找孙大炮的老婆苟春柳也一并被禁闭。当年龙华被杨健生的两粒纸包糖感动,婚后随丈夫来到深圳龙华,一次无意撞见他和发小郎志鲲厮混在一起,那个情景把龙华惊蒙了,怪不得杨健生有个怪癖,同房前一定要看碟片

    十十两粒纸包糖

    2023/9/21 12:48:28
  • 一个人要证明自己的存在,到底要凭借什么?我是在作者的文章中初识段作文先生的,所以知他缺了门牙、名气不高,勤于动笔,写作有老贾、老史的风格。但我点进来,却因标题,我对那个男人感到好奇,只因他能对标老贾。这是老段的处境,也是当下所有籍籍无名者的处境,我们被认识、被记住,似乎并不因我们是我们。老段的挣扎体现在他的文字里,那我们呢,如何自处?感谢作者的随笔而作,让我认识了老段,但认识自己,仍旧前路漫漫。

    时知说说那个长得像贾平凹的男人

    2023/9/21 12:42:26
  • 宠物、植物、阳光、餐饮、娱乐,本是人一生应当享受的资源,在城中村却成了最渴望又最难以触及、最廉价又最宝贵、最值得又最不堪的存在。写作生活琐碎细节的前提“情动于中”,明明最应当习以为常的事物,却总是反常,何处得来?是人被压抑、被扭曲后对生活残酷真相的洞察。我住过城中村,感受并不好,但何时逃离,何时能永远逃离,简单的问题,却成就了如我这般的漂泊者最无奈的沉默。

    时知高岭往事

    2023/9/21 11:39:38
  • 你不知道你不在我有多孤独多寂寞多可怜吗?什么都得我一个人去面对!我得独自面对我的癌症,我得独自面对儿子的抑郁症,还得面对母亲的癌症,现在又要面对肿瘤的复发,你以为我是神吗? ======= 读到这里,我的眼泪下来了。俗世凡尘,人各有难。女人总是感性的,软弱的。殊不知人生的路,终归要自己走。每个人都一样,必须独立面对人世间的一切艰难险阻,闯过去,再回首,便是:轻舟已过万重山。

    青桐天凉好个Q

    2023/9/21 11:31:31
  • “。。。。。。在老段不少散文作品里,其结构形式都是网状的,纵横交错,经纬相织,这种庞杂的内容和复杂的结构考验着他对文字的驾驭能力,他经受住了这种考验,用看似轻描淡写的文字完成了一部出色的生活史,一部壮阔的家族史,一部触及人心的心灵史。这部具有“三史”特征的散文集,就像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那样,一幕幕演绎着半个世纪以来的人间悲喜与冷暖。” ——这也是我最想说的话。

    biaoran说说那个长得像贾平凹的男人

    2023/9/21 11:30:53
  • 三毛说:“不要慌,太阳下山有月光,月亮落下有朝阳。不要过于焦虑与着急,即使身处黑暗,抬头也可以看见漫天星辰。”这句话很适合用于这篇作品,从作者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出六六是个心思细腻的人,人生浮浮沉沉经历过从有到无,只身前往深圳,工作换了又换,唯独那份对生活的炽热从未改变。不管是华强北还是观澜,她遇到的许多普通人,性格迥异,却不约而同的为生存而努力,在这一刻,我好像明白了:杀不死的终将使我变得坚强。

    戴珍珠的难孩太阳下山有月光

    2023/9/21 11:01:13
  • 自然界太广博了,还有很多事物是不被人类所知晓的。甚至可以说有些现象人类根本就不可能弄清楚。但这并不能说明科学不对,更不能说明迷信的内容合理。无从理解也就无从解释。所以你说,它能解释得东西范畴才多大?所以很多人试图将科学当成丈量万物得尺子,其实它还短得很。科学本身的态度是:我能即我能,不能即不能,若到某些这给变成,我能即万能,不能即不存在。你这就是赤裸裸的zong教情怀了,是迷信的开始!

    漫漫感知

    2023/9/21 10:46:57
  • 满屏的辛酸与无奈,满屏的忍耐与慰藉。一路读来,时时为作者揪心,又时时被她的达观、坚韧和无处不在的幽默逗笑,更为她优异的语言天赋而拍案叫好。丰赡的精神世界,残酷的底层生存,一群善良真诚、个性鲜明的同伴,组合成一幅当代占比最大的众生图景,让人感慨万千。自身的努力和坚持、蔑视苦难的勇气,这些自然重要,自然能给人鼓舞,催人奋进,但生存境遇如此荒谬却不得不引人沉思。这样,作品就具备了震撼人心的批判力量。

    蔡德林太阳下山有月光

    2023/9/21 10:41:16
  • 生活中麻木的群体比比皆是,人生的轨迹是一成不变的进行,现在不管做什么事都很难,物价在涨油价在涨房价在涨,唯独我们的工资没有涨,所以有的人为了生活颠沛流离,身在底层的穷人,因为认知能力有限,即便取得了一点成就也很难保持长久,缺少成功的经验,只是靠自己不断的摸索、试错,在遇见困难时,下意识就凭着自己主观意识而做决定,光成长起来就已经筋疲力尽了,即便如此也只能靠打工赚死工资。

    欣欣说说那个长得像贾平凹的男人

    2023/9/21 10:35:18
  • 这三年来我们一直处于战斗中,“青春才几年,病毒占三年”戳中了很多人的痛点和泪点,对于初三、高三学子来说尤其如此,病毒可以限制住我们行动的自由,却限制不住万物生长的希望,天生我才必有用,人生处处是考场,一次中考经历远不止升学那么简单,这个奋斗过程将受益终身,年寒窗苦读,1000多个日日夜夜,所有的辛苦,所有的劳累,所有的付出,都会有回报。

    欣欣深圳中考的那些事

    2023/9/21 10:24:16
  • 从孕育生命那刻起,教育这个话题就开始围绕在父母身边。作者是位很优秀的妈妈,照顾大的,还是顾着小的。给孩子辅导功课、抢义工名额获取积分、分析评估各大学校师资水平、注意孩子的饮食起居……爱这个词语,在这里成了生动而具体的动词。家长们盼望着教育系统得以完善,盼望着孩子们注重学业同时要具备一定抗压能力。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戴珍珠的难孩深圳中考的那些事

    2023/9/21 10:08:55
  • 从农村出来的禾小苗和他的大哥大嫂,皆因邻居大头薯那个穿着喇叭裤、带着墨镜,醉酒模样旁若无人地疯狂扭动的表哥“街痞佬”的“众目睽睽下嘣嚓嚓”而决定来到深圳的。不同的是,大哥大嫂是光明正大来深圳的,而禾小苗是拿着父亲给的读书钱偷偷溜走的。成为“新时代手袋厂”员工的禾小苗,热爱这里的每一台机器,每一个人,甚至是每一件废料。在他的努力下,成为部门的先进工作者。脚勤手快肯吃苦的禾小苗,得到老板的赏识和奖励。

    十十我们“嘣嚓嚓”

    2023/9/21 8:05:37
  • 莫成功、吴抱负、空理想、韦奋斗和他儿子韦文学,这些所谓的曾经或现在的文学青年,他们历尽了生活的沧桑,受尽了社会的毒打,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不禁让人怀疑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个啥?曾经的梦想曾经的抱负是否还值得坚持和坚守?“五百二十万字!十个长篇!没有一个出版!这对莫成功来说,该是多么绝望的一件事!”莫成功不仅为文学贡献了一切,也因此一直未能成家孤独终老,最终得肺癌而走。

    iris雨夜

    2023/9/21 7:11:55
  • 女孩是悲哀的,自小父母离异,不管在父亲还是母亲重组的家庭里,她都过得非常不如意过得非常憋屈。女孩又是幸运的,成年后的她,终于拥有了自己的事业,碰上了她真正的白马王子。年少的经历让女孩有了恐婚之想,温暖的男孩土豆爱上了女孩最终拯救了女孩。作者在文中还非常幽默、风趣地调侃了现在很多所谓的作家,读了让人不免会心一笑。好文!

    iris探照灯

    2023/9/21 4:10:13
  • 说实话,我是第一次听说豆腐圆,不知道作者老家是哪的?妈妈牌豆腐圆无法超越,妈妈的味道永远是第一的。此文也让我想起自己的母亲,她做的我们客家酿豆腐绝对一流,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味道,也是我一直怀念的味道。文中做豆腐的过程和场景,跟我小时经历的差不太多,满满都是回忆。文中的母亲于2019年去世,而我的母亲于2012年离开,她们都才七十多岁,非常遗憾和悲伤。

    十十妈妈牌豆腐圆

    2023/9/21 3:11:14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