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深圳
  • 点击:15089评论:232022/08/15 23:37
  • 2022年深圳市“睦邻文学奖”十佳

梅子,半小时前,我坐上了去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的大巴。窗外秋风萧瑟,风刮的树枝晃动,金黄色的树叶掉了一路,我心里想着你。再过四小时,乘坐南航飞机,接着飞行六小时,前往深圳宝安机场,就到了你所在的城市。我化了浓浓的烟熏妆。我害怕在众人面前流眼泪。我穿上了那条你喜欢的孔雀蓝长裙子。我想象着自己是你。

车上没有一个人认识我,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我想着五年前你离开新疆的那个大清早。一开始我就没有想着要给谁说说这个事,没有人会明白。接下来的十几个小时,我要一个人渡过。我要好好想想这五年的时光,我们都经历了什么。

新疆的十一月初,第一场雪早已下过,气温零下十一度,天空湛蓝,大面积纯净的蓝色透出冷冽的残酷。

车厢里逐渐暖和起来,路边远处阔大的田野和树木在急速后退,我裹紧大衣,好留住身上的温热。

大巴经过石河子,一直向南,与奎屯河越来越远,很快就看不到覆盖着白雪的棉花地。车子经过大片的田地,现在是冬季,已经没有人在农田里劳作,季节工结算完工钱,回到了他们自己的家乡,或者换了一个地方又在劳作,也未可知。现在团场的种植已经是半机械化,不像我们小时候需要大量的拾花工,但每年还是有甘肃人、河南人到这里找活干,讨生活,毕竟在团场只要人勤快,总可以挣口饭吃。

有一次傍晚,你发信息给我说:深圳是一个流着不同地区血液,却永远那么鲜活的城市。当时我在棉花加工厂的外面,等着前面排队的货车过完磅,我就可以进去交棉花了。看着微信里你发来的图片,一群年轻人,在酒吧喝酒,照片上你穿着白色体恤,侧着脸,头发遮住了眼睛,看不出你的表情,想着彼时你是快乐的吧。而我裹着棉衣,正盘算着一会怎么给那个年轻又有点羞涩的棉检员套个近乎,才能让他给少算点水分,少算一个百分点就是几千块钱呢。那一刻我有点恍惚,我操心的是如此具体和实际的琐事,而你正经历着怎样的快乐和憧憬,我完全想象不出来。距离不止带来地理上的空间转换,还有心理、思想上的差异,我为自己难过,但更多的是为你高兴。

那时正是秋天,团场最忙碌的时候,我更多的是要处理眼前的事,哪天采摘棉花是好天气,怎么做才能让采棉机早一点开到我家地里,去哪里卖棉花能收入高一点……那些天我想到更多的是有关钱的事。对不起,都是过去的事了。

窗外博格达高耸的山峰,在车子向前急速行驶中几乎不动,望着那些终年不化的积雪,我试图让自己平静下来。你曾经在微信里给我说,深圳是一座不下雪的城市,每逢冬天,你都会想念下雪天,想念博格达峰。你知道我保留着我们所有的聊天记录吗?即使换了新手机,我也让人下载了保存到新手机里。在冬天漫长的日子里,我经常会翻出那些对话,重温当时说话的心境,揣想着你的心思和生活,这成了我打发漫长冬天的方式。

秋收一过,联系机车犁地时,顺带着粉碎棉杆,埋在地里做来年的肥料,收拾完地里最后的活计,一直到第二年的四月,都是无事可干的冬闲期。我不会打麻将,在这里也没有朋友要应酬,当年的小学同学因为多年不在一起,所思所想都不一样,聚在一起没有话说。

他们都觉我有病,出去了那么多年,没有找男人,没有结婚,一个人又跑回来种地。我也不想解释什么,和人沟通是困难的,我无法说出那些发生过的事。其实即使我说了,他们也无法理解,连我自己都没有弄明白的事情,怎么可能指望别人理解。好在现在种地都是自己的事,不需要和太多人打交道。

一直想冬闲时到内地转一圈,去岭南看看你,又害怕老母亲年龄大了,身边没有人不行。如今我是有些厌烦她。小时候我就和她不亲,她对待外人很温和,回到家就大声粗气地讲话,好像换了一个人,一点点事情就能让她暴跳如雷,大吼大叫。那时候我常想,有两个她,在外面是一个,在家里是另外一个,暴躁的她只在家里,如果能换换就好了。

我知道她年轻的时候吃了很多苦,那时候的兵团职工屯垦戍边,要开荒,要挖排碱渠,耕地播种,浇水施肥,一切劳作都是双手,不像现在都很机械化了,种地反而是个省心的事。你知道我父亲死得早,是她一手把我拉扯大,可我就是没法爱她,我对她更多的是厌烦。

和你分开以后,我不止害怕和异性相处,也害怕和同性相处,尤其是肢体接触,哪怕是普通的握手都让我不自在。照顾她的饮食起居,难免会碰触到她的身体,裸露的,起皱的皮肤,都让我不自在。我从未对她提起过那些,事实上,我没有对任何人提起。

她还是那样喜欢唠叨。她说你怎么不死在外面,供你读了那么多年的书,到头来还是回来种地,白费了我多年的辛苦。你爹死的早,为了你,我都没有再嫁,早知道这样,我就不该供你读书,还不如初中一毕业就到青年连上班,早早嫁人,也没有现在让人指指戳戳的事了。

她躺在家里出不了门,她觉着外面的人都在议论我。你知道,团场的年轻人结婚早,二十七八已经算是大龄晚婚。我这个年龄的女人,在团场孩子都可以上小学了。在我妈的眼里,年龄适合我的男人,要不就是别人的丈夫,要不就是离婚、丧偶的。在我妈看来,只要年龄相仿、条件合适,就是理想的结婚对象,她觉着我虽然年龄大,可是一直未婚,和那些离异或是丧夫的女人比起来,我还是有优势。但是男方如果离异或者丧妻却带着个孩子,我就吃亏了。那些没有孩子的男子,还想找个年轻的女人,为什么找你呢,她絮絮叨叨的都是这些话。她说我没有心眼,不自知,也不着急。她不知道我为什么回来种地挣钱,她不知道我只想着多挣点钱,能给你想要的生活。

我害怕和她单独呆在家里。我害怕她提起我爸那些陈年旧事,她把生活的不如意都归罪当年嫁给了我爸,然后生下了我。她的怨恨我小时候就很熟悉,那时候我父亲还活着,现在他都已经离开人世二十几年了,她还在埋怨着他。当然我更烦躁她对我絮絮叨叨。有时候我在想,我厌恶她,其实是在厌恶自己,我害怕变成她那样的人。

有几天她絮叨的太厉害,真想把她送到敬老院去。可她是我母亲,生活已经不能自理,只有我这么一个亲人,我狠不下心来。

我练就了她说什么,就当耳旁刮过一阵风。我心里想着一些过去的事情,想着我们在一起的那些经历。到现在我也不能明白,那件事是怎么发生的,但我能确定,我爱你,我希望你过得好。我会反复看你发来的信息,想着你此刻的生活,有时候我觉着你就是我,替我过着我想要的那种生活。

今天在去深圳见你的飞机上,我也会重温我们聊天的那些记录。记得你拍深圳书城的照片给我看,你说你在慢慢恢复,你说你住在岗厦村,这里是深圳的CBD,向西北一公里就是市民中心,村里有数百栋五到十层高的私建小楼,彼此的距离近到在楼上打开窗就能与对面的邻居握手。这里距离深圳书城不远,走个十几分钟就可以到。

你在学英语,工作之余的时间都在看书、做题,周五晚上你会去书城听“晚八点”的讲座。你的状态真让我羡慕,好像你总有那种向上的能力。我经常反复看你的朋友圈,你发的一条条学习打卡信息,这些都让我心疼你,又为你骄傲。你知道吗,是你的点点滴滴信息滋养着我在团场的贫瘠生活。

刚回来的那一年,我看了些心理学方面的书,甚至做了一些读书笔记。我想在书里面找到那件事的答案,但什么也没有找到。我试着写下围绕着那件事的其他几件事,但写着写着就进行不下去了,我还是说不清楚自己那时候的心态和动机。我也读了《怀俄明故事集》,还在电脑上反复看了那个著名的电影,但他们是男性,还是不一样。那是不一样的处境和心境,没有人和我们一样,我们的经历,只有我们自己明白,北京那么大,那时候我们只能如此,彼此温暖,依赖着一点点温情,搀扶着活下去。你问我的近况,我说在读书写字。你鼓励我说可以继续少女时期的梦想,把曾经的故事写下来,未来也许可以当作家。我倒不是为了当作者,我只想了解自己,弄懂自己,而我觉得看那些书不过是为了了解自己做准备,我从来都没有明白在你和我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那些事到底怎么发生的?我到现在都没有办法相信自己曾经那样做过。但我想你,在一些睡不着的夜晚,我为这个羞愧。

到现在关于我们,我一个字也没有写出来,却莫名其妙地觉着终究会有那么一天,我会写下我们曾经经历过的,那些事情。不是为了成为作家,只是为我们自己,为了我的心。

今天没有人打扰,可以静静地回忆我们聊天的细节。半年前,你还问我写了没有,你说,也许你写下来就可以走出来了,你说希望我能有自己的生活。当时我妈正在絮叨我不听她的话。当时你给我推荐了一本书,说你看完第一个念头就是要和我聊聊,你说让我赶紧看看,对我的心理和写作都会有帮助,你说要开始,不要总是想,要行动。你一连发了好几条信息。我妈狐疑地看着我,好像要看清楚是那个男人在给我发信息。不想让她无端猜忌,这会让她的絮叨有新的内容,我给你回复了一个“忙”字。这以后好久你都没有联系我。我也没有解释,我想你可以想到我在应付庸常的生活。还有十个小时才能到深圳机场,今天我们可以好好聊聊天,不同的是这次你再也不会给我发信息了。

春天在棉花地里播种时,看着一行行随着种子铺下去的透明薄膜,我也会满心欢喜。现在的团场种地都是机械化了,薄膜、种子和滴灌的小管子一起放在机器上,机器顺着地从头到尾走一遍,薄膜铺好,旋即种子就种到了地里,一次成功,而且一次只播下一粒棉种,下种子的地方有小孔,再也不是像我们小时候那样人工播种,也不用人工掏苗。浇水更简单了,兵团的农业还是很先进的,都用滴灌技术,省力也省水。

天气晴好的时候,四五天就会出苗,八十亩地,看着眼前薄膜在阳光下反射着耀眼的光芒,我期望秋天有个好收成。这时候我会想到你,想你正在做着什么呢?你一直都很有主见,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还有一次不知你经历了什么事情,凌晨一点给我留言:新疆总归是大,农田的面积大,讲话的声音大,甚至上菜的盘子、碗都是大的。深圳是个现代化的大城市,可是这里看不见雪山,站在街上,抬眼看不到太远,视线都被高高低低的楼房遮挡住了,这里终究是小的。那时候我已经睡着了,等我第二天问你怎么了,半夜发感慨?你回复:还好,勿念。

我没有去过深圳,可我和你在北京打过工,也能想象的出。你说深圳是个大城市,地铁准时准点,房价很贵,这里的人走路都很匆忙,一年四季都有开花的树,冬天也不冷。我能明白你的意思,你曾经受够了新疆寒冷的天气。刚毕业时我们多穷啊,在乌鲁木齐租个小房子住,不愿意回团场,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冬天买不起羽绒服,毛衣外面是棉外套,走在西大桥上,冻的脸都是青紫色。

  • 1
  • 2
  • 3
1/3页上一页123下一页
  • 关键词:自由精神爱情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531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文夕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2-09-21
  • 五月Emma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2-09-08
  • 陈末打赏1000,共计1000
  • 2022-09-07
  • 文夕提名10000,共计10000
  • 2022-09-05
  • 陈卫华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2-09-01
  • 陈彻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2-09-01
  • 陈彻打赏1000,共计1000
  • 2022-08-29
  • 陈卫华提名10000,共计10000
  • 2022-08-29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文夕评委2022/09/20 21:51:42
    • 分享到:
  • 此文文笔流畅,语言有节奏。我最喜欢这篇文章的是语言节奏感,这种有节奏句子,读起来富有弹性,在节奏中阅读,很容易把读者带入故事情节之中,我读着读着就把自己代入角色了,为她们的故事动情,被她们的真爱所打动。我是一个完全的异性恋者,我并不了解同性之间的爱恋,但在这篇文章中,我看到她们的爱一点也比男女之间的爱逊色。深圳是“我”心中的圣山,“我”的爱人在深圳,给“我”介绍深圳,她的深圳就成了“我”的圣山。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赵勤2022/11/28 22:32:40
    • 分享到:
  • 谢谢文夕老师解读,感谢提名。
  • 小说采用含蓄内敛的语言,十分节制地讲述了我和你曾经的情爱故事和当下一个在新疆,一个在深圳若即若离的复杂二者关系,其实,在社会大环境的裹挟下,每个人清晰认知自己的角色都是异常艰难的,何况曾经经历过心灵伤痛的人。我和你貌似同性恋,但现在更多的是都在为对方活得好一点而努力,并相互为对方活着,从这个意义上,我和你已跨越了世俗上的恋情,为形而上的精神突围而活,这是不是人之为人的更高境界呢?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安静2022/09/06 14:43:27
    • 分享到:
  • 总有点什么是超越世俗存在吧,也许同性的情谊更纯粹,感谢陈老师解读
    • 赵勤2022/09/06 14:57:15
    • 分享到:
  • 感谢陈老师解读,一个有秘密的女人,为另一个自己而活着。
    • 文夕评委2022/09/05 13:24:02
    • 分享到:
  • 好久没有读到这么激情澎湃的文章了,也许我们居于都市太久了,人们激情都被水泥钢筋纸醉金迷给消磨掉了!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安静2022/09/06 14:45:20
    • 分享到:
  • 理想一直都在,激情也一直都在,只要风起,那些过往就都回来了。感谢解读和提名
    • 赵勤2022/09/06 15:20:10
    • 分享到:
  • 理想一直都在,激情也一直都在,只要有风,就都来了。谢谢提名
  • 小说为我们提供了参照,而我们可能要用一辈子来思考这个问题。 这样一个题材,写作者又采用第二人称创作,无疑是对心理描写的一个挑战。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安静2022/09/06 14:46:45
    • 分享到:
  • 陈老师,我就是想试一试,天花板在哪里
    • 赵勤2022/09/06 14:58:51
    • 分享到:
  • 谢谢陈老师鼓励,我就是想看看自己的天花板在哪里
  • 这位赵勤老师应该是我上次在杨争光老师工作室见到的赵勤老师吧,文笔很像呢。这篇散文体小说虽然与您“十八般手艺”,“十八种人生”内容完全不一样,那里的“他”和“她”通过平平淡淡的文字表达了一种绝非手艺的生活,这里是一种激情,似乎是压抑的一种情感,但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了,懂了,一种意犹未尽,一种淡淡哀愁感,仍有一种精神内核存在,希望所在。深圳是精神高地,也是理想境界,为咱大深圳骄傲!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安静2022/09/06 14:49:10
    • 分享到:
  • 是呢,感谢解读,散文是无心为之,小说是生活,处处皆是。大深圳,是很多人的精神高地
    • 赵勤2022/09/06 15:00:03
    • 分享到:
  • 是啊,我是。散文是无心为之,小说是生活,处处皆是。大深圳,精神高地
    • 陈彻4举人2022/08/29 11:14:06
    • 分享到:
  • 作者对于拓宽第一人称这个狭窄的视角进行了有效的努力,两人在两地你是我的眼、我是你的心,越是压抑的情感越是浓烈。第一人称这种角度,可以十分方便地将情感取向展现出来,让读者感觉到“我”对“你”施加的压力,迫使“你”必须做出抉择,而“你”出车祸的过程与缘由因“我”的视角触及不到而给读者埋下探究的空间,一下子把故事的内核和外沿扩得很大,再加上一个漂亮干脆的结尾,让故事余味无穷,展示了作者的自信和成熟功底。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赵勤2022/08/31 09:03:15
    • 分享到:
  • 越是克制的,越是浓烈的。感谢解读
    • 赵勤1布衣2022/09/06 15:42:57
    • 分享到:
  • 这个小说想要说的都在小说里了,如果还要说点什么,那就是在金钱至上、成功学盛行的世界,总有人想活的不一样,同性之情的相助相互扶持,也许更纯粹,即使生活蹂躏千遍,心里总有微光,再弱小,也是光。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怎么总感觉是同一个人与自己不同时期过往对话,来回切换自己的角色,其实是一个人。我怎么会产生这样的感受呢?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赵勤2022/08/31 09:05:12
    • 分享到:
  • 小说里的“我”有梅子,我们每一个人心里又何尝没有另一个自己呢,谢谢阅读
    • 嘲讽4举人2022/08/17 16:08:11
    • 分享到:
  • 这是个be剧本,作者没有把过多的情绪放进来,可能是想让读者被虐而不自知,营造出好像只是简单与好友闲谈,感叹如烟往事,再聊聊近期发生的事情,一切清淡无奇,稀松平常。届时循序渐进把包袱抖出来,让读者感受到隐藏在故事背后的深沉,是作者难以抉择,难以割舍的复杂情绪。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赵勤2022/08/31 09:01:00
    • 分享到:
  • 这是个短篇小说,谢谢阅读和评论!
    • 暁霞囡4举人2022/08/16 11:54:43
    • 分享到:
  • 语言不错呀,遗憾的就是文章的内容和深圳联系较少,深圳在这里是远方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赵勤2022/08/17 12:13:56
    • 分享到:
  • 谢谢阅读。深圳是主人公内心的精神高地
  • 最近来访
  • 赵勤
  • (我名即我号)
  • 1布衣
  • 3星
  • 2钻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1
  • 15316
  • 2
  • 430
  • 我们阅读网络小说各种题材,比如穿越、宫斗、职场、言情等,故事很精彩,人物很鲜明,但总觉得会少一些什么,其语言、情节与小说的张力都不能很好地融汇贯通,创造出迷人的气息,给读者阅读带来冲击。这篇小说情节并不复杂,职场故事似曾相识,而语言与节奏把握相得益彰,呈现出一个现实与心理都趋向虚无的多向文化空间,如同昆德拉的小说一样,可此小说的重点并非叙“事”,而是造“境”、抒“情”。

    廖令鹏橘子站在樱桃旁边

    2022/9/21 11:01:52
  • 这篇成长小说刻画了一个思维活跃、生动有趣的小女孩,把她写“活”了,特别是现在二孩、三孩家庭里,孩子们如何与父母、阿姨、兄弟姐妹相处,小说站在孩子的世界作了很多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思考,既严肃又天真,给人们的启发较大。我比较欣赏小说的语言和叙事,特别是视角的转换比较成功,浑然一体。可以说,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成长小说,适合家长、老师、同龄人阅读的一本好作品。

    廖令鹏一加一不等于二

    2022/9/21 10:47:59
  • 主人公从贫苦农村出发,跨越山川湖泊,来到寸土寸金的城市打拼,持之以恒地向梦想一路高歌猛进,最后换来了命运的逆袭。 创业的道路无疑是辛酸且苦闷的,充满荆棘和坎坷。而今凝目回望,仍将感谢曾经那个不轻言放弃的自己。他人的成功无法复制,但是他人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一路走来,既要像海绵一样汲取知识,也像海绵一样挤干“水分”,脚踏实地,追求梦想,深圳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城市,创新、包容、进取是真正的深圳精神。

    胡帝我在深圳这些年

    2022/9/21 9:57:44
  • 这篇我今年读的第一篇的文章,这个小说有一股生猛的原生态气息,在我的脑垂体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生来就是一个感性动物,但我当时还是克制下提名的冲动。我的原则是要把所有的小说和文章看一个大概,才能提名……两栋楼对窗而立,无数个夜晚,他们在熄了灯的床上观摩对面投在窗子上的女人身影,一道凹凸有致的影子慰藉了他们许多个春夜……小说里的多处写实,淋漓尽致,令人忍俊不住……我始终认为爱情是人类的必须品。

    文夕​月在东山上

    2022/9/21 0:09:36
  • 今年我的提名原则也是跟陈卫华老师一样,尽量以提新面孔、年轻人和我不熟悉的作者,手中票数有限,希望鼓励到更多的新人。作者作为新生代都市人,他的笔下的人物,游刃有余地游走在数个大都市里恋爱和生活,看着都是不相干的人物,完全不同的人生,不相同的价值观,最后却都被作者巧妙地捏到了一个小说里,还是亲人情人和友人。作者说到:社会学中有一个说法,世界上任何两个人最小可以通过六个人联系起来。他在这篇小说中做到了。

    文夕​一场生活

    2022/9/20 23:31:41
  • 此文文笔流畅,语言有节奏。我最喜欢这篇文章的是语言节奏感,这种有节奏句子,读起来富有弹性,在节奏中阅读,很容易把读者带入故事情节之中,我读着读着就把自己代入角色了,为她们的故事动情,被她们的真爱所打动。我是一个完全的异性恋者,我并不了解同性之间的爱恋,但在这篇文章中,我看到她们的爱一点也比男女之间的爱逊色。深圳是“我”心中的圣山,“我”的爱人在深圳,给“我”介绍深圳,她的深圳就成了“我”的圣山。

    文夕去深圳

    2022/9/20 21:51:42
  • 历来如此,人之道与文之道异曲同工。求新,也是一种选择。写什么,怎么写都重要。所以,一个平凡的故事也能让人留心。这里,不仅仅是作家的发现,更是作家的选择,读者的期待。

    秦锦屏跨境直播:让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

    2022/9/20 14:57:27
  • 人如生活之浪,需要在时代中飞扬,在作家的发现中激昂,作者的的选题,构思,落笔都很好,如能再多讲点故事,多些生命的过往打捞,更好!

    秦锦屏禹国刚,中国证券市场拓荒牛

    2022/9/20 14:51:58
  • 一些生活的细节是可圈可点的,空间格局也有回响。 如果不代替“人物”发表意见,让“人物”自己出镜,更妙。但不失为一篇有腔调的作品。

    秦锦屏羁爱的脚本

    2022/9/20 14:34:22
  • 作者给我的感觉是一个人情练达的人。文字干净,节约,有一种泰然的气质。信手拈来的一些句子,将双城典型环境中的人生况味勾勒的从容,超然,又深入其中,张弛有度。

    秦锦屏王福田的双城生活

    2022/9/20 14:31:39
  • 以科幻的手法,让人事,现实与超现实相互交融交织,给读者提供了一种新体验。以其殊异性,形成了不可替代的形貌。略失于仓促。但不失仍是一个值得继续打磨的文本。

    秦锦屏创·城

    2022/9/20 14:26:01
  • 题材虽不新,还是容易引起共鸣。广场舞是中国特有的一个文化现象,是自发组织的,大妈大爷们精神的需要,几个主角有各自的故事,可以说多少个舞者就有多少个故事,是长篇是中篇,是几部长篇难详尽的一个大妈。我有首诗里写道,她们被老龄丈夫粗暴地赶出家门,一直在公园大唱革命歌曲!人性是复杂的,作者发现了也呈现了,可是还需要进入所谓的化境,即看山还是山。需要让他们再次粉墨登场,可以一笔带过,而避免道德优势与审判之嫌

    健字号跳广场舞的女人

    2022/9/20 14:25:46
  • 人物的命运感很强,他们在时代面前的苦与乐都在故事的兜兜转转中得以体现。这是地三鲜今年连续多篇中我个人觉得最可贵的一篇,特点保持了文章标题亮眼之外,对人物的刻画很有章法,故事也相对圆熟。

    秦锦屏飞往回南天

    2022/9/20 11:49:32
  • 好的非虚构未必是记录大事件,恰恰相反,记录个人生活里闪烁着光辉的微末故事,恰是我们作为平凡老百姓最值得做的,因为大事件自有史官记录,而我们的人生记录者只有自己。这位维修店的小老板文采如此之好,如果能多写一点、选材再种类丰富一点,你的维修杂记是能获大奖的水平。最后再把今天偶得的一句名言分享给你:有时候真实比小说更加荒诞,因为虚构是在一定逻辑下进行的,而现实往往毫无逻辑可言——马克�吐温 ​ ​​​​

    陈彻维修杂记

    2022/9/19 17:56:50
  • 这篇小说写出了人生的无常感。一切都是偶然。亲情、爱情、友情,都是那么回事,无所谓神圣与庸俗。萍水相逢本身就是理由,此外不必再寻找其他的理由。作者对人生有一种冷冷的看透,不赞美也不抨击,只是以零度情感予以叙说,如冷月照江河。语言老道,叙事精妙,很有功力。

    孙行者残鸟

    2022/9/19 14:02:24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