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深圳
  • 点击:25724评论:232022/08/15 23:37
  • 2022年深圳市“睦邻文学奖”十佳

梅子,半小时前,我坐上了去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的大巴。窗外秋风萧瑟,风刮的树枝晃动,金黄色的树叶掉了一路,我心里想着你。再过四小时,乘坐南航飞机,接着飞行六小时,前往深圳宝安机场,就到了你所在的城市。我化了浓浓的烟熏妆。我害怕在众人面前流眼泪。我穿上了那条你喜欢的孔雀蓝长裙子。我想象着自己是你。

车上没有一个人认识我,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我想着五年前你离开新疆的那个大清早。一开始我就没有想着要给谁说说这个事,没有人会明白。接下来的十几个小时,我要一个人渡过。我要好好想想这五年的时光,我们都经历了什么。

新疆的十一月初,第一场雪早已下过,气温零下十一度,天空湛蓝,大面积纯净的蓝色透出冷冽的残酷。

车厢里逐渐暖和起来,路边远处阔大的田野和树木在急速后退,我裹紧大衣,好留住身上的温热。

大巴经过石河子,一直向南,与奎屯河越来越远,很快就看不到覆盖着白雪的棉花地。车子经过大片的田地,现在是冬季,已经没有人在农田里劳作,季节工结算完工钱,回到了他们自己的家乡,或者换了一个地方又在劳作,也未可知。现在团场的种植已经是半机械化,不像我们小时候需要大量的拾花工,但每年还是有甘肃人、河南人到这里找活干,讨生活,毕竟在团场只要人勤快,总可以挣口饭吃。

有一次傍晚,你发信息给我说:深圳是一个流着不同地区血液,却永远那么鲜活的城市。当时我在棉花加工厂的外面,等着前面排队的货车过完磅,我就可以进去交棉花了。看着微信里你发来的图片,一群年轻人,在酒吧喝酒,照片上你穿着白色体恤,侧着脸,头发遮住了眼睛,看不出你的表情,想着彼时你是快乐的吧。而我裹着棉衣,正盘算着一会怎么给那个年轻又有点羞涩的棉检员套个近乎,才能让他给少算点水分,少算一个百分点就是几千块钱呢。那一刻我有点恍惚,我操心的是如此具体和实际的琐事,而你正经历着怎样的快乐和憧憬,我完全想象不出来。距离不止带来地理上的空间转换,还有心理、思想上的差异,我为自己难过,但更多的是为你高兴。

那时正是秋天,团场最忙碌的时候,我更多的是要处理眼前的事,哪天采摘棉花是好天气,怎么做才能让采棉机早一点开到我家地里,去哪里卖棉花能收入高一点……那些天我想到更多的是有关钱的事。对不起,都是过去的事了。

窗外博格达高耸的山峰,在车子向前急速行驶中几乎不动,望着那些终年不化的积雪,我试图让自己平静下来。你曾经在微信里给我说,深圳是一座不下雪的城市,每逢冬天,你都会想念下雪天,想念博格达峰。你知道我保留着我们所有的聊天记录吗?即使换了新手机,我也让人下载了保存到新手机里。在冬天漫长的日子里,我经常会翻出那些对话,重温当时说话的心境,揣想着你的心思和生活,这成了我打发漫长冬天的方式。

秋收一过,联系机车犁地时,顺带着粉碎棉杆,埋在地里做来年的肥料,收拾完地里最后的活计,一直到第二年的四月,都是无事可干的冬闲期。我不会打麻将,在这里也没有朋友要应酬,当年的小学同学因为多年不在一起,所思所想都不一样,聚在一起没有话说。

他们都觉我有病,出去了那么多年,没有找男人,没有结婚,一个人又跑回来种地。我也不想解释什么,和人沟通是困难的,我无法说出那些发生过的事。其实即使我说了,他们也无法理解,连我自己都没有弄明白的事情,怎么可能指望别人理解。好在现在种地都是自己的事,不需要和太多人打交道。

一直想冬闲时到内地转一圈,去岭南看看你,又害怕老母亲年龄大了,身边没有人不行。如今我是有些厌烦她。小时候我就和她不亲,她对待外人很温和,回到家就大声粗气地讲话,好像换了一个人,一点点事情就能让她暴跳如雷,大吼大叫。那时候我常想,有两个她,在外面是一个,在家里是另外一个,暴躁的她只在家里,如果能换换就好了。

我知道她年轻的时候吃了很多苦,那时候的兵团职工屯垦戍边,要开荒,要挖排碱渠,耕地播种,浇水施肥,一切劳作都是双手,不像现在都很机械化了,种地反而是个省心的事。你知道我父亲死得早,是她一手把我拉扯大,可我就是没法爱她,我对她更多的是厌烦。

和你分开以后,我不止害怕和异性相处,也害怕和同性相处,尤其是肢体接触,哪怕是普通的握手都让我不自在。照顾她的饮食起居,难免会碰触到她的身体,裸露的,起皱的皮肤,都让我不自在。我从未对她提起过那些,事实上,我没有对任何人提起。

她还是那样喜欢唠叨。她说你怎么不死在外面,供你读了那么多年的书,到头来还是回来种地,白费了我多年的辛苦。你爹死的早,为了你,我都没有再嫁,早知道这样,我就不该供你读书,还不如初中一毕业就到青年连上班,早早嫁人,也没有现在让人指指戳戳的事了。

她躺在家里出不了门,她觉着外面的人都在议论我。你知道,团场的年轻人结婚早,二十七八已经算是大龄晚婚。我这个年龄的女人,在团场孩子都可以上小学了。在我妈的眼里,年龄适合我的男人,要不就是别人的丈夫,要不就是离婚、丧偶的。在我妈看来,只要年龄相仿、条件合适,就是理想的结婚对象,她觉着我虽然年龄大,可是一直未婚,和那些离异或是丧夫的女人比起来,我还是有优势。但是男方如果离异或者丧妻却带着个孩子,我就吃亏了。那些没有孩子的男子,还想找个年轻的女人,为什么找你呢,她絮絮叨叨的都是这些话。她说我没有心眼,不自知,也不着急。她不知道我为什么回来种地挣钱,她不知道我只想着多挣点钱,能给你想要的生活。

我害怕和她单独呆在家里。我害怕她提起我爸那些陈年旧事,她把生活的不如意都归罪当年嫁给了我爸,然后生下了我。她的怨恨我小时候就很熟悉,那时候我父亲还活着,现在他都已经离开人世二十几年了,她还在埋怨着他。当然我更烦躁她对我絮絮叨叨。有时候我在想,我厌恶她,其实是在厌恶自己,我害怕变成她那样的人。

有几天她絮叨的太厉害,真想把她送到敬老院去。可她是我母亲,生活已经不能自理,只有我这么一个亲人,我狠不下心来。

我练就了她说什么,就当耳旁刮过一阵风。我心里想着一些过去的事情,想着我们在一起的那些经历。到现在我也不能明白,那件事是怎么发生的,但我能确定,我爱你,我希望你过得好。我会反复看你发来的信息,想着你此刻的生活,有时候我觉着你就是我,替我过着我想要的那种生活。

今天在去深圳见你的飞机上,我也会重温我们聊天的那些记录。记得你拍深圳书城的照片给我看,你说你在慢慢恢复,你说你住在岗厦村,这里是深圳的CBD,向西北一公里就是市民中心,村里有数百栋五到十层高的私建小楼,彼此的距离近到在楼上打开窗就能与对面的邻居握手。这里距离深圳书城不远,走个十几分钟就可以到。

你在学英语,工作之余的时间都在看书、做题,周五晚上你会去书城听“晚八点”的讲座。你的状态真让我羡慕,好像你总有那种向上的能力。我经常反复看你的朋友圈,你发的一条条学习打卡信息,这些都让我心疼你,又为你骄傲。你知道吗,是你的点点滴滴信息滋养着我在团场的贫瘠生活。

刚回来的那一年,我看了些心理学方面的书,甚至做了一些读书笔记。我想在书里面找到那件事的答案,但什么也没有找到。我试着写下围绕着那件事的其他几件事,但写着写着就进行不下去了,我还是说不清楚自己那时候的心态和动机。我也读了《怀俄明故事集》,还在电脑上反复看了那个著名的电影,但他们是男性,还是不一样。那是不一样的处境和心境,没有人和我们一样,我们的经历,只有我们自己明白,北京那么大,那时候我们只能如此,彼此温暖,依赖着一点点温情,搀扶着活下去。你问我的近况,我说在读书写字。你鼓励我说可以继续少女时期的梦想,把曾经的故事写下来,未来也许可以当作家。我倒不是为了当作者,我只想了解自己,弄懂自己,而我觉得看那些书不过是为了了解自己做准备,我从来都没有明白在你和我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那些事到底怎么发生的?我到现在都没有办法相信自己曾经那样做过。但我想你,在一些睡不着的夜晚,我为这个羞愧。

到现在关于我们,我一个字也没有写出来,却莫名其妙地觉着终究会有那么一天,我会写下我们曾经经历过的,那些事情。不是为了成为作家,只是为我们自己,为了我的心。

今天没有人打扰,可以静静地回忆我们聊天的细节。半年前,你还问我写了没有,你说,也许你写下来就可以走出来了,你说希望我能有自己的生活。当时我妈正在絮叨我不听她的话。当时你给我推荐了一本书,说你看完第一个念头就是要和我聊聊,你说让我赶紧看看,对我的心理和写作都会有帮助,你说要开始,不要总是想,要行动。你一连发了好几条信息。我妈狐疑地看着我,好像要看清楚是那个男人在给我发信息。不想让她无端猜忌,这会让她的絮叨有新的内容,我给你回复了一个“忙”字。这以后好久你都没有联系我。我也没有解释,我想你可以想到我在应付庸常的生活。还有十个小时才能到深圳机场,今天我们可以好好聊聊天,不同的是这次你再也不会给我发信息了。

春天在棉花地里播种时,看着一行行随着种子铺下去的透明薄膜,我也会满心欢喜。现在的团场种地都是机械化了,薄膜、种子和滴灌的小管子一起放在机器上,机器顺着地从头到尾走一遍,薄膜铺好,旋即种子就种到了地里,一次成功,而且一次只播下一粒棉种,下种子的地方有小孔,再也不是像我们小时候那样人工播种,也不用人工掏苗。浇水更简单了,兵团的农业还是很先进的,都用滴灌技术,省力也省水。

天气晴好的时候,四五天就会出苗,八十亩地,看着眼前薄膜在阳光下反射着耀眼的光芒,我期望秋天有个好收成。这时候我会想到你,想你正在做着什么呢?你一直都很有主见,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还有一次不知你经历了什么事情,凌晨一点给我留言:新疆总归是大,农田的面积大,讲话的声音大,甚至上菜的盘子、碗都是大的。深圳是个现代化的大城市,可是这里看不见雪山,站在街上,抬眼看不到太远,视线都被高高低低的楼房遮挡住了,这里终究是小的。那时候我已经睡着了,等我第二天问你怎么了,半夜发感慨?你回复:还好,勿念。

我没有去过深圳,可我和你在北京打过工,也能想象的出。你说深圳是个大城市,地铁准时准点,房价很贵,这里的人走路都很匆忙,一年四季都有开花的树,冬天也不冷。我能明白你的意思,你曾经受够了新疆寒冷的天气。刚毕业时我们多穷啊,在乌鲁木齐租个小房子住,不愿意回团场,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冬天买不起羽绒服,毛衣外面是棉外套,走在西大桥上,冻的脸都是青紫色。

  • 1
  • 2
  • 3
1/3页上一页123下一页
  • 关键词:自由精神爱情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531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文夕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2-09-21
  • 陈末打赏1000,共计1000
  • 2022-09-07
  • 文夕提名10000,共计10000
  • 2022-09-05
  • 陈卫华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2-09-01
  • 陈彻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2-09-01
  • 陈彻打赏1000,共计1000
  • 2022-08-29
  • 陈卫华提名10000,共计10000
  • 2022-08-29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文夕评委2022/09/20 21:51:42
    • 分享到:
  • 此文文笔流畅,语言有节奏。我最喜欢这篇文章的是语言节奏感,这种有节奏句子,读起来富有弹性,在节奏中阅读,很容易把读者带入故事情节之中,我读着读着就把自己代入角色了,为她们的故事动情,被她们的真爱所打动。我是一个完全的异性恋者,我并不了解同性之间的爱恋,但在这篇文章中,我看到她们的爱一点也比男女之间的爱逊色。深圳是“我”心中的圣山,“我”的爱人在深圳,给“我”介绍深圳,她的深圳就成了“我”的圣山。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赵勤2022/11/28 22:32:40
    • 分享到:
  • 谢谢文夕老师解读,感谢提名。
  • 小说采用含蓄内敛的语言,十分节制地讲述了我和你曾经的情爱故事和当下一个在新疆,一个在深圳若即若离的复杂二者关系,其实,在社会大环境的裹挟下,每个人清晰认知自己的角色都是异常艰难的,何况曾经经历过心灵伤痛的人。我和你貌似同性恋,但现在更多的是都在为对方活得好一点而努力,并相互为对方活着,从这个意义上,我和你已跨越了世俗上的恋情,为形而上的精神突围而活,这是不是人之为人的更高境界呢?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安静2022/09/06 14:43:27
    • 分享到:
  • 总有点什么是超越世俗存在吧,也许同性的情谊更纯粹,感谢陈老师解读
    • 赵勤2022/09/06 14:57:15
    • 分享到:
  • 感谢陈老师解读,一个有秘密的女人,为另一个自己而活着。
    • 文夕评委2022/09/05 13:24:02
    • 分享到:
  • 好久没有读到这么激情澎湃的文章了,也许我们居于都市太久了,人们激情都被水泥钢筋纸醉金迷给消磨掉了!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安静2022/09/06 14:45:20
    • 分享到:
  • 理想一直都在,激情也一直都在,只要风起,那些过往就都回来了。感谢解读和提名
    • 赵勤2022/09/06 15:20:10
    • 分享到:
  • 理想一直都在,激情也一直都在,只要有风,就都来了。谢谢提名
  • 小说为我们提供了参照,而我们可能要用一辈子来思考这个问题。 这样一个题材,写作者又采用第二人称创作,无疑是对心理描写的一个挑战。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安静2022/09/06 14:46:45
    • 分享到:
  • 陈老师,我就是想试一试,天花板在哪里
    • 赵勤2022/09/06 14:58:51
    • 分享到:
  • 谢谢陈老师鼓励,我就是想看看自己的天花板在哪里
  • 这位赵勤老师应该是我上次在杨争光老师工作室见到的赵勤老师吧,文笔很像呢。这篇散文体小说虽然与您“十八般手艺”,“十八种人生”内容完全不一样,那里的“他”和“她”通过平平淡淡的文字表达了一种绝非手艺的生活,这里是一种激情,似乎是压抑的一种情感,但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了,懂了,一种意犹未尽,一种淡淡哀愁感,仍有一种精神内核存在,希望所在。深圳是精神高地,也是理想境界,为咱大深圳骄傲!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安静2022/09/06 14:49:10
    • 分享到:
  • 是呢,感谢解读,散文是无心为之,小说是生活,处处皆是。大深圳,是很多人的精神高地
    • 赵勤2022/09/06 15:00:03
    • 分享到:
  • 是啊,我是。散文是无心为之,小说是生活,处处皆是。大深圳,精神高地
    • 陈彻4举人2022/08/29 11:14:06
    • 分享到:
  • 作者对于拓宽第一人称这个狭窄的视角进行了有效的努力,两人在两地你是我的眼、我是你的心,越是压抑的情感越是浓烈。第一人称这种角度,可以十分方便地将情感取向展现出来,让读者感觉到“我”对“你”施加的压力,迫使“你”必须做出抉择,而“你”出车祸的过程与缘由因“我”的视角触及不到而给读者埋下探究的空间,一下子把故事的内核和外沿扩得很大,再加上一个漂亮干脆的结尾,让故事余味无穷,展示了作者的自信和成熟功底。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赵勤2022/08/31 09:03:15
    • 分享到:
  • 越是克制的,越是浓烈的。感谢解读
    • 赵勤1布衣2022/09/06 15:42:57
    • 分享到:
  • 这个小说想要说的都在小说里了,如果还要说点什么,那就是在金钱至上、成功学盛行的世界,总有人想活的不一样,同性之情的相助相互扶持,也许更纯粹,即使生活蹂躏千遍,心里总有微光,再弱小,也是光。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怎么总感觉是同一个人与自己不同时期过往对话,来回切换自己的角色,其实是一个人。我怎么会产生这样的感受呢?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赵勤2022/08/31 09:05:12
    • 分享到:
  • 小说里的“我”有梅子,我们每一个人心里又何尝没有另一个自己呢,谢谢阅读
    • 嘲讽4举人2022/08/17 16:08:11
    • 分享到:
  • 这是个be剧本,作者没有把过多的情绪放进来,可能是想让读者被虐而不自知,营造出好像只是简单与好友闲谈,感叹如烟往事,再聊聊近期发生的事情,一切清淡无奇,稀松平常。届时循序渐进把包袱抖出来,让读者感受到隐藏在故事背后的深沉,是作者难以抉择,难以割舍的复杂情绪。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赵勤2022/08/31 09:01:00
    • 分享到:
  • 这是个短篇小说,谢谢阅读和评论!
    • 暁霞囡4举人2022/08/16 11:54:43
    • 分享到:
  • 语言不错呀,遗憾的就是文章的内容和深圳联系较少,深圳在这里是远方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赵勤2022/08/17 12:13:56
    • 分享到:
  • 谢谢阅读。深圳是主人公内心的精神高地
  • 最近来访
  • 赵勤
  • (我名即我号)
  • 1布衣
  • 3星
  • 2钻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1
  • 15316
  • 2
  • 430
  • 此文故事非常吸引人的眼球!杨健生是龙菊花的前夫,孙大炮是菊花曾经的情人,鲁子砚是菊花的暧昧对象也是她的画画老师,关系真够错综复杂的。突如其来的小区封控,三个男人跟菊花也就是现在叫龙华的女人被困在同一个屋里,来找孙大炮的老婆苟春柳也一并被禁闭。当年龙华被杨健生的两粒纸包糖感动,婚后随丈夫来到深圳龙华,一次无意撞见他和发小郎志鲲厮混在一起,那个情景把龙华惊蒙了,怪不得杨健生有个怪癖,同房前一定要看碟片

    十十两粒纸包糖

    2023/9/21 12:48:28
  • 一个人要证明自己的存在,到底要凭借什么?我是在作者的文章中初识段作文先生的,所以知他缺了门牙、名气不高,勤于动笔,写作有老贾、老史的风格。但我点进来,却因标题,我对那个男人感到好奇,只因他能对标老贾。这是老段的处境,也是当下所有籍籍无名者的处境,我们被认识、被记住,似乎并不因我们是我们。老段的挣扎体现在他的文字里,那我们呢,如何自处?感谢作者的随笔而作,让我认识了老段,但认识自己,仍旧前路漫漫。

    时知说说那个长得像贾平凹的男人

    2023/9/21 12:42:26
  • 宠物、植物、阳光、餐饮、娱乐,本是人一生应当享受的资源,在城中村却成了最渴望又最难以触及、最廉价又最宝贵、最值得又最不堪的存在。写作生活琐碎细节的前提“情动于中”,明明最应当习以为常的事物,却总是反常,何处得来?是人被压抑、被扭曲后对生活残酷真相的洞察。我住过城中村,感受并不好,但何时逃离,何时能永远逃离,简单的问题,却成就了如我这般的漂泊者最无奈的沉默。

    时知高岭往事

    2023/9/21 11:39:38
  • 你不知道你不在我有多孤独多寂寞多可怜吗?什么都得我一个人去面对!我得独自面对我的癌症,我得独自面对儿子的抑郁症,还得面对母亲的癌症,现在又要面对肿瘤的复发,你以为我是神吗? ======= 读到这里,我的眼泪下来了。俗世凡尘,人各有难。女人总是感性的,软弱的。殊不知人生的路,终归要自己走。每个人都一样,必须独立面对人世间的一切艰难险阻,闯过去,再回首,便是:轻舟已过万重山。

    青桐天凉好个Q

    2023/9/21 11:31:31
  • “。。。。。。在老段不少散文作品里,其结构形式都是网状的,纵横交错,经纬相织,这种庞杂的内容和复杂的结构考验着他对文字的驾驭能力,他经受住了这种考验,用看似轻描淡写的文字完成了一部出色的生活史,一部壮阔的家族史,一部触及人心的心灵史。这部具有“三史”特征的散文集,就像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那样,一幕幕演绎着半个世纪以来的人间悲喜与冷暖。” ——这也是我最想说的话。

    biaoran说说那个长得像贾平凹的男人

    2023/9/21 11:30:53
  • 三毛说:“不要慌,太阳下山有月光,月亮落下有朝阳。不要过于焦虑与着急,即使身处黑暗,抬头也可以看见漫天星辰。”这句话很适合用于这篇作品,从作者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出六六是个心思细腻的人,人生浮浮沉沉经历过从有到无,只身前往深圳,工作换了又换,唯独那份对生活的炽热从未改变。不管是华强北还是观澜,她遇到的许多普通人,性格迥异,却不约而同的为生存而努力,在这一刻,我好像明白了:杀不死的终将使我变得坚强。

    戴珍珠的难孩太阳下山有月光

    2023/9/21 11:01:13
  • 自然界太广博了,还有很多事物是不被人类所知晓的。甚至可以说有些现象人类根本就不可能弄清楚。但这并不能说明科学不对,更不能说明迷信的内容合理。无从理解也就无从解释。所以你说,它能解释得东西范畴才多大?所以很多人试图将科学当成丈量万物得尺子,其实它还短得很。科学本身的态度是:我能即我能,不能即不能,若到某些这给变成,我能即万能,不能即不存在。你这就是赤裸裸的zong教情怀了,是迷信的开始!

    漫漫感知

    2023/9/21 10:46:57
  • 满屏的辛酸与无奈,满屏的忍耐与慰藉。一路读来,时时为作者揪心,又时时被她的达观、坚韧和无处不在的幽默逗笑,更为她优异的语言天赋而拍案叫好。丰赡的精神世界,残酷的底层生存,一群善良真诚、个性鲜明的同伴,组合成一幅当代占比最大的众生图景,让人感慨万千。自身的努力和坚持、蔑视苦难的勇气,这些自然重要,自然能给人鼓舞,催人奋进,但生存境遇如此荒谬却不得不引人沉思。这样,作品就具备了震撼人心的批判力量。

    蔡德林太阳下山有月光

    2023/9/21 10:41:16
  • 生活中麻木的群体比比皆是,人生的轨迹是一成不变的进行,现在不管做什么事都很难,物价在涨油价在涨房价在涨,唯独我们的工资没有涨,所以有的人为了生活颠沛流离,身在底层的穷人,因为认知能力有限,即便取得了一点成就也很难保持长久,缺少成功的经验,只是靠自己不断的摸索、试错,在遇见困难时,下意识就凭着自己主观意识而做决定,光成长起来就已经筋疲力尽了,即便如此也只能靠打工赚死工资。

    欣欣说说那个长得像贾平凹的男人

    2023/9/21 10:35:18
  • 这三年来我们一直处于战斗中,“青春才几年,病毒占三年”戳中了很多人的痛点和泪点,对于初三、高三学子来说尤其如此,病毒可以限制住我们行动的自由,却限制不住万物生长的希望,天生我才必有用,人生处处是考场,一次中考经历远不止升学那么简单,这个奋斗过程将受益终身,年寒窗苦读,1000多个日日夜夜,所有的辛苦,所有的劳累,所有的付出,都会有回报。

    欣欣深圳中考的那些事

    2023/9/21 10:24:16
  • 从孕育生命那刻起,教育这个话题就开始围绕在父母身边。作者是位很优秀的妈妈,照顾大的,还是顾着小的。给孩子辅导功课、抢义工名额获取积分、分析评估各大学校师资水平、注意孩子的饮食起居……爱这个词语,在这里成了生动而具体的动词。家长们盼望着教育系统得以完善,盼望着孩子们注重学业同时要具备一定抗压能力。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戴珍珠的难孩深圳中考的那些事

    2023/9/21 10:08:55
  • 从农村出来的禾小苗和他的大哥大嫂,皆因邻居大头薯那个穿着喇叭裤、带着墨镜,醉酒模样旁若无人地疯狂扭动的表哥“街痞佬”的“众目睽睽下嘣嚓嚓”而决定来到深圳的。不同的是,大哥大嫂是光明正大来深圳的,而禾小苗是拿着父亲给的读书钱偷偷溜走的。成为“新时代手袋厂”员工的禾小苗,热爱这里的每一台机器,每一个人,甚至是每一件废料。在他的努力下,成为部门的先进工作者。脚勤手快肯吃苦的禾小苗,得到老板的赏识和奖励。

    十十我们“嘣嚓嚓”

    2023/9/21 8:05:37
  • 莫成功、吴抱负、空理想、韦奋斗和他儿子韦文学,这些所谓的曾经或现在的文学青年,他们历尽了生活的沧桑,受尽了社会的毒打,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不禁让人怀疑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个啥?曾经的梦想曾经的抱负是否还值得坚持和坚守?“五百二十万字!十个长篇!没有一个出版!这对莫成功来说,该是多么绝望的一件事!”莫成功不仅为文学贡献了一切,也因此一直未能成家孤独终老,最终得肺癌而走。

    iris雨夜

    2023/9/21 7:11:55
  • 女孩是悲哀的,自小父母离异,不管在父亲还是母亲重组的家庭里,她都过得非常不如意过得非常憋屈。女孩又是幸运的,成年后的她,终于拥有了自己的事业,碰上了她真正的白马王子。年少的经历让女孩有了恐婚之想,温暖的男孩土豆爱上了女孩最终拯救了女孩。作者在文中还非常幽默、风趣地调侃了现在很多所谓的作家,读了让人不免会心一笑。好文!

    iris探照灯

    2023/9/21 4:10:13
  • 说实话,我是第一次听说豆腐圆,不知道作者老家是哪的?妈妈牌豆腐圆无法超越,妈妈的味道永远是第一的。此文也让我想起自己的母亲,她做的我们客家酿豆腐绝对一流,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味道,也是我一直怀念的味道。文中做豆腐的过程和场景,跟我小时经历的差不太多,满满都是回忆。文中的母亲于2019年去世,而我的母亲于2012年离开,她们都才七十多岁,非常遗憾和悲伤。

    十十妈妈牌豆腐圆

    2023/9/21 3:11:14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