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深圳去
  • 点击:33273评论:102022/08/17 20:40


1

林琳推开卫生间的门,细密的汗珠从额上漫延开来,一种潮湿感从她的胸前穿透到背部,在这夏夜里,热流正从封闭的空间里流传到客厅。没有一丝风,云也停止了呼吸,笼罩在屋顶的燥热,化成一股股热浪,它们不间断地袭击林琳,使她的衣服和头发都像被雨水淋过一样,黏腻感遍布了全身。

林琳无力地瘫坐下来,扭开风扇,热风丝毫没有减轻内心的不安。她摸着肚子,这个不期而至的小生命,她拿它一点办法也没有。两分钟前,她用试纸测出了两条杠。起初林琳以为是试纸过期,她从盒子里抽出第二根,探入容器里,看着它从灰白色渐渐变成粉色,验证了这段时间的困倦、乏力和恶心并非偶然。

一切朝着相反的方向进行着。三个月了,这是她到深圳的第三个月。她还没适应充满异味的自来水与裹挟着灰尘的空气。这栋建于二〇〇五年的出租屋,在岁月的沉淀中失去了原有的样貌,红色的外墙褪了色,距离地面二十厘米处的瓷砖粒已脱落,露出灰白色的墙体。楼底的那扇铁门锈迹斑驳,附近工地飘来的灰尘落到凹槽里,给整栋房子罩上落魄的气息。“这房子是该装修了。”刚到深圳的那天,卫晨说道。

林琳打开电脑,她想写点东西,情绪到了喷涌而出的时刻,她必须写点什么好让内心平静下来。然而鼠标停留在空白的文档上,刺眼的白光扎得眼睛生疼。她想起了小城的夜,宁静而闲适,和卫晨在小区里散完步后,她喜欢回到书房里待一会儿。每当那时,他们的女儿小汤圆会一颠一颠地跑进来,缠着要她讲故事,林琳将她抱到大腿上,给她读绘本,直到女儿闭上眼睛,她的呼吸变成一股温柔的气流,轻轻地投射到林琳的手臂上。现在,陪伴女儿的只有一台智能音箱,只要奶奶插上电源,她可以听完无数个故事,也许她会慢慢习惯没有妈妈的日子。这一刻,林琳真想把女儿那棉花糖一样的小手放到脸上,只有那样,她才会减轻对女儿的思念。

这时,卫晨回来了。“今天真热啊!得赶紧装空调了。”他解开纽扣,将汗渍淋漓的衬衣脱下来。“你在干啥,没出去走走吗?"他往房间里瞅了一眼,问林琳。

“太热了,我想待在家里……”林琳关掉文档的页面。她寻思着该怎么告诉卫晨怀孕的事。

“你要出去走走,整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怎么找得到工作呢?”卫晨倒了一杯水,又说道:“对了,今天面试还顺利吗?”

“还行吧,面试官没说什么,叫我回来等通知。”林琳的眼神黯淡下来,想说的话也吞回肚子里。

“现在工作不好找,你还挑三拣四的,不要只想着文字工作。深圳这座城市,到处都是机会,过于钻牛角尖是很难适应这种环境的。”卫晨抱怨道。

“我也不想这样啊。"

“那你在网上找一找,了解一下市场需求,多投简历。机会不是等来的,要主动出击。现在不比以前了,我们公司的合作单位,前段时间又裁员了,你得有点危机感才行。"

这时卫晨的电话铃声响了起来,他拿着手机走到阳台上。

“嗯。”林琳小声答了一句,她感到有点受伤。比起卫晨,她没那么幸运。

离职之前,她在老家的一个国企里待了五年,那是一份朝九晚五的文秘工作,稳定、 安逸,她对工作的完成度很高,总能腾出时间来写诗和短篇小说。她从未想过人生会发生这么大的转变——离开生活了二十八年的小县城,到一座新的、陌生的城市里工作生活。

结婚以来,卫晨没有跟她提起家里有一栋房子在深圳。直到有一天,卫晨告诉她,深圳分公司有一个职位空缺,他决定申请赴任。起初林琳以为他只是说说而已,那段时间,他每天都很迟才回家,林琳也没放在心上。可过了几天,卫晨开始收拾行李,林琳才知道他已经办好了所有手续。

她不得不做出选择,要么跟着卫晨到深圳去,要么留在小城里。无论哪个选择,都不是她想要的结果。林琳的心里像装了一只泄气的皮球,“为什么这么迫切地想去深圳呢?难道就不能保持现在的生活吗?”她问卫晨。如果两个人长期分隔两地,这样的婚姻又能维持多久呢?她感到十分难过。

卫晨这才告诉她,十几年前,父亲在深圳的郊区盖了一栋房子。房子的承租合同到期后,破旧的外观使它失去了竞争力。这几年附近的工厂倒闭和搬迁后,房子也被闲置了一大半,他得重新装修房子再统一招租。“如今这般形势,几乎每个月都有人来退租,我又能怎么办呢?”卫晨显得忧心忡忡。

于是林琳向公司递交了辞呈。离开的那天,她整理着电脑里的报表和文档,每一个文件夹里,都是她精心处理过的材料,她看着它们以一种固有的顺序排列着,眼泪不知不觉流了下来,她倒说不上十分热爱这份工作,只是想到未知的生活,她发现就连那盆迸发着生命力的绿萝,也耷拉下了它的脑袋。

如今三个月过去了,卫晨的生活已步入正轨,周末也着手准备装修的事宜。每天清晨,林琳被卫晨的闹铃吵醒后,看着丈夫穿上西装衬衣和皮鞋,早餐也顾不得吃就匆匆出门,她的心里空空落落的,他的忙碌映射出自己的挫败。在这三个月里,她投了一次又一次的简历,可邀请她参加面试的企业寥寥无几。

待林琳回过神来,卫晨已洗完澡,穿上了便服。穿着T恤和牛仔短裤的他,看起来比过去白了许多,大概是通勤工具改变的原因,过去他开电瓶车上班,皮肤常年暴露在太阳底下,人也黑不溜秋的。如今地铁直达公司,晦暗的通道遮蔽了阳光,赋予他一种洁白的肤色。他的头发打理得整洁又干净,发蜡的香味凝固在空气里。就像每个选择留在深圳打拼的年轻人一样,他彻底融入了这座城市。

“同事约我吃夜宵,我准备出去了。” 卫晨把袜子套到脚上,朝林琳说道。

“噢,这么晚了……”林琳嘀咕着,心想他会不会带上她。在老家时,朋友约他聚餐,他总会叫上她一起,而她每次都拒绝,她不喜欢热闹的场合,待在书房里会是更好的选择。

“你早点休息吧,养好精神,明天到人才市场看看。明天是周一,可能有招聘会,没准就被录用了。”

“那你几点回来呢?”林琳没接话,望着卫晨。

“说不好,可能晚一点。”卫晨避开林琳的眼神,低头看了看手机,“你先睡,不用等我。”

“那好吧。”林琳怔怔说道。卫晨穿好鞋后,大步往楼梯走下去,一会儿就没了人影。林琳回过头来,发现他将大门的钥匙落在茶几上了。

“你的钥匙啊。”林琳打开房门喊道。楼道里空荡荡的,回应她的只有空气中残留着的发蜡的香气。

林琳回到电脑旁,将空白文档重新打开,却有一阵困意向她袭来,她感觉全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耷拉在键盘上的双手漫无目的地移动着,伴着混乱的思绪越发艰难地前进。于是林琳关上电脑,往房间里的床上躺了下来。


2

第二天,林琳起床时发现卫晨不在身边,她拿起床头的手机,卫晨凌晨一点给她发了信息:今晚喝得有点多,钥匙不知道什么时候搞丢了,晚上在同事这儿睡,不用留门给我。

林琳把手机丢回床上。盛夏的太阳穿过窗户闯了进来,把这钢筋水泥的城市浇筑成一个大熔炉,室内也变得热烘烘的。她走到浴室,打开花洒,任由水流从肩膀一直滑到肚皮上,凉丝丝的感觉渗透到肋骨里。她将手放到小腹上,用沐浴露轻轻摩擦着光滑的肌肤,想象着肚子里的胚胎,在小小的孕囊里扎根发芽。不久后,她的肚子会逐渐隆起,一个全新的生命将被带到她的人生中。

可是,她的心里非但感到喜悦,深深的不安像海水一样涌了过来——谁会接纳一个孕妇的求职需求呢?即使找到了工作,短暂的职场生活结束后,她的工作就变成处理孩子的一日三餐和排泄物。想到这里,林琳大声笑了出来。

林琳掏出一面镜子,黑框眼镜下的眼角过于圆润,缺乏一点凌厉和干练,她的鼻梁很塌,看起来比路上步履匆匆的、画着精致妆容的女孩憔悴多了。她拿起那瓶很久没打开过的粉底液,浓稠的液体爬上了她的指尖。她往脸上涂抹,遮去她的黄斑、鱼尾纹和抬头纹,粉底散发出的酒精味让她感到不适。当她还是个姑娘时,她喜欢脸上被裹着一层“保护膜”,这让她看起来得体又自信。可婚姻改变了她,生完孩子后,她再也没有心思往脸上涂涂画画。林琳用口红给嘴唇描上一丝红润,又画上细细的眼线,她的两道眉弯弯的,谦逊地躲在两只眼睛后面。如此一来,镜子里呈现出另一副面孔,少了一丝呆板和平庸,似乎跟这座城市接轨了。

四十分钟后,载着林琳的公交车穿梭在深南大道上,高大的木棉耸立在道路两侧,嫩绿的叶子从树枝里探出头来,随着车子移动往后退去。林琳呆呆地望着窗外,她想寻找一些和家乡相似的地方,可她发现一切都是陌生的。植物、道路、楼房以及车里的人,他们都呈现出一种漠然,各自忙活,不在乎她是坐错了车,或是坐过了站。待车子停靠在一个学校旁,林琳如同一头受惊的小鹿,慌忙从公交上跳下来。她跟着导航往回走了两公里,才回到想去的那家杂志社。

面试林琳的是杂志社的主编,他快速扫了一眼简历,又拿起林琳的作品翻了几下,随后对林琳说:“和我聊聊你最近看的一本书吧。”林琳支支吾吾,她想不起来最近一次阅读是什么时候了。来到深圳后,她不再到图书馆和书店去,也不像过去那样长久地沉浸在书海里。好像她的心被这座城市偷走了一样,每当她想读一本小说时,总有什么东西阻碍着不让她投入到里面去。她曾想过要在纯文学领域留下一点痕迹,也尝试用作品去检验那条路子是否走得通,后来碰过几次壁,她就放弃了。尽管如此,她还是谈起《尤利西斯》。

主编沉默着,托着腮静静看着林琳,既不对她的观点表示赞同,也没反驳她那看似荒谬的解读。过了好久,林琳感到脸颊和耳根越来越烫,与此同时,她再也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描述这本书带给她的感受,于是她停了下来。

“好吧,只是一个简单的了解。”主编说完站起来,离开了会议室。林琳坐在椅子上,不知所措地望着桌子上被遗弃的简历,它被浏览的时间不到一分钟。这就是她的人生,二十多年的时光覆盖在一张A4纸上,看起来单薄而空洞。这一刻,她才意识到,离开小城,何曾不是一种解脱。

几分钟后,一个高瘦的男人推门走了进来。“林小姐,请你填好这两份材料。”他将两张空白的表格递到林琳跟前。林琳接过它们,确认是招聘表后,她不解地看着男人。

“写吧,这是我们杂志社的招聘流程,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我。这是我的名片,你可以叫我阿泽。”男人递了一张名片过来。

林琳默默往表格里填入个人信息,她知道,这又是一次无望的尝试,接下来,男人也许会说:“好了,你可以回去了,如果有消息我们会第一时间通知你。"

  • 1
  • 2
1/3页上一页123下一页
  • 关键词:成长生活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9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段作文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2-08-30
  • 悠悠打赏2000,共计2000
  • 2022-08-23
  • 冯毅打赏1000,共计1000
  • 2022-08-22
  • 无香打赏1000,共计1000
  • 2022-08-18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短篇小说,感觉有时比故事重要。作者找到了怎么写好小说的感觉了,好事。提个建议,语言方面,尽量少用“这时”“接着”这样的表述,让人物动起来,像日常生活那样,该干嘛干嘛。心理描写也尽量少点,通过语言/环境/动作的描写展现人物心理,而不是把人物的想法直接通过你的口说出来。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成熟的语言。作者的意图我看明白了,但故事如果往前再走一下,往深里再挖掘一下,不是一篇更好的小说吗?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狮子2022/08/28 13:41:37
    • 分享到:
  • 嗯嗯,谢谢老师的批评和指导,就像您和蔡老师所说的那样,故事应该继续前进的,我当时没有想得太深入,以为这就够了,如今回头细读,还是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谢谢你们的指点。
  • 读稿的感觉,仿佛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奉命在麦田里找那株最大的最饱满的麦穗。这篇作品一开始吸引了我,作者文字圆熟,感觉精到,意蕴也正在展开,极有可能成为一株很大很饱满的麦穗,可是却在将熟未熟时打住了。怎么就停下来了呢?也许作者觉得这样就够了,可以留给读者更多的空间,可是我觉得故事还应该向前推进,才能开掘更多的意蕴。否则真是太可惜了。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我也想看后续
    • 狮子2022/08/25 17:47:14
    • 分享到:
  • 谢谢老师的认真点评,这个故事我主要考虑到主题,因为想表达的是一种情绪,女主从不适到适应的过程,至于在深圳安定下来后,女主会发生什么故事,我觉得这不是我想表达的重点,所以大家会觉得不完整吧
    • 别看了4举人2022/08/18 11:38:16
    • 分享到:
  • 卫晨那顿宵夜有没有鬼不清楚,阿泽对女主有没有别的心思没说,孩子是去是留不知道,女主在杂志社的面试还没结果,前期埋坑后期是一点没填上,看的我有点刺挠,感觉还没完全达到爽点就结束,难受。只能安慰自己:作者什么都没说,但又好像什么都说了。在女主奔跑的那场雨里,她应该是成长了的。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狮子2022/08/25 18:23:23
    • 分享到:
  • 原来有这么多坑吗,其实都有暗示了哦,可能是暗示得不够明显吧
  • 这一看就是会写的,怎么可以不来凑个热闹。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狮子2022/08/25 18:24:06
    • 分享到:
  • 写得不好,见笑啦
  • 最近来访
  • 1布衣
  • 1星
  • 1钻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3
  • 4600
  • 1
  • 310
  • 这篇文章说是小说,看起来更像散文,情节跳跃,语言流畅。用诗的语言描写了三代女人。“这三个女人,既想成为和自己母亲一样的人,又拼命挣脱上一代的束缚,想做完全相反的人,她们是那样的不同又是那样的相似,”最后“她们又都变成了一株植物……”三位母亲人生完全不同,第一位母亲生了生育过度,劳累不堪。第二位母亲被计划生育,守着女儿过着没有男人的生活。到了第三位母亲没有婚育,领养了“我”,人口终于负增长了……

    文夕三个女人的植物诗

    2023/10/12 21:44:59
  • 《断尾》这个名字很哲学!断尾对于一些动物来说是生存的本能,对人来说却是智慧。在人的一生中,有许多时候需要做出断尾的抉择,尽管疼得生不如死,但是生存更重要,只有生存才有希望,对能实现理想。铅山的壁虎两耳是贯穿的,从这个耳孔望进去,可以看那只耳孔外的世界,这是一个隐喻,两耳的两边也许是两个世界,从此生望去,看到壁虎耳外的前生或者来世,公公从断尾铅山壁虎的一只耳孔看到另一只耳孔外更大的世界。他激动得大喊

    文夕断尾

    2023/10/12 20:28:35
  • “舞蹈还能这样跳,你的白腿,旋转的裙摆,实在是太漂亮了,活力四射,真的让人念念不忘呀。你就像一个五彩陀螺,在我的心头转,转来转去,就带走了我的心。”江新爱她真的成了陀螺,为了生活了为工作不停地旋转,这篇小说短而精,在小小的篇幅里道同事业、生活、爱情之中种种微妙的链接,很耐读而又给人回味无穷。

    红红的雨陀螺

    2023/10/12 13:55:24
  • 龙华四季,基实就是写她自己人生的几个阶段,成长中的快乐与哀愁,总之作者算是苦尽甘来,过的还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作者又是勤奋的,打过工,又经营着自己的店,看完了写的冬,总之也让我感觉了: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生命生活就是这样,需要反反复复地创造,反反经受考验......

    理红龙华四季

    2023/10/12 10:58:31
  • 深圳四十多年沧海桑田,荣哥的事件已没法复制,但荣哥这种精神值得讴歌赞美,这种蛮干苦苦用心的劲儿也可用在现代科技的研发上。作者的文字有力量、有嚼劲,构思缜密,一点一滴地叙述着荣哥为了求生存求发展,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写得滴水不漏,文风四平八稳,干净而有利索!

    理红荔香夜话

    2023/10/12 10:46:13
  • “三个女人的植物诗”,人非草木。但人就如草木一样,而又比草木生得活沉重,作者在舒缓的述说着如弹奏起一曲曲悲凉的曲子,一个时代同另一个时代还是有所不同,女人过得好与否,同社会的文明、时代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总之第三代女人所处的社会的进步还是超越前面的,虽然在作者笔下的文没有一一叙述,但还是读得懂的。我来读了一遍,不留句言,好像心里不踏实......

    红红的雨三个女人的植物诗

    2023/10/11 21:53:39
  • 写出了中英街的现状和历史,通过老人映照历史,通过导游写了为了追求想要的生活,而做出的不懈努力,通过水客,写了中英街的暗潮涌动,求生之艰辛。其中种种,只有海浪知道。

    昆阳森林三汲浪

    2023/10/11 17:28:42
  • 飞泉的诗一如既往的好!有力度、有高度、有气势!血脉里都流淌着对诗歌的热爱,所以他笔耕不辍。生命里不能没有光,在黑暗中,突然出现一丝亮光,生活里便有了希望。各种光充斥在飞泉的诗里,只愿飞泉拾到适合自己的光,照亮自己。不再如:你对我说,孩子,暴雨终将过去 “太阳还会绽放,像你的笑容” ......之后又 落在一片片乌黯的云层之后 那是我凋落的心.....

    红红的雨拾光者

    2023/10/11 16:26:45
  • 这篇能吸引我读下去,特别是写深圳家长的卷,写得轻松自如,也令人读来轻松活泼,不像有些人写的那些,自认为硬是道理。其实嘛,像深圳中学,那么几十个人能上清北,整人数一千七八,盲目跟风卷,还不是傻丢钱。我是看原籍是四川人的作者来认真读的,当年我伯父57年毕业于北大然后去四川教大学。 作者的文笔原浆味,不僵硬,很潇洒自如,故事与故事交织在一起,也不零乱,很干爽!

    红红的雨福田南,石厦北,石厦南

    2023/10/11 15:55:01
  • 很纯粹的思绪,诗意随诗人所描述的花朵、燕子、海鸥飞扬。诗歌有无数的表现形式,这样的唯美诗句令多数人开心,因为读来轻松,忘却了一切,没有现实的了磕绊。诗人是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所以能把日常琐碎写入诗中,并且是在开怀时写的,不信你去读“宠物狗的耳语”,写得可爱极了!哈哈......

    红红的雨日落时分的吟唱

    2023/10/11 15:41:08
  • 作者打工多年,写诗多年。她的诗来自生活,也高于了生活。工作、生活,是有点像苦瓜的滋味,但尝过苦味之后,又滋养了身心。正像苦瓜可以选择结果不结果的事,工作会苦,但可以选择乐观对待,它就变味了,平淡甚至清甜了。女诗人因为月光,便有了深度的思考,生命的节律也因为月的亏盈而潮起潮落,因月亏而心生诗,月圆梦也圆了。作者的诗越写越好。赞

    红红的雨月光里的我们

    2023/10/11 15:20:30
  • 文字如饭菜,厨师好,材料好,味道好,“三好”才算好。这篇小文有此三好。真没想到,六六作者的文字的语感——味道这么好——轻、松、醇、纯、新、鲜、透。虽不长情节,但生活、情感、品格、精神等的功夫已内涵在长长短短的句子和温情从容的对话里了。文学是人学,不光是写“人”,最重要是“人”写,“人”的精神与“写”的劳动最好是自然、和谐、统一,那么他一落笔,便有了个人的味道。文如其人是此理,六六找到了文学的钥匙。

    廖令鹏太阳下山有月光

    2023/10/11 11:23:25
  • 这是一篇很有涵养的散文佳作。其涵养,不仅体现在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不俗的艺术造诣与丰富的知识储备上,更体现在作者见天地、见苍生的通达境界中。作者文笔雅致、从容、大气,于云淡风轻、静水流深的叙述中,将自己的艺术史、心灵史、家族史与地方志乃至中国当代史融汇起来,让我读得心潮澎湃。这篇散文值得再三品读。我的10个提名指标已经用完,读到此文,忍不住赘评几句,以此表达对此文以及此文作者的敬意。

    孙行者墨点无多泪点多

    2023/10/10 23:48:04
  • 这应该算一片非虚构小说吧,报告文学似的笔调,熟悉的场景,很像是讲述的真人真事。时代背景是大家共同经历过的,主角的南漂经历,也容易让人感同身受。题材和角度虽然有点旧,但这种孜孜不倦的书写,也是值得铭记、关注和尊重的,就如同社会不能遗忘个体在时代潮流中的命运沉浮,这座城市不能忽略每个人微小的内心世界。只是小说开头入戏有点慢了,人物形象不是很立体,这可能跟笑兰写惯了散文有关,节奏感方面建议再润色一下。

    张夏远方以远

    2023/10/10 23:40:55
  • 谢龙的小说,笔调轻快、跳跃,年轻态。但又带着生活的肌理和质感,夹叙夹议转换自然。心理描写深刻而简洁,自然流露,就像不时迸出的小火花,有点个性。抑郁症能通过这种偶尔自我放逐,文艺的漂泊,在山水间行走呼吸而痊愈吗?当重新面对生活本身时,那种曾被唤醒的孤独只会更清晰,被现实的泥泞重新碾压时只会更疼痛。文学难以拯救生活,但或许可以拯救心灵。靠近,治愈不了社会人生赋予的隐疾,但或许可以解释它。

    张夏​靠近

    2023/10/10 23:18:03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