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按
我在深圳光明生活,行走,走进这个城市的深处,触摸她的体温,搜寻她的肌理。我被自己的发现所激动,她总会给我无数的灵感。我写这里的草木,以及和草木一样生发于这里的人和事。
给这篇文章取名时,我想了好几个,最后我还是给她命明“光明行”。这个名字不仅仅隐喻着一个人在光明行走的步履,也是一个叫光明的行政区的生长步履,还是无数的人,向往科学、未来,光明的心。
一座城的生长
2019年6月22日,这一天终究赋予我不一样的意义。一辆大巴,一群寄情于文字的人去往深圳“光明科学城”,她位于深圳市西北部的光明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一个将来会是中国硅谷的地方。
几近7月,南国的夏真正的来了。午后,天空明亮得什么似的,阳光也热烈,一如我兴奋的心。近些年来,光明区样貌的变化,悄无声息又大张旗鼓,变得日新月异,变得让人心生欢喜。南国的风情小镇,明净宽敞的道路,绿树婆娑,花影簇簇,美丽的园林公园如天女散花铺展。
车窗外,如海潮般的绿在漫卷着,漫过来,又漫过去,先就让你陶醉了。凤凰花灿烂的花季在五月,她先花后叶,一树火炬燃烧后是盎然沉静的绿。此刻,如卵的叶子葱郁,几朵火红的凤凰花藏在枝叶里,似发簪凤冠,妩媚的少妇,在巧笑嫣然。
勒杜鹃是主角,花坛里,天桥上,公路的隔离带到处是她们的身影,窑黄魏紫,煞是好看。许多花,那些叫得出或叫不出名字的花们,四时更叠,轮番上场,妆点出光明区旖旎的风光。花们不说话,却能传递明媚和愉悦。与一朵花对视,你总能获得一些什么,一些能流进血液里的东西。
美丽的环境,骄人的GDP,光明人的勃勃雄心,一个国家、深圳市政府论证了又论证的科学城,终于花落光明。一年前,也就是2018年1月25日,那场开工仪式拉开了光明科学城的序幕。
车窗外不知道何时下起了小雨。深圳的天气,宛如青春期的少女,会使小性子。阴阴晴晴,往往缺少应有的铺垫和过渡。雨,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我就想,这天气莫非也是应了“深圳速度”,深圳的建设是这样的,深圳的雨也是这样的,好不痛快。
车出公明镇,离“科学城”基地近了,闯进视野里,又是一番景。公常路段,一路上都是隔离栅板的墙,是那种只属于工地的钢围栏。挖掘机器橘黄色的巨臂起起落落,路基在往宽处开挖,露出黄色簇新的泥土,黄土车来来往往。
“哐哐哐”挖掘,“哒哒哒”打桩,机器轰轰的响……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的工地就这样,在我面前如火如荼地铺展开来。6月才破土动工。此刻,一面山被切割,立面,花岗岩依山而砌,显出坚固的质感,也让校区更广阔起来。楼栋的地基正在夯实,有的已经显出它的轮廓。教育和人才是科学的根本,她将是“科学城”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里将是科学技术的殿堂,是一块巨大的磁场。风景如画的校园,配套先进完美的软硬件,是一块磁铁。一切藴含铁质的人和物,最聪明最智慧的人,将从世界各个角落,陆陆续续被吸附到这里。他们是“科学城”前赴后继的生力军。
车停了下来。周遭也是工地的样子。新翻的土地,山头被切削的一处,一栋简约大气的建筑巍然伫立,银灰色铝合金外观,镶嵌着茶色玻璃砖,那便是科学城的展厅了。
展厅里,相关负责人接待了我们。沙盘,大屏幕,展板,模型,光明科学城的地理区位、发展定位、总体布局,一切的一切一览无余。光明科学城总体面积九十九万平方公里,她的理念以“蓝绿为底、组团镶嵌”为规划原则,以“一心两区、绿环萦绕”为空间格局。
巍峨山下,绿地浓荫,茅洲河款款环系,三大科学集群,大科学装置集群,科技融合集群、科技创新集群、光明云谷、光明小镇……花园般的土地上一幢幢伟岸的建筑将平地而起。光明城站四通八达,铁路交通枢纽穿城而过,未来的三大地铁主干线又连接三大科学城,粤港澳大湾区,走向世界。巨大的沙盘,形象立体,站在它的面前,科学城伟岸壮丽的样子仿佛呼之欲出。
首期确定落户光明科学城的大科学装置已有六个,首批脑模拟与脑解析、合成生物研究已于今年1月动工建设,还有材料基因组、空间引力波探测、空间环境与物质作用研究、精准医学影像等大科学装置。
小个子讲解员语速平缓,娓娓道来。介绍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脸上有了凝重之色。他说工地上有个二十二天的故事,我愿意与大家分享。
“局主要领导亲自抓,你站的那个位置,军前总动员,我们局长在那里敲响了第一锤。”他指的是我站的位置,刚好在沙盘的中心地带。一行人听得认真,他的风趣让现场气氛愈加活跃。
“业务骨干全员上,将工作细化到每周、每天,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责任到人。项目负责人常驻现场,局班子成员排期现场督导,协调不同专业施工队伍,机械不停、人员倒班、穿插作业。看那视频、灯光、沙盘,技术员们反复修改完善,视频制作到位、灯光调试到位、沙盘调整到位、要素衔接到位。常常不眠不休,每一样都浸透了汗水与智慧”。他指点左右,语句短促有力,就那一场场充满力度的行动。我想,这里只能用顿号。
二十二天,仅仅二十二天,4月9日展厅正式开放,接待几十批次国家、省、市及区各类参访团体,扩大了光明科学城影响力。
如果说展厅让我们的大脑对科学城有了宏观的样式,那么去野外,去她的建设工地更有不一样的意义。站在大地上,聆听她开放的声音,感悟每一处细节的微妙,那会是一种怎样的感动。
车子继续前行。沿途的公路都已经被打破路基,树起建筑隔板,是一付扩张重修的样子。拐进一条小路,通往巍峨山。正是桂圆成熟的时节,一串串丰满圆润的果子,在绿叶里忽忽闪闪,摇摇曳曳。她金灿灿的黄,挨着车窗又飞快闪过,由不得让人的眼里,生出了许多贪馋的小手。我对南国水果的热爱,缘于她的一个鲜甜。站到树下,一手折枝,一手品果,那鲜美香甜,满口生津会让你陶醉。这幸福恐怕贵妃杨玉环也想象不到的吧。放眼望去,巍峨山上铺天盖地的绿,古老巨大的龙眼树,擎起绿色的蘑菇云,纠纠缠缠,起起伏伏。那该是片片吉祥之云,我想。
雨早已经住了,太阳的光芒普照原野,热烈而明亮。此刻,万物的声音都在大地上汇集,他们要向我们这些闯入者讲述他们的故事,他们的前世今生。
心向光明
攀过小山,走过绿道,一路遇见被拆迁的楼屋,厂房。绿树草丛里不时就闪出砖石瓦砾场,一团团盘转的钢筋,冷峻的铁色,凌乱的线条……新湖派出所前,一家已经搬迁的厂房,内院空旷,瓦砾被清理得差不多了。残存的围墙,一架葡萄藤纵纵横横,自顾自的缱蜷飘逸,半截菠萝蜜树探出枝繁叶茂的身子,熟透的果子兀自清香四溢。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这是块即将蜕变的土地。
“光明科学城土地整备现场指挥部”,要不是这块牌子,眼面前这两栋铁皮房丝毫也没有我想象里,指挥部该有的高大上。周遭已经被折得差不多了,不大的院落,办公用具简简单单,起住条件简陋。因为征迁,四野里人迹罕至,越发显出几分寂寥。站在那里,我想象着工作人员的日常。
将指挥部搬进二栋铁皮房内。“不为困难找理由,只为成功找方法。”走进位于新羌社区的光明科学城项目指挥部,映入眼帘的首先是这两句醒目的标语。在这间两千多平方米的铁皮房里,密密麻麻地摆着数百张桌椅,人们或敲打着键盘,或与邻座交流,或四处走动,屋子里一片忙碌。而这就是铁皮指挥部最寻常的日子。
三个月前,这里是蚌下工业园的厂房。
新湖街道位于光明区东北部,是光明区重大项目布局最集中的区域,包括光明科学城、中山大学·深圳、中大附属第七医院、轨道6号线支线、光明云谷等重大项目。其中,光明科学城的重磅落地,让新湖街道成为各界瞩目的焦点。
新湖街道是光明科学城项目土地整备的主战场。光明科学城启动区土地整备工作涉及的土地权属和物业类型复杂,需要征收十三个工业园、五个居民区、两大深埋点,共八百七十五栋房屋。光明科学城启动区土地整备,可谓光明区成立后的第一场硬仗。新湖街道全体工作人员与区里抽调干部一起组成了二十六个谈判小组,成为光明科学城启动区项目土地整备的中坚力量,全力以赴,团结协作。
5月,启动光明科学城项目土地整备工作以来,新湖街道全部工作人员,全身心投入项目土地整备工作当中,完成了大量细致的前期工作。
7月25日上午,光明科学城土地整备项目指挥部揭牌,光明科学城项目开始正式实施。9月10日,新湖召开光明科学城项目土地整备动员大会,以结果导向抓落实,强力推进科学城土地整备工作。次日,各组组长便带领组员到指挥部现场办公室,熟悉工作环境和任务,做好人员分工安排。有些组工作热情高涨,甚至在9月11日完成任务分工后,便已经到组内任务的范围,进行入户测绘工作。
9月12日,各协商谈判小组正式开展入户、测绘、清点、权属资料收集工作。按要求,此项工作必须在两周内完成。各小组成员深入居民家中,全面开展入户测绘、信息核查等基础性工作,并细致了解被搬迁人诉求,争取群众理解和支持。
新湖街道现场设立了集中办公点,投入了约五百名一线工作人员,引进了十家法律、督导、顾问服务机构。工作人员挨家挨户进门开展测绘、清点、确权等工作,为补偿安置方案的制定和谈判签约等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11月10日18:00,光明科学城项目指挥部合计完成收集住宅权属申报表526份,涉及户数513户,测绘面积清点表确认104份;非住宅资料收齐163份,测绘面积清点表确认56份……
一串串繁复枯燥的阿拉伯数字,乍一听来令人如坠云雾。但这却是他们一项项践行的工作,这后面该藏着怎样的辛苦,我难以想象。
新湖人,潮汕人、客家人、本土原生居民居多,他们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这里打拼出一份自己的家业。每一个人都有故乡情怀,这里是他们的根,有太多熟悉刻进生命里的东西了,热土难离。无疑,动迁工作从来不是一件轻轻松松的事情。但科学强国,建科学城,泽被后世的伟业深得人心,这些可爱的人们毫无怨言,配合拆迁办的工作。在新湖,仅仅十天时间就完成了八成动迁签约。
韩家阿婆的故事让人肃然起敬。
3月7日,风雨交加,协商谈判第四小组的五名工作人员出发了,随行两名懂得客家话、潮汕话的“方言专家”。他们星夜兼程,驱车奔驰去往六百公里外的揭西农村。此行,他们是去探访一百零二岁的业主韩始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