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闯荡关外
  • 点击:17145评论:12022/08/16 09:43


天亮了,车子到了江西与广东交界的九连山。

光听这个名字就知道有多险,胡永明不时在转弯处可以看到悬崖下报废的班车。车子继续向南开,到了一个叫流溪河的地方天黑了,车子停下来很久也不走。

有人上前问司机:“什么时候走?”

司机怂了回来:“你开车还是我开车?你急还是我不急?”

过了一会,有辆拖拉机开了过来停在车旁,几个司乘人员就下车与拖拉机司机接上了头,他们一起上车来,司机来到胡永明身边说:“把脚抬起来,我要拿东西。”

胡永明脚还不及抬起,司机的动手就从座位下拖出一袋东西,其他人也从其他人的座位下拖出几袋东西,一起搬上那辆拖拉机。

拖拉机的司机用车上原有的茅草盖住袋子后,就塞了一叠大团结给司机,司机当面蘸着口水数了数:“二百七,没错,走了,四天后再来。”

这个过程中,胡永明已经知道他们搬运的几袋东西是“动”的,吓得胡永明出冷汗,他没想到自己座位下还有一直活着的东西,但他不知道这活着的东西是什么。

大年初六的下午,车子终于达到了终点,也就是宝安区福永镇塘尾村。

(一)

胡永明兜里只剩下三百六十元钱了。

一路车费、吃饭、上厕所用了四百四元,这也与出门时的八百元总数相符。

临近天黑,胡永明跟着刘亮盛去了他们共同的远房亲戚曾剑眉的男朋友马古安的出租屋借宿。

说是女朋友,曾剑眉早就跟马古安同居了。

马古安也是胡永明三舅妈堂哥的儿子,他在塘尾村有七年多的时间了,是塘尾村第一批入住的外来工、吉安第一代打工仔。

马古安与塘尾村委会、塘尾村治安队、塘尾派出所、塘尾工业区的人都很熟悉,他带着几个小工承包了村里的杂活。

他的出租屋在一个上坡处,门口有一棵荔枝树、一条有水流着的小沟,屋里除了有四张上下铺的铁床,还挤出来一块地方卖杂货。

借宿当晚,马古安就跟胡永明、刘亮盛说:“天亮后自己去找地方落脚,村里时时刻刻查《暂住证》,查到了就有抓走,要有证的人出三百元钱才能赎回来。”

马古安的话,让胡永明在惊恐中,与三个人侧着身在一张小床上度过了这晚。

这张小床比杨村、湖坵村的睡床不知道窄多少。

熟睡中,有人不断敲门、大喊马古安“快派人去疏通治安队的下水道”。

胡永明被吵醒了。

胡永明妈妈与刘亮盛的妈妈是亲姐妹,他们在塘尾村除了马古安有点沾边的亲戚之外,胡永明彻底不认识一个人,好在刘亮盛认识村里有位外号叫“眨脚”的老人。

“眨脚”是刘亮盛爸爸的朋友,他在塘尾村承包了塘尾村菜市场的清洁工作。

“眨脚”之所以叫眨脚,那是因为他有一只眼睛患病睁不开、一只脚有点坡,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推着斗车、带上竹帚一脚浅一脚深的去扫地。

刘亮盛带着胡永明,在塘尾村的几条巷子里转了几圈,好不容易找到眨脚的住处。眨脚刚刚扫地回来,正在下米煮午饭,看到朋友的儿子来到就问:“亮盛你不读书啊?这么小就来打工,这个是谁啊?”

“我大姨夫的二儿子。”刘亮盛没有回应眨脚为什么不读书,而是直接把胡永明介绍给了他,“我们两个都没有住的地方。”

“胡校长的儿子啊,好好好,跟我家还是本家,那我们一起挤着打地铺吧,但要说好,查户口、查《暂住证》抓到不关我事啊。”

“可以,有地方住就可以。”刘亮盛回应,也替胡永明答应了。

眨脚的住处是长方形的长条类似“人”字形的岭南砖瓦建筑,外形跟杨村守水泥的工棚有点像,房屋的砖头跟湖坵村是一样的,瓦片就完全不一样,胡永明第一次见到这种带勾的瓦片。

屋里摆放着四张砖头、木板、纸皮垒起来的床铺,眨脚和儿子胡六子等六个人在这里占了其中三张床。

“最外面那张床是王田村外婆睡觉的,等会儿把里面那三张床拼到一起,就够我们八个男人睡觉了,反正现在天冷。”眨脚一边往原来淘好米的锅里加米,一边说:“明天开始就要各煮各的,各吃各的,有好吃的再分享,等你们这些‘托汉’的人进厂有钱了,再来孝敬我,我也尽量让大家有福同享。”

刘亮盛与胡永明点头后,就走到用几张油布搭建的厨房里烧火、洗菜。

这些蔬菜,眨脚已经提前说了,都是他扫地的菜市场捡回来的,是档主丢弃的烂菜中挑出来的。

这让胡永明知道了未来生活的艰苦,也想起来杨村天天吃的榨菜和猪肉。

突然,屋外传来一阵“咔咔咔”声响,眨脚说那是王田村外婆捡废品回来了,这回肯定捡到钢筋,才会有这么响。

一个老人喊了一声:“眨脚,我回来了。”

“快来吃饭,刚刚熟。”

老人拍拍手进屋来,看见胡永明和刘亮盛就问眨脚:“你又收留人啊,住不下了,查户口逃跑都没时间。”

没等眨脚回应,老人再走近看了看胡永明就叫起来:“胡老师的儿子,永明啊,我是小兰的娘,给王田小学煮饭那个小兰。”

“啊,难怪很面熟,刚刚同年姨父说到王田村的外婆,我还以为是哪个。”胡永明遇到认识自己的人自然高兴,还称呼眨脚为“同年姨父”。

天又黑了,夜也来了,浠沥沥的雨水也顺着屋顶滴答滴答流下来。

“咚咚咚——咚咚咚——”突然,胡永明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谁啊!等一下!穿衣服过来。”眨脚应声的同时,举起右手食指在嘴边对着胡永明、刘亮盛等人“嘘”了一声,拍拍胡六子,轻声说:“快带他们两个走,去养殖场躲一下,我来了你们就出来。”

胡六子没有一点响声的腾身而起,娴熟地拉开床头那扇钉着纸皮的木板,一脚踩上去就顶到瓦片下的帆布,拉下帆布让胡永明、刘亮盛上屋顶去了。

胡永明以为那瓦片一踩会烂,就轻手轻脚地在屋顶爬行。

这时,看着胡六子从这个屋顶跳到了那个屋顶,并快速到达了眨脚住处以外约二百米外的房顶,胡永明与刘亮盛也跟了上去。

估摸三人已经在十几户人家的上空行走了一会,眨脚这才打开大门。

眨脚对来者很熟悉,他们穿着治安队制服、手持自来水水管与对讲机,带头的人对着眨脚踢了一脚:“眨脚就是眨脚,每次都是慢吞吞,你这破家有没有没有办《暂住证》的?藏起来就要打你。”

“没有没有,巴掌大的地方,能住几个人。”眨脚从挂在墙上的衣服里掏出一包烟,准备来人每人一支烟,带头人顺手抓去整包烟,“我来分”还没说完就装进了口袋,喊了一声:“搜,床底也要搜。”

治安队的几个人,用水管东翻西敲一阵后,就向带头人汇报:“还是前晚那几个。”

这时,只有小兰的妈妈没有起身接受检查,他们都认识她,深圳查《暂住证》也不查女性。

胡六子带着胡永明、刘亮盛从一处低矮的小屋跳到地面,就轻声说:“快,我们穿过这按坟地就是养猪场,那里没人查。”

心惊胆跳走过那一座座高高的坟墓,胡永明加快脚步夹在胡六子与刘亮盛中间,生怕冒出一个鬼来拉住自己。

到了养猪场,进入一处堆满废品的草棚,胡六子说:“这个棚子是王田村外婆堆放废品的,养猪场是马古安跟人合伙的,今晚带你们一次,下次遇到查户口,你们要自己来,没户口,就是没有《暂住证》,要罚三百元,还要挨打,送去东莞、惠州、河源修铁路,修满三个月就会遣送回吉安。”

养猪场让胡永明想到运猪车,查户口让胡永明想到民警进工棚,修铁路让胡永明想到打混泥土。

“原来在深圳找工作也是这么惊心动魄。”

胡永明在工地上干过,躲在这个棚子里还是受得了,但比自己少一岁的刘亮盛就难过,毕竟他是从家里出来直接面对这一切。

熬到天亮,胡六子再次问过胡永明、刘亮盛是否记得来时的“屋顶凌空之路”,告知回去则可以走地面了。

一路上,胡永明看到塘尾村由西向东呈高低走向,是福永镇与沙井镇交汇处,四周有万丰村、壆岗村、和平村、桥头村等,通往其他村庄的路上都是种满着荔枝树、龙眼树,村里的房屋都是眨脚租住的那种款式,村南也有二层以上的小洋楼。塘尾工业区位于村子的东南边,超过1000人的工厂有万事达电子厂、友利电电子厂等。

107国道通往塘尾村那头就是凤凰村,凤凰村到塘尾村有3公里左右距离,途径广三保养猪场,据说那里养猪数量超过3万只。

塘尾村通往万丰村、壆岗村是一处大型养鸡场和大片荒地,通往桥头村、和平村是望不到头尾的荔枝树,和平村一带的山头上没有了树木,只有挖土机在削山头、挖泥土。塘尾村委会与治安队就在塘尾菜市场对面,塘尾派出所在西边,也就是一片荔枝林旁边,只有四位警察,管着塘尾村、和平村、桥头村。

(二)

凤凰村还记得吗?

胡永明记得,他读书时曾经在公路边列队迎接这个村的人,到富田镇寻根问祖、祭拜文天祥。

一打听,这个凤凰村正是文天祥的后裔,塘尾村三分之二的人家也是文氏后人。

这让胡永明一下子对这个村有了好感,好似忘记了胡六子告知的“遇到查户口该怎么逃走的”事情。

塘尾村的东面,也就是胡永明住处那条巷子由西向东出来那条巷子末端,是一棵高大的木棉树,木棉花已开,掉落在地上很是耀眼,有人拾起带回家,说是晒干之后可以煲凉茶。

木棉花、凉茶,这些都是新鲜词,胡永明顾不及思考这些,他还在想着昨晚飞檐走壁的避开治安队查户口的瓦片为何踩不烂。

跟着刘亮盛在木棉树旁的小食店,用五角钱买了两个大大的包子,一人一个拿着就吃。

“这层纸是干什么的?老家的包子没有这东西啊?”心里存疑,但胡永明与刘亮盛还是咬着包子底部那张纸,小食店老板娘看到笑了:“这纸是用来托住包子,在蒸包子过程中不透水,也利于吃的时候不用手拿着包子,不卫生。”

胡永明赶紧把嘴里的正方形白纸吐了出来,一旁的人都在笑:“内地农村来的就是不懂。”

“内地?我不是江西人吗?怎么成了内地?”胡永明又学到了一个新词。

来广东的目的就是找工作、进厂赚钱。胡永明带着身份证、初中毕业证,从塘尾村出发,每天步行到万丰村、壆岗村、凤凰村等地去找工作。

时间过得真快,三十多天一下子过去了,胡永明徒步去过西乡、松岗、上南、洪田甚者靠着深圳南头检查站的新安,也是没有一点收获,每家工厂招人都是招女工,男工有些关系才能进去。

话说这个新安不是胡永明家乡的新安,这是宝安区委区政府所在地,也有一座新安中学。

胡永明也知道云楼乡之所以从新安乡改名而来,据说与宝安这个新安也有关系,宝安的邮递员看到人家寄往江西新安中学的信,往往直接送到本土的新安中学,闹出很多笑话。

南头检查站是深圳市关内、关外的交汇处,新安所在的整个宝安区属于关外,过了检查站就是南山区、福田区、罗湖区等,那是关内。

过关需要办理《深圳市通行证》,持证才能过关。

罗湖区再过关就是香港了,胡永明知道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香港就要回归祖国,这是他在新安中学读报知道的消息。

  • 1
  • 2
  • 3
1/22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第
  • 关键词:创造、进取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5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陈湖打赏1000,共计1000
  • 2022-08-16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我没有经历过前辈经历的故事,却在前辈这里看到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道理。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最近来访
  • 1布衣
  • 1星
  • 1钻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0
  • 2600
  • 1
  • 270
  • 我们阅读网络小说各种题材,比如穿越、宫斗、职场、言情等,故事很精彩,人物很鲜明,但总觉得会少一些什么,其语言、情节与小说的张力都不能很好地融汇贯通,创造出迷人的气息,给读者阅读带来冲击。这篇小说情节并不复杂,职场故事似曾相识,而语言与节奏把握相得益彰,呈现出一个现实与心理都趋向虚无的多向文化空间,如同昆德拉的小说一样,可此小说的重点并非叙“事”,而是造“境”、抒“情”。

    廖令鹏橘子站在樱桃旁边

    2022/9/21 11:01:52
  • 这篇成长小说刻画了一个思维活跃、生动有趣的小女孩,把她写“活”了,特别是现在二孩、三孩家庭里,孩子们如何与父母、阿姨、兄弟姐妹相处,小说站在孩子的世界作了很多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思考,既严肃又天真,给人们的启发较大。我比较欣赏小说的语言和叙事,特别是视角的转换比较成功,浑然一体。可以说,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成长小说,适合家长、老师、同龄人阅读的一本好作品。

    廖令鹏一加一不等于二

    2022/9/21 10:47:59
  • 主人公从贫苦农村出发,跨越山川湖泊,来到寸土寸金的城市打拼,持之以恒地向梦想一路高歌猛进,最后换来了命运的逆袭。 创业的道路无疑是辛酸且苦闷的,充满荆棘和坎坷。而今凝目回望,仍将感谢曾经那个不轻言放弃的自己。他人的成功无法复制,但是他人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一路走来,既要像海绵一样汲取知识,也像海绵一样挤干“水分”,脚踏实地,追求梦想,深圳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城市,创新、包容、进取是真正的深圳精神。

    胡帝我在深圳这些年

    2022/9/21 9:57:44
  • 这篇我今年读的第一篇的文章,这个小说有一股生猛的原生态气息,在我的脑垂体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生来就是一个感性动物,但我当时还是克制下提名的冲动。我的原则是要把所有的小说和文章看一个大概,才能提名……两栋楼对窗而立,无数个夜晚,他们在熄了灯的床上观摩对面投在窗子上的女人身影,一道凹凸有致的影子慰藉了他们许多个春夜……小说里的多处写实,淋漓尽致,令人忍俊不住……我始终认为爱情是人类的必须品。

    文夕​月在东山上

    2022/9/21 0:09:36
  • 今年我的提名原则也是跟陈卫华老师一样,尽量以提新面孔、年轻人和我不熟悉的作者,手中票数有限,希望鼓励到更多的新人。作者作为新生代都市人,他的笔下的人物,游刃有余地游走在数个大都市里恋爱和生活,看着都是不相干的人物,完全不同的人生,不相同的价值观,最后却都被作者巧妙地捏到了一个小说里,还是亲人情人和友人。作者说到:社会学中有一个说法,世界上任何两个人最小可以通过六个人联系起来。他在这篇小说中做到了。

    文夕​一场生活

    2022/9/20 23:31:41
  • 此文文笔流畅,语言有节奏。我最喜欢这篇文章的是语言节奏感,这种有节奏句子,读起来富有弹性,在节奏中阅读,很容易把读者带入故事情节之中,我读着读着就把自己代入角色了,为她们的故事动情,被她们的真爱所打动。我是一个完全的异性恋者,我并不了解同性之间的爱恋,但在这篇文章中,我看到她们的爱一点也比男女之间的爱逊色。深圳是“我”心中的圣山,“我”的爱人在深圳,给“我”介绍深圳,她的深圳就成了“我”的圣山。

    文夕去深圳

    2022/9/20 21:51:42
  • 历来如此,人之道与文之道异曲同工。求新,也是一种选择。写什么,怎么写都重要。所以,一个平凡的故事也能让人留心。这里,不仅仅是作家的发现,更是作家的选择,读者的期待。

    秦锦屏跨境直播:让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

    2022/9/20 14:57:27
  • 人如生活之浪,需要在时代中飞扬,在作家的发现中激昂,作者的的选题,构思,落笔都很好,如能再多讲点故事,多些生命的过往打捞,更好!

    秦锦屏禹国刚,中国证券市场拓荒牛

    2022/9/20 14:51:58
  • 一些生活的细节是可圈可点的,空间格局也有回响。 如果不代替“人物”发表意见,让“人物”自己出镜,更妙。但不失为一篇有腔调的作品。

    秦锦屏羁爱的脚本

    2022/9/20 14:34:22
  • 作者给我的感觉是一个人情练达的人。文字干净,节约,有一种泰然的气质。信手拈来的一些句子,将双城典型环境中的人生况味勾勒的从容,超然,又深入其中,张弛有度。

    秦锦屏王福田的双城生活

    2022/9/20 14:31:39
  • 以科幻的手法,让人事,现实与超现实相互交融交织,给读者提供了一种新体验。以其殊异性,形成了不可替代的形貌。略失于仓促。但不失仍是一个值得继续打磨的文本。

    秦锦屏创·城

    2022/9/20 14:26:01
  • 题材虽不新,还是容易引起共鸣。广场舞是中国特有的一个文化现象,是自发组织的,大妈大爷们精神的需要,几个主角有各自的故事,可以说多少个舞者就有多少个故事,是长篇是中篇,是几部长篇难详尽的一个大妈。我有首诗里写道,她们被老龄丈夫粗暴地赶出家门,一直在公园大唱**歌曲!人性是复杂的,作者发现了也呈现了,可是还需要进入所谓的化境,即看山还是山。需要让他们再次粉墨登场,可以一笔带过,而避免道德优势与审判之嫌

    健字号跳广场舞的女人

    2022/9/20 14:25:46
  • 人物的命运感很强,他们在时代面前的苦与乐都在故事的兜兜转转中得以体现。这是地三鲜今年连续多篇中我个人觉得最可贵的一篇,特点保持了文章标题亮眼之外,对人物的刻画很有章法,故事也相对圆熟。

    秦锦屏飞往回南天

    2022/9/20 11:49:32
  • 好的非虚构未必是记录大事件,恰恰相反,记录个人生活里闪烁着光辉的微末故事,恰是我们作为平凡老百姓最值得做的,因为大事件自有史官记录,而我们的人生记录者只有自己。这位维修店的小老板文采如此之好,如果能多写一点、选材再种类丰富一点,你的维修杂记是能获大奖的水平。最后再把今天偶得的一句名言分享给你:有时候真实比小说更加荒诞,因为虚构是在一定逻辑下进行的,而现实往往毫无逻辑可言——马克�吐温 ​ ​​​​

    陈彻维修杂记

    2022/9/19 17:56:50
  • 这篇小说写出了人生的无常感。一切都是偶然。亲情、爱情、友情,都是那么回事,无所谓神圣与庸俗。萍水相逢本身就是理由,此外不必再寻找其他的理由。作者对人生有一种冷冷的看透,不赞美也不抨击,只是以零度情感予以叙说,如冷月照江河。语言老道,叙事精妙,很有功力。

    孙行者残鸟

    2022/9/19 14:02:24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