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缘来缘去
  • 点击:20230评论:422022/08/22 09:39

孵鹅的海鲜大佬

“哦呃、哦吼、哦……”一连串的夹生赶鹅吆喝声,划破揭阳凤凰山脚下的寂静。浩浩荡荡几百上千只的“青年鹅军”队伍,蜂拥而上,跨过最后一道防御工事时,鹅军个个原形毕露,像一支反登陆空降神兵,错而不乱地扑向清澈见底的小溪头,争先恐后地进行潜水、夺岛、反登陆等一系列的备战演习。

他身高一米八五出头,头戴草帽,左肩搭上花格子衬衫,右肩扛着一根十米有多的细竹竿,完全一副地地道道的鹅古佬(赶鸭赶鹅俗称)形象,一点都看不出他就是十几年前,在深圳叱咤风云的水产批发行业大佬——郑文随郑总,行业里都称呼他“阿文”或者“海文哥”。

阿文从深圳回到掲阳老家创业已经快三年了,他平日里全神贯注地望着溪头的出水口,似乎生怕有一只鹅军叛徒翻越小堤坝逃走。其实大可不用太担心,因为这支鹅军的种蛋,都是他挨家挨户收购来的。经过选蛋、孵化、接生、育苗等一个细小环节都不能落下,才有了这批鹅苗雏形。

看着山底下一栋栋崭新的红砖墙,彩钢瓦面,整齐排列的鹅舍,孵化基地等,至少有300亩以上。三面环山,山腰间坳头偌大的空地,酷似篮球场,应该就是鹅军比武大练兵的靶场吧。为了办好这个孵化基地,阿文在人力,物资等方面费了不少心血哦!

我与他认识少说也有十多年了,算是老朋友了。

说来话长,2003年,我在福永大洋田一家台资企业做后勤主管,主要负责公司食堂采购,也是第一次逛海鲜市场,因为买海鲜还落下一个笑柄。

刚来深圳,还以为出了国门,身边同事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多种方言混淆在一起,同事之间如不说普通话,根本交流不了。深圳是个包容性的移民城市,但那里暂时以广东白话占据优势,我既不会听更不会说。

有一次去菜市场大采购,也头一回光顾海鲜档位买海鲜,我用普通话试探着问价:“老板!这河虾多钱一斤啊?”老板歪着脑袋,浑身上下瞟了我一眼说:“呢唔识嘢乜?(普通话你不懂看或者不识货)呢个系海虾来嘅,苟焖一根(普通话这是海虾九元一斤的意思)!”吊串串的甩一句半节话,自顾自给忙活去了。市场做生意的百分之九十都是广东人,其中潮汕人就占三分之二。我真的没听懂他说什么,胀红的脸渐渐变成猪肝色,为了保留最后一丝颜面,假装听懂的样子,故意瞪大一双单凤眼,反客为主地说:“九万一斤?什么虾这么贵?”老板有些不耐烦地说:“锁嗨!(普通话傻逼的意思)没搞错?你识不识得听吖?”他用鄙视的眼神望着我,无奈地伸出双手,简单地比划着,搞了半天,我自欺欺人地点点头,说心里话,我还真没搞懂。

阿文经常拿这话说事,故意取笑我说:“湖南头,不错哦!你的广东话比我讲得还靓,连我的潮汕家乡话也能听懂?欢迎你来我家做客,参观我的农庄。”电话中再三交待我,一定要带上全家人去玩。我也很忙,他约了好多次,一次都没有成行。他经常找我聊天,打电话就像煲粥一样,要煲很久,我猜想他是不是把我当成宝安之声905电台栏目主持人了?敞开心扉的聊个不停,尽情倾诉,好的坏的消息都有,我是照单全收。

阿文是79年出生的,成长于八九十年代。在他十几岁时,甚至更小的年龄就辍学了,反正他自己也搞糊涂了具体年份。后来经家族宗亲长辈们推荐,跟着一帮老乡下广州,潮汕、福建人习惯叫闯西关。先后在佛山、顺德、增城等地,跟着不同的师傅拜师学艺,厨艺渐长。

来深圳之前,阿文同老乡们在广州专包厨房。大排档、海鲜酒楼、高级粤菜会所、客家风情农庄等地都做过,算是比较成功的。潮州人能吃苦耐劳,这是全天下,人人皆知的。他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生存之道,打在娘胎肚子里受言传身教,将来是官是商三七之分早已注定,别人根本复制不了的。他经常给身边的朋友讲解潮汕人成功学的精髓:“宁摆十元摊,不打百元工。”

2002年3月,刚过23岁生日的阿文,只带了少许盘缠,瞒着家人偷偷来到深圳找工作。刚到深圳的他,对陌生的环境并不恐惧,好在有一位远房亲戚在深圳做生意,可以在他家里落脚,确实解决了当时的燃眉之急。

大约住了一个星期左右,这期间,阿文也没闲着,每天早中晚都会去附近酒楼、大排档、工厂企业门口巡视几遍,只要见到门口贴有招聘信息,兴奋不已,箭步上前去咨询、应聘。

一次次碰壁,一次次失望打脸,阿文开始有些沮丧起来。冷静下来总结出:“广东厨师只能抱团取暖,讲究团队合作精神,如果没有熟人推荐或者同行带领,单枪匹马是很难应聘进去的。”阿文摸着瘪瘪口袋的,铜板所剩无几,把衣兜翻个底朝天数了又数,还不够一顿早餐钱。心里有些紧张起来了,没有找到工作,又不甘心就这样无功而返。

亲戚也看出阿文的心思,好在来的是时候,店里正缺人手。晚饭后老板陪阿文一边喝茶一边闲聊,主动提出,建议阿文给自己厨具店帮忙先,也顺便跟着学习厨具批发生意。老板怕阿文不动心,当面承诺:“老弟,只要你好好帮我,今后你想做生意,我会鼎力资助你的。”其实阿文打心底不想帮亲戚打工,没办法啊!寄人篱下,又能怎么样呢?阿文还是勉强答应了,硬着头皮帮了几个月。

工作那段时间,不是送错单,就是搞丢搞坏货物,总是不在状态中。虽然老板没有明着说他,但是从老板娘的脸上可以觉察得到。心里有压力,有种负罪感,整天处在自责中,连话都不想说,更不要说有什么好心情。

白天的事憋在心里难受,本来就没有睡意的他,好不容易熬到深夜,终于睡着了,却被隔壁房间里,一对新婚燕尔小夫妻“咯吱,咯吱”的床板声吵醒,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回想起以前在广州学厨师的时,初入行站水台,整天有宰杀不完的飞禽走兽,时间长了,宰杀技术那是杠杠的。经常有人开玩笑说:“阿文,你处理海鲜技术那么娴熟,不如自己去开个海鲜档啊?”脑洞被打开,无形中在心里萌生了想做海鲜生意的念头。

阿文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选在老板生日晚宴那天,趁酒兴恰到好处时,端起酒杯笑着对老板说:“姐夫,感谢你对我的照顾,以后有用得着的地方,尽管说,小弟有做错之处,还望多多包涵。”老板是个老江湖了,听出弦外音,瞪大眼睛,放下杯中酒,无奈的摇摇头说:“阿文啊,是不是嫌我给的工资低了点?是不是我的庙太小,容不下你这尊大神?你放心,到年底回家时,我会奖励你一个大大的红包,绝对让你满意。”阿文刚要回嘴,话到嘴边又咽下去了,脸刷地红了,结结巴巴地说:“姐……姐夫,你误会了,你们对我够好了,就是亲兄弟也不过如此,小弟对不住你们了,我也是想出去闯闯,锻炼自己,独立去做生意。以前在广州做过厨房,每天与海鲜打交道,熟悉海鲜加工程序,想尝试一下自己做,只是手上没钱,想找姐夫借点本钱,你看……”话还没说完,老板满脸堆笑地说:“想做生意是好事啊!你放心,姐夫以前说过的话,一定会兑现承诺的,需要多少钱?”阿文知道自己的家底,不敢狮子大开口,只说借四千块就够了。没想到姐夫责怪道:“这点钱能做什么?你进货不用钱啊?宽钱窄用,放开手脚去干。”一刻也不耽误,迅速从黑色钱夹里面抽出一大叠钱,扔在阿文的手里,拍拍他的肩膀说:“先拿着用,不够再说,不要说你我还是沾亲带故的关系,就是嘎几拉(潮州话老乡的意思)我也应该帮助你,好好干!”

借到钱的阿文,急忙跑到福永最大的农批基地,水禾田海鲜市场。找到市场管理处,看都不看一眼,就催着要办理租赁手续,管理处见他这么年轻,还是善意地提醒他:“年轻人,做生意不是过家家!要考虑清楚了再做,签这合同不要性急,在这个市场做生意的人,我见的太多例子了,好则三个月,不好一个月,甚至一个星期卷铺盖走人的大把。”阿文只是腼腆的笑笑,其实他平时利用送货的空隙,多次扮成买菜的混进市场里面流调,早就了如指掌。

处理海鲜是他的强项,开档买卖海鲜还是大姑娘坐花轿,头一回。阿文清楚,做好每一件事,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如果你决心去做,那都不是个事。”

可能是急于求成造成的,开张营业第一天,还犯了一个不该犯的错误,也是人生中第一次深刻教训。

阿文深夜把采购回来的海鲜用胶盆分装好,注入淡水,没有按要求安装增氧泵、放置冰块、海盐等维护海鲜的鲜活工作。等到第二天开张营业时,傻眼了,发现胶框里的海鲜全部翻起大白肚,鱼身板硬梆梆的,全部浮在水上面,早已没有了生命迹象,甚至部分鱼出现腐烂,发出恶臭味道了。第一天做生意就吃个哑巴亏,犯了不该犯的错,损失掉一千多块。

经过一个星期的试营业,最终以亏损全部本钱而面临倒闭,阿文说:“几千块钱在当时可不是个小数目,只知道工厂员工加班加点月工资才几百块钱呢!当时真想一走了之,考虑到是向亲戚借的本钱,家里还有待产的妻子。就在开业的同一天,大女儿呱呱落地了,按理说高兴才对,想到生意做到这般田地,哪里还高兴得起来哦!如果继续做下去,也许会越陷越深,亏损更多的钱。倘若不做,接受一败涂地的现实,永远没有翻盘的机会了。”阿文痛定思痛,检讨自己的莽撞、骄傲、自负,总结出这次失败教训,还是决定再赌一把,凭借潮汕人的那股韧劲,不信就这么容易被打败。

阿文厚着脸皮找到厨具店老板,开口再借一万,老板也给力,借到钱的阿文重新筹备再次东山再起!

有了第一次的失败经历,后来的他在进货,销售、保鲜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改进,确实做到万无一失,这就应了一句老话:“聪明的人不犯同样的错误,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的古训。”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半年的努力,生意明显有了起色。阿文很自信地说:“当时用赚来的一万块钱,拿出五千块买了一辆当时算最贵最豪华的动力三轮车,那辆陪我经历风雨的人力三轮车,丢进了废品站,也算是在深圳赚取的第一桶金吧。”

好久没敢给家里打电话了,家里人听说自己在深圳做生意,老婆带着孩子同老爸一起从老家赶过来帮忙。做生意特别怕逢年过节,生意忙得不可开交,一天只顾吃上一顿饭,有时候忙得连饭都没空煮,实在太饿了,就用煤油炉烧一锅开水,煮上一锅海鲜,沾上生抽佐料,凑合着吃,这样也吃得津津有味。

第二年,二女儿相继出生,生意一天比一天好,人手根本不够用,接连几次从老家雇请工人帮忙送货。那时候,光是送海鲜酒楼、大排档、工厂企业饭堂就有几十上百家。特别是早上七八点钟,也是最忙的时间点,甚至忙得上厕所都赶急。好运总是留给勤劳的人,可能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吧,只要生意好,再辛苦都感觉不到疲惫,人就像打了鸡血一样,精力充沛得很。

  • 1
  • 2
  • 3
1/4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
  • 关键词:深漂一族旧事重提深圳人的故事创业缘来缘去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70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2-09-19
  • 打赏2000,共计2000
  • 2022-09-18
  • 阮声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2-09-08
  • 莞香楚韵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2-08-28
  • 紫荷心语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2-08-25
  • 新子竹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2-08-25
  • 郭建勋提名10000,共计20000
  • 2022-08-25
  • 悠悠打赏2000,共计2000
  • 2022-08-25
  • 打赏5000,共计8000
  • 2022-08-25
  • 红红的雨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2-08-24
  • 郭建勋打赏10000,共计10000
  • 2022-08-24
  • 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2-08-24
  • 楊剛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2-08-24
  • 索杀手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2-08-24
  • 冰曾去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2-08-24
  • 打赏2000,共计3000
  • 2022-08-24
  • 理红打赏1000,共计1000
  • 2022-08-24
  • 打赏1000,共计1000
  • 2022-08-23
  • 春风妙语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2-08-23
  • 楊剛打赏1000,共计1000
  • 2022-08-22
  • 段福平点赞100(10000),共计10000
  • 2022-08-22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人物采访稿很容易陷入廉价的礼赞之中,让传主泛着道德的微光而缺事例的肌理,拼命拔高,其实难副,而段福平的这三个人物三章故事显然未在此例,他是贴着人物去采写的也是贴着人物去写的,几有散文的格小说的味,世道人心,尽在其理,命运际遇,尽在其中。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郭老师的点评!
    • 1布衣2022/09/17 23:59:07
    • 分享到:
  • 今晚是第三次读《缘来缘去》了,好文章值得一读再读。它讲述了三个曾经闯荡过深圳的人的故事:海鲜大佬阿文换行创业去孵鹅,电镀工出身的打工妹变成了“香卤皇后”,电子工程师“老表”跨界成为服装设计师。三个故事看似没有关联,实际却都和“深圳”有关,和“深圳精神”有关。他们来过深圳后,又去到了不同的地方,遇到困难,从不放弃,带着“深圳精神”继续奋斗着。段老师也不仅仅是优秀的厨师,更已成为出色的作家。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老师点评
    • 阮声2童生2022/09/04 22:04:24
    • 分享到:
  • 这个标题有点吸引人,刚开始,我还以为是缠绵的爱情故事。读后才发现,原来这是一篇非虚构叙事作品。虽然为散文形式,同时兼有小说风格。作品的语言朴实,行文细腻,充满对话的生活气息,像小说讲故事一样,这是作品的特色与亮点。为读者展现与深圳有关的就业与创业故事,读来觉得亲切,因为深圳是一个梦想的城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特别是第三个关于越南的故事,表现了今年的大赛主题,“以深圳为题,与世界对话。”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感谢阮兄点评🌹 🌹 🌹
  • 阿文,樊英和黄延军,三个不太关联的普通人的命运,从故乡到他乡的故事,都与一个叫深圳的励志铭联系起来。时空变幻,离聚无常,深圳,已经烙印他们滚烫的灵魂里,也包括你和我。段兄以一贯质朴而个性化的语言,将人物生活的肤理徐徐浮现于我们眼前,仿佛我们匍匐大地的呐喊与无奈,被段兄再次唤醒了。 同在深圳的屋檐下,主人公的背后,正是今天我们要反省的地方,活下去,不能躺平。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老师
    • 新子竹1布衣2022/08/24 21:33:25
    • 分享到:
  • 段福平的散文《缘来缘去》又一次让人深思!-次相识让缘而起,一份缘起带来一份深深的友情!一个朋友就是天涯海角也近在咫尺,朋友之间就是久未联系也宛若亲人!阿文、樊英、黄延军,他们的经历坎坷不平,他们的人生起起落落,可是他们却历任坎坷百折不挠坚持了下来,从失败中找原因找出路终于在深圳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有了自己的顾客、朋友、圈子,为他们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而高兴!也祝福他们的深漂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平坦!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老师点评
  • 认真的看完了段老师所写的三个故事,满满的正能量,满满的感动!故事中的人物都是深飘一族,都是从低做起,再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在深圳立好了脚跟。尽管人生有改变需要离开深圳,或在家乡或在别处发展,一样跟深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缘来缘去也就顺理成章了。从作品中,也看到了作者非凡的人格魅力,正是因为作者的友善与助人为乐,才有那么多的人脉与素材,才呈现这么真实的人间故事,真心点赞学习!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老师点评
  • 香卤皇后,孵鹅大佬,黄延军在越南设计内衣。“什么是成功,成功就是不断超越自己”。老段写的不断超越自己的成功人士,很真切也很动人。记得作家冰心说过:“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结缘起深圳,吃得起苦,最终苦尽甘来。即使离开了深圳在越南奋斗的黄延军依旧念叨深圳的好,缘就是割舍不断的情怀。老段这辛勤小蜜蜂跑腿采访构思写作,全文深刻而又深情。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老师点评
    • 2童生2022/08/24 08:56:04
    • 分享到:
  • “电镀调出香卤皇后/孵鹅的海鲜大佬/电子专业玩转服装设计”,三个人物,三段故事都很精彩。潮汕人骨里爱拼才会赢的精神,从空手起家,起早贪黑的工作,甚至一天不吃饭,用锅子炖一点海鲜,沾一点生抽,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最后他成功了在宝安新城买了两套学区房。一个女人在外漂泊不容易,去到电镀厂,别人一听电镀厂,环境可想而知,但是出门在外,为了有一份工作,必须头顶一个字“忍”,凭借自己的偷学摸透制程工艺。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老师的点评
    • 楊剛3秀才2022/08/23 23:42:41
    • 分享到:
  • 郑文随“阿文”由卖海鲜到养鹅,有股执著不惧困难挑战的行动力,樊英由制衣厂到鞋厂到电渡厂再转型香卤制作,靠的也是一种恒心毅力加学习力,黄延军由电子设计工程师,到品质经理、厂长,到回爱人老家种脐橙,最后到越南内衣设计部高层管理,靠的也是学习力。想起《丑小鸭》,想起是金子哪里都发光的名言,而能让一个人点石成金的却是不怕吃苦的学习力。福哥记录的都是与深圳有缘的草根逆袭人物,来去之间都是缘,来去之间皆成长。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老师点评
    • 索杀手1布衣2022/08/23 20:22:04
    • 分享到:
  • 湖南头哦,听起来像在耳边招呼。萍水相逢,清淡如水,缘起缘在。有时波澜壮阔,有时风平浪静,你我穿梭在这条生命之河,为别人喝彩,也在别人的戏台子里演上一段,造就了这个缘。你我小人物,也是自己的英雄,飞黄腾达时拼命,失意落魄时仍然越挫越勇,这就是生活里的原汁原味,融入笔中,成就这故事。随手拈来的缘,无穷无尽,在这里写下去。。。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老师的点评
    • 冰曾去1布衣2022/08/23 16:59:27
    • 分享到:
  • 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阿文,很好地诠释了“爱拼才会赢”的真谛。随着一幅幅闽南特色的乡村画卷徐徐展开,波澜壮阔,激流进退的阿文们,给了读者一杯杯人间的智慧和清醒。 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樊英,是千千万万打工人的浓缩版,是打工妹离深再造业的成功典范,香卤皇后的诞生,也经历了流水线的打磨和裂变。 黄延军是最后登场的主角,他的缘来缘去,背后有大时代的背书,有经济转型的疼并快乐,以及树挪死人挪活的启迪。 好文拜读!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老师点评
  • 福平同志采访了三位跨行业好友,有深圳部分,前几年转型回家创业。从文章中让读者了解到黄延军在越南也比较成功,他在深圳是电子专业搞服装内衣设计。后来从深圳回家包山种果,成功后村里人眼红,提前终止合同,后去越南打出一片天地。另一个海鲜大佬在深圳创业后又回家孵鹅办养殖,一个电镀厂间色回家创业香卤皇后卤菜品牌。三个人物都是从最基层干起,吃过苦,受过累。哭过笑过。因为缘份他们来深圳打拼,获得各自认为的成功后。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他们又到另一处继续打拼。爱拼才会赢,劳动出成果。天下根本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三个创业者给来深圳打拼的人树立了榜样。离开深圳,更应该努力。
  • 谢谢老师点评
  • 通篇读来给我的感觉:虽没在平实处听惊雷,却已于平实处语人生。人生或就是这个样子:此路不通,转过弯,溜个道,虽无惊艳盈目,却也处处风情。作者对阿文的人物形象梳理虽没有大起大落地落笔,却能在起起伏伏中成篇,平顺,皮实,着真。人生好如文中所隐,写下去,通读后,才能见到未知的风物人情,同样,人生与文字因有向往而往矣。是这个理,也是这个味儿。(文友刘书琰评)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老师点评谢谢老师点评
    • 1布衣2022/09/18 00:09:29
    • 分享到:
  • 文章的三个故事提醒我们一边工作要一边学会总结与思考,才不枉费了刻意练习吃过的苦,才能成功。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老师点评
  • 语言平实,有看头,2002年的阿文,看到我的身影,深圳,来对地方,加油!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老师点评
    • 号子1布衣2022/08/25 07:58:40
    • 分享到:
  • 三个鹏城客,三段不同的经历,万千人的一个个缩影。很真实,也很现实,像触及到你-我-他一样。身边的事,平实但不平凡。疫情之下,每一条都挺难的。坚持,或许有希望。从容不迫,在段老师笔尖里流露,有力且不违和。点滴真情现人间,缘起缘落,尽在此间。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老师点评
    • 魏兰芳1布衣2022/08/24 11:59:37
    • 分享到:
  • 三个平凡的“闯深”故事,读后却让人久久不能平静。三个主人公并没有做什么惊天地的大事,但正因为这种平凡,从他(她)们身上体现出来的韧劲、不放弃、勇于挑战追求的精神最为精彩,感人。也许是一段细节,也或许是一句不经意的话,触动同样在深圳漂泊打拼的我们,他们的所行、所思、所想,能帮我们多些选择的参考。段老师的采写很细腻,感情饱满的同时,却能持理性的态度,不多带个人色彩去为主人公故事煊染,作为写作者,可贵。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老师点评
    • 2童生2022/08/24 09:04:53
    • 分享到:
  • 也为自己制作卤菜的制作埋下了铺垫,万事开头难,只有自己肯钻研。当下的工厂很多撤离了大陆,去到了越南更加低廉的地方,中国亦有很多人随着去这种地方打拼,文中黄延军就是其中一位,一位在深圳摸爬滚打了几十年,亦是归功于深圳培育了这么多年,学习越南话朗朗上口。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老师点评
    • 冰曾去1布衣2022/08/22 23:49:55
    • 分享到:
  • 深圳精神随着曾经的深漂族、深圳人,已经走出去,实践着。 并且开了花,结了果。 深圳精神在段老师的文字中更立体,更朴实,更接地气和乡土化。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老师点评
    • 梁龙基2童生2022/08/22 16:41:44
    • 分享到:
  • 老段选择了三个人去展现曾经的深圳人的创业故事,这个视角蛮好的,给我们更好的了解深圳人继续在故乡奋斗的经历。他们与深圳之间依然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即便离开了深圳,但是深圳带给他们的一切还在发挥作用,助力他们走好人生之路。我应该是最早看到此文的读者之一,也是一种缘分,就像文中的人物,他们缘来过,缘又去了,看似走远,但其实咫尺天涯,深圳依然在他们的内心深处驻扎着。未必说他们就不会缘再来,人生何处不相逢。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梁兄点评
上一页12下一页 第
  • 最近来访
  • 2童生
  • 3星
  • 3钻
  • 湖南澧县人,深圳市作协会员,作品散见《北大荒文学》《南方工报》《深圳特区报》等,曾获全国打工文学奖、深圳睦邻文学奖。
  • 湖南澧县人,深圳市作协会员,作品散见《北大荒文学》《南方工报》《深圳特区报》等,曾获全国打工文学奖、深圳睦邻文学奖。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13
  • 38424
  • 4
  • 1420
  • 我们阅读网络小说各种题材,比如穿越、宫斗、职场、言情等,故事很精彩,人物很鲜明,但总觉得会少一些什么,其语言、情节与小说的张力都不能很好地融汇贯通,创造出迷人的气息,给读者阅读带来冲击。这篇小说情节并不复杂,职场故事似曾相识,而语言与节奏把握相得益彰,呈现出一个现实与心理都趋向虚无的多向文化空间,如同昆德拉的小说一样,可此小说的重点并非叙“事”,而是造“境”、抒“情”。

    廖令鹏橘子站在樱桃旁边

    2022/9/21 11:01:52
  • 这篇成长小说刻画了一个思维活跃、生动有趣的小女孩,把她写“活”了,特别是现在二孩、三孩家庭里,孩子们如何与父母、阿姨、兄弟姐妹相处,小说站在孩子的世界作了很多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思考,既严肃又天真,给人们的启发较大。我比较欣赏小说的语言和叙事,特别是视角的转换比较成功,浑然一体。可以说,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成长小说,适合家长、老师、同龄人阅读的一本好作品。

    廖令鹏一加一不等于二

    2022/9/21 10:47:59
  • 主人公从贫苦农村出发,跨越山川湖泊,来到寸土寸金的城市打拼,持之以恒地向梦想一路高歌猛进,最后换来了命运的逆袭。 创业的道路无疑是辛酸且苦闷的,充满荆棘和坎坷。而今凝目回望,仍将感谢曾经那个不轻言放弃的自己。他人的成功无法复制,但是他人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一路走来,既要像海绵一样汲取知识,也像海绵一样挤干“水分”,脚踏实地,追求梦想,深圳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城市,创新、包容、进取是真正的深圳精神。

    胡帝我在深圳这些年

    2022/9/21 9:57:44
  • 这篇我今年读的第一篇的文章,这个小说有一股生猛的原生态气息,在我的脑垂体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生来就是一个感性动物,但我当时还是克制下提名的冲动。我的原则是要把所有的小说和文章看一个大概,才能提名……两栋楼对窗而立,无数个夜晚,他们在熄了灯的床上观摩对面投在窗子上的女人身影,一道凹凸有致的影子慰藉了他们许多个春夜……小说里的多处写实,淋漓尽致,令人忍俊不住……我始终认为爱情是人类的必须品。

    文夕​月在东山上

    2022/9/21 0:09:36
  • 今年我的提名原则也是跟陈卫华老师一样,尽量以提新面孔、年轻人和我不熟悉的作者,手中票数有限,希望鼓励到更多的新人。作者作为新生代都市人,他的笔下的人物,游刃有余地游走在数个大都市里恋爱和生活,看着都是不相干的人物,完全不同的人生,不相同的价值观,最后却都被作者巧妙地捏到了一个小说里,还是亲人情人和友人。作者说到:社会学中有一个说法,世界上任何两个人最小可以通过六个人联系起来。他在这篇小说中做到了。

    文夕​一场生活

    2022/9/20 23:31:41
  • 此文文笔流畅,语言有节奏。我最喜欢这篇文章的是语言节奏感,这种有节奏句子,读起来富有弹性,在节奏中阅读,很容易把读者带入故事情节之中,我读着读着就把自己代入角色了,为她们的故事动情,被她们的真爱所打动。我是一个完全的异性恋者,我并不了解同性之间的爱恋,但在这篇文章中,我看到她们的爱一点也比男女之间的爱逊色。深圳是“我”心中的圣山,“我”的爱人在深圳,给“我”介绍深圳,她的深圳就成了“我”的圣山。

    文夕去深圳

    2022/9/20 21:51:42
  • 历来如此,人之道与文之道异曲同工。求新,也是一种选择。写什么,怎么写都重要。所以,一个平凡的故事也能让人留心。这里,不仅仅是作家的发现,更是作家的选择,读者的期待。

    秦锦屏跨境直播:让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

    2022/9/20 14:57:27
  • 人如生活之浪,需要在时代中飞扬,在作家的发现中激昂,作者的的选题,构思,落笔都很好,如能再多讲点故事,多些生命的过往打捞,更好!

    秦锦屏禹国刚,中国证券市场拓荒牛

    2022/9/20 14:51:58
  • 一些生活的细节是可圈可点的,空间格局也有回响。 如果不代替“人物”发表意见,让“人物”自己出镜,更妙。但不失为一篇有腔调的作品。

    秦锦屏羁爱的脚本

    2022/9/20 14:34:22
  • 作者给我的感觉是一个人情练达的人。文字干净,节约,有一种泰然的气质。信手拈来的一些句子,将双城典型环境中的人生况味勾勒的从容,超然,又深入其中,张弛有度。

    秦锦屏王福田的双城生活

    2022/9/20 14:31:39
  • 以科幻的手法,让人事,现实与超现实相互交融交织,给读者提供了一种新体验。以其殊异性,形成了不可替代的形貌。略失于仓促。但不失仍是一个值得继续打磨的文本。

    秦锦屏创·城

    2022/9/20 14:26:01
  • 题材虽不新,还是容易引起共鸣。广场舞是中国特有的一个文化现象,是自发组织的,大妈大爷们精神的需要,几个主角有各自的故事,可以说多少个舞者就有多少个故事,是长篇是中篇,是几部长篇难详尽的一个大妈。我有首诗里写道,她们被老龄丈夫粗暴地赶出家门,一直在公园大唱革命歌曲!人性是复杂的,作者发现了也呈现了,可是还需要进入所谓的化境,即看山还是山。需要让他们再次粉墨登场,可以一笔带过,而避免道德优势与审判之嫌

    健字号跳广场舞的女人

    2022/9/20 14:25:46
  • 人物的命运感很强,他们在时代面前的苦与乐都在故事的兜兜转转中得以体现。这是地三鲜今年连续多篇中我个人觉得最可贵的一篇,特点保持了文章标题亮眼之外,对人物的刻画很有章法,故事也相对圆熟。

    秦锦屏飞往回南天

    2022/9/20 11:49:32
  • 好的非虚构未必是记录大事件,恰恰相反,记录个人生活里闪烁着光辉的微末故事,恰是我们作为平凡老百姓最值得做的,因为大事件自有史官记录,而我们的人生记录者只有自己。这位维修店的小老板文采如此之好,如果能多写一点、选材再种类丰富一点,你的维修杂记是能获大奖的水平。最后再把今天偶得的一句名言分享给你:有时候真实比小说更加荒诞,因为虚构是在一定逻辑下进行的,而现实往往毫无逻辑可言——马克�吐温 ​ ​​​​

    陈彻维修杂记

    2022/9/19 17:56:50
  • 这篇小说写出了人生的无常感。一切都是偶然。亲情、爱情、友情,都是那么回事,无所谓神圣与庸俗。萍水相逢本身就是理由,此外不必再寻找其他的理由。作者对人生有一种冷冷的看透,不赞美也不抨击,只是以零度情感予以叙说,如冷月照江河。语言老道,叙事精妙,很有功力。

    孙行者残鸟

    2022/9/19 14:02:24
  • 邻家悦读